關於顏回故事的作文
① 關於生氣的作文
在人與人來交往的過程當中源,難免會有摩擦,這個時候你是斤斤計較呢,還是用寬容之心對待呢?雖然我們大家都明白要寬容對待,但往往做不到,其實想想,如果斤斤計較的話,自己會生氣也可能會傷害到他人。
在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買布的和一個賣布的吵架,說:「三八二十三,你為什麼收我二十四枚錢?」顏回上前勸架,說買布的人算錯了。那人不服,拉顏回去找孔子評理,並說定如果他錯了就把腦袋給顏回,顏回輸了就把帽子給他。不想孔子判定顏回輸了,讓那人把帽子拿走了。孔子對顏回說:「說你輸,只輸一頂帽子,而他輸,那可是一條人命啊!」這就是寬容,寬容為懷是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待到你的勇敢戰勝了一個個困難,你的慎重一再避免了失誤,你的真情融化了別人心頭的堅冰,你的靈活使我們化險為夷、轉危為安,你的讓步給雙方帶來了廣闊的天地,你的贊美得到了公眾一致認可,人們便會更加理解你、信任你。
遇到事情的時候,如果我們都能用寬容的心態對待,那麼這個世界就會少很多紛爭,人們心中就會多一份和諧,那麼每天我們的心情都是很好的,所以說讓我們學會寬容,用寬容之心對待他人。
② 讀孔子的誤會與人回的故事有感五百字作文
孔子帶領他的弟子們周遊列國,走到陳國的時候受到當地人的誤解,被圍困起來,大家七天都沒有吃上飯,一個個餓得眼冒金星,孔子有氣無力的躺在那裡,連頭都不想抬了。
孔子有一個得意弟子名叫顏回,他四處奔波,終於弄來了一點糧食。他趕緊搭起火來,為大家做飯。
一陣飯香飄過來,孔子睜開了眼睛,正好看到顏回抓了一把飯送到嘴裡。孔子假裝什麼都沒有看到,繼續閉上眼睛休息。
過了一會兒,飯熟了。顏回先盛了一碗,恭恭敬敬的給孔子送來。
孔子坐起來說:「我剛才夢見了我的父親,如果飯干凈的話,就先祭奠一下他老人家吧。」
顏回趕緊說:「不行不行,這飯不幹凈。剛才燒飯的時候,有一些灰塵落在飯里,棄掉了很可惜,我就抓出來把它們吃掉了。」
孔子這才知道了顏回偷吃的真相。他把弟子們召集起來,對他們,向大家說了自己誤會顏回的事,他說:「我們大家平時最相信自己的眼睛,認為眼見為實,剛才的事實證明,我們眼見的不一定都是對的。我們應該從這件事得到反思,就是說,要了解一個人不是容易的。」
由此可見,耳聽固然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凡事如果總是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缺少靜心的分析與思考,往往會被假象所迷惑,有時則如盲人摸象、管中窺豹,即使是親眼所見也很難認識到事物的本質。人世間的許多真相要用至真至誠的心靈才能體察得到,當放下自我觀念的時候,識別真假的智慧就會自然而出。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發現自己錯了,馬上檢討自己,並舉一反三,從而得出更深刻的認識,這正是孔子能夠成為一代宗師的原因。
③ 求這個作文的角度(孔子和弟子被困......不為貧困而敗節)
孔子和弟子被困......不為貧困而敗節
這不就是 貧賤不移
當然可以
還有人在困難挫折的時候 要相信自己 不要輕言放棄
④ 愛國人物的故事作文400字劉胡蘭
我心中的英雄是劉胡蘭,她小小年紀,不怕犧牲,不怕威脅。毛主席為了讓後面的人們永遠記住她,親自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1932年10月8日,劉胡蘭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家庭,8歲上小學,10歲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舉辦的的「婦女幹部培訓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後,就參加了黨領導下的工作,並成為了中共候補備黨員。
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在敵人的威逼,利誘前,劉胡蘭不為所動,最後犧牲在敵人的鍘刀下。此時,她尚未滿15歲。
劉胡蘭雖然犧牲了,但是她的英雄事跡,她不怕犧牲的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們。
⑤ 我想與顏回為友作文
想想顏回有哪些優秀的品質。那些品質為什麼在今天還是可貴的。
⑥ 孔子師徒的故事要長一點的 作文能寫滿1000字
話說孔子東游,來到一個地方感覺腹中飢餓,就對弟子顏回說:\「前面一家飯館,你去討點飯來!」顏回就去到飯館,說明來意。 那飯館的主人說:\「要飯吃可以啊,不過我有個要求」顏回忙道:\「什麼要求?」主人回答:\「我寫一字,你若認識,我就請你們師徒吃飯,若不認識亂棍打出。」顏回微微一笑:\「主人家,我雖不才,可我也跟師傅多年。別說一個字,就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難?」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別誇口,認完再說。」說罷拿起筆寫了一個\「真」字。顏回哈哈大笑:\「主人家,你也太欺我顏回無能了,我以為是什麼難認之字,此字我顏回五歲就認識了!」主人微笑問:\「此為何字?」顏回說:\「是認真的『真』字」。店主冷笑一聲:\「哼,無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子門生,來人,亂棍打出」 顏回就這樣回來見老師,說了經過。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來他是要為師前去不可。」說罷來到店前,說明來意。那店主一樣寫下\「真」字。孔老夫子答道:\「此字念『直八』」那店主笑到:\「果是夫子來到,請!」就這樣吃完喝完不出一分錢走了。顏回不懂問道:\「老師,你不是教我們那字念『真』嗎?什麼時候變『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時候一些事是認不得『真』的啊。」 當時在春秋時代,魯國有個規定,凡是到國外旅行去,看到有魯國人在外國被賣為奴隸的,可以花錢把他贖出來,回到魯國後,到國庫去報帳,國庫照付。孔子有一個學生,真的在國外看到有魯國人被賣為奴隸了,他就把他贖出來。贖出來以後,他沒到國庫去報帳,別人都說這個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後,大罵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錯了。別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贖了人,又不去報帳,這不是好事嗎?不是品格高尚嗎?孔子說看問題不能這樣看,他這個做法,實際上妨礙了更多的奴隸從魯國人被贖出來。這個人回來後沒有去報帳,將來別人看見做奴隸的魯國人,本想贖他出來,又想,我贖了以後,如果去報帳,別人就要議論:以前某某人不報帳,你去報帳,你的品格不如他。這樣,這個人就可能裝作沒看見,不去贖人了。所以,這個做法就妨礙了更多的魯國奴隸被人家贖買出來,是有害的。 還有一個故事:一個人掉到水裡去了,孔子的一個學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來了,家屬感謝他,給他一頭牛,他就收了。別人就議論了:下水救人還要錢?孔子知道了,表揚這個學生,說這個學生做得對,這會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為救了人之後,人家給錢,是可以收的,於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願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觀的效果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 "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復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為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⑦ 比較自己與顏回寫一篇作文,600字。 救急!!!
要看看他是如何稱贊顏回的,也就可知一個大概。
在孔夫子的弟版子中,顏回大概是家權庭比較貧困的一個。一竹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巷子里,別人不能忍受這種貧苦,顏回卻是自得其樂,對此,孔夫子就贊不絕口,連聲說「賢哉回也」。就是這樣一個出身貧困的孩子,學習卻是相當刻苦。孔子說:聽我講述而始終聚精會神不開小差的,大概就只有顏回一個(「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直到顏回去世之後,孔子還說:「死得可惜啊!我只看到他前進,從未看到止步。」顏回真可謂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典範了,這樣的學生,大概沒有一個老師不喜歡的,孔夫子當然不會例外。
孔子從教,注重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反對死記硬背,此所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篇第七》)。在這一方面,顏回大概也做得不錯。用子貢的話說,叫做「回也聞一以知十」。對於孔夫子的學問,他能夠掌握其精神實質,做到融會貫通,一以貫之,不僅僅是舉一反三了。孔子所謂的學習,其實也不僅是讀書。「
⑧ 課文中有孔子有子路、顏回的談「志向」的一段對話,讀一讀,說說你的看法。要一篇作文記住作文!!!!!
這是課文 春天到了,孔子聽說泗水正漲春潮,便帶著弟子們到泗水河邊遊玩。
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盛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他甜蜜的絮語……
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靜,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瀾起伏。活潑歡快的泗水從大山中滾滾而來,又不知疲倦地奔騰而去,孔子動情地望著泗水河,陷入了沉思。弟子們不知老師在看什麼,都圍攏過來。
子路問道:「老師在看什麼呢?」
孔子說:「我在看水呀。」
「看水?」弟子們都用疑惑的眼光望著老師。
顏回說:「老師遇水必觀,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講給我們聽聽?」
孔子凝望著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岩,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盪滌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弟子們聽了老師的一番宏論,無不驚訝,誰能料想,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老師竟能看出如此深奧的道理!
綠草如茵的河畔,弟子們圍在老師身邊,有的蹲著,有的坐著。老師撥動琴弦,弟子們跟著唱起歌來。歌聲融進溫暖的春天裡。泗水河畔,洋溢著濃濃的師生情誼。
過了一會兒,弟子們三三兩兩散開了,有的採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釣,有的戲水,只有顏回和子路在陪伴著老師。孔子說:「可以說說你們的志向嗎?」
子路是個急性子,老師的話音未落就開了腔:「我願意把車馬、衣服拿出來跟朋友們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
溫文爾雅的顏回經過深思熟慮,從容不迫地說:「我希望成為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
孔子用贊許的眼光看著他們,微微地點了點頭。
「顏回呀,聽說你把自己的志向寫進了一首歌里。何不唱給老師聽聽?」
孔子說著,將琴推到顏回面前,顏回並不推辭,他調好琴弦,一邊彈一邊唱。孔子先是側耳傾聽,過了一會兒,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