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的感人故事
『壹』 真實的感人故事
1、大衛.貝克漢姆
大衛.貝克漢姆是英格蘭著名的足球運動員,但在他小時候,卻想做一名越野跑車隊的選手。貝克漢姆的家人,倒是十分支持,全家人省吃儉用,給他交清了所有的費用。
貝克漢姆加入車隊後不久,就迎來了一次機遇,著名的Essex越野跑大賽將在四個月後拉開序幕。但是遺憾的是,知道這個消息時,已經錯過了報名的時間。
盡管如此,車隊的老闆還是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借這個機會把車隊的名氣打出去。接下來,老闆買了很多禮物,去拜訪大賽的組織者亨特里先生。
結果,老闆提著禮物垂頭喪氣地回來了。只是他仍然不死心,又派幾個得力的助手去拜訪,依然是無功而返。
在車隊的內部會議上,不少選手沮喪地說:「難道我們眼睜睜地看著與Essex越野跑大賽失之交臂。」
這時,年少的貝克漢姆自告奮勇地說:「讓我去試試吧,我相信我能拿到這個名額。」老闆望著這個乳臭未乾的孩子,有點嗤之以鼻地說:「憑你?連我去都被無情地拒絕了,你確信你能說服他,可是你憑什麼呢?」
貝克漢姆拍拍胸脯說:「我敢立下軍令狀,不過我要是能順利拿到的話,我希望我能代表車隊出戰。」見貝克漢姆如此自信,老闆爽快地答應了他。
拿著老闆給的地址,貝克漢姆順利找到了亨特里的別墅,卻被保姆攔在了門外。「你好。」貝克漢姆客氣地拿出車隊的名片說,「請轉告亨特里先生,我想和他聊聊賽車。」幾分鍾後,保姆走了出來說:「對不起,先生說,你們已經來過幾次了,沒有必要再聯系了。」
貝克漢姆依然微笑著說:「沒關系的,請轉告亨特里先生,我明天還會來的。」
第二天晚上,貝克漢姆早早來到了亨特里的別墅前,他選擇在八點的時候准時敲門,依然是保姆接待的。貝克漢姆微笑著說:「請轉告亨特里先生,我想和他聊聊賽車。」
保姆不忍心拂他好意,進去匯報了,片刻後,保姆出來說:「孩子,你還是走吧。先生不願意見你。」貝克漢姆信心百倍地說:「我明天還是會來的。」
此後的三個月內,貝克漢姆天天都過來,周末的時候,貝克漢姆還堅持一天過來拜見兩次,盡管他一次都沒見到亨特里先生。
但貝克漢姆仍然沒有放棄,一個下雨的晚上,他再一次過來了。依然是保姆開的門,保姆說:「孩子,我給你算過了,加上這次,你已經來過整整一百次了。我們先生正在看球。他應該不會見你。」
當知道亨特里還是名鐵桿球迷時,貝克漢姆的眼睛頓時一亮,他走到大廳里說:「亨特里先生,我今天不跟你談車,我們談談足球吧。」當聽到亨特里房間里的電視聲音弱了很多時,貝克漢姆開始大談英格蘭足球現今的局勢和自己的雄心壯志。
過了一會兒,門開了,亨特里走了出來,「你是個對足球有深刻見解的人,對於這么執著的人,我相信你的未來是一片璀璨。所以,我願意與你談談這次比賽的細節。」接下來,兩個人在書房裡談了兩個小時,談妥了貝克漢姆車隊參加Essex越野跑大賽的所有細節。
一個月後,Essex越野跑大賽如期進行,憑著出色的表現,貝克漢姆摘得了Essex越野跑大賽的冠軍。多年後,貝克漢姆轉戰足球,因為堅持不懈,他的足球事業同樣風生水起,他苦練出來的任意球和長傳技術,也成了賽場上屢戰屢勝的法寶。
每一次去和球迷見面,都有不少球迷問他成功的秘訣,貝克漢姆總是語重心長地說:「我想告訴你們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堅持更厲害的武器了,我要送給你們一句話,同時也是我人生的總結:一次挫折是失敗,一百次挫折便是成功。」
2、易建聯
他出生於廣東鶴山市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郵政職工。父母的身高都在1。70米以上。因為遺傳的緣故,他生下來就比同齡人高,這讓他處處顯得傲氣凌人。
因為工作調動的關系,他兩歲時隨父親來到深圳。
他3歲時,就學會了怎樣把家裡的電器弄得四分五裂,4歲時就把鄰居的孩子打得跪地求饒。他進幼兒園才一周,就成了園里的破壞大王。班裡的同學都不喜歡他,避而遠之。老師經常打電話到家裡訴苦。
因為朋友越來越少,他找不到玩耍的樂趣,索性玩起了籃球。那個時候,也只有籃球才是他唯一的朋友,他有什麼快樂和憂愁的事,都會在運球的時候大聲說出來,在他看來,那是很正常的事,但別人暗地裡卻罵他瘋子。
7歲那年,他進了深圳一個比較好的學校讀書,他拜學校最有名的老師學習籃球。
他不信自己不能闖出一番成就,他信誓旦旦對母親說,你們看著吧,不出10年,我將成為中國籃球史上最有價值的球員。在家人看來,他的話只是對理想的一點毫無意義的安慰。因為,那時,他是一無所成。
10歲時,他身高已經有1。80米。他緊緊記得當年的那個誓言,他和幾個同樣愛好籃球的夥伴組建了一支籃球隊,他取名叫「夢之隊」。
隊伍組成後他們就開始了緊張的訓練。父親看在眼裡,又喜又憂,喜得是他從兒子身上看到了當年那個頑強而又靈氣逼人的自己,憂得是他擔心頑皮的兒子會把上課的時間也拿來練球。
為了監督他的學業,父親不得不經常請假去學校看望他。
12歲生日那天,父親帶他去游樂園玩。走到門口,父親突然問他要不要到山上去,因為那裡的體育館正在舉行一場少年職業比賽。但是等觀光車的人太多,等了很久還沒位子,父親突然提出抄近路走,這樣時間還能快一點。
他感到很驚訝,這里他來過幾次,並沒有發現父親所說的近路。父親笑了,拐了一個彎後指著一處陡坡說,就從這里上。
他愣住了。父親沒有理會他,藉助旁邊的一棵小樹,幾下就翻上去了。8分鍾後,他們走到了體育館的前面,父親指著來的那條路,意味深長地說,孩子,成功其實就像我們爭先恐後地趕到山頂,如果都去坐觀光車,不知要輪到什麼時候,就算坐上了,也被別人遠遠甩在了。
既然都只是一個過程,為什麼我們不選擇其他的方式呢,比如走路,雖然前面有荊刺和陡坡,你也許會跌倒很多次,但只要堅持下去,你總能比別人捷足先登,也只有那樣,你才能形成自己的優勢啊。父親的這番話,讓他銘記在心。
因為有父親的支持和鼓勵,他很快報名參加了深圳的街頭籃球賽,雖然第一輪就被淘汰,但他沒有泄氣。他和隊員擊掌發誓,明年重新再來。
回到家不久,他沒有想到,深圳體校教練戴憶新竟然聞訊而至。他慶幸自己遇到了伯樂。由於有了專門而系統的訓練,他的身高與球技直線上升。
2001年,身高達2。02米的他入選中國國家青年隊,在2005年到2006年的比賽中,他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CBA史上最年輕的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他就是中國籃壇的熱門人物,被稱為新一代人氣王的易建聯。
2007年8月,他簽約密爾沃基雄鹿隊,成為繼王治郅、巴特爾、姚明之後,第四位進軍NBA的中國球員,他也是第一位到現場經歷選秀過程的中國球員。
他的至理名言就是:「荊刺和挫折,在一個人的理想下根本不算什麼,鄙視它,爬上去,山頂上的你才是真正掌握自己命運的上帝。」
3、穆罕默de·阿薩夫
不到24歲的穆罕默de·阿薩夫是加沙罕尤尼斯難民營的難民。為了能參加泛阿拉伯國家的選秀大賽「阿拉伯偶像」,離開就業市場不景氣的加沙為自己找出路,他偷偷溜出加沙到了開羅,又輾轉黎巴嫩去參加海選。然而,由於加沙被封鎖而延誤,當他抵達貝魯特時,報名已經結束。
絕望的阿薩夫打電話和母親商量,最後決定翻牆進入選秀所在的賓館,但組委會依舊維持原來的決定。另一位參賽的巴勒斯坦人聽到了他的聲音,把名額讓給他,並告訴他:「我知道我到不了最後,但你能。」
最後的結局很美好,阿薩夫戰勝了來自埃及和敘利亞的兩名決賽對手,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阿拉伯偶像」冠軍的巴勒斯坦人。
這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熱議的話題。由於時差原因,「阿拉伯偶像」的直播時間是北京的凌晨,但我八十多歲的父親每次都會不經提醒就守在電視前。他是一個老難民,經歷過1948年那段屈辱的歲月,從故鄉巴勒斯坦逃難到敘利亞。
他對阿薩夫的喜愛,與其說是一種支持,不如說是找回了一種久違的歸屬感,一種對於失去故鄉的情愫。
老人的這種執著也感動了從未涉足巴勒斯坦的4個孩子。對於他們來說,祖國通常只是一個名詞,在填寫各式各樣的申請表時常被用到。
孩子們拚命撥打國際長途給阿薩夫投票,相信在這個時間,在歐洲和美國、智利、阿根廷、蓋亞那等等國家和地區,有著無數和我狀況相同的巴勒斯坦家庭。
阿薩夫的成功讓別人知道了巴勒斯坦人不只會搞政治、搞游擊隊,他們也有能力在不同的領域大顯身手。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藝術,甚至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他們還有著其他民族沒有的東西,比如監獄文化。
以色列監獄里的巴勒斯坦政治犯以絕食要求獄管為他們提供「阿拉伯偶像」的直播信號。在寫給阿薩夫的信中,他們給出了史上最壯烈的支持——「你一定要加油,我們都在為你掉肉。」
在社交網站上,阿爾及利亞人給阿薩夫留言:「我們全家昨天都沒有做菜,大家全部在看你。在這個周末,你就是我們的大餐。」巴勒斯坦人的藝術作品反映現實,壓抑的生活和以色列持續的佔領給他們帶來了靈感,但同時他們也通過音樂表達對和平的追求。
1988年出現在一張標志性照片上的投石男孩Ramzi Aburedwan,長大後成了為和平奔走的游吟詩人;3個以色列阿拉伯青年組成的饒舌組合DAM,唱出了《誰是恐怖fen子》《我需要自由》等代表巴勒斯坦人心聲的歌曲,傳遍了整個阿拉伯世界和許多歐美國家。
更多的巴勒斯坦人發現,音樂是比石頭更有效的武器。2009年初,在遭受以色列近一個月轟炸的加沙,人們唱出了《我們不會倒下》(We Will Not Go Down),告慰一千四百多個亡靈。
對於三代難民的巴勒斯坦人,上一代是痛苦的一代,他們親身經歷了失去家園的浩劫;我們是失敗的一代,身在海外,對民族和國家的支持有心無力;而接下來將是模糊的一代,他們對未來不確定,對過去又不甚了解。
阿薩夫成功地成為了一個符號,讓三代巴勒斯坦人統一起來,把持不同政治理念的巴勒斯坦人、組織以及派別統一起來,同時也在阿拉伯革命這個大環境下,把所有支持民主自由、渴望公平正義的阿拉伯人統一了起來。
4、約翰遜博士
他的父親經營一個大舊書攤.有一次,距離不遠處有個節目,大家都去趕集,這天正下著雨,他的父親想要約翰博士分一部份書籍,運到趕集的地方去販賣.他的父親接連呼喚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約翰遜博士這時正專心閱讀一本又厚又大的書,竟假裝聽不見,也不理睬,父親嘆了一口氣。
只得自己親自去了.這時候,約翰遜博士年十八歲.五十年後,有一天中午十一時,當地人看見這個體態臃腫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夾在腋下,拐杖放在一邊,低頭跪在太陽下,熱淚直流。
這時約翰遜博士業已成名,大家都來看他,他對大家說: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時刻,我不聽父親的話,現在我跪在這里懺悔!
5、拉菲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菲爾畫了一幅瑪利亞抱著聖子耶穌的畫像,在她的右下方是個老人,左下方是個使女.可是正下方有一大片空白,正在想該補些什麼。
這時他從畫室窗口看到附近麵包店窗口有兩個孩子,大的一個四五歲左右托腮,仰望雲天,對他弟弟說話,小的一個頭靠在兩臂上,也望著天空,在聽他哥哥說話.拉菲爾覺得很美,就把他們畫在畫的下方,再加上翅膀,就成了兩個天使。
『貳』 最感人的真實愛情故事
<妻子的最後一條簡訊>
珍惜自己的所有。世界上沒有後悔!
妻子是個小尾巴,我走到哪裡她都要問到哪裡。我厭煩,她卻快樂此不疲。可是這個小尾巴卻在那個下著大雨的深夜永遠消失了……
我的心情非常難過,內心充滿了內疚和痛楚,我無法原諒自己的過錯。
結婚那天,老婆用買戒指的錢給我買了一款手機,那天夜裡,我們兩人在被窩里一遍遍地調試著手機的響鈴。我們覺得,生活就像這鈴聲,響亮、悅耳,充滿著憧憬和希望。從那天開始,我常常接到她的電話:「老公,下班了買點菜回家。」「老公,我想你,我愛你。」「老公,晚上一起去媽媽家吃飯。」我的心裡十分溫暖。
有一次,我忘了給手機充電,又恰好陪領導到基層應酬到半夜才回家,推開房門一看,我發現老婆早已哭紅了眼睛。原來從我下班時間開始,她每隔一刻鍾就打一次電話,我都不在服務區,老婆更加急,總以為發生了什麼意外,後來每隔十分鍾打一次,直到我推開家門,她剛把話筒放下。我對老婆的小題大做不以為然:「我又不是小孩子,還能出什麼事情?」老婆卻說有一種預感,覺得我不接電話就不會回來了,我拍拍老婆腦袋,笑了:「傻瓜!」不過,從此以後我一直沒有忘記及時給手機充電。後來我升了職,有了錢,手機換了好幾個。突然有一天,我想起欠著老婆的那枚戒指,便興沖沖地拉她去商場。可是她又猶豫了,說:「白金鑽戒套在手指上有什麼用啊?給我買個手機好嗎?我可以經常跟你聯系。」於是我就給她買了一個手機。那天,我們一個在卧室,一個在客廳,互相發著簡訊息,玩得高興極了。
一天夜裡,我和同事到朋友家玩牌,正玩在興頭上,老婆打來了電話:「你在哪裡?怎麼還不回家?」「我在同事家裡玩牌。」「你什麼時候回來?」「呆會兒吧。」輸了贏,贏了輸,老婆的電話打了一次又一次。外面下起了大雨,老婆的電話又響了:「你究竟在哪裡?在干什麼?快回來!」「沒告訴你嗎?我在同事家玩,下這么大的雨我怎麼回去!」「那你告訴我你在什麼地方,我來接你!」「不用了!」一起打牌的朋友都嘲笑我「妻管嚴」,一氣之下,我把手機關了。
天亮了,我輸得兩手空空,朋友用車子把我送回家,不料家門緊鎖,老婆不在家。就在這時,電話響了,是岳母打來的,電話那頭哭著說:她深夜冒著雨出來,騎著自行車,帶著雨傘去我同事家找,找了一家又一家,路上出了車禍,再也沒有醒來。
我打開手機,只見上面有一條未讀簡訊:「你忘記了嗎?今天是我們的結婚周年紀念日呀!我去找你,別亂跑,我帶著傘!」 她走在找我的路上,永遠不會再醒來了。我淚流滿面,一遍遍看著這條簡訊息,我覺得那一個晚上我輸了整個世界。
『叄』 一個令人感動的真實故事(最好是親情的)
昨晚看的湖南衛視的「真情」欄目,主題是為一個12歲的小男孩尋母。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個12歲的男孩,身高卻是5~6歲小孩的身高,比正常的孩子身高矮了40公分,大家肯定要問:為什麼到現在才發現呢?這是有原因的:小孩的父母在6年前離婚了,小孩的父親吸毒,夫妻雙方不斷的銀川,父親後來入獄(原因未知,因為我哄兒子睡覺耽誤了有5分鍾),母親跟婆婆的關系也不和諧,難以忍受這樣現狀,所以提出離婚,和婆婆經過一段時間的協商,婆婆代兒子簽了離婚協議書。孩子的母親要離開這個家,孩子再三要求媽媽帶他走,可是這位媽媽卻沒有帶他,獨身一人離開了,把6歲的程程(故事的小主人公叫曾錦程)扔給了一個60多歲並患有心臟的奶奶照看。後來他的爸爸出獄了,但吸毒依然沒有戒掉,後又不負責任的離家出走了。
媽媽走後的第一個春節主動給程程打過一次電話,程程說他很想媽媽,媽媽說會去看他的,少不更事的程程想著他媽媽一定會來,天天等、天天盼。第二年,好像是程程過生日的時候,他媽媽沒有給他打電話,他就主動照媽媽給留的電話打過去,程程聽著確實是媽媽的聲音,但是接電話的卻一口否認:你打錯了。就這樣,後來程程的媽媽一次也沒有給他打電話。
程程上小學,到高一點的年級,每個年級都得上兩個,他說,因為老師說他智商低,個子又矮,同學們都叫他矮子,還說他長不大,使他幼小的心靈深受了如此大的傷害。由於奶奶年長,沒有收入,沒有錢帶他看病,直到今年奶奶才用他這幾年省吃儉用省下的2000多元帶程程去長沙看病,問題好像很嚴重。但也能冶好,需要30萬的費用,對於這個沒有掙錢能力的六旬老太這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後來院方了解了他們的情況,就和真情欄目聯系幫程程尋找媽媽。
尋找媽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已經有5年沒有聯系了,媽媽的情況及住所全然不知,但是經過醫院蔣主任(程程剛剛認的干媽媽)和真情欄目的努力,終於找到了程程的媽媽。真情欄目組和蔣主任苦口婆心地與程程媽媽溝通了3個多小時,程程媽媽才終於答應與自己的親生兒子見面,見面時,程程的一聲「媽媽」喚醒了他的母愛,看著自己幾年不見的兒子痛哭的樣子,自己不禁也潸然淚下。
雖然見面了,但是後來說起程程今後歸誰護養的問題,又一次激起了媳婦和婆婆之間的爭執,經過一段時間的爭執與協商,終於達成了意見,程程還暫由奶奶護養,媽媽每月給寄一定的生活費,因為媽媽生活也不好,如果帶著程程,看病不方便,而且二人的生活也會問題,暫由奶奶帶著繼續看病,等奶奶過世後程程由媽媽護養。
到了分別的時候,小程程好傷心,好不容易找到了媽媽,卻還是不能在一起,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享受母愛,懂事的答應媽媽:一定聽奶奶話。
這么可愛、這么懂事的孩子卻要讓他承受如此大的災難,坐在電視旁邊的我哭了,在現場的觀眾也一個個淚流滿面。今天我把這個故事寫出來,讓大家都來為程程加油,祝願他早日康復,早日像所有的小朋友一樣享受快樂的童年,祝他早日與媽媽團聚,享受母愛!
『肆』 真人真故事,真人自己的故事
我和女友是高中同學,差不多4.5年沒有聯系。今年年初3月偶爾聯系了一次、4月中旬女友(那時還不是女友)突然在後半夜打我電話,說挺想我的,當時有點不開心吧她。我也以為是講玩笑話 ,所以我附和著說很長時間沒有聯系過了,是挺想念的,(說實話高中時候對她印象也是非常不錯的!算是我的暗戀對象吧)所以我當時挺開心的,但又想到可能是個玩笑,所以也沒有太在意!直到一禮拜後她突然發我信息說:你難道對我沒有一絲絲的感覺嗎?難道真要我來倒追你嘛!當時我聽了這話。頓時腦袋炸開了鍋、不知道是喜還是驚!
我知道不管怎樣我該做點什麼,4月23號正式追求她,三日後我正式約她出門,鑒於第一次見面(因為有差不多5年沒見面,所以說成第一次見面)她告訴了她工作處的地址 、離我家很近!我高興的告訴她我們其實離的很近,但怎麼就沒碰到過呢!女友說:現在你約到了我,咱們不還是很有緣分嘛.我傻傻笑了!
約會很簡單,由於第一次約會見面,雙方都很拘謹,看了一場電影,片名(同桌的你)女友感動的哭了。可能我天生不會說安慰人的話,她哭了我也沒能安慰她。之後帶她去吃了頓飯,我還記得第一頓飯是羊骨煲(女友說非常喜歡,不象那種高雅餐廳里的)那天下著雨,兩人撐著一把傘,我撐著傘.卻害羞的保持著距離。導致我淋濕了,女友笑了說:傻瓜,怎麼傘都不往自己頭上打呢,我說沒事!走了半小時路,我鼓起了勇氣跟女友說:咱們現在是什麼關系呢!她笑而不語,我以為女友生氣我問錯話了!所以接著後來就沒敢在說!
臨近晚上了,女友說逛累了,要不回去吧。我把她送回了她單位寢室,下車時,女友告訴我她很開心、不過嘛,答應我做我女朋友這事沒有這么快!不過就算她這么說,我當時還是挺樂的,傻呵呵的對她說:我會努力表現的!女友笑著說:好啊!我可准備著呢!
就這樣第一次約會結束,差不多和女友聊了一禮拜的電話吧,想約她一起廈門游!結果因為她有些事情不能去!那隻好我自己去,我也答應了女友要記錄美好的事物和特產回去,廈門游很開心、我笑著向她發著短消息說:廈門很美,環境很好,唯獨少了在我身邊陪伴! 女友回復我說:那以後你就再帶我去唄!我說:一定,以後一定帶你一起來這!
回家後的第一天,因為車上勞累加上遊玩時也很累,睡了一天!女友打了我差不多撥了我20通電話、我沒聽見!回過去時,女友問我為什麼不接電話,是不是對她可有可無,我說沒有(當時我聽出女友好像是感冒了)她說那為什麼不接電話,我回答因為太累,睡的太死了!女友說好啊,那你繼續睡吧(我知道女友生氣了,一定是她生病了,我都沒有感覺出來)掛完電話後,我就想彌補,第二天下班後,我就想給女友煮點粥喝!(生病了肯定沒胃口、所以我想到煮粥)粥煮好了,女友電話就來了,一開口就對我說:原來你一點都不在乎我、一天了電話也沒有,難道感覺不出來我生病了嘛!我當時想想的確是沒做對!又鑒於嘴巴太笨、當時就被問住了!當時居然只會說兩個字(沒有)女友很生氣的掛了電話!可能我也有氣吧,就沒有回!5月10日(是個重要日子了)就是電話風波的後一天!還是女友打我的電話,我問她病好點了嘛!她說:你還關心我嗎,不聞不問的,連我死了你都不知道!我趕緊對她說怎麼會呢,我很在乎你的感受的。女友說,那為什麼你一點也不關心我,連簡單的問候也沒有!當時我就氣了說:我知道你病了,為你煮粥,知道你肯定沒胃口,你一個電話搞得我不知道做的對還是錯!女友聽完我的解釋說她沒有想到我這么在乎她!然後又問我為什麼做了也不說呢、我說:我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女友說好吧,為了彌補她誤會我,她說讓我向她提一個要求,我說:那以後再也不能說別人家的男朋友怎麼怎麼樣了!女友說你這不是還沒是男朋友嘛,我馬上追問到,那你現在是我女朋友,我難道就不是你男朋友?女友笑著說:好好好,今天開始你就是我男朋友,我就是你女朋友!我很開心的笑著!
就這樣5.10是成為了我們的紀念日! 雖然說已經是男女朋友了,可我第一次牽女朋友的手都還是等到了5.20!我捧著花向女友說出我愛你!她很開心,由心的笑著。對我說:從沒有人跟她過過520!我說以後520都有我陪著你!也就是那時第一次牽手和擁抱!
就這樣我們過的很開心,雖然經常有小矛盾,但從沒有鬧過分手!就上個月7月29號,我做出了我人生最傻最不負責任的一個決定、我跟她分手了(原因是我爸媽看不起她,因為她是單親家庭,爸爸又卧病在床,爸媽覺得她會拖累我,堅持不同意我們倆交往,當然我沒有向女友說過!但事已經發生了,我必須有個決定,很快的,爸媽沒收我的銀行卡,信用卡,車鑰匙!就是要阻絕我和她!直到29號,我妥協了!向女友說出了分手,當然理由不是因為我爸媽看不起她這個理由、我怕傷她自尊心,所以我編了一個非常強大的理由讓她來相信我是個不負責任的人,然後對我失望,我讓她一好朋友做我的證人,說我有另一個女人,當然第二天她就來向我求證了,我說是、我外面是有女人,而且我要做爸爸了,我們就走到這吧、電話那頭的她沉默了,許久後她問我是真的愛那個女人嘛,而是因為個孩子?我說你不用了解那麼(其實我怕我編不下去了、所以只能態度強硬)女友又沉默了,不知道過了多久,她問我:那你有愛過我嗎?你想好怎麼做了是嗎?我告訴她愛過,我也已經有了選擇!她說:那我們就這樣結束了是嗎?我假裝冷言道:是,我們就到這吧!電話那頭的她估計是憋不住眼淚了,說了句:那我知道了!就掛斷了電話!
掛完電話後,我很難過,很不舍,但我沒有辦法!我知道她比我更難過、更傷心!是我對不起她(雖然這是我演的一出戲,但分手是事實)那晚我哭了,我從來沒有在感情上的事哭過,女友也經常說我不會掉眼淚!可那晚我哭的很傷心!那晚還做了很多夢!(我基本不怎麼做夢)理解我的朋友告訴我你是為了她好,她難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我說:希望如此!可是有誰知道,我的心能否恢復呢,我裝作無所謂,卻發現我無比的在乎,分手後的每一天幾乎不到23點不能入眠,會難過的哭,會被噩夢驚醒!昨天我關注了她的qq空間,發現有一男的在追她,也發現她好像已經從難過中走了出來!我希望她能好好的,但我不知道是吃醋還是怎麼的,莫名的更加傷感了,今天是7號了,分手後的第9天!我突然想挽回了,因為我發現我實在捨不得,我不想放棄,我想努力試一下!因為我沒有問過她願不願意跟我一起克服困難,就替她做了決定!不公平!
現在凌晨3點多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完,我寫的不好,但絕不虛假!我想大家給我個理性的方向!是挽回還是讓她有個更好的!還有如果要挽回我該怎麼說!
『伍』 找幾部講述生活中真人真事的電視劇,要特別刻畫某個人的感人事跡的
《冠軍》
車太賢
一次意外的車禍:300勝騎手承俊失去了妻子 自己的視力也嚴重受損;賽馬「冰雹」腿部嚴重受傷還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承俊的人生自此變軌 多年之後 落魄的承俊在農場里看到了因難以被馴服而將要被處理掉的冰雹 一番掙扎過後 他決定重新振作起來 和冰雹一起再圓冠軍夢
本片根據賽馬「露娜」的真實故事改編
《陰地》
本片改編自30年前震驚全泰國的真實靈異事件
片名取自於以前泰國的旅遊勝地「拉達村」 這個地方在三十年前發生一起滅門慘案 兇手至今仍下落不明 之後村子接連發生靈異事件「拉達村」因此開始沒落 居民們也紛紛搬離這里 最後整個村莊成了乏人問津的廢墟。。。
《陰地》本片改編自30年前震驚全泰國的真實靈異事件 片名取自於以前泰國的旅遊勝地「拉達村」 這個地方在三十年前發生一起滅門慘案 兇手至今仍下落不明 之後村子接連發生靈異事件「拉達村」因此開始沒落 居民們也紛紛搬離這里 最後整個村莊成了乏人問津的廢墟。。。本人膽小 沒有看過這片子 故無從評價 只知道製作團隊為《鬼影》團隊 感覺應該還可以。。。
《完美風暴》
喬治克魯尼
船長比利是個捕魚高手 然而最近卻總是運氣不佳 這一次他和他的船員們一起出海 為了生活 更為了榮譽 然後出海後不久 他們就遇上了百年一遇的「完美風暴」。。
很現實的一部電影 同樣十分感人 影片改編自真實的事件 打破了人定勝天的固定結局。。
《8英里》
這部影片是艾米納姆的自傳影片 講述的是他在踏上hip-hop界道路上所面對的種種煩惱和困擾 8英里本是街道的名稱 是底特律黑人區與白人區的分界線 但也正是從這里 誕生了一個傳奇
《理發師陶德》
蒂姆伯頓導演 約翰尼德普 海倫娜·伯翰·卡特
理發師本傑明原本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但由於遭人陷害而含冤入獄 鬧得妻離子散 15年後他成功越獄 化名陶德 開始了殘酷的復仇。。
眾所周知的風格電影 陶德的原型為倫敦一名真實存在的連環殺手 據說他殺的人屍體可以堆砌到天花板。。
《盧安達飯店》
唐 錢德爾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講述了在盧安達大屠殺期間 一位胡圖族飯店經理保羅·路斯沙巴吉那設法挽救1268點陣圖西族難民的故事
又是一部足以震撼心靈的電影 有感於盧安達人民的苦難 同時也感嘆人道主義者得偉大
盧安達大屠殺死了100多萬人 但影片並沒有刻意的表現屠殺的恐怖血腥 而把重點放在了人物心理的刻畫 突然聯想到某部國內電影 感人不假 但總覺生硬。。
《社交網路》
大衛芬奇導演 傑西·艾森伯格 安德魯·加菲爾德 賈斯汀·汀布萊克
著名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傳記性電影 原本以為枯燥異常 其實不然 片子還是很精彩的 快速的對白 幽暗的色調 尤其是對人物的塑造和拿捏 傳記片中的佼佼者
《127小時》
詹姆斯 弗蘭柯
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 講述美國登山愛好者阿倫·拉斯頓在猶他州一座峽谷攀岩時不幸被岩石夾住手臂 被困五天五夜 最終憑借驚人毅力斷臂自救的故事
本片絕不是血腥或虐心類型的 但的確是一部心靈影片 大部分的場景都發生在狹小的空間里 我們不得不佩服弗蘭柯的演技 他已經完全脫離了綠魔2代的影子 好片子 值得推薦~
《國王的演講》
科林·費斯 傑弗里·拉什 海倫娜·伯翰·卡特 蓋·皮爾斯
影片取材於真實的歷史 講述了喬治六世從小患有口吃 在一次重要的演講上出了丑 他的妻子找到了醫生蘭格 在醫生的精心幫助下 國王終於克服了口吃 在二戰前發表了重要的演講
11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雖然也有爭議 但你不能否認的是本片的確是部好片子 無論是故事還是演員 最佳影片實至名歸
『陸』 有哪些感人真實故事生活中的小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個特困家庭。兒子剛上小學時,父親去世了。娘兒倆相互攙扶著,用一堆黃土輕輕送走了父親。
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那時村裡沒通電,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朗朗、寫寫畫畫,母親拿著針線,輕輕、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進兒子的衣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一張張獎狀覆蓋了兩面斑駁陸離的土牆時,兒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長。望著高出自己半頭的兒子,母親眼角的皺紋張滿了笑意。
當滿山的樹木泛出秋意時,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濕病,幹不了農活,有時連飯都吃不飽。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30斤米交給食堂。兒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說:「娘,我要退學,幫你干農活。」母親摸著兒的頭,疼愛地說:「你有這份心,娘打心眼兒里高興,但書是非讀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養你。你先到學校報名,我隨後就送米去。」兒固執地說不,母親說快去,兒還是說不,母親揮起粗糙的巴掌,結實地甩在兒臉上,這是16歲的兒第一次挨打……
兒終於上學去了,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母親在默默沉思。
沒多久,縣一中的大食堂迎來了姍姍來遲的母親,她一瘸一拐地挪進門,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負責掌秤登記的熊師傅打開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頭就鎖緊了,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占點小便宜。你看看,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簡直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這位母親臊紅了臉,連說對不起。熊師傅見狀,沒再說什麼,收了。母親又掏出一個小布包,說:「大師傅,這是5元錢,我兒子這個月的生活費,麻煩您轉給他。」熊師傅接過去,搖了搖,裡面的硬幣丁丁當當。他開玩笑說:「怎麼,你在街上賣茶葉蛋?」母親的臉又紅了,支吾著道個謝,一瘸一拐地走了。
又一個月初,這位母親背著一袋米走進食堂。熊師傅照例開袋看米,眉頭又鎖緊,還是雜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沒給這位母親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頓地對她說:「不管什麼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能混在一起,否則沒法煮,煮出的飯也是夾生的。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母親有些惶恐地請求道:「大師傅,我家的米都是這樣的,怎麼辦?」熊師傅哭笑不得,反問道:「你家一畝田能種出百樣米?真好笑。」遭此搶白,母親不敢吱聲,熊師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個月初,母親又來了,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幾乎失去理智的語氣,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說你這個做媽的,怎麼頑固不化呀?咋還是雜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麼背來的,還是怎樣背回去!」
母親似乎早有預料,雙膝一彎,跪在熊師傅面前,兩行熱淚順著凹陷無神的眼眶湧出:「大師傅,我跟您實說了吧,這米是我討……討飯得來的啊!」
母親坐在地上,挽起褲腿,露出一雙僵硬變形的腿,腫大成梭形……母親抹了一把淚,說:「我得了晚期風濕病,連走路都困難,更甭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學校……」
她又向熊師傅解釋,她一直瞞著鄉親,更怕兒知道傷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蒙蒙亮,她就揣著空米袋,拄著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討飯,然後挨到天黑後才偷偷摸進村。她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學校……母親絮絮叨叨地說著,熊師傅早已潸然淚下。他扶起母親,說:「好媽媽啊,我馬上去告訴校長,要學校給你家捐款。」母親慌不迭地搖著手,說:「別、別,如果兒子知道娘討飯供他上學,就毀了他的自尊心。影響他讀書可不好。大師傅的好意我領了,求你為我保密,切記切記!」
母親走了,一瘸一拐。
校長最終知道了這件事,不動聲色,以特困生的名義減免了兒子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後,兒子以627分的成績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縣一中鑼鼓喧天,校長特意將母親的兒子請上主席台,此生納悶:考了高分的同學有好幾個,為什麼單單請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還堆著三隻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時,熊師傅上台講了母親討米供兒上學的故事,台下鴉雀無聲。校長指著三隻蛇皮袋,情緒激昂地說:「這就是故事中的母親討得的三袋米,這是世上用金錢買不到的糧食。下面有請這位偉大的母親上台。」
『柒』 那些真正的愛,一見鍾情,要真人實例的故事
一見鍾情:一見鍾情指男生或女生一見面就對對方產生了感情,一見面就喜歡上他(她)。反之於日久生情,區別在於喜歡上對方的速度。
一見鍾情多流於表面,膚淺的以貌取人。算不得真愛
『捌』 感人的真實故事
這是一個真實的感人的故事:
瑞恩是加拿大一個普通家庭的普通男孩。6歲的小瑞恩讀小學一年級時,聽老師計述一個非洲的狀況:孩子們沒有玩具,沒有足夠的食物各葯品,很多人甚至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
老師說:「
我們的第一分錢可以買一支鉛筆,60分就夠一個孩子兩個月的醫葯費,兩塊錢能買一條毯子,70加元(約合380元人民幣)就可以幫他們挖一口井、、、、、」
瑞恩深受震驚。他想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不過他的媽媽並沒有直接給他這筆錢,也沒有把這個想法當成小孩子頭腦一時發熱的沖動。媽媽對瑞恩說:「家裡一時拿不出70加元。你要捐70加元是好事,但是你需要付出勞動。」媽媽讓他自己來掙這筆錢,媽媽說:「孩子你要多干一些活,多承擔一些家務,慢慢地積攢,積攢到一定時候,就能夠有這些錢了。」瑞恩說:「好,我一定多幹活。」
於是瑞恩開始承擔正常家務之外的更多的事。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兩個小時地毯掙了兩塊錢:全家人都去看電影,他留在家裡擦玻璃賺到第二個兩塊錢,他還要一大早看爬起來幫爺爺揀松果,幫鄰居揀暴風雪後的樹枝、、、、、、。
瑞恩堅持了4個月,終於攢夠了70加元,交給了相關的國際組織。
然而,工作人員告訴他:「70加元只夠買一個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加元。
小小年紀的瑞恩沒有放棄,他開始繼續努力。一年多以後,通過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他終於籌集了足夠的錢,在烏干達的安格魯小學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事情至此並沒有結束。因為還有更多的人喝不上干凈的水,瑞恩決定攢錢買一台鑽井機,以便更快地挖更多的水井,讓每一個非洲人都喝上潔凈的水成了瑞恩的夢想。他真的堅持了下去。
瑞恩的故事被子登在了報紙上。於是,5年後,這當初是一個6歲的孩子的夢想竟成為千百人參加進來的一項事業。2001年3月,一個名為「瑞恩的井」的基金會正式成立。如今,基金會籌款已達近百萬加元,為非洲國家建造了30多口井。這個普通的男孩,也被評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稱為「加拿大的靈魂」,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去愛和幫助他人。
我很感動的是瑞恩母親的做法,她呵護與珍惜了瑞恩的愛心,使瑞恩實現了他的如此感人而美麗的夢想。
瑞恩成了名人後,他的父母也控制了很多活動,不讓孩子在榮譽光環之下飄飄然,讓孩子過一種正常人的生活。所以瑞恩雖然成了世界的一個小名人,但依然過著一份童真的生活。我想這就是他偉大的媽媽賦予他的。
摘自南方日報
『玖』 跪求 一個感動人的故事 要講親情的真人真事的!!!
海洋天堂
導演: 薛曉路
編劇: 薛曉路
主演: 李連傑 / 文章 / 桂綸鎂 / 朱媛媛 / 董勇 / 高圓圓
語言: 漢語普通話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 香港
上映日期: 2010-06-18
又名: Ocean Heaven
劇情簡介 · · · · · ·
汪洋大海之上飄盪著一隻孤舟,一位躊躇的父親帶著有天生缺陷的兒子,孤獨地坐在船上,無望地看著遼闊的大海,然後牽起兒子的手,兩人一齊躍身跳入大海……
這位47歲的父親,名叫王心誠(李連傑飾),他22歲的兒子大福(文章飾)從小患有孤獨症,完全活在自己封閉的世界裡,無法獨立生活。大福的媽媽在大福年幼的時候,因為承受不了兒子患病的打擊自殺離世,王心誠獨自一人把大福撫養長大,與兒子相依為命。然而此時,王心誠被確診患晚期癌症,生命只剩幾個月的時間,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日夜焦灼王心誠的心頭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帶著大福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經過多方打聽,歷盡周折,王心誠終於找到了一所能夠接收大福的機構,卻發現大福在這局促單調的環境中,如同離開了水的魚,頓失生氣。大福生性愛水,每天在父親工作的海洋館里暢游是他最快樂的時光,他還在這里結識了唯一的朋友,表演雜技的玲玲(桂... (展開全部) 汪洋大海之上飄盪著一隻孤舟,一位躊躇的父親帶著有天生缺陷的兒子,孤獨地坐在船上,無望地看著遼闊的大海,然後牽起兒子的手,兩人一齊躍身跳入大海……
這位47歲的父親,名叫王心誠(李連傑飾),他22歲的兒子大福(文章飾)從小患有孤獨症,完全活在自己封閉的世界裡,無法獨立生活。大福的媽媽在大福年幼的時候,因為承受不了兒子患病的打擊自殺離世,王心誠獨自一人把大福撫養長大,與兒子相依為命。然而此時,王心誠被確診患晚期癌症,生命只剩幾個月的時間,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日夜焦灼王心誠的心頭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帶著大福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經過多方打聽,歷盡周折,王心誠終於找到了一所能夠接收大福的機構,卻發現大福在這局促單調的環境中,如同離開了水的魚,頓失生氣。大福生性愛水,每天在父親工作的海洋館里暢游是他最快樂的時光,他還在這里結識了唯一的朋友,表演雜技的玲玲(桂綸鎂飾),大福成了獨自在異鄉漂泊的玲玲最好的傾聽者。
為了大福能夠快樂地生活下去,留在他最心愛的海洋館,王心誠為自己制定了最不可能完成的計劃,教會大福在海洋館「上班」。他費勁心力地教大福自己坐公交車去海洋館,在海洋館擦地擦玻璃。為了不讓大福感到孤獨,他甚至不惜拖著病重的身體,背著自製的龜殼扮成海龜,陪著大福游泳。他告訴大福自己將會變成海龜,一直陪伴在他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