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有關邯鄲成語故事的手抄報

有關邯鄲成語故事的手抄報

發布時間: 2020-12-01 05:23:32

成語故事經典手抄報圖片大全

【拼音】: àn yǔ cán yún

【解釋】: 比喻男女的愛情被阻隔或斷絕。

【出處】: 宋·劉克庄《西樓》詩:「短松明月易陳跡,斷雨殘雲難覓蹤。」

【舉例造句】: 孤幃再把重門掩,不堪離恨寄冰弦,斷雨殘雲思黯然。 ★明·徐霖《綉孺記·剔目勸學》

【拼音代碼】: dycy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② 手抄報愛家鄉創文明出自邯鄲的成語故事

詞目
邯鄲學步
發音 hán dān xué bù
釋義 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出處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邯鄲學步的故事
示例 寫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樣會像邯鄲學步一樣,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
近義詞 鸚鵡學舌 東施效顰 數典忘祖
反義詞 標新立異 獨辟蹊徑

③ 成語故事手抄報邯鄲學步

邯鄲學步 [hán dān xué bù]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解釋】: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出自】:《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示例】:半臂添寒尚書醉,屏後金釵楚楚,齊俯首~。
◎清·梁紹任《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一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出 處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例 句
1. 不管學什麼,都不能~,生搬硬套。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東施效顰 鸚鵡學舌 哎喲東施 壽陵匍匐 壽陵失步 枉轡學步 步人後塵衣冠優孟 西顰東效 邯鄲匍匐 鴝鵒效言
反義詞
獨辟蹊徑 標新立異
典 故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裡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裡人管得太多。 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像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④ 關於成語故事的手抄報圖片

帶有圖片的成語故事:

1.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便觀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臉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一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後,他(丟斧子的人)在挖他的山谷的時候發現了斧子,第二天又見到鄰居家的兒子,就覺得他言行舉止沒有一處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含義

這則寓言說明,主觀成見,是認識客觀真理的障礙。當人以成見去觀察世界時,必然歪曲客觀事物的原貌。

寓意

做人處事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不能憑空猜想。


⑤ 誰知道有關成語故事的資料我們學校要做一份以中國歷史故事為題的手抄報!

頭懸梁,錐刺骨——蘇秦
鑿壁偷光——匡衡
退避三舍——晉文公
圍魏救趙——孫臏
紙上談兵——趙括
焚書坑儒——秦始皇
韋編三絕——孔子
卧薪嘗膽——勾踐
商鞅變法——商鞅
逝者如斯夫——孔子
班門弄斧——魯班
一鼓作氣——曹劌
不食周粟——伯夷叔齊
東施效顰——西施
掩耳盜鈴、守株待兔、拔苗助長、葉公好龍、杯弓蛇影等等
紙上談兵——趙括
圍魏救趙——孫臏
焚書坑儒——秦始皇
唇亡齒寒
這個故事講的是晉國興滅掉虞國,晉國給虢國國君千里馬和玉璧想借道,宮之奇極力勸阻,可虢君卻一口答應,結果被晉國把虞國和虢國都滅掉了。
這個成語比喻關細密切,利害相關。
紙上談兵——趙括
圍魏救趙——孫臏
焚書坑儒——秦始皇
鑿壁偷光——匡衡
退避三舍——晉文公
卧薪嘗膽——勾踐
班門弄斧——魯班
一鼓作氣——曹劌
東施效顰——西施
圍魏救趙
唇亡齒寒
紙上談兵
圍魏救趙
焚書坑儒
春秋戰國時期的成語

1、紙上談兵——趙括(戰國趙):形容只會按照書本生搬硬套,不能聯系實際。

2、老馬識途——管仲(春秋):比喻做事很有經驗

3、圍魏救趙——孫臏

4、負荊請罪——廉頗(戰國趙):比喻誠心誠意地承認錯誤

5、完壁歸趙——藺相如

6、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7、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8、三令五申——孫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10、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11、卧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12、暗箭傷人(春秋鄭):比喻在別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用不正當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戰國時代秦楚相爭頻繁,各諸侯國視利害所重,時而助秦,時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力范圍的條件下,各集團和人們的態度動搖多變,反復無常的成語。

14、圖窮匕見: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政獻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當贏政打開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驚,猛地掙脫。荊軻被秦的武士所殺。
回答者: 馬天游 - 門吏 三級 10-30 18:54
背城一戰--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敵人決一死戰。多指決定存亡的最後一戰。
並肩作戰--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團結合作,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背水一戰--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不宣而戰--指不宣布開戰,就突然發起進攻。
兵凶戰危--指戰事凶險可怕。
百戰百敗--指每戰必敗。
百戰不殆--經歷許多次戰役,都沒有遭到危險。形容善於用兵。
百戰百勝--每戰必勝。形容所向無敵。
不戰而潰--潰:潰敗。沒有開戰就自行崩潰。形容毫無戰鬥力。
百戰無前--所向無敵,形容人英勇善戰。
罷戰息兵--停止或結束戰爭。
決一死戰
回答者: 阮思寧 - 初入江湖 三級 10-30 19:41
6、胡服騎射: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7、竊符救趙:戰國時,秦國派兵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魏國求救,魏國派兵前去救趙。秦國聽說魏國派兵救趙一事,派人去魏國威脅魏王,魏王屈服於秦國,下令讓前去救趙的魏兵按兵不動。趙王向魏國公子信陵君寫信求救。信陵君曾為魏王的寵妃如姬報了殺父之仇,信陵君請求如姬從魏王那裡盜出了兵符,從而奪取了兵權,率領幾萬精兵,奔赴邯鄲,打敗了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8、三令五申——孫 武

9、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10、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11、卧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12、暗箭傷人(春秋鄭):比喻在別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用不正當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戰國時代秦楚相爭頻繁,各諸侯國視利害所重,時而助秦,時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力范圍的條件下,各集團和人們的態度動搖多變,反復無常的成語。

14、圖窮匕見: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政獻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當贏政打開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⑥ 成語故事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如圖

⑦ 成語故事小報 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指攻擊敵人後方,迫使進攻的敵人撤回兵力的戰術。
戰國時期,有兩位著名的軍事家。一個叫孫臏,一個叫龐涓。兩人曾拜同一位老師學習兵法,後來兩人一同為魏國效力。龐涓小肚雞腸,非常嫉妒孫臏的軍事才能,便想方設法地陷害他,致使孫臏被削去膝蓋骨。後來,孫臏被齊國大將田忌秘密營救到齊國。圍魏救趙,就是孫臏與龐涓之間的一場戰爭。
當時,魏國率先在眾多諸侯國中進行政治軍事改革,國力日盛,並先後兼並了一些弱小的諸侯國。當時與魏國國力相當的諸侯國,在其東部有齊國,在其西部有秦國。魏國的鄰國趙國、衛國則顯得比較弱小。
公元前368年,趙國在齊國支持下,出兵攻打魏國的屬國衛國。魏惠王派大將龐涓率兵近十萬圍攻趙國的國都邯鄲。趙國只得向齊國求救。齊國大臣鄒忌主張不救,因為這樣會消耗本國的實力。但大臣段干綸認為,如果魏國打敗趙國,魏國的勢力會更加強大,進而對齊國造成威脅,因此極力主張支援趙國。

齊威王採納了段干綸的建議,以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出兵八萬救趙。身為軍師的孫臏在分析形勢後,認為魏國軍隊很強大,如果與魏軍正面交鋒會造成齊國的較大損失,所以應該避實就虛,趁著魏國精銳部隊在外,魏國國都大梁防務空虛的機會,攻打它的國都,迫使魏軍回救大梁,趙國的危險就會自然消解。
為爭取戰略主動,孫臏決定給敵軍製造齊國部隊弱小的假象。他故意派無能的軍官帶兵進攻魏國的軍事重鎮平陵,結果齊軍大敗。魏國大將龐涓以為齊軍不堪一擊,於是加緊對趙國的進攻,絲毫沒有想到齊軍會攻打魏國的國都大梁。
與此同時,孫臏親自率領精銳部隊進逼魏國國都大梁。龐涓聞訊,迅猛從攻打趙國的前線往回撤軍,長途跋涉去保衛國都。因為兵困馬乏,又陷入孫臏的包圍圈中,結果魏軍被打得落花流水。
成語「圍魏救趙」由此而來。

⑧ 成語故事的手抄報圖片一年級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遵守公序良俗。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是中國古代東漢末文學家孔融的真實故事,教育人們凡事應該遵守公序良俗。《三字經》中"融四歲,能讓梨"即出於此。

⑨ 關於成語故事的手抄報一年級

栩栩如生
xǔ xǔ rúcopy shēng
【解釋】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出處】《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茫茫然周也。」

【結構】偏正式。

【用法】用作褒義。多用來形容雕塑或文學藝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正音】栩;不能讀作「yǔ」。

【辨形】生;不能寫作「升」。

【近義詞】呼之欲出、活龍活現、有血有肉

【反義詞】奄奄一息、半死不活、死氣沉沉

【例句】大型泥塑《收租院》中;反抗地主階級剝削和壓迫的農民形象被塑造得~。

⑩ 成語故事手抄報圖片 大全 二年級 一年級

【成語】: 朝雲暮雨

【拼音】: zhāo yún mù yǔ

【解釋】: 暮:傍晚。早上是雲,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變化,舊時用以喻指男女的歡會。

【出處】: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舉例造句】: 我想著香閨少女,但生的嫩色嬌顏,都只愛朝雲暮雨,那個肯鳳只鸞單。 ★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

【拼音代碼】: zymy

【近義詞】:巫山雲雨

【用法】: 作謂語、賓語;比喻男女的情愛與歡會

【故事】: 傳說古代襄王游覽高唐地區,十分疲倦就在白天小睡了一會,在夢中看見一個仙女說:「我是高唐人,聽說你來了,願意給你當枕席。」襄王臨幸了她。臨別她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