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自相矛盾此故事適合形容什麼

自相矛盾此故事適合形容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2-01 06:33:19

Ⅰ 《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故事講的是什麼故事

成語「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長矛刺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觸。

矛:長矛,古代用於進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於防守的武器。

個人在同一判斷中,對同一問題,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斷來的。若是這樣做了,那就是犯了邏輯上的錯誤。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質的客觀世界,或是思維的主觀世界,都有矛盾問題。有矛盾不見得是壞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進步與發展。關鍵是我們要認識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決矛盾。只有這樣才能讓事物得到發展。

(1)自相矛盾此故事適合形容什麼擴展閱讀:

這個成語出自於《韓非子》,講的是:有一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說他的盾堅固得很,隨便用什麼矛都戳不穿,說他的矛銳利得很,隨便什麼盾都戳的穿。

有個圍觀的人問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會怎麼樣」時,此人無以對答。後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語前後不統一。也指不連貫的性格或心情。後因以喻人的語言行動前後抵觸、不相應合。

揭示道理:

世上不大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沒有無堅不摧的矛,這個楚國人片面地誇大了矛與盾的作用,結果出現無法自圓其說的局面。比喻說話做事前後抵觸,不能自圓其說。做事說話皆應三思而後行。

Ⅱ 自相矛盾這個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明白了做事說話皆應三思而後行,不能相互抵觸這個道理。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無堅不摧的矛,這個楚國人片面地誇大了矛與盾的作用,結果出現無法自圓其說的局面。比喻說話做事前後抵觸,不能自圓其說。

一個人在同一判斷中,對同一問題,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斷來的。若是這樣做了,那就是犯了邏輯上的錯誤。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質的客觀世界,

或是思維的主觀世界,都有矛盾問題。有矛盾不見得是壞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進步與發展。關鍵是我們要認識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決矛盾。只有這樣才能讓事物得到發展。

(2)自相矛盾此故事適合形容什麼擴展閱讀:

出自於《韓非子》,講的是:有一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說他的盾堅固得很,隨便用什麼矛都戳不穿,說他的矛銳利得很,隨便什麼盾都戳的穿。

有個圍觀的人問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會怎麼樣」時,此人無以對答。後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語前後不統一。也指不連貫的性格或心情。後因以喻人的語言行動前後抵觸、不相應合。

Ⅲ 自相矛盾通過描述什麼的故事,諷刺了什麼

自相矛盾通過描述了一個人人賣矛又賣盾,說他的矛和盾都是最好的,當問及「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如何」時,此人無以對答的故事,諷刺了一個人說話,辦事前後不一致或互相抵觸,不能自圓其說。

自相矛盾[zì xiāng máo dùn]

解釋:矛,進攻敵人的刺擊武器;盾,保護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抵觸。

出處:出自《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釋義:在戰國時期,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先誇耀自己的盾很堅硬,說:"無論用什麼東西都無法破壞它!",然後,他又誇耀自己的矛很銳利,說:"無論什麼東西都能被其破壞!",市場上的人質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們將怎麼樣?",那個人無法回答。

(3)自相矛盾此故事適合形容什麼擴展閱讀:

自相矛盾造句:

1. 人就是這么一種自相矛盾的物體在反復肯定反復否定中漸行漸遠。

2. 一篇文章的觀點要前後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3. 喬布斯也是一個自相矛盾的人,他從禪宗尋求寧靜,卻又強勢逼人。

4. 本來懦弱與勇猛是自相矛盾的,但他的個性竟然兼而有之,真是稀奇。

5. 一個人的思想有時還可以是混亂的、模糊的、自相矛盾的,而觀點總要求是比較清晰、比較一貫的。



Ⅳ 讀完自相矛盾,我由此想到的成語故事是什麼

讀完自相矛盾,我由此想到的成語故事是
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 [ yè gōng hào lóng ]
生詞本
基本專釋義 詳細屬釋義
[ yè gōng hào lóng ]
據說古代有個葉公,非常愛好龍,器物上畫著龍,房屋上也刻著龍。真龍知道了,就到葉公家來,把頭探進窗戶。葉公一見,嚇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見於漢代劉向《新序·雜事》)。比喻說是愛好某事物,其實並不真愛好。

出 處
《三國志·蜀志·秦宓傳》:「昔楚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偽徹天;何況於真?」

例 句
他表示願意幫助別人,但當有人向他求援時,卻避退三舍,這與~毫無差別。

Ⅳ 自相矛盾這個寓言故事告誡人們什麼

自相矛盾這則寓言本意是指行事或言語前後不統一。也指不連貫的性格或心情。
告誡內人們,事事容無絕對,不存在沒有缺陷的事物,凡事凡物沒有絕對的完美,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譯文
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他先誇耀自己的盾很堅硬,說:「無論用什麼東西都無法穿破它!」然後,他又誇耀自己的矛很銳利,說:「我的矛很銳利,無論什麼東西都能穿破!」市場上的人質問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會怎麼樣?」,那個人不能回答。眾人都嘲笑他。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刺不破盾的長矛,是不可以同時存在的。
分析評論
一個人在同一判斷中,對同一問題,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斷來的。若是這樣做了,那就是犯了邏輯上的錯誤。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質的客觀世界,或是思維的主觀世界,都有矛盾問題。有矛盾不見得是壞事。有矛盾才有事物的進步與發展。關鍵是我們要認識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決矛盾。只有這樣才能讓事物得到發展。
揭示道理
世上沒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沒有無堅不摧的矛,這個楚國人片面誇大了矛與盾的作用,結果出現難以自圓其說的局面。比喻說話做事前後抵觸,不能自圓其說。
做事說話皆應三思。

Ⅵ 自相矛盾是什麼故事

楚國有個人在抄集市上既賣盾又賣矛,為了招徠顧客,使自己的商品盡快出手,他不惜誇大其辭、言過其實地高聲炒賣。

他首先舉起了手中的盾,向著過往的行人大肆吹噓:「列位看官,請瞧我手上的這塊盾牌,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鍛造而成的好盾呀,質地特別堅固,任憑您用什麼鋒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話說得人們紛紛圍攏來,仔細觀看。

接著,這個楚人又拿起了靠在牆根的矛,更加肆無忌憚地誇口:「諸位豪傑,再請看我手上的這根長矛,它可是經過千錘百煉打制出來的好矛呀,矛頭特別鋒利,不論您用如何堅固的盾來抵擋,也會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話一經出口,聽的人個個目瞪口呆。

過了一會兒,只見人群中站出來一條漢子,指著那位楚人問道:「你剛才說,你的盾堅固無比,無論什麼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鋒利無雙,無論什麼盾都不可抵擋。那麼請問題:如果我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結果又將如何?」楚人聽了,無言以對,只好漲紅著臉,趕緊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離了集市。

楚人說話絕對化,前後自相矛盾,不能自圓其說,難免陷入尷尬境地。要知道,戳不破的盾與戳無不破的矛是不可能並存於世的。因此,我們無論做事說話,都要注意留有餘地,不要做滿說絕走極端。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