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講講和我的成長故事
⑴ 聽爸爸媽媽講40年成長故事為主題的作文
月亮 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伴著動聽的音樂聲,我躺在媽 媽懷里, 和媽媽聊著過去的事情:「媽媽, 媽媽, 你十歲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呀?那時候你在做 什麼呢?」 媽媽摸摸我的臉,說:「那時媽媽生活在江蘇,江蘇的冬天特別冷,不管 雪有多深,都是踩著雪一步一步地去上學。媽媽家裡有很多田,外公、外婆每天都要到田裡 去幹活,媽媽只能一個人在家做作業,肚子餓了也要等外婆回來煮飯,因為那時候都沒有零 食,不像現在,肚子一餓馬上有巧克力、沙琪瑪吃,想買什麼東西向爸爸撒個嬌就有了。那 時候很多東西都要用糧票、 布票等各種票來換的。 媽媽像你這么大時, 己經會干很多事情了, 比如:幫外婆洗碗、掃地„„做很多很多的家務活。哪像你現在這樣,幾乎啥事情都沒有做 呢。還在那天天嚷嚷著,作業好多,考試好難。 」 「啊,怎麼和我們不一樣呢?那爸 爸呢?他那時候在干什麼呢?」我著急地問。 「你怎麼不去自己問問他呢?」媽媽 笑著說。 於是,我跑下床問爸爸,爸爸笑了笑,說「我十歲呀,那時候,生活在農 村,農村裡也有學校,但是沒有電腦,課桌講台都是用木頭做的。操場沒有跑道, ()都是黑 黑的煤灰渣,家裡沒有電視,也沒有什麼書看,放學了就和幾個小夥伴在水邊抓魚,魚兒都 喜歡躲在石頭洞,我還把手伸進洞里抓魚呢。不過到了冬天就不能抓魚了,農村的冬天特別 冷, 時不時還下著雪呢, 我那時衣服也沒有幾件, 更別提新衣服了, 都是穿你大伯穿舊的呢。 」 我聽了驚訝地說:「原來你們那時的生活和我現在的生活差別那麼大! 」耳邊又響起了熟悉 的旋律「經過了多少苦難的歲月,媽媽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媽媽接著說:「是呀,就像 歌詞里說的那樣, 媽媽小時候可比你現在辛苦多了呢„„」 「所以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認真 讀書,努力學習! 」我看了爸爸一眼,搶著說。 爸爸聽了我的回答,慢慢地說:「希 望我們祖國成為一個文明的國家,富裕的國家,讓許許多多的小朋友都和你一樣,有漂亮的 衣服穿,有新鮮的水果吃,能在漂亮的學校里上課、學知識,不要再像我們小時候,吃不飽 穿不暖。 」 聽完爸爸媽媽講的過去的故事, 再看著腳上穿著的新拖鞋, 我想晚上我要 再看一會書再去睡覺,現在的我,只能努力學習各種本領,以後為建設祖國貢獻力量。
⑵ 《聽父母講自己成長的故事》周記,字數想寫多少就寫多少
聽媽媽講孩子的成長故事
時間:2014-11-25 上午 09:01:28 點擊:23
「我曾經問孩子的理想,誰知他脫口而出『當家長』!」
「當家長多舒服啊,看看電視,打打牌,家裡我最苦,白天讀書,晚上還有作業,考試不好、表現不佳還要挨批評。」
11月22日,莒縣第一實驗小學三年級三班蔣一鳴同學的媽媽在當日召開的家長會上向前來「取經」的家長們「爆料」。
小一鳴的媽媽說,不要只去怪孩子不認真負責,想想我們有沒有得過且過的思想,不要只去怪孩子不勤奮學習,想想自己晚上有多少時間在看書、學習、工作。因此家長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成為子女的楷模。
三年級三班班主任田永芹老師告訴記者:「今天家長們講的這些『草根經驗』,是這次家長會學校要求各班級重點徵集的『育子真經』」。
孩子愛玩電腦怎麼辦?
家長會上,還是蔣一鳴的媽媽毫不避諱的拋出了這個令多數家長頭疼的話題。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她說,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疏比堵重要」,我們所處的是一個高科技、高速度發展的時代。我們的孩子不能生活在真空中。適當的讓孩子接觸電腦,不但可以減弱孩子的好奇心,還會讓孩子明白,電腦除了可以玩游戲還是我們最得力的助手。每個周末我都會讓孩子玩一會兒電腦,我在邊上陪著,這樣就可以引導他什麼可以看、什麼不適合他。所謂的「網癮」,其實就是毫無節制地,不加選擇的上網所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件小事,也不能在孩子面前不拘小節。如:在馬路上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保護環境衛生,在家裡要文明用語、和睦相處、對朋友要相互寬容。
小一鳴媽媽的「真經」一大筐:要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態,發現問題馬上對症下葯,讓一些不良習慣抹殺在萌芽中,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不讓孩子感到家庭是他的保護傘和避風港,從小培養他做一個表裡如一的好學生。
讓「坐不住的孩子」靜下來
「一會兒撿橡皮,一會兒交頭接耳,就是坐不住。」李瑤同學的媽媽慚愧地說,田老師找我反映孩子的課堂表現時,我意識到問題已經很嚴重了。
李瑤媽媽說,剛開始,我就天天囑咐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可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這種方法收效甚微。說的次數多了,孩子也懶得聽。
到了二年級特別是下學期,當孩子慢慢喜歡上閱讀之後,事情終於有了轉折。
記得有一次公開課上,當孩子回答出「隆重」一詞時,語文老師特別表揚了她,這個詞用得好,說明李瑤同學博覽群書。
當孩子回家向我「報喜」時,那小臉笑成了兩個字:燦爛。
於是,我抓住這個機會,鼓勵她多讀書,多發言。慢慢地,發言次數多了,孩子變得自信了。
閱讀的力量讓「坐不住的孩子」終於安靜下來,學習成績明顯進步。
「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清代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意思是數落孩子十個錯誤,不如表揚、獎勵孩子的一個長處、優點或進步,教育效果更好。
這是陳浩宇同學的媽媽與大家分享的「育子經驗」。
她說,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大人的一句表揚或批評的話,在他們看來往往就是對他們整個世界的評價。所以,就孩子的日常行為而言,做得好的方面,要及時提出表揚,同時,也要有針對性地指出不足處,並提出更高要求,這樣,孩子就會牢記自己的優點,逐步改正缺點,循序進步。
「我常對孩子說,只要你盡力了,就可以了。」小浩宇的媽媽說,每一個人的起點不同,我們不能太高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只要你的孩子用了心,盡力了,就是考得不好,也要鼓勵他,對他的壓力不要太大,現在的孩子正處在一個成長期,我們做家長的,也應該理解一下孩子,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口氣,給孩子一些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間,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才能讓孩子「輕裝上陣」。
⑶ 爸媽記下我的成長小故事
爸爸媽媽好有心,以後翻起來滿滿的幸福回憶
⑷ 聽爸媽講40年成長故事的作文
一個女人做了母親,大概是比不做母親的人有著更多的驚喜吧,尤其是在孩子處在嬰幼兒期的時候,剛剛做母親的新奇,幼小的孩子一天一點的變化總會帶給她從未有過的感受,所以,很多事情就被她深刻地記下來,以便將來等她的孩子長大了講給她聽.
故事一:我是家裡第一個出生的孩子.當醫生有些遺憾的告訴爺爺:是個女孩的時候,爺爺爽朗的笑:女孩怎麼了,我就喜歡女孩,我很滿足呢.我的小名就是爺爺起的,叫小菊,其實外人不知道,在我們家鄉話裡面「足」與「菊」是同音的,所以我的小名實際上是「小足」.
故事二:媽媽說,我七個月的時候就會講話了,嬌嫩的小嘴巴突出的第一個詞語是:奶奶.我想,任何一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第一聲喊出的是媽媽,但是,一個七個月的嬰兒能夠發出「奶奶」這樣的聲調,她大概已經顧不上含酸了,大大的驚喜超過了所有的感情.
媽媽說我小時候就表現出了一定的文科能力,在我還遠遠不會走路的時候就躺在床上,抓著一個叫做「友誼」牌子的面霜認字了.
故事三:我一周歲半的時候身體虛弱住進了醫院.那時候媽媽生了弟弟,正坐月子,在醫院里陪伴我的是爸爸.每到了飯點的時候爸爸就去醫院的小食堂吃飯,那時候上年輕的爸爸是個馬大哈,他以為我每輸液也那麼多是不用吃飯的,所以就不會買飯給我吃.我從很小時候就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從來不向別人要東西吃.和我一個病房住了一個阿姨,那天她吃的是面條.她看到我不停得看著她咋吧嘴,便提出來給我面條吃,爸爸還嫌著人家不太衛生,謙讓著.可是,最知道矜持的我卻裂開嘴哭了,最終,我吃到了阿姨的面條.
媽媽說起這個故事的時候很是歉意:沒辦法,我也不能去陪你,把你餓壞了.
⑸ 四年級作文聽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講他成長的故事
現在我是三年級的一名學生,對小時候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但媽媽常常提起,我覺得既新鮮又好玩。今天,我藉此機會找到媽媽好好聽她說說。
媽媽翻開日記,對我說:「你想看出生時、學爬時還是大一些的?」這聲音多親切,多柔和。我說:「我想聽學爬時候的。」
媽媽開始講我的故事。在我十個月零八天的時候,我會爬了。在這之前,我一直不會爬。都說三翻六坐八爬叉。要知道爬,對孩子的大腦開發有好處。別人家的孩子都會爬了,可我怎麼就不爬呢?爸爸媽媽很著急。媽媽拿球在前面逗我,爸爸在後面推我的腳。可我在被抱著時還四肢在空中亂舞,一放到床上,頭和腳卻往空中一起翹,爸爸美其名曰:「兩頭起」,所以,對於我的爬,他們就不抱希望了,吃飯時就放心地把我放在餐廳外鋪設的地毯上。這一次,媽媽吃飯的時候卻吃得不安靜了,因為我在他們吃飯的時候,居然自己爬到了媽媽腳下,正抱著她的腿呢!媽媽又驚奇又高興,馬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大家,並把我放回去讓我給大家表演一下。
聽了我的故事,你覺不覺得小時候的我竟是那麼好玩兒。
⑹ 幼兒園小班成長手冊爸爸媽媽眼裡的我怎麼寫
在爸爸媽媽的眼中,劉良哲是一個熱愛學習,勤於思考,求知慾強,並且非常愛問問題的孩子,他對未來的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雖然是獨生子女,但是從不嬌生慣養,具有很強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爸爸媽媽眼中的好孩子。 我的兒子屬於精力過剩的孩子。他主要表現為愛玩,愛鬧,愛研究,但並不難以管教,並且他聰明好動,反應快,接受能力也強。他還特別喜歡手工製作,對一些拼裝玩具特別感興趣,空間想像力豐富。 劉良哲還是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還在幼兒園時,家裡來了客人時,他凡事都以客人為先。但到別人家做客,凡事都會遵守主人家裡的規矩,未經主人允許,不隨意亂拿,亂動主人的物品。在這一點上,兒子就做得很好,走到哪裡都能得到大家的贊許。 從孩子上了小學,每天回家後首先認真完成老師留下的課堂作業。每次新學期開學都會先把新課本看一遍,感興趣的地方不知要看多少遍。學新課之前,也會先預習一下後面的內容。但是在上課的時候,孩子因為太好動了,會做一些小動作,精力不集中,歪頭,望窗外,這一點還要請老師多多注意,及時在課堂上指出。並且寫的字也不是很美觀,有時寫字的姿勢也不正確,希望老師多多指導。我們也會在他平時寫字的時候嚴格要求。 此外,孩子的愛好也很廣泛,喜歡讀書,酷愛漫畫和科教書,還喜歡畫國畫,孩子還喜歡參加一些體育鍛煉。自行車、輪滑都是他的最愛。 總之,我們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良好的環境,讓孩子成為有愛心、直爽、親切、寬容、愛社交、能與人合作、講友誼、愛探索的好孩子。讓孩子在沒有心理壓力下自由地成長。同時,希望孩子不光是埋頭學習的孩子,我更希望他好好學習的同時還能有自己的樂趣,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⑺ 給父母講關於成長感悟的故事
年少的時候
叛逆自我
我就像一隻大風下的風箏
極力掙脫線的束縛和枷鎖內
一心想要自由容
渴望高飛遠走
曾經無知的沖撞
讓你們傷心淚流
現在時常想起內心充滿愧疚
那些年
一個人四處奔走
也曾淪落街頭
才發現那所謂的自由
不過象是一個無厘頭
又一文不值的小丑
一路走來
歷經挫折和磨難
遍嘗人情與冷暖
我在社會翻滾的浪潮中學會長大
二十歲出頭
方才學會和你們好好說話
時常也會和你們談起 心中的一些想法
但是時常面對你們催婚的做法
難免會感到心煩和害怕
心中不由得無奈的掙扎
怕自己會說出讓人傷心的話
我知道那是你們出於對兒由衷的愛
也害怕今後我一個人孤單面對生活
遠走他鄉的日子
總少不了你們的嘮叨和牽掛
通過一部小小的電話
向我訴說和深深的表達
可我不善於言辭來表露
內心的這份深沉的情愫
我只能把它化作一行行用文字
匯成的清水池
隨心盪漾出一圈圈思念的漣漪
擴散在我沉醉的夢里
時光飛逝
曾經年少叛逆的孩子
在前行奔跑的路上消失
歲月的打磨
融化了隔閡
正直的青年
一次次破繭
對於未知的明天
義無反顧的向前
⑻ 聽爸爸媽媽講40年成長故事開頭怎麼寫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男孩跟一個女孩的故事……
⑼ 爸爸媽媽伴我成長的故事五年級作文範文
在我的成長歷程中,每一個「腳印」都是由爸爸媽媽攙扶著踩下的,每一次取得「成果」都是架著爸爸媽媽的「人梯」採摘的……爸爸總像一把綠傘為我遮風擋雨,媽媽更如一盞明燈為我點亮前進的道路。我的成長過程是辛酸的,像檸檬;是甜蜜的,像西瓜;是火辣的,像辣椒……是爸爸媽媽這兩味完全不同的「調合劑」,使我的成長變得五味俱全,多彩多姿。
成長總是遇到高山,我總想繞道而行,可爸爸媽媽卻告訴我:克服困難,勇於登攀。十歲那年,爸爸想讓我學騎自行車。不喜歡騎車的我膽小,坐在車上搖搖晃晃,總是感覺就要掉下來,於是剛上車不久,我便縱身往下跳,跑離了車子。爸爸嚴厲地批評我,扶著車子推著我走,訓練結束後,我發現爸爸的手上起滿了血泡,腿被車撞青了。媽媽扶著我,騎到二三里地外,來回不停地跑,累得滿頭大汗,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已經學會了騎自行車。
當然,我剛爬到山腰就沾沾自喜,爸爸媽媽也會教育我一番。記得那次考試,我發揮正常,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不由得驕傲起來。爸爸看見後,便語重心長地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你不能取得一點點小小的成績,就迷失了自我,學海無涯,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呀!」我聽了,恍然大悟,立即把缺點改正。
我是成長的樹苗,在風風雨雨下成長,狂風吹過,吹不斷我剛勁的腰肢;暴雨下落,淋不垮我必勝的信念。爸爸為我剪枝,媽媽幫我澆水。在他們的辛勤培育下,我便迎著旭日,茁壯成長!
⑽ 爸爸媽媽記下我的成長小故事
真是好父母的榜樣。所以~做個讓他們省心的好孩子吧。
有什麼煩惱一定要及時告專訴屬自己的父母,因為孩子最值得信任的人永遠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好好交流就是了~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好的。
再說說長大後,百善孝為先,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則親不待。時間不等人,想對父母好可別錯過機會,可別到一切來不及再後悔。工作再忙,也要常電話聯系,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