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傳遞信息的小故事手抄報
1. 閱讀歷史故事 傳承中華文化手抄報資料
1 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臟的東西掉進鍋里去了。他連專忙用湯匙把 它撈起來,屬正想把它到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說:「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聽呢?」
2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葯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文王說:「你說得好極了。」
2. 關於古詩的小故事的手抄報
在紀曉嵐很小的時候,他既聰明又頑皮,常常讓老師啼笑皆非(老師姓施);有一天,紀曉嵐帶著一隻小黃鳥到學堂去玩,玩得正起勁的時候,施老師進來了;紀曉嵐馬上把鳥兒藏在牆上松脫的磚頭後面,石老師也瞧見了,他故意裝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課了。可是當施老師吟著詩句走到牆邊時,突然用手把磚頭往後推,可憐的鳥兒就活活的被壓死了,老師還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細 羽 佳 禽 磚 後 死」 紀曉嵐想了想,說:「老師,我能不能給您對個下句?」老師還是很得意,說:「當然可以。」 紀曉嵐說:「您念的是細羽佳禽,我給您對粗毛野獸,您的磚,我對石, 後我對先,死我對生,是: 「粗 毛 野 獸 石 先 生」 老師聽了,知道紀曉嵐是用諧音在罵他,鼻子都氣歪了,但是,他又沒對錯嘛!
3. 關於古代著名數學家的故事 手抄報
小編介紹:歐洲著名數學家
歐幾里得
歐幾里得(希臘文:Ευκλειδη?,約公元前330年—前275年,亞歷山大里亞),古希臘數學家,被稱為「幾何之父」。他活躍於托勒密一世(公元前323年-前283年)時期的亞歷山大里亞,他最著名的著作《幾何原本》是歐洲數學的基礎,提出五大公設,發展歐幾里得幾何,被廣泛的認為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教科書。歐幾里得也寫了一些關於透視、圓錐曲線、球面幾何學及數論的作品,是幾何學的奠基人。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Archimedes 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出生於西西里島的敘拉古。阿基米德到過亞歷山大里亞,據說他住在亞歷山大里亞時期發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後來阿基米德成為兼數學家與力學家的偉大學者,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流傳於世的數學著作有10餘種,多為希臘文手稿。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地球。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有勇氣去尋找這個支點,要勇於尋找真理。
高斯
數學天才──高斯(C.F. Gauss)
高斯是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
高斯一生下來,就對一切現象和事物十分好奇,而且決心弄個水落石出。7歲那年,高斯第一次上學了。
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一則故事說,高斯10歲時算出布特納給學生們出的將1到100的所有整數加起來的算術題,布特納當時給孩子們出的是一道更難的加法題:81297+81495+81693+…+100899。說完高斯也算完並把寫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當時只有他寫的答案是正確的。數學史家們傾向於認為,高斯當時已掌握了等差數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僅10歲的孩子,能獨立發現這一數學方法實屬很不平常。
高斯的學術地位,歷來被人們推崇得很高。他有「數學王子」、「數學家之王」的美稱。
艾薩克·牛頓
牛頓(Isaac Newton) 是英國較為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學家。 在學校里,牛頓是個古怪的孩子,就喜歡自己設計、自己動手,做風箏、日晷、滴漏之類器物。他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但並不顯得特別聰明。
1665~1666年嚴重的鼠疫席捲了倫敦,劍橋離倫敦不遠,為恐波及,學校因此而停課,牛頓於1665年6月離校返鄉。一天在樹下閑坐,看到一個蘋果落在地上,便開始捉摸,這種將蘋果往下拉的力會不會也在控制著月球。由此牛頓推導出物體的下落速度改變率與重力的大小成正比,而重力大小與距地心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後來牛頓的棱鏡實驗也使他一舉成名。
牛頓最卓越的數學成就是創立了微積分,此外對解析幾何與綜合幾何都有比較顯著的貢獻。
牛頓有兩句名言是大家所熟知的。他在一封信中寫道:「如果我比別人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據說他還講過:「我不知道世人對我怎麼看;但在我自己看來就好像只是一個在海濱嬉戲的孩子,不時地為比別人找到一塊光滑的卵石或一隻更美麗的貝殼而感到高興,而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海洋,卻還完全是個謎。」
萊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威廉·凡·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國最重要的自然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一位舉世罕見的科學天才,和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同為微積分的創建人。他博覽群書,涉獵網路,對豐富人類的科學知識寶庫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萊昂哈德·歐拉
萊昂哈德·歐拉(Leonhard Euler,1707年4月5日~1783年9月18日)是瑞士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他被一些數學史學者稱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數學家之一(另一位是卡爾·弗里德里克·高斯)。歐拉是第一個使用「函數」一詞來描述包含各種參數的表達式的人,例如:y = F(x) (函數的定義由萊布尼茲在1694年給出)。他是把微積分應用於物理學的先驅者之一。
勒奈·笛卡爾
勒奈·笛卡爾(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於法國都蘭城。笛卡爾是偉大的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生理學家。解析幾何的創始人。笛卡爾是歐洲近代資產階級哲學的奠基人之一,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他自成體系,容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於一爐,在哲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他又是一位勇於探索的科學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幾何在數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笛卡爾堪稱17世紀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
4. 古代寓言故事東郭先生和狼的手抄報圖片
東郭先生和狼【中國寓言故事】
晉國大夫趙簡子率領眾隨從到中山去打獵,途中遇見一隻像人一樣直立的狼狂叫著擋住了去路。趙簡子立即拉弓搭箭,只聽得弦響狼嚎,飛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趙簡子非常惱怒。他駕起獵車窮追不舍,車馬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這時候,東郭先生正站在馱著一大袋書簡的毛驢旁邊向四處張望。原來,他前往中山國求官,走到這里迷了路。正當他面對岔路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竄出了一隻狼。那狼哀憐地對他說:「現在我遇難了,請趕快把我藏進你的那條口袋吧!如果我能夠活命,今後一定會報答您。」
東郭先生看著趙簡子的人馬捲起的塵煙越來越近,惶恐地說:「我隱藏世卿追殺的狼,豈不是要觸怒權貴?然而墨家兼愛的宗旨不容我見死不救,那麼你就往口袋裡躲吧!」說著他便拿出書簡,騰空口袋,往袋中裝狼。他既怕狼的腳爪踩著狼頷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壓住了狼的尾巴,裝來裝去三次都沒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軀,把頭低彎到尾巴上,懇求東郭先生先綁好四隻腳再裝。這一次很順利。東郭先生把裝狼的袋子扛到驢背上以後就退縮到路旁去了。不一會兒,趙簡子來到東郭先生跟前,但是沒有從他那裡打聽到狼的去向,因此憤怒地斬斷了車轅,並威脅說:「誰敢知情不報,下場就跟這車轅一樣!」東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說:「雖說我是個蠢人,但還認得狼。人常說岔道多了連馴服的羊也會走失。而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況一隻不馴的狼呢?」趙簡子聽了這話,調轉車頭就走了。
當人喚馬嘶的聲音遠去之後,狼在口袋裡說:「多謝先生救了我。請放我出來,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卻改口說:「剛才虧你救我,使我大難不死。現在我餓得要死,你為什麼不把身軀送給我吃,將我救到底呢?」說著它就張牙舞爪地向東郭先生撲去。東郭先生慌忙躲閃,圍著毛驢兜圈子與狼周旋起來。
太陽快下山的時候,東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於是對狼說:「我們還是按民間的規矩辦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說你應該吃我,我就讓你吃。」狼高興地答應了。但前面沒有行人,於是狼逼他去問杏樹。老杏樹說:「種樹人只費一顆杏核種我,20年來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實、賣我的果實,享夠了財利。盡管我貢獻很大,到老了,卻要被他賣到本匠鋪換錢。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麼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撲向東郭先生,這時正好又看見了一頭母牛,於是又逼東郭先生去問牛。那牛說:「當初我被老農用一把刀換回。他用我拉車幫套、犁田耕地,養活了全家人。現在我老了,他卻想殺我,從我的皮肉筋骨中獲利。你對狼恩德不重,它為什麼不能吃你呢?」狼聽了又囂張起來。
就在這時來了一位拄著藜杖的老人。東郭先生急忙請老人主持公道。老人聽了事情的經過,嘆息地用藜杖敲著狼說:「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講父子之情嗎?為什麼還背叛對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辯地說:「他用繩子捆綁我的手腳,用詩書壓住我的身軀,分明是想把我悶死在不透氣的口袋裡,我為什麼不吃掉這種人呢?」老人說:「你們各說各有理,我難以裁決。俗話說『眼見為實』。如果你能讓東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裡裝一次,我就可以依據他謀害你的事實為你作證,這樣你豈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興地聽從了老人的勸說,然而卻沒有想到在束手就縛、落入袋中之後,等待它的是老人和東郭先生的利劍。
東郭先生把「兼愛」施於惡狼身上,因而險遭厄運。這一寓言告訴我們,即使在人與人的關系中,也存在「東郭先生」式的問題。一個人應該真心實意地愛人民,但絲毫不應該憐惜狼一樣的惡人。
5. 有關月亮的成語,神話,故事,辦一張手抄報把小樣,和內容弄出來
1 布農族的月亮神話
太古時代,天上有兩個太陽,輪流的在天空照射大地,致使大地沒有晝夜之分,炙熱的天氣,讓人類的生活十分不便。有一對夫婦勤奮的在耕地工作,將睡著的嬰兒穩穩放在樹蔭底下的石堆旁,並用棕葉遮蔽妥當。不料仍然被殘酷的太陽活活曬死,變成蜥蜴躲進石堆縫里去。父親知道這件事情,十分悲憤,發誓將太陽射下為孩子報仇。
踏上旅途之前,父親事先在住家門口種了橘子樹,就出發前往太陽上升之處,准備在太陽升空之前將它封死,射術精準的父親果然射中太陽的一隻眼睛,太陽的光芒頓時消失變成月亮,月亮閉著雙眼,胡亂的伸手抓人,由於手掌太大,父親從指縫中掙脫逃跑。由於一個太陽被人射傷成月亮,另一個太陽怕的不敢升空照耀大地,於是大地陷入一片漆黑,大家無法出外工作,更尋不到食物,生活非常的困苦。如果族人不得已一定要出門,都必須先投擲石頭,由石頭落地的聲音判斷前方是路還是深淵,一隻出外覓食的山羌,被人們丟出去的石頭擊中頭部,血流如注,山羌受不住疼痛,發出生氣的吼叫聲,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躲藏的太陽竟然被山羌的吼叫聲,嚇到空中重新照耀大地,人們又恢復正常的起居,但是山羌的額頭從此留下一個美麗的疤痕。
後來,月亮傳授射日的父親各種祭典的儀式及禁忌,例如:狩獵察及播種祭時不可貪吃甜食,否則會有荒年或打射不中獵物等;月圓時候要舉行孩童祭,否則孩童會生病、死亡。父親返回部落之後,開始教導族人辦理祭祀事宜,當大家學會所有得祭典儀式,那棵橘子樹已經長成大樹。所以布農族有幾個社群在進行祭典儀式的時候,都會以橘子樹葉作為祭器。
2吉普賽的傳說—月亮的孩子
從前有位吉普賽女子,和先生結婚多年都沒有生下孩子。某天夜裡她向月亮祈禱,祈求月亮能賜給她一個孩子。不久之後她如願懷孕,但是,當小孩生下,他們發現這孩子沒有吉普賽人的黝黑膚色與深褐色眼睛,竟是灰色的眼睛與銀白色的肌膚,吉普賽男子非常生氣,認為是妻子背叛了他,要殺掉這個孩子。
吉普賽女子不忍,便將小孩子帶到山上,遺棄了他。月亮於是從此照顧起這個孩子。每當月圓之際,就是這個孩子行為良好,而每當月亮轉虧為新月,便是這個孩子哭泣,月亮為他做了個搖籃、哄他停止哭泣。(將白化症小孩比擬為月亮的孩子)
3 月亮女神
古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阿蒂米斯(Artemis)。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妹妹,非常漂亮,同時也是個很厲害的弓箭手,掌管著狩獵,身邊常伴著她心愛的弓箭和獵犬。每天她駕著銀色的馬車在夜空中賓士,代表了夜間的一起——寒冷、寂寞、以及亡靈的道路。她還是未婚少女的守護神——她自己也是終身未婚,這裡面還有個悲傷的故事。
海王波賽冬有個兒子,名叫 奧列翁(Orion),他非常喜歡射箭,是個很好的獵手,還喜歡在海面上狂奔。月亮女神很喜歡奧列翁,他們相識了,並且彼此相愛,經常一起在叢林中狩獵,在海面上狂奔。女神的哥哥阿波羅很討厭奧列翁,也不喜歡她妹妹與奧列翁的這段感情,於是決意要除掉奧列翁。某天,奧列翁正在海面上飛奔的時候,阿波羅用金色的光罩住奧列翁把他隱藏起來,使任何人都看不出奧列翁的本來面目,然後就去慫恿喜歡射箭的妹妹月亮女神把遠處的金色物體當作靶子。月亮女神當然不知道這是哥哥的陰謀,射出一支箭,正中奧列翁的頭部。後來她知道了自己射死的是心上人奧列翁,於是陷入絕望之中,日夜哭泣。為了永遠珍藏對奧列翁的愛情,她請求宙斯把奧列翁升到天上,希望自己乘坐銀馬車在天空奔跑中隨時可以看到。宙斯接受了她的請求,把奧列翁變為天上的星座——獵戶座。女神發誓,終身不嫁,她要永遠在夜空中陪伴著奧列翁。
4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的赫哲族中,就廣泛流傳著一則「月亮的故事」。
古時候,一個婦女去江邊挑水,抬頭望著天上的月亮,覺得明亮的月亮特別可愛,不由得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在婆家受到的種種虐待、萬念俱灰。她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何不請月亮神仙幫個忙,使自己脫離這個苦難的世界呢!當她剛開始祈求月神時,令她十二萬分驚訝的是,從遠處江面上晃晃悠悠飄來了一塊毯子不像毯子、船又不像是船的東西,很快來到了她面前,停住了。她試著用腳尖往上一踩,說來也奇怪,整個身體不知不覺就上去了。它立即像變魔術那樣,把那位婦女凌空託了起來,慌得她趕緊抓住身邊的樹。也不知道她從哪裡來的那麼大力氣,那棵樹竟然被她連根拔了起來。這時,「飛毯」越飛越快,她也越飛越高。就這樣,那位婦女很快就飛到了月亮上。
這個傳說是想要告訴大家,月亮上的那些黑影,就是那位婦女和她帶到月亮上去的水桶呀、扁擔呀、樹呀。當然,這只是個民間故事,月亮上並沒有這些東西,也沒有所謂的月亮神。
5 我國高山族的一則神話是這樣的:
天地間本來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人們只能點火把來照明。也不知過了多少年,也不知是哪一天,突然間,特大的狂風把兩個持火把的人吹上了天,天上就有了兩個太陽。兩個太陽輪流照耀著大地,照得人們無法合眼休息,莊稼也都被燒焦了。又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一位箭術高明的神箭手用強箭射中了其中的一個太陽,從此,它的光芒減弱,變成了月亮。
高山族的另一則神話,說太陽和月亮是一對青年男女變的:為了替大地和人們尋找光明,他們兩人走遍了天涯海角,最後飛上了天空,男青年變成了光芒萬丈的太陽,女青年變成了溫柔可愛的月亮。
當你們抬頭看月亮的時候,立刻就會發現,明亮的月亮上還有些不那麼明亮的地方,它們比周圍稍微暗一些,暗的程度也不一樣。下面一則瑤族神話就是想來解釋月亮上明暗交錯的情景的。
6 天上的月亮原來是方不方、圓不圓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熱得使人透不過氣。一對青年男女立志興利除弊,為人民做好事。力大無比的男青年將一支支利箭射向月亮,硬是把月亮一點點修理得圓圓的。可是,月亮光還是太亮,而且白白的月亮也不好看呀!女青年是位織錦能手,她潛心為月亮編織了一幅美麗的絲錦,讓男青年掛在箭上射到月亮上去把它蓋起來。這樣,月亮光就不那麼刺眼了,原先織在絲錦上的圖案、房子、牛羊、桂花樹等就成了我們看到的月面圖案了。後來,男女青年也來到了月亮上,男放牧,女織錦,過著美滿幸福的日子。
7 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在我國更是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的。據說嫦娥吃了西王母給的不死葯,輕飄飄地飛到了月亮上,住在那兒的廣寒宮里,至今還過著寂寞的生活。陪伴著嫦娥的只有那隻一年到頭都在為嫦娥搗葯的玉兔。後來,也不太清楚從什麼時候開始,月亮上又來了一個叫吳剛的人,只知道他修仙時犯了戒律,被罰到這里來砍桂花樹的。可是,桂花樹是棵仙樹,吳剛怎麼砍得了呢!當他把斧子剛提起來,樹上的裂口又立即合攏起來了。就這樣,他就只能永遠在月亮上做著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
8
朱元璋起義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後滿清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徵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
9
想要摸月亮的國王」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加勒比海地區,有一個王國。這個王國像台灣一樣是個島國,島上有綠油油的樹林,四周是湛藍的海水,終年有著溫暖的氣候。這個王國的領袖是個高傲的國王,他的生活瑣事總是有人伺候,國內的人民也對他畢恭畢竟的,不敢違抗他的要求。這個國王其實什麼也不缺,然而,有一天夜裡,當他站在城堡的窗檯旁享受涼爽的晚風、仰望夜空時,他為那皎潔的月光深深吸引,突然興起了想要摸月亮的願望。
這個念頭一旦在他心裡滋長,他立刻召集大臣,發布他要摸月亮的訊息,要求大臣達成他的心願。這個大臣知道國王易怒的性情,擔心得睡不著覺,終於在隔天清晨獻上一計:要全國動員,蓋一座可以讓國王可以登上摸到月亮的高塔。國王接受了這個建議,馬上要求全國上下貢獻家裡大大小小的木箱,一個迭一個像堆積木一樣地愈堆愈高。然而,當這些木箱用盡,離月亮還有好遠好遠的距離,國王於是下令全國人民砍伐境內所有的木材來建造木箱,不願意服從的人就會被關進監獄,因為國王說:「在我的國家裡,沒有『不』 字」。當這個王國內所有的樹都被砍光,這個高塔也幾乎直達天際了,國王於是欣然地開始一層一層地爬上高塔。然而,當國王到高塔頂端伸出手要摸月亮時,竟然發現還是差了那麼一點,他於是向遠在地面的人民大叫:「再給我一個木箱」。
人民無奈地回答他:「已經沒有任何的木箱了」。這個一心只想摸月亮的國王於是命令:「那把最下面那個木箱傳上來」。人民聽了知道不妥,響應:「可是…」。國王氣極敗壞地說:「在我的王國里沒這個字」,人民知道無法違抗國王的命令,將最底層的木箱抽出,就在此時,所有的木箱晃動散落一地,而這個想摸月亮的國王也從高處跌落、摔死了。
10
卑南族的故事說一回大地遭洪水淹沒,連天上的日月亦沉入水中,倖存的五位兄弟姊妹在海上漂浮,後來總算找到一處陸地;由於大地一片漆黑,於是派遣一男一女到天上當新日新月,以便尋找其它的人類。在卑南族的創世神話里,月亮和太陽將孩子帶到世上,第一個是人類,接著是猴子、馬、鹿、魚和鳥;後來,卑南族的祖先流傳,種植地瓜要依據月亮的變化,當月圓時不能耕作,月漸漸缺損時,才去耕作,如果月形像鐮刀,也不要耕作。
11
阿美族的傳說提及兩兄弟和妹妹因為已經完成母親要安慰父親在天之靈的交代,不覺興高彩烈的跳舞;三人跳著跳著,漸漸往地底陷入。他們齊聲說:「我們該做的都做了,今天晚上的月亮是哥哥,明早東邊天空的太陽是弟弟,而在黑暗的空中閃閃發光的星星是妹妹,我們永遠造福人類,媽媽再見了。」這些情節清楚呈現這些族群認為日月與星辰是人所變成的。月亮與原住民歲時農作的關聯,在部份故事中亦可尋到蛛絲馬跡,如前述的卑南族故事;由於昔日原住民賴以為主食的粟(即小米)多在秋季收獲,秋夜的月光特別明亮,各族群形式各異的收獲祭儀或歌舞,多在皎潔的月光下進行,新谷與新酒的分享,讓部落內部的成員重新凝聚心志,情感獲得舒解,人神和洽,期待來年同樣豐衣足食,因此,秋月的圓滿,也象徵著族人心中殷切的盼望。
6. 關於中國歷史故事的手抄報應該怎麼做
還是做人抗日戰爭的題材吧,題目就是:亮劍精神,喚醒國人。想必你定看過亮劍吧,畫幾個抗日戰士的圖像,在寫點題材,然後在終結一下抗戰的勝利(聯系一下世界歷史)...............就哦了!
7.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手抄報內容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手抄報內容摘選:
1、「精衛填海」是古人頌揚善良願望和鍥而不舍精神的神話故事。
相傳,太陽神炎帝的小女兒去東海邊遊玩,不斷掉進大海淹死了,她死後,靈魂化作一隻小鳥,叫做「精衛」,花頭、白嘴、紅足,長得活潑可愛,她被悲恨無情的海濤毀滅了自己,又想到別人也可能會被奪走年輕的生命,因此不斷地從西山銜來一條條小樹枝、一顆顆小石頭,丟進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她無休止地往來飛翔於西山和東海之間。
精衛鍥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願望,宏偉的志向,受到人們的尊敬。晉代詩人陶淵明在詩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熱烈贊揚精衛小鳥敢於向大海抗爭的悲壯戰斗精神。後世人們也常常以「精衛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從事的艱巨卓越的事業。
2、伏羲發明八卦
傳說伏羲的母親是華胥氏,生活的西北部很遠的地方。有一次,她偶然看見沼澤邊有一個巨從的腳印,覺得很奇怪,就用自己的腳試,誰知剛一踩下,身子忽然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後來就懷孕生下伏羲。伏羲長有人的頭,蛇的身子,從小就很有神力,能沿著通天的大樹自由上下,長大後當了東方的天帝。
伏羲是一位聖明的天帝,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化始祖。他上知天文、下懂地理,並且熟悉人間萬物的自然法則。他發明了八卦,以(乾)這種符號代表天, (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代表山,(震)代表雷,(巽)代表風,(兌)代表澤。伏羲教人民用這幾種符號記載萬事萬物。他還效法蜘蛛結網,把繩子編織成網,叫人民捕魚打獵。
8. 內容:古詩,名言,小故事,寓言等的手抄報圖片
等到自私的幸福變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標之後,不久人生就變得沒有目標。 —— 羅曼·羅蘭
9. 關於孔子的小故事的手抄報
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復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裡能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復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孔子說:「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冉有曾告訴過孔子:「不是不喜歡你講的道理,就是實行起來力量夠不上呢。」孔子說:「力量夠不上的,走一半路,歇下來,也還罷了;可是你現在根本沒想走!」這就是冉有的情形。子路不然,子路是個痛快人,孔子曾說他三言兩語就能斷明一個案子。有一次,孔子開玩笑地說:「我的理想在中國不能實現的話,我只好坐上小船到海外去,大概首先願意跟著我的準是仲由了。」子路當了真,便歡喜起來。孔子卻申斥道:「勇敢比我勇敢,可是再也沒有什麼可取的了!」這就是子路的脾氣。孔子對他們說的話,都是對症下葯.
孔子對其他弟子也同樣有中肯的批評。顏淵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但因為顏淵太順從他了,便說道:「顏回不是幫助我的,因為他對我什麼話都一律接受!」又如孔子是主張全面發展的,如果單方面發展,他認為那就像只限於某一種用處的器具了,所以說:「有學問、有修養的人不能像器具一樣。」可是子貢就有陷於一偏的傾向,所以他就批評子貢說:「你只是個器具啊!」子貢問道:「什麼器具呢?」孔子說:「還好,是祭祀時用的器具。」意思是說,從個別的場合看來,子貢是個體面的器具,卻沒有注意到全面的發展。
孔子注重啟發,他善於選擇人容易接受的機會給予提醒。他說:「如果一個人不發憤求知,我是不開導他的;如果一個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鑽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覺困難的時候,我也不會引導他更深入一層。譬如一張四方桌在這里,假使我告訴他,桌子的一角是方的,但他一點也不用心,不能悟到那其餘的三隻角也是方的,我就不會再向他廢話了。」
孔子又往往能使人在原來的想法上更進一步。子貢有一次問道:「一般人都喜歡這個人,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這不夠。」子貢又問:「那麼,一般人都不喜歡這個人呢?」孔子說:「也不夠。要一切好人都喜歡他,一切壞人都不喜歡他才行。」
孔子也常常以自己虛心的榜樣來教育弟子。他曾說:「我不是生來就知道什麼的,我不過是喜歡古代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很勤懇、很不放鬆地去追求就是了。」又說:「三個人一塊兒走路,其中就准有我一位老師。」還說:「我知道什麼?我什麼也不知道。有人來問我,我也是空空的。但我一定把人們提的問題弄清楚,我盡我的力量幫他思索。」
有一次,子路問孔子人死了以後怎樣,孔子說:「活著的問題還沒解決,管死了以後做什麼?」子路又問:「該怎樣對待鬼神?」孔子說:「對待人還沒對待好呢,談什麼對待鬼神!」孔子就是這樣看重實際問題,而不喜歡空論的。孔子也很少談怪異、武力、變亂、鬼神。在做人道理方面,如果提得太高而不切實,孔子也是不許可的。子貢曾說:「我不願意別人對待我的,我也不要照樣對待別人。」孔子便說:「賜啊,這不是你現在能做到的!」
10. 古代希臘故事和古代寓言故事的手抄報圖片
最著名的就是《伊索寓言》
著名章節:
狐狸和葡萄
飢餓的狐狸看見葡萄架上掛著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來吃,但又
摘不到.看了一會兒,無可奈何地走了,他邊走邊自己安慰自己說:「這葡萄沒有熟,肯定
是酸的.」
這就是說,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
狼與鷺鷥
狼誤吞下了一塊骨頭,十分難受,四處奔走,尋訪醫生.他遇見了鷺鷥,談定酬金請他
取出骨頭,鷺鷥把自己的頭伸進狼的喉嚨里,叼出了骨頭,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
說:「喂,朋友,你能從狼嘴裡平安無事地收回頭來,難道還不滿足,怎麼還要講報酬?」
這故事說明,對壞人行善的報酬,就是認識壞人不講信用的本質.
小男孩與蠍子
有個小孩在城牆前捉蚱蜢,一會兒就捉了許多.忽然看見一隻蠍子,他以為也是蚱蜢,
便用兩手去捕捉它.蠍子舉起它的毒刺,說道:「來吧,如果你真敢這樣做,就連你捉的蚱
蜢也會統統失掉.」
這故事告誡人們,要分辨清好人和壞人,區別對待他們.
掉在井裡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隻狐狸失足掉到了井裡,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獃在那裡.公山羊覺得
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狸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覺得機會來了,心中
暗喜,馬上鎮靜下來,極力贊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並勸山羊趕快
下來,與他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他咕咚咕咚痛
飲完後,就不得不與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狸早有準備,他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
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牆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後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
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議,狐狸踩著他的後腳,跳到他背上,然後再從角上用力一
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後,准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狸不信守諾言.狐狸回過頭
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沒看清出口之
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應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果,然後才去做.
寡婦與母雞
有個寡婦養著一隻母雞,母雞每天下一個蛋.她以為多給雞喂些大麥,就會每天下兩個
蛋.於是,她就每天這樣喂,結果母雞長得越來越肥,每天連一個蛋也不下了.
這故事說明,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結果連現有的都失掉了.
徒勞的寒鴉
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他們之中最
美麗的為王.眾鳥都跑到河裡去梳洗打扮.寒鴉知道自己沒一處漂亮,便來到河邊,撿起眾
鳥脫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鳥都
一齊來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見花花綠綠的寒鴉,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准備立他
為王.眾鳥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於自己的羽毛.於是,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
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隻醜陋的寒鴉了.
這故事是說,藉助別人的東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被剝離時,
就會原形畢露.
站在屋頂的小山羊與狼
小山羊站在屋頂上,看見狼從底下走過,便謾罵他,嘲笑他.狼說道:「啊,伙計,罵
我的不是你,而是你所處的地勢.」
這故事說明,地利與天機常常給人勇氣去與強者抗爭.
山震
有一次,一座大山發生了大震動,震動發出的聲音就像大聲的呻吟和喧鬧.許多人雲集
在山下觀看,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當他們焦急地聚集在那裡,擔心看到什麼不祥之兆時,僅
看見從山裡跑出一隻老鼠.
這是說庸人多自憂.
善與惡
力量弱小的善,被惡趕走到了天上.善於是問宙斯,怎樣才能回到人間去.宙斯告訴
他,大家不要一起去,一個一個的去訪問人間吧.惡與人很相近,所以接連不斷地去找他
們.善因為從天上下來,所以就來得很慢很慢.
這就是說,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卻每日為惡所傷害.
老獵狗
一條老獵狗年輕力壯時從未向森林中任何野獸屈服過,年老後,在一次狩獵中,遇到一
頭野豬,他勇敢地撲上去咬住野豬的耳朵.由於他的牙齒老化無力,不能牢牢地咬住,野豬
逃跑了.主人跑過來後大失所望,痛罵他一頓.年老的獵狗抬起頭來說:「主人啊!這不能
怪我不行.我的勇敢精神和年輕時是一樣的,但我不能抗拒自然規律.從前我的行為受到了
你的稱贊,現在也不應受到你的責備.」
這是說,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規律.
螞蟻與屎殼郎
夏天,別的動物都悠閑地生活,只有螞蟻在田裡跑來跑去,搜集小麥和大麥,給自己貯
存冬季吃的食物.屎殼郎驚奇地問他為何這般勤勞.螞蟻當時什麼也沒說.
冬天來了,大雨沖掉了牛糞,飢餓的屎殼郎,走到螞蟻那裡乞食,螞蟻對他說:「喂,
伙計,如果當時在我勞動時,你不是批評我,而是也去做工,現在就不會忍飢挨餓了.」
這是說,盡管風雲變化萬千,未雨綢繆的人都能避免災難.
公雞和寶玉
一隻公雞在田野里為自己和母雞們尋找食物.他發現了一塊寶玉,便對寶玉說:「若不
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會非常珍惜地把你撿起來;但我發現了你卻毫無用處.我
與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寶玉,倒不如得到一顆麥子好.」
這是說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是真正珍貴的.
小鹿與他的父親
有一天,小鹿對公鹿說道,「父親,你怎麼還怕狗呢?你比他高大,比他跑得更快,而
且還有很大的角用於自衛.」公鹿笑著說:「孩兒,你說得都對,可我只知道一點,一聽到
狗的叫聲,我就會不由自主地立刻逃跑.」
這故事說明,激勵那些天生膽小、軟弱的人毫無用處.
兩只口袋
普羅米修斯創造了人,又在他們每人脖子上掛了兩只口袋,一隻裝別人的缺點,另一隻
裝自己的.他把那隻裝別人缺點的口袋掛在胸前,另一隻則掛在背後.因此人們總是能夠很
快地看見別人的缺點,而自己的卻總看不見.
這故事說明人們往往喜歡挑剔別人的缺點,卻無視自身的缺點.
山鷹與狐狸
山鷹與狐狸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的友誼更加鞏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於是鷹飛到
一棵高樹上面,築起巢來孵育後代,狐狸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
有一天,狐狸出去覓食,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狸搶走,與
雛鷹一起飽餐一頓.狐狸回來後,知道這事是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
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
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力量弱小者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鷹飛下
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里細
小乾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都被燒死了,並從樹上掉了下
來.狐狸便跑了過去,在鷹的眼前,把那些小鷹全都吃了.
這故事說明,對於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
馬與馬夫
從前,有個馬夫,他偷偷地把喂馬的大麥賣掉了,但仍每天給馬擦洗,用梳子梳理馬
毛.馬對馬夫說道:「如果你真心想要我長得美,就不要再賣掉喂我的大麥了.」
這是說,那些虛情假意的人用花言巧語和小恩小惠去賄賂別人,卻把別人最必需的東西
奪走了.
農夫與蛇
冬天,農夫發現一條蛇凍僵了,他很可憐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懷里.蛇溫暖後,蘇醒了
過來,恢復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傷害.農夫臨死前說:「我
該死,我憐憫惡人,應該受惡報.」
這故事說明,即使對惡人仁至義盡,他們的邪惡本性也是不會改變的.
吹簫的漁夫
有一個會吹簫的漁夫,帶著他心愛的簫和漁網來到了海邊.他先站在一塊突出的岩石
上,吹起簫來,心想魚聽到這美妙音樂就會自己跳到他的前面來的.他聚精會神地吹了好
久,毫無結果.他只好將簫放下,拿起網來,向水裡撒去,結果捕到了許多的魚.他將網中
的魚一條條地扔到岸上,並對亂蹦亂跳的魚說:「喂,你們這些不識好歹的東西!我吹簫
時,你們不跳舞,現在我不吹了,你們倒跳了起來.」
這故事適用於那些做事不擇時機的人們.
人與森林之神
傳說,從前有個人與一個森林之神薩堤羅斯交朋友.冬天到了,天氣變得十分寒冷,那
人把手放到嘴邊不斷地呵起熱氣來.森林之神忙問這是什麼原因,為什麼要這樣做.那人回
答說:「天寒手冷,呵熱氣手可變暖和些.」後來,他們同桌一起吃飯,桌上的飯菜熱氣騰
騰,燙得很,那人夾起一點放到嘴邊.森林之神又問他這是為何.他說飯菜太燙,把它吹
涼.森林之神對人說道:「喂,朋友!我只好同你絕交了,因為你這嘴能一會兒出熱氣,一
會兒又出冷氣.」
這故事是說,切不可與那些反復無常的人交朋友.
蒼蠅與蜜
房裡有蜜漏流出來,許多蒼蠅便飛去飽餐起來.蜂蜜太甜美了,他們捨不得走.然而,
就在這時他們的腳被蜜粘住,再也飛不起來了.他們後悔不已,嗡嗡亂叫:「我們真不幸,
因貪圖一時的享受而喪了命.」
對於許多人來說,貪婪是許多災禍的根源.
兩只打架的公雞
為了爭占母雞,兩只公雞打了起來,其中一隻把另一隻打跑了.那隻被打敗的只好躲進
有遮蓋的地方,那隻打勝的卻飛到高牆上大喊大叫.這時一隻鷹猛飛過來,將他抓了去.這
以後,那隻被打敗的公雞平平安安地佔有了那些母雞.
這故事說明,傲慢給人帶來危害,謙卑給人恩惠.
老鼠與青蛙
老鼠不幸被青蛙所愛.青蛙愚蠢地把老鼠的腳綁在自己的腳上.開始,他們在地面上行
走,走了走,一切正常,還可吃著穀子.當來到池塘邊時,青蛙把老鼠帶到了水裡,他自己
在水裡嬉戲玩耍,高興得呱呱叫.可憐的老鼠卻被水灌飽,淹死了.不久,老鼠浮出水面,
但他的腳仍和青蛙綁在一起.鷂子飛過這里,看見了老鼠,沖向水中,把他抓了起來,青蛙
跟著被提出了水面,也成了鷂子的美食.
這是說,與別人關系太親密,在災難降臨時,往往會受到牽連.
叼著肉的狗
狗叼著肉渡過一條河.他看見水中自己的倒影,還以為是另一條狗叼著一塊更大的肉.
想到這里,他決定要去搶那塊更大的肉.於是,他撲到水中搶那塊更大的.結果,他兩塊肉
都沒得到,水中那塊本來就不存在,原有那塊又被河水沖走了.
這故事適用於貪婪的人.
公牛與車軸
幾頭公牛正使勁拉著貨車行走,車軸被壓得發出吱吱的響聲,牛回過頭,不耐煩地對車
軸說道:「喂,朋友,我們無聲無息負擔著全部重量,你叫喚什麼?」
這故事是說,那些叫喚得特別響的人往往幹活少,而那些不作聲的人往往承擔著全部重
量.
狼與小羊
一隻小羊在河邊喝水,狼見到後,便想找一個名正言順的借口吃掉他.於是他跑到上
游,惡狠狠地說小羊把河水攪渾濁了,使他喝不到清水.小羊回答說,他僅僅站在河邊喝
水,並且又在下游,根本不可能把上游的水攪渾.狼見此計不成,又說道:「我父親去年被
你罵過.」小羊說,那時他還沒有出生.狼對他說:「不管你怎樣辯解,反正我不會放過
你.」
這說明,對惡人做任何正當的辯解也是無效的.
熊與狐狸
有一頭熊大肆吹噓,說他很愛人類,因為他從不吃死人.一隻狐狸對他說:「但願你把
死人撕得粉碎,而不要危害那些活著的人.」
這故事適用於生活中那些假裝善良的惡人.
田鼠與家鼠
田鼠與家鼠是好朋友,家鼠應田鼠所約,去鄉下赴宴.他一邊吃著大麥與穀子,一邊對
田鼠說:「朋友,你知道,你這是過著螞蟻一般的生活,我那裡有很多好東西,去與我一起
享受吧!」田鼠跟隨家鼠來到城裡,家鼠給田鼠看豆子和穀子,還有紅棗、乾酪、蜂蜜、果
子.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為驚訝,稱贊不已,並悲嘆自己的命運.他們正要開始吃,有人
打開了門,膽小的家鼠一聽聲響,害怕得趕緊鑽進了鼠洞.當家鼠再想拿乾酪時,有人又進
屋裡拿什麼東西.他一見到有人,立刻又鑽回了洞里.這時,田鼠也顧不上飢餓,顫顫驚驚
地對家鼠說:「朋友,再見吧!你自己盡情地去吃,擔驚受怕地享受這些好吃的東西吧.可
憐的我還是去啃那些大麥和穀子,平平安安地去過你看不起的普通生活.」
這故事說明,人們寧願過簡單平穩的生活,而不願享受那充滿恐怖的歡樂生活.
狗、公雞和狐狸
狗與公雞結交為朋友,他們一同趕路.到了晚上,公雞一躍跳到樹上,在樹枝上棲息,
狗就在下面樹洞里過夜.黎明到來時,公雞像往常一樣啼叫起來.有隻狐狸聽見雞叫,想要
吃雞肉,便跑來站在樹下,恭敬地請雞下來,並說:「多麼美的嗓音啊!太悅耳動聽了,我
真想擁抱你.快下來,讓我們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雞回答說:「請你去叫醒樹洞里的那個
看門守夜的,他一開門,我就可以下來.」狐狸立刻去叫門,狗突然跳了起來,把他咬住撕
碎了.
這故事說明,聰明的人臨危不亂,巧妙而輕易地擊敗敵人.
獅子與報恩的老鼠
獅子睡著了,有隻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獅子猛然站起來,把他抓住,准備吃掉.老鼠請
求饒命,並說如果保住性命,必將報恩,獅子輕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獅子真
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來獅子被一個獵人抓獲,並用繩索把他捆在一棵樹上.老鼠聽到了他
的哀嚎,走過去咬斷繩索,放走了獅子,並說:「你當時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報答,
現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報恩.」
這故事說明,時運交替變更,強者也會有需要弱者的時候.
海鷗和鳶
一隻海鷗吞吃了一條很大的魚,脹破了他的肚子,躺在海灘上等死.一隻鳶看見後說:
「你真是自作孽啊!你本是空中飛的鳥,不該到海里去找食物.」
這是說每個人都應該安分守己.
賣神像的人
有人雕刻了一個赫耳墨斯的木像,拿到市場去賣.因為沒有一個買主上前,他便大聲叫
喊,想招攬生意,說有賜福招財的神出售.這時旁邊有一個人對他說道:「喂,朋友,既然
這樣,你自己應該享受他的好處,為什麼還要賣掉他呢?」他回答說:「我要的是現在馬上
能兌現利益,這神的利益卻來得很慢.」
這故事正是說那種不擇手段地求利,連神也不尊敬的人.
牛和蛙
一頭牛到水潭邊去喝水,踩著了一群小蛙,並踩死了其中一隻.小蛙媽媽回來後,見到
少了一個兒子,便問他的兄弟們,他到哪裡去了.一隻小蛙說:「親愛的媽媽,他死了.剛
才有一頭巨大的四足獸來到潭邊,用他的蹄子踩死了我們的兄弟.」蛙媽媽一邊盡力鼓氣,
一邊問道:「那野獸是不是這個樣子,這般大小呢?」小蛙說:「媽媽,您別再鼓氣了.我
想您不可能和那怪物一樣大小,再鼓氣就會把肚子脹破.」
這是說,渺小無論如何也不能與偉大相比.
眾樹與荊棘
石榴樹、蘋果樹、橄欖樹相互為誰的果實最好而爭吵不休.正當他們激烈爭鬧時,籬笆
邊的荊棘聽到了,便說:「朋友們,我們不要再爭吵.」
這是說,有些微不足道的人,在強者相互爭斗中,也自不量力地極想表現一番.
烏龜與鷹
烏龜看見鷹在空中飛翔,便請求鷹教他飛行.鷹勸告他,說他不能飛行.可烏龜再三懇
求,鷹便抓住他,飛到高空,然後將他松開.烏龜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這故事說明,那些好高鶩遠,不切實際的人必將失敗.
騾子
有匹吃大麥長大的騾子很強壯.每當他跳躍時,總是自言自語說:「我父親一定是一匹
能奔善跑的馬,我非常像他.」有一天,因為需要,騾子不得不被拉去不停地跑路.回來
後,他才愁眉苦臉地想起自己的父親是驢子.
這故事說明,人們如遇好運出了名,也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本性,因為生活如同潮起潮
落,前途難以預測.
烏龜與兔
烏龜與兔為他們倆誰跑得快而爭論不休.於是,他們定好了比賽的時間和地點.比賽一
開始,兔覺得自己是天生的飛毛腿,跑得快,對比賽掉以輕心,躺在路旁睡著了.烏龜深知
自己走得慢,毫不氣餒,不停地朝前奔跑.結果,烏龜超過了睡熟了的兔子,奪得了勝利的
獎品.
這故事說明,奮發圖強的弱者也能戰勝驕傲自滿的強者.
貓和雞
有一天,貓不懷好意地、假惺惺地舉辦生日宴會,請來許多雞赴宴.雞剛一到齊,貓立
刻就關上大門,把他們統統吃掉了.
這是說,對於敵人不要抱有任何美好的希望,否則將遭受更大的不幸.
說謊的放羊娃
有個放羊娃趕著他的羊群到村外很遠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歡說謊,開玩笑,時常大
聲向村裡人呼救,謊稱有狼來襲擊他的羊群.開始兩三回,村裡人都驚慌得立刻跑來,被他
嘲笑後,沒趣地走了回去.後來,有一天,狼真的來了,竄入羊群,大肆咬殺.牧羊娃對著
村裡拚命呼喊救命,村裡人卻認為他又在像往常一樣說謊,開玩笑,沒有人再理他.結果,
他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這故事說明,那些常常說謊話的人,即使再說真話也無人相信.
病鹿
有隻生病的鹿躺在草地上.眾多野獸前去看望他,並吃光了那附近的草.鹿病好後,因
找不到草,缺少食物而體弱至死.
這故事是說,過多地結交毫無益處的朋友是有害無益的.
老太婆和酒瓶
一個老太婆找到一個不久前曾裝過最好陳酒的空酒瓶.這酒瓶仍帶著濃濃的酒香,她多
次把酒瓶放在鼻尖下,不斷搖晃,貪婪地吮吸酒香,並說:「啊,多麼甜美!裝過酒的空瓶
都留下這樣甘美難忘的香味,那酒真不知有多麼美味芬香.」
這是說美好的事物留下深遠的影響,使人們永遠難以忘記.
月亮和她媽媽
有一次,月亮要媽媽給她做一件斗篷.媽媽回答說:「我怎麼能給你做一件合身的斗篷
呢?你現在是新月,然後又是滿月;再接著既不是新月,又不是滿月了.」
這說是,事物總在不斷變化,不可能一勞永逸.
驢子與蟬
驢子聽見蟬唱歌,被美妙動聽的歌聲所打動,自己也想能發出同樣悅耳動聽的聲音,便
羨慕地問他們吃些什麼,才能發出如此美妙的聲音來.蟬答道:「吃露水.」驢子便也只吃
露水,沒多久就餓死了.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要企望非份之物.
狐狸和樵夫
狐狸為躲避獵人們追趕而逃竄,恰巧遇見了一個樵夫,便請求讓他躲藏起來,樵夫叫狐
狸去他的小屋裡躲著.一會兒,許多獵人趕來,向樵夫打聽狐狸的下落,他嘴裡一邊大聲說
不知道,又一邊做手勢,告訴他們狐狸躲藏的地方.獵人們相信了他的話,並沒留意他的手
勢.狐狸見獵人們都走遠了,便從小屋出來,什麼都沒說就走.樵夫責備狐狸,說自己救了
他一命,一點謝意都不表示.狐狸回答說:「如果你的手勢與你的語言是一致的,我就該好
好地感謝你了.」
這故事適用於那些嘴裡說要做好事,而行為上卻作惡的人.
狼與逃進神廟的小羊
一隻小羊被狼追趕,逃進了一個神廟里.狼對小羊說,如不趕快出來,祭司會抓住你,
把你獻給神.小羊回答說:「我寧願獻給神,也比被你吃掉好.」
這故事說明,對要死的人來說,應選擇有價值的死.
第二卷
口渴的烏鴉
烏鴉口渴得要命,飛到一隻大水罐旁,水罐里沒有很多水,他想盡了辦法,仍喝不到.
於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氣去推,想把罐推倒,倒出水來,而大水罐卻推也推不動.這時,烏
鴉想起了他曾經使用的辦法,用口叼著石子投到水罐里,隨著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
漸地升高了.最後,烏鴉高興地喝到了水,解了口渴.
這故事說明,智慧往往勝過力氣.
小蟹與母蟹
母蟹對小蟹說:「你不要橫爬,為什麼不直著走?」他答道:「媽媽,請您親自教我怎
樣直走,我將照著你的樣子走.」可母蟹根本不會直走,於是小蟹說她笨.
這是說,教育者自己必須正直地生活,正直地走,才能去教導別人.
駱駝與宙斯
駱駝見牛炫耀自己漂亮的角,羨慕不已,自己也想要長兩只角.於是,他來到宙斯那
里,請求給他加上一對角.宙斯因為駱駝不滿足已有龐大的身體和強大的力氣,還要妄想得
到更多的東西,氣憤異常,不僅沒讓他長角,還把他的耳朵砍掉一大截.
這故事說明,許多人因為貪得無厭,一見別人的東西就眼紅,不知不覺連自己已具有的
東西也失去了.
一隻眼睛的鹿
有頭瞎了一隻眼的鹿,來到海邊吃草,他用那隻好的眼睛注視著陸地,防備獵人的攻
擊,而用瞎了的那隻眼對著大海,他認為海那邊不會發生什麼危險.不料有人乘船從海上經
過這里,看見了這頭鹿,一箭就把他射倒了.他將要咽氣的時候,自言自語地說:「我真是
不幸,我防範著陸地那面,而我所信賴的海這面卻給我帶來了災難.」
這故事是說,事實常常與我們的預料相反,以為是危險的事情卻倒很安全,相信是安全
的卻更危險.
朋友與熊
兩個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頭大熊,其中的一個立即閃電般
地搶先爬上了樹,躲了起來,而另一個眼見逃生無望,便靈機一動馬上躺倒在地上,緊緊地
屏住呼吸,假裝死了.據說,熊從來不吃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臉上嗅了嗅,轉
身就走了.躲在樹上的人下來後,問熊在他耳邊說了些什麼.那人委婉地回答說:「熊告訴
我,今後千萬注意,別和那些不能共患難的朋友一起同行.」
這故事說明,不能共患難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
牛欄里的鹿
一隻鹿被獵狗追趕得很急,跑進一個農家院子里,恐懼不安地混在牛群里躲藏起來.一
頭牛好意地告誡他說:「喂!不幸的傢伙!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將自己交到敵人手中,這
不是自投羅網嗎?」鹿回答說:「朋友,只要你允許我躲在這里,我便會尋找機會逃走
的.」到了傍晚,牧人來喂牲口,他們並未發現鹿.管家和幾個長工經過牛欄時,也沒注意
牛欄里有鹿.鹿慶幸自己安全,便向那頭好意勸告過他的牛表示衷心的感謝.另一頭牛說:
「我們固然想保護你,但現在還不能完全放心.另外還有一個人要經過牛欄,他對於一切都
十分留心.只要他經過後,你的性命就有了保證.」這時,主人進來了,一邊埋怨牛飼料分
配得不好,一邊走到草架旁大聲說:「怎麼搞的,只有這么一點點草料?牛欄墊的草也不夠
一半.這些懶蟲連蜘蛛網也沒打掃干凈.」當他在牛欄里走來走去檢查每樣東西時,發現鹿
角露出在草料上面,便叫來人捉住這只鹿,把他殺掉了.
這是說,在逃避一種危險時,不要忽視另一種危險.
燒炭人與漂布人
燒炭人在一所房子里經營,看見有一個漂布人搬遷到他的旁邊來住時,滿懷高興地走上
去勸他與自己同住,並解釋說這樣彼此更親密,更方便,還更省錢.布人卻回答說:「也
許你說的是真話,但完全不可能辦到,因為凡我所漂白的,都將被你弄黑.」
這故事說明,不同類的人難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