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古詩詞故事作文作文

古詩詞故事作文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01 21:05:26

㈠ 與最美古詩詞相遇後的故事作文

曉月臨窗,淡淡的月光如水般純凈,悄悄透過窗根,輕輕瀉在陽台上,書卷上,我的心上,一切如在圖畫中!欲睡不得,索性披衣憑欄,臨空數星,目光不經意掠過你——我的《紅樓》。於是,我與你,於這個如詩的夜晚,進行了一次美麗的相遇。
彷彿從悠遠的亘古世紀翩翩而來,黛玉,你的水袖,微微地拂過,留下的,竟是滿地芬芳。許是前世的仙水,浸了天地的靈氣,才使你美得像一個不真實的夢。即使在「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大觀園里,那份「質本潔來還潔去」的小小情懷,仍是一道不變的風景。可是,現實總能把願望擊得支離破碎。前世還淚的美願,卻在腐朽的封建里,世俗的偏見中,成了美麗的錯誤。燒了那定情的帕,是否就能把深深的思念也隨著烈火燃成灰燼呢?答案怕是否定的,數百年來無數人帶著哀怨的眼神看你,可你,雖是帶著遺憾離開了,但這一世,你終是沒有再欠著寶玉。恍然間,你走近我,空氣里彌漫著沁人的靈慧與凄涼的美好。你告訴我: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都不要丟失了心中的自我與本真。
翻過一頁,於是,我見到了你——寶釵。都道你無情,誰又知道多情總被無情惱。你有你的無奈。「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倒成了一生的宿命。若真讓你選擇,是否你會願意選擇這樣從出生便被設計好運行軌道的人生呢?答案怕也是否定的。悲哉,悲哉,嘆只嘆時代的黑暗。但你終究沒有屈服,寶玉出家後,你毅然用一雙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風雨搖擺的賈府,即使是活在別人不解和誤會的目光中。朦朧中你走近我 ,平靜的話語中透著堅定,你說:要精彩地活,哪怕不為人所懂,也要演繹屬於自己的人生。
月亮搖著船兒,為萬物蒙上了薄薄的輕紗,似乎,於茫茫書海中相遇《紅樓》,是偶然,又是必然。總之,這人世間最美麗的相遇,它清晰明白地告訴我,青春年華屬於我,詩意地長大屬於我。

【點評】本文用雋永流物的語言給我們創造了一個詩一樣的意境,開頭通過環境描寫渲染了夜的靜逸。在如此美麗的夜晚,與名著經典人物美麗的相遇,心靈頓悟。小作者品讀人物見解獨特,用凝練唯美的語言聯系人生,感悟生命,這與小作者深厚的文學積淀不無關系。
文章的構思巧妙,首尾呼應,緊扣文題,結構緊湊,情感細膩,想像大膽。是一篇較為不錯的考場佳作,讓老師不得不對其對文字的敏感和熱愛感到欣喜,不得不對其才情感到驚嘆!

㈡ 引用了大量古詩詞的高中優秀作文

猶憶書香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淡淡的樹影,隔著輕簾,若隱若現:「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蓮花亂臉色,荷花雜衣香」,江南水鄉,采蓮歌女,繞過長橋,淺笑顧盼:「被酒莫驚春睡重,讀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一襲長袍,一樹蕭秋,殘陽余暉,孑然一人!
猶記得晦澀難懂的《詩經》,在臂彎里淺唱低吟;猶記得翔實的《史記》,千百年獨成一家之言;猶記得浪漫抒情的《離騷》,在氤氳書香中,傳唱千年!
讀書當如此,在深閱讀中,永遠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遠忘不了古人隔著千年時空,傳來的陣陣書香。惟有深閱讀,才能帶來心靈的滌盪。
總能看到江畔那個人:頭戴巍峨之冠,身著蘭草香服,披發行吟,時而悲嘆,時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發出點點馨香,遍染層林。他是感時傷懷,他亦憂國憂民,司馬遷稱贊他:「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他就這樣徜徉於汨羅江,國家的滅亡,百姓的哭聲,都化作他眼角的淚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傳唱的歌者,留給後世一片震驚。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誰又能知道他的內心,誰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誰又能去學習他的節操?
捧讀《紅樓夢》,「新仇舊恨知多少」,想起大觀園,就會想起她的淚!她自命清高,其實是因為孤苦無依,將自己緊緊地掩起。「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或許她悲,或許她倔,只肯環著一池靈動的池水,幽然飄落。她也愛,愛那粉飾的百花洲;她也傷,傷那香殘的燕子樓;她也恨,恨那有時似傻如狂的賈寶玉。她沒有「好風憑借力」的氣魄,有的只是「質本潔來還潔去」的輕柔!她悲嘆落莫,啼灑血痕,她只道她的命運也如落花,錯過了花期。她會詠嘆,如今已葬花,他人笑痴;待到他年,又會有誰將己輕葬?沁芳閘的水,總是在流,那樣柔緩,那樣清澈,正如她的生命。她的一生都在還淚,卻經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給大觀園一個故事,留給寶玉一段傷悲,留給才子一聲驚嘆!
總喜歡想像「莫道故園春色好,疆場碧血艷如花」,或許傷感的背後,還有戰士模糊的淚眼。
因為文化的深度,不會選擇所謂的時髦;因為陣陣書香,才會選擇細細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澀,回味卻甘甜,因為那是跨越了時空留下的記憶。
捧著書香,看著窗外嫩綠的枝葉,在書海中,漸行漸遠!

㈢ 你和古詩詞文之間發生過什麼故事作文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古詩詞的金光.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匯聚了多少文化的清泉.在文化的清泉中,詩人用他們的才學寫下了千古傳頌的詩篇,有的像鏡子,反射出歷史的光環;有的像春天的溪流,澆灌出心靈的花朵;有的像大河之水,呈現出壯闊的波瀾.
他,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了縣令,「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歸隱田園而不與世爭,開荒南野際而守拙歸園田.他,低頭鋤地耕菊花,抬頭採菊釀詩酒,對酒當歌,能悠然下千言.此中的真意,也是欲辨已忘言.這就是陶淵明的聲音,淡泊名利,與世無爭,自號五柳先生,難怪世人都羨慕五柳,能度過那淡泊的年月.
他,「五嶽尋山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領略過直奔入海不復回的黃河水,也想像大鵬鳥一樣扶搖直上九萬里.他,寂寞時會把月亮當做朋友月下獨酌卻對影成三人,想念朋友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游遍了大江南北和黃河兩岸的李白,仕途上經歷過嚴重的挫折,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追求.他那奔放的性格,奔流的人生,奔騰的生活,就好似他筆下的江河之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豪邁.
她,聲聲慢,一剪梅……淡淡的憂傷,「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飽經戰亂,家破人亡,身在無能的宋朝,自愧為何不託生男兒,像岳飛一樣去保家衛國,「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人生的苦水,點點滴滴,怎一個愁字了得?
回眸歷史長河,古代詩人詞人的聲音在耳畔回響.「今人不識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雖然沒和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他們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食糧,一生也取之不盡.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給我們留下了千古絕唱,白居易的敘事長詩《琵琶行》永遠是秋夜江上的一輪明月,而李煜的春花秋月不會了.啊,古詩古詞,美不勝收,「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古詩古詞若流水,共嘆人生皆如此.聽,那潺潺的聲音,永久,永久……

㈣ 以「古詩詞伴我成長」為題的中考滿分作文

從小,媽媽就讓我讀唐詩。剛開始是駱賓王的《詠鵝》、孟浩然的《春曉》等,只記得當時覺得像唱歌似的,很順口,很有趣,後來,慢慢地,愛上了讀唐詩。每天早上起床,都要拿著《唐詩三百首》讀上幾遍,現在我已經背了一百多首唐詩了,我慢慢地發現,讀唐詩的好處真不少。

首先,讀唐詩可以讓我認識很多字。記得讀王維的《鹿柴》的時候,我因為早就認識了火柴的柴,於是就讀鹿柴(chai),後來,在媽媽的幫助下,才知道這個字也讀zhai。是寨子的意思。後來,在讀李益《江南曲》的時候,第一句是「嫁得瞿塘賈,」我認識最後一個字是jia,可媽媽說我讀錯了,我仔細一看才看清楚,這個字的注音是gu,我很奇怪,這個字明明就是jia字,怎麼讀gu呢?一查字典,才明白原來這個字是多音字。gu的意思是商人的意思。就這樣,我認識很多原來不認識的字,懂得多音字的另一個音和意思。

唐詩的韻律很押韻,讀起來感覺琅琅上口,媽媽說這叫韻律美。像唱歌一樣。比如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里邊的曉、鳥、少都是押的ao韻,像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里邊吳、孤、壺押的是u韻。媽媽教我說:「只要能夠把握住韻腳,讀起來非常好聽,也非常容易背會。」我按照媽媽給我講的去讀、去背,果然覺得好背多了。

不僅如此,唐詩還告訴我很多道理。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杜秋娘的《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剛開始讀這首詩的時候,我不知道什麼是金縷衣,就問媽媽。媽媽說是用金線織成的衣服。我一聽,覺得很驚奇,金線織的衣服,那得多貴啊!媽媽說,杜秋娘就是為了勸我們珍惜少年時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才寫得這首詩,咱們來讀讀吧。就這樣我認真學習了這首詩。這才知道,再貴重的衣服,在奢華的生活,都不必去珍惜,最應該珍惜的就是美好的時光,應該抓住少年的美好時光,努力學習,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現在不學習,到老只能白白地嘆息,一切都來不及了。

在讀到《長干行》的時候,通過媽媽的講解,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可愛的古代女子,她聰明、熱情又很有禮貌,和自己的老鄉熱情地打招呼。媽媽說,我和哥哥身上缺乏的就是熱情。見人不知道打招呼。有一次在公園玩,我看到奶奶在公園鍛煉,卻不知道和奶奶打個招呼,奶奶為此還說我是「冷血動物」。學過這首詩以後,我也試著和我見到的熟人、親人打招呼,他們都說我變了個人。

唐詩還讓我認識到了很多人,懂得很多做人和學習的道理。比如盧綸的《塞下曲》系列。我認識了「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的大將軍,感受到了將軍「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的力度,佩服將軍「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的作戰智慧,更為戰士們打了勝仗後「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而歡欣鼓舞。在讀戴叔倫的《題三閭大夫廟》的時候,我認識到含冤而死的屈子也就是屈原。當媽媽給我講了屈原的故事以後,我被故事感動了,也想找來關於屈原的書好好看看。媽媽說我們學校圖書館就有這本書,開學我就准備借來好好看看。讀到裴迪的《送崔九》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媽媽給我講了晉朝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我覺得這首詩就像專門寫給我看似的。這首詩告訴我,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不能像《桃花源記》里邊的武陵人,到桃花源里轉了一圈,又回來了。學習也應該堅持不懈,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像我們背古詩。如果能堅持不懈,早就把三百首全部背會了,可惜中間有幾次沒有堅持,導致現在才背了一百多首。今後,我一定要堅持每天都能背一首。

唐詩帶給我的好處太多了,今後,我會繼續背唐詩,在唐詩的陪伴下,我會生活得更快樂,更充實。

一顆單純幼稚的心像花朵似的,在詩句的滋潤下,緩緩綻放…
幼年,詩與我
在我剛剛學會寫螞蟻爬般歪歪扭扭漢字時,媽媽開始教我背古詩。
拿著配有插圖的古詩書本,媽媽陪我一起遨遊古詩王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些句子,一個字一個字刻在我懵懂的心間。不大懂詩的意思,只知道了原來小草是燒不盡的,是春風一吹就又長出來的;明白了所有的媽媽都愛孩子,要讓孩子吃的飽穿的暖。這些句子讀起來,就像唱歌一樣,多好聽啊!於是我嘴裡嚼著糖懷里抱著書,對照拼音奶聲奶氣讀著一首又一首古詩

少年,詩與我
「媽媽,古詩都過去幾百上千年了,為什麼我們還要去讀去背它們呢?」我不解地問媽媽。
「因為它代表了中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呀!多讀多背,領會詩意,就會明白其中包含的道理,就能增厚文學底蘊,成為內心飽滿的人。」媽媽回答我。
於是我捧起書本繼續背誦古詩。從小學升到初中,我手中的書,已由古詩選換成了詩詞合集。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唐詩宋詞,我已能流利背誦許多並理解詩意。再去讀語文書里的課文,很輕松就讀懂讀透了;寫起作文來,遣詞造句也變得得心應手起來
青年,詩與我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其中凝聚了詩人晏殊多少辛酸難言?他的孤獨寂寞有誰能排解安慰?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撫今追昔,淪為階下囚的李煜有著怎樣的痛心追悔?
不斷長大的我,對古詩詞不再滿足於只簡單理解,單純背誦了,我在以日漸成熟的心靈和豐富感性的認識,去欣賞領悟它們。
全心投入其間,我能看到詩人們靈魂的獨舞,聽到他們情感的獨白: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聖」杜甫年邁多病、感時傷世和寄寓異鄉的悲苦,都請寂寥的秋景代言;「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夜風狂雨驟,明朝醒來,葉更綠,花卻凋殘。事物的變化,總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正如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里所言:「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以樸素淡雅的詩句,表現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對青春時光的留戀,多麼深沉而又熾烈的情感呀!
從孩提時牙牙學語的朗讀到年歲漸增的喜愛鑒賞,美麗的詩歌在我心裡撒種、破土、拔節、開花。漸漸地,我能領會詩中蘊含的更深沉底蘊、更豐富情感。
古詩伴我一起成長。它凈化我的心靈,陶冶我的情操。我決心繼續揚帆起航,在古詩的陪伴下,駛去光明的遠方!

㈤ 以我與古詩詞為話題寫作文

斑斑駁駁的牆磚上因為潮濕而而長出了青黑的青苔,一塊光滑的牆磚上用飄揚而有力的文字刻上了一句詩: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時間在周圍雖都留下了烙印,但是這首詩的光輝卻絲毫都沒褪色。如同我愛的詩詞,無論經過了多久,詩詞中包含的感情也不會消失,如一壇美酒,越釀越純。

詩鼎盛於唐,詞則是宋,固有稱號唐詩宋詞。唐宋都是發展極好的朝代,經濟的發達才會有一群群文人墨客、奇人志士感嘆社會、感嘆美景、感嘆歷史,或憤世嫉俗,抨擊時弊,或慷慨激昂,激揚文字。也許有人是在朝代極盛時留下詩詞,在盛世繁華、熙熙攘攘中留下對美好生活得贊美。望著「絕勝煙柳」的皇都,坐在酒館的二樓,飲一杯酒,賦一首詩。也許有人是在朝代日漸衰敗時留下詩詞,在一片破落的廢墟前留下對流離生活得無可奈何,終得「人比黃花瘦」,不得圓滿。病重的父母、待哺的嬰兒、破舊搖墜的茅屋、時時吹響的戰火,嘆出對亡國的悲憤與無奈。也許有人是在傷情離別中留下詩句,孜然一身游盪在他鄉,節日來臨,卻總少了一份歡樂,多了一份孤寂與落寞。」遍插茱萸少一人」,何時才能「千里共嬋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只能把滿目的思鄉與思親的淚水融入到筆下的文字。遠古而來的文字,彷彿穿越時空,將詩人、詞人的感情傳遞給我們,我愛淡淡的憂愁,,也愛繁華盛世下的艷麗,更愛這讓人感動,讓人流淚的古詩詞。徜徉在古詩詞之中,感覺是在和詩人、詞人們進行一場心靈的聚會。

一首古詩詞是無法用其他語言翻譯的,勉強譯之,也會沒有那份神奇的韻味。中國傳統的東西是無法替代的,也不能丟失。因為古詩詞中不僅有人類的善於美,更有結晶於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民主精神與民族之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面對強擄入侵,那種汗撒大地,報效祖國的豪情壯志,那份凜然與浩氣,那份執著與堅貞,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永立於世界之顛的武器嗎?當你面對被戰亂侵害的歷史遺跡,你是否會想起歷史中的「烽火連天」,在詩人留下的詩詞中,品味著那個時代的豪情壯志。當你讀著這些詩詞,在金戈鐵馬中細細品讀那份盪氣回腸,可以感受到心靈深處的震撼。我愛詩詞,更愛這帶著熱血的古詩詞。

美景如畫,美景如詩,古詩詞中你也能夠尋覓到種種人間美景。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歡快旖旎的夏天,也有「獨釣寒江雪」空曠遼遠的冬韻。或許歷史帶走了當年的詩畫美景,但詩詞所留下的卻不會被歷史所帶走。淡淡花香猶如一幅畫卷在眼前展示,濃濃人情猶如一首樂曲在耳邊回盪。心隨景動,讀著這些古詩詞,感覺在放飛心情。我愛詩詞,這些如畫如歌的古詩詞。

一杯清酒,迴旋在歷史的隧道中,而這杯清酒便是古詩詞,越品越香。

我愛古詩詞!

㈥ 我與古詩的故事!作文。

四歲時就開始背詩,這當然是被大人強迫的,小時候不識字,只能死記硬背,因而十分怕背詩。上學後,識字了,老師也叫了些詩,但僅限於解釋詩意。直到升入初中,我才算與詩歌欣賞結識了。
很多詩都只有一個平凡的故事,有時小到不足掛齒,但詩人卻能把他它寫成千古名句,廣為流傳,這就是詩歌的魅力。
詩有很多派別,有豪放派,婉約派……,不同派別的詩有著各自獨特的一面。
李白很多詩屬於與豪放派。有「飛流直下三千丈,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大氣,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志得意滿,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自信,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山」的抑鬱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迷茫,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對權貴的蔑視和傲然……
李白的詩是多樣的,精彩的,每首詩的感情基調都與詩人的經歷有關。當他沒被重用時他有的是自信;當他位居高位時,他意得自滿,豪邁大氣;當他看見朝廷的丑惡之面時,他有的是偉岸的性格,蔑視權貴;當他因而遭人排擠而離開時,他也會抑鬱、迷茫。
想要品味詩就必須了解詩人生平際遇乃至社會背景。想看懂它並不難,但只會得到一些膚淺的東西,毫無深意。當你真正去了解它,感受它,理解它時,得到的是無窮的感悟,是真諦。你甚至可以感到自己正在和詩人同呼吸,同悲歡,你理解他的感受,乃至會有想去安慰他的沖動。我們在欣賞詩,也在欣賞詩人,更亦在欣賞社會,我們樂在其中。
在讀《蜀道難》時,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詩人那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了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令人入迷。
我被他天馬行空般的馳騁想像所深深吸引,他給我創造了一個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再加上它的浪漫色彩,使我如痴如醉。
想要真切地欣賞一個類別的詩,就必須同時欣賞其他派別的佳妙。
杜浦的《春望》會讓人憂傷,戰爭讓人們與至親分離,背井離鄉。孟郊的《遊子吟》讓人回想起母親昔日的關懷,一陣暖意湧入心頭……
每一次欣賞都能有不同的感悟和悸動。
這就是詩的魅力所在,我願陶醉於這詩的魅力之中!
從不能欣賞到能欣賞,是一種新收獲。——朱光潛

㈦ 用古詩編的故事作文450字

讀古詩編故事:孟郊思母
話說唐朝德宗年間,孟郊任江蘇省溧陽縣縣尉。一天晚上,內他正在書房裡看書,看了一容會兒,覺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此時,窗外明月當空,晚風輕拂。他抬頭眺望明月,一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幾十年寒窗苦讀,直到五十來歲才中了進士,做了一個小小的縣尉。這幾十年,老母親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趕考,出門前白發蒼蒼的老母親總是忙前忙後,為自己准備行裝。特別是這一次出門前一天的晚上,母親坐在昏暗的油燈下,一針一針地為自己縫衣服。母親一邊縫,一邊小聲念叨著:「多縫幾針,縫得密實一點兒,才結實、耐穿。出門在外要多保重身體,早點兒回來,別讓娘在家惦記……」當時,聽著母親暖人心脾的話語,望著母親布滿皺紋的臉龐和如霜的白發,孟郊的心裡一陣酸楚,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地感到,母愛是多麼偉大啊,就像春天的陽光那麼溫暖。

孟郊想到這里,一股激情在胸中回盪。他返身回到書案前,揮毫寫道: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㈧ 寫一篇關於古詩詞的作文

困惑篇
從小時候起,我便在「呀呀」聲中朗讀著古詩,雖然不怎麼明白意思,但卻絲毫不減少那是我對詩歌的熱愛與嚮往,於是,一首首的古詩就裝進了我的小腦瓜:「鵝鵝鵝·····」「一去二三里·····」「床前明月光······」。

可是我雖然學到了不少的古詩,會背也會默寫。但我對大多數的詩還是不大明白。有些「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惑。為什麼鵝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又為什麼「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為什麼「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又為什麼「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的小腦瓜里對古詩有著無數的問號???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啊。
後來,在老師的殷勤教導下,還有爸爸媽媽的解釋下,我也對詩歌也算是「略懂略懂」,他們告訴我跟詩有關的知識和故事,我一步步理解了古詩的意思,比如那次,正在看電視的媽媽就大聲叫我「寶貝,快來看鵝啊!」我跑來一看,哦,鵝原來就是這樣的,長長地脖子,白白的羽毛,紅紅的腳掌,我一下子就明白了那首詩的意思了。還有我在電視上看到農民伯伯在田裡辛苦勞動,媽媽說一年才能收獲一次麥子,我才真正明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就這樣我明白了很多詩的意思。我雖說不是儒家的大文豪,但對「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無奈;「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惆悵;「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邁還是稍有感觸的。

每當在學習詩歌時,那詩人用那為數不多的字創造出的意境總讓我遐想不已,在冥冥之中與詩人同喜、同憂、同悲。並且迸發著一種從心底發出的創作慾望。所以從那時起,我已經明白,詩歌在我心中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

㈨ 我和古詩的故事(作文)

我最早接觸到的文章就是古詩文了.記得在我還沒上小學的時侯,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就開始教我讀古詩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曉>>我張口就來.像這樣的古詩我那時就能背出幾十首了,爸爸媽媽也為我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其實當時我並不知道什麼叫古詩文,直到上學後我才慢慢有了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中國古詩文的寶庫真是太博大精深,星光燦爛了.

我非常喜歡古詩文.我喜歡它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這首千古名詩,不管老人還是小孩,都能一字不差,十分流利地讀下來;我喜歡它詞句精練,通俗易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不管是科學家,還是平常人,只要讀一遍就能懂;我喜歡它意境優美,含有哲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是多麼讓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樣的句子又使人心胸豁然開朗,思想為之升華.難怪連外國人都贊嘆和欣賞.

我十分注意在作文中引用一些好詩好句.在過去的作文中,我曾通過引用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描寫雪中的奇麗景色;通過引用李白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形容人們遇到的困難之大;通過引用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抒發子女對母親的深情;通過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深刻說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通過引用賣油翁的故事,生動形象地說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等等等等.總之,通過引用古詩文,努力使自己的作文變得更富有感染力和說服 力,從而深化文章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