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人民英雄的故事
1. 一個英雄的故事或一個偉人的故事
宋慶齡是我國傑出的婦女,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她於1893年1月27日,出生在上海。14歲時去美國讀書,大學畢業後回國。1915年,她不顧家人的反對,與孫中山先生結合,成了孫中山的親密戰友和得力助手。1925年5月孫中山逝世後,她繼承孫先生的遺志,始終堅定地站在正義的立場上,反對蔣介石背叛革命,挺身捍衛抗日民主進步力量,發起和領導了「保衛中國同盟」,真誠地與中國共產黨合作。1949年9月,宋慶齡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新中國成立後,她一直擔任國家的重要領導職務,她的才華和能力,在國際事務和國內各方面工作中得到了更大的發揮,被國際上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她是一位深受國內外人民尊敬的偉人,卻平易近人,從不以偉人自居並且一直對勞動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從她與保姆李燕娥的親密關系,就能看出她這種高尚的情操。
李燕娥是伴隨宋慶齡50多年的保姆,一直與她患難與共,宋慶齡對她很尊敬,親切地喚她「李姐」。她們總是同桌進餐,而且宋慶齡總是把「主位」讓給李燕娥坐,自己坐在「客位」上。有一段時間李姐身體不太好,她不僅不讓李姐來照顧自己,而且用自己的薪金請來一位保姆照顧李姐。在李燕娥的晚年,宋慶齡為了使 「李姐」上下床方便,特意為她加工製作了一隻席夢思矮床。1981年春,李燕娥患重病在北京住院時,宋慶齡還親自到醫院陪夜。李燕娥病故後,宋慶齡立即告訴秘書好好安排她的喪事,並親筆批示:「我一直答應李姐的骨灰埋葬在我父母的墳的邊頭,要立她的碑。」又寫道:「我以後也要埋在那裡。」在李燕娥骨灰遷往上海萬國公墓時,宋慶齡眼含熱淚,撫摸著李姐的骨灰盒,把臉貼在盒上,頻頻親吻,一再叮囑要為李姐立碑,碑上要刻上「李燕娥女士之墓宋慶齡立」的字樣。
1981年5月29日,宋慶齡逝世,按照她的遺囑,她的骨灰也安葬在上海萬國公墓宋氏墓地。在她墓的西側就是李燕娥的墓。兩座墓,不僅大小、高低一樣,連墓碑和墓側石都是一樣的花崗石。而在這兩座墓里,一位是舉世聞名的開國元勛,一位是默默無聞的普通勞動婦女,這充分表現出宋慶齡與勞動人民心心相印的崇高品格。
2. 歷史人民英雄故事
漢武帝時的衛青霍去病追擊匈奴,張謇出塞,宋朝的岳飛抗金,明朝嘉靖年間的戚繼光抗倭寇,鄭成功收復台灣,鄭和下西洋,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等等
3. 寫一個中國的英雄故事
一個個凄慘的畫面刺痛著我們,一件件英雄事跡振撼著我們,,,,那還是我小時候才聽到的英雄故事:有黃繼光、邱少雲,董存瑞,,,,等等,他們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用他們寶貴的生命,換來了革命的勝利,,,,,,,,, 而今天在災難面前,面臨著生與死的決擇,他們也會用自己的身軀保護了學生,保護了孩子,保護了親人,我們的救護人員為了搶救災區人民,也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一件件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怎能讓人不感動,不流淚,,,有多少我們的人民教師,有的完全可以自己逃生,卻為了保護學生,最後犧牲自己,,,一位女老師在救出十三位學生後,自己卻遇難了,,,又一位老師在被挖出來時他的雙手還緊緊地抓住他的講台,分也分不開,而講台下是他的四位學生,,,還有一位老師當災難降臨時,他用自己的雙臂托起教室門,讓學生逃離教室直至生命的最後一秒,,,更有一位女教師在救出五十九個學生後才發現自己卻永遠失去了女兒,,,白衣天使們為搶救病人,不顧自己的安危,日以繼夜地為病人手術和護理,,,一位無名天使,為了一群被困的孩子,不顧一切地到處哭喊著求救,,一位戰士顧不得救自己被埋的妻兒,卻搶救出了不知其數的災民,,,又有一名戰士在危險可能再次發生時還不願撤離,他跪下來大哭:「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們的空軍戰士寫下了4500份遺書後從4000米高空冒死空降重災區,,,那感人的一幕一幕,摧人淚下,,,,, 他們用自己的英雄事跡和寶貴的生命普寫了一曲和平年代的英雄贊歌,我們不會忘記他們,災區人民不會忘記他們,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忘記他們! 英雄們!你們是祖國的驕傲!你們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你們永遠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你們的精神將永垂不朽!
4. 中國人民的英雄的故事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一代人,它訴說的就是抗日英雄兒童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頭,父親王貴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給本村大地主劉文勤扛活謀生,母親王張氏給人做針線活,全家四口擠住在本村奶奶廟中。王二小原名王禾,據說父親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樣茁壯成長。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災,莊稼顆粒未收。第二年春天,正值抗日戰爭的第三個年頭,天災人禍,形成了「無村不戴孝,處處有哭聲」的慘象。結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因病餓先後去世了。1940年春無依無靠的王二小開始了逃荒的生涯。這年5月的一天,經過長途流浪的二小因飢苦昏倒在了路邊,被狼牙口村委會主任搭救,後來他被安排給一劉姓大戶放牛謀生。 當時晉察冀軍區一分區獨立師老一團的騎兵連就駐扎在這一帶。二小喜歡馬,常到騎兵連去玩,和八路軍戰士混得很熟。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很內向,不愛說話,一年四季總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騎兵連的吳連長非常喜歡這個孤兒,常常給他講打仗的故事,到了開飯的時間就留他吃。後來,二小就加入了兒童團,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歷九月十六)早晨,13歲的王二小正在當地老鄉稱狼牙溝門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見一隊鬼子進山來掃盪,鬼子兵有好幾十人,正從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來。那邊的山溝里隱蔽著八路軍的後方機關,還有不少鄉親們,萬一鬼子摸進那條山溝,不僅八路軍的後方機關受損失,鄉親們也將在劫難逃。可是這時候跑回去報告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二小忽然想起來,為了粉碎鬼子這次進攻,淶源抗日政府已將20多名傷員和糧食轉移了,為了保護後方機關和群眾,騎兵連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嶺子上。二小冷靜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進埋伏圈,讓八路軍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打定主意之後,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標,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見到二小,連忙把他從山坡上抓來問路。二小機智地和鬼子周旋,騙取了他們的信任在前邊帶路。從狼牙溝門往東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帶著鬼子從西北溝鑽了進去,引向八路軍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實這是一條死路,翻過巨石就到了路的盡頭,六十年前這兩旁的坡頂上就埋伏著我們的部隊,監視著腳下山谷里的動靜。 二小帶著鬼子走到了這里,四下里卻出奇地安靜,沒有一點風吹草動,難道我們的人馬沒有發現?二小心中著急起來,眼看著鬼子全部進了山谷,再不打就來不及了! 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時才知道上了當。二小想趁敵人驚魂未定的時候向灌木林跑去,這時,鬼子軍官朝他舉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個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那塊巨石上。與此同時,山頭上的部隊槍炮聲四起,前後沒有一袋煙的工夫,就全殲了這股敵人。 戰斗剛結束,戰士跑到巨石前搶救王二小。當時王二小還活著,還有兩名八路軍戰士也受了重傷,部隊將他們護送到劉家莊,終因傷勢過重,三人先後與世長辭,永遠長眠在了劉家莊的深山老峪里。 生平 王二小 1929-1942 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人。在敵人的一次掃盪中,年僅11歲的王二小為了掩護鄉親,將敵人帶到八路軍的埋伏地,自己卻英勇犧牲。
5. 關於「人民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黃繼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於四川省中江縣,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犧牲,年僅21歲。
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
英雄者,有凌雲之壯志,氣吞山河之勢,腹納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義,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的辯證道理,其本旨離不開「國」「民」兩字。《載敬堂集·民說》:「國之興,盜賊隨英雄立功;國之敗,官吏同無賴輕法。」文旨關涉著這種精神。
英雄者,擁有藐視一切之能力,傲視群雄之氣勢,世人對其不但敬畏,且難以捉摸。古今中外,英雄如天上星群,多不勝數。然最為特別者,皆寥寥可數,而終極完美者則放眼望去皆無,皆因沒人達到上述之要求,即使宇宙再大,皆無長生不滅者。然若果有此人,皆生命之總和,方能達到長盛不衰。
在國家出現危難之時,總有一些人挺身而出,為國效力,這樣的人,稱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