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上善若水故事概括

上善若水故事概括

發布時間: 2020-12-02 01:44:16

1. (上善若水)出自哪個典故

「上善若水」這抄四個字襲,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它的字面含義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樣, 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任何東西……。說到這其中所涵蓋的思想意義,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釋了。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2. 上善若水 成語故事

上善若水,是一個成語,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3. 「上善若水」,這要怎麼正確的來理解出處哪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作為中華美德的一種概括,這兩句話歷來成為志士仁人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由於出處年代久遠,加之古人的話一個字概括多種意思,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致使人們理解不同,說法不一。我們在正確理解古人說話的含義時,必須將前後相關的話語、省略語句、引伸意思聯系起來理解,才能領悟古人說話的真實含義。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中的關鍵詞「道」是老子
哲學
的核心,是天地萬物遵循的自然法則,「幾於道」的「幾」是「非常接近、達到、合符」的意思,可以理解成「達到、符合自然法則」。而「幾於道」又與前面的「上善」(最美好的品格)前後呼應。整句話的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福萬物卻與世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境界,符合自然法則。
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先說水是「上善」,由此而將水作為最受尊崇的美好品格的示範,倡導人們效仿呢?為此,孔夫子將水被崇尚為「上善」的原由,從功效、特徵、性格、行為、操守等多方面做了深層次的解釋:
孔子說:水有五種完美的品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滋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倒流,或方或長,遵循自然規律,好像有義;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向幾百丈山澗毫無畏懼,好像有勇;安放沒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度;量見多少,不用削刮(不會隱瞞正確的觀點,違心地趨附別人),好像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發源必自西(歸宿必處東),好像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凈,又好像善於變化。水有這些好德行,所以君子遇水必觀(觀察、體會、感悟、效仿)。
「厚德載物」一語出自《易經》,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前呼後應闡述了才能與德行之間的對應關系:天行健(蒼天高高在上,以強有力不可抗拒的運行法則影響世界),君子以自強不息(有才能的人應該不斷追求、進取、強壯自己)。這句話是闡述強者應當通過不斷的努力具備超凡的濟世才能。當我們理解了這句話後,真的嘆服華夏精英周文王被關在牢籠七年裡,居然能在所著的《易經》中豪氣沖天喊出了「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這一萬古回盪的豪言壯語。秉承父輩的宏志,氣勢豪邁的大英雄周武王後來率領幾萬銳不可擋的軍隊,「牧野之戰」誓言高喊「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舉起你的戈、排好你的盾、豎起你的矛)!將紂王的幾十萬商軍打得落花流水那就不是怪事了!明白了前一句話的含義,對後一句「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容易理解了。易辭雲:「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意思是說:大地以寬廣深厚承載萬物,故能以好的品行造福萬物無所不包容。「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與前一句緊密聯系,用大地的寬廣厚實來比喻人的胸懷氣魄。意思是說,君子應像大地一樣以寬廣深厚的好品行來承載萬物,包容萬物,滋養萬物,造福萬物。這句話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相對應,告誡君子不但要有與眾不同的濟世才能,還要有高尚的品德,具有造福萬眾的奉獻精神。也就是強調有才有德,德才兼備。由此可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表現了中華民族頑強進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則展示了中華民族胸懷寬廣、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
把「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兩句話聯系起來,意思與原來出處就有了新的取捨。兩句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最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以寬廣深厚的胸懷,好的品行來承載萬物,包容萬物,滋養萬物,造福萬物。
由此而感嘆:我們的老祖先用「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之美德作為自己處身立世的准則,像水一樣,以自己寬廣深厚的胸懷,美好的品行來承載萬物,包容萬物,滋養萬物,造福萬物,思想境界是多麼崇高。難怪他們能夠在與大自然抗爭的遙遠歲月,逢災受難、歷經艱險,從「山頂洞」涉水到「河姆渡」,又爬上了「半坡村」,再走到「二里頭」,繼後遍布黃河長江流域。一次又一次從「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困境中走出,一次又一次從險象環生的民族生存競爭中生還。他們自強不息,生息繁衍,由弱到強,發展壯大,以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五千年文明延續,為他們的子孫後代在亞洲開創了一大片美麗富饒的生存空間。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正是因為有如此美德賦予了中華民族柔中帶剛,堅不可摧的強大生命力,由源遠流長的文化根基潛移默化而形成的中國魂,使得中華民族得以雄居世界的東方。環顧浩浩寰宇,面對動而不靜的世界,誰有理由說,具有如此美德的民族,不會再一次在世界崛起,光芒照耀朗朗乾坤?

4. 有關上善若水任方圓的歷史典型例子

世界著名的來交響樂指揮家小澤征爾在一源次世界優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指揮演奏評委會給的樂譜,敏銳地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最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重新演奏還是不對,面對一群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堅持說樂譜是對的情況下,他再三思考,最後毅然的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

5. 有沒有關於上善若水的事例急需啊~~~~~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它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想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說到這其中所涵蓋的思想意義,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釋了。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

看看合適嗎

6. 誰知道《上善若水》的內容和翻譯

做人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水,無色無味包裹你,容納你。

7. 上善若水的例子

最善的復人好像水一樣。水制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當今的社會人際交錯復雜,自私自利的人到處都是,能做的如此高境界的人是沒有的!

8. 張欣《上善若水》一書的內容

《上善若水》收集的一百多篇文章大多數篇幅只有六七百字,但其中卻充滿了人生的智慧,讀起來很輕松,卻又耐品,常有醍醐灌頂之感。這些文章大多是為女人而寫。

摘抄幾段
一個女孩子最大的缺點不是貧窮,而是俗氣和乏味。

一個不愛惜自己的女人,要想得到別人的愛是不容易的。

女人不必過分自覺為老媽子,把家中事搞的事事妥貼,男人不但不知足,還會變得越來越挑剔。

對男人可以關心,可以理解,卻萬萬不能遷就,這是原則問題。

中年女人最大的敵人是什麼?不是皺紋和發福,而是多嘴。

一個真正的女人是不會停留在被觀賞和被珍藏這一層面上的。

職業女性如果有什麼尷尬的話,那就是她們的理性思維多一些,她們永遠不會是男人餐桌上的一道點心。

獨立不是要做女強人,披掛上陣,與男人一爭天下什麼的,但至少要能自食其力,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上的獨立。

我從不是由於熱愛工作才熱愛生活,恰恰相反,是由於我熱愛生活才熱愛工作。

人的衰老是客觀規律,尤其女人到了一定年紀,唯有靠技能或者智慧吃飯才能贏得尊重。

只有自身的成熟和從容,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增值,至於別人怎麼看你,其實並不重要。

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永遠值得提倡的,包括愛錢愛美,但都別沾一「太」字,有時招來的結果不堪設想。

平常心是需要修煉的,同樣是一種境界。

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全文是什麼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出自《道德經》第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內而不爭,處眾人容之所惡, 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身居高位的人最好的行為 像自然界的水一樣呵護大家。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不會埋怨他人。

(9)上善若水故事概括擴展閱讀: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