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故事入我心的作文200字
A. 寫人的作文 外貌、動作、神態描寫作文200字
動作描寫具體化
跳 高
跳高架前只剩下李鶴同學一人了。這時橫桿已升到了 1.47米,比去年的乙組跳高紀錄高出一厘米。比賽的哨聲響了,只見李鶴同學向前飛奔而去,在離橫桿不到半米的地方,他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了橫桿,打破了校運動會的紀錄。
這一片斷總共才一百來字,真正寫李鶴同學破跳高紀錄的情景,只有大半句話,才二三十字,很不具體。
怎樣把「跳高」這一片斷寫具體呢?
【方法一】分解事物法
[解說]所謂「分解事物法」,就是把某一事物的整體從地點、時間、事件、人物等不同的角度,分成若干小部分,而後按一部分一部分一一具體寫來。就「跳高」這個片斷來說,跳高破紀錄的情景,可從動作上分解為四個方面,這就是助跑、起跳、翻越、落地,而後按先後次序一一進行描寫。
[示範]哨聲響了,李鶴同學原地蹦跳了幾下,習慣性地壓壓左腿,再壓壓右腿,直起腰,深呼一口氣,這才邁出輕快有力的步伐,向跳高架沖去。(助跑)當快接近跳高架時,一個急轉身,雙腳一蹬,兩個動作幾乎同時完成。(起跳)觀眾還來不及眨一下眼睛,她的頭部肩部就已越過橫桿,再一挺胸、收腹、翹腰,好一個「背越式」。(翻越)……「成功了!」破了校紀錄,四周一片掌聲,震得跳高架上的橫桿似乎也在跳躍。(落地)
【方法二】回憶聯想法
[解說]所謂「回憶聯想法」,就是採取補敘或插敘的辦法,回憶與當時事物有關的情景。比如:將這次校運會破跳高紀錄與往屆校運會破跳高紀錄的情形進行比較,有何不同?同一運動員,這次的跳高表現與以往又有哪些不同?還可進行多方面的聯想:起跑前李鶴同學的神情怎樣?有沒有信心?起跑時她是怎樣邁開雙腳的?速度怎樣?到了橫桿前,她又是怎樣向橫桿跨越的?翻越過橫桿後,落地時,她的神情又是怎樣的?
[示範]橫桿已升到了1.47米了,哨聲馬上又要吹響了。這時,一縷陽光照到李鶴同學的臉上,她顯得更加精神抖擻。(寫起跳前的神情)她想到了平日體育課上跟同學們一起練過,老師也不止一次地鼓勵過她,平時也跳也過最好的成績。看來,這次她對打破校運會的紀錄是充滿必勝信心的。(寫李鶴有獲勝的信心)隨著哨聲響起,李鶴同學在原地蹦跳了幾下,習慣性地壓壓左腿,又壓壓右腿,直起腰,深呼一口氣。她猛地向前奔去,大步從起跑點跑到橫桿前,又仔細地丈量了一下距離,然後又返回到起跑線處。只見她猛地握緊拳頭向前跑去,六米、五米、四米、……一米,在離橫桿不到半米的地方,她身輕如燕,兩腳一抬,好一個「背越式」,破了學校紀錄。(具體寫李鶴跳高時的神情動作)動作是那樣的輕盈,姿態是那樣的優美。「成功了!」在同學們的一片喝彩聲中,她向體育老師奔去,感謝老師以往的精心指導:她又向班級跑去,感謝同學們的熱情鼓勵……(寫成功後李鶴的神情)
【方法三】增添細節法
[解說]所謂「增添細節法」,就是圍繞中心,增添一些細節,把李鶴同學破校運會紀錄時的一些細微末節表現一一寫來,比如她的一個眼神、她的一個細小的動作、她獲得成功後同學們的表現,等等。如果在文中能適當地加上這些細節,文章會更細膩更感人。
[示範]李鶴同學站在起跑線上,沉著鎮定。她習慣性地壓壓左腿,又壓壓右腿,做完了這些准備活動後,朝我們笑了笑,又朝要好的同學遞了一眼神。(細節一)似乎要告訴全班同學,一定不辜負大家對她的期望。哨聲響起,她從起跑線上用大步量了一下到跳高架前的距離,每一步丈量都是那樣的仔細認真,生怕有一絲一毫的差錯。接著,她又跑回起跑線上,向手心用力吐了一口唾沫,(細節二)兩手揉搓,握緊拳頭,開始向橫桿沖去。全場人都屏住了呼吸,注視著這一瞬間的精彩表演。李鶴同學發出的嚓嚓聲漸漸消失了,她離橫桿越來越近了。起跳!她咬緊牙關。(細節三)只見她一個急轉身,雙腳一蹬,兩個動作幾乎同時完成。觀眾還來不及眨一下眼睛,她的頭部肩部就已越過了橫桿,再一挺胸、翹腰、收腹、雙腳合並,好一個「背越式」……「成功了!破了校紀錄,四周的掌聲,震得跳高架上的橫桿似乎都在跳躍……同學們跑進場地,擁抱著她,還有一個同學用拳頭打了她幾下,(細節四)然後將她抬得高高的。
B. 江西三色文化作文300
江西三色文化
紅色,是贛鄱文化的近現代特質。江西是一片紅土地,不僅孕育了千萬贛鄱人民,也孕育了獨具歷史底蘊的贛鄱紅色文化。上世紀初,中國人民在在追求當家作主的歷史進程中,贛鄱大地為中國紅色革命點燃了星星之火,而燎原燃燒的不僅僅有中國革命的偉大征程,還有不屈不撓、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百年歷史之中,中國共產黨正是啟程於江西,領導了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鋪就了中國特色的革命之路、建設之路、改革開放之路。如今,紅色文化已經成為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斗爭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其在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讀懂紅色文化,才能感知「江西精神」和「江西力量」,才能感知和表現紅色贛鄱文化的近現代特質之美。
綠色,是贛鄱文化的當代氣質。江西山、水自然資源豐富、環境優美:境內的廬山、三清山、井岡山、龍虎山世界知名,武功山、明月山、大覺山等各具特色;境內的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國際重要濕地、世界候鳥越冬的天堂;高達64%的森林覆蓋率讓青山綠水的江西「風光獨好」。十八大以來,中國已經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全新的高度,而江西省也明確了「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的施政綱領。在全新 的發展戰略指引之下,江西已經全面開啟建成中部地區綠色崛起先行區、大湖流域生態保護與科學開發典範區、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區的發展步伐,並走出了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只有讀懂江西的綠色文化,才能感知江西綠色崛起的文明密碼,才能感受贛鄱文化的當代氣質。
古色,是贛鄱文化的古韻內涵。江西素有「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之稱,悠久的江西歷史,名人輩出,贛鄱古文化更是璀璨如花。儺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書院文化、民居文化、戲劇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區域色彩濃厚的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廬陵文化、臨川文化等等,不僅構成了具有獨特魅力的贛鄱古文化,也使之成為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佛教文化、道教聖地的輝煌成就更是讓禪宗文化的「五家七宗」的「三家五宗」源於江西,成為古今中外不可多得的宗教文化勝地。對於我們,只有將藝術創作融於江西地方特點、歷史傳統的大視野下,才能感知江西古色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感受江西古色文化的魅力無窮!
C. 王二小的故事200字左右的
1943年的一天,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 鬼子掃盪來了,八路軍和幹部們組織鄉親們轉移。二小和鄉親們一起轉移到長城腳下。
吳連長帶著隊伍去山那邊,說要做個包圍圈等鬼子來鑽。
鬼子來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鄉親們轉移的方向走去,心裡著急,就唱著放牛歌走了出來。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為他們帶路。
二小牽著一頭壯牛,就帶著鬼子走了。
二小領著鬼子在山裡轉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頭拔出戰刀威脅二小。二小心裡很鎮定,卻裝出害怕的樣子,對鬼子說,那邊有條路,穿過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說:「你撒謊,你想騙皇軍。」二小說:「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著他走了。
到了八路軍埋伏的山溝,二小機靈地從溝邊往山上跑。吳連長一邊高喊要二小快跑,一邊開槍打死了向二小瞄準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隊長端著大槍追上二小,把刺刀扎進了二小的身體,將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樹葉一樣落了下來,滿山的樹葉都一起落了下來,鮮血染紅每一片樹葉和綠草。
八路軍發起了進攻,消滅了鬼子。大壯牛像是要報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隊子。
鄉親們把二小放到擔架上。吳連長喊著二小,鄉親們喊著二小,可是二小安詳地閉著眼睛。他再也聽不到了。
太陽也彷彿被染紅了,滿山都飄著紅色的樹葉,那景色,美麗極了。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後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卧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D. 作文關於革命故事的梗概200字
今天我們班開展了一次革命故事會。由勝南社區的黨員奶奶來給我們講的。她們分別叫:張奶奶、桑奶奶、徐奶奶、范奶奶。
張奶奶講的是「倔強的小紅軍」。內容是有一個將軍騎著一匹馬,一匹瘦瘦的馬。落在紅軍隊伍後面。看見有個小紅軍,將軍讓他騎馬,他不騎,給他吃的,他說他有很多。將軍無奈,走了。將軍一想:不對!趕忙跑回去。一看。小紅軍已經餓死了。將軍一看他的干糧,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骨頭,上面還有他的牙印······
其他奶奶分別講的:雞毛信、小蘿卜頭在獄中、王二小。我就不具體說了。反正奶奶們
講的都是繪聲繪色的,有真情實感的,我們現在的好日子是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奮發圖強!不能貪玩。我一定會記住的!
你好,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
E. 要一篇聽了爺爺奶奶講完革命故事後的感受,200字,謝謝拜託各位了 3Q
前些天,我聽了爺爺給我講了一個革命故事。故事講述的,1952年10月20日在朝版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權役中,黃繼光所在的 營奉命奪取某高地,當連續攻下敵人數處陣地後,被敵人一個集團火力點所困。黃繼光挺身而出,要求擔負爆破任務,勇敢地沖向 敵人地堡。當他擲完手雷,打垮幾個火力點後,發現還有一個火力點在頑抗,就忍著重傷巨痛,跌倒了爬起來,毅然直撲上去,以 胸膛堵住敵人正在掃射的機槍射孔,保證部隊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務,全殲敵人兩個營,自己壯烈犧牲。聽了這個故事,我很感動。 黃繼光以自己的生命保證了任務的完成,他的勇敢無畏的精神激勵著我們,我們要向他學習,在自己的學習生涯中,要不畏艱難, 勇敢的面對遇到的任何困難;要認真學習,掌握真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F. 紅星照耀中國每篇內容概括300字
第一章 探尋紅色中國
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開始深入蘇維埃紅區的冒險,去探究蘇維埃共和國、紅軍、共產黨的秘密。並且講述了張學良和楊虎成與共產黨達成一致搞日協議的原因和經過。
第二章 去紅都的道路
講述在進入紅區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經歷,並講述了國民黨通過「民團」這一組織對地方的統治和鎮壓政策。介紹了周恩來及賀龍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們獨特的個人魅力。介紹了許多年輕的紅軍戰士們因為被剝削被壓迫的命運而參加紅軍、熱愛紅軍的故事。
第三章 在保安
講述了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給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質朴純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過人,是一個頗有天賦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家。談到了共產黨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紅軍大學開展的各項課程以及紅軍劇社開展的宣傳工作。
第四章 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
本章講述了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的人生經歷、思想變改以及成長為紅軍領導人的過程。
第五章 長征
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艱難過程。著重記敘了第五次大圍剿,以及長征中強渡大渡河、過大草原等艱難英勇的事跡。
第六章 紅星在西北
講述了劉志丹開創西北蘇區的歷程,西北大災荒和苛捐雜稅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蘇維埃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貨幣各方而政策。
第七章 去前線的路上
講述了普通農民對紅軍的擁護,對蘇區工業的繁榮以及蘇區工人身上具有的樂觀活潑的社會主義工業精神
第八章 同紅軍在一起
講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紅軍內部,了解他們年輕、精神飽滿、訓練嚴格、紀律嚴明、裝備出色、政治覺悟高,才使得他們成為鐵打的軍隊。並且講述了促使司令員彭德懷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慘童年經歷,以及他獨特的個人魅力。紅軍採用游擊戰術的原因和策略。紅軍戰士健康豐富的生活。
第九章 同紅軍在一起(續)
共產黨軍事領導人徐海東的人生歷程以及中國殘酷的階級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殺戮和苦難。講述共產黨團結回族人民抵抗壓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 戰爭與和平
講述紅色中國的少年們耐心、勤勞、聰明、努力學習,代表著中國的希望,講述共產黨為建立統一戰線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領導人朱德極其傑出的領導才能和個人魅力。
第十一章 回到保安
講述了在敵人封鎖下的保安地區,紅軍豐富多彩的生活。講述了俄國對於紅色中國的影響以及德國顧問李德指揮作戰時出現的失誤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 又是白色世界
詳細記述了「西安事變」的具體經過、結果,以及對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積極影響。並分析了中國社會革命運動的復雜社會背景、面臨挑戰及其終將取得勝利的原因。
(6)紅色故事入我心的作文200字擴展閱讀:
《西行漫記》不僅在政治意義上取得了極大的成功,而且在報告文學創作的藝術手法上也成為同類作品的典範。人物刻畫、環境描寫以及敘事的角度幾近出神入化的程度。《西行漫記》中譯本出版後,在中國同樣產生巨大的反響,成千上萬個中國青年因為讀了《西行漫記》,紛紛走上革命道路。
G. 關於革命先烈的故事 200字左右 急急急
1、黃繼光
在上甘嶺戰役中,關鍵時刻黃繼光用身體堵住了槍眼,戰友們沖上「零號」陣地時發現,黃繼光敦實的身軀仍然壓在敵人的射擊孔上,他的手還牢牢地抓著周圍的麻袋,寬闊的胸膛還緊緊地堵著敵人的槍口……人們看到,黃繼光的腿已被打斷,身上有七處重傷,他的身後有一道長長的血印。
犧牲後的黃繼光全身傷口都沒有流血,地堡前也沒有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可以想見,在最後時刻,黃繼光是以何等堅強的毅力,拖著重傷的身軀,爬到敵人的地堡前,又一躍而起的。
2、劉胡蘭
1947年1月11日夜,上級通知她轉移。次日拂曉,國民黨卻突然包圍了雲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強令全村群眾到觀音廟集中。
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隨同群眾來到會場。國民黨當場又抓捕了石世輝、陳樹榮、劉樹山、張年成等,並脅迫她出場坦白。審訊中,國民黨千方百計,軟硬兼施,想誘使其供出同黨,並相許給她土地。劉胡蘭百般不從,從容就義。
3、江竹筠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江家灣人,中國共產黨地下時期重慶地區組織的重要人物,為中國共產黨追認的女烈士。
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與彭詠梧結婚,婚後負責中共重慶市委地下刊物《挺進報》的組織發行工作。1948年,彭詠梧在中共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書記任上戰死,江竹筠接任其工作。
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萬縣被捕,被關押於位於重慶的國民政府軍統渣滓洞集中營,遭酷刑仍拒屈、拒不交出軍統所要的中共地下黨情報;1949年11月14日,重慶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重重包圍之際,被國民政府軍統於渣滓洞監獄所殺並毀屍。
4、張洪儀
1931年考入棗庄中興公司職業中學學習。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抗戰爆發後,與同學創辦《抗敵報》。1938年參加魯南人民抗日義勇隊,任中隊指導員。1939年5月,組織1000餘名進步學生加入魯南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一總隊。
後該總隊更名為蘇魯支隊,任營政治教導員。1942年,任魯南軍區第一軍分區政治部主任。1943年底,任魯南獨立支隊(鐵道游擊隊)政委。領導鐵道游擊隊破壞敵軍交通線,奪敵軍用物資,除奸反特,瓦解偽軍。民眾稱該隊為「飛虎隊」。1944年獨立支隊撤銷,改任魯南鐵路工委書記兼鐵道大隊政委。1945年犧牲。
5、程仲一
1938年1月,中共五寨縣委成立,程仲一任宣傳部長。3月,五寨淪陷後,率縣抗日動員委員會和抗敵自衛隊配合八路軍一二○師一部襲擊駐城日軍,迫使日軍撤離五寨縣城。1939年1月,與王庭弼、白如冰等率晉西北抗日動員委員會部分幹部轉入大青山,開辟抗日游擊根據地。
曾率當地游擊隊配合八路軍騎兵支隊消滅歸(綏)涼(城)一帶土匪武裝,為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奠定基礎。同年秋,任綏東專署專員,率綏東武工隊三下豐東,開辟豐東抗日游擊根據地。1940年,調任綏中專署專員。
1941年冬,率專署游擊隊奇襲三道營火車站,斃傷日軍站長以下敵偽官兵多名,繳獲20餘支槍和大批彈葯。1943年秋調任綏南專署專員,帶領武工隊在崞縣窯子、三道溝、公雞咀一帶與敵作戰中連戰連捷。1944年2月10日晨,為漢奸出賣,被日軍重兵合圍於涼城縣郭木匠溝一帶。為掩護其他人員突圍犧牲。時年28歲。
H. 紅色經典故事100字~200字
第一個:
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第二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於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飢挨餓,陳賡同志感到十分疲憊。這一陣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忽然,看見前邊有個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
那個小傢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
小鬼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鬍子的瘦臉,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話說:
「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
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騎一段路再說!」
小鬼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說著把腰一挺,做出個准備跑的姿勢。
「那,我們就一塊兒走吧。」
「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
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鬼,說:「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
陳賡同志終於被這個小鬼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鬼,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眼前。
「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鬼,小鬼已經倒在草地上了。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鬼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麼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麼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I. 紅色革命故事200字
1、黃繼光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已任營通訊員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葯用光的情況下,黃繼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沖鋒部隊的勝利開辟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最高榮譽——他被志願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並授予「特級英雄」稱號(另一特級英雄是楊根思);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黃繼光最後長眠於沈陽市北陵烈士陵園。
2、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國軍一座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時左腿負傷,仍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過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葯包,以自己的身體充當火葯支架。隨著一聲天崩地裂的巨響,敵軍的暗堡被炸毀,董存瑞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犧牲時,年僅19歲。
3、王二小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沫源縣出現了一位全國聞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犧牲時才七歲,在日本鬼子掃盪一條山溝的時候,為了掩護幾千名老鄉和幹部,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氣急敗壞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槍尖摔死在大石頭的上面。幹部和老鄉脫離了危險,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犧牲了。王二小的動人事跡很快傳遍了解放區,每一個老鄉都含著眼淚,歌唱二小放牛郎,《晉察冀日報》在頭版報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跡。晉察冀邊區的文藝戰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創作了後來傳唱全中國的著名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4、八女投江的抗日小英雄王惠民
1925年生於黑龍江省林口縣刁翎鎮的四合村。因父親「王皮襖」參加「抗聯」並任第五軍軍部副官,房屋被日寇燒毀。她和弟弟妹妹們跟著媽媽到處躲避日偽漢奸的追捕,王惠民12歲時就隨父親上山參加「抗聯」第五軍。不久,她爸爸英勇犧牲了,小惠民在戰場上表現更加英勇。1938年10月下旬在烏斯渾河激戰中,她為祖國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獻出寶貴的生命,當時只有13歲。
5、朱德的扁擔
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
井岡山上出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