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的讀書故事心得一年級
1. 家長對孩子讀書的評價怎麼寫
1、希望虛心的學習,有特長之處加強學,不斷上進,不足之處要加強學習,力爭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化素養。
2、在初中短短三年生活學習,獲益良多。從不懂事小孩學會了獨立生活,學會照顧自己,遇到困難能自己學會解決。從小個子變成高大的小夥子,較好的成長起來,身體也結實了。在學習上雖然不是名列前茅,但也用功努力能聽老師的話,改正許多不良習慣。
3、家居貧困山區,父母雖有小職,但微薄的工錢還往往不能如數到手,只能維持溫飽。且父常年有病在身,還要贍養老人,現在住房貸款,入學也貸款,妹妹又要高考了,條件只許節儉,不許奢華,如花錢不顧家底,超越所限,重負不堪,物極必返。
4、兒子,你是爸好孩子,在新的一年裡,爸媽希望你能多自覺學習,自覺做功課。自己的房間收拾整潔;你已經是個大孩子了,做任何事情都認真去做得最好,不要馬馬虎虎,多點耐心。
5、女兒從小學起就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並且擔任班幹部多年,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她比較聽話,讓我省了不少心。總的來說,女兒比較獨立自主。女兒愛讀書,而且有主見,不盲從,我不追求她的成績,因為她懂得取捨。
6、她是一個善良,文靜,有愛心的女孩。她對人有禮貌,尊敬老人,懂得理解父母的辛苦,也懂得保護和教育弟弟妹妹。她的成績雖然不太理想,但她對於學習是自覺的,努力的,用心的。她熱愛自己的民族,常常因為一些國家時政新聞而感慨萬分。
7、孩子在家一直是個聽話的好孩子,經常幫我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雖然孩子還沒擠進班上的前幾名,但是他是個聰明好學的孩子,只要他努力,一定能趕上來!
2. 讀書感言 50字
讀書感言有:
1、我已經11歲了,從4歲開始,到現在,我已經讀了數不清的書了,我早早的就有了許多感覺,有時候,我想的每一件事都能和我讀過的書聯想到一塊。
我想說的是,在學樂中國里學習的大部分都是7-16歲左右的小孩,你們要知道,一生之計在於勤,只有勤奮學習,長大以後才能有所作為,最後,在新春之際,我,沈懿,一個小學3年級的學生,祝福大家新春快樂!
5、讀了童話故事神筆馬良後,我覺得馬良是一個善良的人,當他得到神筆之後,馬良就用神筆為鄉親們做起了好事。貪官想得到馬良的神筆,馬良用自己的智慧和神筆制服了貪官和他的衙役,我要向馬良學習,做一個善良有智慧的人。
3. 小學一年級(我與閱讀的故事)的徵文怎麼寫300字
只留書香滿心頭
書,就像一隻小帆船,領著你在知識的海洋里遨遊。
從那以後,我也用自己的零花錢給自己買書「充飢」。這些書里,給我印象最深的還要數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在今後,我要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漸漸的,在書的陶冶下,我變得不像以前那樣貪玩了。書籍成了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作文:我和書的故事400字
作者:羅姿欣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沒錯,書也是一杯耐人尋味的綠茶,越品越有味,令人智慧、令人清醒。我非常愛讀書,經常在書的天堂里遨遊。
一個晴空萬里的星期六,我和弟弟一起去書城看書。一進書城大門,只見裡面人山人海,非常多人。我一邊跑到三樓一邊想:那本書應該在那裡吧,不知道有沒有人拿走了。我直奔「古典小說」的書櫃邊東尋尋,西找找,終於找到一本《紅樓夢》,哎,怎麼被人放得那麼隱蔽呀!我把書抽取出來,貪婪地讀了起來。我每次看到林黛玉做壞事的時候,我都會說:「你怎麼能這樣子。」我不欣賞林黛玉這種心胸狹窄、爭風吃醋的人了。看著,看著,我把自己想像成了《紅樓夢》這本書里的一個人物了。
「欣欣,我看完《迪迦奧特曼》了,我們一起看《魔法咪路咪路》吧?」我聽見弟弟的聲音,假裝沒聽見,繼續看自己的書。「欣欣,快點!《魔法咪路咪路》要來了!」哎!雖然書很好看,但是《魔法咪路咪路》更好看。我的腦子里很亂,兩種想法都在爭吵。最終,我拿了個一元硬幣,正面在這里看書,反面去看《魔法咪路咪路》,我一丟,一看,是正面。後來我還是在這里看書。不過好險,選對了在這里看書,好好看哦!
以後的日子裡,我經常到書城看書,有時會買一兩本回去看。家裡的藏書越來越多,我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書,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糧食。我愛讀書!
4. 如何指導一年級孩子閱讀
《語文課程標准》十分強調學生閱讀量的積累,在低年級學段就要求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還要求學生喜歡閱讀,閱讀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使他們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完成這些指標,教師必須加強科學的指導和實踐。為了讓一年級的學生能早一點喜歡閱讀,走進閱讀,提高他們獨立閱讀的能力,在這里,我就如何指導一年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來談談我的一點做法:
一、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口味」的課外讀物。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圖文並茂的注音讀物,特別是一些童話、寓言、英雄故事等;如果就給他們規定要讀多少書,那樣學生反而失去了興趣,這樣老師就要好好的引導他們讀一些感興趣的書籍,採取形式多樣的閱讀方式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低年級的老師此時充當的腳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閱讀,不但要「引」而且要「激發」孩子內心的感受,讓他們嘗到閱讀的快樂,我一般採取了以下的方法:
1、利用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喜歡聽故事和講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一節語文口語交際課上,我請學生把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有一個學生聲情並茂地講了一個「女媧補天」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學生,故事講完後,學生們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我抓住時機進行表揚,並詢問他是從那裡學到了這么好的故事,他說他經常看中央電視台「上下五千年」的動畫節目中,從中還學到了很多好聽的故事,可以講給同學們聽。於是我就借勢引導學生回家多看看類似動畫節目,或者看看與這些節目中的故事相對應的注音故事書、童話書。在以後的日子裡,學生們都迷上了故事,更迷上了故事書。飯後這些孩子們總是喜歡把自己新學到的故事講給我和同學們聽,什麼《八仙過海》、《精衛填海》、《對牛彈琴》等等,而且他們講起故事來個個情趣盎然。採用這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了解傳統的民族文化,激發學生珍惜文化的情感。
2、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對於剛學完拼音的低年級兒童來說,就要開始積累詞彙了。在教學生字時,讓學生對生字進行擴詞,可以增加學生詞彙量,也可以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如在教學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的生字「春」,讓學生進行擴詞,其中有一個學生說了「春暖花開、春色滿園」兩個成語,我馬上表揚了他「你真棒,說的成語真好!」這時又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還有……春眠不覺曉……」我聽了非常高興說「你也相當不錯,你們能說出和其他同學不一樣的詞語和句子,了不起。」又問:「你們是從什麼書上看到的呀?」他們呢都說是從課外書上看到的,於是我又說:「課外書的本領真大,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組出很多很好的詞語、背出很多的古詩,而且還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呢!」說完就聽到下面有聲音在輕輕地說「我明天也要帶一本來……我回去也要看了……」。果然第二天就看見很多學生都帶了成語書、古詩、字典等等。用這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彙,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3、開展比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爭強好勝,有強烈的表現欲。故在低年級開展比賽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每周二的晨會課上總要抽出一點時間,讓學生來交流自己在雙休日中學到了那些課外知識,比一比誰的課外知識最豐富,然後評出「網路知識通大王」,這樣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非常高;每周五的下午課外閱讀課上,請學生展示自己本星期看到了那些故事、童話或者是文章,看看誰交流的故事最多、童話最多、文章最多,然後評出各種不同的獎項和不同星級的閱讀積極分子,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閱讀的熱情,使他們始終保持進行閱讀的興趣,能多讀書、好讀書。
二、指導學生選擇適宜的課外讀物
學生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但辨別力有限,需要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以實現閱讀的有效性,為此根據學生的能力、思想、年齡和興趣的不同,以及課堂教學需要的不同,認真幫助他們選擇適當的讀物。
三、教給閱讀方法,讓學生會讀書
把一篇課文讀懂不是目的,學會讀懂一篇文章,逐步做到自己能讀書,不待老師講才是目的。也就是說,不是要學生「讀會」而是要學生「會讀」。那麼要指導小學生會讀程度適宜的課外讀物,必須教給他們科學的閱讀方法,這樣才能夠把他們帶上路。「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益。」這足以證明方法之重要,以不增加小學生的負擔為前提,我採用了的方法是圖文結合法。低年級的課外讀物幾乎每篇都有插圖,有助於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如低年級注音版《唐詩三百首》中《靜夜思》就畫著一個人在靜靜地望著月亮思考,讓學生看圖和讀文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讀前看看圖,讀後講講圖,發揮圖幫助理解內容的作用。
四、及時評價——用成果鼓勵學生
任何人都希望對自己的作為有所認可,小學生也是如此。及時地評價學生的閱讀效果,不僅對已經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是個鼓勵,對於還沒養成習慣的學生也是一種促進。
評價閱讀效果,是與活動密切相關的,也就是在活動中對學生的閱讀效果作出及時、合理的評價,使學生的勞動得到認可,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體驗,鼓勵學生繼續閱讀。本學期有兩位學生被學校評為「讀書星」,對班級其它學生的促動很大,有很多學生都拿起了課外書讀起故事來了。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爭強好勝,有強烈的表現欲。如果在低年級開展比賽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如在每周的課外閱讀課上總要抽出一點時間,讓學生來交流自己在雙休日中學到了那些課外知識,比一比誰的課外知識最豐富,然後評出「讀書星」,這樣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非常高;利用每周五的中午課外閱讀課上,請學生展示自己本星期看到了那些故事、童話或者是文章,看看誰交流的故事最多、童話最多、文章最多,然後評出各種不同的獎項和不同星級的閱讀積極分子,這樣也許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閱讀的熱情,使他們始終保持進行閱讀的興趣,能多讀書、好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應從一年級開始培養,相信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我們堅信這樣一句教育新理念:「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樣我們就自覺去學習、研究,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課外能力。
5. 胸有成竹故事的讀書感想 《一年級》
讀了「胸有成竹」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做任何事前,心中都要有完整的計劃,就像文與可畫竹子的時候,心裡已有了竹子的形象。
6. 一年級下冊,閱讀感受上課故事20多個,請各位大神幫一下忙怎麼寫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並獲得審美體驗的版活動。它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權信息的過程。視覺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圖片,也包括符號、公式、圖表等。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過程,是由閱讀者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調節控制的,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自我修養。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可以改變思想,從而可能改變命運。
7. 一年級的故事 想法和收獲
讀書,讀書能給人帶來快樂,快樂來自相信自己,超越自己! 閱讀是一個人內個體生命的擴展.以學生為主容體,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提供適合其閱讀的讀物,讓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促進孩子語文素養的提高. 埃及人阿巴斯·阿卡德說:「閱讀——。
8. 小學生閱讀書籍的家長反饋意見怎麼寫啊
毛昕彤家長:孩子很愛看書,有時甚至達到痴迷狀態。我想這一點對於她的寫作水平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一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
許書樂家長:建議讀書時手上拿一支筆,或在書上勾畫提示,或在本子上做一些筆記。
施奕昕家長:孩子是一個不太愛看書的學生,作為家長很是煩惱,學校開展的課外閱讀活動促進了孩子讀書習慣的養成 。現在她已經能耐心地去讀一本較厚的書了。
夏宇簫家長:孩子讀書是好事,希望能堅持。現在有時會做一些小事,甚至洗自己的衣服,雖然沒有洗干凈,但我們看到孩子越來越懂事了。
黃贇家長:孩子非常喜歡讀鄭淵潔的「皮皮魯系列圖書」,讀了以上幾本書後感觸很深,每天在家和我們談論書中的內容與想法,更加豐富了孩子的想像力。鄭淵潔的書我小時候也愛讀,希望孩子讀得更多些。
王易家長:這些書帶有科幻的色彩,想像力豐富,故事情節變幻莫測,能引導孩子展開更多的抽象思維、空間想像能力,對開發智力有幫助。
吳政諭家長 :讀一般好書,並且能夠從中得到啟示,是非常好的一個習慣,希望能夠繼續保持下去。
王欣培家長:希望好的故事給你帶來愉快的心情,使你更加懂事。
曾常霄家長:孩子從書中慢慢地學會與人相處的道理,讓我們家長很放心,孩子確實是在一天天地進步。
楊時超家長:孩子愛讀書的習慣使他受益很多,希望繼續保持。
陳仟諾家長:孩子非常愛看皮皮魯的故事,但她僅僅停留在看的基礎上,還不能學習其中的句子寫法。作為家長對她看書非常贊同,就是不知道如何檢驗。(建議:每天和孩子口頭交流讀書心得。)
陳瑞淇家長:這次感受寫得不錯,希望陳瑞淇向舒克貝塔學習,不斷戰勝困難,取得進步。
杜沈晨家長:能夠讀課外書並說出自己的感受,這一點很好。希望以後繼續堅持,不要放棄,只有這樣,才能有所進步。
陳勝莊家長:比較喜歡讀皮皮魯的故事,閱讀是孩子成長的好老師。
王欣怡家長:很好!能懂得書上所講的道理。希望你不要成為《皮皮魯遙控老師》里的皮皮魯。
柏雲龍家長:讀一本好書,就是與優秀的人對話。能有幾點收獲難能可貴,但貴在堅持。
袁琳家長:《皮皮魯和夢中人》這本書我沒看過,孩子的讀書感受完全是自己的理解 ,從而也說明孩子確實讀懂了這本書。
蔣允文家長: 希望你一直保持愛看書的好習慣,繼續讀一些好書,有益的書。
9. 一年級的讀書心得怎麼寫
小學一年級讀書心得(一)
——《世界兒童美德故事——孝悌》心得
假期里,我讀了一套《世界兒童美德》叢書,其中《孝悌》講述了五個小故事,有孝順的小烏鴉、兩只小熊、扔筐子、黃香扇枕和誰的兒子好,都講的是孝順長輩、兄弟友愛的故事。讀完這些故事,我十分欽佩他們,我要學習這些美德,那麼在平時應該怎麼做呢?好好學習,不斷進步,讓父母省心,是孝順父母的一種表現;對兄弟姐妹友愛是一種美德;在學校里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同樣是一種美德。只有具備這些美德,我們長大後才能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人民,更好地服務社會。
小學一年級讀書心得(二)
——《木偶奇遇記》心得
這本書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木偶孩子匹諾曹從木頭變成人的故事。在這過程中,他遇到了會說話的蟋蟀、仙女、鯊魚、大蛇、小燈芯……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故事。他最大的缺點就是不願意學習,竟把爸爸賣掉大衣買來的課本換成戲票去看戲了,貪玩離開學校跟著小燈芯去了玩兒國後變成了驢子。他還愛撒謊,他在小仙婦女面前說謊,結果鼻子一下子長出了好幾倍,連門也出不去了。但是,他很善良,在親人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下,他終於變成了真正的人。
這個故事教育我們只要善良,知錯就改,好好學習,就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這個故事對我的觸動很大,小匹諾曹的缺點其實在我們很多同學身上都存在,能不能成為一個完美的人,關鍵看我們對這些缺點的態度。今後,我一定保持優點,改正缺點,努力成為一個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