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國家資助金的故事900字
A. 徵文國家資助故事900字有題記
朗朗的讀書聲,是《弟子規》五千年的沉澱
忽而飛上藍天的風箏,又撥動了誰的心弦?
春天裡,天地間
風吹過北國,你的身影倩倩
——題記
飛翔,是春天不變的主題。
「高點兒、再高點兒……」周末經過廣場時,聽到了那個小朋友牙牙學語中也不表露無疑的快樂心情。再抬頭看看,不禁低喃,春天,真的來了。
風箏飛著,帶著春日裡的夢想。記得去年,大概也是這樣的陽光明媚時,我手裡拿著風箏,同樣的地方、同樣的時節,我放飛了關於春天的第一份夢想。現在,廣場上空飛翔著各式各樣的圖案,其中最多的就是燕子。剪刀似的尾巴、加上靈巧的翅膀,春天以至,它們也回來了。聽聞到久違的嘰嘰喳喳、再次見到了它們遨遊著的風景……春天到了,是不是一份淡淡花香,也悄然而至?
風中,搖曳著你的花瓣,你笑著、用這淡粉色的夢想來回答。前兩天媽媽下班時買回三朵康乃馨,現在仍能聞到它的清香。是那種不刺鼻卻讓人沉醉的香氣,面對這春天的時節,我低喃:「或許,淡雅是春天的主題,而靈動則是它不變的色調。」伴著花香,我把目光鎖定在小區的草坪上。那床厚厚的棉毯早已不見,如今的草兒們也爭先恐後的長大著——不是鮮綠,是淡色的美。風一吹,它們往同一個方向盪漾,是幻影嗎?我看到它們似在飛翔……
春日的天,很藍、很深遠。是那種沒有一絲雜色的美,純藍、純美。多期待這樣一場春雨,噼里啪啦敲打窗門,或是打上一聲春雷,讓我感知到春天獨一無二的吶喊與震撼。期盼與等待相融,這是春天給予我獨特的心情——久違了,豆大的雨滴;久違了,吮吸著的土地。再望一眼這份湛藍,似乎這抹顏色是一種吸引,總能不自覺的將視線集中,看到它,就看到了夢想的飛揚——輕舞飛揚,贈與春天再適合不過。
聽著這首充溢憧憬的歌,也不自覺的哼唱著。鋼琴的伴奏,恰到好處的聲線,像春天。一切靈動景緻都讓春天完美消化。我細細聽著,眼前幻出了春日的一派風光,高高的藍天上飛著兒童放學歸來時自由的紙鳶,田野里麥苗與花香四溢,是那種久違的、自然的氣息。比起夏日,它少了激情;比起秋天,它少了孤寂;比起冬天,更是少了恬靜。似沒有,卻也都存在著——多元化、立體,這是我對春天的評價。形容它,沒有單一的詞彙,那太過簡單;形容它,卻又不需要太過華麗的句段,洗去鉛華,無言就是最好的回答。
歌,唱到了高潮;而春天,也走進了人間四月天。
我想在文尾給你講一個故事——有一個名叫春天的天使,它來到人間,將它的美好、它的善良及它的單純贈與這里,我曾這樣問它:「這樣的毫無保留,是否值得?」她沒有給我回答,卻笑著說:「這是人間,最美的土地。」
風吹過,劃過了我的臉頰。思緒也飛翔,暖陽中,你是否也聽到了她的答案……
追問:
再美一點
B. 《我的陽光故事》徵文900字
這是一個陽光濃似花生汕的下午,老師把我叫去辦公室,說是要寫一篇現場作文,關於母愛。我立刻就蒙了,母愛,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寫,一直寫到初中。
圖書館的陽光很溫暖,照著我,暖洋洋的。我慢慢閉上眼睛,腦海里像開花結果的慢鏡頭一般。
我的母親,不高,也沒有文化,長得更不是傾國傾城。她也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女人,把她的一輩子,給了她的丈大和孩了。
小時候,我第一個會叫的是「媽媽」。她說,這兩個字讓她興奮得不得了,抱著我手舞足蹈。
三歲時,我很喜歡黏著她,幾乎是她走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像個小跟屁蟲。
四歲,我上了幼兒園。四年來,第一次離開她,我很不習慣,我緊緊抓著她的衣服,不讓她走。最終,她還是狠下了心,她說看著我眼睛掛著淚珠,她會想哭。
七歲,我進入小學,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告訴媽媽,我今天學到了什麼。
當我慢慢長大了,她對我說:「我們之間沒有秘密,好不好?」我大笑著叫道:「Yes,Sir!」像個士兵對長官的承諾。
現在的我,十四歲。這個平凡普通的女人,養育了我十四年。現在的我,就算離開她一星期也不會想她。她變得越來越嘮叨,我也變得越來越不想和她在一起了。
我干什麼都是慢吞吞的。
早上起遲了,她就說:「你慢慢來!反正你已經遲了,明天我把鬧鍾調到7點半,讓你遲到一次!」
放學,我從教室里出來的時候,天都已經黑透了,她說:「每次你都這么慢!現在外面這么冷,下次你試試吹冷風一個小時,看你受不受得了!明天你自己回來,懶得來接你了!」
晚上,我的作業總是寫得很遲,十一點、十二點是家常便飯,她總說:「你可不可以每天作業寫得快一點,怎麼有你這么慢的人!」
但是,每天早上,不管我起得多早或是多遲,她總是早早地幫我准備好早餐。她說:「你貧血,就是要多補充營養。」每天傍晚,不管放學多遲,寒風有多麼地刺
骨,她總是在校門口等著我,第二天、第三天也是一樣。每天晚上,不管我作業寫到十一點、十二點,甚至凌晨一點,她總是等我睡著了才睡。
她違背了曾經的承諾,她有秘密沒有告訴我,但從她和爸爸的交談中,我已經猜到一些。既然她不想說就不說吧,她怕我擔心,她怕家裡的一些瑣事會影響我。
她,一個平凡普通的女人,但是,一個母親的細膩和深情,她一樣也不少地給了我。
童年的陽光,現在的嘮叨,媽媽,你是我生命中抹不去的陽光。
C. 我的閱讀故事 900字
書,就像沙漠里的指南針,又像是黑夜裡的北極星,時時刻刻都默默地在為人們導航,指引正確的方向。
我原本是一個什麼都不愛做的人,更何況說是看書了。
每次看見同學們拿著一本厚厚的課外書時,我都非常的不解,因為,我覺得,一本上千字甚至上萬字的課外書,怎麼寫都是那件事情,而且也沒什麼樂趣在其中。
作文這一項作業,我十分厭惡,將寫作看成世界末日的到來,我幾次想調整心態,心平氣和的寫作,但一看見平淡無奇的文字和剩下的方格,就不免要暴躁起來。
我們班有很多作文寫得很好的同學,我想他們的作文寫得那麼好可能是因為十個字,那就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吧。我想,這十個字又代表了兩個字,那就是「讀書」
於是,我試著嘗試看一本較薄的書。我剛開始看時,十分厭倦。可一但沉迷了進去,我就無法自拔。
很快,一本書就被我看完了。於是,我又試著去看一本較厚的書。可這一次,我剛開始看時不會覺得很厭倦。
一本又一本的課外書被我看完了。在書店時,我發現了一樣更有趣的書——小說。
小說有恐怖的,有教育的,也有科幻的等。可我還是比較愛看恐怖類的。
書給我帶了無窮的樂趣,就連我做夢時也幻想到了書中那種地方。
可現在,上了初中,作業量也變多了,壓力也變大了,好不容易做完了作業還有時間,竟然還要復習。
每次我在復習時,趁媽媽不在,拿起書來就看。直到有一次,門沒關好,看書也看入了迷,媽媽進來了我也不知道。
書,被沒收了。可我的心還暢游在書海里。
後來,我也意識到偷看書的危害了,可怎麼也剋制不住,因為我的生命已經和書鉤在一起,不可能再脫開了。
D. 以「我與成都的故事」為題900字記敘文
我至今還記得那一刻:身在成都,卻有了家的感覺。
2013年8月,夏日炎炎,我和家人剛到成都不久。我兩個孩子,一個叫費恩,11歲,一個叫尼芙,9歲,都喜歡跳長繩。一天傍晚,我們全家帶上3米長的繩子,在附近的公園里找了一塊不錯的空地就開始玩兒了起來。兩個人搖繩,兩個人跳,輪著來。
這很快就吸引了不少納涼的人來看稀奇:一家子老外在跳長繩——繩子用的還是小學玩兒的那種。
有個跟我女兒一般大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靠了過來。女兒尼芙雖然那時還不會講中文,但還是招手請她一起跳。於是兩個小姑娘就一塊兒玩兒了起來。
不久,小姑娘的父母也加了進來。觀眾也越來越多。再接著,大夥就都擠著來跳,有個老奶奶都來了。
就這么件小事,大家一起跳,一起笑,讓我意識到成都人和澳大利亞人是一樣的。努力工作,不忘休閑,珍惜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光。成都人和澳大利亞人一樣,愛笑,不喜歡一本正經。這應該是我們全家都願意把成都當成家的原因。
有這種感覺的不止我一個。成都和澳大利亞的關系之深出乎我的意料。作為總領事,我每天都深有體會。中國南方的許多城市人口都與日俱增,這些城市的許多住宅是由澳大利亞的建築設計師設計的。澳大利亞的一家大銀行落戶成都,聘用了好幾百個學金融的大學畢業生。還有一家澳大利亞的物流公司在成都建了倉庫,為這一地區的電子商務提供服務。
這種關系早已超出了商業領域。成都一家醫院採用了澳大利亞技術來恢復失聰兒童聽力;城西的一所大學開設了澳大利亞歷史和文學課程;澳大利亞當代演奏家和作曲家和四川音樂學院的傳統音樂家一道共譜新曲;澳大利亞的大廚們也將新鮮優質的農產品帶進了成都的餐飲飯店。
就像在公園里玩跳繩一樣,成都人和澳大利亞人都喜歡參與。加強中澳兩國關系需要我們勇於嘗試,體驗新事物,結交新朋友。如果下次我們在公園跳繩的時候你也剛好在場,別不好意思,一起來吧!
波蘭駐成都總領事 卡夏
2014年10月,我隨波蘭外交部來成都考察領館選址,當時我第一眼就愛上了成都這座城市。當時我並不知道這里將很快成為我未來4年的家。
E. 徵文少數民族的故事900字
民族團結一家親。有一句歌詞叫做「家是一個家,國是大中國」。這句歌詞誰也不陌生。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自秦朝開始,我國就是統一的多
民族國家。在此兩千多年的歷史當中始終沒有間斷過。我國幅員廣闊。在960萬平方公里上生活著56個民族。民族團結是中國最重要的問題。當今的中國,搞好
民族團結才是重中之重。民族團結,有利於國家的發展,有利於人民內部的團結,增強各民族之間的責任感。
伊斯蘭教的教規當中有一句話叫做「凡信仰伊斯蘭教的人都是兄弟姐妹」,那麼我在加上一句,「但凡相信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和諧的、繁榮的多民族國的家的人,維護各民族之間關系的人都是兄弟姐妹。」
從新中國建立至今,中國的發展速度快得驚人。因為什麼,因為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如果說沒有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中國也不可能迅速的發展。
7.5事件,由於外國勢力的影響,和國內各民族之間的不信任,不團結,才導致了7.5事件的爆發。等爆發之後,更多的人才意識大民族團結的重要
性。三個離不開思想從此開始慢慢的的刻到每一個民族同胞的腦海中。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民族團結始終是
一個國家發展的前提,如果說一個國家民族之間不團結,那麼就不可能有強大的國家。
在新疆布爾津縣哈薩克族愛心媽媽--麗達常年幫扶各族貧困孩子。麗達下崗後從街頭擺小攤開始做起,現在經營一家民族工藝品商店。2003年,麗
達聯合其他姐妹一百多人共同創辦了布爾津縣「愛心媽媽」協會,5年來,愛心媽媽們已先後幫扶了20多名各民族貧困孤殘兒童和困難群眾,累計捐款捐物達十多
萬元。麗達:「我是個下崗工人,當時有好多人幫助過我,要不是他們的話,我就不會有今天的好日子,現在我有能力了,有條件了,所以我幫助別人。我們民族漢
族都是一家人,大家只有團結了,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才會一天比一天好。」
在我們的身邊正是因為有像麗達這樣的人在我們的身邊,他們的心中沒有民族之分,沒有等級的限制。才讓我們這么多的各民族的孤兒在一起有一個新的
家。在整個大中國當中,像麗達這樣的人還有無數。他們知道在中國沒有什麼民族之分,一切都是平等的。56各民族沒有等級之分,更沒有高低貴賤。只有我們
56個民族在一起,和諧共處,和睦相處。才會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的繁榮強大。只有個民族團結,我們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F. 我與 ——的故事半命題作文900 字
書,是我生命中的航標燈;書,是我永不放棄的追求。――題記小時候,我並不愛讀書,只覺得玩最重要。直到有一次,偶然的一次,一則《皇帝的新衣》進入我幼小的心靈。步入小學,我對書的要求就不僅僅局限於那麼幾則童話寓言或四大名著。我有了新的追求:《堂吉?訶德》、《哈里?波特》……它們帶我走進了虛幻而又令人嚮往的神奇世界。我常常在皎潔的月光下,盡享書給我帶來的無窮歡樂;我有時在溫暖的陽光下,體驗書中主人公的凄慘命運,不禁潸然淚下。其實,讓我真正愛上讀書的,還是那次……那次,是暑假,家人帶我外出旅遊,我准備了一本心愛的書――《老人與海》。可就在出門前,我望了帶上它。當時我還並不以為然,只想就好好欣賞風景吧。誰知,我一直在想書中的內容,想起勇敢的桑地亞哥老人正在和大馬林魚,一群貪婪的大鯊魚搏鬥……夜晚,我輾轉難眠,滿腦子都是老人那蒼老的面龐。就在這時,我真正體會到了書對我來說是如此重要。吾不可以一日無書。我真的完全到了這種意境。現在的我,更沉醉在散文之中,周敦頤筆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令我至今難以忘懷;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更讓我叫絕……書是我的小夥伴,是她讓我愛上了書!
G. 求一篇作文 我家的故事 900字
在我家客廳雪白的牆壁上,掛著一張全家福。照片里坐在木椅左邊的那個嚴肅的中年男子就是我的爸爸,而媽媽坐在木椅的右邊,滿臉微笑。咦,那個笑盈盈的小姑娘是誰呀?不用說,那就是我了。我捧著一促盛開的鮮花,坐在爸爸媽媽的中間。照片上每個人的表情中都透著發生在我家形形色色的故事,你想知道嗎?
與眾不同的爸爸
爸爸是個電腦老師,一點兒也不整潔。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他腦後的一撮頭發直翹向上方,像沖天炮似的。但他一點兒也不注意自己的「光輝形象」。爸爸一在別人面前就顯得很嚴肅,沒有一點兒幽默感。可一到家裡就「放肆」起來,一句句俏皮話從他的嘴中吐出,逗得我和媽媽連腰都直不起來。
一天早上,我和媽媽正在吃早飯,只見爸爸「啊」得一聲從床上一躍而起,一邊飛快地穿衣服、洗臉刷牙,一邊大喊:「來不及了,要遲到啦,要遲到啦……」然後趕緊拿上需要的書,匆匆忙忙地下了樓。而媽媽倒是相當鎮靜,說:「他呀,馬上就會回來的。」我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見爸爸氣喘吁吁地回來了,滿臉滑稽的表情,說:「哎呀,我真沒記性,今天可是星期六呀。」我聽了,差點沒噎著。
助人為樂的媽媽
我的媽媽性格開朗,活潑大方,有時我真覺得媽媽像個小孩子。媽媽溫柔善良,助人為樂,經常幫鄰居扛米、扔垃圾。
一天,我和媽媽去青龍逛街。「媽媽,媽媽……」只見一個小女孩淚痕滿面,哭著找自己的媽媽。媽媽見了,忙走上前對小女孩說:「小朋友,你是不是找不到媽媽了?」「……媽媽……不……不見了。」小女孩哭著說。媽媽拉著小女孩的手說:「阿姨帶你去找媽媽好不好?」小女孩點點頭。媽媽帶著小女還來到了總服務台,問清了小女孩媽媽的姓名,通過廣播來找她媽媽。我們在總服務台等了好久,小女孩的媽媽還是沒有來。我有些想走了,可媽媽還是站在總服務台前等小女孩的媽媽,直到小女孩的媽媽來了,媽媽才帶我繼續采購。
愛護環境的我
在爸爸媽媽的培育下,我從小時候內向的我變成了活潑開朗的我。我非常喜愛大自然,最討厭人們任意破壞自然。我經常撿起大街上的垃圾,把它們扔入垃圾箱中。
有一次,我和好朋友在街上看見幾個中學生隨意大把大把地摘樹枝上翠綠欲滴的葉子,使原本茂密的大數已露出了光禿禿的樹干。我正准備走上前去制止,好友卻拉住我,說:「你瞧他們人高馬大,打傷了你怎麼辦?」我堅定地說:「他們在破壞自然,就是在破壞我們的家。我們是對的,對的不該怕錯的。」於是我走上前,對他們說:「大哥哥,不能隨意破壞自然,樹是有生命的,你這是在破壞我們的家。」那幾個中學生一聽,紅著臉說:「你說的對,小朋友,謝謝你。」說完急忙走了。我想,要是人人都能保護環境就好了。
瞧,這就是我家的故事。與眾不同的爸爸、助人為樂的媽媽和愛護環境的我,構成了這個充滿了歡樂的家,我愛我的家。
H. 我與書的故事作文900字
[我與書的故事作文900字]我的讀書故事
福州市群眾路小學倪嘉辰
高爾基說過:「讀了一本書,就像對生
活打開了一扇窗戶,我與書的故事作文900字。」
培根說過:「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
光彩,,給人以才幹。」
我覺得:「書就像神秘的寶石,裡面藏
著無限價值;書是知識的寶庫,使無知的人變
的博學、多才;書就像忠實的朋友,在你遇到
困難的時候,總會默默給予你幫助和支持。」
所以,我愛書,甚至愛書愛到痴迷的程度。
我隱隱約約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
媽媽每天下班回來,總會把我抱在她的腿上,
手裡拿著一本故事書,一篇一篇給我講。我總
會靜靜的坐著,津津有味的聽著,彷彿自己置
身於書中所描繪的世界。媽媽講到精彩之處,
我還會使勁的拍手,那一刻,媽媽總會欣慰的
看看我……
上二年級的時候,我擁有了第一本屬於
自己的文字書??海底兩萬里。那天晚上,我正
在聚精會神地寫著作業,小學四年級作文《我與書的故事作文900字》。媽媽把一本書遞到我
的面前,我定睛一看,在書的封面上畫著一幅
神秘的圖畫:一個戴眼鏡的科學怪人,正坐在
一艘魚形的怪船中開懷大笑。幾只全身布滿彩
色條紋的石斑魚,正圍著怪船游來游去,似乎
在打量這個闖進他們世界的不速之客。我立刻
被它深深吸引住了,立刻從媽媽的手中搶過書
來,立刻翻開書看了起來。管他什麼作業,先
放到一邊去了。書中的怪魚,勇敢機智的尼摩
船長,此時已經成為了我的一切。不知過了多
長時間,我突然聽到媽媽的叫聲:「辰辰,作
業做完了沒有。」,直到這時,我才想起作業
還沒完成,匆匆忙忙的補完作業後,我把書偷
偷帶到被窩里。夜深了,家中靜悄悄的。我又
輕輕的把書翻開,和書中尼摩船長一起繼續神
游奇妙的海底的世界……
第二天醒來時,我發現那本書還被我牢
牢地抱在胸口上。接下去的幾周,那本書白天
陪我去上學,晚上陪我睡覺。他簡直就成了我
生命的一部分。
從接觸《海底兩萬里》這本書開始,我
嗜書的情結,一發不可收拾。我迫不及待地走
入了書的世界了。書展示給我的比我想像的還
要多,那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奇幻世
界,那個世界比現實世界還要豐富、要奇妙。
《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十萬個為
什麼》、《昆蟲記》……,象漩渦一樣一下就
把我吸到書海的海底,久久不能浮出水面。
書陪我渡過歡快的時光!書籍將成為我
的終生朋友!
I. 我和電腦的故事 初二作文,800至900字
電腦進入我的生活,是兩年前的事了。那時我的幾個朋友家裡都自已的電腦,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常常笑我被時代拋到「腦」後,張口一個:「聞到死」,閉口一串:「因特兒」,有時,我心血來潮,多想和電腦親密接觸一次,「一邊去,你『腦盲』一個!」朋友不夠「哥們」義氣的話讓我好生氣不過。那段時間,我把對電腦的那份愛都寫進日記里,有一天,媽媽說只要我的成績考得好,咱家也買台電腦;真是「功夫不負苦學人」,年底,我拿著成績單給媽媽看,一台「聯想」電腦被搬到我的家裡。從此,我的電腦生活開始了……
有一段時間,老師布置的作業非常多,媽媽對我的學習要求很嚴格,雖然我正做著題,卻目不轉睛地望著電腦,一會兒便發起呆來, 直到媽媽推門進來。「怎麼只寫了兩題,嗯?」媽媽嚴厲地質問我。 「你是不是想玩電腦?」我點了點頭,哀求道:「媽,我的《名偵探柯南》才看了十幾分種,讓我看完嘛,求你了!」,媽媽一口拒絕:「不行,你現在正是學習的關鍵時刻。再說看電腦又影響視力,你還是做題吧!快做,不做完題不準睡覺!」我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到桌邊做題。
沒想到,好景不長。一年後,我的電腦就經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是聲音沒了,就是顯示器」罷工」,玩玩游戲,『卡』得真要命,最惱就是死機,整天找變著法』弄』錢的售後,一氣之下,我自已打開了機箱親自操作,一面看說明,一面找不對勁的地方,好在爸爸的一個朋友在科技城工作 ,支了不少維護電腦的妙招 , 在我的反復調試下,耐心等待後,我自已終於找到問題的答案。我的內存條壞了,自已親手換上一條 , 操作系統壞了 , 自已GHOST快裝一個XP新系統,可別替我高興呀,我這手功夫『二腳貓』功夫,還能幫其他的朋友做個新系統,維護電腦硬體什麼的。當然,慢慢地我也喜歡看一些電腦雜志了,像《電腦愛好者》、《家用電腦》等電腦書籍 , 漸漸地,我竟然成了個小電腦技術員了。
電腦給了我很多樂趣,我的學習更離不開電腦。放學之後,寬頻上網,我和同學交流學習上的不解和困惑,交流心中的煩惱和成長的快樂,當然,也不失時機地「爽」上一把游戲。這就是我和電腦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