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革命英雄事跡故事400字
A. 潮汕民居作文400字
中國地大物博,地方建築燦若星河,各具特色,潮汕民居便是這其中的一朵奇葩。潮汕民居融匯千百年來潮汕人的智慧,如同山西平窯民屋的粗獷,瑤寨吊腳樓的野趣,江南徽屋的雅緻,蘇州園林的自然一樣,潮汕民居也擁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內涵。
潮汕農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帶,經濟比較發達,許多望族多聚居在這些地方,舊縣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況。因此,城鄉居民均有濃厚的氏族觀念,體現在聚落建築就是以姓氏宗祠為中心的圍寨格局。清府縣志載:「望族營建屋廬,必建家廟,尤加壯麗。」「雕梁畫棟,池台竹樹,必極工巧。大宗小宗,競建祠堂,爭誇壯麗,不惜貲費。」潮汕農村多聚族而居,而整個村寨,都依其宗族觀念、風水觀念、生產生活、防禦功能以及某些美學觀念來營建,因此潮汕民居的大格局便是獨特的理想風水人居環境。同時潮汕民居直接地將大自然因素所謂「天時、地氣、順風」溶入建築中,體現出人天和諧的統一境界和高尚心靈意境。
潮汕民居的建築方位一般是取朝南偏東的,以南為主。這樣一來,冬天可擋住嚴寒的北風,夏天則可以接受涼快的南風。
[潮汕民居的主要樣式]
在潮汕,農村傳統民居的樣式有多種多樣,雖然現在的潮汕地區出現了許多的高樓大廈,但是在農村裡,仍然保存著一些傳統的老式民居,而且這些民居都是用形象生動的名字來命名的,如「四馬拖車」、「四點金」、「下山虎」等等。
B. 說明文作文400字潮汕著名小吃
我喜歡的潮汕小吃
朋友,你過潮汕地區嗎?品嘗過潮汕小吃嗎?說起潮汕小吃,那可是多種多樣,說也說不完;它不僅樣式多,而且各有特色。就拿潮汕蚝烙說吧,它可是我最喜歡的潮汕小吃喔!
蚝,是我們潮汕的特色水產,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被譽為&ldqu;海里的牛奶&rdqu;。最有吸引力的美食當數汕頭的蚝烙。蚝烙是以鮮蚝粒加鴨蛋薯粉做原料,在平底鍋中翻煎而成。一邊煎一邊吃一邊飲,別有一番風味。 蚝烙的主要調料是蔥粒、味精、魚露及新鮮鴨蛋,品嘗蚝烙時則要放上洗凈切碎的青青翠翠的芫荽,配上的醬碟便是沙茶和魚露。食蚝烙時不僅可以品嘗到蚝烙外酥內嫩,香脆鮮美的味道,還可觀賞到蚝的圓潤肥大,鴨蛋的金黃色澤的誘人外型。
記得有一次爸爸帶我去吃蚝烙,那裡人很多,我看見那個做蚝烙的廚師熟練地打著蛋,在平底鍋里倒上油,用大火將鍋里的油燒得滾燙,然後把和著生粉的鮮蚝適量地倒入油鍋中,接著將打好的蛋輕輕淋上去,不一會兒,生粉就結成了一張大餅似的塊狀,顏色也逐漸由淺變深了。這時,廚師把大片的蚝烙鏟起,將它翻個底朝天,那油泡泡還在歡快地跳動著,只見翻過的那一面已經呈金黃色。廚師時不時地翻動著,一陣子後,再將大片蚝烙切成幾塊,再炒幾下,撒上一層翠綠的芫荽,香噴噴的蚝烙就做好了。我興致勃勃地嘗了一塊蚝烙,它的口感真是名不虛傳的鮮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軟。吃正宗的蚝烙,當然少不了一碟新鮮的魚露啦。蚝烙炒得滑滑軟軟的,表皮酥脆爽口,里層鮮嫩柔軟,融入了微微的蛋香又不失海鮮的味道,實在妙!再加上魚露特有的鹹味,不知該怎麼形容它的香呀!
蚝烙只是眾多潮汕小吃中的一種,還有手打牛肉丸、達濠魚丸、水晶球&hllip;&hllip;多得我都數不過了。潮汕飲食文化豐富多彩,如果你到潮汕,除了觀賞風景,一定要嘗嘗我們這兒的特色小吃,那才叫不枉此行啊!
C. 作文《 潮汕少年報》來了 400字
例文
少年報》來了!中隊委員捧著一疊報紙走進教室,邊走邊發,「嘶_」沒等他鬆手,我急忙上前猛地一抽,報紙破了。這張發給誰呢?我們倆盯著報紙呆住了。
我凝視著報紙,想:這張報紙又不是我扯壞的,中隊委員也有責任啊!誰叫他拿的那麼緊。我從他的報紙堆里拿了一張新報紙,放到了我的書包里,和別的同學玩去了。下課後,我看見中隊委員把破報紙往自己桌上一放,接著又忙他的去了。
放學了,我走在回家的道路上,天忽然陰沉沉的,柳樹枝條也無精打采了,風呼呼地刮著。回到家之後,我去寫作業。今天的作業很少,我沒過多久就寫完了。閑著也是閑著,我抽出書包里那份《少年報》,想看看有什麼好文章,卻想起了今天發報紙時發生的那件事,使勁全身的勁兒才看進去幾個字。實在看不下去了,我雙手抱頭,趴在桌子上,胡思亂想著,心亂如麻。
第二天,我一到學校就往中隊委員走去 「你昨天晚上有看《少年報》嗎?」我低著頭小聲地問他。「哪裡有時間啊?作業是少,但做完作業還有家庭作業。」中隊委員抱怨起來。「昨天的事真是對不起,我拿了膠帶和剪刀,我來幫你把《少年報》上的「傷口」粘好」 他拿出那份已經破損的《少年報》,我用透明膠將破掉的部分粘好。
D. 潮汕紅果桃作文400字
說起潮州,就會想到潮州紅桃粿。
潮州紅桃粿造型獨特,上面方方的,而下面內則是尖尖的,顏容色呈紅色。中間印著一個壽字。它的餡有兩種,一種紅豆,一種糯米,但你知道它是怎麼做成的嗎?
紅桃粿的粿皮很講究,用一個大鍋盛水,水和米粉的比例要恰到好處,等誰煮開了,再放一點紅花末。做好了後就放餡料,再用粿皮包起,再放進模子使勁按壓。粿印出來後,上蒸籠蒸熟即可,也可以在吃前略微用油煎香。這就是香噴噴的人間美味紅桃粿啦!
知道了做法,你知道來歷嗎?
紅桃粿有名紅曲粿。去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徵長壽,故制桃粿正反映長壽之意。為什麼是紅色的呢?因為在中國看來,紅色是吉祥的顏色。紅桃粿在過節時,都會放在祖宗靈位前祭拜。
現在就開始自己動手吧!我把粿皮揉成一團,笨手笨腳地映在模子里。哈!一個四不像的紅桃粿就出來了,跟外婆比,真是天壤之別,不過也很好吃,嚼勁十足!
這就是聞名天下的潮州經典小吃紅桃粿啦!
E. 潮汕女孩的童年400字作文
潮汕菜來脯即蘿卜干,曬乾的蘿卜源。與潮汕鹹菜、魚露並稱「潮汕三寶」。因蘿卜在潮汕俗稱「菜頭」,故稱「菜脯」。蘿卜本來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維生素B極為豐富,鐵質含量很高。所以蘿卜干也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卻是最好的養生食物,它的鐵質含量除了金針菜之外超過一切食物。
製作:將蘿卜洗凈,然後放太陽下曝曬,晚間收回,用竹苫圍實,撒上鹽,上面用石頭壓實。隔天再曝曬,重復前面步驟至蘿卜干扁為止
產品特點:咸香脆口,消食開胃
製作方法蘿卜干製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後進行,要經過「曬、腌、藏」三道工序。將蘿卜拔出洗凈,放太陽下曝曬後用圍實,一層蘿卜一層鹽,裝滿後上蓋,再壓上大石塊,晚間收回。一周後取出晾曬,搓去水分,再曝曬,直至擠不出水為止。然後將竹苫里的鹽水過濾煮開,倒入蘿卜干浸泡,趁熱再揉擦一次,又擠去鹽水再曬干,等到變為金黃色後,就將蘿卜干裝入干凈的瓮內壓實,用黃泥封口,半年之後取出。這樣,就成變獨具風味的蘿卜幹了。
F. 介紹潮汕獨特的春節習俗的文章,題目自擬,不超過400字
迎財神,放鞭炮
近年來興起的一項民俗活動,就是在子夜時分拜財神。按說,臘月二十四日諸神上天,人間的諸路神仙都上天「匯報工作」去了。但人們寧願相信財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間,會在這新春腳步來臨之際將財氣送到人間,所以各家各戶要在這時候拜祭。於是,子夜鍾響,鞭炮喧天,煙霧裊裊,彷彿是一團團瑞雲祥氣,再有那「財神到」的吆喊聲,更給這子夜增添了不少熱鬧。關於鞭炮,不少書已經有過詳細介紹,它原來是人們用來避邪祛災的。《荊楚歲時記)中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惡鬼。」宗懍所載,似乎是承西漢東方朔《神異經·西荒經》之說: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長尺余,袒身,捕蝦蟹,性不畏人。見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蝦蟹。伺人不在,而盜人鹽,以食蝦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嘗以竹著火中,爆而出,臊皆驚憚。犯之令人寒熱。此雖人形而變化,然亦鬼魅之類,今所在山中皆有之。東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麼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種動物而已,後代人以訛傳訛,於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怯災的功能。不過,隨著落後意識的逐漸淡化,潮汕人放爆竹一俗,已經很少包含驅鬼成分,而僅僅是為節日增添歡樂氣氛罷了。而伴隨著現代文明的到來,許多大中小城市都開始在節日禁燃鞭炮了。
G. 求潮汕過年習俗 急~~~400字
拜年,又稱為「拜正」。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系,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落座後,主人會殷勤沏上聞名遐邇的潮汕工夫茶待客。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詣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里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後,褲兜里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詣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H. 四年級關於潮汕的《同年趣事》400字以上
1.童年趣事 我的童年多姿多彩,童年裡發生的趣事像 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得數不清。其中最亮最 耀眼的還是那一顆。 那時一個星期天的中午,媽媽已經睡熟了 。那時我才四歲,沒什麼好玩,在房間里 瞎溜達,不知怎麼的就來到了鏡子前。呀 !前面怎麼有迎面過來一個和我長相一樣 的「人」?我不摸還好,一摸嚇一跳,那「 人」竟是平平的,而且也伸手好像想摸我 。我趕緊後退幾步。好啊,竟敢學我,看 我怎麼對付你。我掄起巴掌,那「人」也掄 起巴掌,我一打,那「人」也打,喲,怪疼 的。我可嚇著了,又平又會動,還會學我 ,還能打人,壞了,一定是個怪物。我趕 緊三不並作兩步,來到媽媽床前,一把拉 住媽媽的手,叫道:「媽媽,那邊有個怪 東西,他還打我。」媽媽神奇地問我是什 么東西,我卻一個勁的拉著媽媽來到鏡子 前。怪了,怎麼又多了一個怪物,我急忙 躲在媽媽身後,不由得發起抖來。媽媽一 看,笑了,我問:「媽媽,你笑什麼?你 不怕它嗎?」媽媽轉過身對我說:「這是鏡 子,根本不是什麼怪物,你看。」只見媽 媽左搖右擺,鏡子里的人也左搖又擺。經 過媽媽的一番講說,我才明白,原來鏡子 可以把人「印」進去,人們可以從鏡子里看 出自己的影子。怪不得我干什麼,它也干 什麼呢! 現在每當回想起這件事,仍是會笑出聲來!
I. 400字的日記去鄉下潮汕
給了我快樂、幸福的童年.可談起「媽媽的關愛」,就不得不說說媽媽學做飯這件事了.
內媽媽在有容我之前根本就不會做飯,有了我以後,因為爸爸要經常加班,媽媽為了我的健康,再也不敢吃飯湊合了,只得硬著頭皮學起了做飯.從此,只要是跟做飯有關的書哇、電視節目包括會做飯的同事,媽媽都不放過,只見媽媽細嫩的手上多了些刀傷、燙傷,看得我都心疼,可媽媽卻從不肯放棄.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媽媽現在不僅會做飯,還經常自創一些非常適合小孩子又很有營養的食品,引得鄰居的小孩都愛來我家吃飯.可這些的背後,媽媽負出了什麼只有我最清楚啊!
媽媽的關愛就像是陣陣的涼風——在我有汗水的時候;媽媽的關愛是滴落的淚水——當我生病的時候,媽媽焦急地守候著我;媽媽的關愛是一把花折傘——當我在外面遇見風雨的時候;媽媽的關愛是溫暖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