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我和燈的故事600

我和燈的故事600

發布時間: 2020-12-02 17:16:06

A. 母親的故事是一盞燈的小學作文600字左右

我的父母長期以來在使用現代技術方面舉步維艱———其實,他們所需要的只是一個恰當的教員。

幾年前的一天,父親靦腆地對我說他想學會使用家裡的一台電腦。我那時剛從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的一所中學畢業,准備前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小型文科學院,克萊門特邁肯納學院上學。老爸知道如果打常規的越洋電話會很費錢,所以想採用替代的方法,包括使用skype和yahoo messenger(雅虎通)。

我對此感到十分驚詫。我的父母以前總是把信息技術領域的東西視為魔法和神奇之作。說句公平的話,當他們嘗試接觸現代技術時,事情似乎變得很不順利:我一度說服老爸使用借記卡,那機器卻將它吞了進去。所以,在很長一段時期,他總是拉著我到atm機前為他取現金。電腦對他來說更是異類之物。老爸常常口述文字,而我則用電腦為他打出要發的商務e-mail(電子郵件)和列印工作文件。

現在老爸打算自己學會使用電腦。他希望我幫助他和老媽掌握這方面的使用技能。在我家的臨時「電腦學校」開張的第一天,老爸問了我一個簡單的問題:「鍵盤上的字母鍵為什麼不是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呢?」我一時不知怎麼回答。正當我試圖找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答案來回復他這個提問時,他已開始用一隻手在鍵盤上一個鍵一個鍵地敲打起來。

我告訴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用雙手操作鍵盤,他卻回答說用一隻手指敲擊更快一些。「我很快就會敲擊得比誰都快。」老爸宣稱。

我出生於1988年,這意味著我使用電腦已有多年的歷史,基本的鍵盤操作似乎出於一種本能。我按「esc」鍵退出各種困難的局面,按「ctrl」鍵和「z」鍵應對操作錯誤……可是培訓我的父母使我認識到,對一個初學者來說,哪怕掌握一個簡單的功能都是那麼困難。

下面是我在教老媽時的一段對話:

「按『退出』。」當屏幕上跳出不必要窗口時,我對她指示。

「哪一個是『退出』?」老媽問道。眼睛盯著開關按鈕。

「它是鍵盤上的第一個鍵,」我說。

「你指的是左邊第一個鍵還是右邊的第一個鍵?」

這種情景持續了幾個星期。我試圖找到創新的方法來解釋電腦的基本功能。我畫出一些示意圖,寫了一些指導要點。有一段時間,我差點失去耐心。不過最後,我還是教會了父母怎麼發e-mail,怎樣下載圖片,怎樣新建文件,怎樣進行文字處理和保存。

然而,老爸、老媽仍對一些簡單的現象表現出不安的神情。由於我常在他們身邊,他們面對顯現在屏幕上的新要求和選擇常常表現出不願做出決定的樣子。老爸會向我詢問該怎麼做,而老媽在對屏幕上顯示的「yes」或者「no」之間猶豫不決時,會用眼角觀察我的反應。看來我需要增強他們的自信。

還是在我5歲時,爸爸曾卸下我的自行車上的輔助輪,然後把我帶到外面,鼓勵我在沒有他的扶持下快點騎。一天,在預先沒有告誡的情況下,他脫了手。於是我在自由騎行了短短一段距離後,便沖入了一個花園。雖然摔得有點痛,但我品嘗到了自由行的快樂。第二天,我就開始獨自騎車了。

於是,我嘗試著採用一點老爸以前的「葯方」來應對他們的依賴性。當他在擺弄鍵盤和滑鼠時,我便開始悄悄走得離他遠一點。「出事了,」老爸在我想離得更遠一點時叫道。「我操作得很正確,可又不對了,屏幕上又亂七八糟了。」於是,我只得返回來解決問題;也有一些天,我會趁老爸不注意,溜之大吉。

真正的模範學生是老媽。她學習得很用功,不僅喜歡利用google(谷歌)的搜索功能,而且也喜歡用繪圖功能畫出抽象藝術的圖畫。不久,她已能夠輕松自如地應用e-mail,結果老爸開始求助她給一個朋友發e-mail。後來,老媽有時會幫助老爸一次,有時則會「教訓」老爸:「我學會了,你也該學會!」

B. 燈為話題的作文兒六百字兒左右

一位盲人挑一盞燈籠在漆黑的街道行走,當不解的苦行僧問他時,他回答:既為別人照亮,也為別人不撞到自己。
請以「心中的燈」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點亮心中那盞燈
哪怕用盡生命,都只能發出那麼一瞬間、一丁點的光芒,也希望能照亮自己、照亮別人。
——題記
一位盲人挑一盞燈籠在漆黑的街道行走,當不解的苦行僧問他時,他回答:既為別人照亮,也為別人不撞到自己。讀罷頓覺眼前一亮,又暗暗贊嘆,此真乃智者也!
處在黑暗之中,方知光明之可貴。燈是愛與光明的化身,而此處燈更是智慧之顯現。巴金曾深諳燈之妙而做文章,歌頌其博愛。冰心的《小橘燈》讓我們領略到一顆童真的心靈。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醫生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深夜接到一個求治電話。醫生問:這樣的夜晚,這樣的天氣,我如何才能找到你的家呢?那人便說:我會通知村裡的人亮起他們的燈的。醫生到那兒,果然如此,燈沿車道一直蜿蜒,美麗無比。當診治完畢,要返回時,他有些擔心了,心裡暗想:燈不會亮了吧?這樣的夜,如何開車回家。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燈仍在亮著,他的車經過一家,那家的燈才會熄滅。那醫生由此感動不已。試想在漆黑的夜晚,那亮而又熄的燈會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
這燈,便顯示出人與人之間那種關愛與和諧。其實,實實在在的燈尚且如此。如果,我們每個人都點亮一盞愛之燈,更會讓人溫暖。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在你心靈的天空中閃耀著各種各樣的光芒。正是這種不滅的光,給你前進的動力,生活的勇氣,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照耀。同時,我們還擁有更寶貴的財富,那便是盛滿愛與善的愛之燈,這盞燈是那麼的溫馨美好,以至於每一次的提及,都會讓人聯想到陽光、鮮花、藍天、白雲,以及至純至美的、遠離塵俗的境界,讓每一個人感動。
又想到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一個部落,在遷徙的途中經過一個茫茫的大森林,天色已黑,無月、無光、無火難以前進。身後的路與前方的路同樣漆黑迷茫,大家在彷徨、在恐懼,深深地陷入了絕望之中,此時,一個其貌不揚的青年掏出自己的心,那心在他手中燃起烈火,他高舉著明亮的心,帶領族人走出了黑森林。後來,他成了這個部落的酋長。只要心裡有盞燈,再平凡的人也會有美麗的人生。
那麼,就讓我們點亮這盞燈吧。正如那盲人所說,不僅照亮別人,也照亮自己。這樣我們的愛心才會永在,我們才會更加熱愛生活,享受生活賜予我們的一切。同時,也會給別人以光明,讓他們體會到生活之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樣,我們的世界將會變的更加美好,我們在這個孤單的星球上才不會孤獨。愛的燈火是不會滅的——只要你心中有愛——在這個美的世界。
我們在沿著各自的軌跡走著,帶著一盞燈,一盞放射出無限光芒的燈。與天空中的星星為伴、媲美。知道嗎?多少動人的、美麗的故事,就發生在那「燈火闌珊處」呢!
哦,那麼,就讓那燈永遠地亮著……

C. 在燈上發生的故事作文600字寫人敘事

說到「燈」這個字眼,我們不由得會想到很多.每當夜幕降臨時,大千世界,燈火通明.有霓虹燈,白熾燈,路燈……花樣繁多,隨處可見,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它無限度的釋放著自己的能量,總是在黑暗中為我們引航,這便是我們生活中的燈.然而,有一種燈,超過了一切的凡物,在無形中為我們指路.這燈便是——美德.
記得從前看過曉玲叮鐺寫得《美德花園》,深有感觸,裡面描寫了十個仙子,每個仙子都有一個讓人垂淚的故事,這十個故事深深詮釋了善良、誠實、勇敢、 謙遜、 勤勞、 尊重、 責任、 自律、 寬容 、毅力.仙子們因為它的美德,使仙子家族避免了很多災難.可見,美德是多麼重要.
即使你的長相沉魚落雁,穿著一身時髦裝,抹著厚厚的妝走在街頭巷尾,引來的不過是少部分人短暫的注目而已;就算你相貌醜陋,穿著樸素,但是在大街上,扶一位老態龍鍾的人過馬路,幫助受傷的小弟弟,那麼,這位老人、小弟弟心中一定會有很深刻的印象,老人一定在贊美我們新一代,而小弟弟或許因為你的幫助,也會學習你助人為樂.
如果一個人沒有了美德,那麼他的靈魂也沒有了價值,如同走獸般的行駛在人間,只是一副軀殼,內心已經空了.
縱使你有再多的物質財富,那也是徒然的,它終有被享用盡得那天.再者,財富也只是一時的,而美德是無止境的,它是超越空間的財富,擁有了美德,就擁有了一切.
一個國家失去美德,必將滅亡;一個人失去美德,必將墮落.
點亮你心中的美德燈,讓自己亮起來,讓世界充滿光明,充滿愛與和諧.

D. 作文《文學是燈》 600字

一。文學是燈
開頭:有人問:文學是什麼?有什麼作用?我說:文學是燈。
中間:1.文學是燈,是一盞指路明燈
理由:文學使人能看懂自己想要什麼
2.文學是燈,是一盞溫暖的燈
理由:文學中的真善美讓人感動
3.文學是燈,是一盞驅趕黑暗的燈
理由:文學給我們勇氣,能從容面對黑暗
結尾:文學啊!美麗的燈!祝你永不熄滅!

二。 文學,在我的認知里是以語言和文字為手段描寫和塑造社會生活或表達人們思想感情的一門藝術。只要是藝術我總感覺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和文學有關的我接觸最多的還是書和文字。

在我很小的時候聽老哥總說「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屋,讀讀讀,書中有女顏如玉」,那時童年的理解就是書里有好多好多錢財和美人,所以總感覺書里肯定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家裡老哥老姐比我大了好多,我可以不要做能做的家務事,父母對我約束又不多,所以做好老師布置的作業後就拿了老哥老姐的書看。

我小學畢業已經看了多個版本的《三國演義》、《水滸》、《武松》還有《紅樓夢》了,不過我最喜愛看的還是《山海經》雜志和《寓言故事》,而記憶優為深刻的有個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說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華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門南面有兩座大山擋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決心率領他的兒子們要用鋤頭挖去這兩座大山。有個名叫河曲智叟的老頭子看了發笑,說是你們這樣干未免太愚蠢了,你們父子數人要挖掉這樣兩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說:我死了以後有我的兒子,兒子死了,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這兩座山雖然很高,卻是不會再增高了,挖一點就會少一點,為什麼挖不平呢?愚公批駁了智叟的錯誤思想,毫不動搖,每天挖山不止。這件事感動了上帝,他就派了兩個神仙下凡,把兩座山背走了。

故事通過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驚人毅力,多讀了也就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不懈的努力。

其實我們讀書的過程就如在黑暗中聽人講故事,悟的過程就如在擦拭火柴,悟出的「道」和「理」就如黑暗中點亮的一盞燈;燈點多了,我們前進的路上也就光亮了

三。文學是燈

文學是燈,照亮前行的路,文學是路,引領你的一生。從古到今,唯一保存完整的文化應該就是文學財富了吧!

文學精神的確造就了許多偉人。因為文學,才有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因為文學,才有陸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台」的愛國精神;更因為文學,才有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友誼。

正是因為文學,我們才知道什麼是美,什麼是丑,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曾經有一個小偷,在教授家裡,意圖偷竊。當他打開教授家裡的一個抽屜時,發現了一本名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書。出於好奇,他打開了書的第一頁,正是因為這跨越性的一翻,改變了他的餘生。他被書中的主人公保爾的艱苦生活而感染。他決定——他要重新做人,做一個好人,即使要過著和保爾一樣艱苦的生活。於是,他在教授家的抽屜里留下了一張字條:《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改變了我的一生。

曾經有一本名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一出版,就被搶購一空,這書的作者是一名失明者,她用自己的生活述說著屬於自己的傳說。這本書給無數失明者帶來了希望,帶來了動力,使他們從新燃氣希望之火。

可見,文學知識在我們生活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文學知識或教人立志,或教人堅強,或教人勇敢,或教人向前。

無論是小偷的事件,還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帶給我們的影響,更或者是從古到今,那些名人佳作。都足以證明文學知識在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是文學知識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照亮了我們的明天。

曾經記得,自己很喜歡讀書,到了痴迷的地步。

因為書中的人物是快樂的,他們的背影樂觀堅強。

曾經以為自己是痴迷讀書的,但是還沒有達到那種真正痴迷的地步。

因為書中的人物是孤獨的,他們的腳步鏗鏘卻迷茫。

曾經愛書,因為痴迷於隋唐小說,經常會捧著一本《隋唐演義》,開著台燈,坐在被窩中,直到深夜。看著那錯綜糾葛的兄弟情義、兒女情長。古典武俠那盪氣回腸的英雄往事,最忠誠可以為之赴湯蹈火的友情,以及那因為利益以及無奈的最蝕骨的背叛與放棄……

那是台燈那慘白的光照在書本上,摩挲著那已經略有一些陳舊的紙頁,看著那抽象的插圖,竟有一種心酸之感,好像那最脆弱的放棄與那黑暗的權利之爭,自己好像近在咫尺,卻無法改變。原來這就是歷史的殘酷,洪流之中,朝堂上的權力之爭,只為了活下去,黑暗的朝堂之爭。玄武門事變,逼迫退位,一切都像是鋪設好的,有一種令人心驚的脆弱。

後來喜歡古典文學,宋詞,是我最喜歡的。不過最喜歡的還是納蘭容若的飲水詞。他的一首《虞美人》令我不禁落下淚來。拾得一隻翠翹,卻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時間催人老,但是這只是一個年僅三十七歲便辭世之人對世事的感嘆,讓我心寒。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那時的月光是否如今日,如燈光般傾灑,荒誕而清冷。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著作,這一本書,點燃了文學的燈,它是文學的燈,它體現出了文學是燈的真摯,三天光明,她在書中想要做的那些最簡單的事情另我有一中溫暖的感覺,它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不像那一些高高在上的美文,只是為了觀賞性的價值,但是這本書的書頁卻點燃了文學的燈。文學是燈,它溢出的零星燈火點燃了無數人的生命。同時它是指路的明燈,即使只施捨幽暗的燈火,也讓人們有希望去尋找光明的大門。

是的,文學是燈,一盞擁有數萬種甚至更多顏色的燈。一道黑暗,便能令它折射出光彩。它是燈,改變別人命運的燈。有一個小偷在偷東西之際,看到了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奇的一翻,竟然讓他走上了光明的道路。也許就是這好奇的一翻,文學施捨了他零星的燈光,讓他的生命燃燒起來。他發誓:要像保爾·柯察金一樣生活,即使在困苦的生活,都不會低頭。文學只是靜靜看著他,默默為他點亮了通往光明的路,將沿路的燈光灑在他的面前,供他前行。

是的,文學是燈,它從來不會過分的施捨,只是靜靜的看著那在蜿蜒的文學慢慢匍匐前行的人們,冷漠的看著,用那漆黑的眸子看著,適時的時候,在為那些飛升的靈魂送上暖暖的燈火,再離去,繼續靜靜地看著人們前進。

是的,文學是燈,一盞照亮前行路的燈。

E. 讀《紅燈記的故事》有感作文600字

紅燈記,發生在抗日戰爭中,是無數革命先烈為抗擊日軍侵略戰爭中的可歌可泣英勇事跡之一。地下黨員李玉和面臨著種種不利局面,王連舉的判變,鳩山設下酒宴威脅利誘,企圖攻破李玉和的心理防線,在這生死關頭,李玉和表現了他的沉著、果斷、機智,在與母親與女兒道別時,用隱蔽的語言,交待並囑咐她們一定要完成任務。文中這一段唱詞,精彩地展現了共產黨人的風范,體現了為了共產主義信仰,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讓我十分感動。也正是他們這種無私無畏、不懼犧牲的奉獻精神,才造就了我們今天幸福生活。

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珍惜時光,為祖國的壯大發展而努力學習!

F. 燈下的故事作文600字 m.xiaogushi.com

燈,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吧,在人的一生中,有1/5的時間是在燈下度過的,而就在燈下,發生了許多千奇百怪、妙趣橫生的故事。
我從出生的那天起,便註定要為了學習而折腰,從小時候起,我便趴在那張寫字台上看書,看得累了,揉一揉眼睛,接著看;天暗了,擰亮電燈,趴在沙發上,還看。有時候,我覺得書是無私的,將它所知道的知識輸入你的大腦,而有的時候,我認為書是自私的,如果一不小心失手,它便會鬧起罷工,或吸收灰塵,或脫節少頁,給讀者帶來一種激烈的抗爭。可是,我覺得,燈 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字眼,卻是一個永遠的奉獻者。
記得期末考試的前天晚上,我 一個沒有把子彈上膛的士兵,坐在書桌前,臨時抱佛腳,能補多少就算多少,我擰亮電燈,翻開語文筆記本與課本,相互對照著看,我一向認為語文是枯枝,數學是嫩葉,也許正是這樣,使我產生了一種重數輕語的心理,這不,我才看了不到十分鍾,便覺得頭昏昏沉沉的,像注滿了鉛一般,不自覺地往下墜,而就在頭快要枕到手臂時,我看到了,看到了我面前那一盞燈,它放射出在這黑夜裡還算燦爛的光芒,照亮了我,也照亮了我的心,在那一剎那間,我突然感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從腳底噴涌而上,將大腦里的鉛打掃得一干二凈,於是,我振作起精神,在那盞燈的呵護下,在這有限的知識中尋求突破,甚至企圖將它們一口吞沒,而我沒有,因為我只是一個知識的信奉者,而不是知識的創造者,就像那盞燈,將它所接受到的電力無私地釋放為光芒,將它們灑向知識的海洋,為那些在知識的海洋中漂泊的人們指引方向,它們似乎是導航標,為人類引導迷途的出路;它們似乎是一條通向成功的路,沒有這條路,就失去了成功,它們又似乎(祖國在我心中詩歌)

G. 變形記作文我變成了一盞路燈

我是一盞路燈,身邊有許多夥伴陪著我,卻不能相互聊天,要堅守自己的崗位,一刻也不能放鬆。
白天,太陽公公陪我度過,晚上月亮姐姐看著我,我才不顯得孤單,人們走這條路時,我就會為人們照亮這條路,偶爾人們靠在我的身上,讓我感到輕微的疼痛,弄得我很不舒服,但是我無法阻止人們對我進行破壞,只有眼睜睜的感受著人們給我帶來的痛苦,就這樣,每一天都是一樣的生活,重復著,我不知道怎樣改變他,如果能改變,這樣每天無趣而又痛苦,生活,我一定會有一種快樂和美好,去面對生活,但這只是一個想像,而是想像是無法變成現實的,現實就是如此,只能聽天由命了

H. 以台燈為故事線索寫一篇600字作文

我有一盞亮閃閃的小台燈,那是爸爸給我買下的。

那天爸爸下班回來,高高興興的對我說:「兒子,快快把作業寫完,老爸帶你到街上去給你買盞台燈,任你挑選。」我聽了一蹦三尺高,連抄帶扔不到三分鍾就把作業給搞掂了,樂得爸爸直誇我水平高,作業速度快。

我跟在爸爸身邊,蹦蹦跳跳地來到剛剛開業的燈具專賣店。這里有各式各樣的台燈:紅的、藍的、桔黃的:節能的、護眼的、看書的、計時的……正當我挑選得眼花繚亂的時候,一盞乳白色的高頻節能計時護眼益智安神牌台燈映入了我的眼簾,當下把我的心就給勾住了。我果斷地對爸爸說:「我選中了,非這盞不買。」爸爸看了看昂貴的價格,遲疑著說:「再看看吧?」我說:「不看了,這就叫一見鍾情,既然給我買,就由我說了算,和說媳婦一樣。」說完,我抱著台燈出門就走,爸爸也跟了出來,一分錢都沒開就把燈抱回家了。

這盞台燈製作工藝非常精巧,它全身乳白,彎彎的腰,柔柔的背,亮閃閃的燈罩下並排鑲嵌著兩根潔白的燈管。別看這燈管小,光度可好了,照在書上柔柔的,不晃動,不耀眼,使用起來比陳世美她媽媽還老美。另外,燈座上還有一台小鬧鍾,這樣,你想看多長時間的書,你就預定多長時間,到時候它自動響玲提醒你。

I. 燈下的故事作文600字 m.xiaogushi.com

開起小燈,便認真學起copy古文;開起小燈,便執筆揮灑;開起小燈,便……燈下,曾有許多思想縈繞著我,曾有不少往事令我回味著,也曾有歡樂伴陪著我,難題困擾著我。一幕,一瞥,盡抒於燈下;一望,一瞧,盡勾勒於燈下。華麗的辭藻在燈下著作,悠美的文化在燈下誕生,生動的畫幅在燈下描繪;它帶給人想像,帶給人靈感……
落葉飛卷,范仲淹在燈下一點: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冬風蕭瑟且無情,李太白執筆揮舞:中夜忽驚覺,起立明燈前……
偉人因「燈下」一詞而更具靈性,追向者因「燈下」一地而更具偉大。因燈下,歡樂更多;因燈下,勝利更強;因燈下,著作更美;因燈下,我們開辟了新的天地……

J. 一位科學家的故事,600字左右.怎麼辦

科學家故事
----電燈的發明
燈是人類征服黑夜的一大發明。19世紀前,人們用油燈、蠟燭等來照明,這雖已沖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類從黑夜的限制中徹底解放出來。只有發電機的誕生,才使人類能用各色各樣的電燈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變為白晝,擴大了人類活動的范圍,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
真正發明電燈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小學未讀完就輟學,在火車上賣報度日。愛迪生是個異常勤奮的人,喜歡做各種實驗,製作出許多巧妙機械。他對電器特別感興趣,自從法拉第發明電機後,愛迪生就決心製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製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發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進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
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量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作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1879年除夕,愛迪生電燈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燈火通明。
為了研製電燈,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連續幾天試驗,發明炭絲作燈絲後,他又接連試驗了6000多種植物纖維,最後又選用竹絲,通過高溫密閉爐燒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絲,裝到燈泡里,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電燈竟可連續點亮1200個小時。電燈的發明,曾使煤氣股票3天內猛跌百分之十二。
繼愛迪生之後,1909年,美國柯進而奇發明了用鎢絲代替炭絲,使電燈效率猛增。從此,電燈躍上新台階,日光燈、碘鎢燈等形形色色的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舞台。
燈使黑暗化為光明,使大千世界變得更光彩奪目,絢麗多姿.

愛問為什麼的孩子愛迪生

1847年2月11日,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叫米蘭的小鎮上,一個長著圓臉蛋、藍眼睛、淡色的頭發的小男孩降生了。男孩長得很秀氣,跟媽媽像極了。但男孩的身體卻很單薄,一副弱不經風的樣子,嬌嫩得讓人心疼,可他的腦袋出奇的大,讓人擔心長大了自己的脖子都頂不動。
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的「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伐·愛迪生。愛迪生祖居荷蘭,父親山墨爾是個勤勞耕作的農民,母親當過鄉村教師。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是最小的一個孩子,因此備受媽媽的寵愛。
愛迪生從小體質比較弱,三歲以前的一千多個日子,他不知得過多少次病,不知哇哇大哭過多少回,媽媽又是擔心,又是著急,整天坐立不安。後來在媽媽耐心周到的照料下,愛迪生的身體一天天壯實起來。
愛迪生體質雖弱,卻愛動腦筋。他的好奇心特別強,老愛問為什麼,看見想不明的事情就問,問了就轉著眼珠想。
「為什麼鍋上冒蒸氣?」「為什麼凳子四條腿?」「金子是什麼?」父親常常被兒子的問題弄得張口結舌。
小愛迪生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興趣得到了媽媽的充分肯定。媽媽當過小學的教師,她知道,好奇是打開神秘知識寶庫的一把萬能鑰匙,沒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所以每當愛迪生問她為什麼時,媽媽總是微笑著,細心地開導他,把其中的道理講給他聽。這個時候,愛迪生總是歪著大腦袋,睜大眼睛聽著,聽完後,還會有一大堆新的「為什麼」從他的頭腦中冒出來。
愛迪生不僅愛問為什麼,而且什麼事都想親自試一試,也鬧過不少笑話。
四歲的時候,有一次,他和小夥伴們一起在大樹下玩兒,不知是誰發現了樹杈上有一個馬蜂窩。
「窩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大家都搖搖頭。
「不如我們把它捅下來瞧一瞧,好不好?」愛迪生向小夥伴們建議說。
「大馬蜂會蟄人的,要捅你去捅!」小夥伴們都躲得遠遠的。
愛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奧秘,於是找來一很長樹枝,硬是把馬蜂窩給捅了下來。頓時,一群大馬蜂都向愛迪生涌來。片刻之間,愛迪生已被馬蜂蜇得滿臉紅腫,幾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即使這樣,他還要把蜂巢的構造看清楚。
還有一次,那是六歲的時候。一天早飯後,媽媽正在做針線活兒,愛迪生「咚」一下撞開了門,連跳帶蹦跑進來了,嚇得媽媽把手都扎了。
愛迪生氣喘吁吁地問:「媽媽,大母雞趴在雞蛋上做什麼呀?」
媽媽笑著說:「在孵小雞呀。雞媽媽就是用自己的體溫、用自己的身體一天天將雞娃娃孵出來的。」
「噢,原來是這樣,太有趣了。」愛迪生拍拍大腦袋,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推開門出去了。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也不見愛迪生的蹤影。媽媽很著急,一家人四下尋找。一直到傍晚時分,大家才發現這個小傢伙竟然在院雞舍旁邊做了個「窩」,裡面放了幾個雞蛋,他正小心翼冀地趴在雞蛋上,一動也不動。
媽媽看他專心致志的樣子問:「孩子,你在做什麼呢?」「我在孵小雞呢!」他一本正經地回答。
一家人笑得前仰後台,想不到他居然餓著肚子,從早到晚趴在雞蛋上,整整「孵」了一天。就是如此濃厚的興趣以及超人的耐心,成了愛迪生一生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愛迪生得知母雞在孵小雞時,學著母雞的樣子蹲在草堆里孵小雞。這個可笑的行為充分體現了他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敢於實踐的優秀品質。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