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神燈的故事作文450
❶ 五年級作文神燈的故事續寫
早上我醒來時,發現自己的床頭放著一盞很古老的燈,我以為它是一盞我父親小時候用的煤油燈,所以就沒把它當成一回事。
早飯後,我去寫作業,一道題難住了我,我自言自語地說:「要是有人告訴我就好了。」話音剛落,就有一個聲音給我講解了這道題,我回頭一看,原來是煤油燈發出的聲音。啊!這是一盞阿拉丁神燈。
晚上,我聽新聞時知道海地發生了里氏7。8級地震。我對神燈說:「快將我變成孫悟空。」剛說完,帽子變成了緊箍咒,羽絨服變成了虎皮裙,書桌上的鋼筆變成了如意金箍棒。
我一連翻了幾個跟頭才到達海地。我按下雲頭,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凄慘的景象:房屋倒塌,失去親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氣中彌漫著屍體腐爛後的臭氣。於是,我拔下一撮毫毛,用嘴嚼碎後噴出,立刻變成了無數的孫悟空,全力以赴展開了搶救。幾天後,所有埋在廢墟下面的人都被救了出來。一個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地震引發了海嘯,海水像千軍萬馬一樣向城市涌來,我猶如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在慌亂之中我對阿拉丁神燈說:「你快變成大禹去治水。」神燈馬上不見了,只有大禹在領著無數的孫悟空治理洪水,沒用一天功夫,洪水就被疏通回大海了。
「你這個小懶蟲!」媽媽說,「還不快起床!」大禹、洪水……都煙消雲散。啊,原來是一場夢。
❷ 阿拉丁神燈的故事縮寫200字
故事縮寫一般要做到三個忠實。
1、要忠實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另立主題。
2、要忠實原文的基本內容,不能任意增減,只能減掉不傷害主題的內容。
3、要忠實原文的骨架。
正文
一名貧窮的年輕混混,名叫阿拉丁。他住在中國西部,後來受一名來自馬格裡布的魔法師之邀(他冒充為阿拉丁的叔叔),前往一個設有陷阱的洞穴中拿取一隻神奇的油燈。魔法師正要進一步利用阿拉丁的時候,阿拉丁發現他被困在洞穴里。
幸運的是,阿拉丁還留著魔法師借給他的一隻魔戒指。阿拉丁絕望地摩擦雙手,正巧擦到了戒指,迸發出一個精靈。這個精靈還帶他返家,而阿拉丁則帶回了油燈。正當他母親要清理油燈的時候,突然間油燈迸發出一個威力更強大的精靈,隨時等待主人的使喚。
在精靈的幫助下,阿拉丁變得有錢有勢,還娶了公主巴德羅巴朵爾。精靈更為阿拉丁建造一座美輪美奐的宮殿,甚至比皇帝的皇宮還要壯麗。 後來魔法師回到了阿拉丁所居住的城市,並且以詐術騙走了巴德羅巴朵爾的神燈。
當時她沒留意到那盞特別的油燈,交給了那個魔術師,以「舊燈換新燈」。魔術師命令精靈把阿拉丁的宮殿搬到馬格裡布。還好阿拉丁還保有那隻魔戒指,因此還有威力較小的精靈可供使喚。雖然戒指精靈無法直接破解神燈精靈的法力,但他還是能夠將阿拉丁帶往馬格裡布,幫助他救回妻子並擊敗了魔法師。
❸ 阿拉丁神燈的傳說
故事概要
故事敘述一名貧窮的年輕混混,名叫阿拉丁。他住在中國,後來受一名來自馬格裡布的魔法師之邀(他冒充為阿拉丁的叔叔),前往一個設有陷阱的洞穴中拿取一個神奇的油燈。魔法師正要進一步利用阿拉丁的時候,阿拉丁發現他被困在洞穴里。
幸運的是,阿拉丁還留著魔法師借給他的一個魔戒指。阿拉丁絕望地摩擦雙手,正巧擦到了戒指,迸發出一個精靈。這個精靈還帶他返家,而阿拉丁則帶回了油燈。
正當他母親要清理油燈的時候,突然間油燈迸發出一個威力更強大的精靈,隨時等待主人的使喚。
在精靈的幫助下,阿拉丁變得有錢有勢,最後還娶了公主巴德羅巴朵爾(Badroulbadour)。精靈還為阿拉丁建造一座美輪美奐的宮殿,甚至比皇帝的皇宮還要壯麗。
後來魔法師回到了中國,並且以詐術騙走了神燈。當時公主沒留意到那盞特別的油燈,以「舊燈換新燈」交給了那個魔術師。
魔術師命令精靈把阿拉丁的宮殿搬到馬格裡布。還好阿拉丁還保有那個魔戒指,因此還有威力較小的精靈可供使喚。雖然戒指精靈無法直接破解神燈精靈的法力,但他還是能夠將阿拉丁帶往馬格裡布,幫助他救回妻子並擊敗了魔法師。
(3)阿拉丁神燈的故事作文450擴展閱讀:
故事來源與背景
19世紀的英國啞劇卡通〈新皇冠換舊皇冠〉(New Crowns for Old),取材自阿拉丁的故事。(飾演阿班那札的本傑明·迪斯雷利,他正在將代表印度王權的皇冠獻給維多利亞女王,以換取舊有的皇冠)
阿拉丁的故事是法國翻譯家安托萬·加朗編入《一千零一夜》一書的。有一名來自敘利亞阿勒頗的阿拉伯說書者說了阿拉丁的故事,加朗在聆聽之後加以吸收潤色。
加朗的日記(1709年3月25日)記錄他遇見了名叫猶合那·狄亞卜(Hanna,漢那)的馬龍派信徒,由知名法國旅行家保羅·盧卡斯從阿勒頗介紹至巴黎。加朗的日記還說,他的「阿拉丁」譯本在1709–10期間完成,編排於《一千零一夜》第九和第十冊,並於1710年出版。
約翰·佩恩所作的《阿拉丁和神奇神燈及其他故事》於1901年在倫敦出版,詳細說明了加朗和他稱為漢那的人的接觸,又提到了法國國家圖書館中典藏著兩份「阿拉丁」故事的阿拉伯語手稿(其中還有兩個另外「插入」的故事)。
其中一份手稿是18世紀晚期來自敘利亞的雜亂手稿。更有趣的是,另一份手稿為東方學者阿爾芒·皮埃爾·柯欣所擁有,那是1703年完成於巴格達的手稿。19世紀末法國國家圖書館購買了此份手稿。
雖然阿拉丁實際上是中東的故事,但故事角色不是阿拉伯人,而是中國人。故事裡所謂的「中國」是一個伊斯蘭國度,大部分的人都是穆斯林,其中甚至還有一名向阿拉丁購買器皿的猶太商人(他還敲詐了阿拉丁),然而沒有提到過佛教徒或者儒士。
每個人在這個國度里都擁有阿拉伯名字,其統治者更像波斯王而不是中國皇帝。這個國家是虛構的,路途遙遠,位於遠東。但這個國家和「真正的」或歷史上的中國並沒有太大關系。
這種故事背景在童話當中是很常見的——突顯了故事不至於過於寫實而失去意境,或者只是一種匠心獨運的編排技巧。
故事創作者並不知道美洲的存在,因此阿拉丁的「中國」代表的是「極東之地」,而魔法師的故鄉摩洛哥則是「極西之地」。
故事一開始就敘述了魔法師盡其所能地從遠方來到中國,在創作者的世界觀里那是最長的旅程,表現了魔法師試圖獲取無價神燈的決心。故事發展到最後時,精靈不費吹灰之力地幫助阿拉丁和魔法師瞬間往來於東西方之間,表現了精靈的強大威力。
相關改編作品
亞當·奧倫什雷格於1805年創作戲劇〈阿拉丁〉。卡爾·尼爾森則為這出戲劇創作了附隨音樂。
在英國,阿拉丁的故事最初開始於1704–1714年;並於1788年由約翰·歐奇非搬上倫敦皇家劇院的舞台。阿拉丁的故事兩百多年來一直是啞劇的熱門主題。
傳統的阿拉丁啞劇是著名啞劇角色「團琪寡婦」(阿拉丁的母親)的取材來源。阿拉丁的啞劇版本的場景設定和劇情都盡量融入中國元素(雖然這個「中國」的場景是倫敦東區,而非中世紀的巴格達)。
山迪·威爾森的音樂劇〈阿拉丁〉是1979年以來著名的「阿拉丁啞劇」。
自從1990年代早期以來,英國聖誕節的童話劇都深受迪士尼動畫的影響——例如2007/2008年伯明翰版本的阿拉丁由約翰·巴羅曼主演,並套用了許多迪士尼動畫〈阿拉丁〉和〈花木蘭〉里的配樂。
1960年代寶萊塢發行了電影〈阿拉丁與辛巴達〉。這部電影並不嚴格忠於原著,片中兩位英雄互相碰面並一同冒險。片中的神燈「精靈」是女性的,最後阿拉丁還娶了她,而不是娶了公主(公主因阿拉丁的緣故而成為會死的凡人)。
阿拉丁數度被改編成動畫,包括〈阿拉丁和他的神奇神燈〉還有1939年製作的〈大力水手〉。
1962年華特迪士尼公司的義大利分公司發行了〈唐老鴨和阿拉丁的洞穴〉(Paperino e la grotta di Aladino),由奧斯瓦多·帕維瑟編劇、皮爾·勞倫佐繪制。
片中的史高治·麥克老鴨帶領唐老鴨和他的外甥杜兒、路兒和輝兒前往尋找阿拉丁的寶藏,後來遇見了中東版的米格魯男孩。史高治說阿拉丁是一個土匪,以神燈的傳說掩飾他非法獲得的不當利益。
他們發現了阿拉丁的洞穴,洞口以巨石堵住,必須以各種版本的「芝麻開門」暗語開啟。故事走到這里又牽扯到〈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了。
1966年,蘇聯電影〈阿拉丁的魔法神燈〉(Volshebnaia Lampa Aladdina)發行。
1982年,媒體家庭娛樂公司發行〈阿拉丁與神奇神燈〉(Aladdin and the Wonderful Lamp)。
特別是年輕人,目前人們最熟知的阿拉丁故事是1992年華特迪士尼動畫製作公司製作的動畫電影〈阿拉丁〉。
在這個版本中,許多角色原本的名字都被重新命名(例如魔法師被重新命名為「賈方」,並成為朝中大臣)、角色擁有新的戲中目標(例如神燈精靈渴望自由)或被取代(戒指精靈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魔毯)。
故事場景從中國移到虛構的阿拉伯城市阿格拉巴(Agrabah),而故事結構也簡化了。
小百老匯公司發行了〈小阿拉丁〉(Aladdin Junior),是以音樂和迪士尼動畫的劇本為基礎的兒童音樂劇。
阿拉丁在盧德·曼尼三德斯所著的《巫師之書》(A Book of Wizards)和《魔法的抉擇》(A Choice of Magic)等故事書中也有出現。
❹ 阿拉丁和神燈的故事內容概括
故事敘述一名貧窮的年輕混混,名叫阿拉丁。後來受一名來自馬格裡布的魔法師之邀(他冒充為阿拉丁的叔叔),前往一個設有陷阱的洞穴中拿取一隻神奇的油燈。
魔法師正要進一步利用阿拉丁的時候,阿拉丁發現他被困在洞穴里。幸運的是,阿拉丁還留著魔法師借給他的一隻魔戒。阿拉丁絕望地摩擦雙手,正巧擦到了戒指,迸發出一個精靈。
這個精靈還帶他返家,而阿拉丁則帶回了油燈。正當他母親要清理油燈的時候,突然間油燈迸發出一個威力更強大的精靈,隨時等待主人的使喚。
在精靈的幫助下,阿拉丁變得有錢有勢,還娶了公主巴德羅巴朵爾。精靈更為阿拉丁建造一座美輪美奐的宮殿,甚至比皇帝的皇宮還要壯麗。
後來魔法師回到了阿拉丁所居住的城市,並且以詐術騙走了巴德羅巴朵爾的神燈。當時她沒留意到那盞特別的油燈,交給了那個魔術師,以「舊燈換新燈」。
魔術師命令精靈把阿拉丁的宮殿搬到馬格裡布。還好阿拉丁還保有那隻魔戒指,因此還有威力較小的精靈可供使喚。
雖然戒指精靈無法直接破解神燈精靈的法力,但他還是能夠將阿拉丁帶往馬格裡布,幫助他救回妻子並擊敗了魔法師。
(4)阿拉丁神燈的故事作文450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
阿拉丁的故事是法國翻譯家安托萬·加朗編入《一千零一夜》一書的。有一名來自敘利亞阿勒頗的阿拉伯說書者說了阿拉丁的故事,加朗在聆聽之後加以吸收潤色。
加朗的日記(1709年3月25日)記錄他遇見了名叫猶合那·狄亞卜(Hanna,漢那)的馬龍派信徒,由知名法國旅行家保羅·盧卡斯從阿勒頗介紹至巴黎。
加朗的日記還說,他的「阿拉丁」譯本在1709–10期間完成,編排於《一千零一夜》第九和第十冊,並於1710年出版。
約翰·佩恩所作的《阿拉丁和神奇神燈及其他故事》於1901年在倫敦出版,詳細說明了加朗和他稱為漢那的人的接觸,又提到了法國國家圖書館中典藏著兩份「阿拉丁」故事的阿拉伯語手稿。
其中一份手稿是18世紀晚期來自敘利亞的雜亂手稿。更有趣的是,另一份手稿為東方學者阿爾芒·皮埃爾·柯欣所擁有,那是1703年完成於巴格達的手稿。在19世紀末法國國家圖書館購買了此份手稿。
雖然阿拉丁實際上是中東的故事,但故事角色不是阿拉伯人也非波斯人,而是中國人。故事裡的中國基於作者的想像,有著濃厚的伊斯蘭色彩。
由於當時唐朝處於極盛,空前遼闊的疆域讓阿拉伯帝國相信自己的活動范圍以東,包括今天的阿富汗在內全部都是中國的勢力范圍,也就是唐朝的安西都護府所轄的中亞地區。其中甚至還有一名向阿拉丁購買器皿的猶太商人,然而沒有提到過佛教徒或者儒士。
每個人在這個國度里都擁有阿拉伯名字,其統治者更像波斯王而不是中國皇帝。由於作者缺乏對中國的具體認識,因此他索性將東方世界簡單粗暴的「伊斯蘭化」。這種故事背景在童話當中是很常見的——突顯了故事不至於過於寫實而失去意境,或者只是一種匠心獨運的編排技巧。
故事創作者並不知道美洲的存在,因此阿拉丁的「中國」代表的是「極東之地」,而魔法師的故鄉摩洛哥則是「極西之地」。
故事一開始就敘述了魔法師盡其所能地從遠方來到中國,在創作者的世界觀里那是最長的旅程,表現了魔法師試圖獲取無價神燈的決心。
故事發展到最後時,精靈不費吹灰之力地幫助阿拉丁和魔法師瞬間往來於東西方之間,表現了精靈的強大威力。
❺ 以阿拉丁神燈的三個願望為主題的作文
假如我有一盞神燈 假如我有一盞阿拉丁神燈,我會把它帶到一個人跡罕至,廖無人煙的地方.狠勁的搓神燈的兩邊.念著咒語讓燈神出現在我的面前,沒過多久一個腳踩浮雲,一身藍色的神怪就出現在了我的面前.當他看見我後,就告訴我可以滿足我三個願望,任何願望都可以實現的.接下來我就想該許什麼樣的願望了.想了半天,終於想好了.我抱著神燈,用我最誠懇的聲音告訴他我的第一個願望:我希望世界上的所有戰爭都會消失,和平將會降臨於世上!那時,我將會在新聞上看到美軍不再攻打伊拉克。在戰爭中的國家和人民得到解放。人們通宵達旦地慶祝和平的到來。歡呼聲傳遍整個地球。戰爭中的人們終於看到「戰爭之神的烏雲」從他們頭上消失,黑暗的未來將會透出一縷光明,戰爭中被拋棄的兒童將不再處於恐懼當中!我問燈神,可以實現么?他說可以,沒過多久,只見天空烏雲密布,霎時間我就被帶到了戰爭的戰場上,正在廝殺的人們突然停止了戰斗,都擁抱了在一起,瓦解了所有的不愉快,都開心的跳起了舞,看到這一切,我甜甜的笑了.燈神突然開口說話了,主人您的第一個願望已經實現.請說出您的第二個願望,接下來我莊重地說出了我第二個願望:地球上所有人都擁有尋找幸福的力量!為何我不說讓地球上所有人得到幸福?因為,如果把唾手可得的幸福給予了世上的人,他們將不會珍惜他們眼前的幸福。我希望世上所有人用自己的力量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之所以他們會珍視自己的幸福,是因為他們在尋找幸福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挫折和困難,甚至自我懷疑,而我給予他們尋找幸福的力量,就能從精神上支持他們渡過困境,讓他們更加懂得幸福的來之不易。突然燈神的眼睛變成了紅色的,過了一會又變了回來,但是我卻感到這個世界發生了一些變化,當燈神用他毫無感情的聲音告訴我說:「你只剩下一個願望了,主人。」我會用我畢生最大的聲音對他說:「我希望我眼前這個精靈將會獲得快樂,並感受到愛!」而在此時我將會看到藍色精靈帶著他稀有的微笑從我眼前消失,而我懷中的神燈也會變得四分五裂無法修復。我會懷著心中滿滿的幸福用泥土把神燈的碎片埋下去。在我說完了這三個願望時,我已得到幸福了。為什麼我要把最珍貴的第三個願望給了精靈呢?因為我從第一眼看到他時,從他那冰冷的臉龐與哀傷的眼神中明白了他長期禁錮於神燈中的憂郁,我感覺到了他從來沒感受過他人的關愛,所以我的第三個願望給予了他。
當我埋好神燈後,拍拍身上的塵土,我聽到了精靈他來自遠方真摯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