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誠信友善課外故事

誠信友善課外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03 04:09:44

『壹』 關於誠信友善的小故事!!急用

一個寒冷冬日的晌午,女主人准備打掃庭院,一出門就看見四個蜷伏在柴堆旁被凍得發抖的老人。出於善良的美德,女主人請四位老人進屋喝點熱茶暖暖身子,老人問:「你們家有男人在家嗎?」女主人說:「沒有,先生和兒子都上班去了。」老人們回答,他們不能進去,原因就是因為你們家沒有男人,女主人只好作罷。吃中午飯之前,女主人和家人說起了先前的那件事,她先生立馬要她去請四位老人進屋吃飯。女主人來到柴堆前看見四位老人還在,就把先生的意思給他們說了,四位老人猶豫了一下,說:我們不能一起進去,只能進去一人,原因是你們家都快吃飯了,不可能有那麼多飯,接著又說,我們四人分別叫財富、成功、平安、和諧,你去問一下你先生,看他願意請誰進去。婦主人內好回頭問先生。先生說「財富」最好,就請「財富」,兒子卻說還是請「成功」吧,在出現分歧的情況下,女主人自己倒是有點想請「平安」,於是她也說了自己的想法,一旁的女兒說話了:「我看最好請「和諧」」。先生聽了女兒的話覺得有道理,全家人終於達成了一致。女主人又出門把他們的決定對四位老人說了,於是她領著「和諧」往家裡走,快進門時她回頭一看,四位老人都跟來了,女主人不明,就問其中原因:「你們不是說好只來一人嗎?」「和諧」笑著回答:「你們請了其他三位中的任何一位,就只來一位,你請了我就等於請了我們四個,我們是不可分的」。啊!我們明白了:和諧=財富+成功+平安。呵呵!!~~

『貳』 做誠信友善好少年的故事

徐礪寒,男,揚州大復學附屬中學高制一(2)班學生、副班長(2012年),在2012年11月2日撞壞停在路邊的寶馬車之後,沒有選擇逃走,而是在原處等待了近半小時後,並留下了一張附有聯系方式的紙條。這股「正能量」被網友拍下來上傳微博,很快就傳遍了全國,網友們稱徐礪寒為「最誠實的中學生」,並表示要向他學習。

『叄』 誠信友善小夥伴主要事跡

生活中,不少人都希望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至於才學、健康等,更是常人的夢想。但有些人卻忽略了最寶貴的美德——誠信。暑假中,我就遇到了這類事。
那天中午,我坐公交車回家,津津有味地看一本課外書。忽然眼前晃動著一張熟悉的臉,是同校的同學,過去上學、放學乘車時常遇到。他湊過來翻看了封面,激動地說:「喂,哥們兒,這本書不錯,借我看兩天吧?」多麼熟悉的面孔啊!看著他眼裡隱隱閃著的渴望神情,我不忍讓他失望,不假思索地把書遞給他。他如獲至寶,眉飛色舞地說:「謝了謝了,過兩天就還你。」幾天後,我們又在同一輛公交車上相遇了。我見他閉口不提還書的事,便忍不住提醒他,不料,得到的卻是他奇怪的眼神和回話:「我什麼時候向你借書了?莫名其妙!」我有點吃驚:「你說什麼啊,怎麼能借書不還呢?」他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誰能證明我向你借書了?」我雖然有些憤怒,但卻啞口無言,我倒不是痛心這本有去無回的心愛之書,而是痛心他的言行啊!
孔子曾說:「民無信不立。」老子也曾說:「誠信如金。」可見誠信在古人心中是何等重要、何等神聖啊!不料,世易時移,傳統不守,失信的歪風竟影響到了青少年。從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啊!
誠信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美德。我深深知道誠信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在這里道出我經歷的故事,以此呼喚誠信的回歸,並攜手大家一起重建誠信長城。不管是在校,還是今後走向社會,我都將恪守中華民族這一傳統美德,一輩子以誠立世,以信服人!

『肆』 一年級ユ8﾿4誠信友善>的演講故事

小明的橡皮擦沒有帶,就向小紅借。小明說:「小紅,你能借給我橡皮擦嗎?明天回我就還給你!」「可以,你拿去答用吧!」小紅爽快地說。
第二天,小明沒有把小紅的橡皮擦還給她。又對小林說:「小林,你能借給我鉛筆刨嗎?明天我就還給你!」「可以,你拿去用吧!」小明就把小林的鉛筆刨拿走了。
第三天,小明還是沒有把小紅的橡皮擦和小林的鉛筆刨還給他們。又向小剛借鉛筆說:「小剛,你能借我一支鉛筆嗎?明天我就還給你!」「不可以!」小剛很堅決地回答。「為什麼呀?」小明很驚訝。「因為你借了東西總是不及時還給人家,失去了別人對你的信任。如果你不改正不誠實、不守信用的毛病,我們永遠都不會和你做朋友!」
小明害羞地低下了頭。
同學們誠實、守信是多麼的重要啊!願大家都來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伍』 誠信友善互助的故事

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韓信報恩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中國古代誠信故事皇甫績守信求責
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裡的生活,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
外公叫韋孝寬,韋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家裡很富裕。由於家裡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堂,當時叫私塾。皇甫績;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里上學。
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後,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廢棄的小屋子裡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
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裡,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後按照規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於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說:「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後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麼能成大事?」
皇甫績和表兄們相處得很好,小哥哥們都很愛護他。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裡都很高興。可是,小皇甫績心裡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墊的規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於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責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皇甫績一本正經地說:「這是私塾里的規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矩甘願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堂的規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於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
後來皇甫績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言、勇於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
晏殊信譽的樹立
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立木為信與烽火戲諸候的對比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陸』 關於誠信友善的小故事,越短越好

孟母
當孟家還在廟戶營村市集旁居住時,東鄰有人殺豬,孟子不解地問母親:「鄰家殺豬干版什麼?」權孟母當時正忙,便隨口漫應:「給你吃!」孟子十分高興等待食肉,孟母為了不失信於兒子,忍痛在捉襟見時的生活費中,撥出一部分錢買了一塊肉,讓兒子吃了個痛快。

『柒』 誠信,友善小故事

誠信,友善小故事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回戰爭頻答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捌』 誠信友善互助的故事有哪些

1、曾子殺豬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2、韓信報恩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3、將相和

「將相和」故事簡介: 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壁歸趙;又培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暗算。為獎勵藺相如的汗馬之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丞相。老將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而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後廉頗終於醒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國家無恙 。

4、

有一位單身女子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一個寡婦與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了電,那位女子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只見他緊張地問:「阿姨,請問你家有蠟燭嗎?」女子心想:「他們家竟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

於是,對孩子吼了一聲說:「沒有!」正當她准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說完,竟從懷里拿出兩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我帶兩根來送你。」

此刻女子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擁在懷里。

5、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6、螞蟻的壯舉

突如其來的水包圍了一小塊陸地,那一小塊陸地有許多的螞蟻,是螞蟻的家園。螞蟻們對水是很敏感的,因為它們不會水。天要是要下大雨了,它們總是能夠預先知道,於是就能看到它們浩浩盪盪搬家的場面。但是這一次它們無法預先知道,因為這一次是人禍,那個人挖開了溝渠,要澆灌他的菜園子。天災可以預知,但是對於人禍螞蟻們就無法預知了。

螞蟻們爬出了洞穴,一陣慌亂,螞蟻們秩序了,它們聚攏,聚攏,聚攏成了一個大大的螞蟻團,這時,水漫了上去,螞蟻團就漂在了水面,而且在微風的吹動下,螞蟻團滾動,在水面上向前滾動。沒有一隻螞蟻鬆手,那螞蟻團好像向前漂得很輕靈。終於,他們抵達了陸地,它們分散開來,它們一定又一次開始重建家園。

那人看得呆了。他在想,假如有螞蟻不想在最外邊想在里邊安全著,還會有那緊密的螞蟻團嗎?假如有更多的螞蟻這樣想,還會有螞蟻團嗎?他的腦海閃現了一個詞:團結。這是他因為目睹螞蟻的壯舉而創造的一個詞!他想:這是一個多麼好的詞啊!

他把螞蟻的壯舉講給他的子孫,臨了總要說一句:「團結啊!」

他的子孫把螞蟻的壯舉講給他們的子孫,臨了總要說:「這就是團結啊!」 後來螞蟻的故事傳丟了,一代叮囑一代:「團結啊!」

7、

舜的母親去世以後,他的父親又娶了一個妻子。舜的父親、繼母、繼母生的弟弟,三人都不喜歡舜,時不時的挑刺、找茬,總想置他於死地。可是,每一次,舜都先是躲起來,然後再出現,然後對待家人更加友善、謙恭、有禮。

面對家人的百般刁難,舜可以如此大度,不計小怨,更沒有得理不饒人,化干戈為玉帛。正是因為他的友善,加上才能,才讓堯下定決心讓他做自己的接班人。

8、六尺巷。

清朝康熙年間的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因為宅基地問題發生爭執。張家人寫了一封信,張英看後,淡然的寫了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人收到信後,起初不明白,以為張英會用什麼手段可以擺平吳家,誰知道寫了這么一封信,不過也只好照辦。誰知吳家竟被感動了,也讓出三尺來。於是在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六尺寬的巷子,成為佳話。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是鄰居之間和睦相處的不二法門。

『玖』 誠信友善的成語故事

誠信來友善的童話故事 澠池會結束源以後,由於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 廉頗說:「我是趙國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大功,而藺相如只不過靠能說會道立了點功,可是他的地位卻在我之上,況且相如本來是個平民,我感到羞恥

『拾』 關於誠信、友善、勤儉、持家等優秀家風小故事350個字

誠信友善勤儉持家家風小故事600字一
開設《揚州好家風》欄目以來,每天都有不少熱心讀者來電交流好家風,索贈《家風故事》讀本,社會各界也自發曬家風、談家風、樹新風,傳遞美德正能量。本報記者梳理了兩個小故事,見證好家風讓人受益終身的生動實踐。
「踏實做人」家訓成為愛心車隊隊訓
2月25日清晨6:30,省交廣網揚州愛心車隊隊長趙佑龍接過夜班計程車司機的班,發現車內座位上有個黑色拎包。打開一看,裡面銀行卡近10張,還有一本駕駛證,戶主是泰興市橫垛陳某。「這一定是哪位粗心的乘客落下的!」趙佑龍先後跟泰興110和揚州110聯系,最後在揚州東關派出所民警的協助下,查到陳某電話,繼而聯繫到失主。失主陳先生見到失而復得的皮包,喜出望外,再三要酬謝,被趙佑龍婉言拒絕。趙佑龍說:「踏實做人,是我家祖傳家訓,如今已成為愛心車隊的隊訓。」
正是堅持「踏實做人」的家訓、隊訓,每年引領隊員做了大量公益活動,趙佑龍成為省優秀志願者,還當選為省勞動模範。
「勤儉持家」掛上牆,女兒戒了零食
去年,市文明辦舉行「曬家風」活動,高郵市車邏鎮的金宏明撰寫了題為《我家的碗不留一粒米飯》的文章,講訴了他經常吃女兒剩飯的故事,這篇文章被收錄到《家風故事》讀本中,揚州書法協會秘書長曹驥特意為其題寫「勤儉持家、誠實做人」家風橫幅,金宏明視為寶貝,裝裱懸掛在客廳醒目處。春節期間,街坊鄰居到他家做客,大為贊賞,金宏明還將《家風故事》讀本贈與親友。外甥金珂來拜年,《家風故事》讀本早已贈完,金宏明特意趕來揚州,從本報再次領取10本帶回家。
令金宏明最開心的是,上大學的女兒,以前喜歡吃零食,花錢也大手大腳,自從接受了「勤儉持家、誠實做人」的家風教育後,她改掉了愛吃零食的習慣。金宏明感嘆,「好家風」成為傳家寶,讓人受益終身。
誠信友善勤儉持家家風小故事600字二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著傳統美德的熏陶與影響。它像陣陣春風悄無聲息地吹拂著整個華夏大地,無形之中滲透入了我們的國風,乃至家風之中。
我生活在一個美滿的五口之家中,每個成員都相親相愛,和睦相處。這一切的幸福都來源於我的家風百善孝為先。
每當盛夏時節,我的記憶總會被帶回家到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那天姥姥吃過晚飯後去鍛煉,在她出門後沒多久突然颳起了大風,狂風把大樹吹打的動搖西擺,還不時的發出一陣陣呼呼的響聲,伴著天空中銀龍般的閃電,豆大的雨點也不甘寂寞的敲打起了窗戶,眼前的場景讓我們心裡頓時焦急了起來,顧不得多想,抓起一把雨傘就向門外跑去,剛到樓下就碰到了滿身雨水的媽媽,當她知道姥姥還未回家後,二話不說拿過我手中的傘就奔入了雨中,看著媽媽在雨中漸漸消失的身影,我心底閃過一絲擔憂,我站在原地冷風席捲著雨絲時不時的飄到身上,吹的瑟瑟發抖,但我仍踮起腳尖不停的向遠處張望,此刻的時間對我來說是那麼漫長,終於我看到了兩個熟悉地身影相攜著朝我這邊走來,懸在我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我跑上前緊緊抓住了她們的手,此時雨聲似乎不再那麼大了,因為它已經被我們三人的笑語聲所掩蓋,空氣也不再那麼冷了,因為親情的氣息已經溫暖了每個角落。
這只是我家的家風故事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更多的時候,它往往出現在一次次餐桌上的夾菜中,一次次生病時的守候中,甚至是一次次出門時關心的叮囑中。我從家風中領悟出了善的真諦,它更像是一顆火種,只要我們用善心為它助燃,它一定會,慢慢變得更加強大,那炙熱的烈焰會照亮更多的人,溫暖更多人的心田。
誠信友善勤儉持家家風小故事600字三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隨著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腦海中不禁涌現出爺爺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憶往昔,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幾句:「孩子,到學校千萬別和同學磨牙(亳州俗語,指吵架或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回來給我說,我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矛盾的現象。
爺爺愛給我講很多關於他當年服兵役的經歷,部隊的生活特別艱苦,告誡我:「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幾個能吃苦耐勞的。你要從小學會能吃苦,否則不能幹成什麼大事」!爺爺還教導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經歷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環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方可高人一等。也許這就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吧!我想。
看今朝,我已經步入高中,成為一名高中生,早已養成了樂於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而如今,奶奶還是在每次去學校之前給我上「政治課」,爺爺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後給我聊聊關於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展未來,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