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一張照片的故事手抄報

一張照片的故事手抄報

發布時間: 2020-12-03 07:03:00

❶ 歷史人物小報——扁鵲 內容:(需多)(介紹、故事等......) 圖片:(一張) 謝謝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勃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一說為齊國盧邑(今山東長清)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醢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目錄

簡介概述
姓名和時代之謎
人物生平簡介
扁鵲拜師
扁鵲遇害
故事傳說
成就發明四診法
醫學思想
預防思想
治療原則
扁鵲學派
《史記》原文
鵲山祠
扁鵲遺址簡介 概述
姓名和時代之謎
人物生平 簡介
扁鵲拜師
扁鵲遇害
故事傳說
成就 發明四診法
醫學思想
預防思想
治療原則
扁鵲學派
《史記》原文
鵲山祠
扁鵲遺址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概述
扁鵲,春秋戰國時代名醫,醫術精湛,所以人們就用傳說中的上古軒轅時代的名醫扁鵲 扁鵲像
的名字來稱呼他。《史記》中記載他是渤海郡的一名大夫,而盧醫則是指他的出生地在盧國。由此可見,「扁鵲」是古代醫術高超者的一個通用名詞。秦越人也被稱為「扁鵲」,按照古人的傳說,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裡,就將安康和快樂帶到哪裡,好比是帶來喜訊的喜鵲,所以,古人把那些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生稱作「扁鵲」。而這個出生在盧國、名叫秦越人的醫生醫術高明、學識淵博,走 南闖北、治病救人,順理成章地被人們尊敬地稱作「扁鵲」。 扁鵲是中醫學的開山鼻祖。世人敬他為神醫。從司馬遷的不朽之作《史記》及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可以看到扁鵲既真實又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扁鵲創造瞭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奠定了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的基礎。扁鵲所處的年代,正是生產力迅速發展和社會發生著激烈變革、動盪的年代,也是人才流動,人才輩出的時代,各國的競爭機制,形成了一個尊重人材,招納賢士的社會風尚。為增強實力,各國都在攏絡有用之材。秦國地處西陲,被中原諸侯以夷翟遇之。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秦國的幾位先公先王,非常重視從東方各國招徠人才。為廣招賢能,秦國採取了兼收並取之法,為各類人才創造了一個各顯其能的用武之地。秦國除重視治理國家的人才外,對醫生也很尊重。《莊子.列禦寇》載:「秦王有病,招醫,破費潰痤者得車一乘,所治癒下,而所得愈多。」給予醫生以極好的待遇,各國名醫紛紛到秦。扁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為秦人的。 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相傳扁鵲曾醫救虢太子,扁鵲死後,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於今永濟市清華鎮東。 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鑽研醫術。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於平民百姓,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 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中醫理論的奠基人。 因為扁鵲一生游歷四方,所以去過的很多地方.以至於關於扁鵲的籍貫有一些爭議。有古書記載的是渤海莫人(今河北任丘)扁鵲見蔡桓公寫到渤海莫人。唐朝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引《黃帝八十一難》說:「(秦越人)家於盧國,因命之曰盧醫也。」盧國,在今山東長清。「渤海郡」在今山東省中南部和西北部。「鄭」,在今河南省鄭州市一帶。一生創有:《難經》,四診法(即望、聞、問、切)。
姓名和時代之謎
翻開《史記》,會發現扁鵲有三個名字:一為扁鵲。字義上看,扁鵲是指一隻鳥,喜鵲也。「扁」字,一讀biǎn;一讀pian(篇),清代學者梁玉繩在《史記志疑》中說扁鵲之扁是「取鵲飛鶣鶣之意」,即指一隻喜鵲在自由自在地飛翔。二為秦越人。《史記》說:「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三為盧醫。《史記正義》說,扁鵲「家於盧國」又稱盧醫。 分析以上這三個名字,會發現,扁鵲是上古黃帝時期的一位醫生,他到處行醫,治病救人,人們非常尊敬他。因為他所到之處熱心給人治病,解除了人們的痛苦,所以人們就把這個醫生比作一個會給人帶來喜訊的喜鵲。由此可知扁鵲是一個傳說人物。 在山東出土的漢代石刻中,曾有扁鵲的形象,他人手人面,頭戴冠幘、鳥身禽立、拖著一束長尾。人們將扁鵲刻畫成人首鳥身的模樣,既反映了原始鳥圖騰的崇拜意識,也說明扁鵲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神人。 而秦越人,應該說是確有其人,他就是《史記》上說的,在渤海郡鄭的一位醫生。盧醫則是指他出生的地方在盧國。 可以說,扁鵲原來是個醫術高超的傳說人物,秦越人到處行醫,受到人們的尊敬,因此也被稱為扁鵲。 搞清了扁鵲的姓名之謎,又有一個問題使人困惑不解。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 在有關扁鵲的史料中,記載扁鵲活動的時間跨度非常大。如扁鵲最早給蔡桓侯治病的時間是在公元前695年;給虢太子治病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655年左右;給齊桓侯(桓公午)看病,大約在公元前385—357年之間;《戰國策》記載的扁鵲見秦武公,大約在公元前309年,這是他看的最後一個病人。 如此一算,扁鵲的活動時間范圍在300多年之間,人不可能活這么大歲數。以致人們很難斷定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 我認為,秦越人作為受百姓歡迎的民間醫生,人們對他已經賦予了許多神話的色彩,因此有些活動並非全是他的個人所為,而是後人附加上去的,甚至有張冠李戴的可能。那麼,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呢? 界定扁鵲生活的大致年代,有以下三個方法: 第一,依據《漢書·古今人表》。班固在《古今人表》中,將上古到秦朝間一千四五百人列入表中,依據人物的品格高低排列,把扁鵲和趙簡子、越王勾踐放在同一時代。趙簡子即趙鞅(?—前458年)春秋末年晉國正卿。越王勾踐(?—前456年)越國國君。如此看來,扁鵲應是春秋戰國之際人。 第二,從扁鵲行醫的故事中選擇你認為最可信的一個,界定扁鵲活動的具體年代。不少人認為他到秦國見秦武王的事較為可信,因為他是在秦國被殺害的。因此把扁鵲的生卒年代定在大約公元前407年到公元前310年比較合適。 第三,如果很難准確地考證出扁鵲的活動時間,籠統地說扁鵲是東周(或春秋戰國)人即可,扁鵲診病的故事有真事也有不少是寓言,有的可信,有的不可信,不必太較真。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簡介
扁鵲,戰國時醫學家。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對中醫葯學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扁鵲(活動期公元前4世紀初)中國戰國時期的醫學家。學醫於長桑君。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巫術治病,總結前人經驗,創立望、聞、問、切的四診法。他遍游各地行醫,擅長各科,在趙國為「帶下醫」(婦科),至周國為「耳目痹醫」(五官科),入秦國則為「小兒醫」(兒科),醫名甚著。後因醫治秦武王病,被秦國太醫令李醯妨忌殺害。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戰國策.卷四秦二》里載有他的傳記和病案,並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據《漢書.藝文志》載,扁鵲有著作《內經》和《外經》,但均已失佚。
扁鵲拜師
扁鵲少年時期在故里做過舍長,即旅店的主人。當時在他的旅舍里有一位長住的旅客長桑君,他倆過往甚密,感情融洽。長期交往以後,長桑君終於對扁鵲說:「我掌握著一些秘方驗方,現在我已年老,想把這些醫術及秘方傳授予你,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外傳。」扁鵲當即拜長桑君為師,並繼承其醫術,終於成一代名醫,先秦時期醫家的傑出代表。扁鵲成名後,周遊各國,為人治病。 據司馬遷記載,扁鵲當時看病可以直接看透人的內臟,如同現在的透視一樣,至於望聞問切都是掩人耳目的。很多反 濟南扁鵲雕像
對中醫學的人藉此攻擊中醫。聶文濤認為,從中醫學文獻上看沒有扁鵲透視眼的記載。這說明,是書所記屬於醫學之外的文化內容。如同牛頓的蘋果落地,本來莫須有,且不符合邏輯,然而也會流傳。文化的傳奇必然覆蓋一切,包括古代和當代的科學發展過程,不能作為評判科學的依據。這種傳奇只能反應了扁鵲醫生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扁鵲具有高明的醫術。他的行醫事跡及醫學成就,可以反映出先秦時期的醫葯水平和醫葯特點。先秦不少著作載有扁鵲的事跡,《史記·扁鵲列傳》: 殷常公,號丘宣。欲覓其徒而傅其術,至邯。邯有姜姓子曰殳,以慧聞名。常公見而欣慶,隨攜之逰。年余至長桑,適逢棄兒於道,以秋深,名曰扁,故擇居長桑,授徒乳子矣。殳隨常公七年,聞之即知,知而能程其事,言對甚得,常公悅之。扁侍常公側,訥而少聲,齡或八歲,公亦任之。 又三年,殳二十有三。常戱於扁曰:『汝貌若獬,聲若鵲,其聞不能知,知無其所謂。後先生去,留之為吾司戶可也』。扁對曰:『汝聞之能知,知,先生少督,非智也。汝知之能辧,辧,先生心懈,非識也。吾貌若獬,父母施也,吾聲若鵲,乃能鳴也』。殳大笑之,言於常公,公笑而已。扁自請之,遂名扁鵲。 異日,常公謂殳曰『十年成汝,今可去矣。吾言於汝:居細無禍,災其自妄;且記』。殳去之,常公望其道問扁曰『汝謂殳之去,可得安乎』?扁對曰『初安,再妄,復牢之』。公詫然曰『行乎?性乎』?扁對曰『兼有也,謂有:爭於勢,不敵者死矣』。自此,扁日奉而夜讀,勤勉而事焉。 又三年,殳因治而涉罪,囚於牢。扁隨侍常公西行,途有不明,告先生,先生所釋,皆能記之。故其傳者,非言止矣,實心領而神會之躍也。扁鵲三十有二,始治於人。先生出而自嘆曰『吾自謂殳之可才,然吾知殳不亟扁。扁常曰不足以治,習耏其心。吾常自嘆其拙,今其學優於吾,安矣』。先生亡於鎬。扁鵲居鎬南守孝三年,靜悟眞髓而不以物動,治疾療人不為利往。四十有四歳名聞天下,曰『長桑扁鵲,神乎其人哉』。然殳之聦,二十有三語謂皆盡其傳。四年而牢,禁其終生。豈非過於知辧之害,而無智識之果者耶?
扁鵲遇害
秦武王與武士們進行舉鼎比賽,不覺傷了腰部、疼痛難忍,吃了太醫李醯(音西)的葯,也不見好轉,並且更加嚴重。有人將神醫扁鵲已來到秦國的事告訴了武王,武王傳令扁鵲入宮。扁鵲看了武王的神態,按了按他的脈搏,用力在他的腰間推拿了幾下,又讓武王自己活動幾下,武王立刻感覺好了許多。接著又給武王服了一擠湯葯,其病狀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鵲為太醫令。李醯知道後,擔心扁鵲日後超過他,便在武王面前極力阻撓,稱扁鵲不過是「草莽游醫」,武王半信半疑,但沒有打消重用扁鵲的念頭。 李醯決定除掉扁鵲這個心腹之患,派了兩個刺客,想刺殺扁鵲,卻被扁鵲的弟子發覺,暫時躲過一劫。扁鵲只得離開秦國,他們沿著驪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殺手扮成獵戶的樣子,半路上劫殺了扁鵲。相傳扁鵲是四月二十八日誕生的,人們在他的家鄉建造起「葯王廟」,專門供祠他。每年四月二十八日這天,大家都舉行盛大的紀念儀式。同時,也祈求他保佑人們無病無痛、延年益壽。
編輯本段故事傳說
扁鵲雲游各國,為君侯看病,也為百姓除疾,名揚天下。他的技術十分全面,無所不通。在邯鄲聽說當地尊重婦女,便做了帶下醫(婦科醫生)。在洛陽,因為那裡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專治老年病的醫生。秦國人最愛兒童,他又在那裡做了兒科大夫,不論在哪裡,都是聲名大振。 根據典記,魏文王曾求教於名醫扁鵲[1]:「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誰是醫術最好的呢?」扁鵲:「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 魏王不解地說:「請你介紹的詳細些。」 扁鵲解釋說:「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葯鏟除了病根,使他的醫術難以被人認可,所以沒有名氣,只是在我們家中被推崇備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症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葯到病除,使鄉里人都認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靈。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病人痛苦萬分,病人家屬心急如焚。此時,他們看到我在經脈上穿刺,用針放血,或在患處敷以毒葯以毒攻毒,或動大手術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癒,所以我名聞天下。」魏王大悟。 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彌補得好,當然是聲名鵲起,但更多的時候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秦武王有病,召請名聞天下的扁鵲來治。一天,太醫令李謐和一班文武大臣趕忙出來勸阻,說什麼大王的病處於耳朵之前,眼睛之下,扁鵲未必能除。萬一出了差錯,將使耳不聰,目不明。扁鵲聽了氣得把治病用的砭石一摔,對秦武王說:「大王同我商量好了除病,卻又允許一班蠢人從中搗亂;假使你也這樣來治理國政,那你一舉就會亡國!」秦武王聽了只好讓扁鵲治病。結果太醫令李謐治不好的病,到了扁鵲手裡,卻化險為夷。在這場技術高低的較量上,扁鵲徹底戰勝了李謐。李謐自知「不如扁鵲」,就產生忌妬之心,使人暗下毒手,便殺害了扁鵲。 一天,晉國的大夫趙簡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害怕,扁鵲看了以後說,他血脈正常,沒什麼可怕的,不超過三天一定會醒。後來過了兩天半,他果然蘇醒了。 有一次,扁鵲路過虢國,見到那裡的百姓都在進行祈福消災的儀式,就問是誰病了,宮中術士說,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扁鵲問明了詳細情況,認為太子患的只是一種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屍厥」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樣,便親去察看診治。他讓弟子磨研針石,刺百會穴,又做了葯力能入體五分的熨葯,用八減方的葯混合使用之後,太子竟然坐了起來,和常人無異。繼續調補陰陽,兩天以後,太子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天下人傳言扁鵲能「起死回生」,但扁鵲卻否認說,他並不能救活死人,只不過能把應當活的人的病治癒罷了。 還有一次,扁鵲來到了蔡國,桓公知道他聲望很大,便宴請扁鵲,他見到桓公以後說:「君王有病,就在肌膚之間,不治會加重的。」桓公不相信,還很不高興。10天後,扁鵲再去見他,說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脈,不治會加深的。」桓公仍不信,而且更加不悅了。又過了10天,扁鵲又見到桓公時說,「病已到腸胃,不治會更重」,桓公十分生氣,他並不喜歡別人說他有病。10天又過去了,這次,扁鵲一見到桓公,就趕快避開了,桓公十分納悶,就派人去問,扁鵲說:「病在肌膚之間時,可用熨葯治癒;在血脈,可用針刺、砭石的方法達到治療效果;在腸胃裡時,藉助酒的力量也能達到;可病到了骨髓,就無法治療了,現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無能為力了。」果然,5天後,桓公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鵲,而他已經走了。不久,桓公就這樣死了。 可見,扁鵲的望診技術出神入化,真是「望而知之謂之神」的神醫了。在中醫的診斷方法里,望診在四診當中居於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奧,要達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尋常。這三個例子都是非常有名的醫學故事,「起死回生」、「諱疾忌醫」的成語也出於此。相傳扁鵲名聲過大,因為受到秦國太醫李謐嫉妒而被其害死了。 中醫學的一部經典之作《難經》相傳為秦越人所作,但從內容上看應該是《黃帝內經》成書以後問世的作品,成書於漢代。其內容深奧,是中醫學不可多得的理論著作之一。因此,古人將該書託名秦越人所著,也表示扁鵲在人們心目中佔有很高的地位,借其名以示書的重要性,也表達了人們對他的尊敬與懷念。
編輯本段成就
發明四診法
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看看他的臉色等)、聞診(聽聽病人最近做了什麼事情後生病)、問診(問問有沒有干可以導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診(看看他的脈搏),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這些診斷技術,充分地體現在史書所記載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如他晉見蔡桓侯時,通過望診判斷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淺,病位還只是在體表腠理的部位。他勸蔡桓侯接受治療,如不治則病情將會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覺良好,拒絕治療。不久,扁鵲再度晉見桓侯時,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進展到血脈,再次勸說其接受治療,以免病情更加發展。桓侯仍然拒絕治療,心中不悅,認為扁鵲在炫耀自己,並以此牟利。當扁鵲第三次晉見他時,認為病情已惡化,病位進入到內部腸胃,如不及時治療,終將難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後一次,扁鵲通過望診,判斷桓侯病情危重,已進入到骨髓深處,病入膏肓,無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齊桓侯不久即發病,終於不治而死。此病例說明扁鵲當時已經能很好應用望診,而且診斷水平相當高。 扁鵲的切脈診斷法也很突出,具有較高水平。《史記》稱贊扁鵲是最早應用脈診於臨床的醫生。先秦時期,中醫的脈診是三部九候診法,即在診病時,須按切全身包括頭頸部、上肢、下肢及軀體的脈。扁鵲脈診及其理論可從虢太子這一病例的診斷中體現出來。當時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鵲通過脈診判斷為「屍蹶」。他認為患者的陰陽脈失調,陽脈下陷,陰脈上沖,也即陰陽脈不調和,導致全身脈象出現紊亂,故患者表現如死狀。其實,患者並未真正死亡,除脈診外,他還觀察到患者鼻翼微動。結合切摸,他發現兩大腿的體表仍然溫暖,因而敢於下此判斷。扁鵲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應用脈診來判斷疾病的醫生,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脈診理論。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