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聽主席講青春故事讀後感600

聽主席講青春故事讀後感600

發布時間: 2020-12-03 08:55:11

① 《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江湖救急!謝謝!

【篇一:《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如果中國沒有解放,在一個個充滿槍聲、炮聲的日子裡,百姓是多麼痛苦啊!我想你們都在繁華的城市生活,我們今天的幸福,誰又想過這些都是怎麼來的呢?這些都是誰得來的呢?
這都是工農紅軍得來的。這幾天我懷著好奇地心情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形式,勇猛戰斗,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戰勝敵人,在失敗中不灰心,不氣餒。在途中幫助過許多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
這本書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紅軍被敵軍重重圍困。紅軍團長許光達突然看見有一條長長的藤羅,馬上帶領300多名紅軍戰士用藤羅順利下官帽山。紅軍戰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圍了。
還有一個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為共產黨員,1928年,由於叛徒的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起義詩: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從這兩個故事中讓我知道了紅軍戰士們以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勝利的凱歌,為中國人民事業立下了不朽功績。紅軍的精神,是一筆精神財富,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做祖國的棟梁之才。
【篇二:《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如果中國沒有解放,在一個個充滿槍聲、炮聲的日子裡,百姓是多麼痛苦啊!我想你們都在繁華的城市生活,在吃喝玩樂的時候,誰又想過這些都是怎麼來的呢?這些都是誰得來的呢?這都是工農紅軍得來的。
這幾天我懷著好奇地心情讀完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這本書用講故事的形式,勇猛戰斗,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戰勝敵人,在失敗中不灰心,不氣餒,在途中幫助過許多百姓,深受百姓的愛戴。這本書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紅軍被敵軍重重圍困。紅軍團長許光達突然看見有一條長長的藤羅,馬上帶領300多名紅軍戰士用藤羅順利下官帽山。紅軍戰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圍了。還有一個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為GCD員,1928年,由於叛徒的出賣,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起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從這兩個故事中讓我知道了紅軍戰士們以他們的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曲勝利的凱歌,為中國人民事業立下了不朽功績。
紅軍的精神,是一筆精神財富,激勵著中國後來人。紅軍將士們為了崇高理想而百析不撓,奮勇拼搏的革命精神。從這里給我的啟示是:我們不能辜負戰士們對我們的期望,要勤奮學習,做一個祖國的棟梁,為祖國做更多的貢獻。
【篇三:《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當時因為便於在「白色中國」發行才譯成「西行漫記」。坦率地講,我更喜歡「紅星照耀中國」這個名字,覺得更有中國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響力和沖擊力。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對斯諾的印象還一直停留在高中歷史課本上--「1970年秋天,斯諾和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諾一起來到中國,並於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上和毛澤東親切交談」。那個時候我總覺得這個洋鬼子不就是來過幾次中國,至於這么大肆報道他嗎?等真正讀了這本書,才發現斯諾和歷史書上給人的印象完全不同。我覺得,在那個年代,他是一個發自內心尊敬、熱愛紅軍的國際友人。斯諾站在一個「老外」的角度,深入延安,深入根據地,深入這片西方媒體眼中「土匪聚集的地方」,去真正了解一下「土匪」們的革命精神,去了解一下是什麼讓他們戰無不勝,是什麼讓他們奮不顧身。告訴讀者們「土匪」們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又紅又專」,為世人呈現一個較全面也較客觀的「中國紅區」。
很多人看完《紅星照耀中國》,會常用這樣幾個字眼來評價:「熱情」、「魅力」、「氣質」、「青春」、「活力」等等。斯諾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有趣的太多,在這我並不想詳述全部。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紅小鬼的話。當紅小鬼給斯諾端來水,斯諾更正之前的「喂」的稱呼,改稱「同志」道謝,「那個少年先鋒隊員大膽地看著我,『不要緊,』他說,『你不用為了這樣一件事情感謝一個同志!』」要知道,這些孩子當時只有大概十二三歲。可以看出,即使在那段艱苦的時間里。人們雖然物質生活極度匱乏,但是精神上卻有著極高的信仰和信念,這些青年人作為長征中的特殊群體,用自己的青春視角見證了這一偉大的征程。我想紅軍長征能夠勝利很大部分跟這股「青春力量」不可分割,因為有數據顯示,長征時紅軍指揮員的平均年齡不足25歲,戰斗員的平均年齡不足20歲。「青春」無論作為一個象徵符號,還是作為一種實際政治力量,對於塑造中國20世紀的作用影響巨大:一般來說,青年倒向了哪邊,歷史就向哪個方向前進。曾經在《時代》上看過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對中國「80後,90後」的批判,認為中國「80後,90後」是「自我一代」,既是追求個人發展,不關心公共事務。其實我想,在中國,並不只是單獨的一個特定群體「80後或者90後」不關心政治。我所說的「關心政治」,或者某美女到底與某領導到底有什麼關系。我記得我大家在寫思想匯報時,常寫到「我很關心國家大事,經常看某台某報」。其實我想,你那不是關心政治,是關心宣傳。亞里士多德說:「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就是說,人類對公共生活的關心與參與是人類的本能和人性。政治並不比我們去春遊野炊時大家自發討論分配誰帶水、誰做飯、誰洗碗,怎麼分攤費用。在今天,這種天然的、自發的關心政治的人類本能成為王小波所說的「反熵」行為。這是一個無奈的事實。中國青年與美國青年在政治上所表現不同程度的關心,我想並不能歸結為「個人覺悟」,政治環境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它能夠為年輕人參與政治提供一個「無形保障」。我想,紅軍長征期間,能夠大量湧向這樣一批的被後人所贊賞的青年,不僅因為他們有著堅定的信念,當時的政治環境也造就了他們這樣堅韌的性格。
斯諾的語言詼諧幽默,讀來生氣盎然。比如他形容鄧發是「中國共產黨秘密警察的頭子」,在敵人的鼻子底下,在刀口上跳舞,稍有差遲,便會遍嘗天下所有的酷刑,最後腦袋搬家,葬身荒野。但他居然那樣談笑風聲,有一種黑豹的優美風。他說賀龍是說起話來能叫死人活過來打仗。對周恩來的描寫就相對的中規中矩,「他個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結實,盡管鬍子又黑又長,外表上仍不脫孩子氣,又大又深的眼睛富於熱情。他確乎有一種吸引力,似乎是羞怯、個人的魅力和領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產物。他講英語有些遲緩,但相當准確。他對我說已有五年不講英語了,這使我感到驚訝。」然而,對於毛澤東,斯諾則是用了很大的篇幅來敘述,這在相當程度上也是一個中國革命的故事。在斯諾的筆下,毛澤東被還原成一個有血有肉,有缺點,有個性的一個人。當我想像著毛澤東把湖南不是說成「Hunan」,而是說成「Funan」時不僅黯然失笑。我們不對不承認,毛澤東對於中國革命的影響以及其歷史地位,盡管其在這過程中犯下過缺點。或許毛澤東的一生都跟其性格有著極大的聯系。少年的毛澤東很有個性,離家出走,甚至自殺。大約18歲的時候,他退學但是擬定了一個自修計劃,並且非常認真嚴格執行,持之以恆。其實想想,我們現在的大學生,上課時候都很難堅持去上,經常逃課了,更別說,如果退學後還能堅持按自己的想法持之以恆去學習。青年的毛澤東是一個熱血的青年。他和他的夥伴們,「熱心於體育鍛煉,在寒假當中,我們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繞城,渡江過河。遇見下雨,我們就脫掉襯衣讓雨淋,說這是雨浴。烈日當空,我們也脫掉襯衣,說是日光浴。春風吹來的時候,我們高聲叫喊,說這是叫做『風浴』的體育新項目。在已經下霜的日子,我們就露天睡覺。」種種的描述,讓我們看到的不再是一個被官方神化了的掛在城樓上的偶像,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既偉大也不乏缺點的人。一個浪漫的詩人,一個有著女人為他生,為他死的男人。我想毛澤東在是屬於中國的,他的每根毛發和血管都刻著中國印記。他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雖然他也曾希望通過一種來自西方的方式來改變中國,但是他發現,中國不是西方,中國是獨特的,無法復制他人的,所以他還是要回歸他所激烈批判過的傳統,他的一生就是從反抗傳統到回歸傳統,體現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就是歷史的重復。作為半個知識分子,他具有敢於行動和實踐的膽量。
我很欣慰地看到作者沒有把這本書的任何人寫成具有神性的人,而是寫出了許多個終身為了中國革命而兢兢業業,准備奉獻自己一身的人。
我覺得這種本書其實完全可以當成一本游記來看,雖然是60年前寫的書,但是美國人的那股滿不在乎的灑脫勁變成文字後真的很有魅力。斯諾以他充滿熱情和生動的筆觸,記錄了日漸成熟的中國共產黨在蘇區的一點一滴。大到毛澤東對抗日戰爭的著名論斷、共產黨的基本政策。小到黨員和民眾的言語神態。斯諾以他出色的紀實文學技巧記錄了正在成長中的陝北蘇區的一副立體而豐富的影像。讓閱讀者無不身臨其境般的為之動容。但是我個人覺得是沒有可比之處的,畢竟很多時空限制太多。但是我仍然覺得那個時代的共產黨,已經成為一個傳奇,他們有些孤獨,或者是非常孤獨,但卻在幽暗的歷史隧道中閃光。
【篇四:《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智慧之光照耀中國】
16歲兒子近來偏愛讀史,幾日前將《從沉淪到榮光-抗日戰爭全記錄1931-1945》讀完,我推薦他再讀讀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著作《紅星照耀中國》。家裡現存的那本是17年前我從老家調往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時買的,扉頁寫有「生命旅途,願智慧之光照耀一生」感言。
書本記述的1936年是中國國內局勢大轉變的關鍵一年:日本依然用高壓手段威脅中國接收廣田三原則,大規模增兵天津和華北,德國和日本簽訂防共協定。戰爭一觸即發,智慧之光何時照耀中國引導全民合力抗戰?帶了當時無法理解的關於革命與戰爭的無數問題,斯諾於六月間由北平出發,經過西安,冒了生命危險,進入陝甘寧邊區,成為在紅色區域進行采訪的第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它不僅是一部采訪錄,還是一部詳盡的歷史資料。在誕生後的七十多年裡,一直是許多國家的暢銷書,是國外研究中國問題的首選讀物。
斯諾首先在當時蘇區臨時首都保安(即志丹縣)和毛澤東同志進行長時間的對話,搜集了關於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手資料。然後,經過長途跋涉,他到達了寧夏南部的預旺縣,從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順利地到了西安。當他回到北平時,正是西安事變爆發前夕。他在北平首先為英美報刊寫了許多篇轟動一時的通訊報道,然後匯編成一本書,書名是《紅星照耀中國》。這是一本真實描述紅色中國的著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國共產黨。
作者以出色的紀實文學技巧記錄了正在成長中的紅色蘇區一幅幅立體而豐富的影像,描繪了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堅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爭,以及西安事變爆發前夕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林伯渠、徐海東等中共領導人對時局的看法以及他們各自的傳奇經歷。除了領導者,斯諾還描寫了許許多多的黎民百姓,從火車上偶遇的老者,到飛奪瀘定橋的敢死隊員,還有穿得破破爛爛、頭上拖著辮子的農民。這些普通人是組成陝北蘇區最真實鮮活的畫面。
「我以前從未見過任何中國青少年有這樣一種人格尊嚴……隨著我更深入蘇區,我發現在這些紅紅臉蛋、歡樂愉快、精神飽滿、忠誠不渝的「紅小鬼」身上,洋溢著一種令人驚奇的青年運動的蓬勃精神。」斯諾看慣了羸弱無助的中國孩子,「紅小鬼」表現出的蓬勃朝氣讓他著迷。隨後接觸的那群歷經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紅軍戰士震撼,「有時我幾乎不能相信,只是由於這樣一批堅決的青年,有了一種思想的武裝之後,竟然能夠對南京的千軍萬馬進行了群眾性斗爭達十年之久。」斯諾筆下的蘇區普通百姓活靈活現,真實生動,他們的精神狀態,折射出當時蘊藏在民眾思想里的智慧之光,這是正義的力量,也是中國的希望。
「讀史使人明智」,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之際,中華民族復興之時,再讀《紅星照耀中國》,不僅讓我們重溫抗日戰爭那段非凡的歷史,領略真實鮮活的紅色中國,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奪取中國革命勝利並成功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原因。
【篇五:《紅星照耀中國》讀後感】
斯諾在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並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為基礎,完成本書的寫作。作為一名西方記者,斯諾所站的是一個公正客觀的角度去描述當時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狀態。除此之外,還表現出了紅軍及其領袖們的精神狀態和思想狀況。這本書可以說是讓人們可以進一步的去了解當時十分神秘的中國的紅色革命。並且,他把自己在紅色區域的所見所聞都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後來匯編為《紅星照耀中國》。整本書的內容豐富而且生動。
1936年,中國革命與戰爭最兇猛、最危險的時期,長途跋涉來到西貝蘇維埃地區,尋找紅色中國。故事都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更是讓我對當時的人民、紅軍、毛澤東等等都有了嶄新的可謂是顛覆性的認識。
在蘇維埃社會一節中,有兩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共產黨在西北所以受到群眾擁護,其當前的基礎顯然不是各盡其能,各取所需,而是有點象孫逸仙博士的主張:耕者有其田。」;二是「有一件事可以說明共產黨在人民群眾中有基礎的,那就是在所有老蘇區里。警衛工作幾乎全部由農民自己組織起來擔任的。」
如「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總結的那樣,正是由於代表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農民才會主動組織起來保衛自己的紅色政權;也正是由於秉承了這樣的理念,共產黨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始終得到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不斷推動革命事業向前發展。
在我的認知范圍中,當時的人民一定都受到了思想的禁錮並且十分保守,甚至可能有些木訥。但是事實卻是截然不同的。他們中的許多人也會進行批評和抱怨,這無疑就是他們言語自由開放最直接的證據。大部分農民團結一致,並且看好「蘇維埃」和「紅軍」,以此證明他們思想覺悟是很高的,有共同的追求,有目標,並且堅定不移的支持著自己的信念。對比當今,我們貌似更缺乏精神信念這一塊兒,這是我們所欠缺的地方。
這本書中所描繪的紅色中國,與我們教科書上所學到的是有許多出入的。相比之而言,這本書所講述的內容更加真實、可靠。
說道紅軍,就不得不提軍隊。在斯諾看來,他感受到了紅軍高度的政治覺悟,認為紅軍是中國唯一的一支從政治上來說是鐵打的軍隊。在真正的紅軍一節中,作者這樣描寫到:「他們向來都同士兵並肩作戰,團長以下都是這樣。一位外國武官這樣說,單單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說明紅軍擁有極大優勢的敵人的作戰能力。這就是紅軍的軍官們習慣說的:「弟兄們,跟我來!」而不是「弟兄們,向前沖!」。同樣是六個字,差別卻是很大的。第一種是把自己與士兵放在了同一個位置,與士兵們心連心。
提到紅軍,另一個比提的就是長征了。電視里所演的長征真的是驚心動魄、驚險萬分。紅軍通過各種巧妙的戰術突破敵人的重重圍堵,擺脫危險困境。無論是四度赤水河、勇奪瀘定橋、飛度金沙江等等都顯示了紅軍的有勇有謀。當時,當他們面對一些少數民族的人民時,當當地人民對他們聞所未聞,他們仍舊是勇往直前,他們的功績、作為都幫助他們贏得了少數民族的友誼,甚至是吸引了一部分人來參軍。這足以證明了中國紅軍在人民中的威望和感召力。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是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戰略轉移、是一次武裝巡迴宣傳,是一個奇跡。它體現了共產黨強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裡素質,而這些也僅僅佔了全書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說,紅軍的長征也僅僅佔了中國革命的一小部分。
提到書中關於領袖的描述,就不得不說斯諾對毛澤東的描述中這樣寫道:「不可否認,你覺得他身上有一種天命的力量。你覺得這個人身上不論有什麼異乎尋常的地方,都是產生於他對中國人民大眾特別是農民--這些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貧窮飢餓、受剝削、不識字但又寬厚大度、勇敢無畏,如今還敢於造反的人們--迫切要求做了綜合表述,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
毛澤東的經歷是本書的一大重點,這在相當程度上也是一個中國革命的故事。斯諾寫到「毛澤東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常常到深夜二、三點鍾才休息。他的身體彷彿是鐵打的,他認為這要歸因於他的少年時代在父親的田裡干過苦活,要歸因於他在學校讀書的刻苦時期,當時他與幾個志同道合的人組成斯巴達俱樂部一類的團體。他們常常餓著肚皮,到華南山林中作長途的徒步跋涉,在嚴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著脊樑--這一切都是為了要鍛煉他們自己。他們直覺知道,中國的來日需要他們有忍受最大的艱難困苦的能力。」讀到這段的時候,反觀我們現在的大學生。逃課、遲到的比比皆是。好多大學讀書的風氣早已盪然無存,大家上大學似乎都只為了文憑這一張紙,沒有人關心是否真正學到了知識,是否真正度過了一個有意義難忘的大學生活。
美國記者西奧多。H。懷特曾對《紅星照耀中國》做過如此評價:「斯諾對中國共產黨的發現和描述,與哥倫布對美洲大陸的發現一樣,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了一個未知的中國革命,也讓我對這段歷史有了一個深刻的理解和認知。我看到的不僅是中國革命的成長史更是對當時的人民、當時的社會一種全新的描述。

② 生活青春勵志故事《生活中的考試》——讀後感45o字左右的作文


這是一篇關於青春的勵志故事不知道能不能達到你的要求

如果不是你想要的話

就網路下【3366勵志】

看下有沒有你所需要的內容


他是一位腦癱患者,生活在愛爾蘭一個單親家庭里。他的身體除了脖子和頭部能夠活動之外,其他部位全部癱瘓。不僅如此,因為發音神經末梢壞死,他不能說話。不過,他的大腦卻是清晰的,聽力也沒有任何障礙。而這些功能對於一個如此可憐的生命來說恰恰是最痛苦的。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卻無法用口說出,也無法用四肢去實現。

他曾無數次地想到過自殺。可是,自殺對於他來說,比登天還要難。要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唯一的辦法是絕食。母親不允許他這樣做。因為,母親總能找出讓他吃下食物的辦法,而他又毫無能力阻止母親的這種行動。在經歷了無數次失敗的自殺行動之後,他決定活下去,而且要堅強地、精彩地活下去。

克里斯托弗諾蘭

他的起點是從看電視開始的。母親為了排除他的寂寞,在他的卧室里安裝了一台電視機。並且,為了能夠讓他挑選自己愛看的電視節目,母親把電視遙控器固定在床頭,再在他的頭上綁了一個獸角。這樣,母親不在的時候,他可以通過頭部的移動來點擊電視遙控器,從而完成電視頻道的更換任務。

他終於可以「自理」了。雖然,這種「自理」只是調節電視頻道,但他還是很高興。因為,電視為他打開了一條心靈的通道,他可以通過電視了解外面的世界。不僅如此,他很快從電視的字幕上認識了許多英語單詞,並且知道了它們的意義。一次,電視里播放了一個殘疾人打字機的廣告,他一下子喜歡上了那個東西,看到了人生的曙光。是的,只要能學會打字,他就能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甚至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兒。

母親下班歸來,他特意把電視調到那個廣告上。開始,母親並不知道他的意思。可是,他三番五次地讓母親看這個廣告,以至於不讓母親調換頻道。母親終於明白了兒子的意思:兒子想要一台這樣的殘疾人打字機。母親馬上把打字機買回來,在床頭安裝好。他用捆綁在頭上的獸角打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句話:「媽媽,謝謝你!」母親看到這句話,奇怪地問:「你怎麼認識字?」他又打出來了一行字:「我是跟電視學習的!我要寫作,我要當詩人,當作家!」母親一下子抱住了兒子的頭,放聲大哭。母親那滾燙的淚水落下來,打濕了他的臉頰。

母親為他的電腦連接了寬頻。他通過寬頻,可以與人聊天,可以在網上看文學作品,學習寫作。雖然,他每敲一個單詞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會弄傷了自己的頭部。但是,他依然堅持著。他在自己的作品裡寫道:「假如我的肉體可以變成一隻海鷗,我將滿懷火山爆發般的激情,到無邊的天空自由地飛翔……」終於,他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他看著編輯部郵寄來的樣刊和稿費,淚水禁不住涌了出來。因為,他用自己的堅強打開了青春的眼睛,看到了生存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這一年,他只有13歲。

自此,他的作品一發不可收拾。他寫作入了迷,甚至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處境,忘記了自己的殘疾。他的思緒和才華通過頭上的獸角敲打著床頭的打字機,轉換成美麗的詩句和華麗的篇章,飛向編輯部,飛向讀者的心田,傳播著人間的善良和堅強。

一次,他完成了一首詩歌,他快樂的思緒在房間里跳躍、高歌。快樂中,他對躺在床上的那個不幸的小男孩表示同情,甚至,他還決定用自己的稿費來救助這個小男孩。可是,當他把這個計劃打出來准備交給母親的時候,他才發現,這位躺在床上的小男孩原來就是自己!那一刻,母親流了淚,他也流了淚。他不是為自己的不幸而流淚,他是為自己的幸福而流淚。因為,他是不幸的,但又是萬幸的。他用堅強找到了青春的眼睛,找到了快樂和幸福!

他的名字叫克里斯托弗·諾蘭。目前,他已經出版了《夢幻爆裂》《時鍾的眼睛》等詩集和小說。他的作品以一位殘疾人的眼光構造了許多虛幻而又真實的意境,講述著殘疾人的渴望和對生命的獨特思考。他和他的作品激勵了和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打動了和打動著千千萬萬的讀者,被網友們稱為「少年喬伊斯」。

堅強是青春的眼睛。人的一生都會遇到挫折和不幸,但是,只要你擁有一顆堅強的心,你就會打開青春的眼睛,看到光明和希望。

③ 瘋狂閱讀故事卷讀後感1300字

讀《瘋狂閱讀》有感
成長的道路上,不完美,我們忙著去粉飾;不偉大,我們急著去證明。種種成見,吵著去反駁;異樣眼光,哭著去申訴。
這是最美好的時期,這是最糟糕的時期;這是智慧的年頭,這是愚昧的年頭;這是信仰的青春,這是懷疑的青春。
如果可以慢半拍、靜半刻、低半頭,原諒那個惶恐的自己吧!
在沒有人認識你時,開始認識自己;再沒有人在乎你時,開始照看自己;再沒有人要求你時,擁有空間審視自己的真實需求。
從此,做一個明媚的女子,以優雅的姿態去摸爬滾打;
從此,做一個豐盈的男子,以果敢的步伐去奮斗拼搏;
從此,走我路,不問江湖。
向青春致敬!
《瘋狂閱讀》全六卷,分別是:美文卷、智慧卷、勵志卷、故事卷、感悟卷、青春卷。
我選擇的是第四種:領略書籍的魅力,好書伴成長。這次活動是我獨自一人完成的,活動時間是八月二日。
青春是不朽的。它終將逝去,卻遠未逝去,像讀不完的書,流不完的血,一直給你溫暖和力量。如果你善待它,懂得感恩與回報,它會在你認為的人生每一個死胡同面前笑眯眯地等你,拿出每一把鑰匙。就像拿出你小時候期待已久的糖果。
我們在沒有路的地方起步了,一直有風從前面吹到後面,偶爾有雨從頭頂澆到腳底。日升月落,月落日升,我們在沒有路的地方走著。山挨個比高在遠處笑,水排著隊比險在近處樂。幾乎都是拒絕的姿態,基本都是障礙的角色。我們任在沒有路的地方走著,困惑中喊聲加油,跌倒時攙扶一把。當風雨來襲,我笑對人生當世界以痛吻我,我回報以歌。
對於青春,有人嘆息,有人懷抱熱忱。其實對於明天來說,每一個今天都是青春。但時光如梭,你永遠抓不住它的尾巴。青春,就是眼睜睜地從你指縫中溜走的那段時光。我們唯有把它寫成故事、拍成照片,才能讓它留下腳印,與別人分享。
青春有兩條路,一條是必須走,一條是想走。只有把必須走的路走後,才能走想走的路。青春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成長,一個是滄桑。只有經歷滄桑,才能真正成長。

④ 青春萬歲讀後感600字

《青春萬歲》講述了北京一個中學畢業班中一群女生的故事,生動細致的描寫了我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大規模建設前期,青年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祖國獻身的渴望,以及在她們追求這個美好目標過程中的成長。 這是多美麗的一群女學生啊!純真、善良、真誠、熱情、正義相互交匯著,在她們身上閃耀出美麗的光芒,青春的光彩。她們大膽、浪漫、有思想,對任何錯誤一針見血的批評,對有困難的同學誠心誠意、盡心盡力的幫助,她們不斷交流思想,批評、改正錯誤思想,歡樂不斷,小摩擦也有。這一切組成了充滿激情的生活,這樣美好,這樣沸騰。她們之間充滿了友誼,充滿了愛,她們歡悅在灑滿陽光的道路上,使我禁不住要感嘆青春——她這樣的生機勃勃,熱血沸騰,它有它的苦惱,也有它獨一無二的美麗。 但在新中國的光輝照亮了大地的時候,舊社會留下的陰影還沒有完全消散,這些女生當中也不乏有受了舊社會巨大傷害的人。她們比其他人心中有更多的痛苦,但她們依然背著沉重的心裡包袱堅持生活了下來。比如家況復雜的女生蘇寧,她不僅堅持生活了下來,在最後還與敵人做了勇敢的斗爭,後來在同學的幫助下從舊社會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我們

在困難時要樂觀,要向著太陽,要有勇氣。我覺得,比起她,我真是太幸福了,她給了我多少勇氣啊,每次在我難過時,眼中總會幻出蘇寧向我伸出手來,蘇寧看上去是個軟弱女生,其實還是很有力量的。 書中還有一個受了舊社會影響的女生——先喪父後喪母的鄭波。但她沒有因痛苦而誇下,而是積極地為祖國盡力,用一顆真誠的心幫助同學。她的樂觀、她的堅強,使我明白了「眼淚無法洗去痛苦」及「化悲痛為力量」的道理。 讀這本書,總有一個感覺不斷地充滿心頭,這種感覺是那麼溫暖,猶如春天的陽光。

⑤ 《最美的花季》——高中生青春故事、寒假作業老師讓寫讀後感、800字、謝啦、各位

哈哈 你們老師真狠 那書多開放啊 ... 不過有的東西真挺好的,,,嗯嗯 好好領悟 好好寫 自己寫哦 嘎嘎

⑥ 青春的故事讀後感

當第一縷陽光射向大地,是自然在向我們說早上好;當坐在窗前一陣悅耳的鳥叫聲飄來,是自然在為我們的生活伴奏;當風拂過我們的面頰,是自然在為我們揭示著許多奧秘,自然是一本耐讀的書。農民伯伯在二十四節氣中感受到了「春華秋實」的旋律,工人們在春夏秋冬的交替中拍打出了「時間就是效益」的節奏,詩人在雲霞霧嵐里看到了人世間溫情與親情的笑臉。抬頭仰望廣闊的藍天,輕輕自問:「我在大自然中看到了什麼?」手在空中輕輕一劃,手指過處似在大自然的書頁間滑過,翻看這本古老而又耐人尋味的書,我想從中找到答案。當太陽從地平線升起,我們踏著初升的太陽開始了嶄新的一天。聞聞那清新的空氣,是自然給我們的滋養。手捧一本書,在教室窗前看著微笑的太陽開始了今天的學習。青春的大部分帶著書香,我們還是一朵吮吸著自然甘露的小花。當太陽掛上天空,她的光芒已可以照射萬物,大地披上了柔軟的金紗。正午的太陽落在身上,暖洋洋的,或許她要告訴我們該休息了,現在時補充體力的時間。我沖向食堂補充那早晨所消耗的體力,當吃飽喝足時看看那圓滿的太陽,她的光芒變得耀眼,似乎她也補充了能量了。青春,也喜歡在積蓄能量後釋放。體育課上,盡情奔跑嬉笑;美術課上,隨意揮灑塗鴉;音樂課上,放聲引吭高歌。自然交給我們最美的畫面,最動聽的歌聲。當太陽要漸漸消失在山谷,我們的心也漸漸平靜。一天,一輩子不能一直做事、玩耍,也要有時間思考、體味。太陽下山,也給我們空出了時間,聽一聽黑夜裡的旋律,看看星星和月亮有什麼低語。合上眼睛,感受大自然一天的變化過程,感受她給我們的畫面。指尖劃過大自然書本上的最後一行字。突然看到,一片金黃閃耀,是一珠珠的向日葵心追逐著太陽的步伐向上生長!難道這就是自然給我的畫面?合上這本耐人尋味的書,閉上眼睛思索,突然明白,我在自然中看到了自然已,看到了逐日的青春!當第一縷陽光射向大地,我們青春的種子開始萌芽,如一片片的向日葵,我們的青春正追逐著太陽奔跑,隨著太陽,朝著陽光生長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⑦ 致青春讀後感170字

索寓言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專這些屬小故事各具美麗,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眾多,在文學史上業具有重大影響。作家,世人、哲學家、平常百姓都從中得到過啟發和樂趣。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牧童惡作劇,狼來了,狐狸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到幾千年後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範本,亦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
在《伊索寓言》中,幾乎每一個故事都來源於生活,大部分以動物為主人公,極少部分以神或人做主人公。各個故事都富含哲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在許多寓言中,我最喜歡的寓言是《獅子和狐狸》。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