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命的動人故事
Ⅰ 關於熱愛生命的故事
1.海倫·凱勒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1882年,她一歲多,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傷,此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七歲那年,家裡為她請了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沙利文老師。沙利文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說話了。
蘇利文老師為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摸剛出生的小豬,到河邊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1936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傷心。她知道,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1968年,海倫八十七歲去世,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蘇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
2.桑蘭:出生於1981年2月,浙江寧波人,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曾在全國性運動會上獲得跳馬冠軍。到今天為止,堅強的桑蘭已經笑著度過了6年的輪椅時光。1998年7月21日晚在紐約友好運動會上意外受傷之後,默默無聞的桑蘭成了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人。這確實是個意外。
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頭先著地。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後卻表現出難得的堅毅,她的主治醫生說:「桑蘭表現得非常勇敢,她從未抱怨什麼,對她我能找到表達的詞就是『勇氣』。」
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後,她也絕不後悔練體操,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3年來,桑蘭用她的行動應證著自己的諾言,在北大學習、加盟星空衛視主持節目、擔任申奧大使、參加雅典奧運北京接力……她充滿力量的笑容總能給人希望!
3.霍金,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名義下的巨人……或許,他只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一次,霍金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大約48小時後,他又回到了辦公室投入工作。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起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唯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沖直撞」;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當然,霍金也嘗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躍入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
4.清晨的公園里,一個患有癌症的男孩在輕聲歌唱,他歌唱生命。盡管他剩下的時光不多了,但他不自卑,他不相信世上存在著永恆。他認為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的,生命,也是一樣的。「人總是要死的!」他常常自我安慰。
公園的那頭,有一個女孩在跳著優美的舞姿,如身後桃花的飄落——翩翩飛舞。
這天,男孩無聊的在閑逛。忽然他聞到一陣噴鼻的花香,這花香吸引著他來到了一棵桃花樹下,也看到了那女孩——她正在跳舞。男孩沒打斷她,一向在旁邊靜靜的等她跳完。「你跳得真好,如你身後的桃花。」「多謝!」女孩羞答答的抬起頭說道。這時,男孩看清了她的臉:一張美麗的面孔上鑲著兩顆無神的眼珠。男孩大吃一驚:「你是盲女?」這句話一出口,男孩就後悔了,他明白他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哦……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沒事。」女孩似乎很簡單。……就這樣,他們認識了。
他們相約在夕陽的黃昏來到了這兒,男孩歌唱,女孩伴舞。
像這樣過了很久,直到那一天。
「桃花真美,像你一樣。」男孩無意中說道。「可惜我看不到。」女孩說著低下了頭。「對不起。」男孩的心如一陣刀絞的痛,他明白他又一次刺痛了女孩的心,盡管她不在意。一種強烈的慾望從男孩心中升起。
過了幾天,女孩興奮的告訴男孩,有人願意獻出眼珠了,她將看見光明,看見這美麗的花花世界了。男孩由衷的笑了。女孩哪裡明白,那一對眼珠是男孩獻出來的。
這一天的黃昏似乎更早到來,男孩對女孩說了很多:「以前我不相信永恆,但我此刻明白世上存在永恆,那便是友情。我要走了,永遠都不回來了,我將永遠的珍藏我們的友誼。」女孩哭了。說完男孩唱起了生命里的最後一支歌,女孩依舊為他伴舞,但是帶著一串淚珠
他還是走了,走得那麼簡單,沒有遺憾,他把他生命里的最後一支歌獻給了她,他無悔。
女孩的手術成功,她看見了萬物,也明白了真相。她來到了公園,奇怪的是今年的桃花沒有開。
女孩的眼眶模糊了,一滴淚從她的臉頰落下,夕陽中,她似乎聽見了男孩唱起的那一支歌……
5.保爾從小在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他在食堂里幹了兩年,受盡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發後,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別托夫卡鎮也和蘇聯其他地方一樣,遭受了外國武裝干涉者和國內反動派的踐踏。紅軍解放了謝別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在保爾家裡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現在全世界都著火了,奴隸們起義了,他們要把舊世界推翻,但是,為了這個,需要的是一夥勇敢的、能夠堅決斗爭的弟兄。」
朱赫萊的啟發和教育對保爾的思想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突然,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急著四處打聽。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萊的時候,保爾出其不意地猛撲過去,把匪兵打到壕溝里,與朱赫萊一起逃跑了。
但是由於波蘭貴族李斯真斯基的兒子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後,保爾拚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覺地來到冬妮亞的花園門前。他縱身一跳,進了花園。冬妮亞喜歡保爾的「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保爾也覺得冬妮亞「跟別的富家女孩不一樣」。後來他們又有幾次見面,慢慢地產生了愛情。保爾為了避難,便答應了冬妮亞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冬妮亞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參加了紅軍。
在一次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但他以驚人的頑強毅力戰勝了死亡。出院後,他已不宜於重返前線,便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在這里他同樣以工人階級主人翁的姿態,緊張地投入各項艱苦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年的《德法年鑒》。編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文章,並直接參加艱苦的體力勞動。在興建窄軌鐵路中,保爾表現了高度的政治熱忱和忘我的勞動精神。
保爾自從在冬妮亞家裡與她告別後,只見過她兩次面。第一次是他傷愈出院後,最後一次是在鐵路工地上,保爾發現,隨著革命的深入,他們之間的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了,他們已經完全沒有共同語言了,於是便分道揚鑣。
在築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病癒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他參加了工業建設和邊防戰線的斗爭,並且入了黨。但是,由於保爾在戰爭中受過多次重傷和暗傷,後來又生過幾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勞動,平時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體質越來越壞了。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著又雙目失明。嚴重的疾病終於把這個滿懷革命熱情的年輕人束縛在病榻上。
但保爾在肉體和精神上都忍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的情況下,重新找到了「歸隊」的力量。他給自己提出了兩項任務:一方面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Ⅱ 關於熱愛生命的故事
1、歐.亨利:最後一片葉子
為生命畫一片樹葉只要心存相信,總有奇跡發生,希望雖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里講了個故事:病房裡,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里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2、阿巴格:珍惜生命,不懼挫折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後快走不動了。
爸爸就從兜里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里,把其餘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
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後,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3、霍金:輪椅上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大約48小時後,他又回到了辦公室投入工作。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起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唯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沖直撞」。
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當然,霍金也嘗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躍入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
4、海倫·凱勒的故事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
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並從中得到知識。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在以後的60多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5、張海迪的故事
張海迪,1955年秋天在濟南出生。5歲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15歲時,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憤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Ⅲ 熱愛生命的故事
Ⅳ 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簡短一點
1、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早晨,一個伐木工人照常去森林裡伐木。他用電鋸將一棵粗大的松樹鋸倒時,樹干反彈重重地壓在他的腿上。劇烈的疼痛使他覺得眼前一片漆黑。此時,他只知道,自己首先要做的是保持清醒。他試圖把腿抽出來,可辦不到。於是,他拿起手邊的斧子狠命地朝樹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後,斧柄斷了。他又拿起電鋸開始鋸樹。但是,他很快發現:倒下的松樹呈45度角,巨大的壓力隨時會把電鋸條卡住;如果電鋸出了故障,這里又人跡罕至,別無他路。他狠了狠心,拿起電鋸對准自己的右腿,自行截肢……. 伐木工人把腿簡單的包紮了一下,決定爬回去。一路上,他忍著劇痛,一寸一寸地爬,一次次地昏迷過去,又一次次的蘇醒過來,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活著回去。
如果我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死神正一步步向你走來,最先垮下來的或許就是精神。但伐木工沒有表現出死神即將來臨的恐慌,他展現給人們的是一個對生命充滿希望的形象。
2、認識自我的潛能
一個農民看到兒子開的那輛輕型卡車突然間翻到了水溝里。他大為驚慌,急忙跑到出事地點。當他看到水溝里有水,兒子被壓在車下面,只有頭露出水面。他毫不猶豫地跳進水溝,雙手伸到車下,把車抬了起來。另一位跑來救助的工人幫他把失去知覺的兒子從下面拽了出來。 當地醫生很快趕來了,經檢查,發現農民的兒子只劃破一點皮,沒有其他損傷。此時,這個農民覺得奇怪了。剛才抬車時根本沒想自己是否能抬得動,由於好奇,他又去試了一下,這次卻根本抬不動那輛車了。
生命能夠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著怎樣的韌性,我們想過嗎?
生命是堅強的,它堅強地能夠在死神面前毫無懼色,依然燦爛;但它又是脆弱的,脆弱地在一瞬間就消失了。生命或者說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關鍵看你如何面對。善待別人,善待自己,珍愛所擁有的一切--這或許就是我們對逝去的人最好的哀思。
珍愛我們的生命,生命是脆弱的,而生命又是頑強的。這脆弱與頑強取決於我們心中的安全之鍾是否常響。遵守社會的規則,緊握寶貴的生命之花,讓短暫的生命綻放光彩。
3、生命的嚮往
一個貧窮的牧羊人,領著兩個孩子放羊,弟弟望著天上飛過的大雁說:「我們要是像大雁會飛就好了,就可以飛到天堂看媽媽啦。」父親說:「只要想飛,就能飛上天!」弟弟學大雁飛,沒有飛起來,哥哥也試了試,沒有飛起來。父親也試著飛了幾次,結果同樣也沒有飛起來。父親說:"我老了,你們還小,將來經過努力,你們一定能飛起來!"後來,經過努力他們果然飛上了藍天,他們就是--美國的萊特兄弟。
我們總是在河的此岸觀望彼岸,在現在觀望未來.所有嚮往是美好的,代表著對生命的希望.黑暗中的希望是一盞燈,指引你走在生命的隧道里.珍惜身邊的一切,
4、珍愛生命、
1、珍惜身邊擁有的一切
英國科學家法拉第,年輕時體質較差,加上工作緊張,用腦過度,身體十分虛弱,多方求治也不見效。後來,一位名醫給他進行了檢查。醫生並沒有給他開葯,只送了一句話:「一個小丑進城,勝過一打名醫。」法拉第細細品味這句諺語,悟出了其中的奧妙。從此,他經常抽空去看馬戲和喜劇。精彩的表演,總是令他開懷大笑。他還到野外和海邊渡假,調劑生活,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體逐漸地康復了。
直面生活就是敞開心扉,用生命全部的觸角去感受生活,去承受生活中所有擊打、挫折、辛勞,惟有如此我們才能變得自明而富有智慧,外表平靜內心堅強,能夠辨別善惡,卻不輕言放棄。直面生活,使我們勇於擔待。直面生活,也使我們擁有了真正的生活——我們成了樸素、有尊嚴、有自己聲音的人。
Ⅳ 熱愛生命的感人小故事,50至80字左右
1張海迪是山東省文登縣人,5歲的時候,患了脊髓血管瘤,先後做過4次大手術,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這個嚴重癱瘓的孩子,本來可以依靠父母的收入生活。可是,她要為人民、為社會多做事情。她說:「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給人間。」她懷著這樣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學習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贊歌。
2.海倫·凱勒從小雙目失明,又聾又啞,她靠用手觸摸、用嘴嘗味、用鼻嗅聞,來熟悉周圍黑暗沉寂的世界。看起來那局限之大她簡直無可奈何。你怎麼去教一個聽不見的人?她不會說話,你怎麼知道她需要什麼?她既看不見又聽不見,可是她到底是怎樣知道你在哪兒的?海倫·凱勒在精神上不屈服於這種清冷生活。由於連詛咒和抱怨都不可能,她只好用身體的劇烈晃動對父母和周圍的人發脾氣,來說明她心灰意冷的心境。看來她命中註定要在與世隔絕的無聲世界裡絕望地度過一生。
3、輪椅上的勇士
霍金是誰?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名義下的巨人……或許,他只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大約48小時後,他又回到了辦公室投入工作。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起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唯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沖直撞」;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當然,霍金也嘗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躍入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