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的品質的故事
⑴ 關於馬的哲理故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賽翁之子撿一馬,他人來祝賀,他說未必是好事。不久他兒子從馬上跌落致殘,當別人安慰他的時候他又說,這未必就是壞事,不就皇帝招兵,因他兒子殘疾不收,結果招去的將士全軍覆沒
田忌賽馬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 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
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 失敗了。 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 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 「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准能讓你贏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 「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 孫臏搖搖頭說: 「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 「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 便站起來譏諷地說: 「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 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 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 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 「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 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 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 齊威王有點心慌意亂了。 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 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當然是田忌贏了齊威王。 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⑵ 關於馬的故事
馬說
世有伯樂復,然後有千里制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
世間有了伯樂,這樣之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喂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喂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站到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他們真不得千里馬啊!
⑶ 關於馬的歷史故事(簡略)
秦瓊賣馬的典故:
說的是秦瓊在潞州落了難,窮得連飯店錢也付不出,先是典押了隨專身的兵屬器金雙鐧,後來逼得連自己的坐騎黃驃馬也賣了。可是人在倒霉的時候,樣樣不遂心,連馬也沒人要。幸而遇見了一位賣柴的老者,動了同情心,指引秦叔寶說:「這西門15里外,有個二賢庄,莊上主人姓單號雄信,排行第二,人稱為二員外,要買好馬送朋友。」秦瓊久聞潞州單雄信的大名,就由這位老者介紹到二賢庄,與單二員外見面。秦瓊羞於說出真名實姓,只稱姓王,拿了馬價而去,後來單雄信從別人口中,獲知賣馬的人,就是山東濟南府的秦瓊,便立刻追趕,捧著秦瓊的臉說:「叔寶哥哥,你端的想殺了單通也。」
⑷ 關於馬的故事
曾經在內蒙古大草原上,又一個叫蘇和的男子,他有一匹愛馬,特別的忠誠,從小相依相伴~然而當時有一個王爺看重了他的馬,就假裝辦了一個馬賽,後來,蘇和的馬果然不負眾望,奪得冠軍,可是王爺以此為借口要霸佔他的馬,最後爭執不過,只好忍痛割愛,就這樣,蘇和日思夜想他的愛馬。這匹馬對主人的思念也愈演愈烈,直到有一天,王爺騎著這匹馬向大臣們炫耀,突然間,這匹馬像瘋了似的,將王爺摔倒在地,向草原遠處本去,王爺命令下人用毒箭將馬射死,可是馬中了箭後也依然馬不停蹄~向主人蘇和家的方向跑去,終於拖著筋疲力盡的身體到了蘇和的蒙古包前,摔倒在地,長長撕嚎起來,這時蘇和出來後,看到自己心愛的馬在地上喘著粗氣,後來終於死去~~
蘇和為了紀念他,專門用這匹馬的屍骨做成了一把樂器,用馬鬃當作琴弦,拉出的聲音和這匹馬生前的鳴叫一模一樣,後來為他起名為馬頭琴~~
(很感人的故事,這是我做導游時候要給客人講的故事之一)
1889年,長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由於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孤獨,離開他在在都靈大街上杜林的旅館,看見一個車夫正在鞭打一匹馬。尼采跑上前去,當著車夫的面,一把抱住了馬頭放聲大哭起來,最終失去了理智。1900年8月25日,這位生不逢時的思想大師與世長辭,享年45歲。
在蒸汽動力運用以前以及以後的若干年,馬是驅動世界的主要動力。無論東方西方,在人類社會生活的許多重要領域,交通、貿易、戰爭、通訊、農業生產等等,都離不開馬的身影。馬為人類文明的創造與發展,真真是立下汗馬功勞。有3500年城邑文明史的江城武漢,雖然本土不產馬,但因其為溝通東西、連接南北的通衢地位,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重地,加之近代跑馬業的興起,故千百年來馬的嘶鳴從未間斷,駿馬奔騰的場面總在不停地上演,由馬而演繹出一個個精彩動人的故事。
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名將顯威戰馬馳騁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武漢地區成為曹、劉、孫爭奪的焦點,因此有關三國時代的遺跡和傳說也就特別豐富,其中當然少不了古代戰爭的重要角色———戰馬。
最有名氣的當數關羽的赤兔馬。據民間傳說,關羽駐軍漢陽時,常在長江邊洗刷他心愛的戰馬———赤兔馬,至今長江大橋漢陽橋頭北至禹功磯處,被稱為洗馬口,旁邊原立一根石柱,稱系馬樁,明代漢陽教諭趙弼有詩專贊洗馬口曰:「戰罷沙場洗鐵驄,虎臣威已震江東。至今水映晴霞赤,似染龍媒汗血紅。」另外一個版本說在禹功磯還有一個洗馬洞,與洗馬口是「同時並著之跡」,如今漢陽的洗馬長街之名,就是由此而來。另傳說在龜山左側還有一個岩穴,稱藏馬洞,關羽曾牽馬休息於此,又被稱為關羽洞。在武昌伏虎山麓卓刀泉有廟,供奉著關羽像,是因為當年關羽行軍於此,以刀柄戳地得泉,遍飲三軍,故稱卓刀泉。赤兔馬馱著關羽,幾千年後仍在武漢留下如許多的遺跡和故事,這也反映了武漢人對於關羽身上所體現出的勇敢、忠誠、熱烈等精神的崇仰。
最可憐的是東吳名臣魯肅的白馬。傳說赤壁之戰後,魯肅慌忙逃跑,騎著他的白馬過東湖小洲時,馬卻不爭氣地陷泥中而死。人們哀其不幸、贊其忠貞,就把小洲稱為白馬洲。
功勞最大的馬當屬蜀漢大將嚴顏的烏龍駒。在武漢江夏區有將軍山與烏龍泉,山上摩崖有「文武全才世所無,將軍輔國倒三吳」的詩句,紀念嚴顏在此駐扎並抵禦吳兵。傳說當時嚴將軍騎著烏龍駒找到一潭清泉,解決了農民和山上士兵的飲水難問題,從此留下烏龍泉和龍泉山的地名沿用至今。
最為慘烈的馬的故事是關於漢陽軍山的古戰場。在漢陽縣軍山鎮附近有兩座山,一大一小,稱為大、小軍山,吳魏相戰,曾陳兵兩山間,在這里發生過激烈殘酷的戰斗。明嘉靖《漢陽府志》曾記載,傳說每月十五風雨陰晦的晚上,這里就再現當年戰馬嘶鳴、金鼓激戰的聲音。趙弼題詩曰:「二雄角立互相吞,炎柞衰微萬馬奔。夜半山前風雨惡,陰魂猶自怨曹孫。」若是戰馬有魂,在武漢這個古戰場上,就不知有多少馬魂至今仍在奔騰吧。
三國之後,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戰將,當然是精忠報國的岳飛。在岳飛短短38年的人生中,有7年時間屯兵武漢、大練騎兵,4次從武漢出發,大敗北方以善騎聞名的金兵,並且攻破金兵固若金湯的拐子陣法。他功勛蓋世的背後,少不了當年武漢苦練騎兵的智慧和艱辛。無奈英雄命途多舛,岳飛被陷害後,忽必烈的大軍從陽邏渡過長江,直圍鄂州,在今漢陽、陽邏都曾發生過人仰馬翻的激烈爭斗。
因為武漢的戰略地位,名將及戰馬的故事數不勝數,即使在清末張之洞訓練的新軍中,也建有馬隊。直到解放後,馬才逐漸淡出武漢人的生活。
競技娛樂馬事頻仍市民愛馬素有傳統
近代以來,馬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作用漸漸被電力、機械動力所取代,它作為傳統生產力工具的地位逐漸減退,隨之而起的是以競技和娛樂為主要功能的賽馬活動的興起。當然,最初的賽馬活動並非武漢人的自主選擇,而是隨著武漢通商口岸的被迫開放而主要面向外國人的的「洋娛樂」,隨後由於民族資本的參與才逐漸走進武漢的市民生活。
1902年,英國人大量收購漢口南起解放大道,北至惠濟路,東起永清街,西到解放公園路的土地,建了西商賽馬體育會(通稱西商跑馬場),吸收在武漢居住的高級外僑為會員,成為一個高檔次的社交場所。這里歧視中國人,平時到處都有「禁止華人入內」的牌示。中國人作為客人被邀請的,僅有蔣介石、宋子文與張學良等五六人。而且中國人不準從正門進去,只能走側門。據說有一次武漢有名的地皮大王劉歆生企圖從正門進去,也遭阻止。劉一氣之下遂決心組建華商跑馬場與其競爭。
1908年,由劉歆生、周星棠、梁俊華、韋紫封等36人發起組建華商體育運動會。並集資購買由義門鐵路外地皮33000多方(今航空路同濟醫科大學一帶),修建華商跑馬場。宗旨是團結華商團體,與西商跑馬場競爭,以期挽回利權。實質上是選用賽馬出售馬票,吸引市民參加公開的大賭博。由於這里對所有人開放,一時之間十分紅火。當時有竹枝詞雲:「絡繹香車去馬場,春秋兩賽競華商。先鞭一呼齊呼彩,贏得佳人為捧觴。」
賽馬在20世紀初期的武漢,風氣極盛,生意也是非常火爆,以致1926年,武漢商界王榮卿、吳春生等人發起和組織了萬國體育運動會,修建了中外合資的萬國跑馬場。場址在位於唐家墩附近的二道棚子。如今江漢區的馬場角,就是因地處萬國跑馬場的東南角而得名。
據今已84歲的老馬師葛振元回憶,他的父親曾在西商跑馬場養馬,而他因此在十多歲時就在這里學習騎馬,後來成為萬國跑馬場的一名業余馬師。
當初還有一個叫計海滔的華人馬師非常聞名,因為計海滔愛踢足球,很多不懂足球的馬迷為了一睹計海滔的真面目,經常追蹤到計海滔踢球的地方圍觀喝彩。
一個城市擁有三個跑馬場,這成為當時中國之最,而這一運動的參與者之眾,又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市民對賽馬活動的熱愛。
如今,在武漢的賽馬場一一消失、賽事沉寂半個世紀之後,金銀湖畔再度駿馬聚集、馬師談笑,作為一項體育運動,武漢市民又可以一親「馬」澤,再睹馬的神采,重續馬緣了。
徐悲鴻一生畫馬
徐悲鴻一生畫的馬論百盈千,但可分為三大類:1
⑸ 關於馬的小故事
兩個故事任意選吧
狼路過一處田地,看到地里有許多大麥。雖然黃澄澄的招人喜愛,但狼不吃大麥,只好走開了。剛走不遠,就遇見一匹馬,他把馬領到田裡,告訴馬這些大麥他自己捨不得吃,特意給馬留著,因為喜歡聽馬吃草時牙齒發出的美妙聲音。馬回答說:「喂,朋友,你若能以大麥為食料,你就未必喜歡聽我吃草的聲音,而不顧你的肚子了。」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件——
曾經有兩匹質量絕對一流的賽馬,一匹紅馬,一匹黑馬,都被公認是發揮最出色的千里馬,經過多少次比賽都不分上下,成為平手。
後來,這兩匹馬被牽去參加一場最重要的賽馬比賽。在前兩項比賽中,兩匹馬都取得了該賽事的並列冠軍。在最後一項比賽中,這兩匹馬都奮力向終點沖擊,幾乎同時到達終點。但電子記錄牌顯示,紅馬獲得了勝利。僅僅比黑馬快了一個鼻子尖兒,這用肉眼根本看不出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在這一賽事里,紅馬獲得了150萬美元的獎勵,而黑馬只得到了6萬美元。紅馬得到的是黑馬的25倍。
那麼紅馬真的比黑馬快25倍嗎?絕不可能——完成這三項總比賽需要5個星期的時間,需要跑40公里的路程。紅馬只是比黑馬快了約1英寸而已,但它們的回報卻相差25倍!
奧運會上,在激烈的短跑比賽、游泳比賽、跳水比賽、射擊比賽等賽事中,我們見慣了這樣因一個小拇指頭的長度,或一根頭發絲的距離等極小差距而導致冠亞軍的天壤之別,我們只記得冠軍,而不記得亞軍和季軍,更不記得第四名及之後者。於是,得金牌的冠軍成為該國的英雄,獎房獎車獎鈔票,萬民稱頌,青史留名,而亞軍之後,則黯然失色,終生沉寂。
要知道,他們可都是本國最優秀的選手!在國內的選拔賽上,不少人甚至取得過超過本賽冠軍的驕人成績,可就因為一個鼻子尖兒、一根小拇指,乃至一根頭發絲那麼細小的差距失敗了,人生的命運從此改變了。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也是極小極小的,而且是通過許多小的步驟取得的,每次只是領先一小步而已。
⑹ 關於馬的簡短歷史故事
千金買骨,出copy自《戰國策·燕策一》,說的是古代一位侍臣為為君王買千里馬,結果馬死了,於是花了一千金把骨頭買了回來,君王大怒,侍臣說馬骨都願意花千金,說明君王重視千里馬,還怕別人不把千里馬送上門嗎?過了不久有好多人慕名把千里馬送上門來。
餓馬提鈴,宋代畢再遇和金兵守壘對抗,因為金兵強大,宋營兵少,於是把鈴吊在餓馬的蹄子上發出聲音。金兵日夜聽到馬嘶和鈴聲,沒疑心,也不敢發起進攻。等了幾天,金人才發覺中計。但此時,畢再遇的隊伍已經走得無影無蹤了。
⑺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
1、塞翁失馬
有位擅長推測吉凶掌握術數的人居住在靠近邊塞的地方。一次,他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說:「這怎麼就不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許多匹良駒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
那老人又說:「這怎麼就不是一種災禍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老人說:「這怎麼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健壯男子都被徵兵去作戰。邊塞附近的人,死亡眾多。惟有塞翁的兒子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⑻ 關於馬的歷史故事
1.秦瓊賣馬
隋朝末年,在濟南府當差的山東豪傑秦瓊受命來潞州辦事,不幸染病於店中,所帶盤費俱已耗盡。無奈之中,牽著他心愛的坐騎黃膘馬到西門外的二賢庄去賣。
秦叔寶將黃膘馬拴在庄南大槐樹下,二賢庄莊主單雄信聽說有人賣馬,便去相馬。秦叔寶早在山東就聽說單雄信是一條好漢,只是眼下窮困潦倒,羞於顏面,難以通報真名實姓。偏偏單雄信聽說賣馬人是濟南來的,便請他到府上吃茶,還順便打聽仰慕已久的山東好漢秦叔寶。秦叔寶謊稱:「員外打聽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聞知他與叔寶是朋友,隨即修書一封託交叔寶,並付了馬價紋銀三十兩,外加程儀三兩,不在馬價數內,還取潞綢兩匹相贈。
卻說秦叔寶瞞得了單雄信,卻在潞州酒樓上邂逅了另一條好漢王伯當。伯當告知了單雄信,害得雄信到處尋找秦叔寶。後來兩位英雄終得相識,單雄信盛情款待,讓叔寶在二賢庄精心養病八個月。離別時單雄信為其黃膘馬配上了金鐙銀鞍,並以潞綢、重金相贈,從此二人結下莫逆之交。
隨後二人在推翻隋王朝的農民起義中同仇敵愾,為起義軍創造了不可磨滅的業績。唐朝興起後,秦瓊終身保唐,單雄信則抗唐到底。盡管單、秦二人後來分道揚鑣,但患難中結下的兄弟情誼始終如故。《說唐》中的「秦瓊建祠報雄信」,說的就是秦瓊聞得擒了雄信,飛馬來救。走到跟前,頭已落地。叔寶抱住雄信的頭,跪在地上,悲痛欲絕。後將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陽南門外,起造一所祠堂,名為「報恩祠」,以報潞州知遇之恩。
⑼ 馬的寓言故事
馬的寓言故事:
1、塞翁失馬: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麼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消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
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夥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並誇他在丟馬時有遠見。
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
終於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造成了終生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
這個故事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漸漸地濃縮成了一句成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它說明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成語故事大全
⑽ 關於馬的故事
伯樂相馬
有個要出賣駿馬的人,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理睬。這人就去見相馬的專家伯樂,說:「我有匹好馬要賣掉它,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來過問,希望你給幫幫忙,去看看我的馬,繞著我的馬轉幾個圈兒,臨走時再回過頭去看它一眼,我願將一天的報酬奉送給您。」
伯樂接受了這個請求,就去繞著馬兒轉幾圈,看了一看,臨走時又回過頭去再看了一眼,這匹馬的價錢立刻漲了十倍。
老馬識途
春秋時期,齊桓公率兵攻打山戎,山戎首領密廬投奔孤竹。孤竹國君答里呵聽從宰相兀律的建議,殺掉密廬假降齊軍,並把齊軍引向旱海沙漠。齊桓公採納管仲的建議,挑選幾匹漠北的老馬給齊軍帶路,走出沙漠,乘機攻佔孤竹,殺死答里呵。
按圖索驥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田忌賽馬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 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有一次,田忌又失敗了,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 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 「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准能讓你贏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 「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 孫臏搖搖頭說: 「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 「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 便站起來譏諷地說: 「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 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 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 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 「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 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田忌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 孫臏不去理他。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 齊威王有點慌亂了。 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田忌贏了齊威王。 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