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青團的故事作文
1. 作文 包青團要500字
今天晚上,媽媽拎著紅豆、綠豆、黃豆回來了,這是要幹嘛呀!原來今晚我們一家人要做清明團子,這可都是紅豆餡、綠豆餡和黃豆粉餡呢!晚飯過後媽媽把事先弄來的艾草洗干凈,放入鍋中煮了一下,然後剁碎。等水沸騰起來後 ,加入小梳打粉、艾草和米粉,進行均勻地攪拌。
外婆又把它拿出鍋柔一柔,一段一段摘下來便可以開始做了。我們興致勃勃地開工了,一邊聞著誘人的香氣,一邊做青團,可真叫人羨慕。爸爸、媽媽忙著做青團;外婆也忙著在做第二批的東西;至於我嘛!正舒舒服服地坐在小凳子上,等待做好的青團放在模具里,再朝前面的大凳子上打青團哩!第二批又開始了,我手裡的模具已經沒有油了,團子牢牢地粘在了模具里,怎麼打也打不出來,於是我趕緊往模具里抹油。這下倒好,青團是打出來了,我的手卻油膩膩的了,我趕緊跑到廚房裡沖了又沖才感覺好一點。我們大家就這樣一直做著,最後全部做完。
一數,啊!我們居然一共做了100多個!爸爸提議蒸幾個吃吃,我連忙大喊:「好啊!好啊!我要吃!我要吃!」大家也一致贊同。當外婆蒸好端出來一盆綠綠的青團時,頓時一陣香味迎面撲來,我迫不及待地奔上前去吃了一個,呀!好燙!但自己做得味道就是不一樣,比外面賣的好吃多啦!我連吃了兩個還想吃,可媽媽、外婆、爸爸都說青團吃多了不好,不能再吃了!我只好灰心喪氣地離開了。
今天做青團可真高興呀!聞著芳香做著青團;做完了還有的品嘗呢!
( 望採納 )
2. 加入共青團青團的感受軍團的建議作文500字
包青團
清明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要包青團,我們家也不例外。但這次卻跟往年不大一樣,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學包青團,今年能吃到自己包的青團啦。
奶奶先把青團粉揉好,我和媽媽就湊過來開媽包青團。因為是第一次包,所以我讓媽媽教我怎麼做,媽媽一邊示範一邊為我解說:「先把青團粉揉成一個小圓團,再用大拇指插一個洞,然後再一邊轉一邊按,轉啊,按啊,做成了一個盤子的樣子,再把做好的餡放進,最後把開口的地方捏合,成一個尖尖的頭,這樣一個青團就包好了。」我按照媽媽的樣子做了起來,可是這個麵粉好像跟我做對似的,我怎麼也捏不好,我問媽媽怎麼回事,媽媽說我太心急了,讓我靜下心來用心做就會做好的。聽了媽媽的話,我靜下心來,慢慢地、認真地做,終於做好了一個,媽媽看著說:「不錯,第一次有這樣的成績,繼續努力會更好的。」接著我又認真地做了幾個,真的是越做越好。
我們把包好的青團放進鍋里蒸,不一會兒,一陣香味從廚房裡飄出來,青團快熟了。我在屋子裡轉來轉去,就想著快點吃到自己親手做的青團。這時奶奶拿了一個青團走出廚房說:「好了,可以吃了。」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青團,感覺特別香。
今天我不但學會了做青團而且還懂得了只要有耐心、有恆心什麼事都能學會的。
3. 如何寫吃青團的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清明時節,臨海的人民都要吃青團。雖然青團在江南地區很普遍,但是,我的家鄉——臨海的青團卻有它的獨到之處。
每年清明節快到時,外婆都會拿著籃子去田埂里找一種野菜,那種野菜叫做「青」。它們在田埂里很多見,葉子圓圓的,略帶一些毛,很矮小。不一會兒,籃子里就裝滿了「青」。回到家後,外婆會把這些「青」放在灶頭上煮熟,然後再搗成汁,接著把這些汁與糯米粉和在一起。漸漸地,糯米粉從純白色變成了翠綠色,很可愛。然後再把一團糯米粉做成一個個碗的性狀,像玩橡皮泥一樣,這就是我家鄉的青團雛形了。如果你喜歡吃甜食,那麼可以在青團里塞入豆沙;如果你愛吃鹹味的,那麼就可以放入豆腐乾丁、筍丁、肉丁、鹹菜等。無論什麼味的,味道都很鮮美。包好的青團再用鮮楮樹葉墊上。這樣,一個完整的青團子就做好了。什麼時候想吃,就把它放到蒸籠上,不一會兒,就可以嘗到它的美味了。
清明時節,當然要上墳。這時,在我的家鄉青團便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人們把對先祖濃濃的思念寄存在這供給先祖青團里了。
上完墳,多餘的青團可以寄給遠在他鄉的親人們,讓他們即使在他鄉,也能感受到像在自己家鄉氣息;小孩子們還可以把它用於作野餐的佳餚,在春天的田野上,看著四周美景,吃著美味青團,真是個不錯的選擇;還可以在玩累了的時候當做點心,一邊休息,一邊慰勞自己的胃哦!
每次一想起家鄉的青團,我便似乎看到了它圓圓的、可愛的模樣,又似乎聞到了它的香味,嘗到了它的味道。
4. 描寫青團的作文用什麼題目急.............................
《難忘那春天的味道 》或者《又逢(到)青團飄香時》
5. 《包青團》作文要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351個字。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外婆又在忙著包青團了。看著外婆那熟練的回動作,跟我平時玩橡皮泥差不多答,我也想學一學。於是我就問外婆怎麼包,外婆給我做了示範動作,先拿一小團粉,不斷地搓揉,再用拇指在粉團的中央打一個洞,然後向四周捏開,口子不斷擴大,四周的粉也越來越薄時,把豆沙放進去,然後封口。接著把封好口的粉團放在青餅印里一印,就印出不同花紋的青餅來了。我第一次做由於餡放得太多了,有不少豆沙露在外面了。吸取了教訓,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有進步,看著蒸籠里一個個漂亮的青團,就像一個個可愛的綠色小精靈,我會心地笑了。
經過這次包青團,讓我知道了,只要你去認真做,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的。
6. 奶奶在園子里做青團的作文
每年桃花盛開,就是該吃青團的季節了。
奶奶還在世的時候,一年年的桃花開,內一次又一次看她做青團容。采來新鮮的艾葉(或者青蒿),取嫩尖,反復用水清洗,然後放到沸水裡焯熟,熟透的艾葉撈出來,擠干水分,手工剁碎,加入糯米粉。
奶奶那雙布滿皺紋的手,用力揉面,直到把綠色的艾葉和糯米粉完全融合在一起。大的面團被捏成很多個小面團,再包入餡料,擺放在粽葉上,入鍋蒸熟。
從小,我就不喜歡吃青團,但是喜歡吃奶奶做的青團。因為她會做出不同的味道。
甜的放白糖黑芝麻,黑糖豆沙,鹹的就放各種肉末腌菜,等等。
這些味道中,我最喜歡的,是什麼餡料都不放的青團,和蒸出來的濕青團不同,孩子們管它叫做蒿子粑粑。用青蒿和糯米粉混合,面團被壓得扁扁的,放在小火上油煎,表面煎成金黃後,出鍋再灑下細細的糖,
一口咬下去,外皮酥脆,裡面卻依舊清香綿軟。
有的時候,奶奶會像變魔法般,一邊揉面,一邊彎腰拿起一...
┏
(^ω^)=☞
7. 寫清明節做青團子的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我.媽媽.姑姑和弟弟乘著爸爸的車去奶奶家做青餅。在車上,我看見農村的風景非常美麗。「嘟」車停了,我們下了車,這里的空氣真是清新,我像獵豹似的跑向奶奶家。剛到門口,就看見奶奶在
洗糯米和大米,還冒著汗,她說先讓我們看一會電視,時間過得真快,一下子就到了,我們把洗好的糯米和大米放入三輪車,另外也把曬乾的青放入三輪車,又准備報紙和布,到做青餅的地方。到了,「滴—」我們把混合起來的糯米,用機器磨成粉狀,然後把青也混起來。在太陽下,我們足足等了兩小時,終於才輪到我們做了,我看了個清楚,原來,要先把磨好的東西,放入大鍋內蒸,等蒸熟了,就把它放在機器上,一個男子打開開關用一個粗粗的木棒,使勁跺著,接著從機器的下方出現一條長又黑的「蛇」盤在盆子里,一圈又一圈,他把盆子里的「蛇」倒在一張鋪滿松花的桌子上,我和媽媽.姑姑.弟弟.奶奶拿著印頭去做青餅、我們先把印頭朝上,再切點糯米和青,放入印頭,然後,用手按實,最後,在桌子上一拍,一個完整的青餅就出現了,它還彌漫著一種青餅特有的芬芳,向鼻子撲來。然後,我們又用同樣的方法做了100多隻,各有各的花紋。等它涼了就把它搬入三輪車,我們就騎著三輪車興高采烈得回家了。
8. 我學會了包青團作文
我學會了包青團我學會了包青團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們家鄉的風俗是吃青團。
一大早,奶奶就忙開了。奶奶先把豆腐,筍,肉,鹹菜炒起來,盛在碗里,放在桌子上。然後用糯米粉和普通的麵粉放在另一隻碗里,加點水,拿出來揉了幾下。再把青剁得非常細小,和麵粉揉在一起,麵粉就變成淡綠色的了。接著奶奶抓了一小團麵粉,放在手心裡搓呀搓,搓成了一個兩頭尖中間圓的面團來,再用大拇指戳一個洞。然後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面團的四周捏薄成碗狀,接著再舀起一勺餡放進去,用右手的虎口包實,捏出一個「小辮子」,最後在底下放一張葉子,青團就包好了,奶奶把所有包好的青團都放在鍋里蒸。
看著奶奶這樣包,我也學著包。我先抓了一小把麵粉,再放在手心搓,搓成一個兩頭尖中間圓的之後用大拇指戳一個洞。然後我用大拇指和食指把麵粉捏薄的時候,我不小心把麵粉弄破了。於是又照前面那樣弄好,再小心翼翼的把麵粉弄薄成碗狀,過了這一關之後,我舀起一勺餡小心翼翼放進了麵粉里。然後,用虎口包實捏出一個「小辮子」,最後放一張葉子就好了。奶奶誇我:「孩子,你真長大了。」
青團蒸好了,奶奶打開鍋蓋,一陣清香迎面而來。過了一會兒,青團有點冷了,於是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啊——,真香吶。」我說。
今天我學會了包青團。
我學會了包青團 李信漪 500字-600字
>> 不是你想要的?去 小學生作文 瀏覽更多作文。<<
作文《我學會了包青團》約500字-600字左右,由網友自由發布,未經嚴格審核,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同時歡迎各小作者來我們的作文網投稿發表您的文章,與同學們一起交流寫作知識,分享成長點滴。
9. 我和團支書的故事作文
經歷了二十三個春夏秋冬的我,想要記錄下生活中有意義的經歷、在生活中做過的最好的事和最壞的事,以及對我影響深刻的每一個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隨著思緒的飄盪,我的手指不停的敲打著鍵盤,而我彷彿也重新經歷了這所有的一切……
我
叫懶懶,一九八三年的初夏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已經不記得那個降生的過程了,只是在後來問母親我是從哪來的時候,母親指著自己肚子上一條長長的傷疤說,
「就是從這里來的!」我想我從在母親肚子里開始就不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吧,否則怎會讓母親為迎接我的到來而付出如此大的代價.
五歲那年,與姐姐玩慣
捉迷藏的我,和全家人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記得那天午休我醒得格外早,爬起來後發現身邊沒有人,就疊好我的小被子獨自一人去院子里的廚房玩過家家了.過
了一陣以後,我聽見院子里一陣騷動,然後就聽到媽媽喊我的名字,我明白了,他們是在找我.於是我很遵守游戲規則的默不做聲,他們找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找到
我,還聽到媽媽問別人:「井裡找了嗎?不會被人帶走了吧?下午有沒有路過的火車(我家住在火車站)?」我聽了心裡還挺美,為自己躲得這么隱蔽而沾沾自喜.
再後來,我聽到媽媽在哭,還有人說趕快報案吧.一聽警察要來,我不敢再躲了,悄悄地走出來問:「媽媽你們在干什麼?」媽媽看到我,狠狠地把我摟在懷里哭
了.我被媽媽抱得快要喘不上氣了,同時也知道自己錯了.這就是我上小學前的記憶.
六歲,我上了小學.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對語言很不敏感的人,剛入學
的時候,為數不多的幾個韻母就把我搞得雲里來霧里去的,總也分不清楚.有一次老師讓我在黑板上聽寫,我錯了很多,老師說錯一個要打一下手,於是我被挨了很
多下.我已經不記得手疼不疼,只記得自己的臉好燙.老師的體罰不僅是對不精學業的我的懲罰,更重要的是傷害了我的自尊心.在回家哭過以後我對自己說一定不
讓老師再有機會懲罰我.也許老師的懲罰方式不太正確,但是我不得不承認,從那以後,對待學習我更加認真,同時也不斷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績.
二年級
時,忘記是在上什麼課了,突然發現眼前的一切都是那麼模糊,什麼也看不清楚,我好害怕,以為自己得了什麼奇怪的病,去醫院檢查後才知道那叫近視,剛七歲,
我帶上了眼鏡.從此,眼鏡跟隨我十多年.我討厭戴眼鏡,這不僅讓我和其他同學有了不同,更重要的是這讓我放棄了自己最大的愛好——跳舞.這是我終生的遺
憾.
八歲那年暑假,我的了肺炎,住院28天,最怕打針的我屁股被扎得像是馬蜂窩,出院了,病好了,我也有了自己的理想:當個醫生.
小學畢
業那年,天天在一起玩的七個死黨相約初中還要在一個班,可惜學校不允許我們自由組合,我們別無情的分開了,開學第一天,我們抱在一起哭得很是傷心.更令人
沮喪的是,我們其中有一個因為家庭的原因,離開了縣城,去鄰縣上學了.在他走後兩個月,我們剩下的人在一個周末,
騎自行車一起去看他,騎了整整五個小時才到.我們都是第一次去,那時還沒有電話可以聯系,就這樣在老天的眷顧下,我們竟然找到了他家.這么多年過後,我已
經不再有當年那種想干什麼就干什麼的勇氣和沖動了,現在總有很多顧忌在腦中徘徊,影響著我的決定.有時很想回到那個時候.
初三那年開運動會,班裡
居然沒有人報名,作為團支書,我報了一千五百米長跑,其實我的身體並不好,別說一千五百米,就連體育達標的八百米對我來說都是一隻大老虎.剛開始訓練的時
候,跑不到一千米就實在跑不下去了,後來就每天加一點,朋友都說別那麼認真,跑不下來就跑不下來,你身體不好沒有人會怪你.可我不那麼想,我總認為做每一
件事要做就一定要做好,否則就不要去做.就這樣一個月後,我站在了起跑線上.槍響了,我也邁著輕快的腳步向終點跑去.很順利跑完了全程,同時還拿到了第五
名.我證明了自己是可以的,在任何困難面前只要我去努力了,就一定可以克服他.從那以後,我不會再害怕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我變得更加樂觀,更加積
極,更加有沖勁.
升入高中後,我面臨了所有青春期少年都會遇到的問題.同班一個男孩每天送我回家,等我一起上學.那種感覺很微妙,在他面前我會盡
力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頭發梳得很順很順,衣服拉得很展很展,我想我是喜歡他的.當時面臨著高考,我們都把生活的重點放在了學習上,這種青澀的感覺就都被
我們深深的埋在了心底.之所以在這里提到他,是因為他給我的這段的記憶讓我的成長過程更加完整,並且是他讓我在那個時候知道了什麼是生活的重點.高考結束
後我們都收到了自己心怡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並且成為無話不說的好朋友.我想,我們還有更多的故事可以繼續.
說到考大學,我想我是一個幸運兒.填志
願時,我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穩打穩的在本省讀很好的院校,一種是去我夢想中的地方,但是有風險.權衡再三後,我違背了家人的意願,填了首都的一所高校.左
盼右盼,終於盼來了錄取通知書,終於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去首都讀書.還記得踏出北京火車站出站口的那一瞬間,我懷著異常激動的心對自己說:「我就要在
這里生活五年了,在這里充實自己了,這一切都是真實的,不再是夢想了!」
第一次離開家的我對異地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美麗的校園,和藹的老師,親
切的師兄師姐,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激動不已.在這里我完成了本科的學業,通過社團增強了自己的能力,用專業知識充實了自己頭腦,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人生的目
標,從迷惘中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從老師身上學到了做人的原則,並在同學身上看到了友誼的真諦.總之,大學五年中我學到的實在太多也太重要,可以說整個的
我,都是在大學期間塑造成型的.我很慶幸在我受挫時,有老師對我說:你已經很努力了;在我迷惘時,有導師幫助我分析問題並給我建議;在我失落時,有朋友陪
我說話陪我哭.
大三時,「非典」在北京橫行,我和同學們一起被封在學校內兩個月不能外出.雖然大家都很恐慌,但是我們攜手度過了那次難關.不能外
出,我們自己豐富生活,不能集會,我們就在露天看書.大家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真的感覺像一家人一樣親.那兩個月,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都是痛苦的,但在
我的記憶中,這卻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值得我終身回味.
臨畢業前,大家都開始忙起來了.在和幾個老師聊天以後,我決定考研,繼續學習,把自己的專業
能力進一步提高.在這里我要非常感謝我的一位舍友,在復習考研的日子裡,是她在不斷的鼓勵我.那段日子,我們一起起床,一起吃飯,一起去圖書館,一起討論
學習中的問題,一起回宿舍.沒有她的鼓勵和提醒,我不敢肯定自己能走得這么穩健.現在如果有人要問我考研心得,我一定會告訴她先找一個研友.
經過
復習,初試,復試,終於走到了今天.今天我又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面對未來,我又一次陷入深深的思索.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中我又要完成些什麼?為未來的生
活打怎樣的基礎呢?我想首要的是要上好每一門課,通過大學英語六級,完成我的實驗和論文.其次,要更加註重提高我的人際交往能了.這些年來我一直都在學校
里生活,沒有任何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我想這是我現在最欠缺的,我會在這三年裡彌補自己在這方面的欠缺.至於畢業以後自己的發展方向,我初步的設想是考公
務員,在校期間我也會向著這個目標做一些准備.
這就是我和我的故事.
10. 清明節吃青團的作文
阿隆索啦啦上了,是
AA啊哇
a
a
aAA啊是生生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