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盲人名人小故事

盲人名人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04 18:53:36

A. 還有哪些盲人成名故事

《海倫·凱勒的故事》內容簡介:海倫·凱勒(1880-1968),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內善家。
海倫.凱勒出生於亞拉巴容馬州北部一個小城鎮。在她一歲多的時候被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來了。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7歲時,家人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導師安妮·莎莉文。
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了說話。海倫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自強不息,用頑強的毅力學習知識。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了全世界。

B. 有關身殘志不殘的名人小故事!

張海迪,女, 1955 年生於濟南,漢族,哲學碩士,中共黨員,山東省創作協會一級作家,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張海迪 5 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有進過學校,童年時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 15 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在那裡給村裡小學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一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贊譽。 名人姓名:張海迪 出生年代:1955 名人職稱:著名作家,被譽為「當代保爾」。 名人國家:中國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倫·凱勒在睡夢中去世了,享年87歲。凱勒小姐在出生後18個月的時候就失聰失明成了個聾啞人,然而卻奇跡般地走完了一生。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一個聾盲人要脫離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倫是靠手指來觀察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觸覺來領會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面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她為了使自己能夠發好一個詞或句子,要反復的練習,海倫從不在失敗面前屈服。 從海倫7歲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利夫學院的14年間,她給親人、朋友和同學寫了大量的信,這些書信,或者描繪旅途所見所聞,或者傾訴自己的情懷,有的則是復述剛剛聽說的一個故事,內容十分豐富。在大學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拼寫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預習功課的時間上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面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花費很多時間努力備課。 海倫能夠走出黑暗,達到那麼高的學術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頑強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師莎莉文的循循教導是分不開的。她說「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來到我家的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她使我的精神獲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師教她認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個名字,也是老師教她知道什麼是「愛」這樣抽象的名詞。海倫幼年得病致殘後,變得愚昧而乖戾,幾乎成了無可救葯的廢物,但後來她卻成為一個有文化修養的大學生,這確實是個奇跡。可以說這個奇跡有一半是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創造出來的,是她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結出的碩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倫什麼,總是用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或是一首詩來講清楚,她的教育經驗十分豐富,教育方法也與眾不同,她從不把海倫關在房間里進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課堂教育。 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跡,並從中得到知識。她21歲時,和老師合作發表了她的處女作《我生活的故事向命運挑戰 命運對霍金使分殘酷.17歲時,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學,21歲時,卻患上了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醫生說他只能活2年.但霍金覺得應該在有生之年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疾病不斷的向他進攻.霍金終於站立不住了,坐上了輪椅;十個手指中,只有2個還能活動.1984年,他說話已經非常困難了.1985年,他有得了肺炎,從此以後就不能說話了. 但他憑著頑強拼搏的意志發現一個又一個的科學知識.成為了偉大的天體物理學家》。在以後的60多年中她共寫下了14部著作。

C. 關於盲人名人的故事作文

一百多年前,雷尊殿在無錫是個大道觀,觀主會彈琵琶,人稱「鐵手琵琶」。道觀里有個幫工的女子,常痴痴地聽觀主彈琴,後來就和觀主好上了,還懷了身孕。1897年,她生下一個孩子,小名阿炳。同族覺得阿炳的媽出生卑微,孩子剛生還容她活著,等阿炳四歲時送回道觀後,族裡就逼她自盡了……
阿炳回雷尊殿後,因為父親是個道士,就只能管「鐵手琵琶」叫師傅,從來沒叫過父親,他是多麼渴望能叫他一聲「爸爸」啊!鐵手琵琶仔細教養這孩子,把所有的琵琶技藝,和他懂得的民間音律都傳給了阿炳。阿炳跟父親學了20多年,到了他26歲那年,父親去世,阿炳做了觀主。
阿炳剛做觀主時,雷尊殿香火仍然很盛。有些人看上了阿炳的錢,就騙阿炳花街柳巷,讓他吸鴉片,又染上了疾病。阿炳染的疾病很厲害,瞎了眼睛。他請堂弟幫忙管理道觀的雜務,眼睛一瞎,堂弟漸漸控制了殿里的事務,最後終於把阿炳趕出了雷尊殿。那是1930年左右,阿炳30多歲。
阿炳被趕出後,只能沿著無錫運河邊的碼頭鬧市邊走邊拉胡琴,做街頭琴師。以賣藝為生,飽受人間的艱辛和苦難。

天灰濛蒙的,第一縷陽光還未灑到大地。鳥雀低哀的鳴叫伴著陣陣涼風飄過偏僻、狹小的碎石小道。影影約約,出現了兩個黑黑的人影緩緩地向前移來。有些看清了,那是阿炳在他妻子的引導下,背著陪伴他多年的二胡,走向他的賣藝場所。
熱鬧繁華的大街仍然沉睡著、冷冷的、清清的。他走到梁溪河畔,坐下。隨後,操起胡琴,琴聲優雅動聽,猶如梁溪河波動的水聲,又含著淡淡的悲哀,凄涼連綿。現在正是抗日戰爭的關鍵時刻,家家戶戶缺錢少糧,人們為著生計奔波。而阿炳更貧窮、更寒冷、更悲慘,他是多麼想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啊!但現在眼前的卻只有一片漆黑。
人們已吃過午飯,可阿炳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請他彈奏一曲,前面的破碗中也是空得出奇。
走來一幫酒足飯飽的商販,正坐在一旁喝茶,看到阿炳連正眼也不瞧,神氣地說:「阿炳,今天我們賺了錢,心情好,給我們拉兩曲。」此時此刻,阿炳眼睛雖看不見,可是心中雪亮。聽著神氣活現的話語,心中想:「如果此時我的眼睛沒瞎,也輪得到你們這么對我說話嗎?」可是想到了自己肚子還餓著,想到家中已是破爛不堪,眼角流出了淚水,手臂開始揮動,曲畢,得到了兩個銅板,卻丟在了破碗外,阿炳趕緊伸出瘦骨嶙峋可手,顫抖地摸著,他是多麼希望盡快摸到那兩個銅板啊!
有個好心的人,提醒阿炳說:「你拉得這么好,怎麼不喊一喊,拉一下聽眾呢?」阿炳說:「我不會拉客的,人們愛聽就聽,現在的我已不是個人樣了,可我也是想要好,也想要過體面的生活啊!」
阿炳總是這樣回答別人,但他必須為那兩三個客人演奏,聽幾個銅板的叮當聲,那時,阿炳的心就像被一座大山壓著,想在掙扎中擺脫。盡管如此,還是不能讓一家人溫飽

D. 盲人的名人故事有哪些急,急,急-

樓主好 希望你可以copy選我 美國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在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然而,她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她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學會了用手指「讀書」,並經過自己的艱苦學習,掌握了五種文字。二十四歲的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此後,她將自己畢生的精力投入到了為盲人、聾人謀求利益的事業中,受到了國家政府的許多贊揚與嘉獎。

E. 盲人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1、阿炳(1893年8月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華彥鈞,出生於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

阿炳刻苦鑽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其父華清和為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擅長道教音樂。

華彥鈞3歲時喪母,由同族嬸母撫養。8歲隨父在雷尊殿當小道士。開始在私塾讀了3年書,後從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12歲已能演奏多種樂器,並經常參加拜懺、誦經、奏樂等活動。18歲時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為演奏能手。

3、馬拉·倫揚是美國的著名盲人運動員,先後獲得四枚金牌,2000年,參加悉尼奧運會女子1500米比賽,也獲得了第八名的成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殘疾名人之一。

4、楊光,來自中國哈爾濱的一位盲人男孩,一位才華橫溢的選手,但其身世且頗多曲折,聽後不禁會讓人潸然淚下。他8個月就因為病而雙目失明,也就是說他還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時候就走進了黑暗的世界裡,他的腦海里根本就沒有關於這個世界的任何影像記憶。

直到現在,他的頭腦里沒有任何顏色的概念;但他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表露出來,他三次進京闖盪,但在他先後三次進京闖盪的過程中他相繼失去了三位親人--爺爺、奶奶和爸爸,現在,他只能和年屆六旬的母親相依為命。

多年來楊光用音樂詮釋他心中的世界,他以樂觀的方式尋找色彩,在音符中描繪著美好的生活。楊光這位快樂的盲人,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他是用音樂唱出人的心靈、情感的美好、生活的恩賜。

5、陳燕,女,視力殘疾,一級鋼琴調律師,北京市人。現北京新樂鋼琴調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系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調律分會會員。幼年患先天性白內障雙目失明。22歲畢業於北京盲校鋼琴調律班。2002年10月創建北京鋼琴調律網,同年12月被江蘇衛視和新浪網評為《感動2004》十大真情人物。

F. 魯迅先生幫助盲人的故事

個好像沒有

G. 名人的小故事

赫魯曉夫評畫
有一次,赫魯曉夫去參觀一個抽象派畫展,看著看著,他大罵起來:「這叫什麼畫,一頭驢子用它的尾巴可以畫得比這更好。」他把負責畫展的恩斯特叫來臭訓一頓。不料,恩斯特也不是盞省油的燈,當面頂撞說:「你不是藝術批評家,也不懂美學,你對美術作品一竅不通。」赫魯曉夫自然不理會這個,反而說出一番令人大開眼界的真心話來:
「當我是一名礦工時,我不懂;當我是黨的一名低級官員時,我不懂;當我在望上爬的各級階梯上時,我不懂。但今天我是總理,是黨的領袖,因此,我現在當然懂得,不是嗎?」

沈從文聽戲
汪曾祺記晚年的沈從文,說到他在家鄉聽古調猶存的弋陽腔儺戲,打鼓的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他對年輕人打鼓失去舊范很不以為然:「沈先生聽了,說:『這是楚聲,楚聲!』他動情地聽著『楚聲』,淚流滿面。」
——張業松《聽沈從文說話》(見《文匯讀書周報》2003年12月5日)

第歐根尼小故事
古希臘的一個哲學家第歐根尼的故事,亞歷山大是當時的皇帝。
一天,第歐根尼在曬太陽,亞歷山大對他說:「你可以向我請求你所要的任何恩賜。」第歐根尼躺在酒桶里伸著懶腰說:「靠邊站,別擋住我的太陽光。」
亞歷山大託人傳話給第歐根尼,想他去馬其頓接收召見。第歐根尼回信說:「若是馬其頓國王有意與我結識,那就讓他過來吧。因為我總覺得,雅典到馬其頓的路程並不比馬其頓到雅典的路程遠。」
有一次亞歷山大問第歐根尼:「你不怕我嗎?」第歐根尼反問道:「你是什麼東西,好東西還是壞東西?」答:「好東西。」第歐根尼說:「又有誰會害怕好東西呢?」
征服過那麼多國家與民族的亞歷山大,卻無法征服第歐根尼,以至於他感嘆:「我若不是國王的話,我就去做第歐根尼。」
(摘自《古希臘的智慧之思並辨著》,華夏出版社)

驢和總裁的關系
一個城裡男孩凱尼移居到了鄉下,從一個農民那裡花100美元買了一頭驢,這個農民同意第二天把驢帶來給他。第二天農民來找凱尼說:「對不起,小夥子,我有一個壞消息要告訴你,那頭驢死了。」凱尼回答:「好吧,你把錢還給我就行了!」農民說:「不行,我不能把錢還給你,我已經把錢給花掉了。」凱尼說:「OK,那麼就把那頭死驢給我吧!」農民很納悶:「你要那頭死驢幹嘛?」凱尼說:「我可以用那頭死驢作為幸運抽獎的獎品。」農民叫了起來:「你不可能把一頭死驢作為抽獎獎品,沒有人會要它的。」凱尼回答:「別擔心,看我的。我不告訴任何人這頭驢是死的就行了!」
幾個月以後,農民遇到了凱尼。農民問他:「那頭死驢後來怎麼樣了?」凱尼說:「我舉辦了一次幸運抽獎,並把那頭驢作為獎品,我賣出了500張票,每張2塊錢,就這樣我賺了998塊錢!」農民好奇地問:「難道沒有人對此表示不滿?」凱尼回答:「只有那個中獎的人表示不滿,所以我把他買票的錢還給了他!」
許多年後,長大了的凱尼成為了安然公司的總裁。
(龔寶良摘自4月10日《文化報》)

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
有一個盲人,小時候深為自己的缺陷煩惱沮喪,認定這是老天在懲罰他,自己這一輩子算完了。後來一位教師開導他說:「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愛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從此把失明看做是上帝的特殊鍾愛,開始振作起來,向命運挑戰。若干年後,他成了一個著名的盲人推拿師,為許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跡被寫進當地的小學課本。
把人生缺陷看成「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這個思路太奇特了,盡管這有點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這個世界上誰不需要找點理由自我安慰呢?而且,這個理由又是這樣的善解人意,幽默可愛。
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灰,文學家彌爾頓是瞎子,大音樂家貝多芬是聾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啞巴,如果用「上帝咬蘋果」的理論來推理,他們也都是由於上帝特別喜愛,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緣故。
就說帕格尼尼吧,4歲時出麻疹,險些喪命;7歲時患肺炎,又幾近夭折;46歲時牙齒全部掉光;47歲時視力急劇下降,幾乎失明;50歲時又成了啞巴。上帝這一口咬得太重了,可是也造就了一個天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3歲學琴,即顯天分;8歲時已小有名氣;12歲時舉辦首次音樂會,即大獲成功。之後,他的琴聲幾乎遍及世界,擁有無數的崇拜者,他在與病痛的搏鬥中,用獨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滿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個世界。著名音樂評論家勃拉茲稱他是「操琴弓的魔術師」,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有人說,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給你一分天才,就搭配幾倍於天才的苦難。這話真不假。
上帝很饞,見誰咬誰,所以,人都是有缺陷的,有與生俱來的,有後天形成的。既然無法抗拒,又難以彌補,就只有「既『咬』之,則安之」,從容應對。你咬你的,我活我的,不屈服於命運的擺布,像貝多芬那樣,扼住命運的咽喉,或者乾脆學學尼采,公開宣布:上帝死了!
上帝又吝嗇得很,決不肯把所有的好處都給一個人,給了你美貌,就不肯給你智慧;給了你金錢,就不肯給你健康;給了你天才,就一定要搭配點苦難……當你遇到這些不如意時,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棄,頂好的辦法,就是像那個老師那樣去自勵自慰;我們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只不過上帝特別喜歡我,所以咬的這一口更大罷了 。

荒地上的鮮花
南山腳下有一寺廟,廟的周圍雜草叢生,香火稀少。後來,寺廟里來了一位雙目失明的出家人。有一天,他偶然間聽到寺廟住持的嘆息,為本寺的「凄清」,為本寺周圍的「荒地」。從那以後,那和尚在誦讀經書之餘,便摸著鋤頭在周圍的荒地上拓荒,一鋤一鋤地翻地,然後,一粒一粒地播下花種。日復一日,他一有空便到荒地上忙碌,他的師兄們都以為他「有病」。
在別人的嘲笑中,他播下的種子發了芽,長了莖,綠了葉。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早晨,當寺廟的和尚出來做功課時,全都驚呆了,周圍的荒地上開滿了各式各樣的鮮花,那些花在春日的陽光和柔風中,綻放出千萬種風情。
因為那片鮮花,寺廟的香火空前昌盛起來,但那和尚卻不顧住持和師兄們的苦苦挽留而離開了寺廟。他說他要把這里的種子帶到別處去。
幾十年後,那位雙目失明的在荒地上播種鮮花的和尚成了人們敬仰的大師——心明禪師。
點示:面對雜草叢生的荒地而去憧憬和播種自己看不見的花朵,這需要有一顆不朽的心,一顆高遠的心,一顆樂觀的心,一顆無私的心。只要心中有花,在怎樣的荒地上都能春色滿園。(摘自《新華日報》明飛龍/文)

舌和牙
商容是殷商時期一位很有學問的人。商容生命垂危的時候,老子來到他的床前問候說:「老師您還有什麼要教誨弟子的嗎?」
商容張開嘴讓老子看,然後說:「你看我的舌頭還在嗎?」老子大惑不解地說:「當然還在。」
商容又問:「那麼我的牙齒還在嗎?」老子說:「全都落光了。」
商容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老子說:「你能明白這是什麼道理嗎?」
老子沉思了一會兒說:「我想這是過剛的易衰,而柔和的卻能長久吧?」
商容點了點頭,笑了笑,對他這個傑出的學生說:「天下的許多道理幾乎全在這其中了。」

教擇偶
古希臘哲學導師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卻讓他們走麥田埂,只許前進,且僅給一次機會選摘一支最最大的麥穗。第一個弟子走幾步看見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麥穗,高興地摘下了。但是他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面有許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只得遺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總是提醒自己,後面還有更好的。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兩位教訓.當他走到三分之一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三分之一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後三分之一時,他選擇了屬於大類中的一支美麗的麥穗。雖說,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滿意地走完了全程。

H. 盲人變成名人的故事

二泉映月 阿炳

I. 找三個名人身殘志堅的小故事。(50字以內)

1.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4年玉榮與姐姐龍梅為保護集體的羊群被凍傷,雙小專腿截肢。致殘後屬刻苦學習,大學畢業後從事青少年和殘疾人工作。圖中右為玉榮。

2.盲人化學家侯永庚

中科院研究員1980年因糖尿病雙目失明,失明後仍頑強從事物質晶體結構研究,創造了著名的「侯氏程序」。

3.青年楷模張海迪

5歲時因病高位截癱。致殘後在病床上艱苦自學,翻譯和創作了多部作品,獲多項榮譽稱號。1983年,中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學習的通知。

4.中國「保爾」吳運鐸

戰爭年代負傷致殘,一本《把一切獻給黨》影響了幾代人。

5.名科普作家高士其

1928年在醫學試驗中因病毒侵入身體致殘。後畢生致力於科普創作,為我國科學事業作出突出貢獻。

拓展資料

自立是漢語詞語,漢語拼音為zì lì,指的是自我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靠別人自我完成一件事等,也指有自己的主見,主意,不需依賴他人。自立也意為能自持自守,不為外力所動。

J. 盲人的故事

典型的美國大教育家海倫·凱樂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