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的生活故事300字
❶ 宋代的社會生活 的小故事
第一,宋朝服飾特點的歷史變化,從王朝初年的簡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一方面表版明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權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統治階級的日漸腐朽。第二,宋代的服飾中明顯地反映了少數民族的影響,朱熹說:「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領衫,靴鞋之類,先王冠服掃地盡矣。」這是長期以來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結果,應該使同學們認識到,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起到了豐富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作用。第三,在宋朝出現的纏足陋俗,說明當時統治階級價值觀念的腐朽和婦女地位的低下.
瓦子的產生是城市繁榮、商業發展、市民階層隊伍擴大的結果。瓦子的內容,既有物質生活方面的,而更重要的是,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反映了宋代商業活動領域的擴展。
❷ 用文字敘述宋代人民的生活場景和狀況300字
一.人們的衣食住行
衣:宋代服飾體現了等級性和不同的行業特點。衣料也有較大的變化,由麻布向棉布發展,麻布還是最主要的衣料。
食:宋代食品種類很豐富。南北飲食交流普遍,但總的來說,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主要吃米飯。茶和酒是常用的飲料。
住:城市居民住瓦房,農民住茅屋,官僚、地主和富商住園林式住宅。各種傢具種類繁多,而且高腳傢具廣泛使用。
行:宋人代步的工具分為水陸兩大類,主要有轎、車、馬、騾、驢、牛、馱。大海船還有指南針。
二.城市文化生活
1.瓦舍:城內設有多處供居民娛樂的場所。宋代全國各地的茶肆應該數不勝數,與之相關也產生了多種社會角色和行業。茶肆是隨著飲茶在社會生活中日益普遍化而出現的一種專門行業,坊肆數量眾多,人流雜處,往往體現出市民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特徵,有很強的社會性和公眾性。宋初滅熟時,後蜀宮中金銀玉器書畫全部都被宋軍收藏,「太祖閱蜀宮畫圖,問其所用,曰,以奉人主爾。太祖曰,獨攬孰若使眾觀邪?於是以賜東門外茶肆」。他認為把圖畫掛在茶社能與民眾一起觀賞,可見茶肆在社會生活中接觸平民的廣泛性。而蔡絛述及宋代「遇禁煙節,至清明日則賜新火」遇執政、侍從等雜學士以上之家,而那些所謂「快行家者,昧爽多就執政、侍從之門,茶肆民舍取火爇燭,執之以燒」,舉「茶肆民舍」以指稱社會中的市民階層,亦可見茶肆在市民社會生活中的代表性。
茶肆除了經營茶飲,或為其他行業提供場地和多收費的由頭外,還會隨著時節經營一些其他物品。如《東京夢華錄》卷二記汴京潘樓東街巷的「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葉夢得《石林記》:「余紹聖間春官下第,歸道錄壁縣,世以為出奇石。余時正病中,聞茶肆多有求售。」南宋杭州「自舊夕冬孟駕回,……天街茶肆漸已羅列燈球等求售,謂之燈市,自此以後,每夕皆然」。說明茶肆在元宵節前亦同時經營燈市。
❸ 宋朝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是怎樣的300字左右簡介
宋代的社會生活與風俗可見於《清明上河圖》。
一.人們的衣食住行
衣:宋代服飾體現了等級性和不同的行業特點。衣料也有較大的變化,由麻布向棉布發展,麻布還是最主要的衣料。
食:宋代食品種類很豐富。南北飲食交流普遍,但總的來說,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主要吃米飯。茶和酒是常用的飲料。
住:城市居民住瓦房,農民住茅屋,官僚、地主和富商住園林式住宅。各種傢具種類繁多,而且高腳傢具廣泛使用。
行:宋人代步的工具分為水陸兩大類,主要有轎、車、馬、騾、驢、牛、馱。大海船還有指南針。
二.城市文化生活
1.瓦舍:城內設有多處供居民娛樂的場所。宋代全國各地的茶肆應該數不勝數,與之相關也產生了多種社會角色和行業。茶肆是隨著飲茶在社會生活中日益普遍化而出現的一種專門行業,坊肆數量眾多,人流雜處,往往體現出市民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特徵,有很強的社會性和公眾性。宋初滅熟時,後蜀宮中金銀玉器書畫全部都被宋軍收藏,「太祖閱蜀宮畫圖,問其所用,曰,以奉人主爾。太祖曰,獨攬孰若使眾觀邪?於是以賜東門外茶肆」。他認為把圖畫掛在茶社能與民眾一起觀賞,可見茶肆在社會生活中接觸平民的廣泛性。而蔡絛述及宋代「遇禁煙節,至清明日則賜新火」遇執政、侍從等雜學士以上之家,而那些所謂「快行家者,昧爽多就執政、侍從之門,茶肆民舍取火爇燭,執之以燒」,舉「茶肆民舍」以指稱社會中的市民階層,亦可見茶肆在市民社會生活中的代表性。
茶肆除了經營茶飲,或為其他行業提供場地和多收費的由頭外,還會隨著時節經營一些其他物品。如《東京夢華錄》卷二記汴京潘樓東街巷的「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葉夢得《石林記》:「余紹聖間春官下第,歸道錄壁縣,世以為出奇石。余時正病中,聞茶肆多有求售。」南宋杭州「自舊夕冬孟駕回,……天街茶肆漸已羅列燈球等求售,謂之燈市,自此以後,每夕皆然」。說明茶肆在元宵節前亦同時經營燈市。
2.瓦舍產生的原因:城市的繁榮;商業的發展;市民階層的不斷擴大。
3.宋代東京在城市布局、經營方式、都市生活的面貌等方面與唐朝長安的異同點:①北宋東京的人口,大大超過了唐朝長安。②北宋東京打破了「坊」「市」界限,改變了前代都城的城市布局以及唐以前的坊都制度,開辟了我國封建社會城市商業發展史的新階段。③北宋東京出現了夜市和早市,打破了前代都城對商業活動的時間限制。④北宋東京出現了娛樂場所「瓦肆」。⑤北宋東京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其中尤以汴河水路最為重要。它不但可以通往江淮、兩浙、荊湖,就是嶺南、川蜀入京的貨物,也大都經由此河。
4.宋朝商品經濟發展的特點:與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的經濟發展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都市商業繁榮,大街小巷都分布著店鋪和作坊,城市的商業化氣息極濃。〈2)經商時間長,基本上是日夜相繼。(3)娛樂活動商業化。(4)方便貿易的紙幣出現。(5)對外貿易活躍。
三.豐富的節日生活
1.宋代的節日很多,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2.宋代的春節叫元旦或元日,是一年中所有節日中最隆重的,元宵節也叫燈節。
3.宋代過春節,也稱元旦,最為重視。元旦前幾天,人們就灑掃庭戶,准備過節。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掛年畫,貼「桃符」。合家圍爐而坐,飲酒唱歌,直到天明, 稱「守歲」。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來拜年。大街上搭彩棚,擺滿各色貨物,歌館、舞場擠滿了人, 連婦女也出來游樂。
❹ 歷史名人故事300字
諸葛亮(181—234)是西蜀的丞相,他以神機妙算而聞名。他為子孫的打算,也是算計得比較久遠的。他在給哥哥諸葛瑾的信中曾特意說到他的兒子諸葛瞻:「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正器耳。」
諸葛亮擔心的是:聰明過早外露,容易自滿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給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遠」。他給外甥的信也說:「志當存高遠。」這都表明他希望後代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
怎樣才能有遠大的志向呢?諸葛亮在給兒子的信中指出了兩個條件:一個叫靜,一個叫儉。他說: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他認為人要有才,就要刻苦學習,要學習就要有志氣。還要心靜,心不靜就不能專心治學。生活太舒適了,也容易分散精力,立不了大志。生活儉朴才是涵養道德的主要條件。
他在給外甥的信中進一步指出:要堅持自己的遠大志向,「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這就是說,要不考慮一時的得失,不貪圖生活上的享受,廣交師友,不計較個人的恩怨,這樣做了,「雖有淹留」也許一時不成功,「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學習之中有樂趣,也一定會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質生活和情慾的影響,失去堅強的信心那就會「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❺ 古代人文傳奇故事300字
二十四孝孝感動天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
孝感動天
父頑,母囂,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讓焉。
隊隊春耕象,紛紛耘草禽。嗣堯登寶位,孝感動天心。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戲綵娛親
周老萊子,至孝,奉二親,極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稱老。
二十四孝經典故事配圖(20張)
常著五色斑斕之衣,為嬰兒戲於親側。又嘗取水上堂,詐跌卧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意。
老萊子,(東周)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假裝摔倒,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戲舞學嬌痴,春風動綵衣。雙親開口笑,喜色滿庭鬧。
鹿乳奉親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眼,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獵人看到了他以為是麋鹿,想射殺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免除了被誤殺的危險。
親老思鹿乳,身掛褐毛衣。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百里負米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
百里負米
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 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負米供旨甘,寧辭百里遙。身榮親已歿,猶念舊劬勞。
嚙指痛心
周曾參,字子輿,事母至孝。參嘗採薪山中,
嚙指痛心
家有客至。母無措,望參不還,乃嚙其指。參忽心痛,負薪而歸,跪問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嚙指以悟汝爾。」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
母指才方嚙,兒心痛不禁。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蘆衣順母
周閔損,字子騫,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損,衣以蘆花。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鎮。父查知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母聞,悔改。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賢母在,三子免風霜。
親嘗湯葯
前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親嘗湯葯[2]
生母薄太後,帝奉養無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葯非口親嘗弗進。仁孝聞天下。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仁孝臨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賢母,湯葯必親嘗。
拾葚異器
漢蔡順,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亂,歲荒不給,拾桑葚,以異器盛之。赤眉賊見而問之。順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賊憫其孝,以白米二鬥牛蹄一隻與之。
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偶遇赤眉軍,赤眉軍士兵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二斗白米,牛蹄一個,以示敬意。
黑葚奉萱闈,啼飢淚滿衣。赤眉知孝順,牛米贈君歸。
埋兒奉母
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巨謂妻曰:「貧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兒可再有,母不可復得。」妻不敢違。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見黃金一釜,上雲:「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郭巨,東漢隆慮(今河南安陽林州)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
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賣身葬父
漢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令織縑[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織縑償債主,孝感動蒼穹。
刻木事親
漢丁蘭,幼喪父母,未得奉養,而思念劬[qu]勞之因,刻木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針戲刺其指,血出。木像見蘭,眼中垂淚。蘭問得其情,遂將妻棄之。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安陽一帶)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刻木為父母,形容在日時。寄言諸子侄,各要孝親闈。
湧泉躍鯉
漢姜詩,事母至孝;妻龐氏,奉姑尤謹。母性好飲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魚膾[kuai],夫婦常作;又不能獨食,召鄰母共食。舍側忽有湧泉,味如江水,日躍雙鯉,取以供。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舍側甘泉出,一朝雙鯉魚。子能事其母,婦更孝於姑。
懷橘遺親
後漢陸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桔待之,績懷桔二枚。及歸,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桔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袖中懷綠桔,遺母報乳哺。
扇枕溫衾
後漢黃香,年九歲,失母,思慕惟切,鄉人稱其孝。躬執勤苦,事父盡孝。夏天暑熱,扇涼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劉護表而異之。
漢朝時期,孝子黃香的母親早逝,他知書達理,在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扇涼席子讓父親睡。冬天則先鑽進被窩溫熱被子讓父親睡。他當魏郡太守時當地遭遇洪災,他拿出自己的俸祿和家產救濟災民。人們稱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冬月溫衾暖,炎天扇枕涼。兒童知子職,知古一黃香。
行佣供母
後漢江革,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負母逃難。數遇賊,或欲劫將去,革輒[音zhe]泣告有老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音pi],貧窮裸跣[音xian],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畢給。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親。
聞雷泣墓
魏王裒,事親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殯葬於山林。每遇風雨,聞阿香響震之聲,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親勿俱。」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慈母怕聞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時一震,到墓繞千回。
哭竹生筍
晉孟宗,少喪父。母老,病篤,冬日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莖,持歸作羹奉母。食畢,病癒。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竿。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卧冰求鯉
晉王祥,字休徵。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扼虎救父
晉楊香,年十四歲,嘗隨父豐往田獲傑粟,父為虎拽去。時香手無寸鐵,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踴躍向前,扼持虎頸,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於害。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風。父子俱無恙,脫離饞口中。
恣蚊飽血
晉吳猛,年八歲,事親至孝。家貧,榻無帷帳,每夏夜,蚊多攢膚。恣渠膏血之飽,雖多,不驅之,恐去己而噬其親也。愛親之心至矣。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夏夜無帷帳,蚊多不敢揮。恣渠膏血飽,免使入親幃。
嘗糞憂心
南齊庚黔婁,為孱陵令。到縣未旬日,忽心驚汗流,即棄官歸。時父疾始二日,醫曰:「欲知瘥劇,但嘗糞苦則佳。」黔婁嘗之甜,心甚憂之。至夕,稽顙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到縣未旬日,椿庭遺疾深。願將身代死,北望起憂心。
乳姑不怠
唐崔山南曾祖母長孫夫人,年高無齒。祖母唐夫人,每日櫛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數年而康。一日病,長幼咸集,乃宣言曰:「無以報新婦恩,願子孫婦如新婦孝敬足矣。」
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孝敬崔家婦,乳姑晨盥洗。此恩無以報,願得子孫如。
滌親溺器
宋黃庭堅,元符中為太史,性至孝。身雖貴顯,奉母盡誠。每夕,親自為母滌溺器,未嘗一刻不供子職。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馬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貴顯聞天下,平生孝事親。親自滌溺器,不用婢妾人。
棄官尋母
宋朱壽昌,年七歲,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神宗朝,棄官入秦,與家人決,誓不見母不復還。後行次同州,得之,時母年七十餘矣。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七歲生離母,參商五十年。一朝相見面,喜氣動皇天。
❻ 描述一下宋代人的生活(要求:寫成一段話,100字左右;提示:從衣食住行到娛樂和節日)。
一.人們的衣食住行
衣:宋代服飾體現了等級性和不同的行業特點。衣料也有較大的變化,由麻布向棉布發展,麻布還是最主要的衣料。
食:宋代食品種類很豐富。南北飲食交流普遍,但總的來說,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主要吃米飯。茶和酒是常用的飲料。
住:城市居民住瓦房,農民住茅屋,官僚、地主和富商住園林式住宅。各種傢具種類繁多,而且高腳傢具廣泛使用。
行:宋人代步的工具分為水陸兩大類,主要有轎、車、馬、騾、驢、牛、馱。大海船還有指南針。
二.城市文化生活
1.瓦舍:城內設有多處供居民娛樂的場所。宋代全國各地的茶肆應該數不勝數,與之相關也產生了多種社會角色和行業。茶肆是隨著飲茶在社會生活中日益普遍化而出現的一種專門行業,坊肆數量眾多,人流雜處,往往體現出市民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特徵,有很強的社會性和公眾性。宋初滅熟時,後蜀宮中金銀玉器書畫全部都被宋軍收藏,「太祖閱蜀宮畫圖,問其所用,曰,以奉人主爾。太祖曰,獨攬孰若使眾觀邪?於是以賜東門外茶肆」。他認為把圖畫掛在茶社能與民眾一起觀賞,可見茶肆在社會生活中接觸平民的廣泛性。而蔡絛述及宋代「遇禁煙節,至清明日則賜新火」遇執政、侍從等雜學士以上之家,而那些所謂「快行家者,昧爽多就執政、侍從之門,茶肆民舍取火爇燭,執之以燒」,舉「茶肆民舍」以指稱社會中的市民階層,亦可見茶肆在市民社會生活中的代表性。
茶肆除了經營茶飲,或為其他行業提供場地和多收費的由頭外,還會隨著時節經營一些其他物品。如《東京夢華錄》卷二記汴京潘樓東街巷的「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服圖畫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葉夢得《石林記》:「余紹聖間春官下第,歸道錄壁縣,世以為出奇石。余時正病中,聞茶肆多有求售。」南宋杭州「自舊夕冬孟駕回,……天街茶肆漸已羅列燈球等求售,謂之燈市,自此以後,每夕皆然」。說明茶肆在元宵節前亦同時經營燈市。 0 回答者: qa213we - 七級
❼ 宋代人生活一天作文600字
如果你問我想穿越到哪個朝代,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我想穿越到宋朝.
為什麼呢?因為宋朝有一個開國好皇帝趙匡胤,還有許多有作為、有貢獻的人.下來就讓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是一個明君.他當上皇帝後開始努力治理國家,他消滅藩鎮割據,促進國家統一;積極推動農業發展,為百姓制定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他的治理讓宋朝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為日後的繁榮奠(dian)定了基礎.
岳飛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曾說過「武將不怕死,文官不愛錢,則天下太平矣」的名言.他文武雙全,曾平定叛亂,抗擊金兵,為南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治軍有方,岳家軍軍紀嚴明,驍勇善戰,令金兵聞風喪膽,還有十首詩作流傳至今.岳飛這么厲害,如果我穿越回宋朝,那就不會有類似釣魚島事件了!
因為宋朝的繁榮富強,所以出現了許多傑出的人才.沈括就是北宋著名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地理學家、化學家、數學家、醫學家、唯物主義思想家.他對軍事也有研究,曾參與抵禦西夏入侵的戰爭.他的著作《夢溪筆談》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是我國和世界學術上的瑰寶.可以說,沈括是世界史上難得一見的通才!
宋朝還出現了很多偉大的詩人和詞作家.一代文豪蘇軾是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詩人、散文家、書畫家,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這個曠世奇才不僅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的造詣(yi)令人嘆為觀止,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更深深影響著後人.婉約宗主李清照是南宋著名的女文學家,在詩、詞、文、賦等方面都頗有成就,並著有《詞論》.他的詞獨具一家風貌,被稱為易安體,很能體現她的品性,在愁怨纏綿中透出一種執著的陽剛之氣.李清照被譽為婉約宗主,她不僅具有男詞人無法相比的多愁善感和真摯情意,更有著超越封建時代的性格和品質.愛國詩人陸游的詩多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慷慨激昂;抒寫日常生活則多有清新之作,纖麗處似秦觀.豪放詞人辛棄疾是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它的詞題材廣泛,詞風沉雄邁,有的表達了抗金復國的豪情壯志,有的抒寫了壯志難酬的不平與憤懣(men),還有的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江南的四時風光和世情民俗.人們稱贊他是「人中之傑,詞中之龍」.試想一下,如果我生活在宋朝,就可以和他們一起吟詩作賦了!
雖然宋朝的書法藝術發展並不景氣,但卻出了四位成就卓著的書法家,他們就是蘇軾、黃庭堅、米芾(fu)蔡襄(xiang).蘇軾的書法作品,筆法妙在藏鋒,字勢多敧側而傾斜.黃庭堅的作品行筆曲折頓挫,筆勢風神灑盪,意蘊十足.米芾的作品穩而不俗,險而不怪,自然流暢,奔騰放達,具有跌宕(dang)跳躍的神韻.蔡襄的字渾雄敦厚溫雅端莊.呵呵,我現在正在練習毛筆字,如果有他們的指導,那我豈不也會成為一大書法大家!
宋朝還有很多有作為的人,如:程顥(hao)、程頤、朱熹、司馬光、歐陽修、王安石,就不一一為大家介紹了.
現在大家知道我為什麼想穿越到宋朝了吧!
如果你問我想穿越到哪個朝代,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我想穿越到宋朝.
為什麼呢?因為宋朝有一個開國好皇帝趙匡胤,還有許多有作為、有貢獻的人.下來就讓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
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是一個明君.他當上皇帝後開始努力治理國家,他消滅藩鎮割據,促進國家統一;積極推動農業發展,為百姓制定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他的治理讓宋朝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為日後的繁榮奠(dian)定了基礎.
岳飛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曾說過「武將不怕死,文官不愛錢,則天下太平矣」的名言.他文武雙全,曾平定叛亂,抗擊金兵,為南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治軍有方,岳家軍軍紀嚴明,驍勇善戰,令金兵聞風喪膽,還有十首詩作流傳至今.岳飛這么厲害,如果我穿越回宋朝,那就不會有類似釣魚島事件了!
因為宋朝的繁榮富強,所以出現了許多傑出的人才.沈括就是北宋著名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地理學家、化學家、數學家、醫學家、唯物主義思想家.他對軍事也有研究,曾參與抵禦西夏入侵的戰爭.他的著作《夢溪筆談》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是我國和世界學術上的瑰寶.可以說,沈括是世界史上難得一見的通才!
宋朝還出現了很多偉大的詩人和詞作家.一代文豪蘇軾是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詩人、散文家、書畫家,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這個曠世奇才不僅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的造詣(yi)令人嘆為觀止,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更深深影響著後人.婉約宗主李清照是南宋著名的女文學家,在詩、詞、文、賦等方面都頗有成就,並著有《詞論》.他的詞獨具一家風貌,被稱為易安體,很能體現她的品性,在愁怨纏綿中透出一種執著的陽剛之氣.李清照被譽為婉約宗主,她不僅具有男詞人無法相比的多愁善感和真摯情意,更有著超越封建時代的性格和品質.愛國詩人陸游的詩多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慷慨激昂;抒寫日常生活則多有清新之作,纖麗處似秦觀.豪放詞人辛棄疾是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它的詞題材廣泛,詞風沉雄邁,有的表達了抗金復國的豪情壯志,有的抒寫了壯志難酬的不平與憤懣(men),還有的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江南的四時風光和世情民俗.人們稱贊他是「人中之傑,詞中之龍」.試想一下,如果我生活在宋朝,就可以和他們一起吟詩作賦了!
雖然宋朝的書法藝術發展並不景氣,但卻出了四位成就卓著的書法家,他們就是蘇軾、黃庭堅、米芾(fu)蔡襄(xiang).蘇軾的書法作品,筆法妙在藏鋒,字勢多敧側而傾斜.黃庭堅的作品行筆曲折頓挫,筆勢風神灑盪,意蘊十足.米芾的作品穩而不俗,險而不怪,自然流暢,奔騰放達,具有跌宕(dang)跳躍的神韻.蔡襄的字渾雄敦厚溫雅端莊.呵呵,我現在正在練習毛筆字,如果有他們的指導,那我豈不也會成為一大書法大家!
宋朝還有很多有作為的人,如:程顥(hao)、程頤、朱熹、司馬光、歐陽修、王安石,就不一一為大家介紹了.
現在大家知道我為什麼想穿越到宋朝了吧!
如果我能穿越到宋朝 我會這么干
我是搞商業的,回古代屬於下等人,所以我最想回到宋代.貌似中國那時候做商人比較合算.我會先倒點貨掙些本錢,然後弄瓷器、絲綢加茶葉,再帶上些聰明伶俐的工匠,利用海路去躺阿拉伯帝國那兒,把貨賣了掙一大筆資金,用賺的錢送帶來的工匠去學習玻璃的製作方法、磚石建築、葡萄種植及葡萄酒釀造,剩下的錢讓阿拉伯人幫我去弄盡可能多的歐洲美女(奴隸喔!),比如義大利、西班牙、希臘、法國血統的,然後帶著工匠和美女回國.一路逍遙!
回國以後買地,就建玻璃工廠、葡萄種植園、和葡萄酒場,做鏡子、酒杯等,這些都是消費品,玻璃做好了弄到宮廷,不是一般的發,鏡子老百姓都需要,葡萄酒填補國內釀酒一項空白,應該也好賣!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至於女人嘛,先開妓院,讓她們接客,彌補初期資金的短缺,因為葡萄不可能一年就長好,玻璃製品也不可能短期內行銷到全國.
等工業品贏利後,女人全部從良,用來賄賂好色的官員(送給他們當姬妾),然後再派船去,弄奶牛、阿拉伯種馬和美女.
哈哈,大家想一下,我這算不算改變歷史?貌似部分人種基因都可以改變!
大家覺得可行性如何?
❽ 古人勵志故事300字
鑿壁偷光
西漢匡衡幼時勤奮好學,但家中窮,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鄰居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主人,我想讀遍你家所有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以看出,外因(環境和條件)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它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必須通過內因 ,自己的勤奮好學才能起作用。
❾ 宋朝人的一天作文300字
快樂的一天五彩繽紛的童年裡,有高興的一天,有悲傷的一天,有幸運的一天,有倒霉的一天,還有快樂的一天…… 那天是新年的第一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表弟一同開車到九龍游樂園。 一路上,我覺得天好像比以前更藍,雲朵好像比以前更白,花兒草兒都在跟我點頭微笑,一切都顯得那麼美麗。 大概開了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九龍游樂園的大門口。到了九龍游樂園,我們像只快樂的小鳥,又蹦 快樂的小鳥,又蹦又跳。爸爸去買票,我們隨著遊玩的人流踏進了九龍游樂園的大門。 我看見人群朝一處擁去。我和表弟也跟著走過去。啊,好一個龐然大物!我一問,才知道這種游樂玩具叫做大觀覽車,好像一個扁圓的小房子在緩緩地轉動著。我們坐了上去。我透過兩旁的玻璃窗向下俯視,九龍游樂園的全貌盡收眼底。那好玩的真是數不勝數:有悠閑自在的「美人魚」、有刺激好玩的「急流勇進」、有可怕驚險的「恐怖假日」…… 隨著觀覽車的升高,眼前的景物越來越小。當我們坐的大觀覽車往最高點升的時候,眼前的景物一下子使我驚呆了:一條條道路就像一條條五彩的帶子彎彎曲曲地交錯在一起,碰碰車就像一隻只小甲蟲在緩緩地蠕動著……我看得心曠神怡。忽然,大覽車降下了,眼前的景物漸漸恢復了原樣。隨著一聲清脆的鈴響,我們下了大觀覽車。 順著小路往前走,我們來到「過山車」的地方。只見一輛輛坦克似的的小車依靠自己的慣性,飛快地滑過一圈鋼軌。我對爸爸說:「爸爸,玩這個好么?」「好吧」爸爸笑著說。於是我們買了票,上了小車。 一陣鈴聲響過後,小車便開始啟動了。一開始,它緩緩地向斜坡上升。忽然,車子猛地震動,將要開始滑行。我的心隨著震動,像上了弦的箭緊綳起來,雙手緊緊地握住把手。只聽「轟隆隆」的一聲,過山車突然拐了個直角彎,飛速地向下面的軌道滑行起來。我把頭低下,眼中只見一根根軌道飛速而過,不由得心「咚咚」跳了起來。「轟!」過山車開到了最使人膽戰心驚的地方。這里的軌道有些傾斜,當滑車在轉彎處一下子隨著傾斜的軌道沖去的時候,我嚇得魂飛魄散,緊閉起眼睛。我想,這一回,我非得摔個頭破血流不可!沒想到過山車卻輕巧地轉了個彎,又繼續駛向另一圈軌道。我的心裡彷彿放了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慢慢地平靜下來。下了過山車,我一下子撲進了爸爸懷里,說:「爸爸,這真是一次膽量的嘗試呀!」 太陽快下山了,我們才依依不捨地乘上車子,望望窗外,天還是那麼藍,雲朵還是那麼白,馬路兩邊鬱郁蔥蔥的樹木好像在跟我說再見,我回想起九龍游樂園那令人神往、令人陶醉的情景,興奮的心情好久難以平靜…… 這一天真是快樂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