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妒忌的寓言小故事
Ⅰ 關於老鼠的寓言
很久很久以前,老鼠們因深受貓的侵襲,感到十分苦惱。於是,他們在一起開會回,商量用什麼辦法對付貓答的騷擾,以求平安。會上,各有各的主張,但都被否決了。最後一隻小老鼠站起來提議,他說在貓的脖子上掛個鈴鐺,只要聽到鈴鐺一響,我們就知道貓來了,便可馬上逃跑。大家對他的建議報以熱烈的掌聲,並一致通過。有一隻年老的老鼠坐在一旁,始終一聲沒吭。這時,他站起來說:「小鼠想出的這個辦法是非常絕妙的,也是十分穩妥的;但還有一個小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派誰去把鈴鐺掛在貓的脖子上?」
這故事是說,想出一個好主意也許不難,實現主意就不那麼容易了。
Ⅱ 一則老鼠和電腦的寓言故事
Hello,大家好,我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一隻人見人愛的小老鼠。信不信由你,我現在正趴在一隻「貓「面前,可他卻動不了我一根寒毛。什莫?不相信?那就聽我慢慢道來。
在一個風高夜黑的晚上,已經餓了三天三夜的我,決定冒著生命危險去對面一家「喂」雞店(sorry,我餓得有點兒神志不清了,應該是微機店)尋找食物。進了店,我一看,店裡空盪盪的,只有一個個方盒子。這時,屋裡走出一個人,我趕緊躲了起來,只見他坐在一個方盒子前,按了一個按鈕,那個奇怪的盒子就亮了,裡面還出現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圖畫。
我正看得入迷,「撲通」,一個大籠子從天而降,把我從頭到腳嚴嚴實實地扣住了。我心裡一驚:完了!我多彩的生命就要畫上句號了嗎?可那人卻沒殺我,而是把一根電線插到了我的大腿後面,然後把我塞到了一個小殼子里。好難受啊!可那個人看也不看我一眼,直接把電線插到那個奇怪的方盒子後面。接著,一隻大手抓住我,在桌子上來回挪動,還不時和別人談話。
經過一段日子的耳熏目染,我還知道了不少東西:這個盒子叫「電腦」,「我」現在叫「滑鼠」,而且我還知道我的仇人是「啤酒蓋子」(比爾蓋茨),要不是他發明了「溫酒吧」(win98)我也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有人來打文章是我最盼望的事——一切事情讓「鍵盤大哥」全包了,我就放假??∽鍆純嗟木褪譴蠐蝸妨耍?換岫?裁礎?S」,一會兒又「魔獸爭霸」 的,一玩兒就是兩三小時,累得我腰酸背痛,而且結束時最難受——人們贏了要揍我開心,輸了還要扁我出氣,我好幾次差點就散架了。
還有一天,我正專心地工作,突然,一個人拿來了一隻「貓」(數據機)。天哪!我什麼時候離「貓」這么近過呀!我被這只「貓」嚇得魂飛魄散。我閉上眼睛准備等死,可過了一會兒我發現自己竟然還活著。我睜眼一看,這只「貓」方頭方腦,沒手沒腳,連牙也沒有怎麼吃我?它現在寸步難行,別說吃我,連走都成了問題!我們「老鼠」帝國,有誰享受過這等殊榮?盡管這只「貓」給我增添了許多任務,可是在一隻「貓」 面前神奇地走來走去,這種感覺真棒!
最後,我說另外一件事,就在剛才,我終於連夜幹完了我的大作《未來滑鼠暢想》:我悠閑地坐在電腦旁邊,操縱著我一個人的「滑鼠」......
Ⅲ 寓言故事老鼠與青蛙的主要內容
主要講了青蛙為了和老鼠形影不離,便用繩子把它們的腳綁在了一起。當兩人來到池塘,青蛙跳起了池塘而忘了老鼠,老鼠不一會兒就被淹死了,屍體浮出水面,順便把青蛙也拉上去。老鷹看到後,叼起老鼠把它們都吃了。
Ⅳ 老鼠被粘住了寓言故事
老鼠被粘住了,他就是有一個老鼠偷油的故事,他一不小心把油瓶打碎了,除了喝他還最後把毛給粘住了
Ⅳ 老鼠開會(擴寫一則寓言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老鼠就一直深受貓的侵襲,眼看著老鼠死的死,傷的傷,數量是一天不如一天,日日刷新著記錄。僥幸尚存的老鼠整日提心吊膽,為之它們都苦惱不已。一日,老鼠們決定在一個寬敞的老鼠洞里開一個集體會議,來探討探討對付貓的辦法。
次日中午,老鼠們開會了。會議上大家各持己見,都認為自己的計策能行,「唧唧唧」,到處都是爭辯聲。一隻中年老鼠拄著拐杖,邁著沉重的步子走過來,還晃了晃腦袋。「聽聽我的主意,准能行!」說著故意頓了一下,「我們呀,隨時隨地都把那老鼠葯帶在身上,只要貓一來,瞧准時機把老鼠葯往它嘴裡一丟,貓不就一命嗚呼了嗎?」它剛說完,就引得大家議論紛紛,一位帶著一隻小老鼠的女老鼠重重地拍了拍桌子,跺了跺腳,怒氣沖沖地喊道:「你這壞心眼的傢伙,出的什麼爛主意啊,要是孩子把老鼠葯當好吃的吃了怎麼辦?啊?我看你是心懷鬼胎!」「是啊,不能讓孩子們冒這個險!」「決不能讓孩子們受到傷害!」……大家都同意那個女老鼠的意見,一致認為這個辦法太危險了,行不通!
又一隻年邁的老鼠走到中間,摸了摸鬍子,點了點頭,一富有經驗的樣子。「讓我出個主意如何?」這只「知識淵博」的老鼠說道,「我們發明一種葯,把我們變大、把貓變小。這樣我們就不用不怕貓了,而且是貓要怕我們呢!」「哼,嗖主意!我們變大了怎麼偷東西吃呀?」剛才那隻拄拐杖的中年老鼠斜著嘴,歪著脖子,一臉的不高興,不滿地說。大家覺得也對,這辦法也不行。
接著大家又出了不少辦法,可都不行。大家都失望極了,正准備散去時,一隻年輕的老鼠聽見鈴鐺的響聲,突然來了靈感。他眼珠子一轉,「嘿嘿」一笑,對垂頭喪氣的大夥兒說:「我有一主意,不妨聽聽。我想,如果給貓帶個鈴鐺,貓一來,鈴鐺就會響。我們一聽見鈴鐺響就逃,不就行了?」大家一聽,頓時喜笑顏開,連連稱贊年輕老鼠聰慧過人。
大家都沉浸在喜悅的情緒中,但那隻最年長的老鼠卻例外,他緊縮著眉頭像是在思考什麼。他先前一句話也沒說,這時他卻走到人群中間,嚴肅地說:「那麼請問鈴鐺由誰去掛呢?」頓時,空氣像凝固了似的,大家都愣住了,誰也不敢出聲答應。
Ⅵ 老鼠偷油,自食惡果的寓言故事,600字
三隻老鼠一同去偷油喝。到了油缸邊一看:油缸里的油只有底下一點點,並且缸身太高,誰也喝不到。
於是它們想出辦法,一個咬著另一個的尾巴,吊下去喝。第一隻喝飽了,上來,再吊第二隻下去喝……並且發誓,誰也不許存半點私心。
第一隻老鼠最先吊下去喝,它在下面想:「油只有這么一點點,今天總算我幸運,可以喝一個飽。」
第二隻老鼠在中間想:「下面的油是有限的,假如讓它喝完了,我還有什麼可喝的呢?還是放了它,自己跳下去喝吧!」
第三隻老鼠在上麵缸邊想:「油很少,等它倆喝飽,還有我的份嗎?不如早點放了它們,自己跳下去喝吧!」
於是,第二隻放了第一隻的尾巴,第三隻放了第二隻的尾巴,都只管自己地搶先跳下去。結果它們都落在油缸里,永遠逃不出來了。
(6)老鼠妒忌的寓言小故事擴展閱讀:
《老鼠偷油》故事蘊含的道理:三隻老鼠集思廣益,沒想出一個很好的喝油方法,如果它們協同一致,都能品嘗到那缸油的香味,取得「雙贏」的結果;但在「利益」面前都先想到自己,從一己私利出發決定自己的行動,不再信守「合作」的諾言,終於難逃失敗的結局。
如果面對的是憑借一人之力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那麼就該知道,完成它的唯一辦法就是——合作。這一點,三隻小老鼠想到了,但是卻沒能堅持到最後。
當通過協作完成了第一步任務,自私和貪婪瞬間蒙蔽了心靈,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最終破壞了協作關系,導致團體中的每個人都遭受嚴重的惡果。這便是三隻小老鼠的失敗之處。
Ⅶ 老鼠與青蛙的寓言故事道理是什麼
1、任何兩個客觀存在都是矛盾。矛盾雙方的斗爭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因此兩個人無論多親密,都不可能是一個人,所以要有距離和給對方以空間。以此為條件,矛盾雙方的統一性才得以保持,從而和諧地在一起。因此有「求大同,存小異」之說。
2、二者的差異性越大,維持二者統一性的條件越嚴苛,難度也就越大。因此有「道不同,不相為謀」之說。
(7)老鼠妒忌的寓言小故事擴展閱讀
1、老鼠與青蛙這個故事來自己伊索寓言。大部分把人比喻為動物來諷刺。
《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被釋放的古希臘奴隸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臘民間故事,並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
《伊索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擬人化的動物,它們的行為舉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藉以形象化地說出某種思想、道德意識或生活經驗,使讀者得到相應的教育。
這些故事篇幅短小卻寓意深厚,有的教導人們要正直、勤勉;有的勸人不要驕傲、不要說謊;也有的說明辦事要按照規律,量力而行;還有不少反映了強者雖兇殘但卻常被弱者戰勝以及各種寓意深刻的人生道理。
內含對社會不平等的抨擊;諷刺懦弱、懶惰,贊美勇敢斗爭,教人如何處事,辨別是非好壞。
2、伊索(約前620年-前560年),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
他曾可能是衣索比亞人,後做過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並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伊索環游世界,為人們講述他的極富哲理的寓言故事,他後來被德爾菲人殺害。
Ⅷ 貓和老鼠的寓言故事
一隻老貓叼起念佛珠來擺弄著,這給牆角里的兩只老鼠看見了,他們非常疑惑這是怎麼回事呢?
老大說:"這只老貓說不定是成心引我們上鉤呢!"
老二說:"不會吧?聽人類說,念佛就要心存善意,不再吃葷的啦。"
老大不相信的說道:"那可說不定呢!"
老二說:"那我們出去看看吧!"
說著他們走出了洞,跟老貓保持著距離。
這時候老貓嘴裡不停地念叨著:"善哉善哉。"
說著睜開眼睛掃了一眼老鼠兄弟,又合上眼睛說:"出家人不吃葷,只吃素食。"
老大聽了,放鬆了警惕,說:"我信任:佛是相對不會騙我們的。"
老二贊成了老大的說法,走到老貓身邊說:"貓大哥,咱們交個朋友吧!"
老貓說:"好啊!"他停了停,問:"朋友應該互相幫助,對嗎?"
老大老二一起說道:"是呀!"
老貓說:"我現在就需要你們的幫助,我餓了!"
說話間就把老鼠按住了,然後吃掉了老鼠。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本性難移,一定要看清楚事情的本質,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拓展資料: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寓言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繫到寓言的未來。中國歷來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名篇《農夫和蛇》在世界范圍內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成功之處在於故事的可讀性很強,無論人們的文化水準高低,都能在簡練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