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中國關於民主的故事500字

中國關於民主的故事500字

發布時間: 2020-12-05 08:27:01

Ⅰ 關於一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作文500字

我的中國夢
夢想,是全國人民共同擁有的東西。黑暗中,一盞照亮前進的燈就是夢想。
沒有夢想,便沒有奮斗的目標;沒有夢想,生活平淡如水。其實,有夢想並不難,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作為祖國的希望,要從小就要有一個遠大的理想。
劉濤五歲那年失去了雙臂。但他並不應此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並給自己設下夢想——考入天津財經學院。於是,他開始練慣用腳寫字。他的困難令常人難以想像:他的腳先是磨出了水泡,再後來是血泡,血泡磨破了,血水順著綁在腳趾上的鉛筆直淌。經過數不清的日日夜夜,堅強的劉濤終於能用自己的小腳寫字了。經過劉濤的不懈努力,2002年,他以597分的高分被天津財經大學錄取。劉濤之所以有這樣的輝煌,那是因為他有夢想。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老師,將來讓更多人成為國家的棟梁。我會用最生動的語言來活躍上課的氣氛,把同學們引入知識的海洋,讓同學們覺得學習其實並不那麼難;我會想出各種辦法引導學生們積極回答問題,鼓勵他們不懂就問,告訴他們不要因為害羞或其他什麼原因就湊合過去;我會關心學得較差的同學,和他們促膝談心,找出原因,討論怎樣改正。我會讓成績好的同學去幫助他們,讓同學們在互相幫助的氛圍中共同成長······
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我的夢想是中國夢,中國的夢是我們的夢!

Ⅱ 寫一篇有關新民主主義革命或中國共產黨發展的歷史小論文,不少於500字。標題自擬。

新民民主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自近代1840年以後,中國飽受西方列強的欺辱,西方列強逼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一大批中國的有識之士為了給中國尋找一條走向富強的道路,就開始進行革命,期間經歷了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其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意義最為重大,1919年到1949年這三十年時間里,以五四運動為起點,馬克思主義傳到中國,進而中國共產黨成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和政治舞台,在這期間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探索和實踐中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同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做艱苦鬥爭
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為民主與科學的思想傳播提供了政治基礎, 自五四運動後 中國的民主革命發生了質的變化 ,從反封建變為反帝國主義。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登上歷史舞台 ,為中國的民主事業提供奠基石。1921年 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共黨為中國的民主事業做出了讓步,聯合共產黨,結束了當時軍閥混戰的局面,中國在形式上形成了統一。自孫中山逝世,國民黨右翼勢力抬頭,發動「四一二」政變。共黨起身反抗 ,發動南昌起義,國共十年對峙開始。

1937年 ,七七事變。全面侵華爆發,最終,經過八年浴血奮戰以後,我國取得抗戰的偉大勝利,一雪近代以來百年國恥。
1949年4月28日,攻佔南京,中華民國宣告滅亡。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新民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從此,勞動人民成為新中國的主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點,中國社會從此進入了新的時期。它的勝利,對世界歷史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大大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大大激勵了世界其他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剝削壓迫的國家的人民,增強了他們斗爭的信心和決心,對國際局勢的發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爭具有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Ⅲ 寫一篇500字的作文,作文題目為對西方民主政治的認識

民主並不服從單一的論說,現代西方民主理論光怪陸離、異彩紛呈,這里只能撮其大要,予以論列。
(一)直接民主或參與民主理論
這種理論是詞源學民主的直接推演,民主的詞源學定義很簡單,即人民的統治或權力。也就是說,民主按其純粹的和最充分的狀態來說,要求「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但這些學說面臨著實際操作上的困難。
人民主權學說為民主提供了基礎。權力屬於人民建立了一條有關權力來源和權力合法性的原則。它意味著只有真正自下而上授予的權力,只有表達人民意志的權力,才是正當的權力。
(二)精英民主理論
精英民主理論可以歸納為這樣幾點:(1)民主並不意味人民統治,而是社會精英或政治家的統治;(2)民主意味著多元的精英競取權力的過程,這一過程常常採取政黨競爭的方式;(3)精英是開放的,人們有平等的機會成為精英;(4)公民定期選舉政治精英成為統治者。
(三)多元民主理論
多元主義民主理論力圖通過考察「團體政治」對現代民主制的功用來彌補這一缺陷。精英民主理論片面強調「精英政治」,過分強調政治家塑造政治生活的能力,而多元主義者則探討了選舉的競爭和有組織的利益集團之間的關系,認為現代民主政治的實際競爭程度和使競爭各方滿意的程度,遠遠超過熊彼特模式的看法。他們並不認為權力集中於政治精英手中是不可避免的。他們遵從韋伯的看法,把多個權力中心的存在作為分析的出發點。按照多元主義的看法,社會中的權力安排並不是等級式的,而是競爭式的,它是代表不同利益的許多集團之間「無休止的討價還價過程」的一個必然組成部分,這些集團包括商業組織、工會、政黨、婦女機構、宗教組織等。政治決策則是政府試圖調和這些集團之需要的結果。
(四)自由民主理論
自由民主理論才是西方的正統民主理論,現代民主是由市場經濟催生的,是英國人在保護自己的私有財產過程中逐漸達成的不僅因為它反映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實際發展進程,而且它還為這種制度奠定了價值基礎,如自由與人權、寬容、妥協和誠信等等,更重要的是它為西方民主制度提供了建制原則。

Ⅳ 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自由和民主寫一篇不少於五百字的作文。

修改文章可以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找毛病」:第二步,「動手術」。

「找毛病」,可以根據寫作要求,從以下幾個方面檢查:一查審題是否正確,二查中心是否明確,三查材料是否典型,四查內容是否具體,五查層次是否分明,六查語句是否通順,七查標點是否正確。

「動手術」,即是針對文章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改。根據原文「毛病」大小,可以分為大改和小改兩種。

大改是指整篇文章有毛病,如偏離題目,中心不明,詳略不當等,這需要重寫。

小改主要是糾正語言文字上的毛病,方法是增、刪、改、調。具體地說,「增」,就是充實文章的內容,添加必要的字詞。「刪」,就是把多餘的字、詞、句、段刪去,把重復的內容、羅嗦的語句改得簡潔、明白。「改」,就是,把不合理,不通順的語句改得合理、通順。「調」,就是把文章結構不合理和詞序不對的地方作必要的調整。

修改文章,除了掌握以上的方法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整體和局部的結合。整體和局部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修改主題,要看文章各部分材料是否能充分表達這個中心;修改字詞句段,要從全文需要出發,把它放在整篇或整段的具體語言環境中去分析。

二是修改和觀察結合。修改時發現的問題,靠「合理想像」不一定能全都解決,如內容不具體、材料不準確等,往往就需要進一步觀察。通過進一步地調查了解,觀察分析,才能收集到更具體、更准確的材料,從而解決好不準確、不具體的問題。

三是自己修改和請人幫改相結合。修改文章應以自改為主。但當你在修改過程中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也可以請別人幫你修改。如可以把稿子念給別人聽,請他們提出意見,使你受到啟發後再改等。

寫前修改
同學們在動筆作文之前,總要圍繞題目要求,考慮寫什麼,怎麼寫,如該確定怎樣的中心,選擇哪些材料來表達這個中心,文章結構怎麼安排等等,給要寫的作文畫個藍圖。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應該深思熟慮,注意不斷修正自己的構思和寫作方案。最好能夠邊思考邊列提綱、修改提綱,使思路更加明晰。倉促動筆,是難以寫出好作文來的。

寫中修改
這是在下筆完稿過程中的邊寫邊改,也就是說,在寫中如發覺寫出來的內容里有什麼毛病,或是意識到原來的構思有不足的地方,要及時加以修改。當然,寫作文要講究一氣呵成,但這不等於說寫的過程中就不要修改。有時候正是在寫文章中才會發現原來的構思有問題,需要修改和調整。

寫後修改
作文初稿寫出來後,同學們要一行一行地細心閱讀,看看有沒有用錯的標點,有沒有寫錯別字,有沒有使用不當的詞語,有沒有不通順的句子,還要想想思想內容是否健康,內容是否具體,是不是有中心,有條理,並動筆全方位地加以修改。好比產品出廠時的檢驗把關,一篇作文寫得好不好,這時的修改是十分重要的,馬虎不得。

Ⅳ 現代中國愛國事例

1、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內難局面面前容,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

2、華羅庚回國為國家效力,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

3、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4、錢學森回國為國家做貢獻,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使客居美國的錢學森心潮澎湃,10多年的辛勤准備,終於到了報效祖國的時候。他向夫人蔣英說:「祖國已經解放,我們該回去了。」

5、伍修權,1950年11月29日,安理會會議討論美國誣蔑中國的所謂「侵略朝鮮案」,南朝鮮的代表第一個發言。隨後蔣介石的代表蔣廷黻接著發言,這時伍修權為了伺機予以反擊,又坐回到了會議席上。


參展資料:

網路-詹天佑

網路-華羅庚

網路-錢學森


Ⅵ 有關於五四運動的作文500字

五四那一年,我正在西安私立成德中學讀書。西安僻處西北,一向是比較閉塞的。中國在巴黎和會外交失敗的消息傳來,使西安的一般學生感到國亡無日,於是紛紛自動集合,要求響應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接著,各中等以上學校開了學生代表聯席會議,我代表成德中學參加會議。這個會議決定:西安市各中等學校學生全體罷課;舉行抗議示威遊行;組織講演團,向商人和市民宣傳抵制日貨,勸用國貨,等等。西安學生就這樣離開了書齋,走上了街頭。5月下旬,學生們舉著「誅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和「頭可斷,青島不可失」等旗子,舉行了西安市空前未有的示威遊行,並且在街頭進行了廣泛的宣傳。講演的學生慷慨激昂,聲淚俱下,講到最痛切的地方,還有人撕下竹布大褂下襟,咬破中指,血書「還我青島」等字。西安學生這種高漲的愛國情緒,受到當地各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使這個死氣沉沉的古城蘇醒了。
在示威遊行之後,為了使學生運動組織化、經常化,我們又在西安學生代表聯席會議的基礎上,組成了陝西省學生聯合會,我被選為會長,鄒遵(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時犧牲)被選為評議長。學生聯合會還出了會刊,經常報道陝西各地和全國學運情形,提出陝西省學生的行動口號,對當時陝西學運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與此同時,由北京學生發起的愛國運動,日益擴大和深入。全國20幾個省的學生以及海外留學生,都先後行動起來,舉行示威遊行,通電抗議,查禁日貨。6月3日以後,運動又進入新階段,首先是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其他各地紛紛響應,形成了一個轟轟烈烈的全國性的革命運動。為了表達陝西省學生的決心和意志,並和全國各地學生運動取得直接聯系,陝西省學生聯合會推選我和李伍亭為代表到北京請願。我們倆便在6月初聯袂北上。
新華門前的怒吼
當我們來到北京的時候,正是北京學生運動繼續高漲之時。原來,北洋軍閥政府自5月4日後,曾連發兩道命令,聲稱「遇有糾眾滋事不服彈壓者,依法逮懲」;「其有不率訓誡、糾眾滋事者,查明斥退」。在6月4日和6月5日,逮捕了在街頭講演的學生1000餘人。統治者妄想用高壓的手段來撲滅革命的火焰,結果適得其反。統治者的種種倒行逆施,有如火上添油一般,使得斗爭的火焰愈燒愈旺了。當時北京各校代表曾在北京大學紅樓開會,並邀請各省市已經到京的學生代表參加,決定到總統府請願,堅決和反動政府斗爭。
大概是在6月5日以後,10日以前吧,確實的日期我已經記不大清楚了,時間大約在下午3點鍾左右,北京各大學的學生和一部分中學生,集中到新華門前,人數有一兩萬之多,把西長安街圍得水泄不通,要求當時北京政府總統徐世昌親自出來接見學生。徐世昌避而不見。警察總監吳炳湘出來說:「總統不在,可以把請願書留下;時間已經很晚,希望學生回校休息,政府自有答復。」但是,學生們不肯上當,堅決表示不見徐世昌,不得明確答復,誓死不回校。這樣一直僵持到晚上10點多鍾,人愈聚愈多,有些過往行人,也參加進請願行列。特別是一些洋車工人,把一天拉車得來的血汗錢,買了燒餅、茶水送給學生。這種真誠的支持,使學生們受到極大的感動。徐世昌看到不見學生不行,才派了他的兩位秘書出來傳話說:學生可以推派10個代表,到裡面受接見。

性質: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意義: 五四運動也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次年改稱《新青年》,舉起「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猛烈抨擊封建主義舊文化,提倡新文化。隨後,還提倡白話文代替文言文,並在「文學革命」的口號下,提倡新文學。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中國的先進分子開始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釗發表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代表了中國先進分子的新覺醒。新文化運動不僅為五四愛國運動作了思想准備,同時隨著這次運動而更加深入發展,使社會主義思潮逐漸代替資產階級思潮而成為運動的主流,並在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准備。

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革命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五四運動的當代意義:

這場運動孕育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成為中國人民和中國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寶貴精神財富。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五四運動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是我國幾千年來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振興中華:「振興中華」的口號,是孫中山1894年在《興中會宣言》中最早提出來的。從那之後,大多數愛國志士無不以此為終生奮斗的最終目的。可以說,中國從此之後的一切革命斗爭,無一不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所取得的一切進步和成就,無一不是由於它的催動和鼓舞。五四運動的發生,就是這種精神的直接繼續。愛國學生的奔走呼號,浴血奮斗,廣大知識分子、市民、工人的積極響應和支援,最根本的動因就在於此。響遍全國的「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喚醒同胞,一致救國」等口號,最根本的含義也在於此。有的人當時在思想上雖然還沒有明確認識到這一點,純粹為愛國熱情所驅使,但他們愛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保持中國的落後,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挽救中國的危亡,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振興中華民族。

愛國主義:在五四運動中,廣大學生之所以不顧高壓,奔走呼號,他們的愛國行動之所以能得到各界知名人士、上層人物和廣大工商界群眾的支持,就是由於愛國主義的有力號召,愛國精神的強烈感染。今天,要勝利跨人21世紀,實現四個現代化,真正使中華民族振興起來,更要大力發揚愛國主義。

民主精神:新文化運動最先提出科學與人權並重(青年雜志創刊詞中的提法),隨後講「賽先生」(科學)和「德先生」(民主,當時把人權和民主當作基本上同一的概念)。後來「賽先生」和「德先生」成為「賽同志」和「德同志」,就是說,民主和科學一道,是中國共產黨歷來為之奮斗的目標。在五四運動中,民主即「德先生」是一面反封建、反專制的大旗,大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五四愛國運動之所以能夠發生,與民主精神的推動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民主的啟蒙和民主意識的覺醒,就不可能發生那麼大規模的愛國運動。現在,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已經有了顯著的進步,在許多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距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目標還相差甚遠。要想盡快振興中華民族,就應該繼續高舉「德先生」的大旗,發揚民主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科學精神:在五四運動中,科學即「賽先生」與「德先生」一樣,是反封建、反迷信的另外一面大旗,並有力地促進了民主意識的發揚,反封建斗爭的開展。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的六條新的思想,第六條就是「科學的而非想像的」。他說:「近代歐洲之所以優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之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並重。」①[《獨秀文存》,第9頁,安徽人民出版社,合肥,1987。]因此,在發揚民主精神的同時,還應該發揚科學精神。

解放思想:在五四時期,先進的思想家們大膽地沖破舊傳統,提出了許多振聾發聵的主張,出現了一種在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思想大解放的局面,並有力地帶動了其他領域的大解放。正如毛澤東當時所形容的:「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經濟的解放,男女的解放,教育的解放,都要從九重冤獄,求見青天。」①[《民眾的大聯合》(三),《毛澤東早期文稿》,第393頁,湖南出版社,長沙,1990。]正是這種思想的大解放,使五四運動成為新思想與舊思想、新文化與舊文化的分水嶺,我國20世紀第一次影響巨大的思想解放運動,並開啟了此後思想解放的先河,深深地影響了20世紀中國歷史的發展。後來所發生的第二次、第三次思想解放運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第二次歷史性的飛躍,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產生,以及從那時起我國取得的每一個進步和成就,可以說都是解放思想的結果,是五四精神的繼承和發揚。
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偉大革命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月,美、英、法、日等帝國主義國家在法國巴黎召開「和平會議」。這實際上是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在中國人民輿論的壓力下,向會議提出廢除袁世凱和日本訂立的不平等條約「二十一條」,要求將德國在山東的租借地、膠濟鐵路以及其他權利歸還中國,同時還提出七項「希望條件」廢除勢力范圍;撤退外國軍隊、巡警;裁撤外國郵局及有線無線電報機關;撤銷領事裁判權;歸還租借地;歸還租界;關稅自主等。但這些要求和希望均遭到參加「和會」的帝國主義國家拒絕。不僅如此,他們還決定將德國在山東掠奪的權利全部讓予日本,並將其寫進了《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即《凡爾賽和約》。至此,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完全失敗。但軍閥政府竟准備在和約上簽字。消息傳出,舉國憤怒。5月4日,北京學生3000餘人在天安門前集會,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會後舉行了遊行示威,憤怒的愛國學生痛打了親日派官僚章宗祥,並放火焚燒了親日派官僚曹汝霖的住宅。軍閥政府派軍警鎮壓,逮捕學生30多人。全北京學生立即實行總罷課,並通電全國表示抗議。天津、上海、長沙、廣州等地學生也紛紛遊行示威,聲援北京學生。在日本、法國等國的中國留學生以及南洋華僑學生都開展了愛國活動。6月3、4兩日,軍閥政府又逮捕北京學生近千人,激起全國人民的更大憤怒。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漢、九江及山東、安徽等地的工人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政治罷工,上海和全國各重要城市的商人也先後舉行罷市。至此,五四運動發展到新的階段,即從開始的共產主義知識分子、革命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三部分人的統一戰線運動,發展為以工人階級為主力軍,包括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全國范圍的革命運動--「六三運動」,運動的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6日至10日,軍閥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職務;28日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是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也是中國青年運動的偉大開端。它開創了中國革命知識青年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五四運動實際斗爭的鍛煉,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造就了一批青年共產主義者。他們深入工農群眾,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領導罷工斗爭,促成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建立做好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

五四運動的影響

1、政治影響:揭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端。第一次世界大戰,世界革命爆發以後,世界歷史進入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工人階級在運動中顯示了強大的政治威力,它以不再是資產階級的追隨者,而作為運動的主力軍在斗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運動的矛頭直接指向帝國主義,因為從世界革命戰線看屬於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2、對中共的影響: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結合,從、思想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准備了條件。3、對學術界的影響:五四運動是新文化運動的延續和發展,它把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迷信的思想由知識分子推廣到全國群眾。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成為一種風氣,同時也促進了文學革命的深入和廣泛發展,開創了中國文學時代,使中國科學和教育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 4、思想方面:五四運動促進了全國民眾的思想解放,西方的各種新思想陸續傳入中國,其中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對中國的思想和政局帶來巨大影響。

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篇500字

黨中央給我們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二十四個字,字字珠璣,擲地有聲。正是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著中國從困難走向輝煌,從輝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有人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燈塔,它照亮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彼岸。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總的共同目標。
還有人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標尺,它規范著每個公民的一言一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中國公民應該樹立的基本價值追求和應該遵守的根本道德准則。
朋友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說出來就行的,而是要用行動證明的!它不是簡單的幾個字,更不是唱高調!現在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弘揚民族精神,把價值留在中國!
作為學生來說,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8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關鍵是要落實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去:愛國——就是要把偉大的愛國精神落實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發奮讀書、勤奮工作上;落實到熱愛我們的家鄉,熱愛我們的父母、親人、老師、同學上;落實到熱愛我們的學校,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上。敬業——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勤奮讀書,學有所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誠信——就是要誠實做人,踏實做事。友善——就是要尊敬師長,聽從教育,服從管理,團結同學,助人為樂。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些,我想你身上就凝聚了「正能量」
在我們學校,我們同學身邊其實是凝聚了大量的「正能量」的:我們有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員、優秀團幹部,、文明班級、學科競賽獲獎者、青年志願者、文明守紀、勤奮學習、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的同學等等這些,就是我們學校的正能量,這些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榜樣。我們要在我們的學校大量凝聚這些正能量、傳遞這些正能量。
讓我們的學校充滿「正能量」,還要預防種種「負能量」引發的破壞力量。反思我們同學中有沒有「負能量」存在呢?我認為或多或少是存在的。比如說:曠課遲到、無心向學;損壞公物、亂丟亂仍;不聽教育、不思進取;打架斗毆、惹是生非;唯我獨尊、不敬師長;弄虛作假、考試作弊等不文明、不守紀、不規范的行為,今天我把它們統稱為「負能量」,這些「負能量」如果在我們學校大量存在,必然會影響學校的穩定和發展,必然會危及同學的健康成長,我們必須堅決抵制、擯棄,我們決不能讓這些「負能量」在我們的學校有生長的土壤。
一個國家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一個社會層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個學校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穩定、發展、積極、向上;一個人只有凝聚正能量才能變得自信、積極、樂觀、向上。同學們,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傳遞「正能量」的使者,讓我們的學校充滿著正能量。

Ⅷ 求毛概論訴題 500字左右 如何正確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黨的領導。依法治國、人民當家做主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回目標,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答會的根本保證。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這是我們黨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總結執政經驗,對於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所做出的規律性認識,是推進政治文明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

社會主義民主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是為廣大勞動人民所享有的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是多數人的民主,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高形態的民主,它的本質就是人民當家作主,它和資本主義民主的最大不同在於廣大人民群眾翻身做了主人,獲得了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權利。社會主義民主是真實的民主。它公開承認自身的階級性,認為統治階級的民主就意味著對於被統治者的專政,民主和專政,兩個方面,相輔相成。

Ⅸ 簡述農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至少500字,急急急!!!

毛澤東指出:「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版小資產階級的權聯盟,而主要是工人和農民的聯盟,因為這兩個階級佔了中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推翻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主要是這兩個階級的力量。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主要依靠這兩個階級的聯盟。」 工人階級正是與農民階級結成了鞏固的聯盟,才掌握了中國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完成了中國革命的任務,並進而走向社會主義。我國的國情,決定了廣大農民不但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力軍,而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中人數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廣大農民群眾,這是由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決定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在黨的領導下,廣大農民表現了可貴的創業革新精神,實行了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要內容的責任制,農村改革和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帶動了整個改革和建設事業。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符合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他們衷心擁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成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