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廉政故事的手抄報
⑴ 廉政手抄報 快!!!!!!
廉政小故事:來
以廉為寶
春秋源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⑵ 廉潔手抄報內容
廉潔:不損公肥私;不貪污。廉潔」一詞,《辭源》上解釋為「公正,不貪污」。
典故1、手好不錢
清乾隆進士王傑為人剛直敢言,不附權貴。當時和珅在朝中專權,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傑每每與其據理力爭。有一次,議政完畢,和珅有意戲弄王傑,拉著他的手說:「好白嫩的手啊!」王傑正顏厲色地回答道:「王傑手雖好,但不能要錢耳!」和珅羞愧而去。
2、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經過這里,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印券。」太監怏怏走了,回京後,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聽後,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了。
(2)關於廉政故事的手抄報擴展閱讀
我國現代著名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馬寅初解放前曾擔任浙江省財政廳長。有一天,德清縣有一個想當縣長的人託人將一千大洋送給馬寅初,請馬寅初開開後門,讓他就任某縣縣長。馬寅初勃然大怒,罵道:「不要臉的東西,這種人今天能用錢打關節,真的當了縣長,一定是個貪官。憑這一條,他就不能當縣長。立即吩咐來人把錢退回。
⑶ 以廉潔為主題的手抄報加圖案
八榮八恥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廉政小故事:
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⑷ 廉政手抄報,急用
寫一些關於廉政的故事,名言警句
什麼是廉政文化:
廉政文化的內涵
什麼是文化?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什麼是廉政文化?廉政文化不僅是以文化為表現形式的一種文化形態,而且是人們關於廉政知識、信仰、規范和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方式、社會評價的總和。它以廉潔從政為思想內涵,以各種文化產品為載體和表現形式的一種文化,是廉政建設與文化建設相結合的產物,反映了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價值取向,是當代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
中華民族具有豐富的廉政文化遺產。幾千年來,中國歷史上產生了大量的廉政理論,出現了許多獎廉懲貪的律令,涌現出了包拯、海瑞等一大批清官廉吏,創作了豐富的廉詩、廉文、廉戲和廉政格言警句,形成了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紐帶。懲惡揚善、扶正祛邪始終是社會的追求,勤政為民、尚廉治貪始終是百姓的期盼。在傳統文化中,凝聚著百姓的清官情結,是新形勢下廉政文化建設的基石,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充分利用,並賦予時代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色,使之不斷發揚光大。
開展廉政文化建設,要重視文化含量,提高文化品味。要在充分挖掘廉政文化底蘊的基礎上,把各種顯性、隱性的處於零散狀態的廉政文化資源加以整合凸顯,提煉廉政文化的精髓,弘揚民族文化思想精粹,汲取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增強人們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向心力,推動廉政文化建設向系統化、規范化,社會化縱深發展,構建起一個包括廉政觀念、意識思想、理論、精神、文學、法規、風尚、作風在內的廉政文化學科框架,引導廉政文化建設邁向更高更新的平台。
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⑸ 廉潔手抄報的內容、
八榮八恥
以熱愛祖國為榮 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 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 以愚版昧無知為權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 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 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 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 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斗為榮 以驕奢淫逸為恥
廉政小故事:
以廉為寶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鑒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說:「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楊震拒金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 「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 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⑹ 關於清正廉潔的手抄報
一、廉政的基本內涵
研究和推行廉政建設,首先要對廉政的基本內涵進行科學、准確的界定。從文字解釋學上看,「廉」即廉潔,「政」即國家政權機關及其公務活動,廉政即「廉潔的政治」。但由於有關廉潔的判斷標准具有主觀性和發展性,政治又是一個需要具體化的時代性概念,所以廉政在不同的語境中和具體范圍內呈現出多層次的含義。我國有學者從現代社會廉政的特徵和實質出發,認為廉政包含四個要素:一是「廉正」,指政府及其官員在履行公務、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廉潔而公正、廉潔而正直,不貪污、不受賄、不枉法,二是「廉朴」,指政府及其官員取之於民者少而用之於民者多,三是「廉節」,指政府及其官員在國家管理活動和處理與社會公共事務有關的活動3中具有清廉無私的品德或節操,也稱廉德,四是「廉制」,即有關廉政的制度。
還有學者從廉政的內容出發,認為廉政的基本涵義有四:其一,就「政局」而言,要造就一個公正清明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圍,其二,就「政制」而言,要建立廉潔高效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其三,就「政策」而言,要制定並嚴格實施確保政治清明的政策和措施以取信於民,其四,就「政德」而言,要求各級官吏樹立廉潔奉公的官德和不貪不淫的私德以為民之表率。
簡言之,所謂「廉政」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和政德的良性結合與辯證統一。廉政就與腐敗相反,起碼要具備三個要素: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受國家委任從事國家公務的人,主觀方面沒有牟取私利的動機,客觀方面不濫用權力或利用職務之便進行違反公認的規范的行為。
廉政建設近年已經成為國家公務員申論寫作的熱點之一,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
二、新時期廉政建設的特點
1.廉政建設體系化
黨在十五大以後提出了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通過深化改革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要求;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十六字方針,這是黨中央在新形勢下作出的黨風廉政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體現了黨和政府從教育、制度、監督等各個環節出發,建立標本兼治的綜合體系進行廉政建設的宏觀戰略和清晰思路,既全面又有重點,擺脫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部治理局面,邁出了廉政建設體系化的堅實的一步。這種體系化的廉政建設方針突出反映在2005年1月中央頒布實施的《關於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簡稱《實施綱要》)里。該綱要明確提出了懲治和預防腐敗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和工作目標,所規劃的廉政建設體系既是一個著眼全局的體系,又是一個遵循規律的體系,還是一個注重預防的體系,更是一個依靠民主、法制和德治多管齊下防治腐敗的體系。
2.廉政建設制度化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有關廉政的法律制度建設的步伐明顯加快。2003年11月召開的全國紀檢監察法規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法規制度體系的規劃;2003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頒布實施;2004年《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試行)》頒布實施;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關於紀委協助黨委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規定(試行)》等法律和規范性文件相繼頒布實施。與此同時,還有一系列有關廉政建設的法律和制度正在抓緊制定之中,如2001年7月起中央紀委法規室和監察部法規司多次組織召開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廉政法的專家論證會,目前正在醞釀出台廉政法。總之,黨的十六大以來的短短幾年時間里,有關廉政的制度化建設所邁出的實質性步伐是建黨、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其間頒布實施的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填補了廉政建設的制度空白,為加強廉政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群眾利益成為廉政建設的基本出發點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決策,強調堅持以人為本,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一思想體現在整個廉政建設實踐中。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及有關部門按照中央的要求,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學校亂收費和擠占、挪用、截留教育經費行為;認真清理、整頓醫葯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亂加價、亂收費等現象;繼續糾正在徵收徵用土地、城鎮房屋拆遷以及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中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著力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以及面向農民的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問題;加強對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重大事故背後的腐敗行為;認真開展治理商業賄賂的專項工作,堅決糾正不正當交易行為。這些舉措真正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也反映了廉政建設的具體化和微觀化。
4.廉政建設的力度進一步加大
體系化與制度化是廉政建設力度加大的重要表現。從客觀現實結果來看,廉政建設的力度加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依法懲處力度加大。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檢察機關對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一直有增無減,中央紀委、監察部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嚴肅查處了一大批有腐敗問題的省部級幹部。二是廉政教育力度加大。中國共產黨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著力通過化解內因解決問題和預防問題發生的優良傳統和豐富經驗,十六大以來,黨更是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推出新的措施加強廉政教育,如規定新任領導幹部必須接受廉政談話和廉政培訓,各級主要領導幹部在年度述職的同時要述廉等。
5.通過深層次體制改革推動廉政建設
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強調要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深化改革的精神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程積極推進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力爭在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取得突破,從深層次徹底解決廉政建設的瓶頸問題。目前各地在幹部人事制度、司法、行政審批等領域都進行了深層次的改革。在體制改革方面各地認真貫徹執行《黨內監督條例》和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精神,重點解決權力制約機制的完善問題加強對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的監督和制約理順權力之間的關系,保證各部門、上下級之間權力的健康運行。
6.注重廉政的社會環境建設
廉政建設只有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則整個社會對腐敗行為麻木不仁,廉政建設就難以取得成效。2005年初中央頒布《實施綱要》的主要用意之一就是要形成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反腐敗的局面。從2006年到2007年中央進一步加強了廉政文化建設,加強對領導幹部的權力觀和政績觀教育,促使黨員幹部為民、務實、清廉,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道德觀念,並把這種教育活動深入到學校、企業、工廠等各個領域,大力營造弘揚正氣、抵制邪惡的良好社會氛圍。目前,廣大人民群眾已真正覺悟起來,正以實際行動與各種腐敗現象作斗爭,廉政建設的良好社會環境已初步形成。
三、新時期廉政建設的路徑
在現階段,要按照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確立的以教育為基礎、以法制為保障、以監督為關鍵的教育、制度、監督有機統一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要求,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十六字方針,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廉政建設。
1.制度建設是前提:進一步完善廉政建設的法律制度。
廉政建設必須在法制的軌道上進行,必須以科學合理的制度為前提。加強制度建設包含三方面含義:其一,要樹立起制度意識。要意識到制度在廉政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樹立起制度的權威,把制度作為制約權力和廉政建設的基礎載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風廉政建設更需要走出一條依靠制度改革的治本之路。其二,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廉政制度。當前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務員財產、收入申報制度,健全政務公開制度,完善輿論監督制度,健全公務員責任制和領導問責制。其三,要嚴格執行制度。制度得不到執行,其效力將化為虛有。目前特別要注重加強對法律和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持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發展是根本:在改革和發展中推動廉政建設。
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根本要求,改革是發展的動力。廉政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求得發展,廉政建設的許多問題只有在發展的過程中才能得以解決。廉政建設中出現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大多是
長期以來制度和機制不健全的結果,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首先通過改革和創新來解決制度本身的問題。同時,制度又是動態的、開放的、發展的,這也要求重視制度的修訂和完善,重視制度本身的改革與發展。《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用發展的思路和改革的辦法解決腐敗問題,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堅持用發展的觀點解決問題,這些既是對我國反腐敗歷史經驗的根本性總結,也是當前和未來深入推進廉政建設的根本思路和辦法。總之,我們要注重製度創新,使之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要使制度科學有效、行得通、做得到;要注意借鑒國外經驗,在改革和發展中解決廉政建設的制度性和源頭性問題。
3.權力監督是關鍵:健全權力配置、制約與監督機制。
廉政的直接客觀現實目標就是遏制腐敗,而「腐敗的核心問題無疑是一個政治權力的基礎和運作問題」。廉政建設必須抓住正確行使權力這個關鍵,而權力得以正確行使的前提是權力的合理配置。我國《憲法》規定了基本的國家制度,為權力的配置提供了總體的原則和程序。據此,實踐中要根據客觀實際和權力運行的規律,進一步理順具體權力之間的關系。同時,要理順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關系,把對權力的科學配置和對領導幹部的有效監督結合起來。在權力運行過程當中,既要高度重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又要高度重視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既要高度重視黨內監督,又要高度重視黨外監督,把黨和政府的內部監督與來自人大、政協、司法機關、新聞輿論、人民群眾等的外部監督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對權力運行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完整而有效的監督制約體系,特別要強化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突出監督主要幹部。當然,這些權力監督和制約都是以制度為前提的。
4.利益協調是重點: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獲取機制。
曾經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利益被排除在廉政的范圍之外。其實,利益一直居於社會生活的核心地位,權力的配置實際上是在形成利益分配的基本格局,而權力被濫用的源動力則是權力能給其掌有者帶來經濟上或政治上的利益。很多具有體制性和制度性的腐敗問題之所以成為廉政建設的攻堅問題,根本原因還是利益問題。如果單靠懲罰和監督,不去解決深層次的利益問題,則懲罰和監督的效果將大大降低。如果能從根本上協調利益,化解廉政建設中的深層次體制問題,就會大大減小權力被濫用的可能性,解決廉政建設的瓶頸問題,廉政建設就能深入開展。因此,進行廉政建設必須完善利益分配和導向機制,特別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減少權力被濫用的空間;要警防由於利益分配不公而造成廉政行為規范的失效,消除因利益分配原因而產生的商業賄賂現象。
5.社會環境是基礎:培育廉政文化為廉政建設提供社會支持力。
廉政建設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因而必須在全社會培育起廉政光榮、腐敗可恥的廉政文化氛圍。我國當前的主流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已認定了廉政在法律或者道德上的普遍性標准,但這種標准還沒有完全轉化為民眾的普遍性標准,主流文化和大眾文化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鴻溝,廉政的主流價值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被扭曲和消解了,社會「潛規則」得以盛行。因此,培育廉政文化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增強人們對廉政的認同感。此外,還要注意消除對待廉政問題的雙重標准現象。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對腐敗既深惡痛絕又身體力行,當他人腐敗而自己沒有得到好處時義憤填膺,而一旦自己掌握權力資源或關繫到自身利益時則另當別論。
這種現象危害十分嚴重,對廉政文化的培育帶來了很大的負面作用,必須通過加強幹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加以消除。
⑺ 廉政手抄報有哪些
標題要以廉來政為主題自,如清風,花一朵大大的荷花,荷花花瓣要由淺到深的塗顏色,可用嫩粉紅色(指彩色鉛筆,會漸變色的同志們更好畫)畫,花瓣最尖的部分可以用另一種較深的梅紅色塗,畫的時候其實沒啥技巧,隨著感覺走。荷花畫完以後記得畫幾片荷葉,旁邊可以用黑色水筆寫上:出淤泥而不染。
⑻ 廉政故事的手抄報(圖)
網址: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m=ps&word=%B7%A8%D6%C6%BD%CC%D3%FD%CA%D6%B3%AD%B1%A8
⑼ 關於正直廉潔的人的手抄報
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素有勤勞、儉朴的優良傳統。三國的諸葛亮、宋代的包公、清代的於成龍,一代偉人毛澤東……他們的廉潔、正直、朴實、節儉的品質令人感嘆和敬佩,感染並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目前,我校正在開展爭創「廉潔文化進校園示範點」活動。廉潔文化進校園,是學生從小養成廉潔自律良好品德的需要,也是營造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校園廉潔文化氛圍的需要。清正廉潔關系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中學生正處於道德觀、世界觀形成的階段,最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從小樹立廉潔意識,做一個正直、無私、清正廉潔的合格公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我們要做到:
第一、積極投身廉政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自覺參與,帶頭實踐,培養「廉潔、誠信、公正、儉朴」的品德,爭做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第二、堅持細節做起、從日常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把廉潔、誠信、公正、儉朴等優良品德的養成貫穿於學習、生活和為人行事的一言一行之中。
第三、敬廉崇潔,堂正為人。從小學會做人,學做堂堂正正的人,學做清清白白的人。讓我們從敬重有操守、重清廉的人開始;從崇敬有正氣、重氣節的人開始;從正確對待財務、對待朋友開始。從點滴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養成尊重規則、正直無私、抵制誘惑、自律自強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自覺抵禦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蝕,使廉潔意識真正深入到我們思想中,體現在我們的行為上,不斷凈化自己的心靈、陶冶高尚的情操。
第四、為人處事要公平正直,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待人接物、評判是非和處理問題。
第五、要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勤儉節約,不奢侈、不浪費、不貪虛榮、不圖享樂,以儉勵志,從小養成艱苦樸素、勤奮好進的優良品質。
第六、我們所有同學都應當做好廉政「小衛士」,做家長的「廉政監督員」,支持父母乾乾凈凈做事業、清清白白做公僕。
各位同學,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擔負著建設祖國未來的重任,無論明天我們走上什麼崗位,從事何種職業,「清正廉潔」是立身之基。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從現在起,與崇廉、奉廉、贊廉同行,常懷律己之心,常思廉潔之德,人人做廉潔文化的學習者、廉潔文化的實踐者、廉潔文化的傳播者,讓廉潔清風吹遍校園、家庭、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與廉潔同行,讓美好的心靈播下高尚的種子。學會做人,做一個正直人!
誦讀古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不經想起「廉潔」二字。詩人借蓮的清高來表頌自己不同流合污的自愛品質,同時也諷刺追求名利、愛慕虛榮的庸俗之人。作者將自身崇高的節操與蓮的本質聯系在一起:清新淡雅,潔身自好,不艷不妖。
誦讀現代的「誠實守信為做人的根本」,不禁讓人想起「誠信」二字。一個人自尊自愛、誠實守信,自然能得到他人的信任。這種道德原則,這種傳統美德歷來是華夏兒女所期望的。
荒涼的沙漠,一覽天際一片死氣沉沉,風沙肆無忌憚地吹著,只有那胡楊林屹立著,那飽經滄桑的軀體,不願倒下,是多麼的正直啊!即使天氣這般惡劣,縱然環境如此糟糕,它們的軀干甚至靈魂並不向困難與誘惑屈服。人都有慾望,這種慾望和無形的精神支持著每個人。而貪婪則是眾多慾望的一種,這種慾望如滴血的罌粟,可以不自覺地慢慢腐蝕你的意志。或許明明知道它的危險,慾望一來,還是會深陷下去,沉迷其中。
當今社會,貪婪的慾望無處不在,金錢、勢力、權力……人應該如何抵制呢?人是有私慾的,為了利益不惜去欺騙、去出賣無辜的人,傷害最深的也是人類自己。社會太復雜,渺小如同塵埃的我們面對世事紛繁的社會,怎樣才能發出自己的光和熱?怎樣才能清白坦盪走過這一生?我們沒有忘記——誠信、公平、廉潔是做人之本。
責任來自於社會關系之間的相互承諾,而承諾的價值在於人的誠信。社會是個大圈子,人與人之間只有通過合作來成就一番事業,合作又關系著個人的守信度與自身清白。作為學生的我們,從小的教育就讓我們形成了一種意識:是非對錯。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在人的認知范疇里,我們會找到答案。人雖是萬物之靈,但也只是微小的生命存在。比起難以完全認知的大千世界,比起浩瀚無邊的歲月,人短短幾十載算什麼?卑微的我們,即使再渺小,但人類可以迸發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就像秋天的最後一片落葉,就算終將零落成泥,也要向世人展示它最後的美麗才安然落去……
生命無價!在有限的歲月長河裡,做一個誠實守信、正直忠貞、廉潔清白的人,那就不枉一世為人。少一份欺騙,少一份邪惡,少一些貪欲,少一些惡俗,社會才能和諧,才能美好。我們要接受古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記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告。
朋友,堅守正直,廉潔終身,為我們的人生負責吧! 兩袖清風的於謙
明朝名臣於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 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 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周總理廉潔從政小故事
「我作為國務院總理,工作是失職的,對不起那裡的人民。」
周總理的廉潔從政深入人心,不是表面的,是實實在在的。70年代初,素有「苦甲天下」的甘肅定西連續20多個月沒有下過一場透雨,許多群眾不僅缺衣少食,連飲水都十分困難。在中央召開的工作會議上,來自甘肅的宋平同志匯報了定西的災情。周總理聽完匯報,神色十分嚴峻。他說,要想盡一切辦法把群眾組織起來,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改變面貌。後來,中央工作會議召開全體會議,周總理在大會上心情沉重地說:「我聽到了甘肅中部地區群眾生活困難的情況,心裡難過,很不安。解放20多年了,那裡的群眾生活還這樣困難,我作為國務院總理,工作是失職的,對不起那裡的人民。」會後不久,總理便派工作組到甘肅,帶去糧食、棉衣、棉被等救災物資。若干年後,當人們看到定西群眾仍穿著當年總理親自布置發放的棉軍衣時,無不感慨萬千。
「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
周總理的廉潔是無比的威嚴,他的影響力是當今無人能比的。當年在國務院會議廳入口處,有一塊鐫刻著「艱苦樸素」四個大字的木屏風,這是總理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的寫照。在國務院的會上,人們不止一次地聽到總理拒絕裝修會議廳的建議,總理說:「只要我當總理,會議廳就不準裝修。」1959年,在大躍進的氣氛下,水利部未經報告請示,在密雲水庫附近興建一座水利建設成就展覽館。有一天,在西花廳開會,總理突然轉過頭向水利部副部長錢正英說:「錢正英,賀老總告訴我,你們在密雲水庫那裡修建一個相當高級的樓,有沒有這回事?」錢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覽館。」總理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輕聲地說了一句:「沒有想到你們也會辦這種事。」錢聽了羞愧得無地自容,心裡像刀割一樣難受。如果按現在某些幹部的想法,總理既未嚴厲批評,又未責成處理,既無紀委處分的威懾,更無丟官的危險,完全可以矇混過關。但在周總理偉大人格的感召下,錢回部後,立即在黨組會上作了傳達。水利部黨組隨即決定:將這座價值400多萬元的建築,無償轉讓給第一機械工業部一個研究所,並向中央寫了一個深刻檢查的報告。 孫中山遺囑兒女當自愛
孫中山曾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等職,可謂官高權重。然而,他為公而忘私,一生清廉,臨終時只留下自己用過的一些衣物以及2000本書籍和一所住宅。住宅還是旅居加拿大的華僑為他募捐購買的。人留下的《家屬遺囑》中說:「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毛主席留給我們的
在京參觀毛主席的襯衣、床單和拖鞋,都補丁摞補丁;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毛主席帶頭不吃肉;讓兒子岸英入朝鮮參戰,直到犧牲等等。看到這些,我和講解員一起流淚,內心的震撼無以倫比。毛主席沒有錢吃穿嗎?論功勞,誰能功蓋毛澤東;論權力,中國何人至上?所以黨的領導幹部是不是廉潔從業,只要看看他的衣食住行和對親屬的安排就一目瞭然了。
周恩來向農戶道歉
抗戰勝利的延安,生活仍很困難。有一次,警衛班幾個戰士湊在一起,想給周恩來副主席弄點吃的補補身子。警衛戰士小魏出了個主意,拿四雙舊布鞋去農戶家裡換了 一條狗。周恩來知道後,嚴肅地批評小魏說:「四雙舊鞋能換到一條狗嗎?老百姓之所以跟你換,是因為他們相信共產黨,我們決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第二 天,周恩來帶著小魏找到農戶家裡,向農戶道歉,並親自付了錢。
周總理「宴」事
1958年7月,周恩來總理到廣東省新會縣視察。時任該縣的縣委書記黨向民同志看到周總理風塵僕僕,日夜操勞,感到過意不去,就在周總理離開新會的前夕,他悄悄安排炊事員在縣委院內的一間小屋裡為總理設宴送行。宴會沒什麼美酒佳餚,只是些瓜菜而已。盡管這樣,在吃喝將近結束時,周總理語重心長地說:「向民同志,你一月的收入,我清清楚楚。這樣一頓飯,你請不起,還是讓我出錢,算我請客吧!」總理隨即示意他的秘書,把300元人民幣交給了縣委的司務長。
一碗白米飯
1927年冬,毛主席帶領工農紅軍住在寧岡縣茅坪村的時候,有一個時期紅軍生活非常艱苦,天天吃紅米南瓜,有時候還吃糙紅米和南瓜煮的稀飯。開頭吃幾餐還覺得味道有點香甜,吃多了就覺得有點難吃,可是毛主席不搞特殊,仍和戰士們從一個鍋里盛飯。
一天吃早飯的時候,警衛員小胡突然給毛主席送來了一碗白米干飯。原來他看見毛主席天天深夜不眠,餐餐和戰士們一起吃那些糙米和南瓜煮的稀飯,實在看不下去,就跑到廚房私自和炊事員商量,並且由小胡自己動手把紅米加工成白米,另外用碗給毛主席蒸了半斤米的干飯。
毛主席一見白米干飯,覺得有點奇怪,便問戰士們今天是不是也吃這樣的飯?小胡在首長面前從未撒過謊,這次當然照實說了。毛主席聽完之後,馬上叫他拿回廚房去和南瓜煮稀飯,讓大家一起吃,並且說:「以後再不許這樣了,戰士們吃什麼,我也吃什麼。」小胡激動地說:「毛委員,南瓜稀飯早做好了,大家吃都吃完了,你就吃這一餐干飯吧,下次再不做了。」毛主席仍然不同意,並向小胡耐心地解釋說:「我不應該有什麼特殊的。南瓜稀飯本來又甜又香,很好吃嘛。戰士們能吃,我就不能吃嗎?你要知道,受壓迫受剝削的窮人連野菜都吃不上啦。快給我把飯送回去」小胡還想說什麼,可是毛主席已經把那碗白米飯塞到他手裡了。小胡無法,只好把飯拿回廚房去了。
摘自《廉政故事》
崔瑗撰寫《座右銘》
崔瑗,字子玉,生於東漢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其父崔駰博學有偉才,漢明帝時將其比喻為「龍」,足可見對崔駰的特殊恩寵了。
崔瑗自幼聰明伶俐,機敏過人。由於受父親的影響,他亦喜愛讀書,還是孩童之時,就已熟讀「四書」「五經」了。
崔瑗9歲時,有一天早晨,他正在家門口與小朋友玩耍,忽然看見從大路上前呼後擁地來了幾個人,其中一位穿官服的人,騎著一匹高頭大馬,走到他家門前,聲言要來拜訪崔駰。待他們進入家門以後,崔瑗從家人口中知道,這騎馬的人就是當今的縣令,為官清正廉潔,頗受百姓愛戴。崔瑗聽後靈機一動,隨手在大門上寫下了一首四言詩:
「君非干木,何為文侯?
雖無光光,入我閭里。」
意思是,我們這偏僻的地方並不是古代的魏國,也沒有隱居魏國的高士干木,而這位遠道而來的謙謙君子也不是曾拜干木為師的魏文侯,那他為什麼來到我們這街巷呢?
就在這時,縣令拜客完畢,正要告辭回衙,走到門口,忽見大門上墨跡未乾的詩句,字跡清秀,而內容卻含有譏諷之意。他問崔駰這是誰寫的,崔駰一看,馬上就說:「這一定是我那調皮的兒子寫的,觸犯大人,請多原諒。」縣令笑笑說:「請把令郎叫來,我要當面問話。」崔瑗被叫來後,縣令一看,面前站著一位眉目清秀的孩子,就說:「你還能接寫幾句嗎?」只見崔瑗提筆一揮而就:「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縣令見他小小年紀,就能出口成章,情不自禁地對崔駰說:「令郎可謂奇才啊真可謂『龍生龍』了。」回頭再看崔瑗,早已跑出去玩耍了。
東漢永元八年96年,崔瑗 18歲時,游學京師。從侍中賈逵深造,遂精通天文、歷數等。後因其兄崔章被州人無辜殺害。他怒不可遏,手刃仇人,為其兄報仇。然後隱姓埋名出逃他鄉。元初五年118年,他年已40歲時,遇朝廷大赦,始歸家。
他在總結自己坎坷經歷的基礎上,寫了一段自戒之詞,嘗置座右,故曰座右銘,座右銘一詞,乃始於此。其銘文如下: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無使名過實,守愚勝所臧。在涅貴不緇,暖暖內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死誠剛強。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慎言節飲食,知足勝不祥。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 希望能幫你
⑽ 關於廉潔的手抄報
一、廉政的基本內涵
研究和推行廉政建設,首先要對廉政的基本內涵進行科學、准確的界定。從文字解釋學上看,「廉」即廉潔,「政」即國家政權機關及其公務活動,廉政即「廉潔的政治」。但由於有關廉潔的判斷標准具有主觀性和發展性,政治又是一個需要具體化的時代性概念,所以廉政在不同的語境中和具體范圍內呈現出多層次的含義。我國有學者從現代社會廉政的特徵和實質出發,認為廉政包含四個要素:一是「廉正」,指政府及其官員在履行公務、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廉潔而公正、廉潔而正直,不貪污、不受賄、不枉法,二是「廉朴」,指政府及其官員取之於民者少而用之於民者多,三是「廉節」,指政府及其官員在國家管理活動和處理與社會公共事務有關的活動3中具有清廉無私的品德或節操,也稱廉德,四是「廉制」,即有關廉政的制度。
還有學者從廉政的內容出發,認為廉政的基本涵義有四:其一,就「政局」而言,要造就一個公正清明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氛圍,其二,就「政制」而言,要建立廉潔高效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其三,就「政策」而言,要制定並嚴格實施確保政治清明的政策和措施以取信於民,其四,就「政德」而言,要求各級官吏樹立廉潔奉公的官德和不貪不淫的私德以為民之表率。
簡言之,所謂「廉政」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和政德的良性結合與辯證統一。廉政就與腐敗相反,起碼要具備三個要素: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受國家委任從事國家公務的人,主觀方面沒有牟取私利的動機,客觀方面不濫用權力或利用職務之便進行違反公認的規范的行為。
廉政建設近年已經成為國家公務員申論寫作的熱點之一,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
二、新時期廉政建設的特點
1.廉政建設體系化
黨在十五大以後提出了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通過深化改革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要求;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十六字方針,這是黨中央在新形勢下作出的黨風廉政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體現了黨和政府從教育、制度、監督等各個環節出發,建立標本兼治的綜合體系進行廉政建設的宏觀戰略和清晰思路,既全面又有重點,擺脫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部治理局面,邁出了廉政建設體系化的堅實的一步。這種體系化的廉政建設方針突出反映在2005年1月中央頒布實施的《關於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簡稱《實施綱要》)里。該綱要明確提出了懲治和預防腐敗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和工作目標,所規劃的廉政建設體系既是一個著眼全局的體系,又是一個遵循規律的體系,還是一個注重預防的體系,更是一個依靠民主、法制和德治多管齊下防治腐敗的體系。
2.廉政建設制度化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國家有關廉政的法律制度建設的步伐明顯加快。2003年11月召開的全國紀檢監察法規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法規制度體系的規劃;2003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頒布實施;2004年《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試行)》頒布實施;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關於紀委協助黨委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規定(試行)》等法律和規范性文件相繼頒布實施。與此同時,還有一系列有關廉政建設的法律和制度正在抓緊制定之中,如2001年7月起中央紀委法規室和監察部法規司多次組織召開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廉政法的專家論證會,目前正在醞釀出台廉政法。總之,黨的十六大以來的短短幾年時間里,有關廉政的制度化建設所邁出的實質性步伐是建黨、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其間頒布實施的一系列法律和制度填補了廉政建設的制度空白,為加強廉政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群眾利益成為廉政建設的基本出發點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決策,強調堅持以人為本,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這一思想體現在整個廉政建設實踐中。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及有關部門按照中央的要求,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學校亂收費和擠占、挪用、截留教育經費行為;認真清理、整頓醫葯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亂加價、亂收費等現象;繼續糾正在徵收徵用土地、城鎮房屋拆遷以及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中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著力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以及面向農民的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問題;加強對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重大事故背後的腐敗行為;認真開展治理商業賄賂的專項工作,堅決糾正不正當交易行為。這些舉措真正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也反映了廉政建設的具體化和微觀化。
4.廉政建設的力度進一步加大
體系化與制度化是廉政建設力度加大的重要表現。從客觀現實結果來看,廉政建設的力度加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依法懲處力度加大。黨的十六大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檢察機關對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一直有增無減,中央紀委、監察部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嚴肅查處了一大批有腐敗問題的省部級幹部。二是廉政教育力度加大。中國共產黨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著力通過化解內因解決問題和預防問題發生的優良傳統和豐富經驗,十六大以來,黨更是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推出新的措施加強廉政教育,如規定新任領導幹部必須接受廉政談話和廉政培訓,各級主要領導幹部在年度述職的同時要述廉等。
5.通過深層次體制改革推動廉政建設
中央紀委第六次全會強調要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深化改革的精神適應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程積極推進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力爭在關鍵領域和重要環節取得突破,從深層次徹底解決廉政建設的瓶頸問題。目前各地在幹部人事制度、司法、行政審批等領域都進行了深層次的改革。在體制改革方面各地認真貫徹執行《黨內監督條例》和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精神,重點解決權力制約機制的完善問題加強對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的監督和制約理順權力之間的關系,保證各部門、上下級之間權力的健康運行。
6.注重廉政的社會環境建設
廉政建設只有在良好的社會環境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否則整個社會對腐敗行為麻木不仁,廉政建設就難以取得成效。2005年初中央頒布《實施綱要》的主要用意之一就是要形成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和積極參與反腐敗的局面。從2006年到2007年中央進一步加強了廉政文化建設,加強對領導幹部的權力觀和政績觀教育,促使黨員幹部為民、務實、清廉,樹立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道德觀念,並把這種教育活動深入到學校、企業、工廠等各個領域,大力營造弘揚正氣、抵制邪惡的良好社會氛圍。目前,廣大人民群眾已真正覺悟起來,正以實際行動與各種腐敗現象作斗爭,廉政建設的良好社會環境已初步形成。
三、新時期廉政建設的路徑
在現階段,要按照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確立的以教育為基礎、以法制為保障、以監督為關鍵的教育、制度、監督有機統一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要求,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十六字方針,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廉政建設。
1.制度建設是前提:進一步完善廉政建設的法律制度。
廉政建設必須在法制的軌道上進行,必須以科學合理的制度為前提。加強制度建設包含三方面含義:其一,要樹立起制度意識。要意識到制度在廉政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樹立起制度的權威,把制度作為制約權力和廉政建設的基礎載體。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風廉政建設更需要走出一條依靠制度改革的治本之路。其二,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廉政制度。當前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務員財產、收入申報制度,健全政務公開制度,完善輿論監督制度,健全公務員責任制和領導問責制。其三,要嚴格執行制度。制度得不到執行,其效力將化為虛有。目前特別要注重加強對法律和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持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發展是根本:在改革和發展中推動廉政建設。
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根本要求,改革是發展的動力。廉政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求得發展,廉政建設的許多問題只有在發展的過程中才能得以解決。廉政建設中出現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大多是
長期以來制度和機制不健全的結果,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首先通過改革和創新來解決制度本身的問題。同時,制度又是動態的、開放的、發展的,這也要求重視制度的修訂和完善,重視制度本身的改革與發展。《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用發展的思路和改革的辦法解決腐敗問題,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堅持用發展的觀點解決問題,這些既是對我國反腐敗歷史經驗的根本性總結,也是當前和未來深入推進廉政建設的根本思路和辦法。總之,我們要注重製度創新,使之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要使制度科學有效、行得通、做得到;要注意借鑒國外經驗,在改革和發展中解決廉政建設的制度性和源頭性問題。
3.權力監督是關鍵:健全權力配置、制約與監督機制。
廉政的直接客觀現實目標就是遏制腐敗,而「腐敗的核心問題無疑是一個政治權力的基礎和運作問題」。廉政建設必須抓住正確行使權力這個關鍵,而權力得以正確行使的前提是權力的合理配置。我國《憲法》規定了基本的國家制度,為權力的配置提供了總體的原則和程序。據此,實踐中要根據客觀實際和權力運行的規律,進一步理順具體權力之間的關系。同時,要理順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關系,把對權力的科學配置和對領導幹部的有效監督結合起來。在權力運行過程當中,既要高度重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又要高度重視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既要高度重視黨內監督,又要高度重視黨外監督,把黨和政府的內部監督與來自人大、政協、司法機關、新聞輿論、人民群眾等的外部監督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對權力運行的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完整而有效的監督制約體系,特別要強化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突出監督主要幹部。當然,這些權力監督和制約都是以制度為前提的。
4.利益協調是重點: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獲取機制。
曾經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利益被排除在廉政的范圍之外。其實,利益一直居於社會生活的核心地位,權力的配置實際上是在形成利益分配的基本格局,而權力被濫用的源動力則是權力能給其掌有者帶來經濟上或政治上的利益。很多具有體制性和制度性的腐敗問題之所以成為廉政建設的攻堅問題,根本原因還是利益問題。如果單靠懲罰和監督,不去解決深層次的利益問題,則懲罰和監督的效果將大大降低。如果能從根本上協調利益,化解廉政建設中的深層次體制問題,就會大大減小權力被濫用的可能性,解決廉政建設的瓶頸問題,廉政建設就能深入開展。因此,進行廉政建設必須完善利益分配和導向機制,特別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減少權力被濫用的空間;要警防由於利益分配不公而造成廉政行為規范的失效,消除因利益分配原因而產生的商業賄賂現象。
5.社會環境是基礎:培育廉政文化為廉政建設提供社會支持力。
廉政建設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因而必須在全社會培育起廉政光榮、腐敗可恥的廉政文化氛圍。我國當前的主流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已認定了廉政在法律或者道德上的普遍性標准,但這種標准還沒有完全轉化為民眾的普遍性標准,主流文化和大眾文化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鴻溝,廉政的主流價值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被扭曲和消解了,社會「潛規則」得以盛行。因此,培育廉政文化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增強人們對廉政的認同感。此外,還要注意消除對待廉政問題的雙重標准現象。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對腐敗既深惡痛絕又身體力行,當他人腐敗而自己沒有得到好處時義憤填膺,而一旦自己掌握權力資源或關繫到自身利益時則另當別論。
這種現象危害十分嚴重,對廉政文化的培育帶來了很大的負面作用,必須通過加強幹部的思想道德教育加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