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的故事
A. 有哪些白手起家打江山的企業家背後的故事又有什麼故事
滴滴出行的老闆程維,他從一個副總經理辭職創業,三年合並快的,現在滴滴越來越好。
B. 尊重別人的企業家講的是什麼故事
有一次查爾斯?史考勃經過他的鋼鐵廠。當時是中午休息時間,他看到幾個人正在抽煙,而在他們的頭上,正好有一塊大招牌,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嚴禁吸煙」。如果史考勃指著那塊牌子對他們說:「難道你們都是文盲嗎?!」這樣只會招致工人們對他的憎恨。然而,史考勃沒有那麼做。相反,他朝那些人走過去,友好地遞給他們幾根雪茄,說:「諸位,如果你們能到外面抽掉這些雪茄,那我真是感激不盡了。」吸煙的人這時會怎麼想呢?他們立刻知道自己違犯了一項規則,於是,便一個個把煙頭掐滅;同時對史考勃產生了好感和尊敬之情。因為史考勃沒有簡單地斥責他們,而是使用了充滿人情味的方式,使別人樂於接受他的批評。這樣的人,誰不樂於和他共事呢?
如果批評一個人的時候,無情地剝掉了別人的面子,傷害了他的自尊心,這樣很容易抹殺了你與別人之間原有的也許是很深厚的感情,這樣的話,你將得不償失。
C. 寫一個著名的企業家的創業故事。
故事:
一個著名的企業家,創業了!
D. 求企業家的創業經歷,故事
大染坊中的陳壽亭,亂世奇商,很感人,我覺得你會感觸頗深,無論是他的經商謀略,還是為人出事。 他的人生全面、精彩,他的故事很激烈人。
還有《阿信》,是日本一個創業經歷的故事,也很不錯!
希望能對你有益!
經商要看《大染坊》,做人要學陳壽亭
《大染坊》講述了陳壽亭從一個叫花子到擁有雄厚資產的印染廠主的創業歷程,描寫了中國民族工業在20世紀初發生、發展的艱難道路,從中展示了一代人強國夢的誕生與毀滅。[
在主人公陳六子(陳壽亭)身上,反映出了商界人生的多面性復雜性。他大字不識卻又知書達理,性格豪爽卻又老謀深算,知恩圖報卻又損人利己,為人朴實卻善於偽裝,思想開放卻又觀念保守,唯利是圖卻又深明大義。 《大染坊》最直觀最抓人之處是作品非常生動到位地描寫了陳壽亭的精明。他雖然是要飯出身,但深得「三國」之精髓,他與同行孫明祖、訾文海,與日本商人滕井的較量宕盪起伏,驚心動魄,老謀深算,出神入化。雖是一筆生意卻是真正的鬥智
還是看看故事中陳壽亭是個怎樣的人吧。
——恕道。
陳壽亭屢次提到狠,但他是善良的,善是他做事的根本。陳壽亭應戰青島元亨孫明祖、上海六合林祥榮都是被動應戰,雖然招招彈不虛發,但總是適可而止。而對那個和日本人勾結的模範染廠卻是毫不含糊。陳壽亭說:「善和狠,得分對誰」。論語中提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信哉。
從小叫花子到行業巨擘,陳壽亭對他的恩人都銘記在心,以有情有誼的行動回饋他們的提攜和愛心。
周家父女、盧家父子、趙家父子、林家父子、苗老前輩,陳壽亭屢屢碰上「明白人」,也把自己鍛造成了「明白人」。如果說,配方擾了孫明祖的好夢、暗度陳倉取得滕井一船貨、微服巧取林家八千件布匹,喬裝攪了訾文海的局是一種文學作品營造的戲劇性的話,遇到「明白人」卻是陳壽亭的必然,因為「明白人」就在每個人的身邊。
——仁愛。
陳壽亭的染廠是不打卡的,他的廠子里也沒有什麼打手,沒有「特務組織」,不用防「奸臣亂黨」。他把大華轉給日本人後,工人又陸續跑回到他的麾下。陳壽亭靠的就是那分仁愛、理解和同情。
窮苦出身的陳壽亭愛給員工發肘子,過年過節發「喜面兒」也很大方。他承認人力資本的價值,在薪酬上領風氣之先,從而取得產品開發和市場的主動。在廠子里,公私分明、身先士卒的陳壽亭不用說教,就很容易贏得員工發自內心的尊重。
在上海六合,企業做那麼大,林總經理身邊的人還要經常偷偷向林老太爺報道情況。可是,在天津,陳壽亭盤下開埠後對聘請的職業經理——周和丁,卻大膽放手,真正是「垂拱而治」。蓋洛普公司《由此,踏上成功之路》前言中說:「你的企業能否成功,並不取決於你對經濟學、組織發展學或營銷學的造詣。毋寧說,成功取決於你對心理學的理解。換一種說法,你必須釋放人性的威力。」用此觀點印證陳壽亭的實踐絲毫不差。
他與競爭對手孫明祖等人在戰場上不含糊,但總抱寬容與愛護的心態,老孫賦閑,他請老孫做自己的區域總代理。他甚至覺得,自己殺進人家的領地有點不好意思,把自己的坐車送給老孫。老孫關於「吵吵鬧鬧,但互相壯膽」的表白至情至性,決非妄言。「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現實中的競爭對手,想來也有同感。
——膽識。
陳壽亭沒看過什麼經商秘笈,他的學問來源於生活,所謂「讀書少顧慮就少」,與比壽亭年長得多的商界同行相較,陳壽亭勝在膽上。有學者提出「膽商」理論很有道理,而愚以為有的人憚於創業憚於決策憚於行動並不是把錢看輕,卻恰恰是把錢看重了,患得患失總在錢上卻非在事上,沒有像陳壽亭面對金錢表現出的瀟灑:「這錢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要是看得過重了,干起買賣來就顧慮重重,買賣也就干不好。」中秋節那天,某在北京,與《中國企業家》雜志社孔君聊天,他也說到:「膽識膽識,膽是在前面的,識在後面。沒有膽,一切免談。」陳壽亭的故事可為印證。
陳壽亭不識字卻不是莽夫,他聽了許多歷史故事,耳熟能詳,活學活用。而且他沒斷了看報紙,東初就這樣評價:「六哥雖然不識字,但絕對不是沒文化。他專門雇著人天天念報紙,什麼西他拉(希特勒)上台啦,西班牙打仗啦,六哥全知道。」(如此看來,看報很必要。在此,捎帶給本報做個廣告,《財富時報》,郵發代號:23-192,年定價50元,歡迎到郵局訂閱。)膽固然是首要條件,識也是很必要的,如果因為一個不識字的人成功了,就跟著人家一起不學習了,那果真是糊塗大了。
一首歌中唱到:「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裡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陳壽亭,這個升華於前輩民族商業家集體,經作家精心塑造的創業人物典型真實展現了前輩企業家的風采。商戰激烈,滄海桑田,傳奇故事生活中未必全有,但前輩走過的路也一定沒有小說中說的那麼順暢。我們有理由對那些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前輩工業家、商業家表示由衷的敬意。
研究陳壽亭,筆者腦海中常常浮現的是他在車間里辛苦勞作的身影。說一千道一萬,關鍵是干不是看。
《大染坊》作者陳傑,1956年生,上過三年小學,16歲入濟南市郵政局做工,後棄工從商,現為某大公司首席執行總監(CEO)。
《大染坊》第一次正面展示了齊魯文化在20世紀初葉對中國民族工業在市場經濟搖籃時期的發展所起到的作用和貢獻。小說再現了一個民族工業者的奮斗歷程,折射出齊魯民間文化、民間智慧的奇光異彩,揭示了齊文化開放式的經濟思想,刻畫了魯文化重禮儀的典型人格。
有論者指出,《大染坊》有「五個價值」:一、具體闡述了資本和工業這兩個概念的東方化過程和民族化道路,書寫了中國近百年來第一代民族資本家成長道路和人生命運。二、對當前的市場經濟,具有強烈的啟示性。三、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個性化弘揚。四、對齊魯文化,尤其是對齊魯工業文明和商業文明,是一次全方位宣傳。五、對「個人-家庭-國家」三位一體的命運性思考,有利於讓人們深思歷史,把握當前.
E. 企業家的故事
只找到這個了!看見沒有人回答!
比較長!看一看吧!
傳奇英雄艾柯卡
世上沒有哪位企業家像艾柯卡那樣命運多舛,大起大落,幾經沉浮。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推銷員扶搖直上,登上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總經理的寶座,而後又從權力之巔被推落谷底;他雄心不泯,從灰燼中奮起,當上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總裁,把這家瀕臨倒閉的公司從危境中拯救過來,奇跡般地東山再起,使之成為全美第三大汽車公司。他那鍥而不舍、轉敗為勝的奮斗精神使人們為之傾倒。一時間,他成為美國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記述他傳奇經歷的自傳,以空前的速度風靡美國,風靡全世界。一股"艾柯卡狂熱"席捲著全球。艾柯卡成了全世界聞名的超級企業家,他的傳奇故事也被千千萬萬人所熟知。
李·艾柯卡是一個義大利移民的兒子,1924年10月15日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埃倫敦。艾柯卡的父親尼古拉12歲搭乘移民船來到新大陸,白手起家,先後經營過餐廳、電影院、計程車隊和房地產等行業,逐漸成為較富有的人。父親在大蕭條的艱苦歲月中,始終持樂觀態度和堅定信念,這給艾柯卡留下深刻的印象。每當艾柯卡遇到困難時,父親總是深情地鼓勵他:"太陽總是要出來的。要勇往直前,不要半途而廢。"多年以後,艾柯卡在事業上遭受挫折時,他就以父親的教誨激勵自己,堅韌不拔地迎接挑戰,從逆境中奮起,重振雄風。
父親酷愛汽車,他擁有一輛最早期的福特T型車,是埃倫敦鎮上少數幾個會開車的人之一。他只要有空,就去擺弄車子,改進車子的性能。小艾柯卡耳濡目染,對汽車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父親不準兒子騎自行車,但當艾柯卡年滿16歲時,他卻慫恿和支持艾柯卡去考汽車駕駛執照。結果,艾柯卡成為鎮上第一個會開福特車的小夥子,並從此和汽車結下了不解之緣。
艾柯卡從小學、中學直至大學,不僅學業成績始終名列前茅,而且興趣廣泛,對音樂、舞蹈、文學、體育都有狂熱的愛好。1945年,他修完工程學和商業學以及心理學,從利哈伊大學畢業。在20家可供選擇的公司中,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福特汽車公司。然後他又花了一年時間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文科碩士學位。1946年8月,21歲的艾柯卡來到底特律,在福特公司當了一名見習工程師,從而開始了他在汽車業中的傳奇生涯。
然而,實習尚未結束,艾柯卡對整天同無生命的機器打交道的工作已感到索然無味。他感興趣的是到銷售部門同人打交道。經過一番努力,福特公司賓夕法尼亞州的地區經理終於給了他一個機會,他當上一名推銷員。
推銷員工作充滿了酸甜苦辣。艾柯卡虛心好學,竭盡全力去干,很快學會了推銷的本領,不久,他被提拔為賓夕法尼亞州威爾克斯巴勒的地區經理。銷售,是汽車業的關鍵。艾柯卡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想在汽車這一行獲得成功,必須和銷售商站在同一立場上。在以後的風風雨雨中,他始終牢記這一點,因此深得銷售商的擁護。
1956年,艾柯卡被提為費城地區銷售副經理。這時,福特公司推出了56型新車,公司發給艾柯卡一部介紹該車安全裝置的廣告影片,以放映給汽車商看。影片的解說詞介紹說:這種防震的安全墊很有效,如果你從二樓把雞蛋扔到安全墊上,雞蛋會從墊子上彈起來而不會破碎。
艾柯卡過於相信解說詞的真實性,為追求推銷宣傳工作的戲劇效果,他決定在有1100個汽車推銷商參加的地區推銷會上,搞一次實物表演。他把新型安全墊鋪在地板上,然後帶著一紙盒雞蛋爬上高梯子,親自作擲蛋表演。第一個雞蛋落下來,落在地板上,雞蛋碎了,引起一場鬨堂大笑。第二個雞蛋扔下來時,替他扶梯子的助手不巧晃了一下,結果雞蛋掉在這位助手的肩膀上,又引起了一陣喝倒彩聲。第三、第四個雞蛋雖然落到墊子上,但不幸都碰破了。直到第五個雞蛋才算成功,博得觀眾一片歡呼聲。
艾柯卡從擲蛋表演失敗中窺見了推銷的竅門。在推銷會上做實物演示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一定要事先做好准備,把想講和想做的事先演習一遍,這樣才有利於推銷產品。
福特公司這場安全裝置的宣傳攻勢並未取得預期的效果,福特汽車在各地銷售反而變得疲軟。艾柯卡所在的費城地區更糟,落在最後一名,艾柯卡面臨被炒魷魚的危險。
艾柯卡急中生智,挖空心思想出一個名為"花56元錢買一輛56型福特汽車"的推銷計劃。按照這個計劃,凡購買56型福特汽車的顧客,買時只需先付售價的20%,其餘部分每月繳付56美元,3年付清。"花56元買56型新車"這個誘人的廣告,使福特汽車在費城地區的銷量像火箭般直線上升,僅僅3個月,就從原來的最末一名,一躍而居全國第一位。福特公司把這種分期付款的推銷方法在全國各地推廣後,公司的年銷量猛增了7.5萬輛。艾柯卡也因此名聲大振。不久,公司晉升他為華盛頓特區經理。
幾個月後,年僅32歲的艾柯卡又調到福特公司總部,擔任卡車和小汽車兩個銷售部的經理。在人稱"神童"的福特汽車公司副總裁、後來任國防部長的羅伯特·麥克納馬拉手下工作。在總部,他開始嶄露非凡的管理才能,深得上司的賞識。4年後,即1960年11月10日,麥克納馬拉升任總裁,艾柯卡則接替了副總裁和福特分部的總經理職務,時年36歲。這比艾柯卡在大學時發誓"要在35歲擔任福特公司副總裁"的時間,僅僅晚了一年。艾柯卡發跡速度之快在世界上實屬罕見。
當上副總裁後,艾柯卡的才華得以全面發揮。他首先建立了季度檢查制度,提高了經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接著,他又組織手下聰明而有創造性的年輕人每星期聚會一次,分析、預測消費者心理和市場。
艾柯卡敏銳地意識到,進入60年代後,美國出現了一股年輕化的社會變革浪潮。市場調查也證實,今後10年內汽車購買力的增長,至少一半是年輕人。因此,他極力主張,設計新型車時必須把青年的要求和願望放在第一位。他親自組織了新車設計班子,夜以繼日地加緊研製。
1962年底,新車最後定型了。它的一切都是為年輕人著想的:白色車身,紅色車輪,長長的引擎蓋,短短的貨倉,後保險杠構成一個小小的後尾,既漂亮又神氣,酷似美國的賽車迷們崇尚的歐洲賽車。而且它可以一車多用,不單是跑車,星期五晚上可以掛上一個車廂去鄉村俱樂部度假,星期天又可驅動它去教堂作禮拜。它的價格相當便宜,僅需2368美元,它的座位又可容納一個4口之家,非常符合青年夫婦家庭的口味。艾柯卡對新車的命名更是煞費苦心,從命名專家提供的數千個車名中選擇出"野馬"這個令年輕人遐想的名字。在廣闊原野上馳騁奔騰的野馬,不正是美國青年人追求的自由奔放的形象嗎?
1964年4月,適逢紐約世界博覽會開幕,"野馬"正式上市了。其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原先最樂觀的估計。新聞界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幾百家報刊在顯著的位置刊登了"野馬"車的照片和介紹文章,《時代》和《新聞周刊》這兩家最著名的雜志同時以"野馬"的照片作封面。對於一種新商品來說,這種宣傳盛況是空前絕後的。第一年銷售額竟高達41.9萬輛,創下了全美汽車製造業的最高紀錄。頭2年"野馬"型新車為公司創純利11億美元。
一時間,"野馬"風行美國。"野馬"二字成了發財致富的象徵,各行各業爭先恐後地搶用"野馬"的標志。"野馬"車推出不到一年,就出現了幾百家"野馬"俱樂部,還有"野馬"太陽鏡、"野馬"鑰匙鏈、"野馬"帽及"野馬"玩具等。艾柯卡這一巨大的成功,使他成了聞名遐邇的"野馬之父"。
成功,使艾柯卡身上的擔子更重。公司老闆亨利·福特又把比較薄弱的林肯——墨丘利分部的計劃、生產與經營交給了他。3年後,在他的領導下,一直不賺錢的林肯分部先後推出"侯爵"、"美洲豹"和"馬克3型"高級轎車,形勢大為改觀。特別是"馬克3型"給公司再一次帶來巨額贏利。在最好的年景,光是林肯分部就創利10億美元,這是艾柯卡生平又一次大成功。
1970年12月10日,艾柯卡趁"野馬"和"馬克"汽車大獲成功之勢,終於如願以償地登上福特汽車公司總裁的寶座,成了這家美國第二大汽車企業中地位僅次於福特老闆的第二號人物。他上任伊始,就提出"降低費用"和"消滅虧損部門"兩個計劃,先後撤銷了近20個虧損單位,大大壓縮了管理費用。接著,他通過研究今後5年汽車業發展的主要趨勢,預感到不久的將來可能會發生石油危機,其時小型省油的汽車將會走俏,因此他極力主張把錢花在研製小型汽車上。但亨利·福特卻認為小型車是死路一條。1973年中東戰爭引起石油危機,事實證明艾柯卡的預見十分正確。在艾柯卡的堅持下,福特公司研製的名為"菲斯特"的小型車及時間世,結果獲得巨大成功,使公司在石油危機中仍賺取了巨額利潤。
成功,使艾柯卡在人們的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並越來越受到董事會成員的贊賞。但是,樹大招風。艾柯卡聲望越高,也就越來越受到公司老闆亨利·福特的猜忌與戒備。福特公司自創辦以來,一直由福特家族把持大權。如今"將強於帥",亨利·福特認為這是對他的權力和地位的莫大威脅。1975年亨利·福特健康欠佳,使他更加擔心身後大權會旁落。於是,除掉艾柯卡的活動便緊鑼密鼓地開場了。
由於艾柯卡功勛卓著,福特不便明目張膽地趕他走,便暗地玩弄權術,羞辱艾柯卡,迫使他自動離職。開始,福特不惜花費200萬美元,對艾柯卡及其朋友的業務活動和個人生活進行調查,結果一無所獲。繼而,福特以莫須有的罪名把艾柯卡的密友一個個解僱掉,試圖孤立艾柯卡。接著又採用削權的辦法,使艾柯卡在公司的地位從第二位降到第四位。這一次次打擊,就像是切義大利蒜腸一樣,一次切一刀。艾柯卡一直強忍著,因為他很清楚自己在公司的價值,還是以心愛的汽車事業為重。他總希望有一天亨利·福特會恢復理智,或董事會能挺直腰桿,情況也許會好轉。但被嫉妒和猜忌纏身的福特並未迷途知返,他見一切間接的打擊無效後,乾脆親自出馬了。
1978年7月13日下午,亨利·福特把艾柯卡叫到他的辦公室,通知他已被免去福特公司總裁的職務,從今以後不要再去總裁辦公室辦公了。艾柯卡早已有心理准備,但此刻依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慷慨陳詞地列舉自己擔任公司總裁8年來所做出的各項成就,然後提高嗓門對福特說:"你看著我!你的決定壞透了。過去2年我為公司賺了35億多利潤,而你以後也許再也見不到18億的年利潤了,因為你只會花錢而不懂得賺錢!"亨利·福特自知理虧,無言以對,始終不敢正視他一眼。
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對艾柯卡來說無異於從珠穆朗瑪峰墜入萬丈深淵,幾乎置他於死地。妻子氣得心臟病發作,女兒埋怨他無能。他憤怒、仿惶、苦悶,甚至想到自殺。但他最終沒有向命運屈服。
過了些天,他乘車來到他的"新辦公室",這是離福特總部幾英里外的一間灰暗的倉庫。他的秘書在門口垂淚相迎。他推門一看,辦公室只有卧室大小,地板上鋪著有裂縫的油氈,僅有一張小桌子,上面放著兩只塑料杯。這一切比起他原來使用的豪華的總裁辦公室來,簡直就像流放到西伯利亞一樣。他怒火滿腔,猛然轉過身走了出去,暗暗發誓再也不回來了。為了雪此奇恥大辱,他決心振作起來,重整旗鼓,東山再起。
艾柯卡被解僱的消息在輿論界和企業界引起了轟動。許多大公司久仰艾柯卡的大名與才幹,紛紛找上門來,爭相聘請他,其中包括財大氣粗的國際造紙公司、洛克希德飛機公司、無線電收發裝置公司等,聘用條件相當優厚。有些大學還邀請他去出任學院院長。但他都一一婉言謝絕,因為對他來說,一生中唯一感興趣的是汽車工業。
厄運也會給人帶來機會。正當艾柯卡賦閑在家時,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之一的克萊斯勒公司由於經營不善正瀕臨倒閉,希望有位能人來挽救這一殘局。這對艾柯卡而言,無疑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轉機。經朋友介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董事長約翰·李嘉圖會見了艾柯卡,並表示如果他願意重新出山,歡迎他到克萊斯勒公司繼承他的職位。
艾柯卡回家徵求妻子的意見。妻子認為,他不應在54歲的壯年就退休,還可以在事業上大幹一番,也算是向亨利·福特報一箭之仇。在妻子的鼓勵下,他毅然迎接新的挑戰,入主克萊斯勒公司任總裁。不到一年他又接替了李嘉圖的職位,登上了克萊斯勒汽車公司董事長的寶座。
艾柯卡一腳踏上總裁的位置,另一隻腳卻陷在爛攤子里,克萊斯勒公司的狀況比他預料的還糟。由於前任的無能,公司幾乎處於無政府狀態,紀律鬆弛,35位副總裁各把一方,互不通氣;財務混亂,現金枯竭;產品粗製濫造,積壓嚴重。就在艾柯卡上任當天,該公司宣布連續3個季度的虧損達1.6億美元。
針對公司的種種弊病,艾柯卡斷然採取行動,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他採取的第一項措施,就是整頓隊伍。他關閉了克萊斯勒公司20個工廠,3年中裁員7.4萬人,35個副總裁先後辭退33個,高層部門的28名經理撤掉了24名。留用員工減薪12億美元,其中最高管理層的各級人員減薪10%,而他自己的年薪則率先減至象徵性的1美元。與此同時,他從福特公司管理人員中挖來一些干將,又發掘和提拔了一批優秀人才,從而建立了一個擁有一流管理能手和理財專家的指揮班子。
艾柯卡另一重大措施是,集中公司的人力物力財力,盡快拿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在他的多方奔走要求下,美國國會批准政府給予克萊斯勒汽車公司15億美元的貸款保證。艾柯卡就用這筆巨款發展新型轎車。他根據80年代國際石油價格開始下降,國內汽油供應日趨緩和的新形勢,預測市場上可容納全家人的較大型汽車將走俏,便果斷地拍板將公司原有的"紐約人"牌中型車加大產量。同時他又開發出早已絕跡的敞篷汽車和高速省油的K型車。1982年,"道奇400"新型敞篷車先聲奪人,暢銷市場,多年來第一次使克萊斯勒公司走在其它公司前面。K型車面市,也一下子佔領小型車市場的20%以上。
1982年底,艾柯卡終於使克萊斯勒公司奇跡般地走出谷底,第一次出現贏利。1983年,公司出現了歷史上最高的利潤:9.25億美元。經過短短的3年,公司就提前7年還清了全部貸款。1984年,公司更取得了23.8億美元的純利潤,形成90.6億美元的資產。克萊斯勒終於從灰燼中站立起來。
1985年,克萊斯勒公司在世界汽車製造公司的排名榜中躍居第5位。1986年,克萊斯勒公司的股票漲到每股47美元,6年來其股息增長860%,雄踞500家大公司的榜首。艾柯卡成了美國的英雄人物。他的照片頻繁地出現在報刊雜志上,他的演講受到熱烈歡迎,他的自傳成了世界暢銷書。因為他大起大落的成功經歷,給衰落的美國企業帶來了復興的希望。
美國蓋洛普民意測驗的結果顯示,艾柯卡成了美國人最崇拜的人,其聲望僅次於當時的總統里根和教皇保羅二世。他平均每天收到500封信,許多人都希望他競選總統,對此,他說:"我沒有這個願望,也不想再去攀登一座山峰。"他仍然傾心於他的汽車事業,1987年初,他以巨資收購了另一家大汽車公司——美國汽車公司,並制定了新的奮斗目標:佔領15%的轎車市場和25%的卡車市場。也許,他還在想著要報福特的一箭之仇呢!
F. 勵志名言或故事.優秀企業家故事
1.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積極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看到一個機會, 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
3、莫找借口失敗,只找理由成功。(不為失敗找理由,要為成功找方法)
4、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5、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6、當你感到悲哀痛苦時,最好是去學些什麼東西。學習會使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時間最不費力。
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9、一個有信念者所開發出的力量,大於99個只有興趣者。
10、每一發奮努力的背後,必有加倍的賞賜。
11、人生偉業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2、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
13、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14、慾望以提升熱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5、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了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16、一個人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大的資產是希望。
17、不要等待機會,而要創造機會。
18、如果寒暄只是打個招呼就了事的話,那與猴子的呼叫聲有什麼不同呢?
事實上,正確的寒暄必須在短短一句話中明顯地表露出你對他的關懷。
19、昨晚多幾分鍾的准備,今天少幾小時的麻煩。
20、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重要。
21、人格的完善是本,財富的確立是末。
22、沒有一種不通過蔑視、忍受和奮斗就可以征服的命運。
23、行動是治癒恐懼的良葯,而猶豫、拖延將不斷滋養恐懼。
24、沒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斷培養的信心。
25、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
26、人性最可憐的就是:我們總是夢想著天邊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不去欣賞今天就開在我們窗口的玫瑰。
27、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28、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9、讓我們將事前的憂慮,換為事前的思考和計劃吧!
30、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31、任何業績的質變都來自於量變的積累。
32、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g.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serve as a textbook of life for people.
· 困難坎坷是人們的生活教科書。
·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 Thomas Paine
· 失敗乃成功之母。
· 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
· 人就是人,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 Socrates
· 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過。 -- 蘇格拉底
· None is of freedom or of life deserving unless he daily conquers it anew. -- Erasmus
· 只有每天再度戰勝生活並奪取自由的人,才配享受生活的自由。
· 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So let us seize it, not in fear, but in gladness. -- R.M. Nixon
· 命運給予我們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機會之杯。因此,讓我們毫無畏懼,滿心愉悅地把握命運。-- 尼克松
·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 John Ruskin
· 生活沒有目標,猶如航海沒有羅盤。-- 羅斯金
· What makes life dreary is the want of motive. -- George Eliot
· 沒有了目的,生活便郁悶無光。 -- 喬治 · 埃略特
· Towering genius disdains a beaten path. It seeks regions hitherto unexplored. -- Lincoln
· 卓越的天才不屑走旁人走過的路。他尋找迄今未開拓的地區。
·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great talent without great will - power. -- Balzac
· 沒有偉大的意志力,便沒有雄才大略。 -- 巴爾扎克
· 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
· 驚濤駭浪,方顯英雄本色。
· Fear not that the life shall come to an end, but rather fear that it shall never have a beginning. --J.H. Newman
· 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將要結束,應該擔心你的生活永遠不會真正開始。 -- 紐曼
· Gods determine what you're going to be. -- Julius Erving
· 人生的奮斗目標決定你將成為怎樣的人。 -- 歐文
· An aim in life is the only fortune worth finding. -- Robert Louis Stevenson
· 生活的目標,是唯一值得尋找的財富。-- 史蒂文森
·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 一息若存,希望不滅。 -- 英國諺語
· 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 -- A. Einstein
· 不要為成功而努力,要為做一個有價值的人而努力。 -- 愛因斯坦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 Charles Chaplin
· 人必須有自信,這是成功的秘密。 -- 卓別林
· Pursue your object, be it what it will, steadily and indefatigably.
· 不管追求什麼目標,都應堅持不懈。
· We must accept finite disappointment, but we must never lose infinite hope. -- Mattin Luther King
· 我們必須接受失望,因為它是有限的,但千萬不可失去希望,因為它是無窮的。 -- 馬丁 · 路德 · 金
· Energy and persistence conquer all things. -- Benjamin Franklin
· 能量加毅力可以征服一切。 -- 富蘭克林
· Nothing seek, nothing find.
· 無所求則無所獲。
· Cease to struggle and you cease to live. -- Thomas Carlyle
· 生命不止,奮斗不息。 -- 卡萊爾
· A thousand-li journey is started by taking the first step.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Strength alone knows conflict, weakness is below even defeat, and is born vanquished. -- Swetchine
· 只有強者才懂得斗爭;弱者甚至失敗都不夠資格,而是生來就是被征服的。 -- 斯威特切尼
· The people who get on in this world are the people who get up and look for circumstances they want, and if they cannot find them, make them. -- Bernara Shaw
· 在這個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尋找他們想要的機會,如果找不到機會,他們便自己創造機會。 -- 蕭伯納
· A strong man will struggle with the storms of fate. -- Thomas Addison
· 強者能同命運的風暴抗爭。 -- 愛迪生
· 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 -- Goethe
· 誰把握機遇,誰就心想事成。 -- 歌德
· Victory won't come to me unless I go to it. -- M.Moore
· 勝利是不會向我們走來的,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 -- 穆爾
· Man struggles upwards; water flows downwards.
·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 Man errs as long as he strives. -- Goethe
· 失誤是進取的代價。 -- 歌德
· The failures and reverses which await men - and one after another sadden the brow of youth - add a dignity to the prospect of human life, which no Arcadian success would do. -- Henry David Thoreau
· 盡管失敗和挫折等待著人們,一次次地奪走青春的容顏,但卻給人生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嚴,這是任何順利的成功都不能做到的。 -- 梭羅
· A man can fail many times, but he isn't a failure until he begins to blame somebody else. -- J. Burroughs
· 一個人可以失敗很多次,但是只要他沒有開始責怪旁人,他還不是一個失敗者。 -- 巴勒斯
G. 成功企業家的成功故事 !!
曹毅明:有「原則」地大膽授權
在固定的管理框架下讓管理者發揮。對員工誠信以待,鼓勵員工從事不同的工作。避免煩瑣的管理層次,快速決策。
易科在中國很低調,在其總部所在地荷蘭卻是大名鼎鼎。這家專注於為中小企業提供管理軟體的廠商已有20年歷史,在上百個國家擁有近20萬客戶。2004年被IDC評選為歐洲"中小企業市場最大的ERP公司".在中國,1998年進入的易科也開始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2002年和2003年客戶數增長和營業額增長都連續超過100%.在易科亞太區總裁曹毅明的眼中,好的業績是充分發揮員工積極性的結果。他特別強調"大膽授權",因為他本身就是在被"授權"中成長起來的,他又用這種方法去培養了中國區總經理周曉玲,周曉玲又用這種方法來培養自己的下屬。
但是在公司中實行"大膽授權"是要有基礎的,那就是易科是一個有"原則"的公司,這個"原則"是:有明確的戰略,充分鼓勵員工,誠信對待員工,從而在員工當中培養出"主人翁"的精神。
聽說在易科,做一個管理決策很快,並不需要層層上報?
我們提倡扁平化的管理:一個管理決策的步驟越少越好,時間越快越好。一個決策只有被做出來並實施了你才知道它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所以管理者要充分相信在那個區域做決策的管理層的能力,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強加於人。我們用最快速的方法做管理決策,避免很煩瑣的管理層次。我們認為一個管理決策如果需要兩個人做出已經是夠多了,而不認為應當用規避風險的方式讓更多的人來參與決策。在易科,如果你是管理者,你就應當有那個責任。
很多公司都強調授權,但是在實踐中真正能做到的並不多。易科真的能夠做到大膽授權嗎?
舉我自己的例子吧。8年前,我大學畢業後在馬來西亞加入易科,當時只是一個普通的技術人員。因為工作努力,很快我就被派到香港去參與組建新公司,從一個普通的技術人員到技術部門的負責人再到整個香港地區的負責人,這個過程都是在短短的兩年之內發生的。緊接著1998年易科進入中國內地,我又開始負責這邊的組建。在這個過程當中公司賦予了我足夠的權利。
在這當中我也犯過錯誤,而且這個錯誤很"昂貴",給公司造成損失,但是讓我感動的是當時我的上司只是問我:"你從中學到了什麼?"了解了情況後他說:"以後不要再犯了。"——-就完了。這讓我非常感動。
對中國區總經理周曉玲的任命過程我也印象很深,我記得當時和荷蘭的上司討論,他只問了我一個問題:"你覺得她行嗎?"我只簡單地回答:"她行。"就這樣,幾乎沒有什麼管理背景的周曉玲最後成為了中國區的總經理。
周曉玲在易科首先是做財務的,兩年後提出轉做銷售。我相信她能做好,就支持她去做,結果業績非常好。我又發現她有管理才能,3個月之後就又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讓她做銷售經理,中國區所有需要簽字的文件都由她來簽。當時中國區還沒有總經理。半年之後,我又讓她代表中國區出席亞太區的各種會議。我們知道她不夠強勢,但並不給她派助手,也沒有派另外的高層指導她,而是充分放手讓她鍛煉,所以她成長得很快。但是她還是一直不肯接受中國區總經理的位置,因為她怕自己做不好,後來我想了個方法,對她說:"你總賴在那個位置(銷售經理)上,讓其他想升職的人怎麼辦啊!"最後她接受了這個職位,事實證明,她做得很好。
授權存在著濫用權利的危險,有什麼機制對權利進行約束呢?
我們並不是讓一個管理者去自我發揮,我們的管理的框架是固定的,你不能有太多的越規。
但是在這個核心的骨架上,你可以加很多的血、肉、衣服,可以進行各種的化妝。這是管理者的權利。另外我們認為管理者不是絕對的君主,任何一個員工都有權利站出來說出某個功能區域中不該發生的事情,這是屬於多方位管理。我們要造就"主人翁精神",如何達到主人翁意識呢?我們的方法是鼓勵員工嘗試不同的工作;提供機會給員工去體驗更多的職業經歷;充分信任他們,讓他們成長。
在這樣的氣氛下,我們的員工都變得很有想像力,勇於去嘗試不同的職位,發現自己的天賦。中國區有一個做市場的人員,忽然有一天提出要去做銷售,照理說是很難的,但是周曉玲對他說:"不怕你丟了潛在客戶、做砸了一個單子。給你三個月的時間,如果你覺得自信了,我給你正式調換工作。"這個人現在是業績非常出色的銷售。
其實最能夠打動客戶的是員工對自己公司和產品的誠心誠意的展示,你的真誠遠遠大於巧舌如簧。
還有哪些做法來造就"主人翁精神"?
最重要的是公司要有原則,不能今天干這個,明天干那個,讓員工知道公司有一個很明確的戰略。
我認為這方面,易科是一個很獨特的公司。比如,易科有一個很強的理念:絕對不投資別的行業,只專注在ERP行業。其實有很多的投資點,很多賺錢的機會,包括在中國我們租這么貴的辦公室,其實當時完全可以買下來。但公司要把全部精力放在產品上,這是一條很艱辛的路。這種策略的好處當時未必看得見,卻一定會在未來顯現出來,尤其越到行業遇到困難的時候表現得越明顯。可以看到在兩次IT的震盪當中,當其他公司大起大落時,易科的表現卻是穩步上升。
也正是由於這種不為周圍的誘惑所動的行為方式,我們在過去20年開的六十幾家公司還從來沒有關過。如果員工表現不好,我們可以解聘他,但是我們決不會使得正在為公司做著努力貢獻的人突然間失去自己的方向。我們全球的所有公司都從來沒有因為公司自己犯下錯誤而解聘過自己的員工。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公司一定要對員工守信。易科的政策是每年6月底開始考評員工決定是否給他加薪。但在中國區,有一年加薪的決定做出是在10月份。我們認為公司的政策應該是從7月加薪,由於我們的原因拖延到了10月份,所以我們決定補回從7月開始的所有的薪資增長。很多員工都很詫異,但接下來覺得感動。但這種對於承諾的嚴格兌現證明了公司是一個很有原則的公司,不會在事情的中間出現改變。在這種公司員工也會變得簡單,如果他有能力的話,他什麼也不用多想,只是往前沖就行了。更重要的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公司,他對他的員工守信,必定會對客戶守信。
大膽授權以充分的信任做基礎,以多方位的管理做約束。這也是你們擁有權利,卻更多的把權利看作責任的原因吧?
對!易科的領導者都很敬業,沒有員工沖鋒陷陣,領導者享樂的情形出現,可能也是因為這種充分的信任。以我為例,因為上級這么信任我,我必須要賣力地工作,自從我當領導以來,我幾乎沒有在晚上12點以前休息過。我的員工都已經習慣收到我半夜兩三點鍾發來的郵件。公司給我的權利實際上也是一種責任。
對於周曉玲也一樣,我們讓她做中國區的總經理,她覺得責任重大,不願意接受,中國區總經理的位置有半年時間都空在那裡。她後來對我說:"當時所有的文件都由我來簽字,他們根本沒有懷疑過我這個字簽下去以後問題可能就大了,我的錯誤可能會導致中國區被關掉,他們給了我充分的信任和授權。"正是這種信任使得她覺得非要把工作干好不可。
H. 著名企業家創業故事
絲寶集團的梁亮勝;萬科的馮侖 太多了
I. 善於利用機遇的企業家講的是什麼故事
一個有頭腦的企業家,他會隨時通過捕捉機遇到來的徵兆,把握和充分利用機遇,進而取得成功。
1975年初春的一天,美國亞默爾肉食加工公司總裁菲力普?亞默爾在家裡翻閱報紙,一條幾十個字的短訊引起他的興趣:墨西哥發現了疑似瘟疫的病例。他馬上聯想到,如果墨西哥真的發生了瘟疫,一定會從與墨西哥接壤的加利福尼亞州或得克薩斯州傳染到美國來。而這兩個州又是美國肉食供應的主要基地。這樣,肉類供應肯定會緊張,肉價就必然猛漲。
當天,他就派人去墨西哥,幾天後,他接到了「墨西哥確實有瘟疫,且很嚴重」的一份電報。亞默爾接到電報後,立即集中全部資金購買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的牛肉和生豬,並及時運往美國東部幾個大冷庫貯存起來。
不出所料,瘟疫很快蔓延到美國西部的幾個州。聯邦政府下令:嚴禁一切食品從這幾個州外運。於是,美國國內肉類奇缺,價格暴漲。這時,亞默爾把早先貯存在東部冷庫中的牛肉和生豬拋出,獲取了暴利。在短短的幾個月里,亞默爾凈賺九百萬美元。
J. 關於誠信的故事,主要記事,要的是身邊企業家的誠信故事,2000字
李嘉誠:母親的1個故事讓我學會誠信,這改變了我的命運
1957年歲尾,長江塑膠廠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公司總部由新莆崗搬到北角,李嘉誠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廠房分為兩處,一處仍生產塑膠玩具,另一處生產塑膠花。李嘉誠把塑膠花作為重點產品。
李嘉誠把從義大利偷師學藝回來的塑料花生產技術應用上,一時間生意火爆。由於產品供不應求,出現了降低產品質量來應付訂單的情況。結果許多客戶對低質量的產品要求退貨,銀行追債,客戶追款,塑膠廠頓時陷入困境,瀕臨破產。
這天,母親庄碧琴叫李嘉誠:「兒啊,給媽媽泡一道工夫茶。」 李嘉誠用地道的鳳凰茶給媽媽泡上一道潮州工夫茶。 庄碧琴吩咐李嘉誠坐下來,品了幾口茶後,問:「你認識老家開元寺法號叫元寂那個住持么?」 未等李嘉誠回答,庄碧琴繼續說道:「元寂年事已高,希望找個合適的接班人。候選人是他的兩個徒弟,一個法號一寂,另一個法號二寂。」 李嘉誠靜靜地聽著母親說,並不插話,只是給母親滿上一杯工夫茶。 庄碧琴呷了一口工夫茶,又接著說:「元寂把這兩個徒弟都叫到跟前,說:『我現在給你倆每人一袋稻穀,明年秋天以谷為答卷,誰收獲的穀子多,誰就是我的接班人。』第二年秋天到了,一寂挑來滿滿的一擔穀子,二寂則兩手空空。元寂卻當眾宣布二寂擔當接班人。」 李嘉誠打斷母親的話:「不是說好誰收獲的穀子多,就選誰當接班人么?」 庄碧琴笑了笑,說:「是的。一寂聽了,不服氣地說:『分明我收獲了一擔穀子,二寂顆粒無收,怎麼能夠讓他擔任住持啊!』元寂微微一笑,高聲地對眾人說:『我給一寂和二寂的穀子,都是用滾水煮熟的。顯然,二寂是誠實的,理應由他來當住持。』於是,眾人悅服。」 庄碧琴忽然話鋒一轉,「經商如同做人,誠信當頭,則無危而不克了。」 李嘉誠聽罷母親的話,深有感悟。不久,李嘉誠的誠信打動了銀行、供貨商和員工,形勢因之好轉,危機成就了商機。李嘉誠從此在商界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