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中令你感動的故事
① 寫作題。 寫生活中讓你感動的生活故事。
遠,所以能清楚地看到那家的窗戶。首先引起我注意的不是那家人,而版是那家人養權的一隻貓。
有一天晨起後拉開窗簾,無意間看到了對面的窗戶打開了,外窗檯上趴著一隻大黃貓,不一會兒,那家的女主人也站在了窗邊,手裡拿著吃的東西,自己吃幾口,然後又掰一點放在窗檯上,原來是主人和貓咪一起吃早餐呢。那隻貓看主人把胳膊支在了窗檯上,很默契地把身子向窗檯的一邊挪了挪,給自己的主人騰出了一點空間,繼續吃主人給它的早餐。吃飽後的黃貓大多時候靜靜地趴在窗檯上,看到這一幕時,腦海里浮現出了一個詞語:幸福時光。很唯美很溫馨的一個畫面,竟讓我看得入了神。
自從發現了那場景後,早晨起床後,總是喜歡站在窗前看那家的主人和貓。有時是男主人陪那隻貓吃早餐,但早餐會吃得很快,不如女主人在家的時候顯得悠閑,可能女主人上班去了吧,我揣測著那隻黃貓他們家一定養了很多年了。那場面讓人看了歡喜,一整天都會有一個好心情,自己都動心想養一隻貓了。
② 讓人感動心靈的故事有哪些
打往天堂的電話!
我有一個小小的報刊亭,上午的生意總是比較清淡。那天,我正在百無聊賴地翻看雜志打發時間。「先生,我想打電話。」突然聽到一個輕柔的聲音,我抬起頭。是個瘦小的女孩,不高,十六七歲光景。
我指指電話機:「你自己打吧,長途用左邊電話打……」
女孩先左顧右盼一陣,又焦急地望望我,似乎有些緊張,猶豫一下後終於用顫抖的手拿起話筒。我一看就明白了,這個女孩有可能是第一次打電話,擔心自己鬧笑話而遭他人嘲笑呢。我趕緊知趣地一轉頭,裝著認真看雜志的樣子,不再去留意她。
女孩把號碼按了一通,又手忙腳亂地放下話筒,可馬上又拿起話筒,又一陣驚慌失措地按號碼……我自始至終沒有去理會她,而是低頭閱讀雜志,我想我若一抬頭,一定會加重她的慌亂。
「媽媽,媽媽,我跟玲子姐姐到了深圳,我現在進了一家電子廠,工資好高,經常加班,加班費可多了,我這個月發了716元錢,我寄回去給弟弟做學費,還有給阿爹買化肥,還給姥姥買葯;我們工廠伙食可好了,每天都有大肉吃,有時還有雞哩;我給自己買了條裙子,紅色的,很好看……」女孩越說越快,但接下來她開始擦眼睛和鼻子,聲調也嘶啞起來。「媽媽,我想弟弟,想阿爹,我想回家,我想你,媽媽,我想你,嗚……我想……」就像放連珠炮一樣,女孩把話說完,然後放下話筒。大約由於緊張,話筒放了3次才完全放回到電話機上。
她按住自己的胸脯,急急地喘氣。待了好一陣,才用紅紅的眼睛望我,低聲問我:「先生,請問多少錢?」看著她那副緊張的模樣,我心中一酸。猶豫了一下,我說:「小妹,別緊張,緩緩氣,其實你再多說一會兒也無所謂……」
女孩重重地點頭:「謝謝。多少錢?」
我低頭往櫃台下望去———天哪,我發覺電子顯示器上沒有收費顯示,女孩的電話竟然根本沒有打通!我張口結舌地抬起頭來:「對不起,重新打吧,剛才的電話沒有打通……」
女孩不好意思地擦擦眼睛,說:「我曉得,我們家鄉沒通電話,我媽媽也去世了……但我真的好想好想像別人一樣跟媽媽打打電話說說話……」
我目瞪口呆了好久...
我與女孩相約每個周六上午,她可以來打免費電話。那是一個打往天堂的電話,希望她跟媽媽盡情訴說她的心!
③ 在生活中觸動人心,令人感動的故事
哭以身殉職的電力職工
1月26日下午1時,湖南省送變電建設公司的送電線路工羅海文、羅長明、周景華三位同志在望城縣橋驛鎮力田村沙坪變電站實施高壓電線除冰作業時,因鐵塔坍塌而壯烈犧牲。1月28日湖南省政府正式追認為他們為革命烈士,共青團湖南省委追授他們為「湖南省五四青年獎章標兵」。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
寶在湖南長沙看望他們的家屬時,動情地說:「今天面對你們,我無法用更多的語言來表示安慰,我給你們鞠個躬吧!」讀到這則報道,我不禁潸然淚下!那可是三個三十多歲的年輕的生命啊!
今年元月,黔湘鄂贛皖蘇浙等省遭遇50年一遇的冰災。持續多日的凍雨,長達半月的覆冰,平地積冰贏寸。處在高山峻嶺風口的電桿鐵塔,既要受到幾近半尺的覆冰之壓,又要受到前後長達幾百米、數條結冰後重達十多噸的鋼芯鋁絞線和鋼絞線之拉,縱然是鋼筋鐵骨,也難以承載。為了確保關系國計民生的電力輸送,只有盡快清除覆冰。在這艱難危急的關頭,三位同志志願參加公司組織的抗冰災保供電搶險隊,奔赴抗冰搶險的第一線。在登上鐵塔除冰的過程中,由於羅海文所在的那基已不堪重負的鐵塔轟然坍塌,羅長明、周景華所在的鐵塔也隨之坍塌。羅海文當場以身殉職,羅長明、周景華墜地重傷不治身亡。他們以自己的行動,實踐了電力職工對社會的承諾!正如溫總理所說「三位烈士都是人民的好兒子!他們是為搶修電網而犧牲的,是為人民的利益犧牲的!湖南電網的戰友職工忘不了他們,湖南省全體人民忘不了他們,全國人民忘不了他們!」其實,全國的電力職工有何嘗會忘不了他們——他們不愧為中國人民的好兒子、不愧為湖南的好青年、不愧為電力企業的好職工。
羅海文、羅長明、周景華,你們一路走好。你們放心,在你們倒下的地方,將屹立起更加堅實的鐵塔——那就是你們永久的豐碑!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 □本報記者艾卿 通訊員文群 大慶 葉璇
昨日,洪山區珞南街尤李社區居委會主任余菊珍,像往常一樣來到社區居民胡和平爹爹家探望。「胡爹爹,你想吃點什麼呀?」「我想吃雞肉。」原來,胡爹爹因胃出血,已經躺在病床上近一周了。這些天來,余菊珍和幾名社區群干輪番照顧,讓胡爹爹深感欣慰。余菊珍幫忙做了家務後,趕到市場買了紫燕雞和麵包,送到了胡和平病床前。
入冬以來,洪山區珞南街對社區特困、空巢和孤寡老人進行摸排,發現35個社區中,有200多名特困老人需要照顧。街道辦按照每人補助150元到300元的標准,發放了慰問金和物資,並為他們送上溫馨提示牌,寫上社區幹部的電話號碼和姓名,老人一旦有需要,可以隨叫隨到。與此同時,社區幹部輪流上門給老人買米、買菜、做衛生,送錢、送葯、陪聊天。
1月12日晚,武漢落下了第一場雪。卓刀泉社區主任朱光明在第二天清晨7時許,召集社區群干一邊清掃社區積雪,一邊到菜場買回油、肉、雞蛋、豆製品、青菜,送到3名空巢老人家中,並細心查看老人家中煤氣罐中是否有煤氣,取暖設施是否完好,還陪老人拉家常、幫著做衛生。19日、23日,社區又分兩批買回魚、肉、米、蔬菜等物資,讓老人們足不出戶就能過寒冬。
編後:冰雪中的溫情,更能打動人心。政府動起來了,群干們來了,熱心的市民也來了。我們相信,天災無情,但我們有愛,就能抵禦風寒。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 □本報記者海冰 通訊員莫難 張軍麗 實習生張婧
「你是個女同志,也是50多歲的人了,還這么盡心盡力為我們大家,真讓我們過意不去!」昨日,77歲的彭婆婆握住劉桂華的手,哽咽地說。
最近幾天,青山工人村街三聯社區沒見劉桂華的身影,大夥都以為她去培訓了。直到上周六,有親戚去她家串門,才拆穿了她編織的「謊言」。原來,近期江城大雪連天,持續嚴寒,而棚戶區工人村三聯社區有不少空巢、孤寡老人及殘障人士。為避免居民出門走路摔跤,社區負責人劉桂華就帶領黨員及社區幹部,起早摸黑清除積雪及路面冰凌。一周前,劉桂華用鐵鍬鏟積雪時,因用力過猛,腳底打滑摔倒在地,導致腳踝骨折,疼得她直掉眼淚。為不讓居民擔心,劉桂華要社區幹部替自己保密,對居民們稱她外出培訓去了。
真相大白後,居民們紛紛自發到劉桂華家中看望她。看到消瘦許多的劉桂華,不少居民眼眶都濕了。劉桂華沒把自己的傷勢當回事,反倒叮囑老人們,「在家生爐子取暖,可要注意通風啊!」並交代其他社區幹部,「還有哪家困難戶沒去慰問,要趕緊去!」「王婆婆家的房頂是油氈鋪的,積雪要勤掃啊!」
在劉桂華的帶動下,社區幹部在雪天里馬不停蹄,牽掛著每戶人家的冷暖溫飽,向居民深入宣傳安全保暖過冬常識;「社區黨員義務采購隊」則更盡力盡力,為空巢、孤寡老人買菜、買米……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 □見習記者梅丹
下了半個月的雪,天寒地凍,路上很少看到流浪者和乞討者,他們大多被救助站接走了。他們在救助站穿得暖,吃得飽嗎?昨日,記者前往武漢救助站探訪。
因為沒有預約,接待人員有點意外。但看過了記者的證件之後,一位工作人員帶著我們「參觀」了整個救助站。
記者先來到了一樓的活動室。這里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有的正在津津有味地看電視,有的在聊天。活動室里開著暖氣,很暖和。
隨後,記者來到了寢室,裡面睡著四個人,其中一個來自湖南,錢被騙了,旁邊她的兩歲半的小孩正在玩耍。
記者又來到二樓小孩子的活動室,一群小孩子同樣在看電視。記者摸了摸他們的手,是暖的,衣服也穿得多,而且干凈。「你們吃得怎麼樣?一日三餐是怎麼安排的?」記者問其中一個十幾歲的小孩。
「早上是稀飯饅頭,中午兩個菜,一葷一素,晚上也是。」「晚上睡覺冷不冷?」「不冷!」
記者看到每個房間裡面都很衛生,床單被子都乾乾凈凈,整整齊齊,每一個床上都放著一個米老鼠娃娃,讓人感到很溫馨
荊楚網消息 (楚天金報) □本報記者張軍
大雪中,早餐車為居民們送來溫暖。記者張軍 通訊員黃健攝
昨日凌晨4時05分,51歲的龔少萍就和52歲的老伴早早地起了床。簡單梳洗後,4時25分,兩人出了家門。
樓外的雪還很大,地上的積雪更厚了。他們在小區院子里找到自己的餐車,清理了車上的積雪,龔少萍在前拉,老伴在後面推,艱難地向小區外走去。
龔少萍是青山百家早餐工程公司的餐車經營戶。他們住在青山125街坊,這里距離城管部門劃定的鋼都花園126小區北門室外1號餐車經營點,平時走只要10分鍾,由於連日來下雪,路難行,這段路程得要30分鍾。
早晨5時,他倆終於到達目的地。公司的配送車5分鍾後到了,卸了貨,車輪卻陷進了雪窩,無法動彈。龔少萍趕忙去借鐵鍬鏟雪。她在這里賣了3年早餐,許多街坊都認識她了,鍬很快借來。
配送車開走了,龔少萍點起了煤氣灶,開始將早點分類,蒸的蒸、煮的煮,然後拿出准備好的毛毯,將加熱後的早點捂起來。幫著忙了一會兒,龔的老伴回家燒開水。龔少萍說,這樣可以節約點煤氣,天太冷了,煤氣要不停地燒,燒些開水幫助加溫,可讓客人買的早點更熱些。
可能聽到了街上的響動,附近網吧的一名年輕管理員跑出來說,「你們真准時,一晚上我又冷又餓」。他買了3碗熱乾麵幾杯豆漿,龔少萍根據他的要求給一碗熱乾麵加了3袋辣椒面,在用塑料袋裝起來後,多打了兩道結。
早晨6時10分,龔少萍的早餐車迎來了武鋼上班族買早點的高峰,他們大多是要搭早班車上班的。人們一撥一撥地到來,一撥撥地離開,盡管雪還在下,龔少萍已累得滿頭大汗了。
早晨7時30分,看著買早點的少了,龔少萍的老伴帶著一包早點離開了餐車。龔少萍解釋說,他是給住89門的一位70多歲的老人送早點去的。原來老人一直是自己來買3杯稀飯,看著這些天下雪,龔少萍就不讓老人出門了,他們天天給老人送早點,至今他們還不知道老人叫什麼名字。
早晨8時30分,龔少萍賣完了所有早點,賣了408.5元,她說,她熱愛這份工作,看著每天人們從這吃到熱騰騰的早點,她就感覺很舒坦。
記者了解,下雪以來,青山百家早餐車原80輛早餐車,一度萎縮到27輛,從昨日開始增加到35輛。
新華網南昌1月30日電(記者 陳春園)29日上午,江西溫沙高速公路臨川段多處10萬伏高壓線快被冰雪壓斷,造成道路受阻,並對過往司機和旅客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溫沙高速公路管理處路政員郭燚在火速趕往現場搶險途中,發生車禍不幸犧牲,年僅23歲。在此之前,郭燚已經在高速公路抗災搶險工作中連續工作了15個日夜。
當天10時30分,郭燚接到10萬伏高壓線快被冰雪壓斷的險情通知後,與司機萬建國立即向所隊領導主動請纓,從正在執行抗寒救災任務的南城縣路段趕赴事故現場。
10時36分,郭燚所乘坐的路政車輛行駛南城至臨川K499+100M公樁處時,許多大貨車在經過除冰後路況較好的超車道上緩慢行駛,郭燚急於趕到現場疏導交通,決定從尚未除冰且路面光滑的行車道超車行駛。不料車體一滑,撞到高速公路護欄上,郭燚的頭部猛烈地撞上車門框,當場昏迷,司機萬建國也被撞傷頭部。
10時55分,趕到出事現場的路政人員把他們立即送往撫州市第一醫院進行搶救。13時41分,郭燚同志終因搶救無效光榮犧牲,年僅23歲。
1月中旬以來,江西省遭遇了50年不遇的冰雪災害天氣,道路交通嚴重受阻。從1月13日開始,郭燚持續在高速公路上奮戰15個日夜。 直到事故發生前,他還在南城路段執行任務,連續奮戰了3天3夜。
在這次抗寒救災中,郭燚視保暢通為己任。因警力不夠,他總是主動配合交警疏導交通。1月24日2時,溫沙高速各收費車道實行交通管制,造成臨川收費站大量車輛擁堵。他一直在現場配合交警給司機朋友做安撫和解釋工作,一干就是5個多小時。到清晨7時,郭燚協助交警共疏導了300多台車輛,進出收費站的車道得以暢通。
1月25日下午,又一波寒潮侵襲江西,當晚高速公路路面冰凍越來越厲害,臨川收費站滯留的車輛也越來越多。由於人生地不熟,許多司機不敢下車購買食品,車上預存食物都已經吃光了,飢寒交迫。郭燚號召同事和臨川站職工,大家籌集了300多元買來了方便麵、餅乾等食品,給司機們送去。
④ 在生活中,你經歷過啥令你感動的事
坐公交車上班的時候,一位大概有四十多歲的阿姨給我讓座,我聽見她對她的老伴說,現在的年輕人不容易,上班挺辛苦的,壓力大有房貸之類的等等,當時好感動。
⑤ 一個令我感動的家庭故事 作文600
他,一個剛滿十歲的孩子,他,一個六歲時就背起家庭負擔的人.他就是生活在重慶石朗村一座破舊的老房子里的孩子——張猛.
張猛的父親張貴海,是個曾經獲得過武術比賽大獎的人,可在打工時被掉下的石頭砸傷了腰椎,如今已經癱瘓在床多年,連最起碼的自理能力都沒有了.
接下來的兩年多里,死神相繼帶走了張猛的爺爺和奶奶,媽媽外出打工,從此杳無音信,張猛的天塌了.
六歲的張猛就是從那天起,開始一個人承擔起照顧爸爸的重任,開始堅強地背負起家庭的重擔.
沒有人做飯,六歲的張猛對爸爸說:我會做飯.他那時還比灶台矮,可他踩著小板凳,又添水、又燒火,開始做飯.他第一次做的是一碗面,由於水放少了,面放多了,面都漲糊了.可爸爸吃到這碗麵糊時,卻熱淚盈眶!
沒有人挑水,六歲的張猛對爸爸說:我來挑水.那時家裡沒有水,平時喝水,都要順著陡峭的石階來到一個四五米深的大蓄水池裡去挑.六歲的張猛那瘦弱的肩膀根本挑不起兩桶水,只能用一個藍色的水桶去提.水池很深,小小的張猛只好小心翼翼地來到離水池最近的一個台階才能挑到水.路遠石滑,可張猛從不抱怨,再艱難也挺了過來.每次爸爸想起這段艱苦的日子,總是心疼地說不出話來,可張猛卻說:這點苦算什麼!
張猛要念書了,沒人照顧爸爸怎麼辦?年幼的張猛請學校答應他一個要求,那就是:每天遲到一會兒,早走一會兒.以後,別的同學還在呼呼大睡時,張猛早就起床燒好了早飯,給爸爸穿好了衣服,看著爸爸吃完了早飯,然後才背起了書包,向學校奔去.
下午,張猛已經背上書包,向家跑去.因為癱瘓在床的爸爸才吃了一頓早飯,他想讓爸爸早些吃到晚飯.
每天晚上,別的同學早已上床睡覺,張猛還要服侍爸爸上床,做按摩護理.到了很晚,才打開作業本,完成一天的作業.盡管這樣忙碌的他一直沒有停下,但他從沒有落下過他的功課,他一直是老師同學心目中的榜樣!
當我讀完這一篇文章後,我感動得熱淚盈眶.一個六歲的小男孩,生活在如此貧困的家裡,扛起人們難以想像的困難.想想我自己,從小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百般疼愛,卻做作業時遇到一點困難就半途而廢,這點困難怎能與他遇到的困難相比?
我,自愧不如.
相關內容
讓我感動的一個人作文
⑥ 令你感動的故事
第一百個客人
中午尖峰時間過去了,原本擁擠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闆正要喘口氣翻閱報紙的時候,有人走了進來。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個小男孩。
「牛肉湯飯一碗要多少錢呢?」奶奶坐下來拿出錢袋數了數錢,叫了一碗湯飯,熱氣騰騰的湯飯。奶奶將碗推向孫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說:「奶奶,您真的吃過午飯了嗎?」 「 當然了。」奶奶含著一塊蘿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飯吃個精光。
老闆看到這幅景象,走到兩個人面前說:「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運氣真好,是我們的第一百個客人,所以免費。」之後過了一個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對面像在數著什麼東西,使得無意間望向窗外的老闆嚇了一大跳。
原來小男孩每看到一個客人走進店裡,就把小石子放進他畫的圈圈裡,但是午餐時間都快過去了,小石子卻連五十個都不到。
心急如焚的老闆打電話給所有的老顧客 :「很忙嗎?沒什麼事,我要你來吃碗湯飯,今天我請客。」像這樣打電話給很多人之後,客人開始一個接一個到來。 「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數得越來越快了。終於當第九十九個小石子被放進圈圈了。
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著奶奶的手進了小吃店。
「奶奶,這一次換我請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說。 真正成為第一百個客人的奶奶,讓孫子招待了一碗熱騰騰的牛肉湯飯。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樣,含了塊蘿卜泡菜在口中咀嚼著。
「也送一碗給那男孩吧。」老闆娘不忍心地說。
「那小男孩現在正在學習不吃東西也會飽的道理哩!」老闆回答。
呼嚕……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問小孫子:「要不要留一些給你?」
沒想到小男孩卻拍拍他的小肚子,對奶奶說:「不用了,我很飽,奶奶您看……」
⑦ 你想起了生活中哪些令你感動的故事
十、人心真是奇怪的東西,捂熱它需要很久很久,可是涼透它卻只需要很小的一件事。
⑧ 你想起了生活中哪些令你感動的故事選一件寫寫故事的主要內容以及令你感動的
用抒情的角度看,
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讓人感動。
母親在你心情不好時給你打的一個電話,
孩子在節日里送你的一副畫,
朋友在雨天送了你一把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