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小故事400字
Ⅰ 怎麼寫918事件演講稿400字
紀念「九一八」演講稿-為了不容忘卻的歷史
歷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著歲月的變遷,當年的硝煙彌漫化作了今天的靜默無言,他的臂膀依然堅強地背負著飛駛的火車,他的眼眸一直飽含著未乾的血淚……
9月18日,這是一個令中華兒女痛徹心扉的日子。日本關東軍炮轟東北軍駐地沈陽北大營,發動了對我國東北的大規模武裝進攻,策劃並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由於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大好河山風雲失色,淪於敵手。從此,3000萬東北同胞在此後的14年中過著飽受凌辱的亡國奴生活。然而,對一個民族最嚴重的摧殘不是摧殘他的肉體,而是摧殘他的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惟一的根與魂。
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能否清醒地堅守自己的文化家園?三尺講台是我們平凡而狹小的崗位,三尺講台卻是我們文化戰場最廣闊最堅定的陣地。我,就是這個陣地上又一位新的戰士!畢業典禮上的那一幕,至今還深深地映在我的腦海里。面對鮮艷的五星紅旗,我舉起握緊的左拳庄嚴宣誓:「為教育事業奮斗終身!」言到此時,淚水奪眶而出。是對母校的眷戀,是對恩師的感激,是對同窗的不舍……但更多的是一種強烈的神聖感和使命感!「奮斗終身」就意味著一輩子嗎?是的,就是一輩子!我很幸運,這一輩子的起點是在這里,在育才這片熱土上!這里有我欽佩的前輩、師長,這里有優良的光榮傳統,這里有一種朴實而偉大的精神,叫做奉獻!這一個月的工作讓初為人師的我嘗到了苦頭。身邊的同事都把疲倦藏在微笑的背後,我還有什麼理由說累呢?這一個月的工作讓初上講台的我嘗到的甜頭。夜深人靜,一盞台燈,一個鬧鍾,一支鋼筆……可是,孩子的一次漂亮作業,家長的一個感激電話就會讓我精神百倍,困意全無。這就是一個新教師最真實,最樸素,最舒心的快樂!
耐得住寂寞的人生才是充實的人生!沒有哪一個崗位能像教育這樣聚集了全社會的關注與期待;沒有哪一個工作能像教育這樣深刻地影響著民族的未來;更沒有哪一項事業能像教育事業這樣清醒地堅守著文化家園。
又到「九一八」,再談血淚史。紀念「九一八」是為了不忘國恥,是為了不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是為了堅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精神催我們前行。歷史老人依舊在前行,我們依舊需要努力,只是為了那段不容忘卻的歷史……
Ⅱ 紀念九一八事變作文四百字
九一八事變與東京審判感想紀念九一八事變作文:難忘九一八三年級作文:參觀九一八紀念館作文:刻骨銘心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演講稿:忘記意味著背叛九一八事變簡介:九一八事變概述時間地點背景九一八演講稿:青少年應樹立遠大理想
九一八事變與東京審判感想紀念九一八事變作文:難忘九一八三年級作文:參觀九一八紀念館作文:刻骨銘心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演講稿:忘記意味著背叛九一八事變簡介:九一八事變概述時間地點背景九一八演講稿:青少年應樹立遠大理想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駐中國的侵略軍——關東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藉此突然襲擊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和沈陽城。
隨即在幾天內侵佔20多座城市及其周圍的廣大地區。這就是當時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夜,日軍以其製造的「柳條湖事件」為借口,大舉進攻沈陽。當時,******政府正集中力量進行****反人民的內戰,對日本侵略者採取賣國政策,命令東北軍「絕對不抵抗」,撤至山海關內。日本侵略軍乘虛而入,於9月19日佔領沈陽,接著分兵侵佔吉林、黑龍江。至1932年1月,東北三省全部淪陷。1932年3月,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扶持下,傀儡政權——偽「滿洲國」在長春建立。從此,日本帝國主義把東北變成它獨占的殖民地,全面加強政治壓迫、經濟掠奪、文化奴役,使我東北3000多萬同胞,慘遭塗炭,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九·一八」事變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紛紛要求抗日,反對******政府的不抵抗的作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影響下。東北人民奮起抵抗,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先後涌現出東北義勇軍等各種抗日武裝。1936年2月,東北各抗日部隊統一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聯軍團結廣大群眾,進一步開展了廣泛持久的抗日武裝斗爭,有力地配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抗戰,終於迎來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九·一八」事變的發生,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吞並中國、稱霸亞洲及太平洋地區而採取的一個蓄謀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驟。早在1927年夏,日本內閣就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定了《對華政策綱領》,聲稱中國東北「在(日本)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關系」。同年7月,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田中奏摺」,公然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從而確立了在「滿蒙」建立侵略基地的狂妄戰略。1931年,日本軍部秘密制訂了有關侵略我國東北的方針、步驟和措施。在完成了發動侵略戰爭的周密准備之後,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揭開了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
九一八事變感受作文:「九一八」事變與東京審判感想
9月18日,我想誰都忘記不了75年前的今天。1931年9月18日那天晚上,日本人的鐵蹄踏上了中國的大地,拉開了侵華戰爭的序幕,我想這段歷史也用不著回顧了,因為每年警報響起的時候,這段慘痛的歷史都歷歷在目。我想它對於每個中國人都是一次教訓,也深深值得我們反思。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這句話說的很對,也時常提醒著本身。忘記歷史就會使我們不珍惜老一輩給我們創造的幸福生活,也就會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所以說我們不能忘記以前的一切,無論是國家的還是個人的,我想歷史就是一面鏡子,它會讓你把本身看得很清楚,也會使你在昨天、今天和明天不斷徘徊,迷失方向。所以就要求你以史為鑒,好好看清過去,來展望美好的的未來。
前幾天我看了《東京審判》,也頗有幾分感想。「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人侵略戰爭的開端,而東京審判卻是它們侵略戰爭的終結。那些戰爭狂人終於得到了公正的審判,讓世界來評定他們的罪刑,我想這再公正不過了,但狡猾的小日本到最後還死不承認他們的罪刑,使原本很正常的審判持續了整整一年。最終他們得到了應得的報應。我真不知道這些戰爭狂人怎麼就這么喜歡戰爭,難道他們看到人們安居樂業就受不了嗎?非得拼個你死我活才罷休嗎?在最後審判東條英機時,這個殺人魔王覺得他所有的行為沒有一點錯誤。當審判人員問他,「如果你再有機會發動一場類似的戰爭,你還會去做嗎?」他毫不猶豫的說「會!」,當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難道人的生命就那麼不珍貴嗎?難道戰爭真的能讓一個民族會更加幸福嗎?東條英機就是這么想的,所以殺他一百次都不解恨。而最另人頭痛的是,後來的日本政府卻把他的骨灰轉入了靖國神聖,還屢次參拜,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難道他們還存在著侵略中國的野心嗎?不管怎樣,現在的中國已今非昔比,不比小日本差哪去。所以我希望承載著強國重任的我們,要更加努力,為祖國,也為本身。
小學作文:毋忘國恥「九一八」
山東省臨清市逸夫實驗小學6(4)班趙傳晟
九月十八日十時,天空中響起了凄厲的防空警報,足足響了20分鍾,這天是我們的國恥日。現在,我們就翻開這中國歷史上最沉重的一頁。
1931年9月18日清晨,日本關東軍以「柳條湖事件」為借口,大舉進犯沈陽,短短四個月內,長春,錦州,哈爾濱等各大城市,在蔣介石的一聲「不許抵抗」中相繼淪陷。美麗的東北三省和三千萬勤勞的人民就這樣輕松地成了日軍的「戰利品」。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不甘願做日寇的奴隸。東北淪陷後不久,各地區的抗日武裝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來,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等無數抗日民族英雄。東北人民在14年的水深火熱後,經過浴血奮戰,終於把日本人趕回了老家。
但是現在,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竟數次參拜供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其國內少數右翼分子,千方百計美化日本侵華這一鐵的歷史事實,這引起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人們的警惕。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九一八」事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我們不能忘記這段恥辱的歷史。不能忘記這個中華民族歷史上最深的一道疤痕。這是一個所有中國人都應銘記在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三年級作文:參觀九一八紀念館
經過幾天的奔波,我們來到了東北沈陽,參觀了「九。一八」紀念館。
九一八紀念館是一座長長的石窟,裡面講述了七十四年前的一段歷史,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侵佔我東三省,炸死了張作霖,引起了少帥張學良的抗日決心。我通過照片,文物,光電片看到,日本侵略者在東北犯下了滔天罪行:平頂山的居民被無原無故的活埋;七三一部隊的殘酷迫害;白色恐怖下的東北被折騰的血痕累累。東北人民抗戰十四年,終於結束了抗戰,趕走了日本鬼子,結束了這些可怕的生活。
出了九。一八紀念館,我心情很沉重,一直在想:如果我們的國家強大了,還會遭到日本的踐踏嗎?不會的!振興中華,人人有責。
關於九一八事變作文:刻骨銘心的九一八事變
2007年9月18日,防空警報震撼著祖國大地。76年的今天,發生了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它險些將中國淪為殖民地,給十三億中國人留下了無法消退的傷疤。
促成這場悲劇的因素,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主觀方面,日本人國土雖小,野心卻大,一心想把小日本變成大日本。雞不吃蟲,蟲反倒咬起雞來了。說它是披著人皮野獸,也絕不失當。「九一八事變」是早有預謀的。什麼鐵路被炸,全是一派胡言。既然他們每年都要抗議當年美國對廣島和長崎仍下的那兩顆原子彈,既然他們每年都要為20多萬原子彈下的冤魂鳴不平,既然聲稱「決不能再次走上戰爭之路。」那麼參拜靖國神社又是什麼意思?這不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嗎?要知道,小日本至今還未放下沾滿鮮血的刺刀,小泉純一郎蠻不講理的去參拜靖國神社就是最有利的證據。他們一次次厚著臉皮,一次次破壞中日之間的友好往來,分明就是一種挑釁。
客觀方面,中國當時出現內亂,只顧窩里斗。蔣介石的「壤外必先安內」政策大大加快了日本對中國的侵蝕。當時中國人的麻木與軟弱也是這場悲劇的主要原因。所以國家領導們總不忘特別強調要統一,要富強。只有國家統一了,野心家才不會有挑撥離間以獲取漁翁之利的機會;只有國家富強了,才不會有人虎視眈眈的看這我們。
我們更不能忘記前人對我們的諄諄教誨: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詹天佑
惟有民魂是值得名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
祖國有難,汝應作前鋒。——陳毅
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莫謂東方皆落後,亞洲崛起有黃人——吳玉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身為祖國花朵的我們就必須有進取心,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學習,勇於創新,為祖國的發展盡本身最大的努力。侵略了我們的領土,但永遠也侵略不了我們愛國的心。」我們絕不讓戰爭建立在我的快樂之上,更不會讓戰爭去破壞和諧的社會。我們將來必定會讓世界充滿和平,充滿愛。總有一天,我們會讓橄欖綠灑偏球,讓我們攜手共在一片藍天下
Ⅲ 求小學六年級918事變當天的日記,400字。
九一八日記
今天早上起來,媽媽就告訴我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我看了看日歷,今天是九月十八號。九月十八號有什麼特殊的啊?媽媽說:「你去自己查資料吧。」
我上網查了查,原來,今天是九一八事變發生八十周年。1931年的9月18日,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軍隊發動進攻,由於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攻佔北大營,次日佔領整個沈陽城。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月內,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真巧,中午吃飯時,我們又從電視上看了部電影,名叫《鐵血江橋》,講的是九一八事變期間,黑龍江省代主席兼代東北邊防軍駐江副司令馬佔山帶領他的部隊在武器不夠精良、糧食不充足的情況下仍和日軍浴血奮戰,但終因彈盡糧絕、無人增援而不得不撤退的事情。
看了九一八事變的資料,看了這部電影,我有很多的感受。
首先,我認為很多事情不能蠻干,馬佔山就是一個有謀略的人。他剛來到黑省時,許多人在歡迎儀式上試探他對當前局勢的看法。他初來乍到,摸不透這里的情況,不想讓那麼多人知道他的真實想法,便含含糊糊、模稜兩可地搪塞過去;日本人居高臨下地對他下達命令,馬佔山強壓怒火,假裝配合。因為他已經了解到這里彈葯空虛,要取得外援起碼是兩三天以後,所以他必須先穩住日軍,為自己爭取時間;在他得知滕大帥的兒子手下竟然有一個團的建制,卻貪生怕死不敢抗日後,不懼權貴設計將滕大公子的槍支彈葯換走,用到了抗日戰場上;在日軍攻打江橋時,他不和敵人硬拼,採取「誘敵深入」之計,開始連連撤退,將日軍引進埋伏圈,面對面和日軍肉搏,使日軍的重武器發揮不了作用,一舉殲敵,讓日軍吃了大敗仗!
但是,盡管馬佔山有勇有謀,卻依然無力回天,改變不了黑省淪陷的命運。因為,馬佔山孤軍奮戰。當時的國民政府執行的是蔣介石的「不予抵抗」的命令,而且很多國民黨官員都是貪生怕死的膽小鬼。日軍吃了敗仗後,馬上派軍增援,氣勢洶洶進行反撲,可是馬佔山反復給他的上司發電報要求增援,卻毫無結果,只有300多名老百姓敬佩他的英勇,自發來到戰場幫他打鬼子。最後,他幾乎彈盡糧絕,士兵死傷殆盡,只好撤退。
九一八,是個令我們中國人感到屈辱的日子,我們要牢記國恥,振興中華,讓我們的國家永遠富強。
Ⅳ 魯迅簡介
魯迅(1881—1936) 原名周樹人, 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隨後連續發表《孔乙己》、《葯》、《故鄉》等著名小說。1921年發表代表作《阿Q正傳》,成功地塑造了阿Q這一典型形象,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不朽名著。1923年寫成小說集《吶喊》,為現實主義的新小說奠定了基礎。其後又發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說和《滕野先生》、《范愛農》、《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殺後,憤然辭職,定居上海,專門從事寫作,研究馬列主義,成為堅定的無產階級戰士,先後主編刊物和寫作優秀雜文《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友邦驚詫」論》等,此外還翻譯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國作家的作品。他是現代世界文壇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國後出版了《魯迅全集》20卷。
作品集簡況:
1、 小說集兩部:《吶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
2、歷史小說集一部:《故事新編》(1922—1935)
3、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舊事重提》)
4、散文詩集一部:《野草》(1927)
5、雜文集16部:
⑴《熱風》;⑵《墳》;⑶《華蓋集》;⑷《華蓋集續編》(1926);⑸《而已集》(1927);⑹《三閑集》;⑺《二心集》(1930);⑻《南腔北調集》(1922—1933);⑼《偽自由書》;⑽《准風月談》;⑾《花邊文學》;⑿《且介亭雜文》(1934—1936);⒀《且介亭雜文二集》;⒁《且介亭雜文末編》;⒂《集外集》;⒃《集外集拾遺》
6、翻譯了俄國作家果戈里的《死魂靈》、前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的《毀滅》等作品。
魯迅小說集所收作品:
1、《吶喊》:⑴《狂人日記》;⑵《孔已》;⑶《葯》;⑷《明天》;⑸《一件小事》;⑹《頭發的故事》;⑺《風波》;⑻《故鄉》;⑼《阿Q正傳》;⑽《端午節》;⑾《白光》;⑾《兔和貓》;⑿《鴨的喜劇》;⒁《社戲》。
2、《彷徨》:⑴《祝福》;⑵《在酒樓上》;⑶《幸福的家庭》;⑷《肥皂》;⑸《長明燈》;⑹《示眾》;⑺《高老夫子》;⑻《孤獨者》;⑼《傷逝》;⑽《弟兄》;⑾《離婚》。
3、《故事新編》:⑴《序言》;⑵《補天》;⑶《奔月》;⑷《理水》;⑸《採薇》;⑹《鑄劍》;⑺《出關》;⑻《非攻》;⑼《起死》;⑽《懷舊》。
Ⅳ 九一八事變400字感想小學一年級
想起一九三七年,心如刀絞淚漣漣,當年倭寇幾兇狠,害我中華家不全。
七七不是情人節,更甚六月飛天雪,盧溝狼煙惡戰起,祖國山河遭洗劫。
七七事件大戰發,血洗山河九一八,烈士紅潮平地滾,多少革命英雄花。
倭寇侵略罪滔天,長江黃河長悲咽,國破哪有家存在,地下閻王都喊冤。
哭罷江山無淚流,亡國慘禍已臨頭,拔劍寒光誓不返,將士熱血灑神州。
南京屠殺幾十萬,街頭橫屍魂難安,婦孺齊心抗倭寇,抗戰何懼肢體殘。
狂轟濫炸無人性,殘害無辜更寒心,無惡不作是強盜,欺我中華無神兵。
國仇家恨怒火燒,幾多先烈熱血拋,全國工農大旗舉,掄起鐵錘和大刀。
大海能容百川水,國共合作第二回,百團大戰鼓士氣,台兒莊上揚神威。
任憑日寇幾張狂,中國處處是戰場,縱有飛機和大炮,照樣來把日本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日寇就是癩蛤蟆,喪盡天良必然敗,繳槍投降滾回家。
現在有國又有家,要給先烈送束花,祭奠抗日的烈士,勿忘國恥勿忘他。
八年仇帳能清算,百萬生靈還不回,如今賊心又想起,前倭雖死未同灰。
難忘七七九一八,豈容賊心再起發,中華兒女團結緊,若再侵犯把寇殺。
勿忘國恥恨不消,豈容再度鬼狼嚎,心如東海滔天浪,捍我江山永世牢。
泱泱我國大中華,華夏兒女成千萬,同齊舉手天撐起,同心跺腳地抖顫。
全國協力驅倭鬼,萬眾同心鑄鐵城,警惕覬覦吾領土,江山永固躍龍神。
玉女長發高盤起,紅妝換下穿武衣,英姿顯赫沙場見,雪恥為任等召集。
Ⅵ 918事件的故事,400字左右.
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日本逐步確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征服專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屬戰略方針。
1930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為了轉移日益激化的國內階級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華的步伐,於1931年7月和8月在東北製造了「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
9月18日,日本又製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
當晚10時許,日本關東軍島本大隊川島中隊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數人,在沈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毀。
日軍在此布置了一個假現場,擺了3具身穿中國士兵服的屍體,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
次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五大隊由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斗。
5時半,東北軍第七旅退到沈陽東山嘴子,日軍佔領北大營。戰斗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Ⅶ 沈陽旅遊景點排名是怎樣的哪個景點最火
沈陽是遼寧省的省會城市,這里有很多好玩的旅遊景點,其中最受歡迎的景點有如下幾個:
第三個旅遊景點是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是為紀念在「九一八」事變中的受難同胞、警示國人勿忘國恥而建成的,博物館中陳列著大量的史實照片、檔案,還有各種侵華罪證物件、抗日烈士遺物等文物展品,從各個方面展示了侵華日軍的史實罪證,以及淪陷區人民的苦難生活與不屈不撓的斗爭事跡。
第四個旅遊景點是沈陽方特歡樂世界。沈陽方特歡樂世界是東北地區規模比較大的第四代主題公園之一,以科幻和互動體驗為最大特色,被譽為「東方夢幻樂園」、「亞洲科幻神奇」。值得一提的是,沈陽方特歡樂小世界與長隆、華僑城並列為中國接待遊客最高的三大主題樂園。
在這幾個旅遊景點中,當然是沈陽方特歡樂世界最受年輕人歡迎,畢竟這里的娛樂項目最多。
Ⅷ 9.18事件的感受,作文400字以上,急求,1小時後要才子快來要自己寫的
勿忘國恥「九一八」
走在大街上,隨便問一位路人:「今天幾號呀?」人們一定會熱情地提起手腕看看錶上的日期、從腰間或包里掏出手機來瞧瞧,然後告訴你:「今天是9月18號」。可當你再問:「今天是什麼日子呀?」這時恐怕大多數人就會啞口無言了,更有甚者會說出諸如「感恩節」、「萬聖節」等西方節日,大概也就只有三四成人知道今天其實是我們中國的國恥日——「九一八」。
七十三年前的今天,日本借口「柳條湖」事件對中國東北悍然發動了駭人聽聞的九一八事變,並從此開始了對中國長達十四年的侵略,那場事變一直是國民的心頭之痛,正是從那天起,千千萬萬的同胞們慘死在日寇的屠刀下,6000多億的國民財富付諸東流。
可以說每個中國人從很小的時候就在師長的教導下,知道了我們應該如何學習革命先烈們為抵禦日寇維護民族尊嚴而為國捐軀的大無畏精神。而我們常常把一些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掛在嘴邊,卻從來沒有將那份愛國情懷銘刻在心中。正因為這樣,我們當中就有了連國恥日都忘得一干二凈的人。試問,他們還知道自己的民族屈辱,還明白自己是個中國人嗎?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的悲哀和國人的一種恥辱。
近些天來,各大媒體紛紛報道了「全國有一百個城市將在9月18日晚9時18分拉響防空警報」的新聞,這一舉措著實有利於加強國人的愛國情感,遺憾的是,長沙並沒有在這一百個城市范圍內。因此我們長沙人便無法切身感受國恥日的那份恥辱了。
其實,在別的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恥日,像俄羅斯全境的衛國戰爭紀念日,韓國的抗日紀念日,美國的珍珠港被襲哀悼日,這些國家的人民都在國恥日這天舉國哀悼亡靈,溫故歷史。
體現愛國心,並不一定要「堅決抵制日貨」、「對日本人懷恨在心」,而是應該做到「師夷長技以制夷」,把國恥銘記在心,化恥辱為動力,相信有了我們這一代人對民族恥辱的牢記,定會讓我們的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顛,讓我們的民族不再有第二個「國恥日」,讓我們的民族傲視群雄,永不受外人欺凌。
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牢記國恥日,絕非以宣洩仇恨為目的,而是要增強國人的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激流勇進。
「國恥永不忘,民族當自強」——這是報紙評論上的一句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是我想表達的一句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