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做事困難的故事
㈠ 關於盲人的故事
關於盲人的故事
一個盲人與狗的感人故事
一天,一個盲人帶著他的導盲犬過街時,版一輛大卡車失去權控制,直沖過來,盲人當場被撞死,他的導盲犬為了守衛主人,也一起慘死在車輪底下。
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門前。
一個天使攔住他倆,為難地說:「對不起,現在天堂只剩下一個名額,你們兩個中必須有一個去地獄。」
主人一聽,連忙問:「我的狗又不知道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能不能讓我來決定誰去天堂呢?」
㈡ 有關盲人的故事 要簡短
一. 盲人點燈故事
一個漆黑的夜晚,一位僧人看見巷字深處有盞小燈在晃動,身旁專在人說;"孫瞎子屬來了!"僧人百思不得其解,問姓孫的盲人;敢問施主,既然你什麼也看不見,為何挑一盞燈呢?盲人說:"黑夜裡滿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是"盲人"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僧人若有所語:原來你是為別人照明呀。"盲人卻說:"不,也是為我自己。雖然我是盲人,但我挑了這盞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在黑暗中碰撞我了。
㈢ 盲人成名的勵志故事
《海倫·凱勒的故事》內容簡介:海倫·凱勒(1880-1968),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回善家。
海倫.凱勒出答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小城鎮。在她一歲多的時候被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來了。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7歲時,家人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導師安妮·莎莉文。
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了說話。海倫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自強不息,用頑強的毅力學習知識。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了全世界。
㈣ 盲人的成才故事
3名上海市盲童學校的少年——李冬、任錚浩和蔡佳斐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分分別達到本科或專科的錄取線。在沒有一絲光亮的世界裡,他們選擇了自立的艱難之路,用手摸索著求學,終於用驚人的毅力打開了理想的大門。
坐進考場就是勝利
「坐在高考考場里,擁有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快樂。」允許盲人學生報考本科類高等院校,這在我國內地還沒有先例,此前上海盲人最高的學歷是中專。
在松江天馬鎮雲山新村,身高1.81米的帥小伙李冬告訴記者:「高考一直是我的夢想。」這個先天性眼底綜合病變的少年曾平靜地接受了失明的事實,「可是,一想到不能再上學了,我的心就揪住了。」
為了迎接高考,李冬安排的作息時間表是:早上6點起床,早自修1小時,白天上7到8節復習課,晚上再自修四五個小時。今年1月,李冬胃大出血,被急送到松江醫院治療,需要住院休養一個月。可是他怎麼也按耐不住:「醫生,我能出院嗎?我要復習!」
蔡佳斐在失明前,最喜歡看書,他曾經多次參加上海168聲訊台的世界知識大賽,拿了6個一等獎回來。「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能力。」蔡佳斐說,「心裡越難受、條件越困難,越是不能放棄。」盲文印刷品的數量畢竟有限,他常常到學校的圖書館里借書來讀,通過聽廣播等方式千方百計地汲取知識。
任錚浩也是一個要強的孩子,從小記憶力就特別強,聽了兩遍故事就能繪聲繪色地講給小朋友聽。要上小學了,他卻完全失明了,為了抓緊每一分鍾,晚上12點他還一個人坐在黑暗中「讀書」,爸爸媽媽總是一遍遍地催他休息。如今他可以在2分鍾內「讀」完滿滿一頁盲文。
記者在盲童們的家中看到,厚厚的盲文圖書,堆積在孩子們的床頭,他們的復習資料不是以份、而是以公斤來計算的。由於家庭經濟都很拮據,他們每月的零用錢從來捨不得花,省下錢購買書籍。
高考,我們人生的新起點
聽3位盲人少年暢談自己的志向,對正常人是一種震撼:「雖然我們沒有了看世界的權利,但是我們一樣要創造自己的未來。」
10歲那年,蔡佳斐遭遇了人生最重大的轉折:他在體育課上意外摔倒,臉直接磕在地上,左眼當時就看不見了,半個月後右眼也看不見東西了。殘疾沒有給幼小的心靈投下太多的陰影,卻實實在在成了他生活上的攔路虎。1989年蔡佳斐進入盲童學校,從一年級重新讀起。頭一年的唯一任務就是學習盲文,「頭一回從清清爽爽的白紙黑字到去摸一個個凸點,我差點哭了。」
在盲童學校的日子,除了讀書,孩子們遭遇著普通人想不到的困難。和先天盲童不同,從奔跑跳躍到摸摸索索,蔡佳斐記不清要摔多少跤,經常被開水燙得皮開肉綻。而到了夏天,由於看不見,李冬總是被帳子里的蚊子咬得滿身是包……
「多想不幸沒有任何意義,困難只會嚇到那些不自信的人。」盲生們不約而同地這樣告訴記者。考完大學後,3個孩子都沒有像其他考生那樣出外旅遊,而是在家平靜地等待成績。「我們已經踏在了人生新的起點上,今後的學習任務或許更艱辛。」
3位少年都多才多藝。音響、電腦和車模是蔡佳斐的最愛,他是中國汽車模型協會的會員,只要裝上發音系統,可以沒有任何障礙地在網路上「沖浪」、聊天。任錚浩也是一個網民,他特別留意收集有關盲人成才的信息來激勵自己,今年夏天,琵琶10級的他還打算參加全國民樂大賽。3人中最朴實的李冬竟是位炒股高手。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在為盲生們專門設置的考場,蔡佳斐、李冬、任錚浩的編號分別為特01、特02、特03,在3位孩子的背後,有父母和教師關愛的目光,更有社會支持的寬厚懷抱。
在逆境中成才,在壓力中成熟,盲童們的家長也和孩子們一起,經歷了痛苦和自我激勵的過程。盲人學生一年包括學費、住宿費和伙食費差不多要花5000元,為了孩子上學,李冬的父親忙時務農、閑時到鎮上找活干。「看到孩子讀書這么苦,我們也心疼、常背著他哭,但擦乾淚還是要鼓勵他。」
3個孩子復習期間住在學校,老師們不僅為他們無償補課,還要照顧他們的日常起居。為了讓他們能用上其他學校的參考書和試卷,老師們到書店選購高考書籍,再送到印刷廠、把書用盲文翻譯後再印出來。高考兩天,學校還派出司機和專用車接送。
3位盲生高考傾注了社會各界乃至上海市領導的關心。2002年4月10日,3位盲孩子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委託低視力班級的同學,給上海市副市長周慕堯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
「記得很小的時候,大學就是我們的夢想,尤其是在進入高中以後,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多,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至理名言。我們知道正是由於大多數盲人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所以一般只能從事一些基礎的保健按摩工作。我們很清楚地認識到只有憑著自己豐富的知識,才能改變這種狀況,所以在這高中的四年裡,我們絲毫不敢懈怠。在老師的幫助下,一步步地向前摸索,終於學到了許多十分有用的知識。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進入大學學習,以我們所學到的知識為社會服務,從而實現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們認為,在上海這樣一個國際性的大都市應該完全有能力解決盲人上大學的問題,這也是社會文明的一種體現。雖然在我們的學習中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是隨著現代高科技的進步,尤其是計算機科學的迅猛發展,例如教材一類的問題已經迎刃而解了。我們相信,只要憑著自己的努力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無論多大的困難也不可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
周副市長收到信後十分關心,立刻給盲生們回信,同時指示教育部門為他們參加高考創造條件。經過多方協商,上海師范大學外語專業表示:如果考試合格,願意接納他們。
為了使考題真正能反映盲人學生水準,為他們單獨命題的老師們反復斟酌。考題嚴格根據高中課程教學大綱要求,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歷史、英語,其中英語考試必須考聽力,成績記入總分。考慮到盲人的特殊性,考試的時間比正常考試延長一個小時。為避免干擾,市教育考試院還為3個孩子單獨安排了考場和休息室。
雖然還沒有正式發榜錄取,但是上海師范大學已經在為盲人學生的日後教育出謀劃策。副校長項家祥告訴記者:「如果錄取盲生,學校將購置軟體設備和刻印機,用以盲文和英文的互譯閱讀;並組織志願者幫助他們的住校生活。」盲童學校已經表示願意無償翻譯教材,殘聯也計劃給予每位盲人大學生每年2000元的支助。
「如果考上了,我們必須學得比正常孩子好,才能在社會上贏得一席之地,才能回報大家對我們的愛。」任錚浩的話道出了3個孩子共同的心聲,在艱難成長的路上,他們期待給予,他們同樣承擔起了責任,他們是強者!(新華社上海7月26日電)
㈤ 盲人摸象的故事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蘿卜。」
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你們凈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
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卻嘟嚷:「唉,大象哪有那麼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原來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
四個盲人爭吵不休,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樣子。而實際上呢?他們一個也沒說對。後以「盲人摸象」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盲人摸象,是漢語成語,拼音是máng rén mō xiàng,貶義詞,比喻看問題總是以點代面、以偏概全。寓言中諷刺的對象是目光短淺的人。出自《長阿含經》卷十九。
(5)盲人做事困難的故事擴展閱讀:
一、相關來源
在久遠年代以前,有一個很有智慧的國王,名叫「鏡面」。在他的國家裡,除了他一人信奉佛法的真理之外,臣民們卻信仰那些旁門左道,就好像懷疑日月的光明,反而去相信螢火的微亮一樣。
因此,這位國王常常感到很苦悶,他想:「我總得想出一個辦法來教育他們,使他們舍邪歸正才好!」
有一天,國王突然召集他的臣子說:「你們去把國境內所有生下來就瞎了眼睛的人,都找到宮里來吧!」於是這些臣子們便奉命分頭在國內遍處找尋,隔了不多幾天,臣子們都帶著尋找到的瞎子回來了。
鏡面王很高興地說:「好極了,你們再去牽一頭象,送到那些盲人那裡去吧!」許多臣民聽見了這個消息都十分奇怪,不知道國王今天將要做些什麼事,因此,大家都爭先恐後的趕來參觀。
鏡面王在心裡暗暗地歡喜:「真好,今天該是教育他們的機會了。」於是他便叫那些盲人去摸象的身體:有摸著象腳的,有摸著象尾的,有摸著象頭的。
國王便問他們:「你們看見了象沒有?」盲人們爭著說:「我們都看見了!」國王又問:「那麼你們所看見的象是怎樣的呢?」
摸著象腳的盲人說:「王啊!象好像漆桶一樣。」摸著象尾的說:「不,它像掃帚!」摸著象腹的說:「像鼓呀!」摸著象背的說:「你們都錯了!它像一個高高的茶幾才對!」
摸著象耳的盲人爭著說:「像簸箕。」摸著象頭的說:「誰說像簸箕?它明明像一隻笆斗呀!」摸著象牙的盲人說:「王啊!象實在和角一樣,尖尖的。」
因為他們生來從沒有看見過象是什麼樣的動物,難怪他們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錯了。但是他們還是各執一詞,在王的面前爭論不休。
於是,鏡面王哈哈大笑地說:「盲人呀,盲人!你們又何必爭論是非呢?你們僅僅看到了一點,就認為自己是對了嗎?唉!你們沒有看見過象的全身,自以為是得到了象的全貌,就好比沒有聽見過佛法的人,自以為獲得了真理一樣。」
接著國王又問一般來參觀的人說:「臣民們啊!專門去相信那些瑣屑的淺薄的邪論,而不去研究切實的、整體的佛法真理,和那些盲人摸象,有什麼兩樣呢?」
從此,全國臣民便舍邪歸正,都虔誠地信奉佛教了!
二、成語解析
【解釋】: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出自】:《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白話文:「它碰到牙的就說象形像蘆菔根,他撞了的話象簸箕,他觸頭的人說大象像石頭,他的觸摸鼻子的人說大象像杵,他觸腳的人說大象像木臼,他觸脊的話像床,他撞到腹部的話像瓮,他撞到尾的話像繩子。」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近義詞】六神無主、盲人說象、坐井觀天
【反義詞】洞察一切、悠然自得、仰視觀察
㈥ 盲人摸象的故事
從前,有五個盲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象,不知道大象長的什麼樣,他們就決定去摸摸大象。第一個人摸到了鼻子,他說:「大象像一條彎彎的管子。」第二個人摸到了尾巴,他說:「大象像個細細的棍子。」第三個人摸到了身體,他說:「大象像一堵牆。」第四個人摸到了腿,他說:「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盲人摸象的寓言含義: 看事情要全面,整體,不要分割開來. 堅信自己的觀點和堅持自己的觀點很重要,,學會聽別人的觀點,會把事情了解得更全面,更准確. 此外,故事也告訴我們,要學會同伴合作,互相分享經驗。
有一天,四個盲人坐在樹下乘涼。有個趕象的人走過來,大聲喊著:「象來了,讓開點!」其中一個盲人便提議說:「象是什麼樣子的呢?咱們來摸一摸好嗎?」另外三個盲人齊聲說:「好,摸一摸就知道了。」
他們向趕象的人說了他們的想法。趕象的人同意了,把象拴在樹上,讓他們摸一摸。
一個盲人摸了摸象的身子,就說:「我知道了,象就像一堵牆。」第二個盲人摸著象的牙,說道:「象和又圓又滑的棍子一樣。」第三個盲人摸著象的腿,就反駁他們說:「你們倆說得都不對,象跟柱子差不多。」第四個盲人摸著象的尾巴,大聲叫起來:「你們都錯了!象和粗繩子一模一樣。」
四個盲人你爭我辯,都認為自己說得對,誰也不服誰。這時,趕象的人對他們說:「你們都沒有說對。一定要摸遍了象的全身,才能知道象是什麼樣子的。你們每個人只摸了象的一部分,怎麼能說得對呢?」
(6)盲人做事困難的故事擴展閱讀:
啟發借鑒:
認識片面。「盲人摸象」 或「瞎子摸象」已成成語,意為由於只了解事物的局面,產生了認識上的片面性。人們在評論一個人、一部電視劇或一種社會現象,往往因為只看到局部而下結論,便造成了片面性。要避免這種現象,唯一的辦法是多觀察,多了解,不要輕易下結論。
原文出處:
《大般涅盤經》三二:「爾時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汝 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瓮,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成語解釋: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成語舉例: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訴我們,看問題不能憑自己主觀的片面了解就作判斷,應了解事物的全貌。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正音:摸,不能讀作「mē」。
成語辨形:盲,不能寫作「肓」。
成語辨析:盲人摸象與「管中窺豹」相反:盲人摸象指只憑片面的了解就對整體進行評價,而管中窺豹則指即使只觀察局部也能看到一定的信息量。
㈦ 有關盲人的故事
一. 盲人點燈故事
一個漆黑的夜晚,一位僧人看見巷字深處有盞小燈在晃動,身旁在人說;"孫瞎子來了!"僧人百思不得其解,問姓孫的盲人;敢問施主,既然你什麼也看不見,為何挑一盞燈呢?盲人說:"黑夜裡滿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樣是"盲人"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僧人若有所語:原來你是為別人照明呀。"盲人卻說:"不,也是為我自己。雖然我是盲人,但我挑了這盞燈籠,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讓別人看到了我,這樣他們就不會在黑暗中碰撞我了。
二. 兩個盲人的故事
2007-04-04 21:25威爾遜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事務所小職員做起,經歷多年的奮斗,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並且得到了人們的尊敬。
有一天,威爾遜先生從他的辦公樓里出來,剛走到街上,就聽身後傳來「嗒嗒嗒」的聲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發出的聲響。威爾遜先生愣了一下,緩緩地轉過身。
那盲人感覺得前面有人,連忙打起精神,上前說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發現我是一個可憐的盲人,能不能佔用您一點兒時間呢?」
威爾遜先生說:「我要去會見一個重要的客戶,你要什麼就快說吧。」
盲人在一個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個打火機,放到威爾遜先生的手裡,說:「先生,這個打火機只賣一美元,這可是最好的打火機啊!」
威爾遜先生聽了,嘆口氣,把手伸進西服口袋,掏出一張鈔票遞給盲人:「我不抽煙,但我願意幫助你。這個打火機,也許我可以送給開電梯的小夥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張鈔票,竟然是100美元!他用顫抖的手反復撫摸這錢,嘴裡連連感激著:「您是我遇見過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為您祈禱!上帝保佑您!」
威爾遜先生笑了笑,正准備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說:「您不知道,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瞎的。都是23年前布爾頓的那場事故!太可怕了!」
威爾遜先生一震,問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廠爆炸中失明的嗎?」
盲人彷彿遇見了知音,興奮地連連點頭:「是啊,是啊,您也知道?這也難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個,傷的人有好幾百,可是頭條新聞哪!」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動對方,再多得到一些錢,他可憐巴巴地說道:「我真可憐啊!到處流浪、孤苦零仃,吃了上頓沒下頓,死了都沒人知道!」他越說越激動,「你不知道當時的情況,火一下子冒了出來!彷彿是從地獄中冒出來的!逃命的人都擠在一起,我好不容易沖到門口,可一個大個子在我身後大喊:『讓我先出去!我還年輕,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著我的身體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覺,等我醒來,就成了瞎子,命運真不公平啊!」
威爾遜先生冷冷地說道:「事實恐怕不是這樣吧?你說反了。」
盲人一驚,用空洞的眼睛獃獃地對著威爾遜先生。
威爾遜先生一字一頓地說:「我當時也在布爾頓化工廠當工人,是你從我的身上踏過去的!你長得比我高大,你說的那句話,我永遠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長時間,突然一把抓住威爾遜先生,爆發出一陣大笑:「這就是命運啊!不公平的命運!你在裡面,現在出人頭地了;我跑了出去,卻成了一個沒用的瞎子!」
威爾遜先生用力推開盲人的手,舉起了手中一根精緻的棕櫚手杖,平靜地說:「你知道嗎?我也是一個瞎子。你相信命運,可是我不信!」
㈧ 關於盲人名人的故事作文
一百多年前,雷尊殿在無錫是個大道觀,觀主會彈琵琶,人稱「鐵手琵琶」。道觀里有個幫工的女子,常痴痴地聽觀主彈琴,後來就和觀主好上了,還懷了身孕。1897年,她生下一個孩子,小名阿炳。同族覺得阿炳的媽出生卑微,孩子剛生還容她活著,等阿炳四歲時送回道觀後,族裡就逼她自盡了……
阿炳回雷尊殿後,因為父親是個道士,就只能管「鐵手琵琶」叫師傅,從來沒叫過父親,他是多麼渴望能叫他一聲「爸爸」啊!鐵手琵琶仔細教養這孩子,把所有的琵琶技藝,和他懂得的民間音律都傳給了阿炳。阿炳跟父親學了20多年,到了他26歲那年,父親去世,阿炳做了觀主。
阿炳剛做觀主時,雷尊殿香火仍然很盛。有些人看上了阿炳的錢,就騙阿炳花街柳巷,讓他吸鴉片,又染上了疾病。阿炳染的疾病很厲害,瞎了眼睛。他請堂弟幫忙管理道觀的雜務,眼睛一瞎,堂弟漸漸控制了殿里的事務,最後終於把阿炳趕出了雷尊殿。那是1930年左右,阿炳30多歲。
阿炳被趕出後,只能沿著無錫運河邊的碼頭鬧市邊走邊拉胡琴,做街頭琴師。以賣藝為生,飽受人間的艱辛和苦難。
天灰濛蒙的,第一縷陽光還未灑到大地。鳥雀低哀的鳴叫伴著陣陣涼風飄過偏僻、狹小的碎石小道。影影約約,出現了兩個黑黑的人影緩緩地向前移來。有些看清了,那是阿炳在他妻子的引導下,背著陪伴他多年的二胡,走向他的賣藝場所。
熱鬧繁華的大街仍然沉睡著、冷冷的、清清的。他走到梁溪河畔,坐下。隨後,操起胡琴,琴聲優雅動聽,猶如梁溪河波動的水聲,又含著淡淡的悲哀,凄涼連綿。現在正是抗日戰爭的關鍵時刻,家家戶戶缺錢少糧,人們為著生計奔波。而阿炳更貧窮、更寒冷、更悲慘,他是多麼想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啊!但現在眼前的卻只有一片漆黑。
人們已吃過午飯,可阿炳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請他彈奏一曲,前面的破碗中也是空得出奇。
走來一幫酒足飯飽的商販,正坐在一旁喝茶,看到阿炳連正眼也不瞧,神氣地說:「阿炳,今天我們賺了錢,心情好,給我們拉兩曲。」此時此刻,阿炳眼睛雖看不見,可是心中雪亮。聽著神氣活現的話語,心中想:「如果此時我的眼睛沒瞎,也輪得到你們這么對我說話嗎?」可是想到了自己肚子還餓著,想到家中已是破爛不堪,眼角流出了淚水,手臂開始揮動,曲畢,得到了兩個銅板,卻丟在了破碗外,阿炳趕緊伸出瘦骨嶙峋可手,顫抖地摸著,他是多麼希望盡快摸到那兩個銅板啊!
有個好心的人,提醒阿炳說:「你拉得這么好,怎麼不喊一喊,拉一下聽眾呢?」阿炳說:「我不會拉客的,人們愛聽就聽,現在的我已不是個人樣了,可我也是想要好,也想要過體面的生活啊!」
阿炳總是這樣回答別人,但他必須為那兩三個客人演奏,聽幾個銅板的叮當聲,那時,阿炳的心就像被一座大山壓著,想在掙扎中擺脫。盡管如此,還是不能讓一家人溫飽
㈨ 盲人的故事
一個盲人與狗的感人故事
一天,一個盲人帶著他的導盲犬過街時,一輛大卡車失去控制,直沖過來,盲人當場被撞死,他的導盲犬為了守衛主人,也一起慘死在車輪底下。
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門前。
一個天使攔住他倆,為難地說:「對不起,現在天堂只剩下一個名額,你們兩個中必須有一個去地獄。」
主人一聽,連忙問:「我的狗又不知道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能不能讓我來決定誰去天堂呢?」
天使鄙視地看了這個主人一眼,皺起了眉頭,她想了想,說:「很抱歉,先生,每一個靈魂都是平等的,你們要通過比賽決定由誰上天堂。」
主人失望地問:「哦,什麼比賽呢?」
天使說:「這個比賽很簡單,就是賽跑,從這里跑到天堂的大門,誰先到達目的地,誰就可以上天堂。不過,你也別擔心,因為你已經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靈魂的速度跟肉體無關,越單純善良的人速度越快。」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天使讓主人和狗准備好,就宣布賽跑開始。她滿心以為主人為了進天堂,會拚命往前奔,誰知道主人一點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著。
更令天使吃驚的是,那條導盲犬也沒有奔跑,它配合著主人的步調在旁邊慢慢跟著,一步都不肯離開主人。天使恍然大悟:原來,多年來這條導盲犬已經養成了習慣,永遠跟著主人行動,在主人的前方守護著他。可惡的主人,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胸有成竹,穩操勝券,他只要在天堂門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輕輕鬆鬆贏得比賽。
天使看著這條忠心耿耿的狗,心裡很難過,她大聲對狗說: 「
你已經為主人獻出了生命,現在,你這個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領著他走路了,你快跑進天堂吧!」
可是,無論是主人還是他的狗,都像是沒有聽到天使的話一樣,仍然慢吞吞地地往前走,好像在街上散步似的。
果然,離終點還有幾步的時候,主人發出一聲口令,狗聽話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視的眼神看著主人。
這時,主人笑了,他扭過頭對天使說: 「
我終於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擔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所以我才想幫它決定,請你照顧好它」
天使愣住了。
主人留戀地看著自己的狗,又說: 「 能夠用比賽的方式決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讓它往前走幾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不過它陪伴了我那麼多年,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著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會兒。如果可以話,我真希望永遠看著它走下去。不過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該去的地方,請你照顧好它。」
說完這些話,主人向狗發出了前進的命令,就在狗到達終點的一剎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了地獄的方向。他的狗見了,急忙掉轉頭,追著主人狂奔。滿心懊悔的天使張開翅膀追過去,想要抓住導盲犬,不過那是世界上最純潔善良的靈魂,速度遠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
所以導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獄,導盲犬也永遠守護著它的主人。
㈩ 盲人的故事的盲人的故事
我是一個生活在城市的盲人,每天都有著同樣的願望。希望會有那麼一天,能看看這個世界的醜陋與美,忘了從什麼時候,再也看不到光,很多人,事,物,以及…她的臉。我忘了,她是什麼時候離開我的,只記得那天她摔門而出,關門的聲響,至今還在耳邊回盪。我只是一個盲人而已,心裡也裝不了那麼多的故事。
我常在一個地鐵站裡面,拿著一把吉他安靜的為行人演唱。有時候他們會為我鼓掌,並給我一些錢,讓我看到希望,悄悄凝語道:「今天又有飯吃了。」有時候他們一句話都不講,靜靜為我感傷。成長—成長。我已經經歷了悲傷。他們中曾有人說道「你並不虛偽,只因你看不到自己和別人臉上的表情」僅此而已嗎?真的嗎?
是的,我的確沒有過多的表情,我心裡依舊那麼平靜。註定在她狠心離開我的那一天起,我的心早已經枯萎。我一個人背著吉他遊走在這個城市的最邊緣,小時候發誓要讓大家都聽我的歌,讓全世界的人為我驕傲鼓掌,如今我依然看得見我兒時那雙充滿信心的眼睛,那才是一個男人應該具有的表情。可我現在卻用音樂維持著生活,我早已經違背了當初自己對自己的承諾,或許我早已經忘了我喜歡音樂的理由。她說音樂是單純的,可它卻給我帶來了利益,於是我再一次被殘忍的現實打敗,我再一次對生活折服。為了生存,我卻做戲。為了生活,我卻在賣唱。可我卻沒有選擇,我繼續著,我掙扎著……
可還是不夠,生活它似乎在捉弄我,可我只是一個吃了這頓,連下頓都沒有著落的盲人。我很可憐我自己。是的,我經常空幻想,那很悲切。我時常想,為什麼上帝這樣對我呢?這樣的問題,我問了無數次了。或許生活就是這樣。
後來我在賣唱中,遇見了一個年輕人,他似乎非常喜歡音樂。從那以後,我和他便成了好朋友。他告知我,他是外地人,來這也是為了生活。給別人打工。他那時,十七歲。我便覺得他和我很相像,都是為了生活而最後堅持一次,再一次。花開花落,滿地的憂傷,他每天下班後便會跑來聽我唱歌,在我印象中他是一個內向的小夥子。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他也拿起了我父親離開我時,送我的那把吉他。忘我的唱起了歌。就這樣,和他度過了一年多,他給我說「人生沒有一帆風順,如果沒有什麼困難,便毫無意義。」
他說他會乘著風去夢,他說他會朝著夢去追……
他或許想不到,在十年後的今天,我在回憶起那時他說的話,便應證了我的一生!如今我的生活依然平凡著,現在的他,已經成名,做了一名歌手。我常坐在電視旁微笑的聽著他的每場表演。為他驕傲,為他鼓掌!就像當初他為我鼓掌一般。
行人的起點,終點。都不曾與我有關聯。因為他們只是過客,我的聽者與「父母」。
2011年4月1日-夕陽下的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