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毛遂自薦是史記里的故事

毛遂自薦是史記里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06 07:46:23

1.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毛遂自薦讀後感

建議你去看《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一部歷史故事集,從周朝東遷一直講到晉朝統一全國為止,前後一千零五十年。目錄以成語形式呈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講,這也是本成語故事集。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林先生編寫歷史故事有兩個很大的特點。一是注意史實的准確。他寫的歷史故事跟演義小說不一樣。演義小說雖然寫得很生動,可其中有許多虛構的情節。他寫歷史故事著重說明歷史發展進程,又比較尊重歷史事實,主要取材於《春秋》、《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正史」。像《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草船借箭」之類的故事,他都沒有採用。二是文字的口語化。林先生是一位語言學家,對普通話有深入的研究。他是浙江寧波人,雖然只能說家鄉的方言,可寫起文章來,用的卻是地道的普通話。這部書念起來很順口,讀著跟聽故事一個樣,所以不但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讀物,還是一部優秀的語文讀物。圖書目錄:春秋故事千金一笑兄弟相殘暗箭傷人管鮑之交一鼓作氣老馬識途仙鶴坐車唇亡齒寒五張羊皮「仁義」大旗飽不忘飢退避三舍犒軍救國放虎回山桃園打鳥一鳴驚人搜孤救孤晏子使楚混出昭關魚肚藏劍掘墓鞭屍夾谷之會石屋養馬卧薪嘗膽戰國故事三家分晉用人不疑河伯娶婦起死回生不受蒙蔽商鞅變法孫臏下山馬陵道上懸梁刺股攻守同盟合縱抗秦連橫親秦胡服騎射屈原投江雞鳴狗盜狡兔三窟火牛陷陣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遠交近攻贈送綈袍坑殺趙卒毛遂自薦盜符救趙圖窮匕見統一中原西漢故事張良拜師學萬人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破釜沉舟約法三章鴻門忍辱火燒阿房韓信拜將暗渡陳倉鴻溝為界四面楚歌漢王登基制訂朝儀緹縈救父晁錯削地李廣射虎張騫探險再通西域通神求仙蘇武牧羊大雁帶信霍光輔政昭君出塞王莽稱帝東漢故事綠林好漢赤眉起義劉氏舉兵昆陽大戰死守黃金豆粥麥飯「銅馬皇帝」爭先恐後攻佔兩京得隴望蜀種地釣魚寧死不屈取經求佛投筆從戎外戚專權天知地知豺狼當道跋扈將軍宦官五侯禁錮黨人官逼民反三國故事董卓進京同盟異心定計除害遷都屯田神亭交手轅門射戟誰是英雄袁曹爭鋒三顧茅廬過江決策火燒赤壁離間失和採用中策一身是膽白衣渡江煮豆燃萁夷陵之戰七擒孟獲自貶三級三路伐魏鞠躬盡瘁裝病奪權帶酒進宮書生打鐵功成將死三國歸晉祝你考個好成績

2. 史記上有哪些著名的故事

紙上談兵,十面埋伏,完璧歸趙,雞鳴狗盜,毛遂自薦,狡兔三窟,背水一戰,破釜沉舟,錦衣夜行,沐猴而冠,胡服騎射,奇貨可居,等等。

3. 求毛遂自薦的原文,我指的是古文出處

原文: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原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

出自《平原君虞卿列傳》,選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卷七十六。

譯文:

秦國圍攻邯鄲時,趙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當時擬推楚國為盟主,訂立合縱盟約聯兵抗秦,平原君約定跟門下有勇有謀文武兼備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楚國。平原君說:「假使能通過客氣的談判取得成功,那就最好了。如果談判不能取得成功,那麼也要挾制楚王在大庭廣眾之下把盟約確定下來,一定要確定了合縱盟約才回國。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尋找,從我門下的食客中選取就足夠了。」

結果選得十九人,剩下的人沒有可再挑選的了,竟沒辦法湊滿二十人。這時門下食客中有個叫毛遂的人,徑自走到前面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我聽說您要到楚國去,讓楚國作盟主訂下合縱盟約,並且約定與門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去,人員不到外面尋找。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您就拿我充個數一起去吧。」平原君問道:「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到現在有幾年啦?」毛遂回答道:「到現在整整三年了。」

平原君說:「有才能的賢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錐子放在口袋裡,它的鋒尖立即就會顯露出來。如今先生寄附在我的門下到現在已三年了,我的左右近臣們從沒有稱贊推薦過你,我也從來沒聽說過你,這是先生沒有什麼專長啊。先生不能去,先生留下來。」毛遂說:「我就算是今天請求放在口袋裡吧。假使我早就被放在口袋裡,是會整個錐鋒都脫露出來的,不只是露出一點鋒尖就罷了的。」平原君終於同意讓毛遂一同去。

(3)毛遂自薦是史記里的故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東周時期王道廢弛,秦朝毀棄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貴圖書典籍散失錯亂。漢朝建立後,蕭何修訂法律,韓信申明軍法,張蒼制立章程,叔孫通確定禮儀,品學兼優的文學之士逐漸進用,《詩》《書》等被毀棄的古書亦不斷在各地被愛好文學的人士搜尋並獻出。

《史記》是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史記》取材相當廣泛。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材料來源。

特別可貴的是,司馬遷對搜集的材料做了認真的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如不列沒有實據的三皇,以五帝作為本紀開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

4. 毛遂自薦的原文及翻譯

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毛遂自薦》的原文:

秦攻趙,趙使平原君趙勝求救於楚。得十九人偕從,無以滿二十。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於此矣。「

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

既至楚,平原君與楚王言合從。日中不決。毛遂入,按劍迫楚王,說以利害,致楚王立定合從之約。毛遂謂十九人曰:「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亦自以為不善相士,謂:「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毛遂為上客。

《毛遂自薦》的翻譯:

秦軍攻擊趙軍,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挑選20個文武全才的門客一起去。經過挑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盟約,約定與門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可是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

平原君說:「先生來到趙勝門下幾年了?」毛遂說:「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人處在世界上,就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如今,處在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趙勝也沒聽到贊語,這是因為先生沒有什麼才能的緣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請留下!」

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要是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就會像錐子那樣,整個鋒芒都會露出來,不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於帶毛遂一道前往。平原君終於與毛遂一道前往(楚國)。那十九個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卻都沒有說出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階,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

(4)毛遂自薦是史記里的故事擴展閱讀:

毛遂自薦【máo suì zì jiàn】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薦:推薦;薦舉。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白話譯文。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盟約,約定與門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可是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

成語中的毛遂 ( 公元前285年- 公元前228年),戰國時期趙國(今河北雞澤)人,身為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居平原君處三年未得展露鋒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薦出使楚國,促成楚、趙合縱,聲威大振,並獲得了「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美譽。

5. 提問關於 史記 中的 毛遂自薦

1、目的意思是用目光示意,是名詞作狀語

2、惡,wù

6. 史記中毛遂自薦的四字成語

毛遂自薦
錐處囊中
歃血為盟

脫穎而出
三寸之舌
因人而施

7. 史記中的人物有哪些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8],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一、本紀

「本紀」是全書提綱,以王朝的更替為體,按年月時間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其中記載先秦歷史的五篇,依次是五帝,夏,殷,周,秦;記載秦漢歷史的七篇,依次是秦始皇,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高後呂雉,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和漢武帝劉徹。

《史記》

二、表

「表」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三、書

「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四、世家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跡。

五、列傳

「列傳」是帝王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跡和少數民族的傳記。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歷史。據司馬遷說,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後人大多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確鑿無疑。

今本《史記》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

十二本紀

五帝本紀夏本紀殷本紀周本紀秦本紀秦始皇本紀項羽本紀高祖本紀呂太後本紀孝文本紀孝景本紀孝武本紀

十表

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六國年表秦楚之際月表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間侯者年表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

八書

禮書樂書律書歷書天官書封禪書河渠書平準書

三十世家

吳太伯世家齊太公世家魯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陳杞世家衛康叔世家宋微子世家晉世家楚世家越王句踐世家鄭世家趙世家魏世家韓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孔子世家陳涉世家外戚世家楚元王世家荊燕世家齊悼惠王世家蕭相國世家曹相國世家留侯世家陳丞相世家絳侯周勃世家梁孝王世家五宗世家三王世家

七十列傳

伯夷列傳管晏列傳老子韓非列傳司馬穰苴列傳孫子吳起列傳伍子胥列傳仲尼弟子列傳商君列傳蘇秦列傳張儀列傳樗里子甘茂列傳穰侯列傳白起王翦列傳孟子荀卿列傳孟嘗君列傳平原君虞卿列傳魏公子列傳春申君列傳范睢蔡澤列傳樂毅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田單列傳魯仲連鄒陽列傳屈原賈生列傳呂不韋列傳刺客列傳李斯列傳蒙恬列傳張耳陳餘列傳魏豹彭越列傳黥布列傳淮陰侯列傳韓信盧綰列傳田儋列傳樊酈滕灌列傳張丞相列傳酈生陸賈列傳傅靳蒯成列傳劉敬叔孫通列傳季布欒布列傳袁盎晁錯列傳張釋之馮唐列傳萬石張叔列傳田叔列傳扁鵲倉公列傳吳王濞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韓長孺列傳李將軍列傳匈奴列傳衛將軍驃騎列傳平津侯主父列傳南越列傳東越列傳朝鮮列傳西南夷列傳司馬相如列傳淮南衡山列傳循吏列傳汲鄭列傳儒林列傳酷吏列傳大宛列傳游俠列傳佞幸列傳滑稽列傳日者列傳龜策列傳貨殖列傳太史公自序

8. 《史記》毛遂自薦中平原君形象分析

毛遂自薦
【讀音】máosuìzìjiàn
【釋義】毛遂: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薦:推薦,薦舉。毛遂自我推薦。
戰國時,平原君之門下食客毛遂自薦跟隨前往楚國游說。
典出《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
後用「毛遂自薦」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去做某項工作。

秦國士兵進逼趙國邯鄲時,平原君准備找二十個文武兼備的門客去楚國,游說楚王合縱抗秦。找了十九個人,餘下一個名額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毛遂便上前自薦。平原君說:「如果錐子放在袋子中,尖銳處一定會露出來。怎麼沒有聽說過你呢?」毛遂則說:「我今日才要求放到袋子中,如果早把我放在袋子中,整個錐子一早就刺出來了。」於是平原君帶毛遂同到楚國。
到了楚國,平原君和楚王談了半天,楚王不願應允。於是毛遂帶劍上前說:「合緃的利害,兩句話就說完了,怎麼會說到現在?」楚王怒喝:「我和你的主人說話,你來干什麼?」毛遂於是拿著劍上前說:「大王喝叱我,不過仗著楚國人多,但在十步之內,大王的性命在我手裡。楚國的強大,天下沒有對手,白起只是小子而已,但一攻下楚都,二燒了夷陵,三侮辱了楚國祖先,這是楚國的大仇,趙國也感到羞辱,但大王不覺得可惡,合縱的目的是為了楚國,不是趙國。我的主人就在面前,為什麼要喝叱我呢?」於是趙國成功和楚國結盟。
平原君回國之後,自慚觀人相士的能力不足,未在毛遂入趙之時就發現他的才能,於是立刻奉毛遂為上賓。

說明他懂得反省,並及時糾正。

9. 史記之毛遂自薦繁體字原文

可以用word文件打上史記之毛遂自薦原文這些字,然後選定,再在上面功能欄里點擊「審閱」,找「簡轉繁」即可查驗。
我想直接給你,但這里提交後顯示依舊是簡體字。

祝好!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