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名人故事李白的手抄報
⑴ 關於走進李白的手抄報有哪些
李白 (701年~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與杜甫並稱「李回杜」。身長七尺答有餘(約1.83米)。生於安西都護府碎葉城,幼年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為代表)。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⑵ 關於李白的手抄報1,作者簡介2,詩歌特色3,代表作4,有趣的故事
1、李白簡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天寶初,入長安,賀知章見了,稱為謫仙人,薦於唐玄宗,待詔翰林。
2、詩歌特色:
他所作詩歌,總體風格豪放俊邁,清新飄逸,大氣磅礴,氣勢十足。既反映了唐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極具浪漫主義情懷。
3、代表作品:
《將進酒》、《靜夜思》、《夢游天姥吟留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憶東山二首》、《客中行》、《月下獨酌四首》、《望廬山瀑布》、《渡荊門送別》、《春夜洛城聞笛》、《送友人》、《秋浦歌十七首》、《三五七言》、《行路難》、《望天門山》、《從軍行》、《早發白帝城》、《贈汪倫》、《關山月》等。
4、有趣故事
①鐵杵磨成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間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過了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針。」李白問道:「鐵杵磨成針,能行嗎?」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與意志所感動,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學業。
②李太白跳月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干凈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裡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裡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臟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裡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後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台」,據說那裡就是當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⑶ 追尋李白的手抄報多一點
李白 (701年~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與杜甫並稱「李杜」版。身長七尺有餘權(約1.83米)。生於安西都護府碎葉城,幼年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為代表)。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棄文從武,專心研究劍術,相信是不會亞於裴旻的。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這與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俠士思想有關),《野史》上有若干關於這方面的記載。
⑷ 關於李白的手抄報
分不分的無所謂了來 我只能給源你提供一個大題上思路 畢竟全部照搬別人思路 對你也沒有進步啊
首先你要確定下你的手抄報要寫明的什麼 李白的一生?李白詩篇的境界 還是李白的豪邁人生路?當然 還有惡搞版的李白思密達(嘲笑棒子什麼都是他們的)
我要個人辦的話 可以約分為 1 李白的出生地(現在屬於國外了)介紹 唐朝時候屬於咱的哪裡哪裡
2 李白孩童時期的人人熟悉的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對於李白的影響以及後人們的影響 3李白在皇宮里的放盪不羈(讓高力士捧鞋子,戲弄楊貴妃等)4晚年事跡 通過這些 然後再網路里找到李白的介紹 配合裡面的圖片 你會做出一篇精美的手抄報的。
⑸ 詩仙李白手抄報怎麼做
詩仙李白手抄報
⑹ 李白的手抄報怎麼畫
在白紙上的右邊畫垂下的柳條,在旁邊寫上幾首古詩,左邊寫李白的個人簡介,最好背景是一條河,上面有橋和亭子,要用彩色鉛筆!
⑺ 李白手抄報圖片
你好,給你個辦法試試:
在「001手抄報網」上有很多手抄報版面,你找個合適的,然後再到網路搜索李白的詩歌,故事等文字材料抄上去就可以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我很認真的回答你的問題,希望能採納噢^_^
⑻ 怎麼做李白的手抄報
好畫,這你現在旁邊畫個李白在又吧要寫詩的邊框畫好寫詩,再用藝術字在紙角邊寫李白的詩或什麼
採納哦
⑼ 李白的手抄報
先介紹一下李白 然後寫一下他的詩
李白 (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被後人稱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作品名句】
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北風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將進酒》
6、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將進酒》
7、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8、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登金陵鳳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12、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蜀道難》
13、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台》
14、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渡荊門送別》
16、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菩薩蠻》
17、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
19、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吳歌》
21、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2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
23、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越中覽古》
24、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把酒問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靜夜思》
⑽ 求介紹古代詩人李白的手抄報
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稱,與杜甫並稱「李杜」。身長七尺有餘(回約1.83米)。答生於安西都護府碎葉城,幼年遷居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這種說法以郭沫若為代表)。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棄文從武,專心研究劍術,相信是不會亞於裴旻的。李白在年輕的時候是一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這與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俠士思想有關),《野史》上有若干關於這方面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