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講好中國故事初中作文

講好中國故事初中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06 10:32:49

⑴ 說好中國故事作文600字

每我做件事情家都說:錯才剛剛始繼續努力始我覺句面著深刻道理隨著間推移我才真明白其含義——達觀、坦面遭遇切重新選擇始釋重負發現別副
我走門我認我畢業切結束我再背書包走進教室我立刻明白——原始啊
肆忌憚狂風呼嘯攪世界安寧狂風花園植株都橫七豎八失機連樹都死我想:惜啊容易啊我看見新樹苗明白——哦原才剛剛始
光匆匆領略炎熱春輕柔秋涼爽冬做速客瑟瑟寒風我埋怨:歲月情啊冬株新苗改變我看春跳著妙曼舞姿飛聽啊鳥語花香世界向呼喚新快——原切才剛剛始
走向繁榮富強條路全數民都衣食憂我嘆:強民富裕黨領導強寇卻進攻我釣魚島我讓步我相信定更強切才超越所做鋪墊切才剛剛始
切才剛始牢牢銘記住句我旅行才容漫步遇險驚才峰路轉柳暗花明

⑵ 以「熱愛名著經典.講述中國故事」為主題的作文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日子一去不復返,五年的小學生活匆匆而過,無論在家在校園在身邊因我而發生的故事數不勝數,它們無時無刻不激勵著我,但那次的磨練歷歷在目,讓我難以忘懷。
那是20XX年的正月十五,我和媽媽、干媽還有姐姐一起去世紀歡樂園。當走到海盜船時, 姐姐忽然喊道:「我們坐海盜船吧!你看那麼多人都在坐,肯定很多好玩。」我心頭一驚,什麼?坐海盜船?我的媽呀,盪那麼高,我膽子小,也許還沒上到海盜船就被嚇暈了。我可怎麼辦?
大家都向海盜船走去,我也慢吞吞的像海盜船走去。「馬上就要開船了,請大家排隊。」服務員喊道。忽然聽到姐姐小聲說道:「媽媽,不想坐海盜船了,我有點害怕。」我立刻高興起來,恨不得馬上親姐姐 100下,她說出了我的心聲,太令我高興啦!我也······我還沒說出來,就聽干媽厲聲說道:「不行,這是你說的要坐,再說,弟弟都不害怕呢,你當姐姐的怎麼害怕呢?我們都上來。」干媽的話猶如晴天霹靂,頓時讓我愣在那裡,不知該說什麼?這真是趕鴨子上架啊!
「請大家記好安全帶,准備開船啦!」服務員大聲喊著。哇!在我們沒有感覺下已經慢悠慢悠地晃起來了,我笑了笑,原來海盜船就這么回事啊!和我在廣場坐的沒什麼區別,正在我興奮的時候,船也在不知不覺地加快了速度和高度,我在也笑不出來了,而後,變成了尖叫,隨著海盜船的速度和高度的增加,我成了瘋狂的尖叫,喊得分貝越來越高。船上的乘客不知道是被我的高分貝嚇怕了還是被船的快高嚇怕了,都停止了尖叫,而是獃獃地看著我,好像我是一個外星來客。
吃了晚飯,來到賓館,躺到床上,一閉眼,還彷彿置身在海盜船上,這一夜也就在海盜船上啦!
雖然,只是一個游戲項目,但是,它給我的啟發卻很大。不管是什麼項目,只要你敢去嘗試,就有收獲,就會超越自我。我相信我也會超越自我,塑造新的自我!

⑶ 讀文學,誦經典,講述中國故事作文

如果想為自己風風火火的都市生活或是疲倦重復的農家生活打開另一扇窗,徜徉在另一個世界中,那摸,讀書吧。當基辛格不再擔任美國國務卿時,他曾說過:「卸職以後最大的喜悅是不需要整天再看文件,可以讀自己喜愛的書。」想不到,書籍對他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在標新立異的現代生活中,與書本競爭的對手太多太強了。人們可以輕松地敲著電腦鍵盤,打出一行行大小均勻的文字,研讀詩書的人越來越少;人們可晝夜不停目不轉睛地關注股票的張跌,卻不愛翻閱唐詩宋詞元曲;人們有了痛苦煩悶寧願上麻將桌下舞池去發泄,卻不願靜下心來反思以尋求心靈的澄明……他們疏遠了讓他們返璞歸真的心靈殿堂——書籍。他們寧願用焦油和酒精來麻醉自己,卻不屑光顧這片樂土。他們的精神家園在何方?他們的理想、情感寄託在哪兒?隨著社會的發展,書的范圍也在日漸擴大,不僅指狹義的書報雜志,還包括教育性的電視和廣播等等。說真的,現在堅持日日讀書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其實,現代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讀書。衣著能賦予你外在的美,讀書能給你氣質的美。人不能事事靠直接經驗來感知世界,讀書獲得的間接經驗能使你大大加快走向世界、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的進程,讀書能使人心靈得到凈化與升華,能使人的心靈擺脫塵俗的紛擾,飛升到一個絢麗神奇的世界。只有在這個世界裡,你才能超越時間的限制,去感知、探求人類的一切。惟有讀書能夠讓我們在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兩極中保持寧靜與平衡。16世紀一位西方哲學家說:「當我有些錢的時候,我買書,剩下的錢再去買食物和衣服。」物慾就像茫茫沙漠,沒有一條路可以尋到綠洲,而精神的財富卻像曲徑通幽,妙趣通無窮。與其花錢買到名牌時裝美一時,不如投資書籍終生受益。清貧把持不當,就會變成寒傖;小康處理不妥,便會陷入俗氣。清貧而不寒傖,小康而不俗氣,關鍵是要有書卷氣,而不是市俗氣。如果你熱愛知識,即使失去財富,你還是富有的;如果你只愛財富,失去它你會一無所有。尼克松說:「所有我認識的偉大的領袖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他們都是偉大的讀書者。」有人說,一本好書是不會寂寞的。實際上,讀者更不會寂寞。一卷在手,神遊天地,俯視蒼穹,與那些偉大的心靈對話,和自然界的萬物溝通與交流,那才是世上最美的享受。讀書,是充實生命的有效途徑,是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內容。「書中自有黃金屋」已不是對知識寶庫的科學估價。因為書籍不是名利場,所以在書海中漫遊,不用費心計算美鈔英鎊與法郎。因為書籍不是物慾角逐圈,所以,在書山上攀登,只有需盡心享受自然與恬靜即可。2.在人生的這個階段,讀過的書是可以跟人一輩子的。笛卡兒說:「讀傑出書籍,有如和過去最傑出的人促膝交談。」閱讀經典名言《論語》了解古人的教育方法,傾聽老子與孔子對人生的理論,感悟成長。認真閱讀經典有時對一個情節乃至細節,可以樂至沉醉,又轉生悲涼;有時一個故事及結局,可以憂郁入深,又反為曠達。每一次與經典相遇共實都是與人性照面,與自己交談成為日後一再提及的永恆記憶。人生就像一盤棋而學下棋的人,不是在學規格而是在學布局,不一定真正有本事的人就能堅強的走向成功,而支配人行動的是一顆心,「神於天,聖與地」心是大於天與地之間距離,人心有大小之分它在不停成長。習道家經典把道作為一個自然的航標更加永恆,讓心靈澄澈看清人心,讓心靈飛揚,心中有一片天空才能建立一個天高地闊的空間。人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能決定寬度。人生的寬度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世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目標就有多麼高遠。中國社會是一個理論社會,中國人的人生是理論人生。心中要想回報社會的心就要先有一顆「孝心」只有先孝敬父母才會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回報社會,所謂百敬孝為先,古代都以孝為衡量一位君子道德高尚的根本。假如你問我我的生日是幾號,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可我卻不知道我父母的生日。哪怕每天都會見面,每天生活在一起父母每天你穿什麼樣的衣服?有什麼樣的特徵?他們每天上班在干什麼?我一概不知甚至從來都沒有留心觀察過。當他們下班後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後從來都沒有給他們捶過背遞上一杯溫熱的茶,送上一句溫馨的慰問的話語。當小時侯父母用那雙柔軟的雙手拉著我過馬路時,那雙手是那麼柔軟、溫暖。現在它變得粗糙了時,我都還沒有誠心去撫摸過它,是這雙手為拉著我們走過風風雨雨,是這雙手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湛藍的天空讓我們放飛了夢想。從現在開始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遞上一杯熱茶、送上一句慰問的溫馨話語,不要等失去這次機會後在去後悔。孔子說過:「入則孝,出則遞。謹而信,范愛眾而親人。行有餘力則可學問。」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傳遞愛心做值得別人信賴的人,面對別人要付出對家人一樣的關愛,這樣再去學習知識,當你對著三句話真正覺悟時心靈就會有很大的提升。真正的看見自己的心在去涵養這顆心,在社會上以忠誠和寬容的心去體諒別人考慮別人的感受將心比心這才是正的覺悟。可以的話請給分

⑷ 讀國學誦經典講述中國故事的作文

我很愛讀經典童話,每天晚上,媽媽都給我讀兩個故事,像《神筆馬良》、《鯉魚跳龍門》、專《哪吒鬧屬海》、《田螺姑娘》……。
還有很多外國經典童話,比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
這些書用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想像,講述了一個個喜、怒、哀、樂的動人故事。讓我們看到那些善良、可愛的人,為著他們心中美好的願望,苦苦追尋,最終一步步走向光明;還看到那些貪婪、虛偽、陰險的人,如何為他們的作惡,得到應有的懲罰。這些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從小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因為讓別人快樂,我們自己也一定會快樂的。
經典故事語言優美、想像力豐富,充滿了對人性的贊美和對丑惡的痛恨,我喜歡讀經典。

⑸ 讀國學誦經典講述中國故事的作文

幾個建議:(無論什麼國學誦讀或者學習,都可以本著這樣的思路去寫)子曰:志於道 據於德 依於仁 游於藝1、通過誦讀,你了解什麼道理,對心靈有什麼根本性的啟發!?2、對於你的為人處事,對於做人 德 行 方面有何啟示和提高!?3、對於與周圍環境的和諧共處的智慧及文藝方面的提高!?還有,北京匯賢雅國學好像做的比較早,也比較專業,你可以問問。附:千字文的一些解釋:《千字文》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宇宙的誕生、開天闢地開始講起,講到日月星辰、氣象物候、地球上的自然資源,一直講到人類出現以後,中國太古和上古時期的歷史。最後以人類社會組織的出現和王道政治制度作為結尾。這部分內容既自成體系,又是下面三部分的奠基,非常重要。下面看第一部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兩句話說的是開天闢地和宇宙的誕生。天地是怎樣形成的?宇宙形成以後的初期又是什麼樣子?都在這兩句話里,不要小看這八個字。這兩句話都是天經,都語出有典。「天地玄黃」一句出自於《易經》。《易經》里說「天玄地黃」,這里為了押韻改作「天地玄黃」這種不改動古人文字的引經,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於《淮南子》與《太玄經》。《淮南子》里說「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來叫作宙」。作《太玄經》的是西漢的楊雄,他在《太玄經》里說過「洪荒之世」的話。兩部經的話合起來就是「宇宙洪荒」,這種引經的方式叫暗引,所以這兩句話都是經典。如果僅僅從字面上看,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天的顏色是黑的,地的顏色是黃的。這不是無病呻吟嗎?能作為經典流傳幾千年嗎?那麼這兩句話的深層含義在哪裡呢?我只能試著解,大家來隨文入觀,看看能體會到哪裡。天地這兩個字在古漢語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們熟悉的太空之天與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義,必須要讀《易經》。《易經》是五經之首,講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陰陽之變的道理,中國的傳統文化,什麼《四書》、諸子百家,統統都是從《易經》這個根上發展出來的,學中國文化不讀《易經》是本末倒置。《易經》上說:「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狀態的,現代物理學稱為大爆炸以前的那個超密度無限塌縮的粒子,中國文化叫太極。150億年以前,這個超密度的粒子瞬間產生大爆炸,形成了現在的物質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質凝集成星體,就是地;無形的空間擴展開來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經》說:輕清者上升為天,陰濁者下降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體嗎?但這是物理的天地,物質世界的天地。在《易經》文化裡面屬於形而下的「器世間」,也就是物質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質的道的世間,那不是我們現有的智力能夠討論的,所以孔子說:「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存」是承認它確實存在,「不論」是暫且不討論,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一說就吵架,何苦呢!對智慧高的人講真話,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對智慧不夠的人只能說淺話: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樣都是天地兩個字,深人有深解,淺人有淺說,各得其所。玄,在顏色上指的是深藍近於黑的顏色,叫玄。在意義上來說,指的是高遠、高深莫測,叫玄。肉眼可見的天的顏色是藍色的,怎麼說是黑色呢?藍色是水的顏色,是海洋的顏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線反上去,我們看到的天空就是藍色。但是現在的宇航員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恆星放射出點點微光,確實是黑色的,所以從顏色上說天玄是對的。此外天道高遠,像老子說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體,玄之又玄,深不可測,是我們現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測,所以叫天玄。地黃也有兩重意思。我們中國的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確切地說,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代,特別是周代的文化。上古時期,夏商周都在黃河流域立國、建都,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再縮小范圍,應該說是黃河流域的文化。黃河是母親河,從昆侖山(約古宗列盆地)發源,匯集於星宿海,過磯石山,經九曲十八彎,從西北高原流下來,同時帶下來黃土形成了沖擊性平原。那水的顏色是黃的、土的顏色也是黃的,農作物黍、稷都是黃的,所以說地黃。另一重的含義,宇宙中的天體,包括地球在內,都是大爆炸的產物,在初始狀態都是熾熱的物質。地球就將其溫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漿之內,並藉助太陽不斷地補充。有溫度才可能有生命現象,在色譜分析上,玄色是冷色,黃色是暖色。地黃也是贊嘆溫暖的大地有長養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國人又把大地尊稱為「母親」。天道高遠,地道深邃,黃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說:「人了以後歸於黃泉,過了奈何橋就是黃泉道了」。話雖不可信,其意無非是指那個不為活人所知的另一個深邃的世界。可見,要弄明白「天地玄黃」四個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宇宙洪荒《淮南子》上說,上下四方叫作宇。上下四方又叫六合,所以宇是空間的概念。古往今來叫作宙,是歷史的承續,是時間的概念。宇宙一個說的是空間,一個說的是時間,代表了現代科學里「時空」的觀念。我們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詞,只是言物理的太空,只相當於古人所說的「宇」,沒有宙的概念。為什麼呢?因為時間不是客觀存在,是人的主觀感覺。空間狀態的延續是時間,脫離開空間就沒有時間,空間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空間拓展了時間就隨著延長了,反過來,空間縮小了時間也就隨著縮短了。古人有「王質觀棋」的故事。晉朝的王質進山砍柴,看見松下有兩個童子在下棋,他就駐足觀了一盤棋。棋罷,斧子把兒已經爛了。回到家裡,同時代的人都過世了。可見空間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今天我們覺得時間不夠用,一天的時間比起我們小時候的一天,顯得很短。這很自然,因為空間縮短了。唐朝的玄奘去印度取經要走三年,現在坐飛機幾個小就到了,交通的便利縮小了空間,自然我們在時間的感覺上就縮短了。此外,時間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有直接關系。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宇宙中的質量、能量和速度可以互相轉化。宇宙的速度極限是光速,即30萬公里/秒,當運動速度到達光速,時間就趨近於零。超過光速運動,時間就倒轉了,就是科幻片里描繪的「時光隧道」。到達這一步,人類才能說「進化」了,否則總是研究猴變人、人變猴的,一點新意都沒有。但問題是,零也是存在的一種形式,不是不存在。我們即使進入了時光隧道,也只是倒計時,還是沒有超越時空的束縛。《金剛經》和《老子》是東西方兩大聖人教給我們破時空的經典,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所謂「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古代的讀書人沒有不讀這兩部經的,今天我們把它當作宗教著作拒絕接受,這是我們現代人的福薄,享受不了。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的早期狀態,是50億年以前(太陽系形成),那時地球的地殼很薄,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了洪了,洪字的本義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說的。地球上的洪水至少鬧了三次,大禹治水的一次是最近的一次,大約在4000年以前。大禹平水患,定九州,這是人類史上出現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範例。荒的本義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遠古時期,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離現在至少是500萬年,那時的地球上還處在混囤蒙昧的狀態中。中國自古就有盤古開天地的故事,說的是盤古氏開天地。在久遠前天地還未分開的時候,有一個人,他像胎兒一樣盤縮在像雞蛋殼一樣的天地裡面睡覺,一睡就是一萬八千年。誰也不知道他有多少歲了,所以叫他盤古。他睡醒了以後覺為又黑又悶,就把這個雞蛋殼一斧子劈成了兩半。輕者上升為天,濁者下降為地,為了固定住天地,他每天身高長一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地終於被固定住了,盤古也化作了天地的一部分。這雖是個神話故事,但與宇宙大爆炸說有一點神似。日月盈仄談到日月星象就進入了中國傳統天文學的領域。中國的天文學不同於西方天文學,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是中國傳統科技的一部分。日月是最容易觀察的,同時也是與地球關系最密切的兩個星體。因為,其一日月離我們距離近。月亮距地球38萬公里,太陽距地球1.5億公里;其二我們在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陽表面直徑一樣大。中國人將日叫做太陽,把月叫做太陰,再加上金木水火土五個行星,就叫做七曜,或七政。七曜,就是七顆光明閃耀的星球。日語裡面從星期一數到星期天,他們還再稱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金曜日等等,指的就是這七星。盈指的是盈滿,這是針對月亮來說的;仄的意思是傾斜,是針對太陽說的。月亮十五是滿月叫盈,又叫望,望者日月相望也。每個月的陰歷十五,夕陽還沒落山,滿月已經升起來了。一日一月、一白一黃相對而望,蔚為瑰麗。每個月的初一,沒有月光的月體叫朔,每個月的最後一天也沒有月光,那叫晦。初三到初七,慢慢有月牙出來了,開始是C形,像鐮刀一樣,叫新月。到了初八,是反著的D形,這叫上弦。十五是滿月,再到D形,是下弦,最後到一線殘月,然後就是晦。這是當月球與太陽處於同一直線的時候,二者的視表面積重合,月體完全遮住了太陽,看不見月光了。仄指的是日西斜,太陽每天都東升西落,正午的時候位置最高,一過午時就叫仄。中國自己的天文學裡面講究黃道、白道和赤道,這是最基本的天體運行的軌道。中國人出門做事,喜歡挑個黃道吉日。那什麼是黃道呢黃道是太陽圍繞地球運轉一圈所形成的軌跡。有人一聽就跳起來了,胡說!不科學。太陽怎麽會圍繞地球轉呢?是地球圍繞太陽轉。我們說這要看基點在哪裡,如果以地球為基點,以太陽為參照物,在地球上觀察太陽的運動,確實是太陽圍繞地球轉。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來,晚上從西方落下去,我們看到的現象就是日升日落。我們換一種說法,說成:在地球上觀察太陽運動所形成的視運動的軌道就叫黃道。隨你怎麼說都是一回事。黃道一個周天360度,分成十二個等份,叫做黃道12次或12宮。從子到亥,一宮30度,每月走一宮,十二宮走完,太陽轉了一個周天。什麼叫白道呢?白道是在地球上觀察月亮圍繞地球轉一圈所形成的軌道,叫白道。地球赤道是在南北極之間,畫一條假象的平行線,把地球分成南半球北半球兩部分。天文赤道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以此為標記,天球上才有對應的九州分野。月亮盈虧變化的一個周期,就是中國最早使用的太陰歷,太陰指的月亮。根據月光的盈虧變化來記載時間的長短,就是太陰歷,簡稱陰歷。夏商周三代各自有各自的歷法,我們現在用的是夏歷,也就是夏朝的太陰歷。辰宿列張這一句話,語出《淮南子》。《淮南子》一書是西漢初年,淮南王劉安及門客共同著作的。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曾孫,漢厲王劉長之子。《淮南子》中有一句:「天設日月,列星辰,調陰陽,張四時」。可見《千字文》的作者周興嗣,對五經和諸子百家讀得爛熟,可以信手拈來。廣義的辰是星體的總稱,俗稱星辰。狹義的辰是北辰,指的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屬於現代天文學的大熊星座,可以用來辨方向、定季節。辰又指太陽所行黃道十二宮(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辰宮。廣義的宿指的是星宿。星和宿有什麽區別呢?單顆的稱星,一顆以上的一團星、一組星,就叫宿。我們看看天上的星,基本上都是星座、星團,一疙瘩一塊的,根本數不出有多少個,只能叫一宿,一個星宿。中國天文學最鼎盛的時代是隋唐時期,那時的星域分區,把視天球分成三大圈,又叫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垣是院牆,就是把星域分成三進的大院套。然後再按東西南北,象切西瓜一樣把星域分成四塊,每一塊選擇七組星辰,每組都是恆星。所謂恆星就是不動的星,向太陽一樣,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這樣,一萬年還是這樣,永遠不變,便於觀察,便於比較。每一方有七組星宿,四七二十八,加起來是二十八組,就是二十八宿。西方人不叫星宿,叫星座。星座是一個星群,如有大熊座、仙女座、雙魚座等等。西方天文學本有48個星座,以後希臘人又加上40個,總共88星座,都是根據西方神話傳說的人物、動物、器皿等命名的,例如射手座、水平座、金牛、等等,和我們中國的不一樣。按中國古人的說法: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實際上,是把28宿連起來以後,看它的形狀像這四種動物。比如東方蒼龍,一共有七組星,「角亢氐房心尾箕」,把它們用線連起來,活象一隻回首收翹、奔騰不已的龍。龍宿居東,在季為春,升發溫和,我們是東方龍的傳人,龍的子孫,永遠不要忘記我們中國人的發祥地。南方朱雀七組星宿,「井鬼柳星張翼軫」,好像一隻展翅的孔雀。西方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連起來的形狀像只張口的老虎。北方玄武,「鬥牛女虛危室壁」分成兩組,一組象個蛇,另一組象個龜賦。古人從小就對星宿非常熟悉,行文寫詩,信手拈來。如蘇軾的《前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鬥牛是北方玄武的兩宿,月亮運行到鬥牛之間,表示時值中夜了。現代科技發展了,我們對天文反而一竅不通了,中國的孩子參加國際組織的夏令營,居然不會在夜晚用星辰辨別方向,外國人很覺奇怪。列是排列,陳擺開來的意思;張是張布,展開掛起來的意思。兩句話聯起來,字面意思就是:太陽升起來,又落下去。月亮滿了又缺,缺了又滿。星辰閃爍,列滿了星空。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寒暑說的是氣候的變化,秋冬是四季的推移。前一句是引經,雖然簡簡單單四個字,但出自《易經》。《易經》里說:「寒來則暑往,暑往則寒來,寒暑想推,而成歲焉」。秋收冬藏是省略句,全稱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氣候與物候歷來就是農本國家的大事,游牧民族就無所謂了,不太重視。氣候注重的是地球上的溫度、濕度和光照時間;物候則關心生物消長的節律性,偏重在生物與自然的關系。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一年之中有距太陽最近的近日點(1.4億公里),距離最遠的遠日點(1.6億公里),造成四季日照時間的長短不一樣;地球的地軸又是歪的,自轉起來造成各地區日照強度不均衡,這就產生了寒暑的變化。天文學中所以引出28宿的概念,就是要以黃道內的28宿為坐標,研究五大行星再加上日月地球,八個天體之間的關系。28宿雖然都是恆星,但離我們至少都有40萬億公里(4.3光年),正因為它們光色暗淡,又恆定不動,所以便於作為背景和坐標,來觀察五星和日月的運動。如果七曜中的兩個或三個星體出現沖、留、合的變化,即運轉角度、排列、與距離的不同,會對地球產生引力上的改變,形成不同的氣象。月球質量輕、自轉速度快,引力小,不能單獨靠引力調集雨雲。其他幾個星體,可以利用其引力調集雨雲,造成地球上的暴雨。通常兩星或多星夾角的合力矢線所指的地球方向會有暴雨,夾角內地區的雲被吸走了,會出現乾旱。因此古代的天官,多用五星、七曜的變化來預報氣象的變化。如何確定旱澇發生的地區呢?這就要提到天文學上九州分野的概念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九州的說法。帝嚳高辛氏始建九州,舜帝時增至12州,大禹治水以後又確定為九州,並鑄了九鼎,以永定九州。九州就是兗冀青徐,楊荊豫梁雍。每一州對應著天上星域的一個分區,叫做九州分野。多星夾角的矢力線所指的分野,地球上對應的九州就會有旱澇冰雹等災害,或火山地震等災變。後世由此分支發展出占星術,那是另外一回事,與傳統科技不相干。水星用來定四季,因為水星的公轉周期為88天,接近一個季度的天數,水星在天上轉一圈的時間剛好是一個季度。因為它是太陽系的內行星,永遠在太陽的左右擺動,所以很好觀察。北斗星也是用來定四季的,這到本文的最後一部分,「璇璣旋斡」一句時再詳談。金星是用來定時的,確定時間用的。金星又叫太白星,黃昏以後在西方看到它時叫長庚星,黎明之前在東方看到它時叫啟明星,表示天就要亮了。閏余成歲「閏余成歲」這句話,語出《尚書堯典》,有曰:「以閏月定四時成歲」。中國文化裡面發達最早、最系統的就是天文學,中國天文學在明朝以前,一直是領先於世界的,是我國傳統科技的一部分。為什麼中國天文學發達呢?因為中國是以農業立本、以農為主的國家,務農的根本是不誤農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定要按天時,不能胡來。所以中國歷代都有司天監,有「天官」,專門觀測天文氣象的變化,以此作為行政施治的根據,所以把日月五星合稱為「七政」。國家、朝廷(政府)就要負責制定律歷,計算出二十四節氣的准確時間,來指導人們務農。中國的天文歷立法,歷來是太陰和太陽合參,以太陰記月,太陽記年。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歷是以公元記年的太陽歷,是根據太陽周天360度,運行365天制定的歷法,簡稱陽歷。中國很早就有太陽歷,宋朝的科技著作,沈括的《夢溪筆談》里就有詳細論述,但沒有正式頒布使用,因為太陽歷與月律(月亮的節奏、節律)不符。月球質量輕、自轉速度快,繞地軌道是橢圓。月亮盈虧朔晦,一個周期近地點時是30天,遠地點時是29天,平均是29天多一點。這樣,一年加起來是354天,按照太陽歷算是365天,中間差了11天,這就叫閏余。閏的意思是多餘,門里王為閏,家裡養個王肥吃肥喝的,不是多餘是什麼?所以莊子說:「帝王者,聖人之餘事也」。一年相差11天,三年加起來就差了33天,多出一個月。這樣歷法與物候節律就不符了,十七年以後,六月份就要下大雪了。怎麽辦呢?只能每三年,加多一個月出來,這樣加出的這個月叫閏月,加閏月那年就叫閏年。平年是十二個月,閏年就是十三個月。多出的這個月加在哪呢?加在有節沒氣的那個月。24節氣中有12節、12氣,平分到每個月是一節、一氣。如立春是正月節,雨水是正月氣。陰歷的月律與年律有日差,轉三年以後就有一個月有節沒氣,因此設閏就加在這個月。所以讀歷史,有時侯閏八月,有時候閏十二月,不一樣。三年一閏只消化了30天,還多三天呢。五年閏兩回,天數又不夠,後來發現十九年閏七次最合適。陽歷也同樣設閏,陽歷365天為一個自然年,但一個回歸年(歲)是365天又5小時48分46秒,多出的5個多小時,四年就累計到24小時了,多出一天,必須設閏將其消化掉。因此,陽歷每四年一閏,將多出的一天放入二月份,這樣平年的二月28天,閏年的二月29天。「閏余成歲」的「歲」與「年」是兩個概念。年表示從今年的正月初一到來年正月初一的這一段時間,為自然年。歲表示從今年的某一節氣到明年的同一節氣的一段時間,為回歸年。歲的本義是歲星,歲星就是木星,木星運行的軌跡叫太歲。用歲星紀年是我國天文歷法的另外一種。木星(歲星)12年繞天一周,每年行30度,為一個歲次。用之記載歷史事件,就記為:歲在某某。太陽歷紀年,歲星歷記歲,這樣年歲相符,就是「閏余成歲」。

⑹ 如何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英語作文

Chinese history refers to the history of China's emergence from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o the present.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bout 5000 years from the period of Yu Dynasty's Ji Xuanyuan (also known as the Gong sun Xuanyuan); it has been about 4600 years from the three emperors and five emperors; about 4100 years since the Xia Dynasty; the Qin Dynasty from the first centralized centralized system in China has been calculated for about 2240.
China has been the mos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after many political changes and dynastic changes, and the world is attracting attention from economy, culture and technology.
The two emperors of Yan Huang were pretreated as the first ancestor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prehistoric tim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BC, Yu Chao was the first country in China.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ctive forces and social changes, and there was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ing in mind. In 221 BC, the first emperor of the Qin Dynasty established the first unified authoritarian centralization empire of the Qin Dynasty in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urther consolidated and developed a unified situ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China fell into a split and separatist situ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five disorderly China, th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became stronger in China, and many ethnic groups graally converged in the conflict of the separ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d closer ties with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the border areas, and the economy flourished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developed highly.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multiculturalism collided and mingled, and the economy and technology developed to a new height. During the prosperous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high

⑺ 講好中國故事作文和活著的儀式是哪張卷子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勇敢追逐夢想的民族,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懷抱偉大夢想,不斷奮斗。無論是近代以來,1840年的炮火驚醒沉睡國人,還是此後的一百多年的民族解放全國運動,乃至今天為祖國建設出力的棟梁之才……無數炎黃子孫,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前仆後繼,奮斗不息。
夢是什麼?
對於賣火柴的小女孩來說,夢可能就是那一隻飄香的烤鵝;對於萊特兄弟來說,夢可能就是能在天空翱翔;對於拿破崙來說,夢可能就是要坐上法國國王的寶座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中國自己有自己的目標,因為每個人的夢想有高低,但沒有貴賤。如果,中國夢要渲染一種色彩,它必然不是單調無奇的。所謂「萬類霜天竟自由。」它必然是一派「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景色。
如果,我們體內移植了葉綠體,我們站在雨水中就可以得以生長,鑽出草叢就可以自由光合作用,行屍走肉的苟延殘喘般的日子,我們能接受嗎?雨水打濕了我的衣襟,那是一個裹住沒有血肉的靈魂,別里科夫偌大的眼鏡阻擋了思想的蔓延,在規矩中死去,這是我們想要的嗎?
現在的人真是無所不能,山可以炸平,湖可以填平,可以征服大自然,可以飛到地球外邊去。可是,有沒有人想過,這一切都是會付出代價的。山峰沒有從前那麼壯麗了,湖水沒有從前那麼碧綠了,大海沒有從前那麼湛藍了。只是,生病的人口變多了,沙漠比以前更廣闊了,水源比以前更枯竭了,天上的那個洞變得更大了。
咱不談太多,且先談談我的中國夢吧!身為一名21世紀的中學生,我的故鄉曾是義和團的創始地,山東!而我現在學習的地方,則是中國軍隊於日本軍隊激戰的地方,想必大家也已十分熟悉——台兒庄戰役!沒錯,正是徐州!我所摯愛的兩個地方,已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我不是國家領導人,亦不是航天員,特種兵。我的夢不是很偉大,可是我的夢很朴實,我希望我所熱愛的祖國裡面的每個人都幸福而快樂的生活!我希望現在的社會會像陶淵明所描寫的《桃花源記》那樣祥和安逸,我知道這很難,但我所熱愛的祖國正一步一步的向前,從封建統治到民主自由;從殖民地到中國崛起,我們的祖國不也是在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情況下,艱難的走出來了?
我們是興盛的太陽,會有「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只要具備了這些,那麼,中國夢不再遙遠。
我的中國夢?不,是你的,我的,他的,大家共同的夢。因為它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搭建而來,我們的「桃花源」又怎麼會是一場夢呢?

⑻ 關於講述中國故事的作文

其實,這住在九宮格里的胖胖鼠精靈是有來頭的,他就是九宮格的創始人周文王姬昌的幽魂。殷商末期,大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左右,西伯侯姬昌被殷紂囚禁在羑里的時候,將八卦中的各卦相互重疊(包括本身的重疊)演化而成六十四卦,在這個過程中發明了九宮格。周文王相信九宮格還有其他用途,因為有這樣的執著,死後靈魂就附著在九宮格上。三國時諸葛孔明綜合八卦和九宮理念,演化成九宮八卦陣,取其結構間的依存性;唐代歐陽洵將之引入書法練習,取其結構的平穩性和秩序感比量字的間架結構;那以後也就有了許多關於九宮格的游戲,九宮格也就日益流行。

周文王的靈魂看到九宮格在書法教學上的應用感到很欣慰,不過他相信九宮格的功用依然可以體現在作文上,因為詩和書是不分家的。於是他托夢給唐代李白,讓李白把九宮格發揚光大。而李白以為在夢中聽到的是「把酒公歌發揚光大」,於是李白才熱衷飲酒做詩,亦飲亦醉亦吟。於是九宮格做詩的秘密就在李白那裡。這些話是胖胖鼠說的,胖胖鼠還答應把李白詩歌九宮格密法傳給李老師。不知道這些是不是真的,只是後來呢李老師還真的把許多孩子培育成了小詩人。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卻說周文王不甘心九宮格作文密法被李白自己藏起來,密不傳人。其實也怪不得李白,是他聽錯了,於是只是單純地把「酒公歌」給發揚光大了,詩歌密法卻小心收藏了。周文王不得不另尋其他辦法發揮九宮格的妙用。因為那九宮格的形狀酷似漁網和獵人獲捕獵物的陷阱,於是周文王的幽靈就選擇可調教的獵手和漁夫寄居,先是寄居在喜歡漁獵文化的北宋大學士蘇東坡身上,九宮格的思維方式幫助蘇東坡少年得志,成為一代文豪。只是蘇學士沒來得及把九宮格作文密法公諸於世就仙逝了。

後來周文王的幽魂就寄居在近代一位著名的獵手和漁夫身上,那就是美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因為九宮格的格子是有限制的,也就是每個格子里寫的字數有限,於是要求寫作者用盡可能簡練的語言寫出盡可能豐厚的內涵,這就是海明威主張的「冰山寫作」。這樣的寫作就避免了羅哩羅嗦的語言……

海明威自殺後,周文王的幽靈就繼續尋找能用九宮格把寫作技巧發揚光大的人,於是他選擇了李永強老師。選擇李老師的原因是李老師在教學實踐中形成了「以作文過程為中心」的教學方法論以及「作文同步教學法」,提出了「生活素材激情聯想法」和「學生習作與教師再創作比較作文教學」思想,同時還發現了一句話作文的十三種思考方法。周文王選擇李老師還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李老師也是獵手和漁夫。他是長白山下、松花江邊的詩人、歌手、狩獵者和漁夫,他在大森林裡捕捉情緒,在大草原上打撈故事的魚。因為心理治療被他高度概括為「接納情緒,包紮傷口」,他用如詩如畫般的隱喻接納情緒,他用扣人心弦的童話故事包紮傷口;他把故事當作詩,他用講故事的方式歌唱,他與當事人攜手跳脫「受害者」的角色,踏上故事英雄的旅程……

於是李永強老師成為中國大陸隱喻心理治療的開拓者,同時也是用故事催眠喚醒心中巨人和激發他人心靈潛力的作文教練……周文王知道,人類生命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按照他們有意或無意所遵循的故事情節或藍圖而生活,這些故事情節或藍圖就構成了一系列生活原型。原型通常包括一個心智虛構的故事,用來佐證人們持續在心底深處感受到的情緒與狀態。故事主要的成分就是要他們相信某些人、事、物、景或觀念。故事本身通常會有內在的一致性和邏輯性,人類就這樣一直扮演故事催眠大師的角色,故事會令他們深信不疑。現在的小孩子都很頑皮,想要好好調教他們用心學作文是需要用故事的……於是在一次曼荼羅冥想的體驗中,李永強老師偶然發現九宮格在作文構思上的妙用,於是就發明了九宮格作文構思練習紙。

上面所講的這些故事在李老師腦子里出現時,李老師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於是也就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後來李老師被腦子里時常出現的胖胖鼠精靈糾纏得沒辦法,只好每天早晨起來敲打鍵盤,把腦子里出現的胖胖鼠作文故事記錄下來。只是李老師不明白,周文王的幽靈為什麼以胖胖鼠的形象示現出來。於是李老師探討鼠的原型意象發現,鼠是亡命徒原型,即便「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老鼠依然過街。也就是它不循規蹈矩,不因循守舊,而是勇於創新……

恰逢這時李老師又看到了有著30年教學經驗的胡國華老師的話 °按格訓練,學會變格,不拘一格,自成風格」。李老師如醍湖灌頂,馬上知道這胖胖鼠的真正內涵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