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九一八事變故事四百字怎麼寫

九一八事變故事四百字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0-12-06 12:11:11

A. 九一八事變20字的小故事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專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屬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
請採納。。。。。。。。。。。。。。

B. 九一八事件 小故事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侵佔東北的事件。
19世紀末回至20世紀前半葉,日本逐答步確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戰略方針。1930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為了轉移日益激化的國內階級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華的步伐,於1931年7月和8月在東北製造了「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

C. 將九一八事變改寫成一個50字的故事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http://ke..com/view/24767.htm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版並發動的一場權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沈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D. 918事變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趙一曼被中國共產黨派到東北地區領導革命斗爭。1934年擔任中共內珠河中心縣委委容員兼鐵道北區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爭。

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

面對凶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

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E. 九一八事件中的小故事

1931年9月18日晚,抄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日軍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由於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攻佔北大營,次日佔領整個沈陽城。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日本對中國東北垂涎已久。「九一八」事變前,它已通過日俄戰爭奪取了旅順、大連和滿洲鐵路沿線並派兵駐扎,這正是它能夠陰謀進行事變的前提。

F. 楊靖宇抗戰小故事 九一八事變抗日英雄 簡單介紹張學良楊武成

楊靖宇犧牲前五天,兩名警衛員下山找糧殉難。日寇從遺體上搜到楊靖宇的印章,估計他就在附近山上,於是加緊封鎖各條道路。五天後的下午,楊靖宇隻身到三道崴子路邊,碰到幾個打柴人,便請他們代買糧食、棉鞋。這幾人中有一個是偽滿的「牌長」,回村便告密。「討伐隊」迅速開到,將已無力奔跑的楊靖宇包圍在一片小樹林中。
日軍留下的記載稱,他們逐步逼近到50米處,喊話勸降,對方「連答應的神色也沒有,依然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討伐隊連續有5人中彈(1死4傷)。日軍見生擒困難就猛烈開火,被圍者左腕中彈一支手槍落地後,仍以右手持駁殼槍應戰。有一彈擊中胸部,對方才「被打倒而絕命」。日軍根據追蹤估算,認為他缺糧已有半個月,完全斷糧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夠在零下20攝氏度且沒有房屋的山林中堅持下來簡直不可思議,於是將遺體送到縣醫院解剖。當腸胃被切開後,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在場的中國護士禁不住流下熱淚,日本軍官則狠狠地說:「算他是支那的一條好漢!」

姓名:張學良
生日:1901-6-3
忌日:2001-10-15
籍貫:遼寧海城
職業:軍人
民族:漢
地區:
國家:中國
宗教:基督教

生平簡介:
--------------------------------------------------------------------------------
國民黨將領,西安事變的組織者。字漢卿。遼寧海城人。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1928年張作霖被日本軍人炸死後,張學良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開始統治東北。為抵禦日本侵略,同年12月宣布服從南京國民政府,任東北邊防司令長官,陸海空軍副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被解除副司令職,改任北平綏靖主任。1933年日軍攻佔熱河後引咎辭職。1935年率軍到西北與紅軍作戰,多次失利後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主張。1936年12月12日與楊虎城在西安扣留蔣介石,逼蔣與中共合作抗日,史稱西安事變。事變結束後親送蔣回南京,從此被軟禁。1946年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上中共曾提出釋放張學良,沒有成功。後國民黨撤往台灣,蔣將張轉至台灣繼續軟禁。1988年蔣經國逝世後逐漸獲得人身自由,多次公開表示,希望祖國早日統一,盼望回歸東北故里。1993年4月受聘為東北大學名譽校長,5月受聘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名譽理事長。

楊虎城(1893——1949),陝西蒲城人。參加過辛亥革命和護國戰爭。1924年加入國民黨。1927年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聯軍第十路軍總司令,1930年任第十七路軍軍長,陝西省主席和西安綏靖公署主任。

1935年華北事變後,中華民族存亡面臨新的嚴重危機。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號召下,以「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為起點,全國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蔣介石繼續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堅持「圍剿」紅軍。
以張學良為首的東北軍和以楊虎城為首的第十七路軍,接受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要求蔣介石停止內戰,聯共抗日。蔣介石不僅拒絕張、楊的要求,反而調集嫡系部隊進駐陝甘,親臨西安逼張、楊進攻紅軍。張、楊在苦諫、「哭諫」無效後,遂於1936年12月12日清晨,毅然採取軍事行動,在臨潼華清池武裝扣留了蔣介石,同時扣押了陳誠等來陝的幾十名軍政要員。這就是西安事變。事變發生的當天,張、楊通電全國,說明被迫發動事變是為了敦促蔣介石進行抗戰,提出了改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內戰、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等八項抗日主張。事變發生以後,中國共產黨應張、楊邀請,派周恩來等到西安參加談判。經過多方努力,蔣介石接受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主張。25日,蔣介石被釋放並由張學良親自護送回南京。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變的樞紐。從此,十年內戰的局面基本結束,國內和平初步實現,為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創造了條件

楊虎城在西安事變後被蔣介石逼令辭職「出洋考察」,後回國被囚禁,1949年9月重慶解放前夕慘遭殺害。

G. 告訴我關於九一八事變的小故事。急~~

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日軍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由於東北軍執行「不抵抗政策」,當晚日軍便攻佔北大營,次日佔領整個沈陽城。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日本對中國東北垂涎已久。「九一八」事變前,它已通過日俄戰爭奪取了旅順、大連和滿洲鐵路沿線並派兵駐扎,這正是它能夠陰謀進行事變的前提。

在1927年夏,日本內閣就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訂了《對華政策綱領》,露骨地聲稱中國東北「在(日本)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關系」。同年7月,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公然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從而確立了以「滿蒙」為侵略基地的狂妄戰略。

從1929年起,日軍陸軍參謀本部和關東軍在中國東北三省先後秘密組織了四次「參謀旅行」,偵察情況,制定了侵略中國東北的作戰方案。1931年6月,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和陸軍省制定「滿蒙問題解決方案大綱」,確定了以武力侵佔中國東北的具體步驟;7月,陸軍參謀本部把攻城重炮秘密調運至沈陽,對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8月,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在日本全國師團長會議上叫嚷:滿蒙問題只有用武力解決。隨後進一步做了發動此次戰爭的各種准備。

創作反映九一八事變歌曲《松花江上》的作曲家張寒暉(1902-1946)。

「九一八」事變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

「九一八」事變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紛紛要求抗日,反對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主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影響下,東北人民奮起抵抗,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先後出現了東北義勇軍和各種抗日武裝。1936年2月,東北各抗日部隊統一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聯軍團結廣大群眾, 進一步開展了廣泛持久的抗日武裝斗爭,有力地配合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抗戰。

「九一八」事變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國主義為了吞並中國、稱霸亞洲及太平洋地區而採取的一個蓄謀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驟。早在1927年夏,日本內閣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訂了《對華政策綱領》,露骨地聲稱中國東北「在(日本)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關系」。同年7月,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公然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從而確立了以「滿蒙」為侵略基地的狂妄戰略。1931年,日本軍部秘密制訂了有關侵略我國東北的方針、步驟和措施。在完成了發動侵略戰爭的周密准備之後,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揭開了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

H. 918事件的故事,400字左右.

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日本逐步確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征服專中國必先征服「滿蒙」的屬戰略方針。
1930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為了轉移日益激化的國內階級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華的步伐,於1931年7月和8月在東北製造了「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
9月18日,日本又製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
當晚10時許,日本關東軍島本大隊川島中隊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數人,在沈陽北大營南約800米的柳條湖附近,將南滿鐵路一段路軌炸毀。
日軍在此布置了一個假現場,擺了3具身穿中國士兵服的屍體,反誣是中國軍隊破壞鐵路。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即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發動進攻。
次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五大隊由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斗。
5時半,東北軍第七旅退到沈陽東山嘴子,日軍佔領北大營。戰斗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I. 918事件故事簡短些.

九一八事變(又稱沈陽事變;日本稱滿洲事變,因中國東北被日本稱作滿洲)指內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容爆發的一次軍事沖突和政治事件。沖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這次事件爆發後的幾年時間內,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