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關於不敢的名人故事

關於不敢的名人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06 12:40:35

A. 名人不敢大膽質疑而錯過真理的故事

沃泰默在研究胰液的分泌如何調節時,在出現與權威相反的結果後,囿於定版論,錯過真理,被別人權捷足先登~(簡述而已,詳細的可以去網上搜索🔍這個故事……)曾經對這個問題有過疑問的還有巴甫洛夫,但未敢質疑,後來曾深表遺憾……

B. 急需我國歷史上關於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三個名人故事

1,滿門忠烈絕食而死的南宋孤臣謝枋得。

謝枋得活動於宋末元初,他是東坡先生的忠實粉絲,因喜歡東坡詩「溪上青山三百疊」之句,又號疊山。平常里與他人談論古今治亂國家事,一定會掀起青髯,抵進桌案,作勢欲起,慷慨激昂,把忠義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因為喜歡直言,所以常常得罪權臣。

寶祐五年,謝枋得主持建寧府考試,他以指責誤國權臣賈似道自命考題,結果被貶到基層軍隊服役,元人南下後,謝枋得多次組織義勇軍堅持抗元,但由於南宋奸臣當道,國防軍節節敗退,謝枋得回天乏術,南宋滅亡後,謝枋得流落民間。

做為南宋遺民,謝枋得鐵骨錚錚,他隱姓埋名,寄宿在旅館之中,每天身著麻衣麻鞋,向著東方號淘大哭,憑吊故國,追撫往事。後以占卜為生,謝枋得為人占卜,只取米、面、鞋,如果有人送他銀兩,他都敬謝不取,過著清淡而貧寒的生活。

元朝建立後,急於徵召宋朝舊臣為官,以顯示新政府延攬人才求賢若渴的胸襟,謝枋得在二十二名被推薦的南宋官員中排名第一,謝枋得堅辭不就,後行省丞相帶著聖旨徵召,謝枋得以巢父、許由自勉,他推辭的理由非常古怪,我謝枋得的名字很不吉祥,恐有污新朝聖化,所以不敢奉詔。後昔日同僚今朝新貴尚書留夢炎再次推薦他,謝枋得寫信給留夢炎嚴詞謝絕,還是沒有出山。

2,譚嗣同笑迎死亡。

1898年,光緒皇帝決定變法,譚嗣同成了主要助手。不料慈禧太後又發動了政變,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維新人士。康有為等人逃走了。譚嗣同沒有跑,他說:「各國的變法,沒有不流血而成功的。現在中國還沒有人為變法而流血,這是國家不能強盛的原因。如果要有人流血,就從我開始吧!」

譚嗣同被捕以後,毫無懼色,在監獄中寫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他被押到刑場受刑前,大聲喊著:「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位笑迎死亡的義士,心裡裝著祖國。

3,岳飛精忠報國。

紹興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毀和約南侵,岳飛奮起抗戰,大破金兵於蔡州、陳州、潁州,鄭州、西京、蒿州、許州、孟州、衛州、懷州、郾城等地,並在順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朱仙鎮大捷,威振敵膽、金兀術嘆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正當岳飛所向披摩,抗金取得節節勝利之際,宋高宗於紹興十年七月十七日連下十二道金牌,強令岳飛班師。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檜為剪除和談障礙,指使萬俟萵上章誣篾一貫主戰的岳飛「謀反」,收買王俊作假證,十月將岳飛父子和部將張憲關進杭州大理寺。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岳飛父子和張憲誣害,岳飛寧死不屈,臨刑前揮筆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

4,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臨刑前,監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麼鬼話!"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5,朱自清餓死不食救濟糧。

抗日戰爭結束後,美國政府一方面支持蔣中正發動內戰,一方面又利用簽訂條約的辦法在中國獲取了許多特權,還加緊武裝戰敗國日本,對中國重新構成威脅。當時社會上物價上漲,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飢餓和死亡線上掙扎。人民對美國和國民政府十分不滿,反抗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為了支持蔣中正,就運來了一些麵粉,說要「救濟」中國人,好讓中國人「感謝」美國,不反對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國的用心,認為美國的救濟是對中國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學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莊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堅決拒絕美國的「援助」,不領美國的麵粉。當時,朱自清正患嚴重的胃病,身體非常瘦弱,體重還不到40公斤,經常嘔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領救濟粉意味著每月生活費要減少600萬法幣,生活更加困難。可是為了維護中國的尊嚴,他堅決拒絕那些別有用心的「賞賜」。他在日記中寫道:「堅信我的簽名之舉是正確的。因為反對美國武裝日本的政策,要採取直接的行動,就不應該逃避自己的責任。」兩個月後,朱自清困貧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寧肯挨餓而死,也不肯領帶侮辱性的「救濟」,表現了一個中國人應有的尊嚴。

C. 有關冷靜的名人故事,一定要是關於冷靜 故事(3個以上)

1.周總理妙對外國記者

一位西方記者問周總理:「請問總理先生,現在的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麼提這種問題?大家都關注周總理怎樣回答。周總理肯定地說:「有!」 全場嘩然,議論紛紛。周總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補充說了一句:「中國的妓女在我國台灣省。」頓時掌聲雷動。

這位記者的提問是非常陰毒的,他設計了一個圈套給周總理鑽。中國解放以後封閉了內地所有的妓院,原來的妓女經過改造都已經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位記者想:問「中國有沒有妓女」這個問題,你周恩來一定會說「沒有」。

一旦你真的這樣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會緊接著說「台灣有妓女」,這個時候你總不能說「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這個提問的陰毒就在這里。當然周總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倆,這樣回答既識破了分裂中國領土的險惡用心,也反襯出大陸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台灣的對比。

周總理考慮問題周密細致,同時又那麼快速反應,你不佩服他也難啊!

2.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重的就像一個大人,聽到老師講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內涵,從此手裡放不下書本,甚至到了忘記了飢渴,冷熱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3.淝水之戰

謝安在淝水之戰時下棋,時苻堅強盛,疆埸多虞,諸將敗退相繼。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應機征討,所在克捷。拜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建昌縣公。堅後率眾,號百萬,次於淮肥,京師震恐。加安征討大都督。玄入問計,安夷然無懼色,答曰:「已別有旨。」

既而寂然。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安遂命駕出山墅,親朋畢集,方與玄圍棋賭別墅。安常棋劣於玄,是日玄懼,便為敵手而又不勝。 安顧謂其甥羊曇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至夜乃還,指授將帥,各當其任。

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床上,了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雲:「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以總統功,進拜太保。

4.抗日「亡國論」

從中國現代史中,冷靜處事的典型事例令人信服,而且都收到了極好的社會效果。例如:對於抗日戰爭,一些人在日軍的瘋狂侵略面前驚慌失措,不敢反抗,拋出了「亡國論」;另一些人熱血沸騰,急於求勝,提出了「速勝論」。

其實,這兩種論調都是極不冷靜的表現,只有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及其冷靜的態度,根據當時的國內國際形勢,做出了科學的判斷——打持久戰。事實雄辯地證實了這個論斷,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終於將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

5.西安事變

我黨對「西安事變」的處理意見,更是冷靜中的冷靜,就連蔣介石亦感到意外,只要答應抗日,組成統一戰線,既可放蔣回到南京,還可服從蔣的抗日領導,逼蔣抗日,達到了張楊兵諫的目的,最終解救了中華民族。

(3)關於不敢的名人故事擴展閱讀:

冷靜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ěng jìng。指人少而靜,不熱鬧或是人沉著而不感情用事。語出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折:「俺則這等吃酒可不冷靜!」

D. 關於名人失敗的例子

1、馬雲
馬雲在阿里赴美上市之前,曾創立的海博翻譯和海博網路,皆以失敗告終,後回來他才開始創業公司答——阿里巴巴。

E. 關於自強不息的名人故事

1、《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是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者,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5)關於不敢的名人故事擴展閱讀

陳平(?-前178年),漢族,陽武戶牖鄉(今河南省原陽縣)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史記》稱之為陳丞相。

少時喜讀書,有大志,曾為鄉里分肉,甚均,父老贊之,他感慨地說:「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漢高祖死後,呂後以陳平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前189),與王陵並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後陳平擢為右丞相,但因呂後大封諸呂為王,陳平被削奪實權。呂後死,陳平與太尉周勃合謀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代王為文帝(漢文帝)。

文帝初,陳平讓位周勃,徙為左丞相,因明於職守,受到文帝贊賞。不久周勃罷相,陳平專為丞相。 孝文二年死。曲逆侯(今河北順平東),死後謚獻侯。

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生於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東晉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書聖」王羲之第七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

王獻之少負盛名,才華過人。歷任州主簿、秘書郎、司徒長史、吳興太守、中書令等職,為與族弟王珉區分,人稱「大令」。他先後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為妻。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獻之病逝,年僅四十三歲。隆安元年(397年),追贈侍中、特進、光祿大夫、太宰,謚號「憲」。

F. 求名人克服恐懼的小故事 越多越好

克里蒙·斯通,美國最有錢的人之一,美國聯合保險公司的董事長。他說他成功的奧秘是一種叫做「積極人生觀」的東西。積極人生觀的英文是POSITIVEMENTAL斯通生於1902年,童年時家在芝加哥南區,他曾賣過報紙。斯通賣報時,有家餐館把他趕出來好幾次,但他還是一再地溜進去。那些客人見他這樣勇氣非凡,便勸阻餐館的人不要再踢他出去。結果他的屁股被踢得很疼,口袋卻裝滿了錢。

這事不免令他深思:「哪一點我做對了呢?」「哪一點我做錯了呢?下次我該怎樣處理同樣的情形呢?」他一生中都在這樣地問自己。

斯通很小時父親就去世了,他由母親撫養長大。他母親對他個性的形成有著很深的影響。

斯通的母親替人縫衣服,幹了好幾年,存了一點錢。還在小克里蒙十幾歲的時候,她就把錢投到底特律的一家小保險經紀社。這個保險經紀社替底特律的美國傷損保險公司推銷意外保險和健康保險:每推銷出一筆保險,它就收到一筆傭金——它唯一的收入。它僅有的財產是一間租來的、積滿灰塵的小辦公室。推鎖員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斯通的母親。她第一天一點成績也沒有。然後,她來到底特律最大的銀行,一位高級職員買了保險,又准許她在大樓里自由走動,結果那天共有44個人向她買了保險。

這個經紀社發展起來了。斯通16歲念中學時那個夏天,他也試著出去推銷保險。他的母親指導他去一棟大樓,從頭到尾向他交代了一遍。但是他犯怵了。這時,當年賣報紙的情景又重現在他眼前,於是他站在那棟大樓外的人行道上,一面發抖,一面默默念著自己信奉的座右銘:「如果你做了,沒有損失,還可能有大收獲,那就下手去做。馬上就做!」

於是他做了。他像當年賣報紙被踢出餐館那樣壯著膽子走進大樓。他沒有被踢出來。每一間辦公室他都去了。那天,只有兩個人向他買了保險。以推銷數量來說,他是失敗的,但在了解自己和推銷術方面,他收獲不小。回家的時候,斯通賺了幾元傭金,覺得已經不錯了,他知道他有克服恐懼的那種勇氣,而且他還想出了克服恐懼的技巧。

第二天,他賣出了4份保險。第三天,6份。他的事業開始了。

那個假期及後來放假的日子裡,他繼續替母親推銷健康保險和意外保險。他居然創造了一天10份的好成績,後來一天15份,20份。他分析自己:為什麼成功了?他終於發覺,因為他有了「積極人生觀」。

他還是個中學生,但每天賺的錢已經比校長的還要多,因此他辦了退學手續。

不過他以後還是把中學的課程補完,拿到了文憑;他還進了大學法律系,但沒有念完。

他走遍了密歇根,每天的平均紀錄是30份,在有些城市達40份。不管怎麼說,他的PMA的確是相當有效的。

20歲的時候,他搬到芝加哥,開了一家保險經紀社——「聯合登記保險公司」,全社只有他一人。他決心使這個公司辦得跟它的名稱一樣堂皇。開業的第一天,他銷出了54份保險。開市大吉,斯通信心十足。然後開始在其它地區擴展,事業一天比一天興旺。而有一天,幾乎叫人不敢相信:創造了122份的紀錄!經過了4年的自我訓練、自我策勵之後,他達到了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更可喜的是,以前買了保險的人,到期又要求繼續下去,不必再花力氣,傭金源源而來。

早期的成功使斯通得出了一個原則:開始的時候不要圖快,要把根基打穩,一切都要靠自己。現在他有辦法招收其他的推銷員了。

他在芝加哥一家報紙上登了一則招聘廣告:「學習的絕好機會……」僅伊利諾斯一州就有許多人回信應征,他從中挑選了一些。
中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1866-1925年)在一次革命行動失敗後.轉移到上海重振旗鼓.等候時機東山再起.
有一天.幾個革命同志閑來無聊.湊了4個人打麻將娛樂.不巧.被孫中山撞見了.他們自知犯錯.一陣驚慌.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
面對如此尷尬場面.孫中山不但繼續叫他們打下去.而且還笑著說:[打吧.打麻將很像我們革命起義.這一局輸了沒啥關系.可寄希望於下一局.永遠充滿了機會.永遠充滿了希望."
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當了臨時大總統.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參議院出席一個重要會議.然而.大門前執勤的衛兵.見來人衣衫簡單.便攔住他.並厲聲叫道:[今天有重要會議.只有大總統和議員們才能進去.你這個大膽的人要進去干什麼?快走!快走!否則.大總統看見了會動怒.一定會懲罰你的!"
孫中山聽罷.不禁笑了.反問道:[你怎麼知道大總統會生氣的?"一邊說著.一邊出示了自己的證件.
衛兵一看證件.才知道這個普通著裝的人竟是大總統.驚恐之下.衛兵撲倒在地.連連請罪.
孫中山急忙扶衛兵起身.並幽默地說:[你不要害怕.我不會打你的."
2. 竺可楨
民國時期.科學家竺可楨在浙江大學任校長.深受師生的愛戴.
一天.在聯歡會的節目單上.有[校長訓話".
竺可楨一看.感到在聯歡會上來個[訓話".實在不妙.於是.他在講話時說:[同學們.`訓`字從言從川.是信口開河也."
大家聽了.鬨堂大笑.
3.馮玉祥
馮玉祥(1882-1948年)生平讀書十分用功.他當士兵時.一有空就讀書.有時竟徹夜不眠.晚上讀書.為了不影響他人睡覺.就找來個大木箱.開個口子.把頭伸進去.借微弱的燈光看書.
馮玉祥擔任旅長時.駐軍湖南常德.規定每日早晨讀英語2小時.學習時.關上大門.門外懸一塊牌子.上面寫[馮玉祥死了".拒絕外人進入.學習完畢.門上字牌則換成[馮玉祥活了".
馮玉祥對不遵守時間的人深惡痛絕.
1927年.因為汪精衛不守會議時間.開會經常缺席.遲到.馮玉祥一怒之下.編成一副對聯送給了他:
一桌子點心.半桌子水果.哪知民間疾苦
兩點鍾開會.四點鍾到齊.豈是革命精神
當年馮玉祥有個軍事顧問叫烏斯馬諾夫.他特別喜歡打聽西北軍的事情.還常常纏著馮玉祥問這問那.開始問一些西北軍的一般情況.漸漸涉及行政的人事安排.這天烏斯馬諾又向馮玉祥問一些事.馮玉祥不悅地說:[顧問先生.你知道在我們中國.`顧問`兩個字當什麼講嗎?"
烏斯馬諾夫搖了搖頭:[不知道."
馮玉祥告訴他說:[顧者看也.問者問話也.顧問者.就是當我看著你.有話問你的時候.你答復就是了."
抗戰時期.馮玉祥居住在重慶市郊的歌樂山.當地多為高級軍政長官的住宅.普通老百姓不敢擔任保長.馮玉祥遂自薦當了保長.他熱心服務.頗得居民好評.
有一天.某部隊一連士兵進駐該地.連長來找保長辦官差.借用民房.借桌椅用具.因不滿意而橫加指責.
馮玉祥身穿藍粗布褲褂.頭上纏一塊白布.這是四川農民的標准裝束.他見連長發火.
便彎腰深深一鞠躬.道:[大人.辛苦了!這個地方住了許多當官的.差事實在不好辦.臨時駐防.將就一點就是了."
連長一聽.大怒道:[要你來教訓我!你這個保長架子可不小!"
馮玉祥微笑回答:[不敢.我從前也當過兵.從來不願打擾老百姓."
連長問:[你還干過什麼?"
[排長.連長也干過.營長.團長也干過."
那位連長起立.略顯客氣說:[你還干過什麼?"
馮不慌不忙.仍然微笑說:[師長.軍長也干過.還干過幾天總司令."
連長細看這個大塊頭.突然如夢初醒.雙腳一並:[你是馮副委員長?部下該死.請副委員長處分!"
馮玉祥再一鞠躬:[大人請坐!在軍委會我是副委員長.在這里我是保長.理應侍候大人."幾句話說得這位連長誠惶誠恐無地自容.匆匆退出.
4.魯 迅
廣州的一些進步青年創辦的[南中國"文學社.希望魯迅(1881-1936年)給他們的
創刊號撰稿.魯迅說:[文章還是你們自己先寫好.我以後再寫.免得人說魯迅來到廣州就找青年來為自己捧場了."
青年們說:[我們都是窮學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銷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
魯迅風趣而又嚴肅地說:[要刊物銷路好也很容易.你們可以寫文章罵我.罵我的刊物也是銷路好的."
30年代.某些作家的主觀主義毛病很厲害.一次.有人請魯迅談談這一問題.魯迅一開始笑而不答.過了一會兒.講了兩個故事:
金扁擔
有個農民.每天都得挑水.一天.他忽然想起.皇帝用什麼挑水吃的呢?自己又接著回
答:一定用金扁擔.
吃柿餅
有個農婦.一天清晨醒來.覺得餓.她想.皇後娘娘該是怎樣享福的呢?一定是一覺醒來就叫:[大姐.拿一個柿餅來吃吃."
1934年.國民黨北平市長袁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學.男女同泳.
魯迅先生聽到這件事.對幾個青年朋友說:[男女不準同學.同泳.那男女一同呼吸空氣.淆亂乾坤.豈非比同學同泳更嚴重!袁良市長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後男女出門.各戴一個防毒面具.既免空氣流通.又不拋頭露面.這樣,每個都是.喏!喏!"說著.魯迅先生把頭微微後仰.用手模擬著防毒面具的
管子 大家被魯迅先生的言談動作逗得哈哈大笑.
1934年.<人世間>雜志開辟了[作家訪問記"的專欄.並配合刊出接受采訪的作家的肖像.該雜志的編輯寫信給魯迅.要求應允前去采訪.並以書房為背景拍一張照片.再拍一張魯迅與許廣平.周海嬰的合照.魯迅寫了一封十分幽默的信予以拒絕:
[作家之名頗美.昔不自重.曾以為不妨濫竽其例.近來悄悄醒悟.已羞言之.頭腦里並無思想.寓中亦無書齋.`夫人及公子`更與文壇無涉.雅命三種.皆不敢承.倘先生他日另作[偽作家小傳"時.當羅列圖書.擺起架子.掃地歡迎也."
5.老 舍
抗戰期間.北新書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1899-1966年)催過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時.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帶戲曲味的答催稿信:
元帥發來緊急令:內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提槍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馬來!參見元帥.帶來多少人馬?2000來個字!還都是老弱殘兵!後帳休息!得令!
正是:旌旗明明.殺氣滿山頭!
老舍40歲時曾寫了個質朴自謙.妙趣橫生的自傳.全文如下:
舒舍予.字老舍.現年四十歲.面黃無須.生於北平.三歲失怙.可謂無父,志學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篇.不求甚解.繼學師范.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甚難發財.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亦甘於寒賤也.二十七歲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
博大家一笑.沒什麼了不得.三十四歲結婚.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閑時喜養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所獲並不著急.教書作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後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有點出息.
一次老舍家裡來了許多青年人.請教怎樣寫詩.老舍說:
[我不會寫詩.只是瞎湊而已."
有人提議.請老舍當場[瞎湊"一首.
大雨冼星海.長虹萬籟天,
冰瑩成舍我.碧野林風眠.
老舍隨口吟了這首別致的五言絕句.寥寥20字把8位人們熟悉並稱道的文藝家的名字.[瞎湊"在一起.形象鮮明.意境開闊.餘味無窮.青年們聽了.無不贊嘆叫絕.
詩中提到的大雨即孫大雨.現代詩人.文學翻譯家.冼星海即冼星海.人民音樂家.高長虹是現代名人.萬籟天是戲劇.電影工作者.冰瑩.現代女作家.湖南人.成舍我曾任重慶<新蜀報>總編輯.碧野是當代作家.林風眠是畫家.
作家樓適夷(1905年生)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寫些什麼?"樓適夷問道.
滿族出身的老舍笑著說:[我正在當`奴才`.給我們的`皇帝`潤色稿子呢!"
一陣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項新任務--為中國末代皇帝溥儀修改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G. 關於嘗試的名人故事。

1,鍾離意為民試葯

漢光武帝時期,會稽爆發了一場大瘟疫,幾天之內就死了一萬多人。面對這種慘景,縣令鍾離意寢食不安,他不住地責備自己:「百姓遭難,我無法解救,還算什麼父母官!」

鍾離意不顧被感染的危險,一家又一家地去慰問病人和家屬,並下令用重金招募醫生研製新葯。幾天之後,新葯研製出來了,就是不敢馬上給病人喝,

這時鍾離意說:「這不是很簡單嗎?讓我來試就是了。」說完,不顧大家竭力阻擋,伸手奪過葯就喝了下去。他喝過之後,沒有中毒的跡象,於是葯就被分發了下去。很快,瘟疫被控制了,鍾離意緊皺的眉頭也舒展開了。

2, 海爾的啟示

現在的中國恐怕沒有人不知道海爾:海爾空調、海爾冰箱、海爾洗衣機,你能一連串兒說出好多海爾電器。確實,海爾在今天可謂是家喻戶曉、舉世聞名,它在歐、美、亞、中東都建立了生產基地,銷售網路遍布全球。

3,愛迪生尋找燈絲

愛迪生可以說是19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家,他的名字和一系列輝煌的成就聯系在一起。但是在他的成功背後,其實卻經歷過許許多多失敗的嘗試。據說他在研究電燈的過程中有過上千次失敗的記錄。1877年愛迪生開始了改革弧光燈的試驗,

為了使實驗達到滿意效果,需要尋找一種能經住2000度的高溫燃燒1000小時以上的燈絲。愛迪生開始了艱苦的尋找過程。他先後做了1600種不同的試驗,試用了各種各樣的物質。

4,肯德基的故事

凡是去過肯德基的人都會看到一個外國老人的標志:身穿白西裝,態度和藹可親。他就是桑德斯上校,一個65歲才開始他的事業的人。桑德斯上校退役後,身無分文,拿到的平生第一筆救濟金只有105美元。

接下來的兩年裡,桑德斯駕著自己那輛「老爺車」,穿著可笑的白西裝,踏遍美國的每一個角落,逢人便叫賣他的秘方。他被拒絕了1009次,直到第1010次,他才聽到一聲「同意」。許多年後,「肯德基」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

5,儒勒·凡爾納的故事

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他一生共寫了104部科幻小說。但是,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氣球上的星期五》曾經接連被15家出版社退稿。他失望極了,打算將書稿付之一炬。他的妻子及時阻止了他,給了他很多鼓勵。

有時,生活中的失敗和否定會接二連三地到來,也許每個人都會產生對自己的懷疑,但是最終獲得成功的人只是多堅持了一下,再嘗試了一次,結果他們征服了命運。因此,在我們心灰意冷,想要放棄時,不妨對自己說:再試一次。

H. 關於名人緊張的故事

關於名人怯場復的事兒挺多的制,名人也是人,光鮮背後也有緊張:
丘吉爾當年在演講台上臉色發白、四肢顫抖,直到被轟下台去,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每次演講他都覺得胃裡像放著一塊冰;
林肯在最初走上演講台時恐懼得甚至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美國的雄辯家查理斯初次登台時兩個膝蓋抖得不停地相碰;
印度聖雄甘地首次演講不敢看聽眾;大科學家牛頓承認自己在演講前抖動不已,大喊大叫……
沈從文第一次走上講台時,慕名而來聽課的人很多,他竟緊張得不知說什麼了。很久之後,他才慢慢平靜下來,開始講課。然而原本要講授一個課時內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地10分鍾就說完了。可是,離下課時間還早呢!他再次陷入窘境,後來他急中生智,轉身在黑板上寫了一句話:「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全場爆發出一陣善意的笑聲。

I. 關於名人的故事

1、貝多芬的事跡:

大作曲家貝多芬由於貧窮沒能上大學,十七歲是患了傷寒和天花病,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在愛情上也屢受挫折。在這種情況下,貝多芬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與命運的頑強搏鬥中,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沒有嚇倒他,反而成了他獲得強大生命力的磁場。

(9)關於不敢的名人故事擴展閱讀

狹義上的名人,指[celebrity;bigbug (name);famous personage;guiding (leading) light;notable] 知名人士;傑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顯要人物。

廣義上的名人,指一定范圍內有高知名度的人。這里的范圍是相對的,小到鄰里、單位部門,大到國家、世界,在其相對的范圍為眾人熟知的都可稱之為名人。

名人的名氣大小通常與其所從事的職業有較大的關系,如政治人物、軍人、科學家、企業家、作家、運動員、演員、歌手、藝術家等。事實上,名人可以是各行各業的人。

但是也有一些名人是通過社會事件出名的,可以是好人,可以是壞人,可以是英雄,可以是丑角,只是因為他/她的行為吸引了公眾眼球而已。然而成為名人也未必是好事,有句俗語「人怕出名豬怕壯」。而惡名滾滾也是為眾人所排斥的。一個人的名氣,還是要能夠體現積極的社會價值、並且與他的實力相稱。

J. 關於名人不向命運低頭的故事

1、祖沖之,

南朝的祖沖之,在當時極其簡陋的條件下,靠一片片小竹片進行大量復雜的計算,一遍又一遍,歷經無數次失敗,終於在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

2、愛迪生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做了無數次失敗的實驗,總共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最終才確定用鎢絲來做燈絲,提高了電燈的使用壽命。

3、小仲馬

法國作家小仲馬,不靠其父之名氣,決定用自己的實力取得一番成就,他一次次地往報社寄稿,卻都被報社退了回來,但他沒有因此而失望,仍繼續創作,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著成了成名之作《茶花女》。

4、談遷

我國明代的談遷用27年的時間編成了五百萬字的《國榷》初稿,而被貪婪之徒偷走,他忍受這沉重的打擊,埋頭書案又干十年,再次寫成《國榷》的第二稿。之後又經過三年的補充、修改,才最後定稿。可以說談遷一生為寫此書嘔心瀝血,九死而不悔。"

5、貝多芬

大作曲家貝多芬由於貧窮沒能上大學,十七歲是患了傷寒和天花病,二十六歲,不幸失去了聽覺,在愛情上也屢受挫折。在這種情況下,貝多芬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在與命運的頑強搏鬥中,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沒有嚇倒他,反而成了他獲得強大生命力的磁場。

6、約翰·法郎索亞·米勒

法國畫家約翰·法郎索亞·米勒,年輕時的作品一幅也賣不出去,他陷在貧窮與絕望的深淵里。後來,他遷居鄉間。雖然他仍然未能擺脫貧困的厄運,但是他並沒有停止作畫,從此他的畫更多表達美麗的大自然和淳樸的農民。

其中《播種》、《拾落穗》等作品,還成為美術畫廊上的不朽之作。如果他沒有那種不怕不棄、奮勇前進的精神,是永遠都不會誕生出不朽之作。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