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感動故事
㈠ 求姐姐與弟弟小時候兩個人之間的感人故事
點點滴滴的事情,長大後回憶起來總會覺得很溫馨和感動,雖然都是些日常小事,也許還是打打鬧鬧的長大
這些事情沒有經歷過,僅是聽說是不會感受到的
㈡ 66老人照顧癱瘓弟弟30多年,不離不棄!這背後有哪些讓人淚目的故事
66歲老人照顧癱瘓,弟弟30多年不離不棄,這背後是肯定有許多讓人淚目的故事,這一樁樁一件件的感人故事總是讓我們驚心動魄,接下來小編將與大家一同探討探討這些屬於老人的淚目故事。
弟弟柯本初很感激姐姐這樣對他的幫助。他也曾說過要是沒有姐姐的話,或許自己活不到今天。面對親情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如此堅持呢?但這是我們的榜樣,面對親人我們應該多的是關愛,多的更是默默無聞的堅持。30年的堅持讓我們每一個人由衷的感動、由衷的佩服、由衷的贊嘆。
㈢ 我家弟弟的故事一等獎作文
轉眼,弟弟不理我已經二個多月了,但是,我還是放不下他。18號那天,是弟弟的生日,我祝他生日快樂,他還是沒有理我。20號那天,我又問他,生日過得怎麼樣。本來,以為他依舊不會理我的,沒想到,他居然回我信息了!但是,看後,我的心都涼了。他回我「叫你滾!還和我說什麼話!」這還不如不回我的話哪。那晚,我幾乎一晚沒睡著,臉附近的枕巾都被淚水浸濕了。
我以為,經過了這一次,我會慢慢的把他忘掉,沒想到,23號那天,我碰到了一件事情,讓我知道,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忘不了他了。事情是這樣的。那天早上,我出來得早了點,就沒座每天的班車,我座了其他的一趟車,上車後,無意中,看到了一個人,天,當時看得我幾乎失去理智,當時就有想沖上去抱住他的想法,因為,他長得太像我整日思念的弟弟了!幸好,最終,殘存的理智告訴我,絕對不可以!於是,我決定,尾隨他。我和他保持距離,尾隨他到了他的學校。啊,居然是一所初中,看來,他也就14歲吧。可惜,我沒能進到學校裡面去。我在校門口,傻站了很久,突然意識到,我得去上班哪!趕緊直奔單位,結果,遲到了足足一個多小時!(註:他下車的車站,距離我本該下車的車站,有好多站哪!)
事後,我分析了一下自己尾隨他的原因,得出的結論是,他和我心裡的弟弟長得幾乎一模一樣。所以,我又一次認識到,雖然弟弟不理我了,但是,在我心裡,是真的放不下他。
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看河馬的博克,而且,居然成了他的忠實觀眾,所以,總催著他更新他的博克,那天,他說,催什麼,你也寫幾千字看看!於是,我便有了一個想法,我決定把我和我弟弟的事情寫下來,讓自己重新認識一下自己,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交待。
㈣ 講一個姐姐和傻弟弟的感人故事
從前有一個智障姐姐,和一個傻缺弟弟,同時掉進了,水裡,死了。
㈤ 哥哥和弟弟鬧矛盾最後被弟弟感動的故事
哥哥和弟鬧矛盾對對的也感動了因為弟弟對哥哥太好了
㈥ 催人淚下最感人的故事
聽著卡農看最好。
Pachelbel,德國人。在他10幾歲的時候,戰亂使他淪為孤兒。流浪到英國的他被英國一個小村莊的天天在教堂彈琴的琴師收養,之後他天
天聽那個他彈琴,耳濡目染也學會了鋼琴。
在他們旁邊的鎮上上有一個女孩子叫Barbara Gabler,家裡有錢有勢,Barbara Gabler也是鎮上最漂亮的女孩,但自從到教堂聽了
Pachelbel彈的曲子,就愛上了他。很多有錢人上門向Barbara Gabler提親都被拒絕了,因為Barbara Gabler心裡只喜歡Pachelbel。但女孩子
嘛,都比較害羞,從小被寵到大的Barbara Gabler一直不敢向Pachelbel表白,後來Barbara Gabler就找了個理由,說要去Pachelbel那裡學鋼
琴,她對Pachelbel說自己熱愛音樂,希望可以拜師學藝。Pachelbel很高興的收下了這個徒弟。但Barbara Gabler她的目的並不是彈琴,所以
幾乎不把經歷花費在鋼琴上,遭到了Pachelbel一再的責罵。Barbara Gabler心裡委屈,但還是一直跟著Pachelbel,希望Pachelbel能明白自己
的心意。
終於有一天~Pachelbel對Barbara Gabler說:「你走吧,你真的不適合彈鋼琴。而且你也不喜歡鋼琴。」Barbara Gabler聽後,對自己說
:「不要說我不行!Pachelbel。我回去一個要好好彈琴,半年後我要拿到本地的鋼琴第一名的!」(在Barbara Gabler的鎮上每年都會舉行一
次女孩鋼琴大賽)
半年裡,Barbara Gabler天天練習,餓了就叫家裡的用人送些吃的,困了就趴這睡一會。 半年一轉眼就過去了,Barbara Gabler參加了比
賽,之後果真的拿了獎。Barbara Gabler想拿這個獎杯去找Pachelbel並向他表達自己的愛意,但當她去找Pachelbel的時候,Pachelbel已經不
在了。當時戰亂,Pachelbel被征去打仗了,Barbara Gabler知道後,說:「好我等他回來」
就這樣Barbara Gabler等了Pachelbel整整3年多,在這期間村長的兒子看上了Barbara Gabler ,村長的兒子很清楚Barbara Gabler已經心
有所屬,就叫人從前線運回來一具碎屍體。說就是Pachelbel,Pachelbel沒有父母和親戚,沒有人可以對證,Barbara Gabler相信Pachelbel真
的已經死了,趴在"Pachelbel"的屍體上哭了3天3夜,那時,村長的兒子買了很多的禮物去找Barbara Gabler提親,Barbara Gabler沒有理睬。
在3天後的晚上,在當時Pachelbel教Barbara Gabler鋼琴的教堂里,Barbara Gabler割腕自殺了。
屏幕鏡頭一轉...
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離開的半年裡,他發現沒有Barbara Gabler在身邊自己找了很多很多的快樂,其實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失去了才
知道珍惜。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離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不知不覺的愛Barbara Gabler,只是因為她學琴不努力所以就埋沒的對她的
喜歡,當時他准備寫一首歌,做為向Barbara Gabler求婚的禮物,當他完成了卡農的1/3的時候。他被招去打仗了,在戰亂中。自己的生命多次
都是9死1生,每次想到心裡不舒服的時候都會想到Barbara Gabler,想到教她彈琴的日子...那段時光真是值得懷念啊。之後他完成了卡農的2/3在Barbara Gabler自殺後了第2個月,Pachelbel回到了村裡。他從村民的口中知道了Barbara Gabler的故事和她為自己做的所有事後,他
咆哮著,放聲大哭。他找到了Barbara Gabler的家人,問她現在葬在哪。她家裡人都不肯告訴Pachelbel,之後一次禮拜,Pachelbel招集他們村和Barbara Gabler村上所有的人,他坐在鋼琴前強忍著淚水,彈出了卡農「Canon(D Major)」彈後,在場的所有人沒有一個沒有落淚的。就在那天晚上,Pachelbel早那個教堂以同樣割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P.S:聽村的人說在Barbara Gabler死的那天晚上,教堂也想起的同樣的旋律那應該是Barbara Gabler發出的最後的聲音。
㈦ 一篇感人的故事
...兄弟的另一種詮釋
他出生的那年,計劃生育抓得正嚴,村裡有生二胎的人家,不是要躲到外地就是被罰款。只有他,是光明正大生下來的老二,並非家中有權有勢,而是因為他的哥哥患有先天性腦疾。俗話說,就是弱智。
一
母親揮著手裡的一根小竹竿,對他說:永遠不許碰弟弟,記住沒?因為擔心他會傷害弟弟。父母更不許他進他們的房間,即使是吃飯,也讓他在自己的小屋裡吃。他經常偷偷蹲在父母的房門外向屋裡望去,看到弟弟時,就笑得口水順著嘴角流了出來。
其實他很小的時候,也曾被深深疼愛過,只是當年齡相仿的孩子已經學會說話、走路時,他卻目光呆滯,講不出一個字來。檢查出是腦疾後,爺爺奶奶把怨氣撒到母親身上,母親便把委屈強加給了他,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打他一頓。
二
弟弟慢慢長大,已經開始牙牙學語。有幾次,弟弟伸著胳膊,蹣跚著向他走過來,他興奮得手舞足蹈,只是母親總會慌忙跑過來,把弟弟抱開。
看著別的孩子手裡拿著冰棒,他抿舔著唇,感到炎熱而口渴。那些孩子說:你學狗在地上爬,就把冰棒給你。他學了,可他們並沒有把冰棒給他,而是笑得前仰後合。
一向動作遲緩的他猛地從地上爬起來,像瘋了一樣劈手就搶,那些孩子都嚇呆了。他手裡拿著冰棒一腳深一腳淺地向家裡跑去,一路上,冰棒不斷融化,待他跑回家時,只剩下可憐的一點了。弟弟正在院子里玩,他趁著母親不在意,把冰棒舉到弟弟面前,說:吃,吃,弟吃。
母親看見他拿著一根小木棍向弟弟比畫,沖過來一把將他推開。他摔倒在地,僅剩的冰棒桿也掉在了地上,他痴痴地看了一會兒,哇的一聲哭了。
弟弟學會說話了,可是從沒人教他叫哥哥。他多希望自己能像所有的哥哥一樣,被弟弟叫一聲哥。為此,每當弟弟在院子里玩時,他就會在三米外的地方,吃力地大聲喊著哥、哥。他想讓弟弟聽到,讓弟弟學會叫他哥。一天他繼續喊著哥、哥時,母親沖他嚷:一邊玩去。這時,弟弟突然抬起頭看著他,竟然清晰地叫了一聲「哥」。
他從來沒有如此激動過——拍著巴掌跳起來,忽然跑過去,用力抱住弟弟,眼淚和口水一起流到弟弟身上。
三
他是從小被同學喊著「傻子他弟」長大的,他對這個稱謂憎惡至極。所以他看著總是對著他傻笑的哥哥,心中充滿厭惡。
一次他又因為「傻子他弟」這個稱呼和同學廝打起來,他被那個同學壓在身下,忽然對方的身體輕飄飄地離開了他,是哥哥出手了。
他從未見過哥哥使這么大的力氣,把那個男孩橫空舉起,摔在地上。男孩頓時在地上滾著喊疼。他害怕了,他們惹了禍,父親一定會揍他的。那一刻他恨透了母親,為什麼生一個傻子給他當哥哥。他用力推了哥哥一把,氣憤地吼:誰讓你多管閑事,你這個傻子。哥哥被推得抵到樹上,傻獃獃地看著他。
那天,父親讓他和哥哥並排請在地上,竹竿無情地落下來時,哥哥趴在了他的身上,忍痛顫抖地說:打,打我。
有一天,城裡的親戚帶來了他們沒有見過的糖果,母親分給他八塊,留給哥哥三塊,這樣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他理所當然地接受了。次日清晨,哥哥在窗外敲著玻璃對他傻笑,踮著腳把一隻手伸過來,臟兮兮的掌心裡是兩塊糖。他愣了愣,沒有接。哥哥再次伸手時,已變成三塊糖。是哥哥僅有的三塊糖,他含糊地說:吃,弟吃。
不知為什麼,這次他突然不想要了,哥哥著急得跺著腳說不出話來,乾脆把糖紙剝開,往他嘴裡塞。
當他吃下糖時,他清楚地看到哥哥眼裡流出了淚水。
四
弟弟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父母樂得合不攏嘴,哥哥也高興得又蹦又跳。其實哥哥並不明白什麼是大學,但是他知道,弟弟給家裡爭了氣,現在再也沒有人叫他傻子,而是叫他「君旺他哥」。
他離開家的前一天晚上,哥哥還是不肯進他的屋子,而是從窗外遞給他一個花布包。他打開,竟是幾套新衣服。都是幾年前姑姑給他們哥倆做的或是城裡的姨媽送的。
原來,這么多年,哥哥一直沒有穿過新衣服。可是,他和父母卻從未注意過。此刻,他才發現,哥哥穿在身上的衣服磨破了邊,褲子短得吊在腿上,滑稽得像個小丑。他鼻子微微發酸,這么多年,除了兒時的厭惡和長大後的忽視外,他還給過哥哥什麼呢?
哥哥還是多年前傻笑的模樣,只是眼裡多了幾分期待,他知道那是意味著什麼。盡管哥哥不知道他在不斷地長高,不知道衣服的款式已過時得他無法穿出門。但他還是假裝收下了衣服,高興地在身上比量著問:哥,好看不?哥哥很用力地點頭,笑的時候嘴巴咧得很大。
他在紙上寫了兩個字:「兄弟。」他指著「兄」字對哥哥說:這個字讀兄,兄就是哥哥;又指著「弟」字,這個字讀弟,弟弟就是我。「兄弟」的意思就是先有哥哥,才有弟弟。沒有你,就沒有我。
那天,他反復地教,哥哥卻堅持讀那兩個字為「弟兄」,不連續卻很堅決地讀:弟,兄。走出哥哥房門時,他哭了。哥哥是在告訴他,在哥哥心中,弟弟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弟,就沒有兄。
五
對一個農村孩子而言,大學生活顯得分外精彩,他幾乎忘記了自己還有個患腦疾的哥哥。
那次母親在郵局給他打電話時,哥哥一起去了。母親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末了,母親說:跟你哥也說幾句吧。哥哥接過電話後,許久沒有聲音,又是母親接過來,說:掛了吧,你哥哭了,他在胸口比畫著,意思是他想你。
他本想讓母親再把電話給哥哥,他想告訴哥哥,等自己回去教他寫字,給他帶只有城裡才有的糖果和點心,可是,他張了張嘴,卻應了句那就掛了吧。因為他看到寢室同學好奇的目光,他不想讓他們知道他有一個傻哥哥。暑假,他買了糖果和點心,路上,他塞了一塊糖在嘴裡,忽然想起兒時哥哥強行塞進他嘴裡的糖,忍不住喉頭發緊。糖在嘴裡泛著微微的苦澀。
第一次,他回到家裡就找哥哥,滿院子地喊:哥,哥,我回來了,看我給你帶什麼來了?只是,他再也沒有找到那個只會對著他傻笑的哥哥,那個年近三十還穿著吊腿褲子的哥哥。父親老淚縱橫,痛苦地告訴他:一個月前,你哥下河去救溺水的孩子,他自己也不會游泳,把孩子推上來,他就沒能上來……父親蹲在地上失聲痛苦著說,我們欠那孩子的太多了!
他一個人坐在河邊,對哥哥的記憶時而清晰,時而模糊。他從口袋裡掏出那張紙,上邊寫著「兄弟」,那是他的字;下邊是歪歪扭扭的不容易辨認的兩個字,只有他能看得出,是哥哥寫的——弟兄。
㈧ 求一篇感人至深的小故事,題材為兄弟之間的感情
他出生的那年,計劃生育抓得正嚴,村裡有生二胎的人家,不是要躲到外地就是被罰款。只有他,是光明正大生下來的老二,並非家中有權有勢,而是因為他的哥哥,先天性腦疾,俗話說,就是弱智。
1
母親揚著手裡一根小竹竿,對哥哥說,永遠不許碰弟弟,記住沒?因為擔心他會傷害弟弟,父母更不許他進他們的房間,即使是吃飯,也讓他單獨在自己的小屋裡吃。他經常偷偷蹲在父母的房門外向屋裡望去,看到弟弟時,就笑得口水順著嘴角流了出來。
其實他很小的時候,也曾被深深疼愛過,只是當年齡相仿的孩子已經學會說話走路時,他卻目光呆滯,講不出一個字來。檢查出是腦疾後,爺爺奶奶把怨氣撒到母親身上,母親便把委屈強加給了他,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挨上一頓打。
有時,母親在院子里抱著弟弟曬太陽。他小心翼翼地靠近,興奮地想摸摸弟弟的臉蛋,母親像逃避瘟疫一樣抱著弟弟閃到一邊,大聲呵斥他,不許碰弟弟,你想把病傳染給弟弟嗎?
一次,父母不在,他遠遠地看著姑姑懷里的弟弟,還是傻傻地笑,流著口水。姑姑心一酸,向他招手,說,來,摸摸弟弟的手。他卻迅速地躲開,口齒不清,斷斷續續地說,不……不摸,傳……傳染……
那天姑姑哭了。他伸手為姑姑擦眼淚,依舊在笑。
2
弟弟慢慢長大,已經牙牙學語,有幾次,弟弟伸著胳膊,蹣跚著向他走過來,他興奮得手舞足蹈,只是母親總會慌忙跑過來,把弟弟抱開。
看著別的孩子手裡拿著冰棒,他抿舔著唇,感到炎熱而口渴。那些孩子說,你學狗在地上爬,就把冰棒給你。他學了,可他們並沒有把冰棒給他,而是笑得前仰後合。
一向動作遲緩的他猛地從地上爬起來,像瘋了一樣劈手就搶,那些孩子都嚇呆了。他拿著冰棒高高低低地向家跑去,一路上,冰棒不斷融化,待他跑回家時,就只剩下可憐的一點了。弟弟正在院子里玩,他趁著母親沒注意,把冰棒舉到弟弟面前,說,吃,吃,弟吃。
母親只看著他拿著一根小木棍向弟弟比畫,沖過來一把將他推開。他摔倒在地,僅剩的冰棒桿也掉在了地上,他痴痴地看了一會兒,哇的一聲哭了。
弟弟學會叫人了,可是從沒人教他叫哥。他多希望,他能像所有的哥哥一樣,被弟弟叫一聲哥。為此,每當弟弟在院子里玩時,他就會在三米外的地方,吃力地大聲喊,哥,哥。他想讓弟弟聽到,讓弟弟學會叫他哥。一天,他繼續喊著哥,哥時,母親嚷他,一邊玩去。這時,弟弟突然抬起頭看著他,竟然清晰地叫了一聲哥。
他從來沒有如此激動過,拍著巴掌跳起來,忽然跑過去,用力抱住弟弟,眼淚和口水一起流到弟弟身上。
3
他是自小被別人喊著「傻子他弟」長大的,他對這個稱謂憎惡至極。所以他看著總是對著他傻笑的哥哥,心中充滿厭惡。
一次他又因為「傻子他弟」這個稱呼和別人廝打了起來,他被那個同學壓在身下,忽然對方的身體輕飄飄地離開了他,是哥哥。
他從未見過哥哥使過這么大的力氣,把那個男孩橫空舉起,摔在地上。男孩頓時在地上滾著喊疼。他害怕了,惹禍了,父親一定會揍他的。那一刻他恨透了母親,為什麼生一個傻子給他當哥哥。他用力推了哥哥一把,氣憤地吼,誰讓你多管閑事,你這個傻子。哥哥被推得抵到樹上,傻獃獃地看著他。
那天,父親讓他和哥哥並排跪在地上,竹竿無情地落下來時,哥哥趴在了他的身上。忍痛顫抖著說,打,打我。
沒幾天,城裡的親戚帶來了沒見過的糖果,母親分給他八塊,留給哥哥三塊,這樣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他理所當然地接受。次日清晨,哥哥在窗外敲著玻璃對他傻笑,踮著腳把一隻手伸過來,臟兮兮的掌心裡是兩塊糖。他愣了愣,沒有接。哥哥再次伸手時,已變成三塊糖。是哥哥僅有的三塊糖,他含糊地說,吃,弟吃。
不知為什麼,這次他突然不想要,哥哥著急得跺著腳說不出話來,乾脆把糖紙剝開,往他嘴裡塞。
當他吃下糖時,他清晰地看到哥哥眼裡,流出了淚水。
4
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父母樂得合不攏嘴,哥哥也高興得又蹦又跳。其實哥哥並不明白什麼是大學,但是他知道,弟弟給家裡爭了氣,現在再也沒有人叫他傻子,而是叫他「君旺他哥」。
他離開家的前一天晚上,哥哥還是不肯進他的屋子,而是在窗外給他一個花布包,他打開,竟是幾套新衣服。都是幾年前姑姑給他們哥倆做的,或者是城裡姨媽送的。
原來,這么多年,哥哥一直都沒有穿過新衣服。可是,他以及父母,卻從未注意過。此刻,他才發現,哥哥穿在身上的衣服磨破了邊,褲子短得吊在腿上,滑稽得像個小丑。他鼻子微微發酸,這么多年,除了兒時的厭惡,和長大後的忽視外,他還給過哥哥什麼呢?
哥哥還是多年前傻笑的模樣,只是眼裡多了幾分期待,他知道那期待是什麼。盡管哥哥不知道他在不斷地長高,不知道衣服的款式也舊得他無法穿出門。但他還是假裝收下了衣服,高興地在身上比量,問,哥,好看不?哥哥很用力地點頭,笑的時候嘴巴咧得很大。
他在紙上寫了兩個字,「兄弟」。他指著「兄」字對哥哥說,這個字讀兄,兄就是哥哥,又指著「弟」字,這個字讀弟,弟弟就是我。 「兄弟」的意思就是先有哥哥,才有弟弟,沒有你,就沒有我。
那天,他反復地教,哥哥就是堅持讀那兩個字為「弟兄」,間斷卻很堅決地讀,弟,兄。走出哥哥房門時,他哭了,哥哥那是在告訴他,哥哥心中,弟弟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弟,就沒有兄。
5
對一個農村孩子而言,大學生活顯得分外精彩,他幾乎忘記了還有個患腦疾的哥哥。
那次母親在郵局給他打電話時,哥哥同去。母親絮叨地說了很多後,末了,母親說,跟你哥也說幾句吧。哥哥接過電話後,許久許久沒有聲音,又是母親接過來,說,掛了吧,你哥哭了,他在胸口比畫著,意思是他想你。
他本想讓母親再把電話給哥哥,他想告訴哥哥,等他回去,教他寫字,給他帶只有城裡才有的糖果和點心,可是,他張了張嘴,卻應了句,那就掛了吧。因為他看到寢室同學好奇的目光,他不想讓他們知道,他有一個傻哥哥。
暑假,他買了糖果和點心,路上,他塞了一塊糖在嘴裡,忽然想起兒時,哥哥強行塞進他嘴裡的糖,喉頭發緊,糖在嘴裡,泛著微微的苦澀。
第一次,他回到家就找哥哥,滿院子地喊,哥,哥,我回來了,看我給你帶什麼了。只是,他再也沒找到那個只會對著他傻笑的哥哥,那個年近三十了還穿著吊腿褲子的哥哥。父親老淚縱橫,艱難地告訴他,一個月前,你哥下河去救溺水的孩子,他自己也不會游泳啊,把孩子推上來,他就沒能上來……父親蹲在地上失聲痛哭著說,我們欠那孩子的太多了!
他一個人坐在河邊,對哥哥的記憶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地閃現著。他從口袋裡掏出那張紙,上邊寫著「兄弟」,那是他的字;下邊是歪歪扭扭不容易辨認的兩個字,只有他能看得出,是哥哥寫的——弟兄。
㈨ 3個哥哥培養弟弟的感人故事
小鵬養出來的感人故事還挺多的,因為這個的確也挺感人的,具體的你可以自己了解一下
㈩ 請給我推薦一些關於兄弟深情的感人故事
他出生的那年,計劃生育抓得正嚴,村裡有生二胎的人家,不是要躲到外地就是被罰款。只有他,是光明正大生下來的老二,並非家中有權有勢,而是因為他的哥哥,先天性腦疾,俗話說,就是弱智。
1
母親揚著手裡一根小竹竿,對哥哥說,永遠不許碰弟弟,記住沒?因為擔心他會傷害弟弟,父母更不許他進他們的房間,即使是吃飯,也讓他單獨在自己的小屋裡吃。他經常偷偷蹲在父母的房門外向屋裡望去,看到弟弟時,就笑得口水順著嘴角流了出來。
其實他很小的時候,也曾被深深疼愛過,只是當年齡相仿的孩子已經學會說話走路時,他卻目光呆滯,講不出一個字來。檢查出是腦疾後,爺爺奶奶把怨氣撒到母親身上,母親便把委屈強加給了他,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挨上一頓打。
有時,母親在院子里抱著弟弟曬太陽。他小心翼翼地靠近,興奮地想摸摸弟弟的臉蛋,母親像逃避瘟疫一樣抱著弟弟閃到一邊,大聲呵斥他,不許碰弟弟,你想把病傳染給弟弟嗎?
一次,父母不在,他遠遠地看著姑姑懷里的弟弟,還是傻傻地笑,流著口水。姑姑心一酸,向他招手,說,來,摸摸弟弟的手。他卻迅速地躲開,口齒不清,斷斷續續地說,不……不摸,傳……傳染……
那天姑姑哭了。他伸手為姑姑擦眼淚,依舊在笑。
2
弟弟慢慢長大,已經牙牙學語,有幾次,弟弟伸著胳膊,蹣跚著向他走過來,他興奮得手舞足蹈,只是母親總會慌忙跑過來,把弟弟抱開。
看著別的孩子手裡拿著冰棒,他抿舔著唇,感到炎熱而口渴。那些孩子說,你學狗在地上爬,就把冰棒給你。他學了,可他們並沒有把冰棒給他,而是笑得前仰後合。
一向動作遲緩的他猛地從地上爬起來,像瘋了一樣劈手就搶,那些孩子都嚇呆了。他拿著冰棒高高低低地向家跑去,一路上,冰棒不斷融化,待他跑回家時,就只剩下可憐的一點了。弟弟正在院子里玩,他趁著母親沒注意,把冰棒舉到弟弟面前,說,吃,吃,弟吃。
母親只看著他拿著一根小木棍向弟弟比畫,沖過來一把將他推開。他摔倒在地,僅剩的冰棒桿也掉在了地上,他痴痴地看了一會兒,哇的一聲哭了。
弟弟學會叫人了,可是從沒人教他叫哥。他多希望,他能像所有的哥哥一樣,被弟弟叫一聲哥。為此,每當弟弟在院子里玩時,他就會在三米外的地方,吃力地大聲喊,哥,哥。他想讓弟弟聽到,讓弟弟學會叫他哥。一天,他繼續喊著哥,哥時,母親嚷他,一邊玩去。這時,弟弟突然抬起頭看著他,竟然清晰地叫了一聲哥。
他從來沒有如此激動過,拍著巴掌跳起來,忽然跑過去,用力抱住弟弟,眼淚和口水一起流到弟弟身上。
3
他是自小被別人喊著「傻子他弟」長大的,他對這個稱謂憎惡至極。所以他看著總是對著他傻笑的哥哥,心中充滿厭惡 一次他又因為「傻子他弟」這個稱呼和別人廝打了起來,他被那個同學壓在身下,忽然對方的身體輕飄飄地離開了他,是哥哥。他從未見過哥哥使過這么大的力氣,把那個男孩橫空舉起,摔在地上。男孩頓時在地上滾著喊疼。他害怕了,惹禍了,父親一定會揍他的。那一刻他恨透了母親,為什麼生一個傻子給他當哥哥。他用力推了哥哥一把,氣憤地吼,誰讓你多管閑事,你這個傻子。哥哥被推得抵到樹上,傻獃獃地看著他。
那天,父親讓他和哥哥並排跪在地上,竹竿無情地落下來時,哥哥趴在了他的身上。忍痛顫抖著說,打,打我。
沒幾天,城裡的親戚帶來了沒見過的糖果,母親分給他八塊,留給哥哥三塊,這樣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他理所當然地接受。次日清晨,哥哥在窗外敲著玻璃對他傻笑,踮著腳把一隻手伸過來,臟兮兮的掌心裡是兩塊糖。他愣了愣,沒有接。哥哥再次伸手時,已變成三塊糖。是哥哥僅有的三塊糖,他含糊地說,吃,弟吃。
不知為什麼,這次他突然不想要,哥哥著急得跺著腳說不出話來,乾脆把糖紙剝開,往他嘴裡塞。
當他吃下糖時,他清晰地看到哥哥眼裡,流出了淚水。
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父母樂得合不攏嘴,哥哥也高興得又蹦又跳。其實哥哥並不明白什麼是大學,但是他知道,弟弟給家裡爭了氣,現在再也沒有人叫他傻子,而是叫他「君旺他哥」。
他離開家的前一天晚上,哥哥還是不肯進他的屋子,而是在窗外給他一個花布包,他打開,竟是幾套新衣服。都是幾年前姑姑給他們哥倆做的,或者是城裡姨媽送的。
原來,這么多年,哥哥一直都沒有穿過新衣服。可是,他以及父母,卻從未注意過。此刻,他才發現,哥哥穿在身上的衣服磨破了邊,褲子短得吊在腿上,滑稽得像個小丑。他鼻子微微發酸,這么多年,除了兒時的厭惡,和長大後的忽視外,他還給過哥哥什麼呢?
哥哥還是多年前傻笑的模樣,只是眼裡多了幾分期待,他知道那期待是什麼。盡管哥哥不知道他在不斷地長高,不知道衣服的款式也舊得他無法穿出門。但他還是假裝收下了衣服,高興地在身上比量,問,哥,好看不?哥哥很用力地點頭,笑的時候嘴巴咧得很大。
他在紙上寫了兩個字,「兄弟」。他指著「兄」字對哥哥說,這個字讀兄,兄就是哥哥,又指著「弟」字,這個字讀弟,弟弟就是我。 「兄弟」的意思就是先有哥哥,才有弟弟,沒有你,就沒有我。
那天,他反復地教,哥哥就是堅持讀那兩個字為「弟兄」,間斷卻很堅決地讀,弟,兄。走出哥哥房門時,他哭了,哥哥那是在告訴他,哥哥心中,弟弟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弟,就沒有兄。
對一個農村孩子而言,大學生活顯得分外精彩,他幾乎忘記了還有個患腦疾的哥哥
那次母親在郵局給他打電話時,哥哥同去。母親絮叨地說了很多後,末了,母親說,跟你哥也說幾句吧。哥哥接過電話後,許久許久沒有聲音,又是母親接過來,說,掛了吧,你哥哭了,他在胸口比畫著,意思是他想你。
他本想讓母親再把電話給哥哥,他想告訴哥哥,等他回去,教他寫字,給他帶只有城裡才有的糖果和點心,可是,他張了張嘴,卻應了句,那就掛了吧。因為他看到寢室同學好奇的目光,他不想讓他們知道,他有一個傻哥哥。
暑假,他買了糖果和點心,路上,他塞了一塊糖在嘴裡,忽然想起兒時,哥哥強行塞進他嘴裡的糖,喉頭發緊,糖在嘴裡,泛著微微的苦澀。
第一次,他回到家就找哥哥,滿院子地喊,哥,哥,我回來了,看我給你帶什麼了。只是,他再也沒找到那個只會對著他傻笑的哥哥,那個年近三十了還穿著吊腿褲子的哥哥。父親老淚縱橫,艱難地告訴他,一個月前,你哥下河去救溺水的孩子,他自己也不會游泳啊,把孩子推上來,他就沒能上來……父親蹲在地上失聲痛哭著說,我們欠那孩子的太多了!
他一個人坐在河邊,對哥哥的記憶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地閃現著。他從口袋裡掏出那張紙,上邊寫著「兄弟」,那是他的字;下邊是歪歪扭扭不容易辨認的兩個字,只有他能看得出,是哥哥寫的——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