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小故事大道理
Ⅰ 約束的議論文有名小故事
一位父親以水只有放在杯子里,受到杯子的約束才可能被人喝到為例,告訴兒子:只有通過自我約束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的確,在生活中,有著許多像杯子對水這樣有形的約束,這其中有外加的,也有自覺的,這種自覺的就是「自我約束」。
「自我約束」就是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有原則地對待事物。在很多時候,「自我約束」常常意味著放棄一些東西。有時,這些東西正是你渴望已久的;面對誘惑與慾望,能夠「自我約束」的人知道今天的放棄是為了明天的得到,什麼都不放棄往往會失去更多的珍貴的東西。德謨克里特曾說:「和自己的心斗爭是很難堪的,但這種勝利則標志著這是深思熟慮的人。」這句話正是對「自我約束」者的一種肯定。
儒家學派代表人之一的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正是當時自我約束的最高標准嗎?歷史上很多偉人不也都是在自我約束之下,才一步步走向成功嗎?毛澤東在求學期間不談男女戀愛問題。他認為要改造國家和社會,對學問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十分珍惜寶貴的青春,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有價值的事情上。正是由於對自己的嚴格約束,毛澤東終於以自己的博學多才和滿腹韜略成為中國革命的偉大領袖。很多人在參觀完魯迅先生舊居後,常常驚嘆於這位文學巨匠家中的陳設的簡單和傢具的陳舊。正如魯迅先生常說的:「人的生活不能太安逸,否則人會變得懶惰。他一直過著樸素的生活。在這樣簡朴的生活環境下,魯迅先生筆耕不輟,用一篇篇戰斗檄文把一切丑惡揭露得淋漓盡致的。18世紀美國著名物理學家富蘭克林曾為自己訂過13條「道德准則」,其中有「節制慾望,自我控制」等內容,這些都成為富蘭克林「自我約束」的准則。他每天都對照檢查自己,如有違反就記記下來,警告自己。
從上述事例中,我們應該得到某些啟示,我們正處於人生的轉折點,「自我約束」對我們更有現實意義,畢竟「人生能有幾次搏」。在這關鍵的一年中,我們更應該約束自己,不再追求時髦的裝束,不再迷戀於精彩的電視節目,不再自欺欺人,心存僥幸,而應腳踏實地,自律自檢,自我約束,爭取以優異的成績走出初中的校門。
「自我約束」不僅是現在,而且對我們的終生都有莫大的益處。那麼,讓我們學會「自我約束」,做一個有自控力,有原則的人吧!
Ⅱ 關於成長話題的議論文論據,要小故事的那種類型
成長的路,充滿青春的氣息;成長的路,演奏著夏的音符;成長的路,透露著秋的喜悅;成長的路,歌頌著冬的深沉與純潔.
成長,泵磊著景星的素雅問這成長的路上有多少個一幕一幕.年青的心靈深處是否一一記述.昨天的風塵雨露洗刷昨天的神傷無助,踏上新的漫漫長路,領悟另一番別樣的新月疏疏.
理想是燈,照亮了成長之路;理想是指南針,指引了前進的方向;理想是船,駛向遙遠的天邊.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雖然陳涉年輕時家中貧窮,為別人做僱工,但他也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而為他的理想努力著,奮斗著.終於成為一代帝王,如果不是他如鴻鵠一樣遠大的理想,他又怎能有所作為呢?理想讓他不斷成長,不斷奮斗,讓他獲得一份榮光.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年過半百的曹操在統一北方後,勝利四鄴城時,想到國家依然四分五裂,深感到自己雖然老了,但仍身負重任,還要不懈努力,頓時激情湧上心頭,雄心勃勃的寫下了這首<<龜雖壽>>即使自己老了,也不願放棄自己的理想,仍想實現理想.正因為理想,才讓他成就一番事業,正因為理想,才使他壯心不已.
林肯是一個一生下來,就一無所有的人,他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折,面對失敗,八次競選,八次落敗,甚至還精神崩潰一次,但他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終於在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從小就經歷許多挫折,是理想讓他變堅強,是理想讓他漸漸成長起來,也是理想激勵,讓他獲得了成功.
托爾斯泰說"理想是指路的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命"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理想,理想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如果沒有理想,就會缺少前進的方向,因為理想,我們才健康成長,因為理想,我們才會在為自己奮斗時感受到快樂.
成長這條路很曲折,很難走,但因有理想,我不怕,理想會指引我,會帶領我,走過成長之路
Ⅲ 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議論文最多加幾個小故事
這要根據文章的情節需求需要而定。一般來說,議論文的三要素論據論論點論證過內程,這是必須必須的。容但這是論點論點呢,需要有一些小的那個故事情節進行補充。這就完成了論據的充分性。這種故事情節一般情況不能強加肯定,一個兩個什麼。論據不在於多,而在於精,有一個有的文章,一個論據就完全可以證明這個論點了。所以議論文的三要素,你一定要說清楚。
Ⅳ 中國人有骨氣的故事議論文短小
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分論點是支撐起這個靈魂的骨架,而論據是議論文的專血肉。一個屬人要豐滿多彩,光有靈魂和骨架,沒有血肉是不可想像的。同樣一篇議論文只有中心論點和分論點是不能稱為文章的,它還必須有典型而鮮活的論據。
典型的論據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與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實,切合題旨。其次,選用的論據要棄舊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學作文,記住幾個經典論據,如司馬遷、居里夫人、張海迪,變換著角度使用,把它們當做萬花油。其實,這些論據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選取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論據說理,使閱卷者在閱讀時產生新鮮感,效果會更好。另外,有些同學習慣用古代事例闡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聯系實際,無時代的活水,也不能達到充分說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時尚言論和當前媒體普遍關注的事例輔助說理,加強說理的針對性、時代感,使文章更具說服力。
Ⅳ 關於分享的議論文小故事
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
某些故事是人類對自身歷史的一種記憶行為,人們通過多種故事形式。記憶和傳播著一定社會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念,引導著社會性格的形成。故事通過對過去的事的記憶和講述,描述某個范圍社會的文化形態,也有說法認為,故事並不是一種文體,它是通過敘述的方式講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他對於研究歷史上文化的傳播與分布具有很大作用。
語言富於動性,是故事與小說的重要區別之一。
大家都知道,故事是寫「事」的,小說是寫「人」的。故事不需要有過多的心理活動描寫、大段的對話和繁復細膩的景物描寫、人物形象的刻畫,作者不應該在故事中對人物或事件大加評論(那變成是評書!)。故事應該著重於筆下的人物在怎麼說和怎麼做,而不是怎麼想。作者始終要注意推進故事情節的流動,進展。語言富於動性,不需著意刻畫其中的人物就會鮮活起來。
愛情故事主要指男女之間相愛的故事,用故事記錄下來,發表在網路或者雜志。以描寫男女愛情為基調,愛情文章探討愛情意義,描寫愛情的形式。可以用真實的事件做為寫作背景,或是美化了的言情故事。
Ⅵ 求哲理小故事(要求能適用於議論文素材)!!!速度~
面對恩賜
【小引】
生活中,不時會出現「恩賜」的身影。面對「恩賜」,我們要有一顆清醒的頭腦,不是所有的「恩賜」都可以隨便接受的。
【故事一】
放棄「恩賜」的角馬
在非洲的肯亞的馬拉河,每年10月份,都有上百萬頭的角馬從3000里外的坦尚尼亞趕來,渡過這條河去尋找食物,第二年3月沿原路返回。角馬們渡河必然會受到尼羅鱷和「非洲河王」河馬的攻擊。每年的10月和次年的3月,這里都會上演弱肉強食的慘劇。
有一年的10月,馬拉河的水量驟減,有的地方還露出了河床,這可是老天賜給角馬的好機會。可是,就在不少的小角馬想從水淺處過河時,被老角馬趕了過來,逼它們從有尼羅鱷和河馬的地方過河。因為,老角馬知道,這馬拉河水變淺的事,百年難遇,是靠不住的;角馬的生存真正要靠的,仍然是不怕犧牲的一往無前的精神。不能讓小角馬存在僥幸心理。
角馬放棄老天的恩賜,為的保持抗爭命運的本能。
(選自《精短故事》)
【點撥一】
老角馬不讓小角馬接受老天的「恩賜」,因為,老角馬知道,這「恩賜」,百年難遇,是靠不住的。老角馬的做法是正確的,為「靠不住」的「恩賜」而喪失了抗爭命運的本能,不值!
【故事二】
越獄補洞
一個小偷被判刑入獄兩年。監獄長告訴他,監獄實行人性化管理,如果你熬不過,可以越獄。
小偷向獄友求證監獄長的話,獄友說:「哪有這樣的好事,老老實實地呆住吧!」
小偷仍不死心,他偸留了一把吃飯用的湯匙,有機會就敲敲僻靜處的牆壁,終於找到一個較薄的地方,於是他開始鑿洞。洞終於鑿開了,小偷一下子就鑽了過去,沒想到,監獄長正站在那裡。監獄長說:「你果然越獄了?成功了嗎該把洞補好嘛。」小偷聽話地把洞補好了。
正當他准備離去的時候,他才發現,這里四周依然是高牆。見他一臉的驚奇,監獄長笑眯眯的說:「這里是三年監區,歡迎你的到來。如果你熬不過,還可以越獄。」
(選自《精短故事》)
【點撥二】
「熬不過,可以越獄」,對關進監獄的人來說,是何等寶貴的「恩賜」。小偷莽撞地接受了,結果兩年刑期變成了三年。「恩賜」從來都不是無償的,對從天而降的「恩賜」,還是先清楚它背後的「代價」的好。
【故事三】
被好心虐殺的帝王蛾
帝王蛾的幼蟲時期是在一個洞口極其狹小的繭度過的,當它的生命要發生質的飛躍時,這天定的狹小的通道無疑成了它的鬼門關,那嬌嫩的身軀必須拼盡全力才可以破繭而出,不少的幼蟲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因力竭而身亡,不幸成了「飛翔」的悲壯祭品。
有人懷著悲憫惻隱之心,拿來剪刀,把洞口剪大,讓幼蟲輕易地從那個牢籠中鑽了出來。可是,這樣鑽出來的幼蟲卻無論如何都飛不起來。原來,那「鬼門關」似的狹小通道,是帝王蛾飛翔的關鍵所在,只有通過拚命的擠壓,血液才能進到翅膀里去。
帝王蛾飛不起來,等於喪失了生命,它,是被「有人」的好心虐殺了。
(選自《精短故事》)
【點撥三】
好心把洞口剪大,讓幼蟲輕易地從那個牢籠中鑽了出來,這是對帝王蛾的「恩賜」。可是,這「一時的輕松容易」卻讓帝王蛾無論如何都飛不起來,等於喪失了生命。好心的「恩賜」成了血淋淋的屠刀!
帝王蛾沒法拒絕這樣的「好心」,人呢?
【結語】
我們說不是所有的「恩賜」都可以隨便接受的,決不是說所有的「恩賜」都不可以接受。善意的扶危濟困的救急救難的「恩賜」,該接受時還是要接受。但我們要清楚的知道,「恩賜」不是別人的義務,更不是別人的責任,如果我們一有危困急難就把希望寄託在別人的「恩賜」上,十有八九是要落空的。就是不落空,「恩賜」也只能救一時的危困急難,要徹底地擺脫危困急難,還是要靠我們自己!
54、人生的價值
課堂上,教授拿出20美元。他問學生:「誰願意要?」同學們紛紛舉手。
教授把錢丟到了地上,踩了兩腳,再問「誰願意要」,仍有不少同學舉手。
教授說:「我如此踐踏這張錢,不少的人仍然願意要。為什麼?說因為它的價值仍在!人生路上,常常有遭到踐踏的時候,我們要堅信,我的價值仍在!」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他人的贊譽或批評,而在於自身的價值!
55、盤子要洗7遍
有一個中國小夥子在日本洗盤子,老闆規定每個盤子要洗7遍。小夥子很快發現,盤子洗3遍就已經很乾凈了,老闆根本就看不出來。小夥子很為自己的聰明得意。然而,他的偷懶行為好事被發現了,於是,他被辭退了。更糟糕的是,他再也找不到工作了,因為,誰都不願聘用一個「規定洗7遍實際只洗3遍」的人,後來,房東都趕他走了,說他住在這里影響聲譽。
一次聰明,讓小夥子虧大了!
56、練字
有個學生常用舊報紙練字,可練了許久,進步不大。書法家讓他改用最好的紙試試。果然,他進步很快。書法家說:你用舊報紙寫,總覺是在打草稿,反正有的是紙,寫不好沒關系;而用最好的紙,你會心疼,從而更用心去寫字,當然會進步。 你是否也把平常的日子,當作了「舊報紙」?
57、找表
父親丟了塊表,他抱怨著翻騰著四處尋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兒子悄悄進屋,不一會找到了表。父親問:怎麼找到的?兒子說:我就安靜的坐著,一會就能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表就找到了。"越是焦躁的尋找,越找不到自己想要的,靜思生智慧。
58、端盤子的「明星」
北京某餐廳的服務員上菜,端著40多斤重的鐵板,像滑冰運動員一樣,迅速把准確地上菜,菜到客人跟前時,鐵板上的菜還「噼啪」作響,煙霧繚繞,客人都忍不住叫好。服務員不僅滑行姿勢優美,還能倒滑,旋轉。滑行上菜,成了這個餐廳一道亮麗的風景。
這道亮麗的風景的創始人叫萬大鵬,他家境貧寒,高中沒畢業就到北京打工,吃了不少苦頭。後經老鄉介紹在餐廳當了服務員。上鐵板系列菜餚又累又慢,客人很不滿意,他動腦筋,想辦法,艱苦練習,摸索,發明了滑行上菜法。
59、種9棵樹,得諾貝爾獎
肯亞婦女馬塔伊,獲得了2004年諾貝爾和平獎。因為她1977年最初在自己的後院里種了9棵樹。
在肯亞,婦女的工作就是撿拾柴火,早上帶著一把小斧頭出門,拾夠了柴火就回家做飯,肯亞婦女個個都是砍樹者。這導致肯亞的後經越來越惡劣,全國森林覆蓋率不到2%。
馬塔伊為此深深的憂慮,她從在自己的後院里種9棵樹開始,組織「綠帶運動」,發動婦女種樹。「綠道運動」迅速普及開來,廣大的肯亞婦女都投身到了植樹行列之中,從「砍樹者」變成了「植樹者」。
種幾棵樹的事,是我們大家都可以辦到的。
60、第12個考生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經過三輪淘汰,還剩下11個應聘者,最終將留用6個。因此,第四輪總裁親自面試。奇怪的是,面試考場出現12個考生。總裁問:「誰不是應聘的?」坐在最後一排的 一個男子站起身:「先生,我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參加一下面試。」 在場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門口閑看的那個老頭子。總裁饒有興趣地問:「你第一關都過不了,來這兒有什麼意義呢?」男子說:「我掌握了很多財富,因此,我本人即是財富。」 大家又一次笑得很開心,覺得此人要麼太狂妄,要麼就是腦子有毛病。男子說:「我只有一個本科學歷,一個中級職稱,但我有11年工作經驗,曾在18家公司任過職……」總裁打斷他:「你的學歷、職稱都不算高,工作11年倒是很不錯,但先後跳槽18家公司,太令人吃驚了,我不欣賞。」
男子站起身:「先生,我沒有跳槽,而是那18家公司先後倒閉了。」在場的人第三次笑了,一個考生說:「你真是倒霉蛋!」男子也笑了:「相反,我認為這就是我的財富!我不倒霉,我只有31歲。」 這時,站在門口的老頭子走進來,給總裁倒茶。男子繼續說:「我很了解那18家公司,我曾與大夥努力挽救它們,雖然不成功,但我從它們的錯誤與失敗中學到許多東西;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的經驗,而我,更有經驗避免錯誤與失敗!」
男子離開座位,一邊轉身一邊說:「我深知,成功的經驗大抵相似,很難模仿;而失敗的原因各有不同。與其用11年學習成功經驗,不如用同樣的時間研究錯誤與失敗;別人的成功經歷很難成為我們的財富,但別人的失敗過程卻是!」 男子就要出門了,忽然又回過頭:「這11年經歷的18家公司,培養、鍛煉了我對人、對事、對未來的敏銳洞察力,舉個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這位倒茶的老人……」
全場11個考生嘩然,驚愕地盯著倒茶的老頭。那老頭笑了:「很好!你第一個被錄取了」 。
價值大小在自身
四川省彭山縣青龍初級中學 徐敬德編寫
【小引】
人的價值有大小,這價值的大小,誰說了算?誰的價值該大,誰的價值該小呢?又為什麼該大,為什麼該小呢?
我講幾個小故事給你聽,也許,你會從中找到答案。
【故事一】
原一平上班
原一平身材特別矮小,只有1.45米,還長得很瘦,看上去,怎麼也不起眼。他去應聘時,人山人海,而名額只有幾個。面試時,主考一見他就說:「你也想吃推銷飯?算了吧!」要是別人,肯定是面紅耳赤的退卻,可原一平不。他問主管:「公司每月的推銷任務是多少?」「1萬元。」主管有意誇大了數目。「我保證完成。」但是,他還是沒有被錄取。
第二天,原一平趕到公司,纏著要上班,誠懇地說:「只要能讓我工作就行了。」「沒有基礎工資。」「沒問題。」「沒有辦公桌。」「沒問題。」原一平這樣上班了,這年,他完成了16.8萬的推銷任務,超出年目標任務7.8萬元。
幾年後,他成了日本壽險業的聲名顯赫的人物,被譽為「推銷之神」。
(選自《精短故事》)
【點撥一】
身材特別矮小的原一平,創造了顯赫的價值,應聘時的譏諷、不錄用擋不住他,上班時的沒有基本工資、沒有辦公桌難不住他,為什麼?因為價值的根本在他自己身上,堅毅、勤奮、認真的品質,誰也沒法奪去!
【故事二】
不知道姓名的人
在進入娛樂圈初期,劉德華接到的第一個角色是在《夜來香》里演一個嫖客。雖然是一個跑龍套的,但他也非常重視。拍攝結束後,主角林子洋笑著對他說:「小夥子,不錯,演得很好。」接著,他在《鱷魚潭》里接演了一名殺手的角色。眾所周知,演殺手最難的是表情。為了演好,劉德華對著鏡子練得臉都快抽筋了,並且經常向其他演員虛心請教。而這一切正好被該劇的男主角周潤發看在眼裡
導演夏夢要拍《投奔怒海》,找周潤發主演,周潤發檔期排不開,說:「不如,我給你推薦個人吧,在《鱷魚潭》里演殺手的那個人不錯,只是不知道他叫什麼。」夏夢去查,《鱷魚潭》里「殺手」的戲份很少,演員表裡沒有他的名字。
夏夢又去找林子祥主演,林子祥也沒有時間。林子祥向她推薦在《夜來香》中演嫖客的小夥子,但也是不知道姓名。夏夢去查,《夜來香》里演嫖客的只是跑龍套的,演員表裡還是沒有他的名字。
夏夢找來兩部電影的錄影帶,她驚奇地發現,林子祥和周潤發推薦的竟是同一個人。夏夢心裡一震,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能讓兩位明星推薦,這小夥子肯定不錯,一定要找到他。幾經周折,夏夢終於找到了劉德華,劉德華也從主演《投奔怒海》開始,成為了大家喜愛的明星。
(據王磊《身邊人是你最好的名片》改寫)
【點撥二】
一個人所做的一切,總會有人看到,你的優點缺點都會留在他們的心裡。他們是你的特別的名片。劉德華正是憑著這張特別的名片,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如果不是劉德華對「戲份很少」跑龍套的角色也一絲不苟,認真努力,他能有這樣的機會嗎?
贊譽或批評,而在於自身是否有價值!
【故事四】
投生的靈魂
一個靈魂去投生,他對玉帝說:「您如果能派給我一個最好的形象,我將永遠崇拜您。」玉帝仁慈地回答:「好,你准備做人吧,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形象。」
靈魂問:「做人有風險嗎?」
玉帝回答說:「有。勾心鬥角、殘殺、誹謗、夭折、瘟疫……」
「那另換一個吧。」靈魂說。
「那就做馬吧!」
靈魂有問:「做馬有風險嗎?」
「有。受鞭笞、被宰殺……」
「唉,請再換一個吧。」
「老虎怎麼樣?」玉帝問。
「老虎!」靈魂樂了,說道,「老虎是獸中之王,一定沒風險。」
「不,老虎也有風險,會被人獵殺,有一種小獸是它的剋星……」
「啊,玉帝,我不當動物了,植物總可以吧。」
「植物也有風險,樹要遭砍伐,有毒的草被製成葯物,無毒的草人獸食之……」
「啊……恕我斗膽,看來只有在您的身邊沒風險了,我留在您身邊吧……」
玉帝哼了一聲:「我也有風險,人世間難免有冤情,我也難免被人責問,時時不安……」說著,玉帝順手扯下一張鼠皮,包裹了這個靈魂,推下界來:「去吧,你做它更合適。」
(選自《精短故事》)
【點撥四】
投生的靈魂,最後被包裹了鼠皮,推到了下界,是沒有機會嗎?是玉帝不給照顧嗎?不是,是它自身的價值決定的,不敢作為、怕擔風險、只想享受,不願奮斗的靈魂,只有這點價值。
【結語】
親愛的同學,現在你有答案了嗎?人價值的大小在於自身,價值大的別人無法小瞧;價值小的,別人不會加大。要想有大的人生價值,請從完善自身開始。
Ⅶ 開頭有一個小故事議論文範文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庄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隻斷箭,箭囊里裝著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
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別看它是一條黑母牛,牛奶一樣是白的。
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贊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於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而很多人卻因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樂。
溫馨提示: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貌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頭來,快樂會使你變得可愛——人人都喜歡的那種可愛。
4、為生命畫一片樹葉
只要心存相信,總有奇跡發生,希望雖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後一片葉子》里講了個故事:病房裡,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里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
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
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溫馨提示: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Ⅷ 題目給了兩篇小故事,讓你歸納觀點寫議論文一篇,還需要找論據嗎還是就用提供的小故事
第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
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現,去研究。最後,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於豐富、完整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第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由於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自己研究的熱情,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恆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去完成。最後,要能結合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揮自己業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
Ⅸ 創新小故事,150字,用於議論文舉例論證……
一、叩診法誕生
18世紀,一位奧地利醫生在給一個患者看病時,尚未確診,患者突然死去.經過解剖發現,其胸腔化膿並積満了膿水.能否在解剖前診斷出胸腔是否積有膿水?積了多少?一天,在一個酒店裡,他看到伙計們正在搬吃酒桶,只見他們敲敲這只桶,敲敲那隻桶,邊敲邊用耳朵聽.他忽然領悟到,伙計們是根據叩擊酒桶發出的 聲音來判斷桶內還有多少酒的,那麼人體胸腔的膿水的多少是否也可利用叩擊的方法來判斷呢?他大膽的做了試驗,結果獲得了成功.這樣,一種新的診斷法——「叩診法」從此誕生了.
二、一孔值萬金
美國一家製糖公司,每次向南美洲運方糖時都因方糖受潮而遭受巨大的損失.結果有人考慮,既然方糖如此用蠟密封還會受潮,不如用小針戳一個小孔使之通風,經實驗,果然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申請了專利.據媒體報道,該專利的轉讓費高達100萬美元.
日本一位K先生,聽說戳小孔也算發明,於是也用針東戳西戳埋頭研究,希望也能戳出個發明來.結果,他發現在打火機的火芯蓋上鑽個小孔,可以使打火機灌一次油由原來的使用10天變成50天.發明終於被他「戳」出來了.
五易畫風的白石老人
齊白石,本是個木匠,靠著自學,成為畫家,榮獲世界和平獎.然而,面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歷代名畫家的長處,改變自己作品的風格.他60歲以後的畫,明顯地不同於60歲以前.7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一次.80歲以後,他的畫的風格再度變化.據說,齊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畫風;正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後仍然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為成熟,形成獨特的流派與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