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搜集一些關於長頭發的故事

搜集一些關於長頭發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06 20:09:20

1. 名人與頭發的故事

西施,傳說小時候頭上無發,常因醜陋而默默流淚。一天做夢,一神仙啟發她說:「你只要每天到村頭的河邊洗頭,堅持三年,就會長出滿頭黑發。」西施不怕苦累,從此日日洗頭,不論盛夏酷暑,還是寒冬臘月,不論艷陽高照,還是大雨傾盆,始終沒有間斷,滿三年後的那天,果然長出了滿頭的青絲。
再看曹操,行軍打仗時曾號令三軍:踐踏青苗者斬。不料麥田中偏偏飛出一鳥驚嚇了他的戰馬,致使戰馬沖進了麥田,曹操「言而有信」,立即拔劍自刎,幸虧左右以死相拼才得以倖免,但曹公鐵面,仍自覺地割下了一綹頭發代替頭顱,並以此發再度號令三軍———注意,頭發居然可以代替頭顱,足見頭發之珍貴。
那麼,如果滿頭的青絲一律剃去,必是又捨不得,那可怎麼辦?請看電影明星陳沖。報載,為了演好電影《誘僧》中的尼姑青綬,她忍痛割愛,毅然剃去了滿頭的青絲,這種獻身藝術的犧牲精神,的確值得稱頌。
這種忍痛割愛的事體育界也有。前蘇聯運動員埃·奧琳佐娜在奪得第十七屆奧運會標槍冠軍後曾聲稱:「我發誓在第十八屆繼續奪冠,如不成功,就剃去滿頭金發!」不料事與願違,在第十八屆奧運會上她只得了個第五,她說到做到,立刻剃掉了頭發,並從此卧薪嘗膽,刻苦訓練,果然在十年後再度刷新了女子標槍的世界紀錄。
關於頭發的故事中,最具幽默色彩的,當數圓舞曲之王施特勞斯。那故事中是這么說的:施特勞斯是個滿頭金發的美男子,成名前曾因貧困而屢遭貴婦人的冷眼,後來,當功成名就的他再度回到那座曾使他備受難堪的城市時,他曾狠狠地報復過這些貴婦人。這就是,當貴婦人紛紛來信,情意綿綿地向他索要一綹頭發時,他爽快地答應了,還真的一一寄去了一綹「頭發」。不久,他就要離開這座城市了,貴婦人們也就濃妝艷抹,紛紛前來送行,並紛紛炫耀自己已經得到這位英俊音樂家的頭發。但也就在這時,施特勞斯出現了,他依然滿頭金發,只是身邊的金毛狗卻已「金發」全無,被剪成了一隻禿毛狗,貴婦人們這才恍然大悟,一個個羞愧之極。
那麼,文學家們是怎樣描寫頭發的呢?我以為最妙者當數雨果,雨果描繪《悲慘世界》中的芳汀時曾這樣寫道:「黃金在她的頭上,珍珠在她的口中。」不說滿頭金發,卻說「黃金在她的頭上」,不說滿嘴潔白的牙齒,卻說「珍珠在她的口中」,雨果出手不凡,果然是一代大師。

2. 與頭發有關的故事和文化

故事1
中國人的頭發跟中國人一樣,五千年來,多災多難。第一場災難發生於十一世紀,金政府下「剃發令」。這個剃發令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強烈的痕跡,在民間也沒有引起強烈的反應,但它卻是政治力量第一次的干預發型。金政府是女真人的政權,而塞北一些民族,包括蒙古人、匈奴人、鮮卑人、突厥人、女真人,他們對頭發的處理,可謂獨出心裁,不像漢民族那麼大而化之。漢民族處理的方法曰「束發」,把全體發同志提而束之。塞北民族卻把頭頂邊緣剃了個凈光,只留下頂瓜皮上的一小撮,然後梳成狸尾巴似的辮子,懸到背後。這種世界上最醜陋的發型,女真人卻當作傳家之寶。幸好金政府剃發令特徵是,凡是全身為高官的漢人,才恩准剃出豬尾巴。小官小民,想剃也不能剃,以保持豬尾巴的尊嚴。
第二次災難發生於十七世紀,也是女真人組成的清政府,卷土重來,再下一次「剃發令」,這次災難的規模,可就大啦。後生晚輩的女真人思想一變,認為那種世界上最醜陋的發型,是漢人向女真人屈膝的象徵,也是女真人政治力量威不可擋的象徵。漢民族的反抗驚天動地,女真民族採取血腥鎮壓,最後陷於歇斯底里狀態,把豬尾巴跟他們的王朝扯在一起,喊出「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口號。嗚呼,中國人永不了解歐洲同胞,為了稀鬆平常,不足掛牙的宗教信仰,竟會殺人如麻。在中國人印象中,你信你的觀音菩薩,我信我的太上老君,井水不犯河水,實在用不著動刀子。同樣,洋大人也永不了解中國同胞,為了稀鬆平常,不足掛牙的頭發發型,竟也會殺人如麻。在洋大人印象中,你梳你的五龍戲鳳,我梳我的開花炸彈,同樣井水不犯河水,更用不著堂堂政府,跳進去攪和。
到了十九世紀,漢人對女真人的豬尾巴,再掀起反抗。太平天國轄下的臣民,一律恢復大漢衣冠。清政府不自我檢討豬尾巴的丑態,反而破口大罵「發匪」——發匪者,拒絕沿邊剃光的大漢衣冠也——事情黑白顛倒到如此地步,也算浩劫。幸虧小民並不跟著叫,而只叫「長毛」,長毛就是長頭發,以區別女真人的豬尾巴。可惜這場護發運動,只有十二年壽命,即歸慘敗。一直到二十世紀初葉,孫中山先生革命成功,才把清政府和豬尾巴發型,同時連根拔起,扔到博物館里,一些遺老遺少,一個個氣得發昏第十一。
中華民國成立之初,是中國人頭發的黃金時代,誰想留啥發型就留啥發型,誰想梳啥花樣就梳啥花樣。——嗟夫,那短短的十數年間,不僅僅是頭發自由的黃金時代,也是學術自由的黃金時代。於是,萬物育焉,天地化焉。然而好景不常,就在二十世紀三○年代,第三次災難來臨,政府又把巨手插到頭發里,不過這一次受害者只限於正在學堂念書的學生,依照規定,學生老爺一律向阿兵哥看齊,剃得光光如也——當時年輕人稱之為「和尚頭」。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頭發是父母生命的部分。十七世紀第二次發劫之時,漢人為了保護頭發,血流成河,伏屍千里。想不到三百年後,有權管頭發的朋友,一面猛喊維護傳統文化,一面卻向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環,自動自發地猛下毒手。當時盛況慘烈,青年們一個個光禿禿兼禿禿光。抗戰爆發後,忙著跟大日本皇軍打仗,對頭發才略微放鬆。想不到來台灣之後,故態復萌,可能認為大陸所以失守,都是因為青年頭發太長之故,於是,男學生的頭發就首先遭了殃,女學生的頭發接著跟進,好像只要能對學生老爺老奶的頭發加以控制,就能正心誠意,齊家國平天下。
不過,追根溯源,學生們的發型到今天這種慘不忍睹的局面,大日本帝國實在是它的能源。三○年代那段日子,就是日本光頭文化西侵的結果。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武裝部隊,都是留頭發的,只有大日本帝國的武裝部隊,上自大將軍,下到二等列兵,全部寸草不生。光頭文化不過稍稍西侵,就使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中的束發文化,敗下陣來。而台灣在日本統治之下五十年之久,自然更根深蒂固。回憶一九五○年前後,台灣的學生老爺千篇一律的青蘿卜,學生老奶也千篇一律的西瓜皮——女學生的西瓜皮,在大陸上似乎還沒有出現過。嗟夫,豬尾巴是天下第一等醜陋的發型,青蘿卜和西瓜皮則是天下第二等醜陋的發型。不知道東洋朋友啥時候得罪了上帝,上帝銜怨在心,才用這種絕招,降下懲罰也。
在日本本土發展的丑發文化,一支侵入台灣,一支侵入中國大陸之後,再迂迴到台灣,如魚遇水,毫不困難地一拍即合,匯成三十年之久的丑發洪流,蔚為奇觀。不過,有一點跟從前不一樣的是,從前光禿禿兼禿禿光,而且以發出閃亮,為頂尖上品。不知道啥時候開始,官恩浩盪,學生老爺准許因「平頭」,頂瓜上那塊小小的地盤,可以略微長出半公分左右。但學生老奶,從小學堂到高中學堂,西瓜皮如舊。
自從盤古開天地,中國境內從來沒有光頭平頭的,只有三種人有這種現象:一種是野蠻民族,所謂「斷發紋身」;一種是囚犯,古時候就有「髡形」,把頭發幹掉;一種是和尚,表示他遠離塵世,活著跟死啦一樣。儒家學派的古聖先賢包括孔丘先生以及朱熹先生在內,他們如果知道中國的學生老爺老奶,已被當作化外之民、囚犯,甚至活死人看待,教官大人或訓導大人,一個個手執鋼剪,虎視眈眈,把他們捉住,「斷」之「髡」之「禿」之,恐怕會到處找眼淚瓶,大哭一場。
日本發明光頭的原因,我們弄不清楚,但有一點卻是弄清楚的,光頭顯然違反大自然生物的生存要求。上帝何等聰明(據說,他的聰明至少不比柏楊先生差),既然教頭發生到人的頭上,就是要它閣下保護人的頂瓜皮下的大腦小腦。遇到雨打日曬,總算隔了一層。萬一流氓嘍羅朋友,斜刺里一躍而起,當頭一棒,或者忽然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飛來一片殘瓦,當然也可能立刻腦漿崩裂,但比較之下,墊一層軟綿綿的萬縷烏絲,總比直接承受,活下去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所以,光頭政策,不但醜陋,而且還是一個隱性的謀殺和消極的謀殺。誰要說柏楊先生危言聳聽,誰就應該身體力行,為青年表率,以頭試髡,站到太陽底下兩個小時,表演給大家

3. 長發妹故事主要內容20字

有個侗族小女孩名叫長發妹,她住在荒涼的陡高山下。一次,長發妹好不容易才給生病的母親弄到一點水,她擔水經過老榕樹,看到樹的枝葉枯黃,就向樹根澆了些水,老榕樹立刻變得全身碧綠。後來,長發妹在陡高山的崖壁上發現了一股泉水,她又驚又喜,忽然一陣黑風把她刮進陰森恐怖的山洞,山妖威脅她,不許把發現泉水的事告訴任何人,否則就把她們全寨人都弄死。

長發妹回到家裡,痛苦把她折磨得頭發變黃,又由黃變白。為使鄉親們不被渴死,她終於下決心把泉水的事告訴了大家。可是正當人們為得到泉水而歡樂的時候,一陣黑風又把長發妹刮進山洞,山妖命她躺在泉眼下,千年萬年被泉水沖刷,否則就叫全寨人活不成。

長發妹決定犧牲自己,當她來向老榕樹告別時,老榕樹變成一位老人,老人使長發妹的頭發長到一個和她一模一樣的石人頭上,令石人代替長發妹站到泉眼下。這時山妖出現了,老人給了長發妹一副弓箭,射死了山妖,從此長發妹的長發變成了一條瀑布,寸草不生的陡高山變成了花果園,長發妹又長出了一頭烏黑的長發。

出自少數民族侗族的傳說《長發妹》

(3)搜集一些關於長頭發的故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長發妹》又是一個取材於我國少數民族侗族的傳說改編而成的經典動畫短劇。侗族民間故事。選自《侗族民間故事精選》。按現在的話來說,長發妹的故事是老套的故事,結局是老套的結局,情節也是平淡的情節,但就是這樣一個朴實無華的故事,卻讓人回味無窮。

大概是出去旅遊的時候,總要被導游忽悠,什麼這里是某某名人的誕生地,那是是某某名人的洗筆池吧,因而對這種原生態的傳說與景色,總是心馳神往。也許我們神住的不僅僅是那一片山,那一道川,更是那孕育於心底的,對最純真的善良與平實的期待吧。

4. 一個《長發公主》的故事

《長發公主》的故事

從前,有個名叫愛蘭西的長發國。在那裡,有一位小公主出生了。一出生,她的頭發就長得長的,至少有一米!

「將來您肯定是這個國家的大美人,公主!」布妮·伊拉夫人說。因為愛西蘭是長發國,而小公主是這國家貴族中唯一的長發女人,所以她很讓人關注。大家給了她好多祝福,王後也希望公主能快樂地生活。

國王給小公主起名叫蘭妮公主,還為她准備了大量的頭花、發繩和卡子等,為這位小小的長發公主梳妝打扮。公主每天的生活平靜快樂,她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長大了。

從四歲起,她就每天披著頭發不扎辮子了。在公主專題的假發課上,其他公主看見她時都會挖苦她:「哈哈!你以為你是我們長發國唯一的長發公主,每天披著頭發長大就能當上女王?!你就當個普通的長發老百姓還差不多!將來看你還有沒有辦法披散著頭發!」就這樣, 蘭妮還是每天披著頭發。

如果短發美女拉拉帶著她的剪發工具來看蘭妮的話,蘭妮公主就會尖叫:「難道你不想就像我一樣留長發嗎?難道你不覺得長發好美嗎?」王後走來,勸說道:「蘭妮,拉拉只是給你稍微修剪一下頭發!」可是,蘭妮根本就不想剪一丁點,她抱著自己的長發匆匆離開了。

鄰國的公主弗美伊塔非常喜歡交朋友。王後經常會邀請愛西蘭國的蘭妮公主去她們國家的主題公園一起玩耍。而這位公主卻喜歡和短頭發的女孩子一起玩。

這一天弗美伊塔過生日,於是她的母親又邀請蘭妮來自己的國家玩兒。蘭妮穿了條新裙子,打扮得花枝招展抱著禮物,帶著小包去鄰國了。到了鄰國,鄰國王後就問蘭妮:「你喜歡弗美伊塔嗎?」蘭妮回答:「當然喜歡。」

「不過,我的弗美伊塔喜歡短頭發的女人!」王後說,「你不如把頭發剪了,作為她的生日禮物吧。」小公主一猜到鄰國王後要給她剪頭發,馬上哀求道:」我求您不要剪我的頭發啊!「王後覺得蘭妮公主有些奇怪:「你既然喜歡弗美伊塔,為什麼不打扮成她喜歡的樣子呢?」蘭妮覺得她更喜歡自己的長頭發。

公主十五歲時,城堡外的風景秀麗,城堡里其他的人紛紛前去賞景。可是蘭妮公主不能去,因為她總不剪發,不扎頭發,頭發太長了。如果去郊外的話,地上的臟東西會沾在公主蘭妮頭發上的——她可討厭自己的頭發變成這個臟模樣。就這樣,公主蘭妮很少去野外玩。

公主到了結婚的年齡,還披長發,很多王子都很會仰慕她,說這樣的公主多美啊。國王想讓公主蘭妮在這些王子中好好挑選挑選,嫁給公主自己最喜歡的那個。可王子們不僅僅喜歡長發的公主,更喜歡見多識廣的公主。蘭妮因為整天都窩在城堡中照顧自己的長頭發,很少有時間到外面,也沒空多看看書,見識自然就短些。

於是,為了蘭妮公主盡快地找到她的心上人,公主的老師和僕人就立刻帶她去各地參觀。可有一次,突然颳起龍卷風,僕人說:「公主,這樣實在是太危險了!您的頭發太長,會被吹跑的!所以,你不剪發就要趕緊紮起來。」

公主不剪發,她也不想被吹走,急忙用兩手緊緊地抓住旁邊的樹木。幸好,公主沒有被吹走,但她的頭發卻被吹走了。她的頭發看上去一點也不長了。這時候大部分待選的王子都走了。仍然有一位王子——就是在蘭妮頭發很長時站贊美公主,現在見到頭發變短的公主依然還愛著公主的那位啊。

國王和王後就給公主和王子舉辦了婚禮。公主還是很美,她再也不會非要披長發了,有時她會剪發,有時,她也會扎辮子。

(4)搜集一些關於長頭發的故事擴展閱讀:

這部電影是根據《格林童話》里的經典篇章《萵苣》改編的。

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朵神奇的太陽花被一位老巫婆發現並珍藏起來,一位王後懷了孩子生了病,國王命令士兵們立刻去尋找可以治王後病的良葯,士兵們尋找到了老巫婆家並且偷走了有神秘力量的太陽花。

太陽花給王後吃下了之後,病情有了好轉。數日之後,王後生下了一位金色長頭發的公主。巫婆發現太陽花不見了,去尋找太陽花。接著,她在一座城堡里發現了一位小公主,她的頭發顏色和太陽花一樣,所以就偷走了小公主。

公主從小被巫婆偷走,自然就叫老巫婆媽媽。她被囚禁在森林的高塔里,唯有放下那一頭瀑布般的金色長發,人們才能上到高塔。長大後的公主一心嚮往高塔外的世界。十六歲那年,巫婆外出購物准備給公主過生日,一位名叫尤金的盜賊把公主帶了出來看孔明燈,那是公主的要求。

他們經歷了一段冒險之後,還是被巫婆發現了。尤金把公主的長發剪掉了,所以頭發的魔力也消失了。尤金被巫婆殺害了,巫婆也跳樓死了。後來,公主的一滴眼淚就復活了尤金。公主後來回到了城堡,和尤金結婚了,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

這部電影教給我們一個道理: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我們都要想辦法勇敢的面對並解決,因為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5. 作文 頭發的故事

1
「好了,現在請閉上眼睛,告訴我,你有多久沒剪頭發了。別不好意思。」今天我就來說說頭發的故事。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或許十因為大腦過於重要了,才沒讓頭發萎縮成汗毛,一來保暖、二來增添不少安全感。可是也不盡是,就有這么一種叫「和尚」的職業,他們似乎並不崇拜達爾文。想要加盟這種職業可不容易,用一把刀把你頂上的毛剃得乾乾凈凈,只留一個光禿禿的頂,如果天生一副好頂,再加上精湛的刀功,說不定還能省了鏡子錢――這是笑話。

當然,你不是和尚,我也不是和尚,我們不說和尚。綜觀歷史,頭發的故事著實不少。它曾被視為政權的象徵。清兵剛入關,滿人做了皇帝後,一場轟轟烈烈的「留辮革命」便打響了,滿人要漢人留長辮,漢人只好留啊,畢竟「寄人籬下」,誰叫他們是亡國奴呢?當然,有幾個對「反清復明」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就以「剪辮」以示其反抗,下場自然可想而知。

同樣是大清天下。鴉片戰爭一打響,「不安分」的漢人就坐不住了,死灰復燃。耶酥的弟弟「屈身」投胎中國,糾集犁鋤之眾,在遙遠的大西南易幟造反。他們造反的第一件事就是廢了辮子,披頭散發,清軍稱之為「長毛」。「天兵」滅了,清帝廢了,「洋水」就涌進來了。先是一些留洋的學生,在頭發上抹油,鋥亮鋥亮的,惹人眼,一些看不慣的人就稱之為「假洋鬼子」。

到了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洋水」就不能再叫「洋水」了,該美其名曰「對外貿易」。「發油」的後代——種叫「摩絲」的東西就來到了中國,同樣是一些粘乎乎的東西,一個勁兒地往上抹,就像當年的鴉片一樣,有些人一旦沾上,好象就再也放不掉了,「摩絲」成了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今天,看看我身邊的人,十個有九個已經把好好的頭發硬分成了十份,或左四右六,或左三右七,或――任其分割,嚴重違背頭發的自然生長規律。

當然,想要達到這種效果也不容易,畢竟大自然是偉大的,但是自然也是可以為人類所改變的,於是「摩絲」就要施展其威力了,小小一點東西能讓頭發硬得跟針兒似的。

真可憐頭發受這種罪!春天到了,也讓你的頭皮沐浴一下春光吧,把長長的頭發剃短些,或許你會驚喜你的形象更好了。

2
頭發的故事

上周上課時她一進教室就說,老師,可以不摘帽子嗎?

她戴了一個白色的毛線鴨舌帽,只有帽檐的那種。我一下子猜到了。她剪掉了劉海,額頭露出來了。我說當然可以,但是反問她:在我這里可以這么寬容,到了學校怎麼辦呢?她不回答。過了一會兒,她說,是老師給我剪的,我不讓,老師偏給我剪。。。老師說上面要來檢查。。。。。她的眼圈紅了。

我吃驚地說,你也沒有燙發,頭發不算違反學校的規定吧。她眼裡噙著淚,囁嚅著說,老師說,我頭發太長了。。。。。。我一直哭。。。一直哭。。。。。

她的劉海的確很長,幾乎擋住了眼睛。後面紮成馬尾。我知道她為什麼梳這樣的發型。她是個不自信的女孩,不夠漂亮,也不活潑,學習成績中等偏下,有的科甚至不及格。來自普通的家庭,穿的也普通。瘦瘦的,害羞,沉默。她以為她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就想躲起來,藏起來,就用頭發蓋住額頭,甚至想蓋住眼睛。她的老師也許對她的沉默退縮很不耐煩,動手剪掉了她的劉海。她13歲,是初中生了,是個少女了,在教室里受到這樣的對待,這是她13歲以來最大的恥辱。

我先放下要講的作文,講了頭發的故事。我說,我小時候也被大人強行剪過頭發。那時我七歲,剛上小學,我爸突發奇想想給我理發,我媽馬上同意了,這樣她就不用給我梳頭了。他們把我摁在凳子上,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喜不喜歡,就動手剪頭發。他們很不專業,頭發越剪越短,最後只好修剪成男孩子一樣的發型。在那個年代,這種發型一點也不流行,女孩子頭發短成那樣顯得很怪。我哭了一個晚上,希望這是一場夢。第二天我起得很早,戴了一個天藍色的頭巾,我坐在座位上不敢把頭巾摘下來。語文老師先是說了一句,你來的真早啊。然後奇怪地問:你怎麼不摘頭巾呢?我小聲說:我鉸頭了。老師說,是嗎,老師看看。我慢慢把頭巾摘下來,老師微笑著說,挺好看的嘛。我得到了一點安慰,但是好幾天都很沉默,我那天不想管我爸叫爸。但是現在我原諒他們了。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要受傷害,老師也是受了很多傷害才長大的。你們看我現在不是很幸福嗎。

我爸現在還動手打我呢。一個男生說。我笑道,你都上初二了你爸還動手啊。他說他是我爸啊。說完把頭轉過去,面對牆壁,眨巴了幾下眼睛。

總之,我認為這件事是你的老師不對。我看著這女孩的眼睛說。她的眼圈又紅了。不管面對誰,我都堅持認為,老師在沒有學生,尤其是女學生允許的情況下動手剪頭發是不對的。頭發如同女孩的一件特別的衣服,起到保護和識別的作用,改變發型需要很大的勇氣,即使是父母也沒有權利強迫孩子必須留什麼樣的發型。何況這孩子的發型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

我知道,無論是誰,看到眼睛幾乎被頭發蓋住的發型都會有點不舒服,但是這正是問題所在。我好不容易把這個缺乏自信的女孩改變得臉上有了笑容,現在我的同行要把我的勞動都毀了。她幾乎沒去過新瑪特,幾年都沒看過一場電影,也沒有外出旅行過,甚至拒絕上輔導班。她的親戚說,她就只有這一個作文班。上別的輔導班家長安排好了她也不去。一年來,初中班逛書店,看電影,濕地野餐,參觀博物館,她都很積極地參加。每一堂作文課結束後,我都單獨把她留下,單獨輔導一會兒,看著她把錯別字改過來。語文成績從不及格到及格。眼看著她比以前快樂。現在受了這樣的打擊,恐怕她對學校的感情除了隔膜還要加上憎恨了。

那天上完課,照例把她留下。教室里只有我和她。等她寫完作文,改完錯別字,我說,關於頭發的事,我再說一句,最容易做的事就是從此以後不再上學了,那你就被徹底打敗了。其實沒有人那麼在意你,沒有人天天在意你的頭發。很多人過幾天就忘了。你也可以選擇忘記。等你長大了,會發現13歲那年發生的事是件小事。她點點頭。淡淡一笑。

周傑倫有一首歌,唱的是: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每當看到一個沉默內向又瘦小的女孩,都像看到自己小時候。對這樣的女孩,我格外憐惜。因為我知道她們如此平凡,普通,缺乏光彩,只是因為缺少關注缺少疼愛。如果我們當老師的都能換位思考,在跟學生交流的時候問問自己的心:我小時候是怎麼想的,那麼很多傷害就可以避免,很多沉默的孩子都願意向你敞開心扉。你會幸福地成為塑造他們靈魂,走進他們生命的那個人。你也會收獲這份職業最大的成就感。

6. 魯迅作品頭發的故事簡介

《頭發的故事》簡介:

《頭發的故事》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0年創作的短篇小版說。小說以權雙十節為線索,以N先生獨白的方式,圍繞著男人留辮子、剪辮子,女子剪發等頭發問題組織故事。

通過頭發問題所引起的反復曲折的風波,表達了作者魯迅對中國普通民眾的深深同情和對只重形式、不重實質的統治者或革命者的憤激。小說通過人物獨白敘事抒情,生動有感染力。

(6)搜集一些關於長頭發的故事擴展閱讀:

在魯迅先生的《頭發的故事》中,N先生這個人物似乎一刻也沒有停止對中國人頭發歷史的講述與評論。

在看似簡單、平淡無奇的頭發故事背後,卻暗藏了先生對辛亥革命的一聲長嘆:中國的革命,不徹底。

這並非是後人對先生思想的無端臆測。事實證明,這次革命革得真是不徹底。否則,人們為什麼還像清人一樣思考問題。

小說如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新」社會中人們的舊思想。《頭發的故事》通篇流動著憤激的情緒。

7. 故事裡專門講長辮子或長發的小說

長發公主的故事就是啊,有電影,你可以看看~

8. 頭發的故事的原文

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張隔夜的日歷,向著新的那一張上看了又看的說:「啊,十月十日,——今天原來正是雙十節⑵。這里卻一點沒有記載!」
我的一位前輩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來談閑天,一聽這話,便很不高興的對我說:
「他們對!他們不記得,你怎樣他;你記得,又怎樣呢?」
這位N先生本來脾氣有點誇張,時常生些無謂的氣,說些不通世故的話。當這時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語,不贊一辭;他獨自發完議論,也就算了。
他說:
「我最佩服北京雙十節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門,吩咐道『掛旗!』『是,掛旗!』各家大半懶洋洋的踱出一個國民來,撅起一塊斑駁陸離的洋布⑶。這樣一直到夜,——收了旗關門;幾家偶然忘卻的,便掛到第二天的上午。
「他們忘卻了紀念,紀念也忘卻了他們!
「我也是忘卻了紀念的一個人。倘使紀念起來,那第一個雙十節前後的事,便都上我的心頭,使我坐立不穩了。
「多少故人的臉,都浮在我眼前。幾個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裡一顆彈丸要了他的性命;幾個少年一擊不中,在監牢里身受一個多月的苦刑;幾個少年懷著遠志,忽然蹤影全無,連屍首也不知那裡去了。
「他們都在社會的冷笑惡罵迫害傾陷里過了一生;現在他們的墳墓也早在忘卻里漸漸平塌下去了。
「我不堪紀念這些事。
「我們還是記起一點得意的事來談談罷。」
N忽然現出笑容,伸手在自己頭上一摸,高聲說:
「我最得意的是自從第一個雙十節以後,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罵了。
「老兄,你可知道頭發是我們中國人的寶貝和冤家,古今來多少人在這上頭吃些毫無價值的苦呵!
「我們的很古的古人,對於頭發似乎也還看輕。據刑法看來,最要緊的自然是腦袋,所以大辟是上刑;次要便是生殖器了,所以宮刑和幽閉也是一件嚇人的罰;至於髡,那是微乎其微了,⑷然而推想起來,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們因為光著頭皮便被社會踐踏了一生世。
「我們講革命的時候,大談什麼揚州三日,嘉定屠城⑸,其實也不過一種手段;老實說:那時中國人的反抗,何嘗因為亡國,只是因為拖辮子⑹。
「頑民殺盡了,遺老都壽終了,辮子早留定了,洪楊⑺又鬧起來了。我的祖母曾對我說,那時做百姓才難哩,全留著頭發的被官兵殺,還是辮子的便被長毛殺!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只因為這不痛不癢的頭發而吃苦,受難,滅亡。」
N兩眼望著屋樑,似乎想些事,仍然說:
「誰知道頭發的苦輪到我了。」
「我出去留學,便剪掉了辮子,這並沒有別的奧妙,只為他不太便當罷了。不料有幾位辮子盤在頭頂上的同學們便很厭惡我;監督也大怒,說要停了我的官費,送回中國去。」
「不幾天,這位監督卻自己被人剪去辮子逃走了。去剪的人們裡面,一個便是做《革命軍》的鄒容⑻,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學,回到上海來,後來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卻了罷?」
「過了幾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謀點事做便要受餓,只得也回到中國來。我一到上海,便買定一條假辮子,那時是二元的市價,帶著回家。我的母親倒也不說什麼,然而旁人一見面,便都首先研究這辮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聲冷笑,將我擬為殺頭的罪名;有一位本家,還預備去告官,但後來因為恐怕革命黨的造反或者要成功,這才中止了。」
「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廢了假辮子,穿著西裝在街上走。」
「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罵的聲音,有的還跟在後面罵:『這冒失鬼!』『假洋鬼子!』」
「我於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們罵得更利害。」
「在這日暮途窮的時候,我的手裡才添出一支手杖來,拚命的打了幾回,他們漸漸的不罵了。只是走到沒有打過的生地方還是罵。」
「這件事很使我悲哀,至今還時時記得哩。我在留學的時候,曾經看見日報上登載一個游歷南洋和中國的本多博士⑼的事;這位博士是不懂中國和馬來語的,人問他,你不懂話,怎麼走路呢?他拿起手杖來說,這便是他們的話,他們都懂!我因此氣憤了好幾天,誰知道我竟不知不覺的自己也做了,而且那些人都懂了。……
「宣統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學校做監學⑽,同事是避之惟恐不遠,官僚是防之惟恐不嚴,我終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場旁邊,其實並非別的,只因為缺少了一條辮子!
「有一日,幾個學生忽然走到我的房裡來,說,『先生,我們要剪辮子了。』我說,『不行!』『有辮子好呢,沒有辮子好呢?』『沒有辮子好……』『你怎麼說不行呢?』『犯不上,你們還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罷。』他們不說什麼,撅著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終於剪掉了。
「呵!不得了了,人言嘖嘖了;我卻只裝作不知道,一任他們光著頭皮,和許多辮子一齊上講堂。
「然而這剪辮病傳染了;第三天,師范學堂的學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條辮子,晚上便開除了六個學生。這六個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個雙十節之後又一個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
「我呢?也一樣,只是元年冬天到北京,還被人罵過幾次,後來罵我的人也被警察剪去了辮子,我就不再被人辱罵了;但我沒有到鄉間去。」
N顯出非常得意模樣,忽而又沉下臉來:
「現在你們這些理想家,又在那裡嚷什麼女子剪發了,又要造出許多毫無所得而痛苦的人!」
「現在不是已經有剪掉頭發的女人,因此考不進學校去,或者被學校除了名么?」
「改革么,武器在那裡?工讀么,工廠在那裡?」
「仍然留起,嫁給人家做媳婦去:忘卻了一切還是幸福,倘使伊記著些平等自由的話,便要苦痛一生世!」
「我要借了阿爾志跋綏夫⑾的話問你們:你們將黃金時代的出現豫約給這些人們的子孫了,但有什麼給這些人們自己呢?」
「阿,造物的皮鞭沒有到中國的脊樑上時,中國便永遠是這一樣的中國,決不肯自己改變一支毫毛!」
「你們的嘴裡既然並無毒牙,何以偏要在額上帖起『蝮蛇』兩個大字,引乞丐來打殺?……」
N愈說愈離奇了,但一見到我不很願聽的神情,便立刻閉了口,站起來取帽子。
我說,「回去么?」
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
我默默的送他到門口。
他戴上帽子說:
「再見!請你恕我打攪,好在明天便不是雙十節,我們統可以忘卻了。」
一九二〇年十月。

9. 童話故事中有個長長頭發的公主,是什麼童話來著

從前有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他倆一直想要個孩子,可總也得不到。最後,女人只好希望上帝能賜給她一個孩子。他們家的屋子後面有個小窗戶,從那裡可以看到一個美麗的花園,裡面長滿了奇花異草。可是,花園的周圍有一道高牆,誰也不敢進去,因為那個花園屬於一個女巫。這個女巫的法力非常大,世界上人人都怕她。一天,妻子站在窗口向花園望去,

看到一塊菜地上長著非常漂亮的萵苣。這些萵苣綠油油、水靈靈的,立刻就勾起了她的食慾,非常想吃它們。這種慾望與日俱增,而當知道自己無論如何也吃不到的時候,她變得非常憔悴,臉色蒼白,痛苦不堪。她丈夫嚇壞了,問她:「親愛的,你哪裡不舒服呀?」「啊,」她回答,「我要是吃不到我們家後面那個園子里的萵苣,我就會死掉的。」丈夫因為非常愛她,便想:「與其說讓妻子去死,不如給她弄些萵苣來,管它會發生什麼事情呢。」黃昏時分,他翻過圍牆,溜進了女巫的花園,飛快地拔了一把萵苣,帶回來給她妻子吃。妻子立刻把萵苣做成色拉,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這萵苣的味道真是太好了,第二天她想吃的萵苣居然比前一天多了兩倍。為了滿足妻子,丈夫只好決定再次翻進女巫的園子。於是,黃昏時分,他偷偷地溜進了園子,可他剛從牆上爬下來,就嚇了一跳,因為他看到女巫就站在他的面前。「你好大的膽子,」她怒氣沖沖地說,「竟敢溜進我的園子來,像個賊一樣偷我的萵苣!」「唉,」他回答,「可憐可憐我,饒了我吧。我是沒辦法才這樣做的。我妻子從窗口看到了你園子中的萵苣,想吃得要命,吃不到就會死掉的。」女巫聽了之後氣慢慢消了一些,對他說:「如果事情真像你說的這樣,我可以讓你隨便采多少萵苣,但我有一個條件:你必須把你妻子將要生的孩子交給我。我會讓她過得很好的,而且會像媽媽一樣對待她。」丈夫由於害怕,只好答應女巫的一切條件。妻子剛剛生下孩子,女巫就來了,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萵苣」,然後就把孩子帶走了。

「萵苣」慢慢長成了天底下最漂亮的女孩。孩子十二歲那年,女巫把她關進了一座高塔。這座高塔在森林裡,既沒有樓梯也沒有門,只是在塔頂上有一個小小的窗戶。每當女巫想進去,她就站在塔下叫道:

「萵苣,萵苣,

把你的頭發垂下來。」
萵苣姑娘長著一頭金絲般濃密的長發。一聽到女巫的叫聲,她便松開她的發辮,把頂端繞在一個窗鉤上,然後放下來二十公尺。女巫便順著這長發爬上去。
一兩年過去了。有一天,王子騎馬路過森林,剛好經過這座塔。這時,他突然聽到美妙的歌聲,不由得停下來靜靜地聽著。唱歌的正是萵苣姑娘,她在寂寞中只好靠唱歌來打發時光。王子想爬到塔頂上去見她,便四處找門,可怎麼也沒有找到。他回到了宮中,那歌聲已經深深地打動了他,他每天都要騎馬去森林裡聽。一天,他站在一棵樹後,看到女巫來了,而且聽到她沖著塔頂叫道:

萵苣姑娘立刻垂下她的發辮,女巫順著它爬了上去。王子想:「如果那就是讓人爬上去的梯子,我也可以試試我的運氣。」第二天傍晚,他來到塔下叫道:
萵苣,萵苣,

把你的頭發垂下來。」 頭發立刻垂了下來,王子便順著爬了上去。
萵苣姑娘看到爬上來的是一個男人時,真的大吃一驚,因為她還從來沒有看到過男人。但是王子和藹地跟她說話,說他的心如何如何被她的歌聲打動,一刻也得不到安寧,非要來見她。萵苣姑娘慢慢地不再感到害怕,而當他問她願不願意嫁給他時,她見王子又年輕又英俊,便想:「這個人肯定會比那教母更喜歡我。」她於是就答應了,並把手伸給王子。她說:「我非常願意跟你一起走,可我不知道怎麼下去。你每次來的時候都給我帶一根絲線吧,我要用絲線編一個梯子。等到梯子編好了,我就爬下來,你就把我抱到你的馬背上。」

因為老女巫總是在白天來,所以他倆商定讓王子每天傍晚時來。女巫什麼也沒有發現,直到有一天萵苣姑娘問她:「我問你,教母,我拉你的時候怎麼總覺得你比那個年輕的王子重得多?他可是一下子就上來了。」「啊!你這壞孩子!」女巫嚷道,「你在說什麼?我還以為你與世隔絕了呢,卻不想你竟然騙了我!」她怒氣沖沖地一把抓住萵苣姑娘漂亮的辮子,在左手上纏了兩道,又用右手操起一把剪刀,喳喳喳幾下,美麗的辮子便落在了地上。然後,她又狠心地把萵苣姑娘送到一片荒野中,讓她凄慘痛苦地生活在那裡。

萵苣姑娘被送走的當天,女巫把剪下來的辮子綁在塔頂的窗鉤上。王子走來喊道:

「萵苣,萵苣,

把你的頭發垂下來。」
女巫放下頭發,王子便順著爬了上去。然而,他沒有見到心愛的萵苣姑娘,卻看到女巫正惡狠狠地瞪著他。「啊哈!」她嘲弄王子說,「你是來接你的心上人的吧?可美麗的鳥兒不會再在窩里唱歌了。她被貓抓走了,而且貓還要把你的眼睛挖出來。你的萵苣姑娘完蛋了,你別想再見到她。」王子痛苦極了,絕望地從塔上跳了下去。他掉進了刺叢里,雖然沒有喪生,雙眼卻被刺扎瞎了。他漫無目的地在森林裡走著,吃的只是草根和漿果,每天都為失去愛人而傷心地痛哭。他就這樣痛苦地在森林裡轉了好幾年,最後終於來到了萵苣姑娘受苦的荒野。萵苣姑娘已經生下了一對雙胞胎,一個兒子,一個女兒。王子聽到有說話的聲音,而且覺得那聲音很耳熟,便朝那裡走去。當他走近時,萵苣姑娘立刻認出了他,摟著他的脖子哭了起來。她的兩滴淚水潤濕了他的眼睛,使它們重新恢復了光明。他又能像從前一樣看東西了。他帶著妻子兒女回到自己的王國,受到了人們熱烈的歡迎。他們幸福美滿地生活著,直到永遠。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