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海倫凱特的人生故事

海倫凱特的人生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06 21:18:54

1. 海倫·凱勒的詳細故事

2. 海倫·凱勒的人生故事,了解海倫的奮斗經歷與人生成就是什麼

奮斗經歷:來
幼時患病,兩自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沙利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利文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生命的故事》,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後又寫了許多文字和幾部自傳性小說,表明黑暗與寂靜並不存在。後來凱勒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崇敬。1964年被授於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一。

人生成就:
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3. 海倫·凱勒身殘志堅的故事

幼時患病,雙耳失聰,雙目失明。在良師沙利文的幫助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並寫了《我生命的故事》,鼓舞了世界各國的殘疾人士,並到各國演講,為殘疾人籌集善款 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一。

海倫還把自己的學習分成四個步驟:

1、每天用三個小時自學。

2、用兩個小時默記所學的知識。

3、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將自己用三個小時所學的知識默寫下來。

4、剩下的時間她運用學過的知識練習寫作。

(3)海倫凱特的人生故事擴展閱讀:

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先後完成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石牆之歌》《走出黑暗》《樂觀》等,都產生了世界范圍的影響。

海倫的最後一部作品是《老師》,她曾為這本書搜集了20年的筆記和信件,而這一切和四分之三的文稿卻都在一場火災中燒毀,連同它們一起燒掉的還有布萊葉文圖書室、各國贈送的精巧工藝禮品。

如果換一個人也許心灰意冷,可海倫痛定思痛,更加堅定了完成它的決心,她不聲不響地坐到了打字機前,開始了又一次艱難的跋涉。10年之後,海倫完成了書稿。她很欣慰,這本書是獻給安妮老師的一份厚禮,老師安妮也為此而感到無比驕傲。

1902–1903撰寫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譯作《我生活的故事》)。1904年6月以優等成績大學畢業。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譯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牆之歌》、《沖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應邀去好萊塢主演電影。 1924年成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的主要領導人。

4. 海倫凱勒的勵志故事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一八八二年,在她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到傷害,從此以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來了。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

七歲那一年,家裡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蘇利文老師。蘇利文在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說話了。

蘇利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一九三六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的傷心。海倫知道,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4)海倫凱特的人生故事擴展閱讀:

海倫·凱勒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歲,卻有87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裡。在此時間里,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石牆故事》等。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一。

5. 海倫凱特的故事,簡單些。

1882年,一名女嬰因發高燒差點喪命。她雖倖免於難,但發燒給她留下了後遺症-- 她再也看不見、聽不見。因為聽不見,她想講話也變得很困難。那麼這樣一個在19個月時就既盲又聾的孩子,是如何成長為享譽世界的作家和演說家的呢?
高燒將她與外界隔開,使她失去了視力和聲音。她彷彿置身在黑暗的牢籠中無法擺脫。萬幸的是海倫並不是個輕易認輸的人。不久她就開始利用其它的感官來探查這個世界了。她跟著母親,拉著母親的衣角,形影不離。她去觸摸,去嗅各種她碰到的物品。她模仿別人的動作且很快就能自己做一些事情,例如擠牛奶或揉面。她甚至學會靠摸別人的臉或衣服來識別對方。她還能靠聞不同的植物和觸摸地面來辨別自己在花園的位置。
七歲的時候她發明了60多種不同的手勢,靠此得以和家裡人交流。比如她若想要麵包,就會做出切麵包和塗黃油的動作。想要冰淇淋時她會用手裹住自己裝出發抖的樣子。海倫在這方面非比一般,她絕頂的聰明又相當敏感。通過努力她對這個陌生且迷惑的世界有了一些知識。但她仍有一些有足。海倫五歲時開始意識到她與別人不同。她發現家裡的其他人不用象她那樣做手勢而是用嘴交談。有時她站在兩人中間觸摸他們的嘴唇。她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而她自己不能發出帶有含義的聲音。她想講話,可無論費多大的勁兒也無法使別人明白自己。這使她異常懊惱以至於常常在屋子裡亂跑亂撞,灰心地又踢又喊。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怒氣越為越大。她變得狂野不馴。倘若她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就會大發脾氣直到家人順從。她慣用的手段包括抓別人盤里的食物以及將易碎的東西猛扔在地。有一次她甚至將母親鎖在廚房裡。這樣一來就得想個辦法了。於是,在她快到七歲生日時,家裡便雇了一名家庭教師-- 安尼•莎莉文。安尼悉心地教授海倫,特別是她感興趣的東西。這樣海倫變得溫和了而且很快學會了用布萊葉盲文朗讀和寫作。靠用手指接觸說話人的嘴唇去感受運動和震動,她又學會了觸唇意識。這種方法被稱作泰德馬,是一種很少有人掌握的技能。她也學會了講話,這對失聰的人來說是個巨大的成就。
海倫證明了自己是個出色的學者,1904年她以優異的成績從拉德克利夫學院畢業。她有驚人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同時她還具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毅力。上大學時她就寫了《我的生命》。這使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而有能力為自己購買一套住房。
她周遊全國,不斷地舉行講座。她的事跡為許多人著書立說而且還上演了關於她的生平的戲劇和電影。最終她聲名顯赫,應邀出國並受到外國大學和國王授予的榮譽。1932年,她成為英國皇家國立盲人學院的副校長。

6. 海倫凱勒的《我的生活故事》寫了什麼內容

敘述了著名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失去光明、聲音之後的人生故事,以及她在老師安妮·莎莉文的引導和幫助下艱難而快樂的成長經歷。

這本根據1903年原著的修訂版,出了再現海倫親筆寫的充滿愛與光明的非凡故事,還收錄了莎莉文老師感人至深的原始信件和教育報告、麥西編輯翔實公正的評論筆記,完整地還原了海倫·凱勒故事的原貌,《我的生活故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圖文全本)》精選的部分原版照片和信件均是第一次與中國讀者見面。

(6)海倫凱特的人生故事擴展閱讀:

《我的生活故事》是2012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海倫·凱勒,美羅傑·沙塔克多羅茜·赫爾曼恩。

作者介紹

海倫·凱勒,全球著名盲人女作家,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被授予「總統自由獎章」的盲聾人。這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位學識淵博,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她一生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的慈善事業,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四處奔走,成就非凡,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

海倫·凱勒一生一共寫了14部著作。《我的生活故事》是她的處女作。作品一發表,立即在美國引起了轟動,被稱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出版的版本超過百餘種,在世界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7. 海倫凱勒的人生經歷及其品質

海倫·凱勒(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盲聾啞女作家和殘疾有障礙的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她在19個月的時候因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並在她的導師安妮·莎利文(Annie Sullivan)的努力下,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創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20世紀著名的盲聾女作家和演講者,她憑借堅強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學的拉德克里夫學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人類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總統自由獎章」。

8. 關於海倫凱勒的故事,盡量簡短

海倫‧凱勒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一八八二年,在她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發高燒,腦部受到傷害,從此以後,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後來,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長大。七歲那一年,家裡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蘇利文老師。蘇利文在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在她辛苦的指導下,海倫用手觸摸學會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讀書,後來用手摸別人的嘴唇,終於學會說話了。
蘇利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一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到河邊去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失明與失聰的障礙,完成了大學學業。
一九三六年,和她朝夕相處五十年的老師離開人間,海倫非常的傷心。海倫知道,如果沒有老師的愛,就沒有今天的她,決心要把老師給她的愛發揚光大。於是,海倫跑遍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遊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力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一九六八年,海倫八十七歲去世,她終生致力服務殘障人士的事跡,傳遍全世界。她寫了很多書,她的故事還拍成了電影。蘇利文老師把最珍貴的愛給了她,她又把愛散播給所有不幸的人,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

9. 海倫凱勒人生經歷和作品

1887年3月3日,對海倫來說這是個極重要的日子。這一天,家裡為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安妮·莎莉文小姐。莎莉文老師跟海倫·凱勒很投緣,她們認識沒有幾天就相處融洽,而且海倫·凱勒還從莎莉文老師那裡學會了認字,讓她能與別人溝通,再教導她一些生字的意思,她陸續學懂了鮮花、水、太陽等,並認為愛就是那溫暖的陽光。其後再教導海倫用手指點字以及基本的生活禮儀。
安妮·莎莉文老師十分有愛心,她首先了解了海倫的脾氣,她終於知道凱勒的脾氣會如此躁動,是因為父母不忍看她做錯事(打人、不守規矩、破壞東西等)被懲罰的模樣,於是在她做錯事時都給她糖吃,所以安妮·莎莉文老師必須要糾正這些父母的錯誤行為,並且與她建立互信的關系,再耐心的教導海倫手語。一天,老師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了「'water'水」這個詞,海倫·凱勒總是把「杯」和「水」混為一談。到後來,她不耐煩了,把老師給她的新陶瓷洋娃娃摔壞了。但莎莉文老師並沒有對海倫放棄,她帶著海倫凱勒走到水井房邊,要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水管口下,讓清涼的水滴滴在海倫凱勒的手上。接著,莎莉文老師又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下'water'「水」這個字寫了幾次,從此海倫·凱勒就牢牢記住了,再也不會搞不清楚。海倫後來回憶說:「不知怎的,語言的秘密突然被揭開了,我終於知道水就是流過我手心的一種液體。」
不過,莎莉文老師認為,光是懂得認字而說不出話來,仍然不方便溝通。可是,從小又聾又瞎的海倫·凱勒,一來聽不見別人說話的聲音,二來看不見別人說話的嘴型,所以,盡管她可以發聲,但也沒辦法說話。
為了克服這個困難,莎莉文老師替海倫·凱勒找了薩勒老師(郝博士),郝博士教導她利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盡管非常艱巨,不過,海倫·凱勒還是做到了。安妮教會她寫字、手語。接著,莎莉文老師又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下(水)這個字。當波金斯盲人學校的亞納格諾先生以驚訝的神情讀到一封海倫完整

地道的法文信後,這樣寫道:「誰都難以想像我是多麼地驚奇和喜悅。對於她的能力我素來深信不疑,可也難以相信,她3個月的學習就取得這么好的成績,在美國,別的人要達到這程度,就得花一年工夫。」
海倫還把自己的學習分成四個步驟:
1、每天用三個小時自學。
2、用兩個小時默記所學的知識。
3、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將自己用三個小時所學的知識默寫下來。
4、剩下的時間她運用學過的知識練習寫作。
在學習與記憶的過程中,她只有一個信念:她一定能夠把自己所學習的知識記下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她每天堅持學習10個小時以上,經過長時間的刻苦學習,還有不屈不撓的信心,使她掌握了大量的知識,能熟練地背誦大量的詩詞和名著的精彩片段。到後來,一本20萬字的書,她用9個小時就能讀完,並能記憶下來,說出每章每節的大意,還能把書中精彩的句、段、章節和自己對文章的獨到見解在2小時之內寫出來。海倫的記憶力已經大大超過了普通人的正常水平。
據說,在哈佛大學讀書的一個博士生聽到海倫·凱勒的事跡後,很不服氣,決定要和她比試比試。在嚴格的時間規定和教員的監督之下,他們進行了3輪比賽,博士生輸了。他摘下博士帽,恭恭敬敬地戴在海倫的頭上,表示對她的敬佩與尊敬。經過學習,海倫突破了識字關、語言關、寫作關,先後學會了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語言,出版了14部著作,受到社會各界的贊揚與誇獎。

1894年夏天,海倫出席了美國聾人語言教學促進會,並被安排到紐約赫馬森聾人學校上學,學
海倫·凱勒
習數學、自然、法語、德語。沒過幾個月,她便可以自如地用德語交談;不到一年,她便讀完了德文作品《威廉·退爾》。教法語的教師不懂手語字母,不得不進行口授,盡管這樣,海倫還是很快掌握了法語,並把小說《被強迫的醫生》讀了兩遍。
在紐約期間,海倫結識了文學界的許多朋友。馬克·吐溫為她朗讀自己的精彩短篇小說,他們建立了真摯友誼。霍姆斯博士在梅里邁克河邊幽靜的家裡為她讀《勞斯·豆》詩集,當讀到最後兩頁時,霍姆斯把一個奴隸塑像放在她手中。這個蹲著的奴隸身上的鎖鏈正好掉落下來,霍姆斯對海倫說:「她是你思想的解放者。」博士指的是安妮小姐。海倫的心中一陣激動,人世間美好的思想情操,雋永深沉的愛心,以及踏踏實實的追求,都像春天的種子深深植入心田。海倫從小便自信地說:「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學讀書!我要去哈佛大學!」這一天終於來了。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特殊方式安排她入學考試。只見她用手在凸起的盲文上熟練地摸來摸去,然後用打字機回答問題。前後9個小時,各科全部通過,英文和德文還得了A(優)成績,海倫懷著熱切的心情開始了大學生活。
1904年6月,海倫以優異的成績從拉德克里夫學院畢業。
兩年後,她被任命為馬薩諸塞州盲人委員會主席,開始了為盲人服務的社會工作。她每天都接待
來訪的盲人,還要回復雪片一樣飛來的信件。後來,她又在全美巡迴演講,為促進實施聾盲人教育計劃和治療計劃而奔波。到了1921年,終於成立了美國盲人基金會民間組織。海倫是這個組織的領導人之一,她一直為加強基金會的工作而努力。

在繁忙的工作中,她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先後完成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石牆之歌》《走出黑暗》《樂觀》等,都產生了世界范圍的影響。海倫的最後一部作品是《老師》,她曾為這本書搜集了20年的筆記和信件,而這一切和四分之三的文稿卻都在一場火災中燒毀,連同它們一起燒掉的還有布萊葉文圖書室、各國贈送的精巧工藝禮品。如果換一個人也許心灰意冷,可海倫痛定思痛,更加堅定了完成它的決心,她不聲不響地坐到了打字機前,開始了又一次艱難的跋涉。10年之後,海倫完成了書稿。她很欣慰,這本書是獻給安妮老師的一份厚禮,老師安妮也為此而感到無比驕傲。
1902–1903撰寫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譯作《我生活的故事》)。1904年6月以優等成績大學畢業。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譯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牆之歌》、《沖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應邀去好萊塢主演電影。 1924年成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的主要領導人。
海倫於1924年組成海倫·凱勒基金會,並加入美國盲人基金會,作為其全國和國際的關系顧問。其後她在國際獅子的年會上發表演說,她要求獅子會成為「協助失明人士戰勝黑暗的武士」。並說:「我為你們開啟機會的窗,我正敲著你的大門。」1946年任美國全球盲人基金會國際關系顧問,並開始周遊世界,共訪問35個國家。她盡力爭取在世界各地興建盲人學校,並常去醫院探望病人,與他們分享她的經歷,以給予他們生存意志。她同時亦為貧民及黑人爭取權益,以及提倡世界和平。為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到全球各地發表演講,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尊敬,成為全世界人類的楷模。
海倫凱勒國際( Helen Keller International. Inc 簡稱HKI )由海倫·凱勒與其他美國人於1915年創建,宗旨是協助政府開展防盲,著重於融入社會主流的盲童教育以及使成年盲人得以獨立生活的康復等工作。HKI大力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各國的能力以求制定其各自的規劃。它還從事對營養不良及由維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乾眼病、沙眼及其它傳染性眼疾的研究和防治項目,同時也為白內障致盲復明提供
手術服務。在具備條件的地方,HKI都將防盲項目與初級醫療服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1929年著《我的後半生》(也譯作《中流––––我以後的生活》)。1930年旅遊英國。 1931–1933年榮獲坦普爾大學榮譽學位。訪問法國、南斯拉夫、英國。 1936年10月20日老師安妮·沙莉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訪歐、亞、非、澳各大洲十三國。 1953年美國上映凱勒生活和工作的記錄片《不可征服的人》。1955年著《老師:安妮·沙莉文·梅西》 榮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1959年聯合國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1960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頒布「海倫·凱勒」獎金。 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1968年6月1日與世長辭。
1956年11月15日,豎立在美國波金斯盲童學校入口處的一塊匾額上的幕布,由海倫用顫抖的手揭開了,上面寫著:紀念海倫·凱勒和安妮·莎莉文梅西。這不是一塊普通的匾額,而是為那些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了突出篇章的人們所設立的。的確,海倫把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聯合國還曾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1959年聯合國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並且還榮獲總統自由勛章,於1964年被授於「總統自由勛章」。1965年被評為「世界十大傑出婦女之一」。
1968年6月1日,海倫·凱勒──這位譜寫出人類文明史上輝煌生命贊歌的聾啞盲學者、作家、教育家,在鮮花包圍中告別了人世。然而,她那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她那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卻永遠載入了史冊,正如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言:「19世紀出現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我黑暗中的光明》是關於人類精神升華的一本書。生來既聾又盲的海倫·凱勒早年生活在與常人隔離的孤寂境況中,而這對一個人精神的發展是如此重要。在全人類的神的愛護下,她得以同他人接觸。精神上的發展帶領她走上了寫作生涯。
海倫·凱享年88歲。而在她死後,因為她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各地人民都開展了紀念她的活動。

人物著作
《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老師》三本書以及發表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的著名散文(她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石牆故事》等。

人物名言
1、黑暗將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使人更加喜愛聲音。
2、因為在我生活的漫長黑夜裡,我讀過的書以及別人讀給我聽的書,已經變成一座偉大光明的燈塔,向我揭示出人類生活和人類精神的最深泉源。
3、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要靠心靈去感受。
4、愛是摸不著的,但你卻能感到她帶來的甜蜜。
5、僅僅靠觸覺就能感受到這么多的幸福,那麼,如果能看見,我發現多少更美好的東西啊!
6、人生最大的災難,不在於過去的創傷,而在於把未來放棄。
7、不懷希望,不論什麼事情都做不出來。
8、我身上的所有原子都是振動儀。通過房屋到處感覺到的振動,我能猜出每天都在發生什麼事情。
9、像明天就要失去那樣去利用你的眼睛。
10、死亡只是從這個房間搬遷到那個房間,可是我可能跟別的人不太一樣,因為我在那個新的房間就可以用眼睛看到東西了。
11、我們分明是不一樣,能看得見的人和看不見的人互相不一樣。不是感覺不一樣,而是使用感覺的方法不一樣。只是為了找到超越感覺的智慧而展開的想像力和勇氣不一樣而已。
12、無論處於什麼環境,都要不斷努力。
13、我努力求取知識,目的在於希望日後能使用,為社會貢獻一點力量。
14、只要是真正有益於社會的事情,而又是我能做的,我都將全力以赴。
15、我的任務是練習,練習,不斷地練習。失敗和疲勞常常將我絆倒,但一想到再堅持一會兒就能讓我所愛的人看到我的進步,我就有了勇氣。
16、對於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好似生命的主宰。
17、我用整個身心來感受世界萬物,一刻也閑不住。我的生命充滿了活力,就像那些朝生夕死的小昆蟲,把一生擠到一天之內,生命或是一種大膽的冒險,或是一無是處。
18、我只看我擁有,不看我沒有的。
19、忘卻自我中有著快樂。——因而,我要努力把別人眼中的光明當作我的太陽,把別人耳中的音樂當作我的樂曲,把別人唇上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
20、我的身體雖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就讓我的心超脫我的軀體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悅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
21、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22、殘忍的命運擋住了入口,我會不甘願地質問命運為何作這樣專橫的宣判,因為我的心尚未馴服,仍是狂熱的;但刻薄無情的話到口裡,我的舌頭卻沒有說出來,像還未落下的淚,又流回我的心中。
23、只要朝著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
24、面對光明,陰影就在我們身後。
25、信心是命運的主宰。
26、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這就可能顯出生命的價值。
27、世界上最好和最美的東西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它們只能被心靈感受到。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