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搜英雄的故事350字

搜英雄的故事350字

發布時間: 2020-12-07 01:08:28

1. 王二小的英雄事跡350字

1942年10月25日(農歷九月十六)早晨,13歲的王二小正在當地老鄉稱狼牙溝門的外崖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見一隊鬼子進山來掃盪,鬼子兵有好幾十人,正從狼牙口向范庄旺村走來。

那邊的山溝里隱蔽著八路軍的後方機關,還有不少鄉親們,萬一鬼子摸進那條山溝,不僅八路軍的後方機關受損失,鄉親們也將在劫難逃。可是這時候跑回去報告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二小忽然想起來,為了粉碎鬼子這次進攻,淶源抗日政府已將20多名傷員和糧食轉移了,為了保護後方機關和群眾,騎兵連就埋伏在石湖旮旯的石嶺子上。二小冷靜地想了想,他要把鬼子引進埋伏圈,讓八路軍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打定主意之後,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見到二小,連忙把他從山坡上抓來問路。二小機智地和鬼子周旋,騙取了他們的信任在前邊帶路。從狼牙溝門往東走是范庄旺村,王二小帶著鬼子從西北溝鑽了進去,引向八路軍埋伏的石湖旮旯。其實這是一條死路,翻過巨石就到了路的盡頭。

(1)搜英雄的故事350字擴展閱讀:

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生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上庄鄉上庄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哥哥叫石頭,父親閻貴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人,給本村大地主劉文勤扛活謀生,在座破舊的草房裡住著王二小一家,母親閻張氏給人做針線活,全家四口擠住在本村奶奶廟中。

1939年夏天暴雨成災,莊稼顆粒未收。1940年春天,正值抗日戰爭的第三個年頭,天災人禍,形成了「無村不戴孝,處處有哭聲」的慘象。結果,王二小的父母和哥哥先後因病餓去世了。1940年無依無靠的王二小開始了逃荒的生涯。

1940年5月的一天,經過長途流浪的王二小因飢餓昏倒在了路邊,被狼牙口村委會王主任搭救並將其收養並改名王朴,安排給劉姓大戶放牛謀生。

當年晉察冀軍區一分區獨立師老一團的騎兵連就駐扎在這一帶。王二小喜歡馬,常到騎兵連去玩,和八路軍戰士混得很熟。他是個聰明的孩子,很內向,不愛說話,一年四季總是穿一件很破的小褂,騎兵連的吳連長非常喜歡這個孩子。

常常給他講打仗的故事,到了開飯的時間就留份飯給他吃。第二年王二小加入了兒童團,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2. 汶川大地震英雄故事350字

汶川地震發生以來,映秀鎮9歲的小學生林浩,在地震來臨時奮不顧身救了兩名同學的英雄事跡在中華大地上廣泛傳頌。作為一名年已半百的首都市民,我倍感欣慰。
在電視上不止一次地看到小林浩的身影,他是那麼的沉著、那麼的淡定,面對記者,面對鏡頭,沒有一絲一毫的怯懦和慌張,對他救人的情景娓娓道來,那麼質朴、那麼自然,就像剛剛完成了一項作業,在星月下剛剛送一個同學回家。
面對這個小孩子的睿智的眼神和淡定的精神,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這就是我們國家的希望啊,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子孫啊。在大災大難面前,9歲的小林浩不顧個人安危一次、再次地鑽進隨時都會倒塌的廢墟里背出已經昏迷的同學,這是一種什麼精神支撐著他的決定,是一種什麼力量給他的勇敢呢?
我又想起來最近在媒體上常見到的一句話,叫做「大難興邦」。是的,我們從小英雄林浩的身上,從無數個捨身救人的英雄戰士身上、從那些扔下了自己安逸的小家來到災區救助災民的志願者身上就看到了這一點。我們遇見到了中華民族在共和國成立之後,從未有過的團結、友愛、堅強、勇敢,我為擁有這樣的民族精神而驕傲,而自豪。
地震摧毀了我們的家園,使我們的國家經濟遭受了空前的損失,但從另一個意義上說,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及其昂貴的精神價值,我們的同胞經受了考驗,我們的民族經受了考驗,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增強了,國民的愛心與責任感增強了,地震災難檢驗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激情。在賑災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無數英雄的人和事,我們的眼睛裡每天都有淚花閃過,我們內心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洶涌而出。我第一次由衷地感到中國的未來是有希望的,中國是一個可愛的民族,我們的同胞都是熱血兒郎,都是可親可敬的好兄弟。
從小林浩,我看到了祖國更加美好的未來。

379回答者: 風々輕ぁ揚 - 初學弟子 一級 2008

3. 孫中山英雄故事350字

跟許多農家孩子一樣,孫中山在童年時就得上山砍柴,年齡稍大一點時,就下田插秧除草,有時還跟他的外祖父出海捕魚。7歲時進私塾讀書,背誦《三字經》、《千字文》等中國古書,同時練習毛筆字。10歲他入陸家祠堂,學四書五經。孫中山勤奮求學,成績突出。11歲時,他常在屋子門前大榕樹下,聽太平天國老兵講述太平軍抗清的故事。滿清腐敗,人民群起反抗的事深植在他小小的心靈中。在鄉間,他看到女子被強迫纏足的痛苦,看到奴婢被主人隨意毒打的殘酷,看到鄉人聚賭的沉淪,看到官兵欺壓良民的野蠻他感到非常傷心和憤怒。他萌起了要到外面世界看看的念頭。1879年,13歲的孫中山隨母親乘輪船到檀香山去找他大哥。他們乘坐的是一艘名「格蘭諾克「號的 兩千噸級的鐵殼英國輪船。在輪船的甲板上望著浩瀚的大海,「始見輪船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 之心,窮天地之想」。自此,孫中山感受到機器的威力和西方科技的發達。
1883年6月,已畢業於夏威夷最高學府的孫中山乘坐輪船回返中國。輪船進入中國海域後,就遇到清朝稅吏的勒索,孫中山進一步感受到清朝的腐敗 。他回到翠亨村後,看到的還是一個苛捐雜稅的的中國。村民保守,私塾教學仍然沿襲舊規,背誦強記, 很少有心智的啟迪。1887年正月,孫中山轉入香港西醫學院就讀,時年21歲。五年後畢業。當時,香港秩序井然,貪贓納賄的事絕無僅有。又聽到英國和歐洲政治優良,這一切都是人努力經營而得 來的成就的。因此只有改變政府,才能改良社會。中國數百年來只有壞政府,沒有好政府。因此孫中山決定大學畢業後,拋棄醫生生涯,從事醫國事業。他說:「由此可知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於香港也。」 1896年9月30日,孫中山由紐約乘船抵達利物浦,10月1日到倫敦,與他的老師康德黎晤面,後被清朝偵探跟蹤,再將他挾持致清朝駐倫敦使館軟禁起來。辛得老師康德黎發動輿論力量,才將他拯救出來。這就是有名的「倫敦蒙難記」。孫中山倫敦蒙難的遭遇,獲得國際的關注,並成為國際公認的中國革命領導者。為人身安全,孫中山繼續在倫敦居留,並在大英博物館研讀政治、外交、法律、軍事、礦產和經濟等書籍。在倫敦的研究和社會考察,使孫中山的思想和政治主張有了更大的提升,他的三民主義的思想也更趨完整和成熟。孫中山是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主革命先行者,但他的貢獻不僅在中國,也在於全人類,所以他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世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體系,是中國政治現代化運動中最關鍵、最具有突破性的一種指導思想。

4. 非典時期的英雄故事350字

葉欣主要事跡:
葉欣1956年7月9日出生於廣東徐聞一個醫學世家.1974年被招進廣東省中醫院衛訓隊.1976年畢業時,因護理能力測試成績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為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是該院護士長中最年輕的.
急診科是省中醫院最大的護理單位,下設120、補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觀室、治療室六個部門.「快速、及時、有效」的工作性質、復雜多變的病情、觸目驚心的狀況,需要護士長不僅需要超一流的護理專長,更要有臨危不懼、指揮若定的領導能力和冷靜快捷的思維能力.生死一瞬間,在以痛苦、哀號、無助為氛圍的工作環境里,每位醫護人員都必須具備強健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於女性而言,這何嘗不是對身心的超級挑戰.而葉欣在急診科一干就是幾十年.每當急診科有傳染性疾病患者前來急診時,葉欣總是一馬當先,沖鋒在前,盡量不讓年輕的小護士們沾邊.每次她總是說:你們還小,這病危險!對待這類病人,她護理得格外耐心、細致,沒有一絲的嫌棄.對於家境貧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動出錢為病人買東西.她常常對護士們說:「病人得了傳染病已經夠不幸了,但社會的歧視給他們心理造成的傷害也許比病痛更難受!作為護士,我們一方面要解決他們身體的痛苦,更要給他們愛的力量,生活的力量.」一次是一位剛參加工作的護士為病人服務時引發了病人的不滿,葉欣主動到患者家登門道歉,並作自我批評.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剛建立時,葉欣主動請纓,提出到二沙急診科擔任護士長,負責繁重的護理組建工作.
2001年,一位來自福建某山區的重症患者到急診科治療,病情剛穩定就急著要求回家.葉欣苦心規勸,但病人就是不聽,於是科室決定用救護車送病人回家.葉欣又主動申請沿途護理.22小時的顛簸和護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卻累得直不起腰來.為了盡快趕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葉欣自己出錢乘飛機回到了廣州.
2003春節前後,一種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開始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2月上旬剛過,廣東省中醫院二沙急診科就開始收治確診或疑為「非典」的病人,最多時一天5人.面對增加了兩倍的工作量,葉欣周密籌劃、冷靜部署,重新調班時,安排了加強班.隨著「非典」患者的急劇增多,廣東省中醫院當機立斷,緊急抽調二沙分院急診科部分護士增援位於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診科護士力量出現了明顯的不足.葉欣身先士卒,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
3月4日中午,極度疲倦的葉欣開始出現發熱症狀,後確診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為了救治葉欣,醫院在最短時間內成立了治療小組.葉欣的病情幾乎牽動了所有人的心.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委託蔡東士秘書長慰問她和家屬;雷於藍副省長也在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業斌、省衛生廳廳長黃慶道的陪同下,親自到醫院了解治療情況.省衛生廳、省中醫葯管理局、廣州中醫葯大學的領導也為搶救葉欣提供了技術、物質、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葉欣最後所搶救的、也是傳染給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後不到一個星期,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享年47歲.
葉欣在擔任護士長期間,始終把培養護理人才作為本科室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她常利用午休給護士們上業務課,讓剛進急診科的姑娘們在她身上練習扎針.
葉欣在擔任護士長期間,始終沒有放棄對新知識的鑽研,她總是在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技術.1995年,論文《甲黃膜液對褥瘡治療護理的應用研究》獲廣東省中醫葯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實現了該院護理課題在科技創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發表論文13篇.
葉欣是一個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聞達,只講奉獻.作為領導,她的寬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讓、內秀和公正,無不深深折服著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護士曾詩意地說:葉護士長簡直就是陽光和微笑的化身,那麼透明,又是那麼明媚.加班、頂班,對她可謂司空見慣,尤其是節假日,她會主動給自己排上班.葉欣去世後,她愛人動容地說:「我和葉欣結婚22年了,但只有結婚那年我們一起在家過了春節,其餘她全是在醫院度過的.」
2003年4月16日《健康報》發表了《永遠的白衣戰士——追記廣東省中醫院護士長葉欣》的通訊,講述了葉欣護士長不顧個人安危頑強抗擊「非典」的感人事跡.

5. 戰爭中的英雄人物事跡(350字以下)

1952年10月,為打擊在上甘嶺的美國和韓國軍隊,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士邱少雲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沖擊後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裡,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戰後,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雲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願軍偉大戰士邱少雲永垂不朽」。志願軍第15軍全體指戰員獻給邱少雲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會給邱少雲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給邱少雲烈士的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偉大人民的戰士,英雄不朽的功績」。為了表彰邱少雲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被中國共產黨志願軍某部委員會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

6. 關於英雄的故事350字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回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答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7. 楊力偉的英雄事跡作文350字

在這個萬千世界上有許多孩子,他們就如那天空中的繁星散發著迷人的光芒,可誰知到這些孩子有的根本不屬於我們希望的天空。
有一種孩子剛出生就被粘上殘缺的影子,從子他們就註定被判了無期徒刑,他們今生今世就不會笑不會有疼痛更不會有流不盡的眼淚。他們有一個家在遙遠的天空,兒女他們的父母親切的叫她們「星星的孩子」。這些沒有傷感的孩子們從來不會抱怨不公,而是自己默默接受。或許他們永遠不會蘇醒,或許他們習慣了自己的家,甚至他們已經被召喚回來了卻不想承認。
夜晚的天空很美是因為有閃亮的繁星;生活的天空的天空很美是因為有挑戰的目錄;早上的天空很美是因為有陽光的照射;遙遠的天空很美是因為有這群孩子!
永遠,沒有疼痛,
永遠,沒有眼淚,
永遠,沒有內心,
永遠,沒有傷疤!
永遠的永遠,這些都會被打破;永遠的永遠,他們會給我們一個燦爛的微笑;永遠的永遠,讓我們靜靜守護星星的孩子;永遠的永遠,我們會一直等,直到他們從遙遠的天空回到希望的天空;永遠的永遠,讓我們努力呵護著這群可愛的孩子們!

8. 我最喜歡的一個英雄人物故事350字

戰爭永遠是人類歷史中最不堪回首的一頁。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只有死亡,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等無盡的傷痛。人類需要和平,不要戰爭。但是現代人依然沒有走出戰爭的陰影。讓我們祈禱,讓世界充滿關愛,讓戰爭走開。

林則徐就給人們帶來了和平的希望。林則徐在虎門硝煙中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十九世紀上半期,英國成為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英國把侵略矛頭投向中國,那時候英國向中國輸出呢絨,布匹,但很難賣出去,相反他要從中國購買大量茶葉,生絲,瓷器。後來英國發現從事毒品鴉片貿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像中國走私鴉片,使許多白銀流失到英國,加劇了中國的貧弱,同時鴉片還嚴重摧殘著中國人的體質,鴉片的輸入給中華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在這個危難的時刻,一個民族英雄的出現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那就是林則徐,林則徐到達廣州後,他派人暗訪密查,緝拿煙犯,並強迫外商交出鴉片二百多萬斤,在虎門當眾銷毀。從此鴉片走私受到抵制,不在摧殘中華人民的身體,這顯示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切都是林則徐在虎門硝煙中作出的重大貢獻。

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我們要永遠把他銘記在心,發揚他的民族精神。

林則徐,我最喜歡的一個英雄人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