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文學家的故事

文學家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3:25:21

A. 文學家的故事

一、他曾製作一張書簽,中間豎寫「讀書三到:心到,口到,眼到」內10個字,夾在書頁容里。讀書時,讀一遍書,自上而下蓋書簽上一個字。這個辦法同學們很贊賞,大家都仿效起來。
二、有的同學整天只想玩,常常背著老師拉別人一起玩。魯迅為防止同學影響自己的學習,就在書桌的左上角貼了一張三寸長二寸闊的紅紙條,紙條上寫著「君子自重」4個字。
三、魯迅讀書時,還要幫助家裡做些事,特別是為父親的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務,讀書遲到了,受到老師的責備,他就在書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個「早」字,用以鞭策自己。此後,他就再沒有遲到一次。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刻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他晚上寒冷時,夜讀難奈,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汗驅寒堅持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B. 文學家的故事最少300字

(海明威,E.)(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
美國小說家。195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生於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曾作為紅十字會車隊司機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長期擔任駐歐記者,並曾以記者身份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西班牙內戰。晚年患多種疾病,精神十分抑鬱,經多次醫療無效,終用獵槍自殺。他的早期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1927)、《永別了,武器》(1927)成為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轉而塑造擺脫迷惘、悲觀,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戰斗和無畏犧牲的反法西斯戰士形象(劇本《第五縱隊》1938),長篇小說《喪鍾為誰而鳴》(1940)。50年代後,他繼續發展20年代短篇小說《打不敗的人》和《五萬大洋》的寧折不彎主題,塑造了以桑提亞哥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說《老人與海》1950)。在藝術上,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和多種現代派手法的出色運用,在美國文學中曾引起過一場「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都明顯受到了他的影響。

C. 大文學家小時侯的故事

雨果

一個夏天的中午,時值少年的雨果路經法國巴黎法院門前的廣場,他看到木柱上綁著一個年輕女子,據說是犯了所謂「僕役盜竊罪」,一個劊子手鉗起一根燒紅的烙鐵,向她裸露的肩背按了下去,那女子發出了撕心裂肺的慘叫,……這一「慘叫聲」成了雨果「心靈上永遠不能磨滅的呼喊」。以後雨果的作品中,都有那「受苦受難」的女子的影子。雨果的作品有著明顯的人道主義傾向。在雨果60多年的文學生涯中,出版了26部詩集、12個劇本、21部論著、20部小說,他的全部作品都以仁愛為萬能的人道主義思想為核心。1885年雨果逝世,法國人民為他舉行了國葬,在浩浩盪盪的送葬隊伍里,有受到過紅十字會救助的傷殘士兵、地震和水災中的災民,還有遭受迫害的巴黎公社社員,……。

魯迅
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
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面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實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美國人說,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倘若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因此,魯迅最討厭那些「成天東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於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好做嗎?
朝花夕拾這本書有很多關於魯迅的。

巴爾扎克小學時的作文

巴爾扎克是法國著名的文學巨匠。他與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之間,曾發生過一件趣事。

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著一本破舊的作業本問巴爾扎克:「大作家,你給我瞧瞧,這小子有沒有天分,將來是不是塊當作家的料?」

巴爾扎克接過作業本後,認真地看了看,胸有成竹地說:「嗯,這小子天賦不高,靈氣不多,憑這很難當作家。」

老太太聽後,發自內心地笑道:「好小子,我以為你們當作家的什麼都懂,沒想到,你連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學作文都看不出來!」

巴爾扎克也禁不住笑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老太太竟是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學老師。

巴爾扎克的判斷顯然是錯了,因為他只看到了孩子的基礎,卻忽視了孩子將來的努力。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出世就名揚天下,譽滿全球。巴爾扎克在成名之前,他寫的那些文稿不斷地被退了回來,他陷入困境,負債累累。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只能吃點乾麵包,喝點白開水。但是他挺樂觀,每當就餐,便在桌上畫上一隻只盤子,上面寫上「香腸」「火腿」「乳酪」「牛排」等字樣,然後在想像的歡樂中狼吞虎咽。

正是在這段最為失意的日子裡,巴爾扎克破費了700法郎,買了一根鑲著瑪瑙的粗大手杖,並在手杖上刻了一行鞭策自己的字:「我將粉碎一切障礙。」

正是這句無所畏懼、一往無前的座右銘,支持他度過了難關。後來,柳暗花明,他果然成功了,成為享譽世界的大文豪。

巴爾扎克的作業和手杖,又一次證明了無數成功人士堅信的箴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成功就是一直在努力。

【大仲馬和小仲馬】:小仲馬是大仲馬的兒子,大仲馬是當時很著名的作家,在文學領域聲望很高。小仲馬也喜歡文學,但他頻頻投稿都沒有被採納、都沒有成功過,大仲馬得知這一情況,就建議小仲馬每次投稿的時候都註明「我是大仲馬的兒子」,但小仲馬拒絕了,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後來,他終於創作出了世界聞名的《茶花女》。

【巴爾扎克與父親】:巴爾扎克小時候很愛好文學, 父親卻硬要他學習法律.他就是不服從父親的旨意, 父子之間常為此事發生沖突.
一天, 父親再也按捺不住氣憤, 質問巴爾扎克: 」我讓你學習法律, 你為什麼要學習文學?」
」爸爸, 您知道, 我對法律是毫無興趣的.」巴爾扎克非常親切地對父親說.
」毫無興趣! 」父親暴怒地快要跳起來, 」你有興趣的是什麼?是文學! 搞文學談何容易, 我看你根本不是搞文學的料! 」
」那不一定! 」巴爾扎克搖搖頭, 非常自信地說, 」一個人的成功, 往往取決於他的信心和努力.」
」信心和努力?那好, 從今天起, 給你兩年的期限, 搞不成, 就得學習法律, 你敢答應嗎?」
」敢! 」巴爾扎克斬釘截鐵地回答.
從此, 巴爾扎克被父親關在房子里, 整天埋頭寫作.這期間, 他寫了一個歷史劇, 由於自己的閱歷有限, 對劇本的特點了解不夠, 沒有成功.但巴爾扎克並沒有喪失信心, 他堅信, 只要有決心、肯努力, 一定能在文學上取得成績.
一段時間的寫作實踐, 使巴爾扎克感到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都很淺薄.於是, 他拚命閱讀世界文學名著, 廣泛地接觸社會和了解人生.他天天出入於圖書館和書店, 總是來得最早, 離開最晚.有一次, 他在圖書館里翻閱資料, 邊看邊記, 忘記了時間的早晚.圖書館的人員下班了, 也忘記招呼巴爾扎克一聲.第二天早晨, 圖書館的人員來上班了, 發現巴爾扎克還在邊看邊記.為了讀書, 巴爾扎克真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巴爾扎克在一部小說中需一打架斗毆的情節, 就到街上去觀察.好容易遇到兩個青年人爭執, 他就故意從中煽風點火, 想讓兩個人打起來.誰知兩人看穿了他的」詭計」, 合起來把他轟走了.
巴爾扎克寫起文章來就閉門謝客, 甚至家裡人也不讓進他的書房.有一次他把屋門鎖了, 從窗戶跳進屋裡, 再的把窗緊閉上.來訪的人見門上落了鎖就自動回去了.
經過幾年的努力, 巴爾扎克出版了小說《朱安黨》, 贏得了法國文學界的一致贊揚.以後他又陸續完成了《人間喜劇》等97 部小說, 確立了他在法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 "

希望對你有幫助

D. 關於一著名文學家的故事

是音樂家柴可夫斯基和梅克夫人。

E. 6個文學家的故事

1.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一日突然對司馬說道:「余早年曾游歷東平,頗喜其人情風土。」
司馬昭一聽,立馬任其為東平太守。阮籍走馬上任,先查看了府宅官衙,當即下令,拆除府邸內重重疊疊的牆壁。使原本在各自房內辦公的官員,一下子處在可相互監視、內外溝通,而阮籍又能一覽無余的大庭廣眾之下。他們不敢再有小動作、不敢再有懈怠,生怕被別人抓住什麼把柄。東平的辦公效率得到了顯著提高。
隨後他又精簡法令、督促生產,鼓勵農耕。等到他覺得東平的事已經辦完,就又騎著毛驢逍遙自在去了。屈指一算,其在東平為官不過短短十餘天,就留下了一個官衙暢達,政通人和的清平世界。而這對於阮籍不過玩玩而已。讓那些挖空心思、老於宦海而毫無作為的官僚們立刻顯得狼狽不堪。
難怪李白有詩曰:「 阮籍為太守,騎驢上東平。判竹十餘日,一朝化風清。」
不久阮籍又提出要去北軍步兵營擔任校尉,到任後卻整天泡在兵營的酒窖里,喝的爛醉。原來阮籍一生好酒,肯擔當校尉,只因北軍步兵營的廚師善於釀酒。
阮籍以青白眼看人,如若世俗凡胎就以青眼視之.
還有謝靈運的狂妄:天下才一石,之健居八斗,我佔一斗,古今名士自爭一斗。
玄學家嵇康鑄鐵深山,而不理會權貴鍾會的拜訪,後被鍾會誣陷,斷頭台上,一曲《廣陵散》終成絕響。三千太學生跪地為其請命。

F. 文學家的故事 短點 有題目

魯迅是中國著名的文學家,他的著作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阿Q正傳》。魯迅有許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一個是這樣的:

有一天,魯迅穿著一件破舊的衣服上理發院去理發。理發師見他穿著很隨便,而且看起來很骯臟,覺得他好像是個乞丐,就隨隨便便地給他剪了頭發。理了發後,魯迅從口袋裡胡亂抓了一把錢交給理發師,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理發師仔細一數,發現他多給了好多錢,簡直樂開了懷。

一個多月後,魯迅又來理發了。理發師認出他就是上回多給了錢的顧客,因此對他十分客氣,很小心地給他理發,還一直問他的意見,直到魯迅感到滿意為止。誰知道付錢時,魯迅卻很認真地把錢數了又數,一個銅板也不多給。理發師覺得很奇怪,便問他為什麼。魯迅笑著說:「先生,上回你胡亂地給我剪頭發,我就胡亂地付錢給你。這次你很認真地給我剪,所以我就很認真地付錢給你!」

理發師聽了覺得很慚愧,連忙向魯迅道歉。
1 魯迅早上要接待很多的客人要到早上2,3點鍾才能寫作他往往要到4,5點鍾才睡,睡覺連衣服動不脫,為了能起床以後不用穿衣,能節省時間。

2 魯迅自幼聰穎勤奮,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裡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魯迅十二歲時到三味書屋跟隨壽鏡吾老師學習,在那裡攻讀詩書近五年。魯迅的坐位,在書房的東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張硬木書桌。現在這張木桌還放在魯迅紀念館里。

魯迅十三歲時,他的祖父因科場案被逮捕入獄,父親長期患病,家裡越來越窮,他經常到當鋪賣掉家裡值錢的東西,然後再在葯店給父親買葯。有一次,父親病重,魯迅一大早就去當鋪和葯店,回來時老師已經開始上課了。老師看到他遲到了,就生氣地說:「十幾歲的學生,還睡懶覺,上課遲到。下次再遲到就別來了。」

魯迅聽了,點點頭,沒有為自己作任何辯解,低著頭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來到學校,在書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個「早」字,心裡暗暗地許下諾言:以後一定要早起,不能再遲到了。

以後的日子裡,父親的病更重了,魯迅更頻繁地到當鋪去賣東西,然後到葯店去買葯,家裡很多活都落在了魯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裡的事情,然後再到當鋪和葯店,之後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課。雖然家裡的負擔很重,可是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在那些艱苦的日子裡,每當他氣喘吁吁地准時跑進私塾,看到課桌上的「早」字,他都會覺得開心,心想:「我又一次戰勝了困難,又一次實現了自己的諾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個信守諾言的人。」

後來父親去世了,魯迅繼續在三味書屋讀書,私塾里的壽鏡吾老師,是一位方正、質朴和博學的人。老師的為人和治學精神,那個曾經難魯迅留下深贏得記憶的三味書屋和那個刻著「早」字的課桌,一直激勵著魯迅在人生路上的繼續前進。

G. 文學家的故事有哪些(100字以內)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後改名樹人周樹人。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稱「文教思革」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縣,小時享受著少爺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敗變得貧困。青年時代受達爾文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898年魯迅從周樟壽更名為周樹人。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醫生,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家。魯迅生平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1927年與許廣平女士結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嬰。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作品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H. 五個文學家的故事

思想太豐富了
馬塞爾·埃梅(1902—1967年)是20世紀法國最著名的文學家之一。有一天,一名記者對埃梅抱怨說,現代社會阻礙了人類的自由發展。
「我不同意你這種說法,」埃梅溫和地說,「我覺得我是完全自由的。」
「但是,毫無疑問,你得承認你的自由受到限制。」
「這倒是的,」埃梅答道,「我不時發現我極大地受到詞典的限制。」
作家選擇決斗的武器
喬治·庫特林(1858—1929年),法國知名的劇作家和幽默作家。
有一次,一位自命不凡的年輕作者想一鳴驚人,便寫信給庫特林,借三個微不足道的理由向他提出決斗,但這一封信實在上不了桌面:字跡潦草,甚至有許多字拼寫錯誤。
庫特林很快給他寫了回信:「親愛的先生,因為我是傷害你的一方,該由我來選擇決鬥武器。我要用『正字法』來決斗。在接到這封信之前你就已經失敗了。」
巧問巧答
雨果寫完《悲慘世界》之後,將書稿投寄給一位出版商。稿子寄出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迴音,於是,他在紙上畫了一個很大的「?」寄給了出版商。隔幾天,出版商回信了,雨果拆開一看,上面也是一個字沒有,只畫了一個「!」」
他知道有希望了。果然,他的《悲慘世界》不久就出版了,並大獲成功。
筆桿販子
有一次雨果出國旅行到了邊境,憲兵要檢查登記,就問他:「姓名?」
「雨果。」
「干什麼的?」
「寫東西的。」
「以什麼謀生?」
「筆桿子。」
於是憲兵就在登記薄上寫道:「姓名:雨果;職業:販賣筆桿。」
給自己喝倒彩
喬治·費多(1862—1921年)是法國著名的戲劇家,他成功地創作了許多滑稽,《馬克西姆家的姑娘》一劇曾轟動一時。但在他剛開始創作時也曾受能上能下觀眾的冷遇。在一個瞥腳的首場演出的晚上,費多混在觀眾當中,同他們一起喝倒彩。
「你是發瘋了吧!」一個找到他的朋友拉住他說。
「這樣我才聽不見別人的罵聲,」他解釋說,「也不會太傷心。」
把斗贏的送來
有一次喬抬·費多在飯店裡用餐,女招待員送來一隻缺了腿的龍蝦,他毫不掩飾地表示自己的不快,招待員解釋說,在蓄養池裡的龍蝦有時會互相咬斗,被打敗了的往往會變成殘肢少腿的。
「那好,請把這只端走,」費多吩咐道,「把斗贏的那隻給我送來。」

I. 文學家的故事

<<莫泊桑拜師>>全文 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從小酷愛寫作,孜孜不倦地寫下了許多作品,但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沒有什麼特色。莫泊桑焦急萬分,於是,他去拜法國文學大師福樓拜為師。 一天,莫泊桑帶著自已寫的文章,去請福樓拜指導。他坦白地說:「老師,我已經讀了很多書,為什麼寫出來的文章總感到不生動呢?」 「這個問題很簡單,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福樓拜直截了當地說。 「那——怎樣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莫泊桑急切地問。 「這就要肯吃苦,勤練習。你家門前不是天天都有馬車經過嗎?你就站在門口,把每天看到的情況,都詳詳細細地記錄下來,而且要長期記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門口,看了一天大街上來來往往的馬車,可是一無所獲。接著,他又連續看了兩天,還是沒有發現什麼。萬般無奈,莫泊桑只得再次來到老師家。他一進門就說:「我按照您的教導,看了幾天馬畫,沒看出什麼特殊的東西,那麼單調,沒有什麼好寫的。」 「不,不不!怎麼能說沒什麼東西好寫喲?那富麗堂皇的馬一回事,跟裝飾簡陋的馬車是一樣的走法嗎?烈日炎炎下的馬車是怎樣走的?狂風暴雨中的馬車是怎樣走的?馬車上坡時,馬怎樣用力?車下坡時,趕車人怎樣吆喝?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這一些你都能寫得清楚嗎?你看,怎麼會沒有什麼好寫呢?」福樓拜滔滔不絕地說著,一個接一個的問題,都在莫泊桑的腦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從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門口,全神貫注地觀察過往的馬車,從中獲得了豐富的材料,寫了一些作品。於是,他再一次去請福樓拜指導。 福樓拜認真地看了幾篇,臉上露出了微笑,說:「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進步。但青年人貴在堅持,才氣就是堅持寫作的結果。」福樓拜繼續說:「對你所要寫的東西,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和沒有寫過的特點。如你要描寫一堆篝火或一株綠樹,就要努力去發現它們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樹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專心地聽著,老師的話給了他很大的啟發。福樓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著說:「你發現了這些特點,就要善於把它們寫下來。今後,當你走進一個工廠的時候,就描寫這個廠的守門人,用畫家的那種手法把守門人的身材、姿態、面貌、衣著及全部精神、本質都表現出來,讓我看了以後,不至於把他同農民、馬車夫或其他任何守門人混同起來。」 莫泊桑把老師的話牢牢記在心頭,更加勤奮努力。他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積累了許多素材,終於寫出了不少有世界影響的名著 巴金一生中創作與翻譯了一千三百萬字的作品。從《滅亡》《激流三部曲》到《寒夜》,這位熱情勤奮的作家創作了多部作品,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 巴金說過:「人只有講真話才能夠認真地活下去。」通過他的作品,我們認識到了一位講真話的老人,一位永遠懷有赤子之心的老人。 也許,理解巴金的最好方式就是閱讀他的作品。惟有閱讀,才能讓我們感受到那屬於他的永恆的青春。 2009年7月11日,集「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和「國寶」三項桂冠於一身的季羨林先生走完了他98年的生命歷程,含笑西去。先生風風雨雨的近百年人生,是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知識分子精神歷程的真實寫照。我與季先生素不相識,但他的學問和人品深深地感動著我,是我們後人學習的楷模。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先生的精神,與日月同輝。正如日本作家書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所言:「死並非作為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就是一種精神力量,……」

J. 現代文學家的故事200字

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裡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裡流淚,嘴裡「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

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後,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准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台、硃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麼?

曹禺真讀書假洗澡
抗日戰爭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准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後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書步入內室。一個鍾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內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鍾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著書看,另一隻手拿著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