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打動你的英雄的故事400字

打動你的英雄的故事400字

發布時間: 2020-12-07 04:10:30

⑴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作文400字

小時候,我經常聽爺爺奶奶講劉胡蘭姐姐抗日的英雄事跡。每次開講時,我總會默默地落下眼淚,她太堅強了!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經成為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秘密發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了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劉胡蘭在敵人的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不幸犧牲在敵人的大刀下。這時,她還未滿十五周歲。1947年2月,山西《晉綏日報》連續兩天刊登專稿,報道劉胡蘭的英雄事跡。劉胡蘭的名字在華北大地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久,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1957年1月12日,在劉胡蘭烈士遇害十周年時,毛澤東主席又重新為劉胡蘭題寫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以緬懷這位女英雄!
她,才十四歲啊!和我們一樣是個小姑娘,卻為保衛祖國做了巨大的貢獻。雖然她犧牲了自己那寶貴的生命,但是她死得值得,死得有意義,死得光榮、偉大,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她們這樣的人,我們的祖國才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富強。
劉胡蘭的偉大事跡,讓千百萬人無不為之傾倒,為之贊嘆,毛澤東主席為她所題寫的八個大字,讓我們永記於心,我們還曾為劉胡蘭編寫了一首兒歌:劉胡蘭,十五歲,參加革命游擊隊,不畏強敵雖犧牲,卻為祖國創新路。毛主席為她題了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劉胡蘭姐姐,你在美麗的天堂聽到我們的心聲了嗎?你是最堅強的,是最偉大的共產黨員,我們都應該向你學習這種十分熱愛祖國的精神!我們都應該為國效力,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作為xx小學的一員,作為一名六年級的少先隊員,我想對大家說:「同學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雖然我們不能向劉胡蘭姐姐一樣成為一名英雄,但是只要我們為祖國做貢獻了,為社區獻愛心了,為保護祖國盡力了、效力了,我們就是人才,就是棟梁,就是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⑵ 關於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400字

一、孩子們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後,雷鋒先後擔任了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即現在的雷鋒小學)和本溪路小學校外輔導員。

雷鋒平時工作.學習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時間或風雨天不能出車的日子請假到學校去找教師,同學談心,或進行其他輔導活動。他善於團結小朋友,啟發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三、「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狼牙山戰斗中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洲國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在戰斗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樹枝掛住,倖免於難;5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三、董存瑞

1948年5月,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遭到敵人一隱蔽的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進攻受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由於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毅然決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我覺得董存瑞為了新中國,而不惜犧牲自己年輕的生命,太偉大了!

四、雷鋒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為「小小的雷鋒圖書館「。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裡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

戰友小韓在夜裡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地為小韓補好褲了,輕輕地蓋在他身上。知道這個情況的喬安山說:「為了給你補褲子,雷鋒半宿都沒睡!」

五、人民的勤務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麼需要人幫忙啊。

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後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⑶ 英雄的勵志故事400字範文

懷念英雄 珍惜幸福
懷念英雄 珍惜幸福 懷念英雄珍惜幸福
幸福,是我們每個人所嚮往的,但在幸福美好生活的今天,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又有誰知道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那些英雄們所付出的慘重代價呢?
清晨,坐在教室里,面龐迎來溫暖的春風,有人會陶醉,有人會感到嚮往,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那些革命先烈們為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呢?
回到家後,望著餐桌上的那些山珍海味,也許有人會為此感到垂涎欲滴,也許會有人對此不屑一顧,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紅軍過草地時是怎樣因為飢寒交迫而犧牲了呢?
開周會課時,站在那鮮艷的國旗下,同學們無比激動,無比自豪,又無比驕傲,又有誰不知道這飄揚的五星紅旗是那些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浸染而成的呢?
作為開國先鋒的英雄們,曾為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而奮斗過、努力過、拼搏過、犧牲過。「秋收起義」、「血染湘江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有哪一個事例不是先人們為了我們今日的幸福生活而在努力拚搏著的呢?准確的說,沒有昨日為我們中國奮斗的英雄們,就不會有我們中國今日的輝煌,就更不會有我們當今的幸福生活。相信那些為開辟新中國而光榮犧牲的先烈們如果在天有靈,他們見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定會自豪地說「我們是中國人」!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都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同學們一路上歡聲笑語,但當我們到了烈士陵園,到了烈士墓前,大家的表情就異常嚴肅,氣氛也變得庄嚴肅穆。雖然這些烈士並沒有看到我們當今的幸福生活,但至少他們為此而拼搏過、奮斗過。相信這些為了我國的解放事業而奮斗犧牲的英雄們見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一定會感到稍稍欣慰吧。沒有這些為我國解放事業而奮勇拼搏的英雄們,就不可能會有我們當今的幸福生活。
可以說我們當今的幸福生活是那些革命英雄們用鮮血換來的,沒有那些為了新中國浴血奮戰的革命英雄就不可能有當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喝水不忘挖井人我們更要懷念那些為了我國革命事業而英勇犧牲的英雄們。就讓我們在國旗下宣誓「努力學習,珍惜現在,為中國的強大而奮斗」。

⑷ 關於英雄事跡的作文400字

自古英雄出少年。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
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活在歌聲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了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2003年,由共青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投資拍攝的故事片《少年英雄》,在兒童中又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⑸ 感人的抗日英雄故事400字以上

1、王朴,也叫作王璞。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3歲。

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 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讓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一起,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朴吧?」。

王朴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哪裡, 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鬼子和你這個狗漢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的,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

於是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大聲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漢奸!」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八路軍、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2、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將他狠狠地摔在石頭上。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現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卧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3、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知道中國。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

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4、面對「立時槍決」的命令,吉鴻昌鎮定安詳地向敵人要來紙和筆,揮筆疾書,寫了自己坎坷曲折而終於走向革命道路的一生,歷述蔣介石禍國殃民的種種醜行。

在給夫人胡紅霞的遺囑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吉鴻昌披上斗篷,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

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聲色俱厲地對國民黨喝道:「我為抗日而死,為革命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死後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把椅子來!」

吉鴻昌又命令道:「到前面開槍!共產黨員要死得光明正大,決不能在背後挨槍,我要親眼看著蔣介石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

當特務在吉鴻昌面前顫抖著舉起槍時,他振臂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革命萬歲!」。

5、楊靖宇在山林中與敵人激戰數日,受傷多處,後被敵人包圍,在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情況下,仍毫不畏懼,頑強抗擊,擊敵死傷20餘人,壯烈殉國。楊靖宇犧牲後,敵人殘忍地鍘下了他的頭顱。

又剖開了他的腹部,驚駭地發現胃腸里盡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樹皮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日寇無不震動。他用鮮血澆灌著和平之花,用生命捍衛了人類的正義。

⑹ 有關戰爭的英雄人物故事400字

1952年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的第2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必須在天亮前佔領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聯合國軍設在山頂上的集團火力點,壓制住志願軍反擊部隊不能前進。營參謀長命令第6連組織爆破組炸掉它。

第6連向敵軍發起五次沖鋒,未能摧毀敵軍火力點,而且一個又一個戰友倒下去。這時離天亮只有40多分鍾了。時間就是生命。在這關鍵時刻,站在營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挺身而出。參謀長當即任命黃繼光為6班班長。黃繼光接受任務後,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士向敵軍的火力點爬去。

在距敵軍火力點八九米的時候,他舉起右手將手雷接連投向敵軍,但由於火力點太大,只炸毀了半邊,當部隊趁勢發起沖擊時,殘存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志願軍反擊部隊的沖鋒受到阻止。

這時,黃繼光再次負傷倒下。天就要亮了,這時黃繼光身邊已無彈葯,身體又多處受傷,他頑強爬向火力點,沖著敵軍狂噴火舌的槍口,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剎時,敵軍正在噴吐的火舌熄滅,正在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

黃繼光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高喊著"沖啊!為黃繼光報仇!"踏著黃繼光爬行過的道路,很快佔領了陣地,全殲守軍兩個營。

(6)打動你的英雄的故事400字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

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在當時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紀錄。在僅4平方公里的陣地上,「聯合國軍」先後投入6萬人的兵力,傾瀉了190萬發炮彈和5000枚航彈,最多的一天達30萬發。志願軍也陸續投入兵力4萬餘人,發射炮彈40萬發。

陣地上草木盪然無存,岩石構成的山頭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在這樣的常人難以想像的火海彈雨中,志願軍能夠打退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火力的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主要原因在於有無數黃繼光這樣的英雄。

⑺ 抗日英雄的故事400字

王小二

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稍微過一點啊,原諒了!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知道中國。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⑻ 抗日英雄的故事400字

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貌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明白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
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稍微過一點啊,原諒了!

⑼ 英雄事跡故事400字

越頻繁。就在楊司令他們為解決棉衣問題召集各方面軍負責人開會研究時,因叛徒出賣,在那爾轟的東北岔一帶被岸谷隆一郎帶領的日偽軍層層包圍,敵兵力達4萬多人。天上有飛機,地上有機槍大炮,汽車來回運送糧食、彈葯。在我們的正面,敵人滿山滿谷。為了掩護各部隊分頭轉移,楊司令帶領我們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敵人,由機槍連開路,生生撕開一條口子。

「但是,當我們經南泊子突圍到了五金頂子時,敵人已經糾集了更多的兵力,我們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難得到個休整的機會。雪地行軍,褲子總是濕的,讓寒風一吹,凍成冰甲,很難打彎,也不知有多沉,邁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爛了,只好割下幾根柔軟的榆樹條子,從頭擰到尾兒,當作繩子把鞋綁在腳上。衣服,全叫樹枝扯爛了,開著花,白天黑夜都掛著厚厚的霜,渾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涼的。

「這時候,多麼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凍成冰的衣服烤化、烤乾,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別是夜裡,氣溫降到攝氏零下40多度,凍得大樹喀吧喀吧直響,粗大的樹干凍裂了縫兒,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遠,青煙飄上林梢,敵人就會像一群綠頭蒼蠅一樣撲上來。我們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來再也起不來。

「更難的是沒有吃的,不要說糧食啊,連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積雪裡,沒法找,沒法挖,我們只好吃那難咽的樹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層泛綠的嫩皮一片片削下來,放在嘴裡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強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在與敵人反復周旋的過程中,為了縮小目標,楊靖宇又將隊伍化為小組分散突圍,他只留下十幾個戰士。由於他指揮作戰機動靈活,使敵人始終無法掌握他的行蹤和去向。後來叛徒供出了楊靖宇的行蹤和去向,敵人遂縮小了包圍圈,把楊靖宇和6名警衛戰士圍困在深山。

1940年2月18日,楊靖宇身邊的最後兩名警衛戰士,在向群眾購買糧食和衣服時被叛徒認出,壯烈犧牲,敵人因此更加縮小了對楊靖宇的包圍圈。

曾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的周保中,在《楊靖宇將軍生平事跡》中寫道:「到2月18日,他僅有的2名警衛戰士也在大東溝犧牲。至此,他隻身一人,陷於敵魔爪中。敵人妄圖生擒,但恐偽軍不力,以日寇合圍蒙江東南地區,封鎖大小路口,迫他於絕境。在萬分緊迫時,活動於蒙江、撫松間的曹亞范同志,獲知他險狀,便率突擊部隊自東南禿砬子、牛槽溝向黃花甸子疾馳,但敵人兵力過厚,曹部也被重重包圍,敵飛機數十架輪流轟炸。2月23日下午,迫近之敵被擊斃者20餘人。敵人步步逼近,且高呼:『放下武器,保留生命,還能富貴。』回答敵人的是他手中槍射出的子彈。敵人見招降無效,遂集中火力,他因而身中數彈,光榮殉國,時年35歲。時間是:1940年2月23日下午4時30分。」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戰場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討伐隊已經向他(楊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圍了他。討伐隊勸他投降。可是,他連答應的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交戰20分鍾,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手槍落在地上。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手槍應戰。因此,討伐隊認為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火。」

當楊靖宇犧牲的消息傳來,抗聯一方面軍全體將士抱頭慟哭。他們攥拳宣誓:頭可斷,血可流,堅決把抗日的大旗打下去,打到底,為楊司令復仇!僅3月2日至6日,一方面軍在魏拯民、曹亞范、伊俊山率領下,對敵人發起三次拚死攻擊,被敵人驚呼為「打瘋了」的部隊。二方面軍、三方面軍也在各自地區頻繁出擊,不斷毀列車、斷交通、阻擊日軍,使敵人屢受創傷。

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決定,將楊靖宇犧牲地蒙江縣改為靖宇縣,保安村改為靖宇鎮,以示永久紀念。人民在靖宇鎮楊靖宇遺體埋葬處修建了靖宇陵墓,舉行了追悼大會,並在群眾強烈要求下,在墓前當場槍決了漢奸王士洪、桑文海和告密者李正新、趙廷喜,為將軍報仇雪恨。抗戰勝利時,我地下黨組織尋找到了楊靖宇的遺首,恭送到東北烈士紀念館暫時寄存,並隆重舉行了公祭大會。

1947年底,楊靖宇的家鄉河南省確山縣解放了。楊靖宇生前曾多次告訴別人,家鄉還有母親、妻子和一雙兒女。當年楊靖宇離開家鄉時,他的女兒馬錦雲剛降生五天,等組織上找到他家時,才得知楊靖宇的母親和妻子早已被國民黨反動派毒打致死,拋下一雙兒女相依為命,那時女兒已經出嫁。當地人民政府立即撥給兄妹倆1000斤麥子,並把楊靖宇的兒子送到開封上工農速成中學。

1957年9月25日,黑龍江省暨哈爾濱市黨政軍民為楊靖宇隆重舉行遺首恭送儀式,通化市黨政軍民舉行隆重迎歸儀式;1958年2月23日,由通化黨政軍民組成的公祭安葬委員會將他的遺體與遺首對接起來,覆蓋國旗,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安葬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送了花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金日成、金一等同志,也送了花圈、輓聯。大會高度評價了優秀共產主義戰士楊靖宇光輝的一生。會上,悲壯的哀樂聲起,人們吟唱著懷念他的歌曲:「灑熱血,遍地紅,楊靖宇是英雄,萬古千秋留英名,永遠活在人心中……」一時哭聲大作,震撼山崗。越頻繁。就在楊司令他們為解決棉衣問題召集各方面軍負責人開會研究時,因叛徒出賣,在那爾轟的東北岔一帶被岸谷隆一郎帶領的日偽軍層層包圍,敵兵力達4萬多人。天上有飛機,地上有機槍大炮,汽車來回運送糧食、彈葯。在我們的正面,敵人滿山滿谷。為了掩護各部隊分頭轉移,楊司令帶領我們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敵人,由機槍連開路,生生撕開一條口子。

「但是,當我們經南泊子突圍到了五金頂子時,敵人已經糾集了更多的兵力,我們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難得到個休整的機會。雪地行軍,褲子總是濕的,讓寒風一吹,凍成冰甲,很難打彎,也不知有多沉,邁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爛了,只好割下幾根柔軟的榆樹條子,從頭擰到尾兒,當作繩子把鞋綁在腳上。衣服,全叫樹枝扯爛了,開著花,白天黑夜都掛著厚厚的霜,渾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涼的。

「這時候,多麼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凍成冰的衣服烤化、烤乾,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別是夜裡,氣溫降到攝氏零下40多度,凍得大樹喀吧喀吧直響,粗大的樹干凍裂了縫兒,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遠,青煙飄上林梢,敵人就會像一群綠頭蒼蠅一樣撲上來。我們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來再也起不來。

「更難的是沒有吃的,不要說糧食啊,連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積雪裡,沒法找,沒法挖,我們只好吃那難咽的樹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層泛綠的嫩皮一片片削下來,放在嘴裡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強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在與敵人反復周旋的過程中,為了縮小目標,楊靖宇又將隊伍化為小組分散突圍,他只留下十幾個戰士。由於他指揮作戰機動靈活,使敵人始終無法掌握他的行蹤和去向。後來叛徒供出了楊靖宇的行蹤和去向,敵人遂縮小了包圍圈,把楊靖宇和6名警衛戰士圍困在深山。

1940年2月18日,楊靖宇身邊的最後兩名警衛戰士,在向群眾購買糧食和衣服時被叛徒認出,壯烈犧牲,敵人因此更加縮小了對楊靖宇的包圍圈。

曾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的周保中,在《楊靖宇將軍生平事跡》中寫道:「到2月18日,他僅有的2名警衛戰士也在大東溝犧牲。至此,他隻身一人,陷於敵魔爪中。敵人妄圖生擒,但恐偽軍不力,以日寇合圍蒙江東南地區,封鎖大小路口,迫他於絕境。在萬分緊迫時,活動於蒙江、撫松間的曹亞范同志,獲知他險狀,便率突擊部隊自東南禿砬子、牛槽溝向黃花甸子疾馳,但敵人兵力過厚,曹部也被重重包圍,敵飛機數十架輪流轟炸。2月23日下午,迫近之敵被擊斃者20餘人。敵人步步逼近,且高呼:『放下武器,保留生命,還能富貴。』回答敵人的是他手中槍射出的子彈。敵人見招降無效,遂集中火力,他因而身中數彈,光榮殉國,時年35歲。時間是:1940年2月23日下午4時30分。」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戰場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討伐隊已經向他(楊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圍了他。討伐隊勸他投降。可是,他連答應的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交戰20分鍾,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手槍落在地上。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手槍應戰。因此,討伐隊認為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火。」

當楊靖宇犧牲的消息傳來,抗聯一方面軍全體將士抱頭慟哭。他們攥拳宣誓:頭可斷,血可流,堅決把抗日的大旗打下去,打到底,為楊司令復仇!僅3月2日至6日,一方面軍在魏拯民、曹亞范、伊俊山率領下,對敵人發起三次拚死攻擊,被敵人驚呼為「打瘋了」的部隊。二方面軍、三方面軍也在各自地區頻繁出擊,不斷毀列車、斷交通、阻擊日軍,使敵人屢受創傷。

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決定,將楊靖宇犧牲地蒙江縣改為靖宇縣,保安村改為靖宇鎮,以示永久紀念。人民在靖宇鎮楊靖宇遺體埋葬處修建了靖宇陵墓,舉行了追悼大會,並在群眾強烈要求下,在墓前當場槍決了漢奸王士洪、桑文海和告密者李正新、趙廷喜,為將軍報仇雪恨。抗戰勝利時,我地下黨組織尋找到了楊靖宇的遺首,恭送到東北烈士紀念館暫時寄存,並隆重舉行了公祭大會。

1947年底,楊靖宇的家鄉河南省確山縣解放了。楊靖宇生前曾多次告訴別人,家鄉還有母親、妻子和一雙兒女。當年楊靖宇離開家鄉時,他的女兒馬錦雲剛降生五天,等組織上找到他家時,才得知楊靖宇的母親和妻子早已被國民黨反動派毒打致死,拋下一雙兒女相依為命,那時女兒已經出嫁。當地人民政府立即撥給兄妹倆1000斤麥子,並把楊靖宇的兒子送到開封上工農速成中學。

1957年9月25日,黑龍江省暨哈爾濱市黨政軍民為楊靖宇隆重舉行遺首恭送儀式,通化市黨政軍民舉行隆重迎歸儀式;1958年2月23日,由通化黨政軍民組成的公祭安葬委員會將他的遺體與遺首對接起來,覆蓋國旗,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安葬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送了花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金日成、金一等同志,也送了花圈、輓聯。大會高度評價了優秀共產主義戰士楊靖宇光輝的一生。會上,悲壯的哀樂聲起,人們吟唱著懷念他的歌曲:「灑熱血,遍地紅,楊靖宇是英雄,萬古千秋留英名,永遠活在人心中……」一時哭聲大作,震撼山崗。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