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小學生作文簡短的祖輩的故事

小學生作文簡短的祖輩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07 06:41:02

『壹』 我和祖輩童年150字作文.

童年是萬花筒,五彩繽紛;童年是一幅山水畫,美麗多姿;童年是海灘上專的貝殼,多姿多彩屬。童年,是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所嚮往的地方。童年,是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所懷念的往事。
童年啊,你懷著多少人的夢想!你懷著多少人的思念!你懷著多少人對往事的回眸!
我曾翻開我的相冊,看那童年的是是非非,哭哭啼啼。也忍俊不禁吧!
有的人把童年當做一段影像,把它牢牢地鎖在心間。
總覺得,童年是那麼沒有美好,那麼嚮往。可是,我正處在童年階段時,又是那麼的期待成熟。
人啊,為什麼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貳』 祖先的事跡作文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早晨,我就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隨著祭奠的人潮來到了鎮雄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
一進大門,就看見高聳入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屹立在陵園當中,碑上「不朽」幾個大字金光閃閃。大家拖著沉甸甸的步伐順著石階上去,只見一排排烈士墓碑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安靜地睡著。
我的心不由得一下子沉重起來。是這些烈士們打下了今天這美麗的江山,是這些烈士用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我恭恭敬敬地給他們獻上了鮮花,一邊瞻仰墓碑,觀看碑文,一邊聽爸爸為我講述著他們的動人故事。同時腦海里不斷浮現出他們保家衛國的壯舉:在那陰霾滿天、白色恐怖的時代,在那炮火紛飛、硝煙彌漫的年代,在那槍林彈雨、鮮血淋淋的戰場上,來自五湖四海轉戰南北的先烈們,懷著對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安寧與幸福,為了解放全中國,來到了鎮雄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獻上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時,雖然太陽已掛在天邊,但我的心就像冰封一樣。烈士們獻出了鮮活的生命,就是為了我們的今天,難道大家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讀書呢?如果烈士們泉下有知,看見我們沒努力讀書浪費光陰的話,他們的心一定會痛的!他們會不安的!
安息吧!英雄們!你們平凡而動人的事跡將成無字的豐碑永遠銘刻在我們心裡;你們的英雄浩氣將永世長存,並激勵我們勤奮學習;你們的精神將成為我們永恆的追求!我的心裡情不自禁地萌發了一種理想和信念,並將伴隨我去行動,永遠成為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此時,我感覺無數的豐碑很高大,並將永垂不朽!

『叄』 我家族祖先的孝德的故事作文

古代24孝故事精典全文01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02親嘗湯葯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03嚙指痛心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稱。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裡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於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世儒家尊他為「宗聖」。04百里負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05蘆衣順母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06鹿乳奉親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隻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07戲綵娛親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08賣身葬父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09刻木事親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10行佣供母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11懷橘遺親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12埋兒奉母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林縣)人,一說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13扇枕溫衾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14拾葚異器蔡順,漢代汝南(今屬河南)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飢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飢。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15湧泉躍鯉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托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16聞雷泣墓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17乳姑不怠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18卧冰求鯉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19恣蚊飽血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20扼虎救父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21哭竹生筍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22嘗糞憂心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23棄官尋母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24滌親溺器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溺器(便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肆』 祖輩情綿長800字作文

親情,就像迷茫中的一塊指路牌,為你指引前方的道路;親情,就像一盞燈版,照亮你應走的人生;親情,就像一權杯茶,可以溫暖你的心靈。
每個人都擁有著自己至高無上的親情,而正因為有這份可貴的親情,人世間才會有無數的感動,才會有許多驚天動地的事發生。因為父母可以為了自己的兒女不顧一切。總的說,父母之愛是無法用簡單語言所能描繪的。其實,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只有一個含義——愛!
對於我而言,父親就是太陽,能給我補充精力,讓我覺得似乎有一種被保護的感覺——安全感!而母親是一彎明月,總是能在我無助的時候,出現在我面前,為我指明方向。 母愛是慈愛的,總是在我傷心哭泣時安慰我;而父愛則是深沉的!每當我遇到挫折時,爸爸總會心平氣和的教育我。使我重新擁有勇氣。父親那深沉的目光,那股如絲般連綿不斷的愛意早已成為我堅強的後盾!
父母是我們的依靠,父母是我們的永恆!是你讓我們有了舒適的校園生活,還讓我們學到了知識!一切一......

『伍』 家庭故事作文關於祖輩創業

我聽祖輩話創業
四一 陸勤
每個人都有許多故事,我的曾爺爺也不例外,他的故事可多了!今天,他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一起來聽聽吧!
「我剛解放那一會兒,政府給我們分了房子、田地,以為以後的日子好過了,出乎意料的是,1966年,四人幫開始了。這一年,四人幫把我們以前辛苦積攢下來的錢、糧食統統挖空了,但是,一家人還要過日子呀!怎麼辦呢?後來我偷偷地做起了生意,生產隊里派我用船到其他地方去裝柴、積肥用的糞便,利用這個機會,裝上一些平時編的掃把呀,種的蔬菜呀,偷偷的拿出去變賣,換些糧食維持生計。
「後來呢,我就把這些方法告訴了一些要好的朋友。但是呢,最終讓四人幫的紅衛兵發現了,抓我們出去批鬥。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十年,終於推倒了四人幫。可是日子也並沒有好過。吃的用的,還是很緊張,限量供應。一些膽子大的就光明正大地做起了生意;而膽子小的呢,就在家裡務農。因為分田到戶的關系,糧食已經很充足了,不用再為餓肚子發愁了。
「所以你們有今天的好日子應該慶幸,沒趕到那樣的時代,你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將來做好基礎!」
聽了曾爺爺的故事,我真替他們經過的歲月感到特別難過,他們真不容易呀!我一定珍惜現在的時光,不辜負曾爺爺的期望!
那個,不知道好不好,第一次上傳,不要全部照抄哦!

『陸』 懷念祖輩的作文600字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姥姥教我騎自行車。笨拙的我卻駕馭不了這高傲的自行車。我一次次地從自行車上摔落,姥姥一次次將我扶起。她不厭其煩地教我騎自行車的方法,又一次次的給我示範。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學會了。當我能夠自己獨自駕馭這自行車時,姥姥看著我那滿身的塵土慈祥地笑了。那笑容至今留在我的腦海中,多麼慈祥,多麼親切。
那是一個烈日當空的晌午,姥姥給我洗衣服。我坐在姥姥身旁,看著她用那滿是皺紋的手費力地給我洗衣服時,我的心裡很酸、很痛。我不會用華麗的語言感謝姥姥,也不會用一個甜甜的吻感謝姥姥,我只會撲進姥姥的懷抱,在她那迷惘的眼神中大哭一場,表達我對她的愛。那個情形令我多麼懷戀。
那是一個沉悶昏暗的黃昏,姥姥躺在病床上默默地注視著我。全家人都在這兒,可姥姥始終拉著我的手。可能是姥姥與我的感情不是別人所能比的吧!她那昏黃的臉色顯得是那樣的刺眼,使我閉上眼睛默默地抽泣。姥姥用那僅於的一點力氣撫摸我的臉頰,好像在傾訴我們曾經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她大限將至的時刻,我們就這樣在一段段親切地懷戀中度過。姥姥最終如一株耗盡生機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在那一刻,我懂了,她留給我的只是那數不清的回憶。有心酸的、有快樂的、有痛苦的、有幸福的,可是不論是什麼樣的回憶,都是我那深愛的姥姥留給我的,都是那親切的懷戀。

『柒』 祖輩歷史作文

【父祖輩的故事】灰色歲月黑色夢

文化大革命為背景的

地面,眼淚滑落;天空,流星劃過……
我的愛人,是你嗎?

奶奶出生那年,正趕上「五四」運動。當然,這場運動,並沒有波及到這個偏遠的山城,她在地主家庭的僻蔭下快活的度過了她的少女時代。奶奶在家排行老七,於是大家都叫她七小姐。七小姐很聰明,考上了南開女子學校,還榮獲了「校花」的稱號。的確,她是美麗的。七小姐在校很活潑,動盪的中國,讓那一代的青年大都熱血沸騰。她曾號召過很多同她一樣的熱血青年起來抗爭,她們喊口號,貼大字報,遊行,募捐……
這個時候,她遇上了她一生的情劫,我那未曾蒙面的第一任爺爺。
我第一任爺爺姓汪,是國民黨一級將領,曾留學過英國,是個文武兼備的國民良將。
對於他們的初次見面,我想,必是美好的。因為奶奶每次回憶到這里,臉上總是浮現出少女的甜蜜和羞澀,僅此一段,就讓她情牽一生……
汪先生和七小姐是在南開女子學校組織演講時認識的。七小姐如花的臉上揚溢的青春與激情使汪先生驚為天人,而汪先生的溫文談吐及挺拔氣度也深深吸引了的情竇初開的七小姐。他們的相遇,就如同四月的槐花,燦爛一時,留芳永世。七小姐是愛憎分明的女子,她強硬的個性也使她後來吃了不少苦頭。可在那時,她就如同撲火的飛蛾,撲向他們這段多災多難的感情。汪先生早有家室。
汪先生已經娶過兩位妻子,第一任死於疾病,留下四個孩子。第二任也卧病在床,長年的家庭陰霾使汪先生面呈死灰,他根本沒有精力再去接受另一段新的感情。但他身上細微的變化,還是沒有逃過妻子的眼睛,她看到了丈夫眼裡的渴望,她無限難過,這些,都不是拖病多年的自己能給予的。
同時,七小姐的家庭也堅決反對他們在一起,她們家畢竟是有頭面的大戶人家,給別人做小?那是絕絕不行的。七小姐開始絕食,她愛得狠,愛得狂,一旦愛上了,就不會放手。最終,家人還是妥協了,她畢竟是家裡最寶貝的女兒,父母和哥哥都不忍看她如此折磨自己。
汪先生的病妻終於拖不過時間的雙手。他需要更多的時間照顧病妻,給她擦身,喂葯……這些,還是沒能敵過死神的鐮刀,病妻帶著對塵世的渴望和對身子的解脫終於撒手西去,留下的,又是一幫沒娘的孩子。孩子們不認同父親的愛情,認為是七小姐害死了娘,所以沒給七小姐一天好臉色看過。這些,七小姐都認了,既然選擇了他,就選擇了他的生活,他的孩子……他們一直很努力。
奶奶真的是很努力,她嫁到汪家時,最大的小孩比她還大三歲,而且一幫小孩還非常仇視她。她自己尚未成熟,就擔負起了照顧五個小孩的任務,她硬是用自己的努力博得了一群小孩的認同。她覺得最為甜蜜的,是汪先生和她在心靈上的溝通。他們常用英語對話,在孩子面前,汪先生用英語跟她說情話,常燥得她一臉通紅而孩子們卻不知所以。
但這樣甜蜜的時光畢竟是少數。汪先生是軍人,軍人就得有軍人的使命,動盪的國情使得他常年征戰在外,七小姐祈求了一個平安符給他,那塊三角形的小符,就寄託了她全部的希望。
這段感情更多的時候是等待,等待他生還的消息,等待他勝利的消息,等待他歸來的消息!雖然是聚少離多,可他們的感情卻在倍長。

就這樣,他們打完了日本又打內戰。
國民黨的形勢尤如破竹,節節敗退,很快就被逼退到最後一塊土地重慶了。汪先生提議去台灣,七小姐舍不下父母親和一大家子人。再後來,形式越來越緊張,他們想走也走不成了。(1948年去台灣已經很緊張了,只能本人去,不能攜帶家屬。)
1948年的秋天,這個城市兀自繁華,新開張的酒樓,舞廳里新掛牌的歌女……它什麼也不知道,依舊燈紅酒綠著。而汪先生和七小姐,他們像是深秋老樹上的兩片黃葉,同時被風刮落,在空中交纏而下,一片,被掛在了樹梢頭,而另一片,則獨自飄零掉到地上。他們雖是一個明白,一個不明白,可明白與不明白,都解讀不了這未知的結局。
七小姐獨坐家中,等著丈夫的歸來。可等到的,只是丈夫被搶斃了的噩耗。
頂樑柱沒了,諾大一個家,該怎麼辦?
父母把七小姐接了回去,讓她再嫁,可她怎麼肯?這里是她丈夫的家,有她丈夫的一點一滴,還有孩子,孩子們該是怎麼活啊?她搬到了鄉下,把孩子們都帶了過去,打算在那裡度過餘生,但是歲月怎肯放過她?

時間一轉眼來到了「文化大革命」。奶奶家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父母親在土改時就已經死了,現在幾個哥哥也不知了下落。奶奶一個人拖著五個小孩不知該何去何從,只有等著諸般苦難降臨身上。這段是她難以啟齒的傷害,每次回憶到這里,她就落淚。那段牛鬼蛇神的日子啊,給她留下的,豈止是背上那塊碗大的烙印?還有心裡的那個洞,風一吹,就呼呼作痛!
七小姐每天被抓去批鬥,天不亮就要去戴磚頭,白天遊街,晚上才能回家。一幫小孩要吃飯,最大的可以自己去賺工分,最小的還在地上爬。七小姐身子本來就弱,一經批鬥,就更弱了。她這樣的身子是不能出工去賺工分的,可一家子都要吃呀,她只好整夜整夜的替人織毛衣,換取微薄的口糧。吃不飽對她來說,還是小事,她可以一省再省省到自己不吃,全給孩子們吃。但那黑壓壓的頭銜撲天蓋地向她砸過來她卻不能裝作聽不見,有叫她「走資婆」的,有叫她「反動派」的,有叫她「黑五類」的……而孩子們就是「小鬼嵬子」,是「小特務」。她被抓去蹲牛棚,孩子們連門都不敢出,一個個餓得嗷嗷直哭,膽大的出去貼著牆根偷了一根紅薯藤,幾個孩子一節一節的咬過去,咬到手了還不肯放。
她苦啊,為一段相守並不長久的愛情,她付出了多少,如花的青春並沒有張狂多久,而鉛般重的苦難,卻追隨了她一輩子。她沒有哭,哭有什麼用?就能把這不公的世道哭沒了?就能把這畸形的罪惡哭沒了?
她能挺,確實能挺,當那燒得紅滋滋的烙鐵向她背上烙過來時,她也沒吭一聲,默默的承受著直至昏過去。可孩子們不能挺啊,孩子們一出門就要被扔小石頭。沒有口糧吃是常事,我那可憐的未曾蒙面的姑姑就是被餓死的,那可憐的孩子睜著一雙餓得鼓鼓的眼睛望著這個鬧飢饉的世界還沒弄清什麼是童年就跟隨短命的爹爹去了。
奶奶哭了,哭她那薄命的孩子,哭她那短命的亡夫,哭她自己的命運。天何其不公,只偷取一點點甜蜜,就要受到重重懲罰。
開始有好心人上門說媒。七小姐雖是嫁過人,養過孩子,但並沒有在身上表現出多大變化,只是內心的滄桑誰也看不見。好心人說,嫁吧。自己熬著遭罪受,難道忍心孩子也跟著遭罪嗎?她動搖了,為了孩子,她第一次動搖了為亡夫守節的信心。看著孩子們因啃「白糧」(其實就是一種陶土,白色狀,土質較細膩,又俗稱「觀音土」,不能多吃,會造成腹脹無法排泄而亡。)而日益脹大的肚子,她選擇嫁了。

她的第二位丈夫,就是我的親生爺爺,姓陳。
漢子陳是個標準的「紅五類」,家窮底薄,可這光榮啊。他每天雄糾糾氣昂昂的扛著鋤頭去地里做活,見了人不低頭,還能在那些「黑五類」的頭上吐上一口痰,還能在批鬥時沖上去給一拳。可他也需要女人,喜歡漂亮的女人。他託人來給七小姐說媒,說不計較她的出身照顧她們孤兒寡母。
好心人說嫁吧,嫁給紅五類,組織上會說你改造得好,這樣雖還是吃不飽,可不必再蹲牛棚,孩子們不會再被扔小石頭了。
七小姐抱著床被子晚上到了漢子陳家,漢子陳窮得連張床都沒有,在地上鋪了點稻草再鋪上她帶來的一床被子就算是新房了。
爺爺沒有知識,每天只知道幹活,有臭汗,很久都不洗一次澡。奶奶不能忍受,在生了我爸爸和叔叔之後就分居直至半個世紀。
前一段婚姻給她留下了孩子,後一段婚姻給了她性命;前一段婚姻短暫但甜蜜,後一段婚姻長久但只貌似;前一段婚姻她終日念念不望,後一段婚姻她幾乎不提。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她就應聘去東洋五中做英語老師,離開了那塊流著她血和淚的黑土地。

奶奶今年八十八歲了,根本不顯老態,從背影望去,依稀還能看見當年校花的姿態。她躺在藤椅上,一搖一晃就是一世紀。
歷史的車輪向前飛馳,有些事情,隨著歷史的腳步漸行漸遠,遠至塵封。
我們只能透過她的喃喃細語,解讀多年前的一段情殤,遙看那段煙火歲月。
天邊有顆流星劃過,眼角有顆淚不小心滑落。
我的愛人,是你嗎?

『捌』 有沒關於祖輩歷史 家族歷史的作文

我的家族

今天的作業是寫《家族故事》。我想,我生活在這樣美好的家庭中,我的祖先也一定有十分輝煌的故事吧!我迫不及待地問爸爸:「我們家族的家譜在哪裡?哪一位老人最偉大?」爸爸只淡淡地回答:「沒有」。爸爸告訴我他只知道他的兄弟姊妹和我的爺爺奶奶,對我的曾祖父略知一二,再往上溯,一切都是空白了。我忙問:「曾祖父是幹啥的?偉大嗎?」爸爸又只是淡淡地回答:「農民,什麼偉大。」

我的曾祖父是農民,朴實,勤勞,默默無聞。他有三個兒子,大爺爺、二爺爺都是面朝河水背朝天的纖夫;我爺爺不甘貧窮,背井離鄉、浪跡天涯,學得一手雕刻、修配的手藝,靠小手藝度日,也沒干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

此時此刻,我真為我的家族沒有家譜,沒有偉人而自卑。此時此刻,我茫茫然然,真不知這篇作文怎麼下筆。但是,我突然想到,在我的家族裡面,或許真沒出過什麼偉人,但在那些和我同姓的偉人裡面,幾百年前他們或許真的和我沾親帶故,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如果是這樣,我可能就是懸壺濟世的孫思邈的後代;我可能就是古今中外被喻為軍事聖人的孫武的後裔;我可能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的傳人;我可能就是……

是呀!孫思邈、孫武、孫中山確確實實是我們家族的一員!我們的家族中豈止是他們!還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張衡、李時珍、李四光、錢學森、袁隆平……我心潮澎湃,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英雄豪傑,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風流人物,他們不都是我們中華大家族的一員嗎?

我又平靜地想起了朱自清筆下《背影》中躬著背的父親;想起了孟郊《遊子吟》中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慈母……在中華歷史長河中,有多少這樣的默默無聞、朴實無華的父親母親。這千千萬萬平淡無奇的父親、母親不都是我們中華大家族的一員嗎?是的,他們都是我們家族的一員。是他們———這些英雄豪傑、庶民百姓用他們的豐功偉績、平凡瑣事譜寫著我們中華大家族的家譜,譜寫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

『玖』 作文祖輩們的童年400字

外公的文文弱弱整個身透露著文化的氣息,外公可是有初中的學歷哦!外
婆勤勞能幹卻是個大字不識的一個人,外婆不但是干農活的好手,而且是做針線活的能手。
雙搶時節,早稻豐收了,收割早稻採用多勞多得的方法,誰割得多割得快,誰掙得工分就多。天剛亮,外婆與生產隊的社員們齊上陣,開始了收割。雖然收割很累,但是為了多拿工分的外婆想起家裡的孩子們就幸福極了。外婆拿起鐮刀埋頭麻利地割起來,只聽得「唰唰唰」 割稻聲,不一會兒,外婆就把大家拋在了身後。外婆的汗水大滴大滴地流下來,整個人都被汗水濕透了。一陣辛苦的勞動結束了,但是也意味著下一輪激烈的工作拉開了帷幕——插種晚稻。大家站在已經被拖拉機耕過,用鐵耙扒平,施過肥的水田裡,一字排開,又開始了勞動競賽。割稻是往前進,插秧是往後退。大家很晚才收工,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可口的飯菜等著外婆。
桌上放著一桌「豐盛」的菜餚。「打蛋」是用自己家裡養的老母雞生的蛋,再放上點蔥花,香噴噴的;「絲瓜乾菜湯」的絲瓜剛從小菜園里的架子上摘下來的,很新鮮,很有味道,很的嚼勁,湯很鮮美;「水煮毛豆」是嫩綠的外殼鮮嫩多汁的毛豆吃進口中令人回味無窮,贊不絕口 「鮮!」;油煸四季豆,嫩嫩的,根根又細又短,不放味精照樣鮮美無比;「紅燒南瓜」粉嫩潤口的南瓜邂逅了菜油,抵抗住了紅燒的油膩,爽口又火爆。這些蔬菜都是外婆外公自己種的,是他們生活中為可缺少的一部分。
農閑時節,外婆在家,做全家人的鞋,有棉鞋和單鞋。鞋底用二三十層的布疊起來用針線勻稱地縫起來,就是像歌中唱到的那樣:納的是千層底。鞋面是可以是非常好看的花布,也可以是純黑色的。外婆做的鞋可好啦,旁人都羨慕不已,常向外婆請教做鞋方法。
我的外婆外公過著普通的生活,往事一點一滴記載著他們的悠悠歲月。

『拾』 作文《聽爸媽說說祖輩那些事》500字



祖輩往事
時間:2017-11-09 11:04:23 | 作者:學霸
這幾天,我很想了解祖輩們的往事,就立馬找老爸老媽問了。

聽爸爸說,他小時候爺爺經常在自家的院子里練習功夫,還叫老爸在旁邊看。

在爺爺身上最令人敬佩的就是他為人十分和善,爺爺之前是在酒廠上班,他是整個廠的老總,他的手下有幾百個人聽他,但他從不驕傲,也不會誇耀自己,有什麼好事都是把別人放他的前面,做人也正直。爸爸八歲時的一天晚上,也是爺爺去世的那個晚上,許多人都來為爺爺這么好的人哀悼,哀悼的人有親人、朋友,居然還有奶奶不認識的陌生人!奶奶問他是誰,那人就說,爺爺曾幫過他很多次,有什麼難題,都一一幫他解決,所以他才來。聽到這我就覺得爺爺真是個大好人。

我的爺爺這樣,我的外公也不賴。

我的外公,以前是在一個地主家庭,但後來地主被推翻了,家境一下子就清貧了許多,外公的爸爸,就因為過度憂郁,生病走了,然後這時,外公的媽媽又是小腳女人,什麼活也幹不了,所以,養家糊口的重任就交給了大外公和外公了。就算是這樣外公也沒被打倒,反而更加努力的奮斗,當時他才十幾歲。

因為外公的為人很好交了很多朋友,所以外公就開始創業——開酒店,起先是租了一幢小房子,做菜的廚師都是他精細挑選,每天的海鮮和蔬菜等材料,都是他親自挑選的上等貨,因此客人也多,他賺夠了錢,就去買了一塊地皮,蓋了一幢大樓,也圓了他的生意夢,還評上了浙江名店的榮譽。

聽著老爸、老媽講著家族往事,尤其是了解爺爺、外公的人品,我是他們的孫子,我就要繼續把他們的優良品質發揚光大,做一個這樣的人。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