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賈島推敲的故事

賈島推敲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8 03:26:40

『壹』 賈島推敲的故事

「西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是說作者居住的長安已是深秋時節。強勁的秋風從渭水那邊吹來,長安落葉遍地,顯出一派蕭瑟的景象
賈島是個愛思考的苦吟派的詩人
韓愈是個有涵養講道理的人

『貳』 賈島推敲到底是怎樣一個故事

  1. 」推敲「故事:

    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一個叫李凝的朋友。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這時,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的小鳥。不巧,這天李凝不在家,賈島就把一首詩留了下來: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第二天,賈島騎著毛驢返回長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興寫成的那首小詩,覺得「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中的「敲」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推」字更恰當些。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進了長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這個樣子,都感到十分好笑。這時,正在京城做官的韓愈,在儀仗隊的簇擁下迎面而來。行人、車輛都紛紛避讓,賈島騎在毛驢上,比比劃劃,竟然闖進了儀仗隊中。差人把他帶到韓愈面前。

    韓愈問賈島為什麼亂闖。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韓愈聽了,很有興致地思索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萬一門是關著的,推怎麼能推開呢?再者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靜中有動,豈不活潑?」賈島聽了連連點頭。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2. 賈島簡介:

    賈島,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貧寒,落發為僧,法名無本。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遺有賈島題跋版刻像庵。19歲雲游,識孟郊等,因和推敲韓愈。還俗後屢舉進士不第。唐文宗時任長江(四川蓬溪縣)主簿,故被稱為「賈長江」。其詩精於雕琢,喜寫荒涼、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但後又普州司倉參軍,卒於任所。有《長江集》10卷,錄詩370餘首。另有小集3卷、《詩格》1卷傳世。

  3. 歷史評價:

    賈島的詩喜歡描寫荒涼枯寂之境,頗多寒苦之辭。以五言律詩見長。注重詞句錘煉,刻意求工。「

    賈島與孟郊並稱「郊寒島瘦」,孟郊人稱「詩囚」,賈島被稱為「詩奴」,一生不喜與常人往來,《唐才子傳》稱他「所交悉塵外之士」。他惟喜作詩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

『叄』 求賈島推敲的故事

推敲的來歷

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什麼叫苦吟派呢?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賈島曾用幾年時間做了一首詩。詩成之後,他熱淚橫流,不僅僅是高興,也是心疼自己。當然他並不是每做一首都這么費勁兒,如果那樣,他就成不了詩人了。

有一次,賈島騎著毛驢在長安朱雀大街上走。那時正是深秋時分,金風一吹,落葉飄飄,那景色十分迷人。南島一高興,吟出一句"落葉滿長安"來。但一琢磨,這是下一句,還得有個上句才行。他就苦思冥想起來了,一邊騎驢往前走,一邊念念叨叨。對面有個官員過來,不住地鳴鑼開道。那鑼敲得山響,賈島愣是沒聽見。那官員不是別人,正是京兆尹,用今天的職務來說就是長安市市長。他叫劉棲楚,見賈島闖了過來,非常生氣。賈島忽然來了靈感,大叫一聲:「秋風生渭水。」劉棲楚嚇了一跳,以為他是個瘋子,叫人把他抓了起來,關了一夜。賈島雖然吃了不少苦頭,卻吟成了一首詩《憶江上吳處士》: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處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猱橈未返,消息海雲端。」

賈島吃了一回虧,還是不長記性。沒過多久,他又一次騎驢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

全詩如下:

閑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那就是「僧推月下門」"。可他又覺著推不太合適,不如敲好。嘴裡就推敲推敲地念叨著。不知不覺地,就騎著驢闖進了大官韓愈的儀仗隊里。

韓愈比劉棲楚有涵養,他問賈島為什麼亂闖。賈島就把自己做了一首詩,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哈哈大笑,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萬一門是關著的,推怎麼能推開呢?再者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靜中有動,豈不活潑?」賈島聽了連連點頭。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各韓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從此也就成了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琢磨,反復斟酌。。。

『肆』 賈島斟酌"推敲"二字的故事

賈島初次參加科舉考試,住在京里。一天他在驢背上想到兩句詩:「鳥宿池邊專樹,僧敲屬月下門。」又想用「推」字,煉字定不下來,便在驢背上吟詠,伸出手來做推敲的姿勢,看到他這樣的人都很驚訝。當時韓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長官,正帶著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地走到韓愈儀仗的第三節,還在不停地作著手勢。這樣一下不被左右的侍從推到韓愈面前。賈島如實地回答說出所得的詩句,不知用了「誰」還是用「敲」字無法確定,所以思想離開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迴避。韓愈停下馬思考了好一會兒,對賈島說:「用『敲』字好。」於是兩人並排騎著驢回家,一同議論作詩的方法,互相捨不得離開,呆了好幾天,韓愈因此與賈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伍』 王安石與賈島推敲的詩句有哪些故事

賈島初次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一天騎在驢背上吟得詩句道:「深夜萬簌寂靜,鳥兒棲息在池塘邊的樹枝上,僧人晚歸在月光下敲響寺院的門.」開始想要用「推」字,後來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詞句,一直未能確定用哪個字更精美傳神,於是在驢背上吟詠誦讀,還不停地伸手比劃「推」、「敲」的姿勢.這時,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韓愈正路過此地,賈島不知不覺沖撞到儀衛隊的第三部分.隨從人員將賈島推擁著帶到京兆尹韓愈面前,賈島一一解釋說出自己吟得的詩句.韓愈停馬佇立很久,對賈島說道:「還是用『敲』字更好啊.」於是與賈島並排騎馬而行回到官府.很長時間二人不舍離開,討論詩歌寫作,雖為大官,韓愈卻與賈島這個平民詩人結為好友.
當然,還有一種回答:
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過程中反復選擇、調動詞句,以求准確、妥帖地把心象物化為定型產品的操作情況.
【來 歷】
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什麼叫苦吟派呢?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賈島曾用幾年時間做了一首詩.詩成之後,他熱淚橫流,不僅僅是高興,也是心疼自己.當然他並不是每做一首都這么費勁兒.
有一次,賈島騎驢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全詩如下:
閑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但他又有一處拿不定主意,那就是第二句中的「僧推月下門」".可他又覺著推不太合適,不如敲好.嘴裡就推敲推敲地念叨著.不知不覺地,就騎著驢闖進了大官韓愈的儀仗隊里.
韓愈問賈島為什麼亂闖.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哈哈大笑,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萬一門是關著的,推怎麼能推開呢?再者去別人家,又是晚上,還是敲門有禮貌呀!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靜中有動,豈不活潑?」賈島聽了連連點頭.他這回不但沒受處罰,還和韓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從此也就成了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琢磨,反復斟酌.
典故
推敲

原文:
賈島初赴舉,在京師.一日於驢上得句雲:「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始欲著「推」字,又欲「敲」字,煉之未定,遂於驢上吟哦,時時引手作推敲之勢,觀者訝之.時韓退之權京兆尹,車騎方出,島不覺得止第三節,尚為手勢未已.俄為左右擁止尹前.島具對所得詩句,「推」字與「敲」字未定,神遊象外,不知迴避.退之立馬久之,謂島曰:「『敲』字佳.」遂並轡而歸,共論詩道,留連累日,因與島為布衣之交.

字詞解釋:
1.赴舉:參加科舉考試
2.京師:京城,此指長安
3.煉:錘煉,這里指反復思考,寫詩的人叫「煉字 」
4.吟哦:吟詠
5.引手:伸手
6.訝:對……感到驚訝
7. 韓退之: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在文學城就上,同柳宗元齊名,稱為「韓柳」.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世盛稱其「文起八代之衰」).
8.權:臨時代理.
9.車騎:車馬
10.已:停止.
11.俄:不久,指時間短.
12.具:全部
13.神遊象外:精神離開了眼前的事物.游,離開.象,眼前事物.
14.立馬久之:讓馬停下來許久
15.轡:馭馬的韁繩,這里指馬.
16.並轡而歸:騎著馬一同走.9.與為布衣之交:跟賈島結交為朋友.
17.留連:捨不得離開

『陸』 賈島推敲的故事說明什麼

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過程中反復斟酌、調動詞句,以求准確、妥帖地把形象物化為定型產品的操作情況。
基本解釋
[weigh; deliberate] 斟酌字句。亦泛指對事情的反復考慮
推敲字句
詳細解釋
後蜀 何光遠《鑒戒錄·賈忤旨》:「﹝ 賈島﹞忽一日於驢上吟得:『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煉之未定,遂於驢上作『推』字手勢,又作『敲』字手勢。不覺行半坊。觀者訝之, 島 似不見。時 韓吏部 愈 權京尹,意氣清嚴,威振紫陌。經第三對呵唱, 島 但手勢未已。俄為官者推下驢,擁至尹前, 島 方覺悟。顧問欲責之。
島 具對:『偶得一聯,吟安一字未定,神遊詩府,致沖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 韓 立馬良久思之,謂 島 曰:『作敲字佳矣。』」後因以「推敲」指斟酌字句。亦泛謂對事情的反復考慮。 宋 張孝祥 《念奴嬌·再用韻呈朱丈》詞:「忍凍推敲、清興滿,風里烏巾獵獵。」 明 徐渭《過陳守經留飯海棠樹下賦得夜雨剪春韭》:「醉後推敲應不免,只愁別駕惱郎當。」 清 孔尚任《桃花扇·投軒》:「你的北來意費推敲,一封書信無名號。」 吳組緗《山洪》二:「 三官 認真的沉著臉,覺得這話值得推敲。」

『柒』 賈島推敲的故事600字

著名唐代詩人賈島與「推敲」的故事也發生在衡水。賈島是今涿州人,少時因家境貧寒,曾在位於現景縣縣城西南約50里的庄科村邊的雲蓋寺落發為僧,法名無本。賈島自幼肯學善思,才思敏捷,尤精詩文。出家不減其志,一有空閑就讀書做詩。

一天,他雲游歸來,天色已晚,這時群鳥歸林,月掛藍天,萬籟俱寂,雲蓋寺掩映在銀白色的月光中,不覺詩興大發,隨口吟成「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的詩句。開始覺得,來到自家的廟門,用「推」字顯得隨意。後來又覺得夜已深沉,寺門已閉,還是用「敲」字顯得有氣息。到底用哪個字好,一時沒有拿不定主意。其實,這兩句詩是賈島《題李凝幽居》詩中的兩句。這首詩是這樣寫的:「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後來,他雲游長安,騎著毛驢徜徉在街頭。突然想起那兩句詩,一邊走欣賞著長安的景色,一邊為「推」、「敲」二字苦思冥想,沒成想竟然撞上了韓愈的馬頭。韓愈質問:「何故?」賈島連忙把為詩句中用「推」還是用「敲」字之事,向韓愈訴說了一遍。已經大名鼎鼎的韓愈見狀,不但沒有生氣,而且深為賈島的字斟句酌的刻苦精神所感動,提出用「敲」字較好的建議。

『捌』 賈島推敲故事

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什麼叫苦吟派呢?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賈島曾用幾年時間做了一首詩。詩成之後,他熱淚橫流,不僅僅是高興,也是心疼自己。當然他並不是每做一首都這么費勁兒,如果那樣,他就成不了詩人了。

有一次,賈島騎驢闖了 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名叫《題李凝幽居》全詩如下:

閑居少鄰並,

草徑入 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 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但他有一處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覺得第二句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的「推」應換成「敲」。可他又覺著「敲」也有點不太合適,不如「推」好。不知是「敲」還是「推」好。手一邊做著「推」的姿勢,一邊做著「敲」的姿勢,反復斟酌。不知不覺地,就騎著毛驢闖進了大官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儀仗隊的第三節。

韓愈問賈島為什麼闖進自己的儀仗隊。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 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贊。兩個人並排騎著自己的坐騎回到了韓愈的家,後來二人還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推敲從此也就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常用詞,用來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時,反復琢磨,反復斟酌。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