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路不止一條名人故事
A. 成功的路不止一條名人的例子
1、在明朝時期,朱棣曾讓鄭和七下西洋,為東南亞、非洲、西亞與中回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答貢獻。可是,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卻是擔當著尋找朱允文的任務出發的。當年燕王朱棣起兵發動政變從當朝皇帝朱允文手中奪得皇位可未見其屍於是讓鄭和帶著任務出發。當他回來時,雖然沒有朱允文的消息但沿途的各國及它們的財富卻讓朱棣明白了。於是,他讓鄭和改變任務,溝通了各國的聯系,從此流芳百世。這不正是換了一種方式卻取得另一種成功嗎?
2、古時的文人墨客,一開始讀書的初衷都是為了「仕」。誰不想官至宰相,一人之上、萬人之上、光宗耀祖、流名青史,誰不想讓自己功名顯著?陶淵明曾經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可當他看透了官場的丑惡及世態炎涼後,轉而隱居去當一位田園詩人。才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氣定神閑。試問當今世人:誰不知陶淵明,又有誰知道當時宰相?陶淵明走了另一條路,卻獲得了更大的成功。
B. 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在《三國演義》當中,令人敬佩的不只是沖鋒陷陣,武力驚人的武將們,那些手不能提的文弱謀士也以自己的方式在其中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要說到《三國演義》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謀士有非常的多,但是最讓人喜愛的卻只有一個,那就是諸葛亮。那麼為什麼諸葛亮這么受歡迎呢?一起來看看兩則關於諸葛亮的故事吧,通過這兩則故事或許就能夠明白了。
這則故事當中,我們看到諸葛亮的氣魄以及氣度,在面對生死的時候和被為難的時候,仍然能夠從容,也見識到了其識人之能,更展現了其智略高深。所以,人們才那樣的喜歡他。
C. 說明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的名人名言。快~~~~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 歌德
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備。 —— 易卜生
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爾斯泰
D. 你知道哪些「越努力越幸運」的例子,可否聊聊
1、蘇秦
戰國時的蘇秦,夜以繼日地讀書,實在太累了,就用錐子刺腿來使頭腦清醒;漢代的孫敬,為了防止讀書時瞌睡,便用一根繩亍把自己的頭發系在房樑上,只要打瞌睡就會被扯醒。這就是歷史上「刺股懸梁」的故事。
2、匡衡
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他曾拜當時的博士學習《詩經》。由於勤奮學習,他對《詩》的理解十分獨特透徹。
當時儒學之士曾傳有「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之語,是說聽匡衡解說《詩經》,能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可見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
但匡衡的仕途在一開始卻並不平坦。根據漢朝規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經」中的一經,即可通過考試獲得官職,考試得甲科者,可為郎中,得乙科者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補文學掌故。
匡衡九次考試,才中了丙科,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但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已為當時經學家們所推重,當時身為太子的元帝也對其深有好感。
3、李時珍
李時珍花了31年功夫,讀了800多種書籍,寫了上千萬字筆記,游歷了7個省,訪問了成千上百的農民、樵夫、漁夫,收集了成千上萬個單方,為了解一些草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劇烈的毒葯,最後寫成了中國醫葯學的輝煌巨著——《本草綱目》。
4、李密
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5、華羅庚
我國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古今中外,許許多多有成就的人,他們都是因為勤奮,才從眾多的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人們所佩服的人。我國數學家陳景潤為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沉浸在數學中,常常廢寢忘食。
「越努力越幸運」出自:《陳綺貞經典語錄名句》。為什麼說人越努力越幸運呢,因為俗話說「無他,唯手熟爾」,這是古人對努力最簡單的詮釋了。一個相同的工作,無論你的天賦如何,只要你反復的練習,你終究會做到極致。越努力的人付出的越多,無論是技藝上,還是在知識面上,比一般練習的人要高很大的層次。
E. 珍惜擁有古今中外的名人具體事例!急急急急急急!!!
1、康德30年嚴格按時間表活動
德國大哲學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遵循嚴格的生活規律,也每天晚上八點鍾睡覺,清晨5點鍾起床,他在30年中嚴格按照這一時間表活動,准確無誤,以致於他每天早上外出散步時,當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門的時刻為標准來校對時間。
2、柯羅不浪費一分一秒
一位青年畫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給大畫家柯羅請教。柯羅指出了幾處他不滿意的地方。 」謝謝您!」青年畫家說:「明天我全部修改。」柯羅激動地問:「為什麼要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嗎?要是你今晚就死了呢?」可見柯羅是多麼珍惜時間。
(5)成功的路不止一條名人故事擴展閱讀:
珍惜時間,時間就是生命,魯迅先生說:「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這就說明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時間對於學者來講:「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學者只有珍惜時間才能創造自己的價值,為人類的文明發展,開拓新的知識天地。科技才能進一步發展,為祖國騰飛奉獻自己的才華。
反之,不珍惜時間,碌碌無為的過日子,明日復明日,不但毀了前程,還給國家帶來經濟上的損失。
時間對於軍事學家來講,珍惜時間就是勝利。紅軍要飛渡金沙江,夜以繼日地行軍,其目的就是爭取時間,奪取勝利。可見珍惜時間是多麼重要,這關系著祖國的生死存亡。
時間對於經濟學者就是金錢,就是效率。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時間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往日工作散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吃大鍋飯的現象越來越少,呈現在眼前的是抓緊時間創造效益,創造財富。
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每個人都應好好地珍惜時間,創造生命價值。
F. 名人追求夢想的故事
1、1999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雲,對夢想從不放棄。
他曾經想考重點小學,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通過自已的努力,最終成功了。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2、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現在還堅持做了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一個月後,他又問了,現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後,他再問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3、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其間不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於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 被人們授予「發明大王」的美稱。
4、海倫·凱勒她在出生的第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87年與莎莉文老師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歲,卻有87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裡。
在此時間里,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石牆故事》。
5、15歲時,張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莘縣,給孩子當起了老師。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
後來,張海迪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以及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
G. 證明成功不止一條路的名人故事
一、主動求變型來。李開復就讀於卡自內基梅隆大學,後擔任副教授。他是一位信息產業的經理人、創業者和電腦科學的研究者。先後通過跳槽的方式,在蘋果、SGI、微軟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擔當要職。2009年9月從谷歌離職後創辦創新工場,並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二、被動求變型。史玉柱,1984年從浙江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分配至安徽省統計局工作。1989年深圳大學軟體科學系(數學系)研究生畢業後,隨即下海創業。1992年在廣東省珠海市創辦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團。後來因為投資巨人大廈導致資金鏈斷裂而幾乎破產,欠債2.5億人民幣。沉寂多年以後史玉柱重出江湖,推出腦白金、黃金搭檔等熱銷產品,再次站在商戰的潮頭。
H. 成功不止一條路 名人名言
這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名言,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