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書的故事佳作
A. 王羲之的故事
1、有一次王羲之看到一位老婆婆在賣扇子,但是生意慘淡而且很多竹扇子都已經發霉,賣家更加看不上了。就決定幫這位老婆婆一個忙。
他問,老奶奶,你這扇子生意如何啊?老奶奶也不客氣,客觀你真幽默,我這些扇子在這賣了那麼多天一把都沒賣出去,在這樣下去我們一家人就要斷糧了。
王羲之說,老婆婆您莫要怨天尤人,我教您一個好辦法,保證可以讓這批扇子買個好價錢,還能讓你大賺一把。然後他就在老太太買的扇子上題字,老婆婆哪知道是大書法家。
忙奪過王羲之手中的筆,我說這位客官,您是來搗亂的吧,我這干凈的扇子都沒賣出去,您來給我這亂塗亂畫一通,我賣給誰?
王羲之說,您不要著急,我寫完以後您在賣的時候只要大聲吆喝王羲之體扇,我保證每一把能賣到一百錢。老婆婆一聽這么神奇,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讓王羲之寫了幾把。
人們一聽到是王羲之的書法,都來買了,一時間原來屯著的扇子被一搶而空,老太太納悶了,難道真是神人要幫我。第二天老太太又等著王羲之給自己寫字了,王羲之不是很開心了。
想昨天我是想幫助你,才出此下策,現在你求我就是為了賺錢,但是沒辦法,王羲之還是為老太太寫了幾把,結果又賣的很好。之後王羲之路過橋的時候,要是看到有婆婆還在那邊賣扇子他就繞路躲避。
2、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輕易替人抄寫經書的。後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了一批品種好的大白鵝。
王羲之聽說道士家有好鵝,真的跑去看了。當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裡有一群鵝在水面上悠閑地浮游著,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著高高的紅頂,實在惹人喜愛。
王羲之在河邊看著看著,簡直捨不得離開,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那道士笑著說:「既然王公這樣喜愛,就用不著破費,我把這群鵝全部送您好了。
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請您替我寫一卷經。」王羲之當時就毫不猶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那群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3、有一天夜裡,王羲之在燈下練字,白紙寫滿了一張又一張,鋪得滿地都是。夜深了他還逐個字逐個字細看著,思考著,實在練得太疲倦了,握著筆伏在案上。
忽然,一陣清風過後,一朵白雲飄然而至,雲朵上有位鶴發銀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著他說:「你的字寫得不錯呀!」「哪裡,哪裡!」王羲之一邊讓坐,一邊謙虛地回答。
他見這位老人仔仔細細地觀看自已寫得字,便請教說:「老人家啊,請您多多指正。」老人見王羲之一片誠心,說道:「你伸過手來。」王羲之心裡納悶,老人要做什麼呢?
他見老人一本正經,不像開玩笑,便慢慢地伸了過去。老人接過手,笑容可掬地說:「我看你誠心誠意學寫字,讓你領悟一個筆訣,日後自有作用。」
老人說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寫了一個字,然後點點頭說:「你會更快進步的。」說罷就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處?」只聽空中隱隱約約地傳來一聲:「天台白雲……」
王羲之一看手心是個「永」字,他比呀劃呀,寫呀練呀,終於領悟了:橫豎勾,點撇捺,方塊字的筆畫和架子結構的訣竅,都體現在這「永」字上。
白雲先生教授的真是好筆訣!此後,王羲之練得更勤奮了,他的書法也更加灑脫、奇妙了。後來,王羲之回到紹興,與文友在蘭亭歡聚時,揮筆寫下了千古流傳的書法珍寶《蘭亭集序》。
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雲先生的「永」字筆訣,誠心誠意地寫了一部《黃庭經》,放在山頂一個突兀峭險的岩洞里,後人就叫它「黃經洞」。
4、有一次王羲之在認真的練習寫字,連丫頭給他端來的饅頭和蒜汁放在身邊都沒有發現,丫頭囑咐先生快快吃完,免得讓自己餓著,結果王羲之還是專心致志的練習書法。
丫鬟看到了就跑到王羲之夫人那邊去,幫這個情況告訴夫人。夫人聽了非常擔心,她怕自己的丈夫因為練書法走火入魔變得茶飯不思,隨後傷了身子,就帶著丫頭前去勸說。
誰知道王羲之正拿饅頭蘸著墨水吃的津津有味。夫人和丫頭大笑,丫頭說先生您有沒有覺得今天的饅頭和往日不同,王羲之放下手中的筆,若有所思的說。
這醬汁似乎是美味了不少,原來潛心寫字的王羲之竟然拿墨水當成蒜汁,而王羲之本人似乎根本沒有察覺。
夫人趕忙上前奪過饅頭,心疼的說,你的字已經那麼好看了,為什麼還要這樣廢寢忘食的練習,王羲之說:「我的字都是模仿別人來的,現在我要創造只屬於我自己的字了。」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練習,王羲之終於讓自己的書法自成一派了,他終於擺脫了模仿別人的烙印,成為被後人模仿的存在。
5、有一天,在父親的枕頭里發現一本名叫《筆談》的書,裡面講的都是有關寫字的方法,他高興得如獲至寶,偷偷地閱讀起來。
正當讀得起勁的時候,父親來了,問道:「為什麼偷我枕中秘書?」羲之笑而不答。母親想給他打圓場,從旁插了一句:「你是在揣摩用筆的方法嗎?」
父親認為他年紀太小,未必能夠讀懂,就把書收了回去,對他說:「等你長大了再教你讀。」王羲之不高興地說:「如果等高興地說:「如果等我長大了才講究筆法。
那我這幾年的時光不就白白浪費了嗎?還是讓我現在就學吧,免得不懂方法瞎摸索。」父親聽他說得有理,就把書給了他。
於是,王羲之按照書中所講方法天天苦練起來,不久,他的書法有了顯著進步。但是,王羲之並不滿足已有的進步。有一次,他看見東漢書法家張芝的書跡,愛不釋手,自嘆不如。
張芝的草書寫得好,人們稱他為「草聖」。王羲之不僅愛慕他的字,更欽佩他「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苦練書法的頑強精神。在給朋友的一封信里。
王羲之寫道:「張芝就著池塘的水練書法,連池水都變黑了,如果人們也下這么深的工夫去練習,未必會趕不上張芝。」
從此,王羲之每天揮筆疾書,寫完字後就到家門口的水池去涮筆。久而久之,池水都染黑了,人們把這個水池稱作「墨池」。
B. 《安徒生童話》讀書心得,要短短的。。
安徒生童話故事集
安徒生的創作可分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童話多充滿綺麗的幻想、樂觀的精神,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等。中期童話,幻想成分減弱,現實成分相對增強。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後》、《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晚期童話比中期更加面對現實,著力描寫底層民眾的悲苦命運,作品基調低沉。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
安徒生的童話不單是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精神生活,也為了啟發成年人,因此,它不僅為兒童,也為成人所喜愛。而他的童話具有一般成人文學所欠缺的特點:豐富的幻想,天真爛漫的構思和樸素的幽默感。這些都植根於現實生活。他的許多膾炙人口的童話都具有這種特色。如《夜鷹》、《豌豆上的公主》、《皇帝的新裝》、《牧羊女》、《掃煙囪的人》等都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在他的童話中,他以滿腔熱情表達了他對人間的愛,對人間的關懷,對人的尊嚴的重視,對人類進步的贊頌。如《海的女兒》等。
在這套新譯本的安徒生童話故事集中你可以讀到安徒生早、中、晚三個時期的大部分作品。譯文文筆生動。其間還附有大量的精美彩圖,是一部不可錯過的文學佳作。
C. 李清照的小故事
1、「賭神」李清照
她寫過一篇《打馬圖序》,「打馬」就是一種賭博的方法。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開篇就教訓人說:你們賭博為啥就不能像我一樣精通呢?其實賭博沒什麼竅門,找到搶先的辦法就行了,所以只有專心致志地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所謂「博者無他,爭先術耳,故專者能之」也。
她還得意洋洋地宣稱:我這人沒啥別的嗜好,就是天性喜歡賭博。凡是賭博,我就沉迷其中,一到賭桌上就飯也忘了吃,覺也忘了睡,不分白天晚上地賭。而且,我賭了一輩子,不論是什麼形式的賭,不論賭多賭少,從來就沒輸過,贏的錢嘩啦嘩啦爭著往我腰包里趕,擋都擋不住。
2、李清照的抑鬱症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個句子已經把愁寫盡了,寫得登峰造極,世上不可能有比這更生動的寫愁的佳句了,從此寫愁似乎成了李清照的專利,別人不可能超越她了。
然而,這絕對是一個抑鬱症患者才有可能寫出來的句子。七對疊字,好幾個難以發出的齒音,連用在一起,只有愁腸百結者才有可能這樣去寫。
李清照女士身上有著抑鬱症的所有那些症狀,比如抑鬱症患者會對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活動都喪失了興趣,是的,她說「日晚倦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3、李清照,婉約的「女漢子」
提起李清照,後人往往對她的婉約風格贊不絕口,王士禎就在《花草蒙拾》中評價道:「婉約以易安為宗,豪放惟幼安稱首。」但事實上,她的豪放詞一點也不遜於婉約詞,從她數量不多的豪放詞里,可以感受到她的「倜儻丈夫之氣」。用現代的觀點來看,她真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女漢子」。
婚前,李清照生活在寬松自由的家庭環境里,她身上有種尋常女子所沒有的大膽率真甚至是男子氣。在李清照生活的時代里,一位大家閨秀,往往笑不露齒,語不高聲,生活在高牆大院內,幾乎沒有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而《點絳唇》里,她無拘無束,盡情地玩耍嬉戲,以至於力乏汗出而濕透輕衣。更令人稱奇的是,待字閨中的少女見陌生人來訪,急的連鞋子也不穿,只穿著襪子就走,借嗅青梅作掩護,竟好奇地打量起了客人。
不僅如此,在《如夢令》里,「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她喝得酩酊大醉,誤入藕花深處,灑脫的笑聲打破了夜晚的寧靜,驚起了一群露宿的鷗鷺。在她的作品裡,經常可以看到豪放大膽之舉,毫無顧忌地打量陌生男子,隨意地劃船嬉戲,豪飲而酩酊大醉,像男子一樣地外出玩耍,這些都表現了她超越於時代的大膽率真甚至狂放不羈。
所以,沈曾植曾在《菌閣瑣談》里這樣評價:「易安倜儻,有丈夫氣,乃閨閣中之蘇辛,非秦、柳。」
婚後,嫁入名門望族的李清照,其大膽勇敢的風格仍舊沒有絲毫的改變。她與丈夫趙明誠琴瑟相合,生活美滿。作為妻子,在丈夫面前,應該溫順乖巧,行為要謹慎得體,儀態要高貴大方。而在《減字木蘭花》中,李清照卻風情萬種地在丈夫面前撒嬌,與花兒爭艷,「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她還在詩中大膽抒發對丈夫的相思愛戀之情,「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雲雲。甚至她不僅有名,而且別號「易安居士」。
如此種種,在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里,真的是驚世駭俗之舉。宋人王灼就在《碧雞漫志》中評價道:「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忌也。」
(3)我與書的故事佳作擴展閱讀:
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其詞流傳至今的,據今人所輯約有45首,另存疑10餘首。她的《漱玉詞》既男性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從總的情況看,她的創作內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生活的變化而呈現出前後期不同的特點。
前期: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
後期: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
李清照前期的詞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如《如夢令》二首,活潑秀麗,語新意雋。《鳳凰台上憶吹簫》、《一剪梅》、《醉花陰》等詞,通過描繪孤獨的生活和抒發相思之情,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轉曲折,清俊疏朗。《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寫對女伴們的留戀,感情也極其真摯。
她的詞雖多是描寫寂寞的生活,抒發憂郁的感情,但從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對大自然的熱愛,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對美好愛情生活的追求。這出自一個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間派」代言體的閨怨詞來要有價值得多。
D. 關於賀之章的故事
賀知章,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內書外監」。少時就以詩容文知名。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
軼事典故
(1)為子乞名:
唐玄宗天寶初年,文名頗著的秘書監賀知章,上書朝廷,欲告老致仕歸故鄉吳中。玄宗李隆基,對他非常敬重,諸事待遇異於眾人。
賀知章臨行,與唐玄宗辭別,不由得老淚縱橫。唐玄宗問他還有什麼要求。賀知章說:「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賜名,實老臣歸鄉之榮也。」玄宗說:「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知章拜謝受命。
時間長了,賀知章不覺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吳地人,『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他為我兒取名『孚』,豈不是稱我兒爪子嗎?」
(2)飲中八仙
他和李白都極其喜歡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大詩人杜甫的著名詩篇《飲中八仙歌》中第一個就說的是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說他喝醉以後騎在馬上前俯後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樣。醉眼昏花地掉到井裡頭,他乾脆就在井底睡著了。常人哪怕喝得爛醉如泥,冷水一噴也就醒過來了,他喝醉了落到井裡也醒不過來,所以夠得上頭號「酒仙」。
E. 憶讀書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在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學生講述有關讀書的問題。不同於其它此類的文章大多是讀書說教。更像是敘事,因而讓讀者不乏親切感。
作者冰心在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學生講述有關讀書的問題。通常在這一類的文章中我們看到的多是基於理論的理性說教。
如:讀書會給我們帶來的各方面的好處等等,讓低齡讀者讀來索然無味,自然也就無法激發學生對於讀書的興趣。而冰心奶奶這篇文章卻另闢蹊徑。
首先文章開篇一句「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讓人聽來很親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與自己談話,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心。
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對自己親身經歷的講述,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跟隨冰心奶奶成長,直到文章結尾得出結論:「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娓娓道來之語,如心底之泉水,綴緩流進了學生的心中,讓讀者終身難忘。
(5)我與書的故事佳作擴展閱讀:
文章的脈絡
一、(1)總說讀書引出下文。
二、(2—8)以自己幼時的經歷談「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三、(9—11)概括自己讀書後的感觸。
四、(12-13)強調讀書、選書的方法。
1、全文的寫作的重點內容是?說出原因。
明確:讀書好。
(1)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性格和感情,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2)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3)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4)讀書有助於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2、作者認為怎樣的書才算是好書?
明確:作者認為要內外兼美。何為外在美?語句優美,情節精彩,人物個性鮮明。何為內在美?充滿質朴的真情實感。但一本好書,除了這些,還要有助於擴大知識面、寫作(學習),有助於提高人的品德修養(做人),激發人的各種情感。
F.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意林的讀後感
看到同桌上的《意林》,閑來無事下翻閱了一下,看到兩篇文章有感。
劉心武的《長吻蜂》,其中有段話頗有同感:「生命單純,然而美麗。活著真好,尤其是能與自己以外的一切美好的東西相親相愛,融為一體!生命能沉浸在自己喜歡、利己也利他的境界里,朴實灑脫,也就是幸運,也就是幸福。」別人為我為何教書,我不敢說我喜歡但我真真切切感覺到上班我喜歡,沒什麼充分的理由,更不是因為矯情才這么說,就是喜歡。每天早上起床盡管也想睡懶覺,可爬起來去上班一點都沒感覺到負擔。或許更喜歡的同事間的那種氛圍吧,還有就是喜歡上課時的感覺,盡管有時感覺到嗓子冒煙。看到一個個小孩子感覺好可愛,特別喜歡的是低年級孩子,不是我教的,見到卻仍大聲喊我「錢老師好!」最愛看每天早上出操時,張穎那甜甜的,毫無學生跟老師之間那種距離感的笑容,真好!
還有一篇讓我感動流淚的是《愛心傳承》。講述的是一對為了大山裡的孩子能上學而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獻給教育事業的父女的故事。因為父親的愛心和願望,把自己的女兒和一批批孩子送出了大山。又因為父親的故園情結,女兒在師范畢業後又回到了大山深處,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關山的孩子,用心血和汗水為關山的孩子們托起了金色的希望。說不上到底是因為故事情節還是因為作者的寫作水平感動我,但讀著,是真的被感動了。也許是為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還能有這么多心靈的凈土,所以被感動。也或許是同為教育工作者,更能體會其中的艱辛,所以有同感。可這一切,都只是發出了一點感慨而已,也許過了明天,我就不再想起這個故事了。記錄下這些,只因為那一刻心靈的被觸動。慶幸的是,對這一切,我還沒到無動於衷的地步,我的心還有柔軟的地方還有潔凈的一方。
僅僅兩篇文章就可以讓我有這樣的感悟,《意林》整本書可謂是「滿漢全席」了啊。待我讀完這本書,不知可獲得多少人生感悟。
G. 昆蟲記主要故事情節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占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
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
《昆蟲記》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節每章節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同時收入一些講述經歷、回憶往事的傳記性文章。在該書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為了生存和繁衍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7)我與書的故事佳作擴展閱讀:
藝術特色
《昆蟲記》一書,其藝術特色概括起來可以說是:通俗易懂、生動有趣、亦詩情畫意的散文筆調,同時兼具人文精神,人性與蟲性交融,知識、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其准確無誤地記錄了觀察得到的事實,沒有任何增添,也沒有什麼忽略。
法布爾具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此書是為昆蟲譜寫的生命樂章,也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
《昆蟲記》融合了科學與文學,這也意味著它既有科學的理性又有文學的感性。書中不時語露機鋒,提出對生命價值的深度思考,試圖在科學中融入更深層的含義。
在研究記錄之餘,作者在字里行間也提及自己清貧樂道的鄉間生活、所居住的庭院、外出捕蟲的經歷,向讀者介紹膝下的兒女,乃至他的家犬,這正符合了「回憶」二字,充滿了人情味。
可以說,這部作品的感性基調以及動力,就是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愛,一種對生存的清醒認識,一種對生活的深厚感情。
H. 與《誡子書》有關的名人故事
古人雲:「養不教,父之過。」說的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更是子女一生的老師,其言傳身教對子女的成長至關重要。
在我國古代,人們的理想人生模式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齊家則是家庭教育所要達到的理想目標。重要人物的一言一行,對國家、對社會都具有很大影響力,其教育子女之道,便成為人們家庭教育的重要參考模式。
歷史名人諸葛亮教育子女儉以養德就留下了教育子女的典型案例。
三國時期,西蜀丞相諸葛亮一生忠心輔佐劉備、劉禪兩代帝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晚年得子,取名瞻,字思遠,希望自己的兒子「志存高遠」。
諸葛亮非常喜愛這個小兒子,但同時又對他的成長充滿了擔憂。他在給哥哥諸葛瑾的信中說:「諸葛瞻今年八歲了,十分聰慧可愛,但我又擔心他過於早熟,最後成不了大器!」可見,諸葛亮十分重視子女的早期教育問題。
諸葛亮雖高居相位,卻一生儉朴,他在給後主劉禪的上表中說道:「我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此外別無積蓄,而這些也足夠家人使用了。我保證在我死後,家裡家外都不會留有多餘的財產,不辜負陛下對我的厚恩。」諸葛亮親自履行著「儉以養德」的做人准則,也希望子孫後代成為擁有遠大理想、勤學儉朴的有為之人。他在《誡子書》中寫道:「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後來,諸葛瞻拜騎都尉,翌年出任羽林中郎將,後來又升遷為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並兼任軍師將軍。
I.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大陸戰爭片是哪部為什麼
國產戰爭片中的佳作比較少,原因大家都懂,看看每晚黃金時間各大衛視的熱播電視劇就知道啦。
佳作少並不代表沒有,今年的《紅海行動》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豆瓣評分8.3分,票房36億5000萬,位列中國電影票房榜第二位。
《紅海行動》給國產戰爭片、動作片樹立了新的標桿,裡面的戰爭場面絲毫不遜色於好萊塢電影。
半虛構半真實,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蛟龍突擊隊隊員抱著必死的信念踏入敵人的老巢,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人質一點點生存的希望。
除了《紅海行動》,這兩年還有一部口碑非常好的戰爭片《捍衛者》,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部電影。
2017年《捍衛者》與《羞羞的鐵拳》《空天獵》《縫紉機樂隊》等電影同期上映,與其他三部電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捍衛者》排片和票房都低的可以忽略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