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有感作文五百字
① 寓言故事作文400~550字
有一隻螃蟹,一直活在它的殼子裡面自娛自樂,永遠不敢探出頭來示人。因為它很怕,怕和別人接觸,怕遇到壞人,怕受到傷害。可是它又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有一天,它實在耐不住性子,把自己的頭,一點點地,唯唯諾諾的探出來。「哇!外面的世界好美呀!太漂亮了,這就是『世界』,啊!原來『世界』是那麼的色彩斑斕,美不勝收。」螃蟹感慨地說。它試著把自己的脖子伸得更長,想看到更遠的地方。就在這時,從天而降,一塊兒小小的石子,砸到了它的頭上。「我的媽呀!嚇死我了,嗚嗚…………」螃蟹一邊哭一邊把自己的頭迅速的縮到了自己的殼子裡面。「我說不出去吧!我說外面很可怕吧!我說只有我自己的殼是最安全的吧!」它對自己說著。就從那天起,這只螃蟹再也沒有探出頭來,它在自己的殼里,勾畫這美夢,用它一瞬間看到的狹小的「世界」來編織一個個美麗的夢。日子一天天的就這么過著。
「咚!……咚!……咚!………」「什麼聲音?怎麼回事?怎麼回事?」螃蟹感到自己的殼在被什麼東西敲打著。好像馬上就要裂開了。「怎麼辦?怎麼辦呀!誰來救救我。哦!我的殼兒,我那堅硬的殼兒。你要挺住呀!沒有你,我要怎麼活下去。沒有你,我在哪裡遮風擋雨,沒有你我的世界就不存在了。沒有你…………」螃蟹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焦慮。但,敲打聲好像在和它唱反調一樣敲得越來越厲害。「哐當」殼兒終於裂開了,散落了一地的碎片。那單薄的小身子被曝光了,大太陽曬著它的身體讓它既溫暖,又有種疼痛感,陽光如此的強烈,讓它睜不開眼睛。也讓它更加害怕了,「沒有了殼兒,我該怎麼活呀!」螃蟹無助的嘟囔著。在這同時,它的身邊圍了很多人,有用看笑話的眼神望著它的,也有同情的眼光,關懷的目光望著它的。可在這只螃蟹眼裡,大家都是在笑話它的,越是被別人盯著,它就越把自己綣起來。看的人越來越多,時間過得也越來越久。而不變的就只有一動不動的螃蟹躺在那裡。也許是沒有什麼新鮮的了,人群慢慢的散開了。只留下螃蟹自己爨在那裡。一天,兩天,三天……沒有人再望那隻螃蟹了,大家已經習慣了它的存在。慢慢的,螃蟹也適應了外界的環境。適應了被陽光哺育著的舒服感覺。它開始伸展自己的身體,甚至開始站起來走路。又過了一段時間,它可以正視別人,和別人交談。可以融入這個真正的世界。它變得樂觀了,向上了。不再怕這怕那的了。也不再用那扭曲的心裡去揣測別人的心理。這回,這只螃蟹真正的脫掉了它的殼兒,徹徹底底的去掉了。相反,它得到了快樂,得到了自由,得到了滿足。這是在殼兒里永遠也感受不到的。
② 《自己相出來的寓言故事》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從前,森林王國里有一隻可愛的小兔,叫貝貝。她原來是一隻講衛生的小兔子,但是她現在好像變了,兔媽媽好幾次提醒貝貝,她都說:「我知道了,別煩我!」兔媽媽只好生氣地走了。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了,小兔貝貝也漸漸地長大了,可是她的壞毛病並沒改掉。兔媽媽老了,生病了,再也沒法提醒她的女兒。
貝貝不喜歡走路,所以她就把一袋袋臭臭的垃圾往樓下扔,有幾次還砸到了羊伯伯、猴叔叔的頭上,「濃汁」從垃圾袋兒里流出來,流到他們的頭上。羊伯伯抬起頭來望瞭望天,說:「誰那麼缺德,亂扔垃圾!」猴叔叔使用了他的絕招「飛天術」,跳上一棵大樹,向小兔住的那座大樓掃射了一遍又一遍。小兔貝貝趕快躲了起來,生怕自己被發現。
記得有一次,小兔和她的好朋友一起去郊遊。在路上,貝貝拚命地吃零食,她吃了火腿腸又喝飲料,喝了飲料又吃雞腿。一直吃到她飽了為止。你們要問她把垃圾扔哪了?垃圾箱,不對!垃圾袋兒,也不對!告訴你們吧,她把垃圾扔到了草坪和公路上,如果你們不信,我可以帶你們去看看。
過了幾天,她家對面有了三個垃圾箱,一個是「可回收垃圾」,另一個是「不可回收垃圾」,還有一個是「有毒垃圾」。貝貝總算勤快多了。早上,貝貝拎著一大袋垃圾從家裡出來。她把垃圾扔在了「可回收垃圾」的那個垃圾箱里。可是垃圾袋裡的垃圾也不全都是可回收垃圾。垃圾有電池、白菜、胡蘿卜、白紙、塑料袋、易拉罐、破布……下午,回收垃圾的工人------雞大嬸來了,看見了這種情況,心想:要是再這樣下去,我們這個國家的環境肯定會被污染的,怎麼辦呢?
雞大嬸找來了羊伯伯、猴叔叔、鹿姐姐,她們一起討論這個「犯罪的傢伙」。
最後,羊伯伯知道了答案,他問雞大嬸垃圾里有什麼,雞大嬸告訴他有胡蘿卜、白菜。羊伯伯馬上判斷出來,跑到小兔家,問小兔:「你是不是做過了錯事?」小貝貝發覺了,臉立刻紅了起來,她回答:「我沒……沒有!」「你為什麼要騙我們呢?騙人是不好的,當然不保護環境也是不好的,你想想,我是怎麼知道的,就憑你扔的垃圾的品種,我就知道了。難道你沒有發現一個小小的電池也會給我們森林王國造成不可想像的後果,污染空氣,你一定要改正!」貝貝說:「我一定會改正這個缺點的,一定會的!」雞大嬸們滿意得笑了。
改寫一下
被同伴驅逐的蝙蝠
很久以前,鳥類和走獸,因為發生一點爭執,就爆發了戰爭。並且,雙方僵持,各不相讓。
有一次,雙方交戰,鳥類戰勝了。蝙蝠突然出現在鳥類的堡壘。「各位,恭禧啊!能將那些粗暴的走獸打敗,真是英雄啊!我有翅膀又能飛,所以是鳥的夥伴!請大家多多指教!」
這時,鳥類非常需要新夥伴的加入,以增強實力。所以很歡迎蝙蝠的加入。
可使蝙蝠是個膽小鬼,等到戰爭開始,便秘不露面,躲在一旁觀戰。後來,當走獸戰勝鳥類時,走獸們高聲地唱著勝利的歌。蝙蝠卻又突然出現在走獸的營區。「各位恭禧!把鳥類打敗!實在太棒了!我是老鼠的同類,也是走獸!敬請大家多多指教!」
走獸們也很樂意的將蝙蝠納入自己的同伴群中。
於是,每當走獸們勝利,蝙蝠就加入走獸。每當鳥類們打贏,卻又成為鳥類們的夥伴。
最後戰爭結束了,走獸和鳥類言歸和好,雙方都知道了蝙蝠的行為。當蝙蝠再度出現在鳥類的世界時,鳥類很不客氣的對他說:「你不是鳥類!」
被鳥類趕出來的蝙蝠只好來到走獸的世界,走獸們則說:「你不是走獸!」
並趕走了蝙蝠。
最後,蝙蝠只能在黑夜,偷偷的飛著。
③ 困難的面對作文500字(寓言故事)
面對困難
困難就像一座高山,永遠也爬不到盡頭;困難就像一條小溪,也永遠沒有盡頭;困難就像夜晚的繁星一樣,數也數不清。當然,這只是失敗者眼裡的困難,但是我不怕遇到困難,遇到困難只要有認真思考的精神,困難是一定會被我們征服的。
每當我解著一道道復雜而疑難的數學題時,我就會想:千萬不要被困難所嚇倒,我要冷靜思考這道題。整理好思路和平時學過的概念,不一會兒,這道題還是會敗在我的手下。
在困難面前,我們不要驕傲也不要氣餒或自卑,低下頭去向困難認輸,我們需要的更多的是勝利者的謙虛和王者一貫的自信。就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樣,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認真去面對困難,去認真的解決它。我們要用平常做事的心態去解決困難。
當我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難時,我要做的不是緊張,手忙腳亂,向困難低頭,認輸,我要做的而是鎮定,鎮定,再鎮定!冷靜下來後,我會認真的思考該怎樣處理這件事。爭取把它做得圓滑,完美。
我想:也許我的人生字典里是沒有困難這兩個字的吧!困難它在我的眼裡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名詞。
我相信:我是一個永不言敗的勝利者。高山在我面前已不再是往日的高山;小溪在我面前已不再是往那無盡頭的小溪;繁星不再是數不清的繁星!
④ 泰安(傳說、寓言故事、神話)作文500-600字左右
盤古開天折疊
盤古開天東岳為首天下名山無數,歷代帝王和芸芸眾生何以獨尊東岳泰山呢?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剛分,有一個叫盤古的人生長在天地之間,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就這樣頂天立地生活著。經過了漫長的一萬八千年,天極高,地極厚,盤古也長得極高,他呼吸的氣化作了風,他呼吸的聲音化作了雷鳴,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閃出道道藍光,這就是閃電,他高興時天空就變得艷陽晴和,他生氣時天空就變得陰雨連綿。後來盤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後終於溘然長逝。剎那間巨人倒地,他的頭變成了東岳,腹變成了中嶽,左臂變成了南嶽,右臂變成了北嶽,兩腳變成了西嶽,眼睛變成了日月,毛發變成了草木,汗水變成了江河。因為盤古開天闢地,造就了世界,後人尊其為人類祖先,他的頭部變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嶽之首。
東岳大帝折疊
東岳大帝為泰山神,又稱泰山君、五嶽君,排於玉清元宮之第二位,冠五嶽之首。相傳為盤古王的第五代孫,它掌握人們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貴賤和官職,是萬物之始成地。自戰國至漢代,泰山始終是君主告成於天的封禪聖地。
碧霞元君折疊
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認為,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岳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女神之一。至於碧霞元君的來歷,一說為黃帝所遣之玉女。—說為華山玉女。但—般作為泰山女神,為泰山神之女。[17]
《西遊記》中的泰山折疊
《西遊記》故事與泰山有著深厚的因緣。早在唐代的玄奘取經故事,便已與泰山相聯系,在此後「西遊」題材的雜劇、平話中,其素材選取,與泰山文化不無關涉。張宏梁、彭海兩先生所作《吳承恩<西遊記>與泰山》(載《泰安師專學報》1986年第1期),對此進行探討。但由於其文於泰山地方文獻未作充分利用,故所論尚存缺略之處。今試加新證,並藉以探尋泰山《西遊》文化的淵源所在。《西遊記》第一百回有唐三藏摩洪福寺松故事,這一軼事最早出自唐人劉肅《大唐新語》中:「玄奘法師往西域取經,手摩靈岩寺松枝曰:『 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長;吾歸,即向東。』既去,其枝年年西指,一夕忽東方,弟子曰:『教主歸矣!』果還。至今謂之摩頂松。」靈岩寺在泰山西北麓,始建於北魏,唐代時寺宇極盛,被列為天下「四絕」之一。歷史上玄奘並未駐錫此寺,但「摩頂松」的傳說,已將兩者聯系在一起,因之千年來玄奘故事成為靈岩寺著名掌故,屢見志乘載及。清人王士禎《香祖筆記》卷十記雲:「唐玄奘法師摩頂松,在齊州靈岩寺。師取經西域,始住長安洪福、大慈恩二寺,及宜君玉華宮譯經耳。靈岩今屬長清縣,《圖經》但以為佛圖澄卓錫之地,而不知玄奘,故著之。」
⑤ 謙讓的寓言故事作文500字數
謙讓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在處處講求競爭的現代社會,似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主張謙讓的人說「謙虛忍讓不僅是修養好更是大智慧。」反對謙讓的人說「謙讓早就過時了。弱肉強食,競爭就該當仁不讓。」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類似謙讓的事情在你我身邊似乎已很難發生了。無論是乘車、購物、排隊、買票,還是與人合作、相處,優先考慮個人利益不僅是人性使然,也是現實生活所激發出的人生存的本能。梁實秋曾在一文中寫道:「小時候讀到孔融讓梨的故事,覺得實在難能可貴,自愧弗如。有人猜想,孔融那幾天也許肚皮不好,怕吃生冷,樂得謙讓一番。我不敢這樣妄加揣測。不過我們要承認,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謙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讓梨的故事,發揚光大起來,確有教育價值,可惜並未發生多少實際的效果:今之孔融,並不多見。」難道謙讓真的過時了嗎?當然沒有。謙讓是一種胸懷,一種美德,一種風度,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養。我們需要謙讓精神,這個時代也呼喚謙讓精神,今天,謙讓不過時。
清朝時,有一大戶人家想壘一道院牆把自己與鄰居家隔開。為牆基的位置,兩家發生了嚴重的沖突。大戶人家雖財大氣粗卻因不如鄰家子孫繁盛而吃了眼前虧,深感面子不保,馬上給在京城做大官的兒子寫家書一封,細述了家中煩惱,要求兒子快返鄉想辦法整治鄰居一下,為家族撈回面子。這位在京高官見信後迅速給家中回了一封急信,信中語重心長地說明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並在信尾文采飛揚地寫了四句話:「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大戶人家見信後深受教育,迅速與鄰家修好,並決定兩家之間不再壘牆,永不隔心!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謙讓不是吃虧,是給自己留有餘地。
有一則公益廣告,除了人們擁擠在公共汽車門前,始終是畫外音,一男一女為了自己能先擠上公共汽車而與對方大吵起來,一位老者則平心靜氣地勸告兩位年輕人「把心放寬就不擠了」。
這兩個故事都體現了謙讓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一位為人極其樂觀豁達的朋友討論謙讓的問題。她說謙讓實際上是一種充滿智慧的處世哲學,因為謙讓有時不僅可以化解矛盾,還體現了為人的一種風度與涵養。「不爭」就是心境方面的一種修養。現代社會要求人必須積極進取,沒有人願意主動讓出自己的利益給別人。謙讓並不是說不去面對真正殘酷的競爭,這與個人能力無關,而是因為謙讓尋求一種內心的平和,內心平和才會靜,心靜才能生出大智慧。拋開斤斤計較的睚眥必報,謙讓展現出的氣度與修養、個人魅力會增加自己的人緣,獲得更多信任與好感,誰說不會給自己留有更多發展的空間與機會。
當然謙讓也是有選擇性的。有些事情,即使我們謙讓了也看不出絲毫修養,而且在我們謙遜禮讓過後,事件所附帶的影響難以衡量,它所產生的不良因素會困擾我們的心靈,揮之不去。例如愛情是徹底自私的,戀愛或許需要天才,需要分秒地進行比賽。戀人之間相處可以謙讓,但是愛情本身來不得謙讓,千萬別以為自己的謙讓是偉大,事實上這不但傷害了自己,更是對對方的不尊重。再例如工作中一項任務,明明自己可以勝任,卻要表現出謙讓的禮儀,我推你,你推我,明明自己可以做得很出色,卻還要退居幕後,似乎就變成了一種虛偽的生活態度,縱容了名不符實的欺騙,這何嘗不是自欺欺人。「不謙讓,並不意味著搗亂,或在需要協調配合的工作中互不相讓、暗地使絆子。不謙讓,更多的是種精神上的自信,我行,我來,而不是人格上的萎縮。工作的協調配合是需要無數不謙讓之人的有機組合,而不是謙讓之士的一盤散沙。」所以,有些事還應當仁不讓。
這是否又與我們所主張的謙讓有所沖突呢?其實不然。「謙讓了愛情可能誤人誤己,甚至令自己遺憾終身。而當一個企業、一個集體在需要協調配合的工作中,其員工處處表現出強烈的互不相讓的行為,那麼這個企業、這個集體任何一項工作都會因為內耗而增大成本。」謙讓不是拿原則做交易,而是要始終站在大局利益角度看待個人利益,當大局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應自覺地犧牲個人利益,維護大局利益。
朋友在教育自己家孩子時曾說過,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想要的,就別輕易放棄,也別謙讓給別人。沒錯,現代社會要求我們必須學會為自己爭取。但事實上謙讓對現代人來說更多的是自覺遵守一種秩序。而這種秩序的遵守,於人於己都會帶來方便。大凡世間萬事,無不是爭則不足,而讓則有餘。你看謙讓過時嗎?
⑥ 我喜歡的寓言故事作文600字
雨過天晴,天地洗凈,天光雲影,小溪里、水窪里,到處映射著光的色彩;天空里顯出一彎彩虹,紅、橙、黃、綠、藍、紫,就像音樂的音階,和諧的色彩序列反映著宇宙的和諧秩序;奇妙的色彩映射著宇宙的光輝。
溪水裡的水滴望著彩虹,被這宇宙的光輝感染了,心中贊嘆:「太陽真是偉大,他使彩虹里的水滴折射出這樣美麗的光彩!」溪水裡的水滴目光閃爍,為偉大的宇宙的造化而喜悅,為能目睹太陽的光輝而幸福,也為彩虹里的水滴——自己的兄弟姐妹能夠被允許折射一絲太陽的光芒而高興。
彩虹里的水滴高高在上,看見了溪水裡的水滴的仰望目光,心想:「溪水裡的水滴這樣欣賞我,仰慕我,崇拜我,我的色彩多麽燦爛,天地因為我才有了光彩。」浮在彩虹上面的水滴飄飄欲飛,風一動,就被吹走了,輕飄飄的水滴飄得越來越高,越來越遠,化成了氣體,再也沒有機會折射太陽的光彩。沒有飄走的彩虹里的水滴又看見了:「原來彩虹的色彩是這樣虛幻,只有太陽的光芒是真實的。」
太陽出來了,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天地,溪水裡的水映著金光,彩虹掩映在金色的陽光里,小草、大樹披上了金色,萬物沐浴在溫暖的陽光里。溪水裡的水滴潤入大地滋潤田野,彩虹里的水滴漫過天空濕潤著空氣。他們匯成巨流,稟行太陽的意志把清新和生的希望帶給萬物;他們蒸騰著,將小小的自己溶在金色的陽光里,向著太陽的懷抱飛去。
寓意:一個人被別人尊敬時,別人仰慕的大多是他身上表現出的高貴的品德(嚮往美好、高尚是人的本性),而不是這個人本身,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錯覺——以為別人欣賞的是自己。相反,一個人被錯覺陶醉,不把別人放在眼裡,別人即使有良好的教養而對他禮敬有加,內心卻很難升起對他的敬重和佩服,因為一個不懂得尊敬他人的人是不會被他人真正尊敬的。
⑦ 關於美與丑的寓言故事。作文500字
有人認為美是無限的風光,是畫家的風景畫,是音樂家譜寫的樂章。可是這樣的美是抽象的美,而實實在在的美——永遠在你的心中!
其實,美是畫家的畫筆,是音樂家的一個個小音符,是組成壯觀美景的每一個部分乃至一棵小草。有時美就是這樣微不足道,可是它帶給你的卻是無比的享受。所以——美在我們的身邊。
朋友,不要再長途跋涉的尋找美的真諦,也不要冥思苦想美的真正含義,美是很實在的東西,千萬不要把它抽象化。試著向募捐的人、讓座的人說聲謝謝吧——是他們給你以美的享受;試著向你的親人、朋友說聲謝謝吧——是他們給你以美的感覺!
高尚的品德、愛心、親情、友情……這些其實都是實實在在的美,正因為如此,美就在我身邊!過去的人認為,長相漂亮就是美,而現代人的審美眼光不僅僅局限於外表,而且集中在氣質、品格上,否則,只有美麗的外表則只是一支精雕細琢的花瓶,只有欣賞價值,而永遠沒有實用意義。
美,一直在我身邊。祖國的錦綉河山,有著氣魄之美;廣袤無垠的大海,有著雄渾之美;星月蒼穹,有著夢幻之美;鳥語花香,有著自然之美……當我們身處於如此美景之中,遠離世俗喧囂,心底也會油然而生一種淡然之美。
美,在我身邊。每天清晨,當我們迎著第一縷和風,感受著第一縷陽光,聽著第一聲鳥啼上學時,我們會看到清潔工人忙碌的身影,體會到了奉獻之美;當我們經過公園,看到老人與貓狗共歡,與鳥兒共唱時,我們感受到和諧之美;當我們聽說南方暴雪成災,許多人們都無法回家團圓時,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紛紛自發地捐款、捐衣物、食品,當車子連夜趕到災區,我們看到了災民們帶著幸福微笑的臉,此刻,我們在欣慰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愛心之美;當「嫦娥一號」載著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飛天夢,飛往月球,並傳回第一張我們自己的月球表面照片時,那震耳欲聾的掌聲告訴我們:這是夢想之美!當我們在殘奧會上看到殘疾人運動員在自強不息、努力拚搏時,我們也悟到了進取之美……
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善於觀察、留意,會發現就在我們自己身上也存在美,那就是自信之美。美,就在我身邊;美,無處不在。
⑧ 編一則寓言故事的作文
寓言故事
----狐狸與烏鴉
自從狐狸花言巧語騙走了烏鴉辛辛苦苦找來的肉以後,烏鴉就懷恨在心,每天都在想:「我一定要讓狐狸知道,壞人不會有好下場的!」
一天,烏鴉去沼澤地找東西吃。它飛來飛去,終於在水潭邊找到了一個鱷魚蛋,它眼珠滴溜一轉,想出了一個好主意:「這一定是個鱷魚窩,我昨天讀了《三十六計》中的《借刀殺人》之計,在這里是不是可以利用這個方法來除掉狐狸呢?」
想著想著,烏鴉的目光落到了鱷魚蛋上,它上去三下五除二就把蛋啄了個粉碎。烏鴉飛上樹,向遠處張望。它看見鱷魚找食回來了,就趕緊飛過去,裝做很驚慌的樣子說:「鱷魚先生!鱷魚先生!不好了!剛才狐狸把您的蛋咬碎了,快去看看呀!」整個沼澤地都充滿了鱷魚的巨吼:「臭狐狸!」烏鴉看了,高興極了,「A計劃,成功!開始實行B計劃!」
烏鴉飛到自己巢前,狐狸正巧出來散步,烏鴉便嬉皮笑臉地對狐狸說:「狐狸大哥,沼澤地有些食物,我帶你去吃吧!」狐狸聽了,心想:「這只笨烏鴉,自己不吃還給我,今天的飯不用愁了!」於是,它就跟烏鴉來到了鱷魚窩旁,鱷魚見到了狐狸,就像見到了大仇人一樣,兩眼冒著仇恨的火光。它大吼一聲:「我還沒去找你,你就送上門來了,既然這樣,那我就讓你嘗嘗血的代價吧!」說著就向狐狸撲去。
狐狸還沒回過神來,就被鱷魚咬死了。烏鴉見自己的計劃成功,高興壞了。它唱著勝利的歌,又飛到森林深處找美食去了。
⑨ 寓言故事作文600字怎麼寫
鴕鳥為什麼不會飛
一隻大雁在旅行的途中,發現鴕鳥竟然不會飛。大雁從來沒有見過不會飛的鳥類,就吃驚地問鴕鳥:「作為鳥類,怎麼可能不會飛呢?」
鴕鳥笑著問:「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你告訴我,作為鳥類為什麼一定要會飛?」
大雁想了想,說:「在空中飛翔可以避開草叢樹木等障礙物作直線運動,能夠更快地抵達目的地。」
鴕鳥指著一望無際的荒漠,回答說:「我們駝鳥生活的地方大多是開闊草原和荒漠,地面上並沒有太多障礙物,不用飛起來也能夠作直線運動。」
大雁又說:「飛起來可以有效地躲避敵害,保護自身的安全。」
鴕鳥反駁說:「我們鴕鳥有強壯的身軀保護自己,粗壯的雙腿甚至可以致獅子、豹子於死地,所以沒必要飛起來。」
大雁接著說:「飛起來能夠更好地發現、尋找食物。」
「恰恰相反,如果在這空空盪盪的荒漠上空飛翔,而不願腳踏實地在地上找食物,我們鴕鳥恐怕早就因為飢餓而滅絕了。」
「這……」大雁想不出其他鳥類一定要會飛的理由,啞口無言了。
「此外,在地面上奔跑還有許多在天上飛行無法比擬的優點,如更省體力,更不容易暴露自己等等。」鴕鳥據理力爭道,「我們不會飛是為了適應環境而作出的選擇,所以會不會飛並不是檢驗鳥類的唯一標准。」
「你說得對!看來,我還得多加旅行,增長見識,才能減少偏見。」大雁慚愧地說。
⑩ 寓言故事作文
很久以前,鳥類和走獸,因為發生一點爭執,就爆發了戰爭。並且,雙方僵持,各不相讓。
有一次,雙方交戰,鳥類戰勝了。蝙蝠突然出現在鳥類的堡壘。「各位,恭禧啊!能將那些粗暴的走獸打敗,真是英雄啊!我有翅膀又能飛,所以是鳥的夥伴!請大家多多指教!」
這時,鳥類非常需要新夥伴的加入,以增強實力。所以很歡迎蝙蝠的加入。
可使蝙蝠是個膽小鬼,等到戰爭開始,便秘不露面,躲在一旁觀戰。後來,當走獸戰勝鳥類時,走獸們高聲地唱著勝利的歌。蝙蝠卻又突然出現在走獸的營區。「各位恭禧!把鳥類打敗!實在太棒了!我是老鼠的同類,也是走獸!敬請大家多多指教!」
走獸們也很樂意的將蝙蝠納入自己的同伴群中。
於是,每當走獸們勝利,蝙蝠就加入走獸。每當鳥類們打贏,卻又成為鳥類們的夥伴。
最後戰爭結束了,走獸和鳥類言歸和好,雙方都知道了蝙蝠的行為。當蝙蝠再度出現在鳥類的世界時,鳥類很不客氣的對他說:「你不是鳥類!」
被鳥類趕出來的蝙蝠只好來到走獸的世界,走獸們則說:「你不是走獸!」
並趕走了蝙蝠。
最後,蝙蝠只能在黑夜,偷偷的飛著。
1做人要誠實,不能為了利益任意欺騙 2要堅定自己的信仰,不能牆頭草兩邊倒 3想要左右逢源,兩邊都討好的人最終將兩邊都被大家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