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智力故事
1. 可以體現古代兒童聰明的故事 一定要短,30字以內
1、曹沖:
一次曹操的馬鞍在倉庫被老鼠咬了,守衛倉庫的官吏們認為這下必死無疑,商議著要把自己綁了去自首,但還是很害怕免不了死罪。
曹沖為人仁厚,通情達理,知道了這件事後,就讓他們先等幾天。曹沖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來像是被老鼠咬破的,又假裝很失意,臉上顯現出發愁的樣子。
曹操見了問他,他就說:「世俗的人認為衣服被老鼠咬破,對衣服的主人不吉利,現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發愁。」曹操說:「這是胡說,不要擔心。」
不久曹操聽說了馬鞍被咬的事,就笑著說:「我兒子的衣服就放在身邊都被咬了,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於是沒有追究這件事。還有很多犯下罪過的人,按照刑法應該被處死,都依靠曹沖的辯解得到了寬大處理。
2、孔融:
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著名的士大夫李膺也在京城,如果不是名士或他的親戚,守門的人一般是不通報的。孔融只有十歲,想看看李膺是個什麼樣的人,就登門拜訪。他對守門人說:「我是李膺的親戚。」
守門人通報後,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
後來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他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後就不一定聰明了。」孔融立即反駁道:「那麼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你這么聰明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3、司馬遹:
司馬遹五歲時,傍晚皇宮失火,司馬炎登樓瞭望,小司馬遹拖著爺爺的衣裾來到暗處。司馬炎不解,問何以如此,司馬遹答道:「暮色倉猝,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
他的回答令爺爺稱奇。此後,司馬炎在公開場合贊許孫子頗似先祖司馬懿,並強調說:「此兒當興我家。」於是,司馬遹的美名在國家傳播開來。
4、文彥博
文彥博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里去。
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里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浮上來了。
5、甘羅:
一次秦欲派使赴燕,呂不韋請老臣張唐應命,屢勸無效。甘羅去見張唐,分析天下大勢。數列出使利弊,說得張唐嘆服,遂欣然應命使燕,呂不韋大加贊賞甘羅之才。
此事不久,經呂不韋薦舉,甘羅作為秦王特使,奉命赴趙,以雄辯說服趙王發兵攻燕,秦不費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羅立下奇功,滿朝為之震動,被秦昭王封為上卿,並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賜還給他。
2. 古代兒童智慧故事
區寄
童區寄傳
柳宗元
兒童區寄,是柳州打柴放牛的孩子。他正一邊放牧一邊打柴,兩個強盜把他綁架,反背著手捆起來,用布蒙住他的嘴,(帶他)走了四十多里,到集市上賣他。區寄假裝像小孩似地啼哭,(假裝)害怕得發抖,像小孩常有的那樣。強盜以為他好對付,就互相敬酒痛飲,喝醉了。一個強盜去交涉買賣;另一個躺著,把刀插在路上。孩子暗地裡察看他睡著了,把捆手的繩子靠在刀刃上,用力上下磨刮,繩子終於被割斷,就拿起刀來殺了他。
(孩子)還來不及逃遠,去交涉買賣的強盜回來了,抓住孩子,十分震驚,要殺害孩子。(孩子)急忙說:「當兩個人的僕人,哪比得上當一個人的僕人呢?他待我不好,你果真能保全我的生命,並且好好待我,怎麼處置都行。」去交涉買賣的強盜盤算了很久,心想:「與其殺了這個僮僕,不如把他賣了;與其賣錢兩個人分,不如我一個人獨占。幸好(孩子)殺了那傢伙,好得很!」就藏起那個強盜的屍體,帶著孩子到集市上窩藏強盜的人家,(把孩子)越發捆綁結實。半夜,孩子自己翻轉身,讓捆綁的繩子靠近爐火把它燒斷,雖然燒傷了手也不害怕;又拿起刀殺了這個要賣掉他的強盜。接著大聲哭叫。整個集市的人都大吃一驚。孩子說:「我是區家的孩子,不該做別人的僕人。兩個強盜抓了我,我幸好把他們都殺了。希望把(這件事)報告官府。」
管集市的小吏報告州官,州官又報告上級官員太府。太府召見孩子,原來既幼小又老實呢。刺史顏證覺得他與眾不同,留他當衙門小吏,(他)不肯。就給(他)衣服,(讓)小吏護送(他)回到鄉里。鄉里搶劫綁架的人,不敢正眼看他,不敢經過他的家門,都說:「這孩子比秦武陽還小兩歲,卻殺了兩個強盜,怎麼能接近他?」
李寄
李寄斬蛇
東越的閩中地區有一座庸嶺,山高幾十里,嶺西北山洞裡有一條大蛇,七八丈長,十幾圍粗.當地人常常害怕它。東冶郡都尉及屬縣的縣吏也有不少被它傷害死的。於是人們用牛羊去祭祀,但照樣得不到保佑。或者托夢給人,或者下告巫祝,說蛇要吃十二三歲的女孩子。都尉和縣官都為這件事大傷腦筋。可是大蛇妖氣造成的災害並不因此停息。大家一起尋找家生女婢和犯罪人家的女孩,先把她養著,等八月初祭期一到,就把她送到大蛇洞口。大蛇一出洞就吞吃了小女孩。接連好多年都是這樣,已經斷送了九個小女孩的生命。
這一年,又在預先尋求招募祭蛇用的小女孩,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將樂縣李誕家裡有六個女兒,沒有兒子。小女兒名叫李寄,想自願去應招。父母不同意。李寄說:「爹媽的命相不好,只生了六個女兒,連一個兒子也沒有,雖說有後代,卻和沒有一樣。我沒有緹縈那種能給父母解救苦難的力量,既然不能供養雙親,只是白白地浪費衣食。活著沒有什麼益處,倒不如早點死掉。賣掉我還可以得到一點錢,拿來供養爹媽,難道不好嗎!」父母疼愛孩子,始終不允許她去應招。李寄偷偷地一個人溜走了,父母制止不了。
於是李寄就向官府請求賜給鋒利的寶劍和咬蛇的獵狗。到了八月初祭那天,她便帶上劍,牽著狗,來到廟中坐下。她預先用幾石米拌上蜜糖,做成糍粑,放在蛇洞口。大蛇爬出洞外,頭大得象個圓頂糧屯,眼睛象兩面二尺闊的銅鏡子。蛇聞到糍粑的甜香氣味,就先大口吞食起來。李寄立即放出獵狗,那狗沖上前去咬大蛇。李寄又從後邊用寶劍砍傷了蛇幾處。蛇受不了傷口劇痛,就猛然躍了出來,竄到廟中院子里死掉了。李寄進洞一看,發現九具女孩留下的頭骨。她從洞中把這些頭骨全拿出來,痛惜地說:「你們這些人軟弱膽小,結果被蛇吃掉了,真值得憐憫啊!」說完,李寄就緩步回家去了。
3. 古代兒童聰明的故事(短一些)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專缸沿上玩,一不小心屬,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
4. 列舉兩個古代有智慧的兒童的故事
話說孔copy子有一次周遊列國時,看見兩個小孩在路邊爭吵。他過去一聽,原來他們在爭論到底是早上的太陽離人近還是中午的太陽離人近。一個說:「早上的太陽離人近,因為早上的太陽紅彤彤的,像個大圓盤,比中午的太陽看起來大,所以近」。另一個說「中午的太陽離人近,因為中午比早晨暖和,所以近」。兩個孩子爭吵不休,看見孔子在旁邊,便要他做定奪,可是孔子去啞口無言,回答不出。
5. 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
古代聰明機智少年的故事有:女娟救父、少孺子智諫吳王、童子計殺雙虎、鮑童智辯田貴人、12歲的丞相、外黃少年勸霸王、小皇帝破冤案、李崇斷案、小孔融譏大夫、蔡文姬聽琴、諸葛亮巧施毒魚計、張就黃絹示軍情、曹沖的故事、蒼舒令山雞起舞、曹睿打獵
1、曹沖稱象
孫權曾送來一隻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詢問眾部下,都不能拿出辦法來。曹沖說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體上刻下記號,再稱量物品裝載在船上,那麼比較以後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興,馬上施行了這個辦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2、智救庫吏
曹操的馬鞍在倉庫里被老鼠啃嚙,管理倉庫的吏役害怕會被處死。曹沖讓他等三天後自動去自首。曹沖拿刀戳單衣,像老鼠咬嚙的一樣。曹操問他為什麼不開心,曹沖回答民間認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會不吉利。曹操說那都是瞎說,用不著苦惱。
不久庫吏把老鼠咬馬鞍的事情匯報了,曹操笑著說兒子的衣服就在身邊,尚且被咬,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呢,沒有責備庫吏。
3、司馬光砸缸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4、文彥博灌水取球
文彥博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聰明過人。 一次,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進一棵大樹的樹洞里去。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麼也摸不到底。
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都想不出辦法來。他叫小朋友幫忙提來幾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樹洞里灌,不一會,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浮上來了!
5、甘羅-12歲的丞相
甘羅12歲任秦相呂不韋的侍從,朝野鮮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
呂不韋請老臣張唐應命,屢勸無效。甘羅去見張唐,分析天下大勢。數列出使利弊,說得張唐嘆服,遂欣然應命使燕,呂不韋大加贊賞甘羅之才。此事不久,經呂不韋薦舉,甘羅作為秦王特使。
奉命赴趙,以雄辯說服趙王發兵攻燕,秦不費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羅立下奇功,滿朝為之震動,被秦昭王封為上卿,並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賜還給他。
6. 古代哪些聰明機智的少年故事
1、孔融
十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洛陽。那時李膺名氣很大,擔任司隸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眾的人、有名譽的人以及自己的親戚才去通報。
孔融到了他家門前,對看門的官吏說:「我是李膺的親戚。」通報了以後,上前坐下來。李膺問:「您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
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您的祖先老子為師,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
太中大夫陳韙後來才到,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給他聽,陳韙說:「小的時候很聰明,長大了未必很有才華。」孔融說:「我猜想您小的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聽了局促不安。
2、謝尚
晉朝時,有一個叫謝尚的人,從小就很懂事。謝尚八歲的時候,他父親謝鯤當上了太守。太守是地位很高的地方長官,權勢很大。因此,不少人都來奉承巴結謝尚的父親,家中的賓客來往不絕。
有一次,謝鯤領著謝尚去會見客人。客人們見這個小孩長的很聰明可愛,就向他提出一個個問題來考他。小謝尚對答如流,誰也難不倒他,客人們不住嘴地稱贊他。
謝尚對人們的贊揚心理有數。他知道有些人是出於真心;有些人是出於應酬場面,隨聲附和;而更多人則是為了向父親討好,而過高地贊揚自己。
謝尚很看不慣庸俗地吹捧他的人,就想找個機會反駁這些人一下。正巧,有一次,謝尚家舉行宴會,賓客滿座。
有個客人看到謝尚在座,對謝鯤獻殷勤說:「到底是有其父必其子。咱們太守有謀略,公子也年少聰明。謝公子真是一座之中的顏回啊!」
顏回是古代有名的聰明少年,是孔夫子最得意的學生。謝尚覺得自己比不上顏回,那個人的誇獎也太過分了。
於是,立即站起來反駁他說:「滿座上的人,沒有一個比的上孔夫子的,哪裡來的顏回?」言外之意是,顏回那樣賢能的人,是孔夫子教育出來的。
現在,你們這幫成年人中沒有一個向孔夫子那樣有學問,怎麼能培養出向顏回那樣有學識的學生來呢?
3、曹沖
曹沖字倉舒,東漢末年豫州刺史部譙(今安徽亳州)人。由曹操的小妾環夫人所生。少年時就敏於觀察,十分聰慧。曹沖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達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樣聰明。
當時孫權曾送來一隻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詢問眾部下,都不能拿出辦法來。曹沖說:「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體上刻下記號。
再稱量物品裝載在船上,那麼比較以後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興,馬上施行了這個辦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4、王勃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
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做《斗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游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
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5、甘羅
甘羅(生卒不詳)戰國末期秦國下蔡(今屬潁上縣甘羅鄉)人。甘羅,甘茂之孫,戰國時著名的少年英雄。甘羅12歲任秦相呂不韋的侍從,朝野鮮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
呂不韋請老臣張唐應命,屢勸無效。甘羅去見張唐,分析天下大勢。數列出使利弊,說得張唐嘆服,遂欣然應命使燕,呂不韋大加贊賞甘羅之才。此事不久,經呂不韋薦舉,甘羅作為秦王特使。
奉命赴趙,以雄辯說服趙王發兵攻燕,秦不費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羅立下奇功,滿朝為之震動,被秦昭王封為上卿,並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賜還給他。
7. 古代兒童的智慧故事
1、曹沖稱象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沖,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
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對大家說:「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么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都紛紛議論開了。一個說:「只有造一桿頂大的秤來稱。」而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一桿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
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有人說:「你這個辦法可不行啊,為了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這時,從人群里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父親,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沖。
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曹沖趴在曹操耳邊,輕聲地講了起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備稱象。
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沖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
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沖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里不由得連聲稱贊:「好辦法!好辦法!」現 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2、孔融
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名士李膺在洛陽任職,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親戚,門人一般不通報。孔融想看看李膺是個什麼樣的人,就登門拜訪。
他對門人說: 「我是李君的親戚。」守門人通報後,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周禮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
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後來太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告訴他,陳韙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候聰明長大後就不一定聰明。」
孔融立即反駁道:「那麼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你這么聰明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3、司馬光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廠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
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
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
4、何晏
何晏七歲的時候,聰明過人,魏武帝曹操特別喜愛他。因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長大,曹操想要認他做兒子。
何晏便在地上畫個方框,自己待在裡面。別人問他是什麼意思,他回答說:「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道了這件事,隨即把他送回了何家。
5、諸葛恪
一次宴會上,孫權看諸葛恪年齡小,叫他依次給大家斟酒。到了張昭面前,張昭不喝酒,說:「這樣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禮節吧?」
孫權對諸葛恪說:「你能不能找個恰當的理由出來,讓張公喝下這杯酒呢?」諸葛恪端著酒杯對張昭說:「呂太公90歲的時候,還手拿兵器指揮部隊作戰。
現在打仗時皇上考慮到你的安全,讓你在後方;聚會時考慮到你的地位,總是請你在前面,這難道不是尊敬你嗎?」張昭無話可說,只好飲酒。
另一次聚會,有隻白頭鳥飛停在宮殿前。孫權隨口問:「這是什麼鳥?」諸葛恪答:「這是白頭翁。」張昭年齡最大,滿頭白發,懷疑諸葛恪在戲弄他。
說:「從來沒有聽過有鳥叫這個名字,如果有「白頭翁」,那諸葛恪能再找出一隻「白頭婆」嗎?」
諸葛恪答:「不是所有鳥的名字都能成雙成對,有種鳥叫「鸚母」,輔吳將軍能再找出一隻「鸚父」嗎?」張昭不能回答。
8. 古代兒童表現出聰明的故事50字左右
曹沖:
一次曹操的馬鞍在倉庫被老鼠咬了,守衛倉庫的官吏們認為這下必死無疑,商議著要把自己綁了去自首,但還是很害怕免不了死罪。曹沖為人仁厚,通情達理,知道了這件事後,就讓他們先等幾天。曹沖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來像是被老鼠咬破的,又假裝很失意,臉上顯現出發愁的樣子。曹操見了問他,他就說:「世俗的人認為衣服被老鼠咬破,對衣服的主人不吉利,現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發愁。」曹操說:「這是胡說,不要擔心。」不久曹操聽說了馬鞍被咬的事,就笑著說:「我兒子的衣服就放在身邊都被咬了,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於是沒有追究這件事。還有很多犯下罪過的人,按照刑法應該被處死,都依靠曹沖的辯解得到了寬大處理。
孔融:
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著名的士大夫李膺也在京城,如果不是名士或他的親戚,守門的人一般是不通報的。孔融只有十歲,想看看李膺是個什麼樣的人,就登門拜訪。他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膺的親戚。」
守門人通報後,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系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周禮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後來中大夫陳韙來到李膺府第,賓客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他卻不以為然地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聰明長大後就不一定聰明了)孔融立即反駁道:「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那麼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高明必為偉器。」(你這么聰明將來肯定能成大器)
司馬遹:
司馬遹五歲時,傍晚皇宮失火,司馬炎登樓瞭望,小司馬遹拖著爺爺的衣裾來到暗處。司馬炎不解,問何以如此,司馬遹答道:「暮色倉猝,宜備非常,不宜令照見人君也。」他的回答令爺爺稱奇。此後,司馬炎在公開場合贊許孫子頗似先祖司馬懿,並強調說:「此兒當興我家。」於是,司馬遹的美名在國家傳播開來。
希望對你有幫助
9. 關於開發智力的故事
33個智力小故事: 1、華佗治病 東漢末年,有個太守得了不能進食的重病,就請華佗來治病。華佗給太守切脈之後,既沒有開葯方,又沒有用針灸,就不聲不響地走了。太守以為招待不周,趕忙送去財禮,請吃酒席。華佗見禮就收,見酒就吃,但就是不開葯方。一晃10 多天過去了,太守讓兒子去問華佗。而華佗卻帶著錢財走了,留下了一封信。信中罵道:「無恥太守,枉活人間!」可是當太守看了這封信以後,他的病卻好了。 試問,這是什麼道理呢? 2、真正的男人 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是個很高傲的人。1961 年訪華期間,他觀看戲劇《穆桂英掛帥》,大不以為然,說:「愛看女人當元帥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愛看女人當元帥的女人,不是真正的女人,怎麼可以讓女人當元帥呢?」中國陪同人員很機敏,立即說了一句話,就把蒙哥馬利說得啞口無言。 試問,他說了一句什麼話呢? 3、樹在口中 有一天,11歲的徐稚去拜見郭林宗,正巧遇見他在院子里指揮工匠砍樹。那是一棵青枝招展的松樹,給小院增添了許多生氣。這樣一棵惹人喜愛的樹,為啥要砍倒呢?徐稚便問郭林宗:「這棵樹冬天能擋風,夏天能遮蔭,砍倒多可惜啊!」郭林宗說:「你不知道,最近我看了一本書,那書上講:房子院套四方方,像個口字,院子當中有棵樹,木在口中不吉祥。你想想看,木在口裡,不就成了『困』字了嗎?我以後不就困難了嗎?」聽了這沒邊沒沿的話,徐稚感到很好笑。於是,他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反駁的辦法來。 試問,他是怎樣反駁的呢? 4、浴盆中會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邱吉爾到華盛頓會見美國總統羅斯福,要求美國共同抗擊德國法西斯,並給予物質援助。邱吉爾受到熱情接待,被安排住進白宮。一天早晨,邱吉爾正躺在浴盆里抽著他那種特大號雪茄,突然,美國總統羅斯福推門進來。邱吉爾大腹便便,肚子露出水面,這兩個大國的領導人在此刻會面,確實非常尷尬。而邱吉爾扔掉煙頭,利用這特殊的場合以幽默的口吻說了一句話,就解除了尷尬的局面。 試問,邱吉爾是怎樣說的呢? 5、一句妙語 50 年代,周恩來總理兼任外交部長。一次在北京舉行記者招待會,他介紹了幾年來經濟建設的成就以及我國的對外方針之後,謙和地請記者們提問題。一位西方記者急不可待地站了起來,結結巴巴地說:「請問總理先生,中國可有妓女?」對於這一不懷好意的問話,總理坦然自若,他不假思索地說:「有。」這一回答,引起了全場的騷動。正在大家議論紛紛之際,總理緊接著補了一句,這句話一補,全場響起了一片掌聲,大家無不為總理的妙語所折服。 試問,周總理補了一句什麼話呢? 6、中國血統 加拿大前任外交官切斯特"朗寧,1893 年生於湖北的襄樊,是喝中國奶媽的乳汁長大的。他回國後,在30 歲競選省議員時,反對派曾詆毀他,說:「你是喝中國人的奶長大的,你身上一定有中國血統。」但當朗寧反駁以後,反對派卻無地自容。 試問,他是怎樣反駁的呢? 7、「傻瓜」 有一次,林肯總統正在演講,突然一個青年遞給他一張紙條。林肯打開一看,上面只有兩個字:「傻瓜」。林肯臉上掠過一絲陰雲,隨即鎮定地說了一番話,就有力地反駁了這一污衊。 試問,林肯是怎麼說的呢? 8、鄭板橋改詩 鄭板橋年輕的時候,有一次跟老師到野外去玩。他們在小橋邊,發現一具少女屍體。老師馬上寫詩一首:二八女多嬌,風吹落小橋。三魂隨浪轉,七魄泛波濤。鄭板橋聽了,說:「你怎麼知道這少女是16 歲?肯定是風吹下小橋的呢?你看見了她的三魂七魄隨波打轉嗎?」老師被問得啞口無言,便反問道:「依你看這詩該怎麼作?」鄭板橋不假思索便把詩改了一下,老師聽了,甚為折服。 試問,鄭板橋把詩改成什麼樣的呢? 9、魯班修廟 我國古代的建築工匠魯班十幾歲就投師學藝,跟著師傅到南山密林中去修香岩寺。一天,魯班陪師傅在山上游看,走到古柏和怪石跟前,師傅說:「古樹怪石,真真少見!」魯班說:「若在石上再建座廟,就更好了。」師傅看了看魯班說:「好!你就在這兒修建成一百一十一座廟吧!」師傅這么一說,魯班愣住了,心想:這兒雖有一塊巨大的怪石,但哪裡能容得下這么多廟啊?一連兩天,魯班都想不出如何修,愁得他茶飯不香。這天早飯後,魯班又坐在古柏下,看著那巨大的怪石發愁。忽然他眼睛一亮,高興地自語道:「師傅說的一百一十一座廟能修啦!」魯班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師傅後,師傅誇他聰明,肯動腦筋。 試問,魯班是怎樣想的呢? 10、站著寫作 美國作家海明威,他的作品一向以簡潔的風格著稱。他的《老人與海》等作品極受讀者的歡迎。他平時有一種古怪脾氣,喜歡站著寫文章。一天,他的一個朋友拿著一份稿子來請教他。看他又是站著在寫文章,禁不住問道:「我每次來時都看到你站著寫文章,我真不明白是什麼原因。站著不是太辛苦了嗎?」 試問,海明威為什麼要站著寫作呢? 1 1、找答案 甲:克勞斯親王是丹麥女王的丈夫。菲利浦親王是英女王的丈夫。乙:克勞斯親王是荷蘭女王的丈夫,菲利浦親王是丹麥女王的丈夫。丙:亨利親王是丹麥女王的丈夫。克勞斯親王是英女王的丈。他們三人都說對了一半,說錯了一半。 你能找出正確答案嗎? 1 2、蒲松齡批文章 蒲松齡曾當過胡守備的塾師,教他的一個冥頑不化的兒子。胡守備一介武夫,文才很淺,但望子成龍心切,看到蒲松齡批改作業時,好批語不多,就大發其火,埋怨老師教學無方。蒲見胡如此態度,又不能說昧心話,只得借用詩句,隱藏批評。下面是他在胡守備兒子文章上的幾次批文: 第一篇因文章錯別字太多,蒲松齡皺皺眉頭揮筆批了句:「唯解漫天作雪飛。」 第二篇字跡不清,蒲松齡實在看不下去,就批了句:「草色遙看近卻無。」 第三篇文章洋洋灑灑一大篇,什麼事也沒說清,他批了杜甫的兩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胡守備看到批文,不解其意,便問道:「老先生,犬子的文章可有進步?」蒲答道:「高山擂鼓,聞聲百里。」胡還難以領悟,又問道:「我兒四書五經想必已貫通了吧?」蒲應聲答道:「人有七竅,令郎已通六竅。」胡守備聽得十分滿意,蒲趁機辭館而去。胡見到客人就出示蒲的批文誇耀兒子,客人聽了個個掩口而笑。 你知道蒲松齡的批文是什麼意思嗎? 1 3、進城 上個星期的一天,我進了趟城。理了個發;買了一張那天發行的當地的周報;在農貿市場買了一些葡萄;在葯店裡買了一些葯;還在銀行里兌了一張50元的支票。理發店每星期一休息;銀行每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農貿市場只在星期一、三、六開張;葯店每星期日休息。 你知道我是在上星期的星期幾進城的嗎? 1 4、誰的羊多 6個牧羊老人一同去放羊。老王和老錢的羊數一樣,老單的羊比老李的多,可比老王的少。老畢的羊雖然沒有老王、老單的多,可又比老李的多。老錢的羊比老孫的又要少一些。 請你說說到底誰的羊最多? 1 5、怎樣安排 在一次國際青年學生聯歡晚會上,來自4個國家的5位代表被安排坐在一張圓桌周圍。為了使各位代表坐下後彼此間都能交談,工作人員在安排座位前就預先了解了各位代表掌握的語言情況:甲是中國人,還會說英語;乙是法國人,還會說日語;丙是英國人,還會說法語;丁是日本人,還會說漢語;戊是法國人,還會說德語。工作人員根據這些情況,很快就
10. 古代兒童聰明的故事(短一些)
曹操裝病
曹操惹叔叔生氣後,叔叔告狀其父曹嵩。曹操見了父親來了,立刻裝病。騙過了叔叔,沒有被罰。
曹沖稱象。
司馬光砸缸
.
司馬光和他的小朋友們去花園玩耍~~大家在玩躲貓貓~~花園有假山啊~碰巧假山下面有口大缸~古人沒有消防栓啊~所以經常用大缸蓄水以備不時之需,再者,平時沒事在裡面養個蓮花養個魚的還很好看,故宮里的缸們也是這個用途啊~~所以~這口假山下面的大缸里是裝滿水的~
有個小朋友躲到假山上面,還偷樂,以為不會找到他,結果,一失足~哎呀~成就了一個司馬光啊~~
他一失足,掉進了大缸里~~其他小朋友哭的哭跑的跑~要不也有嚇傻了的,再來就有去找大人的~~~小光同學,看著那缸里掙扎的小夥伴~那叫一個糾結啊~又不會游泳又不夠高,這么漂亮的缸真要讓我毀了不成~~哎~人命重要~~於是~小光同學搬起石塊砸了下去,心裡還默念~缸啊缸~非我本意啊~你今後必與我司馬光留名青史!!於是~缸同意了,破了~~
水涌而出~至於掉進去那位是從洞里爬出來的,還是後來被大人從缸里抱出來的這個不得而知,只知缸主人在知道事情經過後,大大誇贊了小光一番,也不追究破損的缸了~~於是司馬光砸缸救夥伴就出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