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一個旅遊的故事作文
『壹』 作文一個小女孩背著媽媽去旅遊的故事
那年她未滿八歲,小弟弟來到了人間,她一下子從米籮里掉到了糠籮里,失寵了,爸爸媽媽把愛都給了弟弟,小女孩開始仇視弟弟了。在弟弟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她爸爸又突然病逝。在那貧窮落後的山區既沒有托兒所也沒有幼兒園,小女孩又沒有爺爺奶奶,媽媽只好決定小女孩不上學了,在家帶弟弟。不到九歲的她失去了童年的歡樂,開始了小大人的生活。
失去了爸爸,家裡失去了主要勞動力,小女孩的媽媽從此里里外外一把手,夏種秋收冬耕作,犁耙鋤挖一肩挑。農忙時,小女孩不但要帶小弟弟,還要幫媽媽洗衣做飯,弟弟就用綁帶背在小女孩背上,小女孩無奈媽媽更無奈。
八歲多的小女孩當然不能理解媽媽的痛苦,她恨媽媽為什麼要生下小弟弟,恨媽媽為什麼不要她繼續上學而把她留在家裡帶弟弟。她不是個偷懶的孩子,她只是渴望讀書,她經常把弟弟背到學校遠遠地聽同學們的朗朗讀書聲...... 小女孩把對媽媽的怨恨慢慢地轉移到了弟弟身上,不管搖籃里的弟弟怎麼哭她就是不搖,如果越哭越厲害她就用手捂住弟弟的嘴不準哭。有一次,弟弟哭得太凶,她怕媽媽聽見,就用枕頭死死按住弟弟的頭,不是媽媽及時發現差點就要了弟弟的命。為此事,媽媽狠狠打了小女孩一頓,然後娘三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場。
小弟會走路了,小女孩經常帶著弟弟去山上放牛,男孩的本性就是調皮,到了山上到處亂跑,小女孩顧上了弟弟顧不上牛,顧上了牛又顧不上小弟弟,急得她滿山哭喊。弟弟被找到後肯定發泄一番,用山上的小刺條打弟弟的腳,學著大人的口氣:「你還到處跑不跑?你還跑不跑?...... 」晚上回到家,媽媽肯定要在油燈下替可憐的弟弟挑腳上的小刺。
弟弟越大越煩人,又學會了好吃,山裡面本來就沒有什麼吃的,白糖是唯一的好東西。她弟弟整天哭著喊著要吃白糖,買一斤糖過不了幾多時就沒了,家裡又沒錢總是買。有一天,弟弟又哭著喊著要吃糖,惱羞成怒的小女孩想出了一個壞招,她足足舀了一勺子鹽,在上面撒了一點點糖給弟弟咽下去,結果她弟弟依依呀呀吐了半天...... 這招靈驗,不到三歲的弟弟從此再不要糖吃了。
小女孩的弟弟三歲時,她已經十一歲了,她又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上學了。小女孩特別愛學習,幾次參加縣里的考試都得了第一名,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她的小弟弟七歲那年,小女孩已經十五了,稍長大了一點點的小女孩這才感覺到自己當時對弟弟太狠,於是帶著贖罪的心理決定退學,發誓她要走出大山,要用自己的雙手努力賺錢供弟弟讀書,校長和老師百般地挽留小女孩也沒同意,就這樣,一朵初綻的荷花帶著自己的夢想毅然決然走出了大山......
『貳』 旅遊風景區作文還要插入景區中的伎傳說故事的作文
臘子口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四面環山,地勢險要,是四川通往甘肅的關口,旅遊景區作文.走進臘子口,滿山的花草樹木繽紛艷麗,白色的羊群,黑色的氂牛,綴滿山野,悠然地吃著青草.車行駛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彷彿在一幅美麗的油畫中穿行.微風吹過,樹葉猶如無數只金光閃閃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不時,天空中還會飄來一陣細雨,像牛毛、像細針,飄飄揚揚灑落著.雨過天晴,空氣清新,透著清香,濃霧從山底升騰起來,慢慢飄移,四周的群山若隱若現,猶如夢幻一般,花兒上的小露珠晶瑩剔透,就像滿山灑滿了珍珠.車在山中盤旋,朵朵白雲從我們身邊飄過,山朦朧,霧朦朧,啊!臘子口,太美了!我已完全陶醉在這美麗迷人的景色中. 這時,幾十輛寫著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人民警察重走長征路的車隊從我們身邊緩緩而過,車身上鮮紅的長征精神萬歲幾個大字映入了我的眼簾.我好奇地問爸爸:紅軍長征是不是經過了這里?這里是不是我們書上提到的臘子口戰役的發生地呢?,爸爸表情凝重地點點頭,緊接著動情地給我講起了發生在臘子口戰役中的故事: 1935年9月紅軍長征途經此地時,敵人重兵把守,企圖阻擋紅軍北上抗日.有一名叫『甘人』的小戰士,參加紅軍前,曾是一個差一點被餓死的乞丐,是紅軍救了他.臘子口戰役打響後,甘人奮不顧身,攀上懸崖,身上纏滿了手榴彈,高喊著『紅軍勝利萬歲!』,縱身跳向敵人的碉堡,與敵人同歸於盡,為紅軍奪取臘子口天塹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為了緬懷這些像甘人一樣英勇的紅軍戰士,毛主席飽含熱淚賦詩贊揚他們: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的家鄉就是舉世聞名的茅盾故鄉烏鎮.全國各地的遊客紛紛前來我們家鄉參觀游覽.現在還有許多外國人也經常來我們家鄉旅遊.我們家鄉的旅遊景區特別好.那裡有一座寺院叫修真觀.白天,常常有許多人站在台前觀看台上的演出.晚上,許多人聚集在修真觀前面的廣場上唱歌跳舞,真是非常有趣!修真觀的南面有一條清澈的小河,那就是東市河.它輕盈流暢,真像一條綠色的綢帶.夏天的晚上,月牙兒倒映在透明的小河裡,顯得是那樣的幽靜動人.有一些小朋友來到這里,邊跑邊脫衣服.然後,他們一下子跳到河裡跟月亮玩起了游戲.這是多麼好的景色呀!小河兩旁有許多明清時期的建築.那裡的居民全都住在這樣的房子裡面.那裡還出賣許多好吃的東西,有姑嫂餅、一口粽、杭白菊……我最喜歡吃姑嫂餅了,景區裡面的食品還有最有名的三白酒,保證你喝了一口還想再喝.景區裡面還有許多名勝古跡,有財神灣,拳船,錢幣館……我非常喜歡拳船.因為那裡有許多人在耍刀舞劍.這些人的功夫真好啊!我真想和他們一樣會武術.啊,我們烏鎮的旅遊景區真是一處旅遊勝地.我愛家鄉的旅遊景區!1.自然純美性旅遊散文所反映的對象常是大自然的,而且是大自然中被人們所公認的是天工造化的,是絕妙景觀,也可以說是自然美的集中體現.所以旅遊散文表現的,便是這種自然美的藝術化,是用文字把這種美描繪出來,再展示在讀者面前,使讀者讀後,重新感受到這美的存在,並且能從這種自然之美中獲得愉悅.被譽為中國第一編輯的崔道怡先生在領略過三峽神女峰的英姿後,就曾感嘆地寫道:這就是你呀,屹立群山之巔,俯瞰江水漫漫,颯爽孤標傲世,氣概直刺青天.一輪碩大落日,圓圓的,紅紅的,靜靜的,匍匐在你腳下.斜陽為你挺拔而婀娜的姿容,鍍上了一輪耀眼的金光……你可不是駐足一般的地方,你巍巍屹立於浩浩長江.你是站在中華大地的一個至高點上,你給予我們民族的精神營養,不僅只是忠貞的愛情,還有奮進,還有堅強,還有智慧,還有力量.崔先生把這種自然的純美用文字再現於讀者面前,使讀者更加領略到神女的風采.2.文化深層性一般來講,旅遊是一種輕松的休閑方式,可是旅遊散文的作者卻常常是在這種輕松之中去尋找不輕松,常是去下功夫發掘尋找每一個景區能讓人們感受到的那種文化,而且這種文化常常被從深層之中發掘出來,以致使人們能夠重新審視景區,去感受景區文化的厚重.可以說,這種文化的深層性反映在旅遊散文中是非常突出的.甚至可以這樣說,旅遊散文如果失掉這種文化的深層性,便會顯得蒼白.余秋雨先生被譽為當代文化散文的代表,它的這種文化性可以說很大程度上都是通過旅遊散文而體現出來的.在談到散文創作時,余秋雨先生曾講過一句話:最重要的是要有意思,並把那意思變成一種味道.這里所說的意思,對於旅遊散文而言,那就應該是文化,而這種文化就變成了散文的味道.3.情感至真性對於散文而言,是非常看重一個情字的,情真才意切,中學生作文《旅遊景區作文》.這種至真的情感在旅遊散文中同樣體現得很充分,好的旅遊散文為什麼能令讀者引起強烈的共鳴,正是因為旅遊散文中這種真情,深深地打動了讀者.在旅遊過程中,景區中某些景點,某些故事,或者某些文化內涵,常常強烈沖擊著人們的心靈,也容不得你不去產生某些聯想,生發出某種情愫,這些會自然而然地在文章中體現出來,這種情感的至真,便構成了這類文章的一種共性.正如韓作榮先生說的,散文是作家心靈的窗口,是作不得假的文字、真的性靈、真的情感,對生活的真切體驗,真知卓見都蘊含於娓娓道來,親切動人的語調之中.如果你打開的這扇窗口是假的,那麼讀者讀到的只能是一種虛偽.4.旅遊記錄性旅遊散文總是與旅遊有密切的關系,沒有旅遊便不可能有旅遊散文.散文作者游覽過某些景區,對那些好景區、景點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樣才會把它通過文字表現出來.自然,作者對景區、景點的了解,是因為有了旅遊這個媒介,所以常常在文章中將這次旅遊作了文章的引子,因而,文章中,有關作者的游蹤便被記錄下來,這樣,也便成了這類文章的一個顯著特點.明代大旅遊家徐霞客所著的《徐霞客游記》一書便清晰地顯示了這個特點.雖然我們沒有跟隨他旅遊,但我們讀過這本書後,便會清晰地看到他旅行的蹤跡,似跟著他旅遊一般.隨手翻開一段文字《楚游日記·卷二下》:十七日,早餐後,仍由新庵北下龍頭嶺,共五里,由舊路至絡絲源下.先是,余按志有『秦人三洞,而上洞惟石門不可入』之文……便可體會到這種記錄的特性來.5.風格多樣性散文風格是多樣性的,體現在旅遊散文中,其風格同樣有著多樣性.由於各景區景點的那種美,那種文化對人心沖擊的程度不一樣,也由於旅遊散文的作者所追求的創作風格不一樣,因而,便形成了旅遊散文的風格多樣性來.如果你追求記實,那麼文章往往樸素;如果你追求發掘文化內涵,那麼文章往往深遽;如果你有著豐富的想像,那麼文章往往飄逸;如果你欲抒發感情於不可仰止,那麼文章往往空靈.過去,人們讀《登泰山極頂》和《古戰場春曉》,便會讀出兩種不同的風格來;現在我們讀《放逐深圳》(王小妮)和《安塞腰鼓》(劉成章)同樣會讀出兩種不同的風格.同是寫長江,讀讀劉白羽《長江三日》,再讀讀陳荒煤《長江上永不消逝的彩虹》,那風格自然不同.二、旅遊散文的種類旅遊已成了時尚,人們出去走走,自然想寫點旅遊類文章的人是越來越多,見諸各報刊、各雜志的相關文章是沒法統計,這些既給旅遊散文的分類提供了佐證和幫助,但同時也增加了寫作的難度.然而,不論怎樣,從歷代旅遊散文的創作情況來看,以下四種情形仍是最常見的:1.游覽紀勝類這一類散文是最多的一種,人們出去旅遊,對某景區某景點的那種美、那種奇、那種清新發生了極濃的興趣,換句說,是那些獨特的景色給你心靈以巨大的沖擊,使你不得不提筆去記錄那些景之所在,去表現那些美之所在,把這些信息再傳達給他人,使他人能夠與你一樣走進這景區、走進景點,去目睹其風彩.讀一讀《徐霞客游記》便能有更深的體會:歷險數次,遂達峰頂.惟一石頂壁起猶數十丈,澄源尋視其側,得級,挾予以登.萬峰無不下伏,獨蓮花與抗耳.時濃霧半作半止,每一陣至,則對面不越其右,則霧出於左.其松猶有曲挺縱橫者,柏雖大幹如臂,無不平貼石上如苔蘚然.山高風世,霧氣去來無定,下盼諸峰,時出為碧嶠,時沒為銀海;再眺山下,則日光晶晶,別一區宇也.日漸暮,遂前其足,手向後據地,坐而下脫;至險絕處,澄源並肩手相接.度險,下至山坳,螟色已合.徐霞客在這段文字中,不僅記述了自己的游歷經過,還把黃山天都峰維妙維肖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2.觸景生情類一些作者到了景區,欣賞到了景區的那種美,感受到了景區的那種文化,心靈受到沖擊,因而產生了一種情,或是愛國之情,或是友誼之情,或是愛戀之情等等,便讓它宣洩出來,於是由景及情,便形成了文章.以致於這一類的文章大量產生,也便成為旅遊散文的一個重要類別.我們讀歷代散文,也能讀到很多這類優秀作品.歐陽修《醉翁亭記》可稱為一家代表: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於負者歌於滁,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發,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歐陽修寫醉翁亭,正如人們評說的:是山水游記,但抒情氣氛很濃,寫景抒情,一派快樂景象.全文貫穿一個樂字.但這樂只是表象,其中包含著比較復雜的內容.實質上就是他借山水之樂來排遣心中謫居生活的苦悶.他把欣慰與艱苦都含蓄地蘊藏在風景的描繪和氣氛的渲染當中.
『叄』 中老年旅遊故事作文
旅行~那我的目的地是哪裡呢?是那飄渺的仙境,還是那險惡的世俗……
對了,我們用不著去在意目的地是哪裡,只要看沿途的風景就可以把到達目的地的喜悅、悲傷全都拋在一邊。可是真的可以那樣嗎?我們真的可以不去在意目的地嗎?
當然不可能了。不管我們中途經歷了什麼,我們總還是要到達我所必須到達的地方,那個地方就叫做「目的地」。
中途的過程固然重要。你在旅行中看到了無數的美好,受到別人的熱烈追捧……在你到達目的地的時候,發現你原本嚮往的目的地是那麼地一紋不值、那麼容易侵害人心人性。就這樣,你被它感染了,你也變的和它一樣的丑惡了。原來追捧你的人還會那麼地一如既往?不會的,他們只會唾棄你,貶低你……
這樣看來有怎麼值得呢?雖然過程是那麼地風光,但到頭來還是留下了千古罵名。不過我們也曾經風光……不後悔……
我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我。
我們為何不放棄那一紋不值的目的,只需要漫天地飄盪。走到哪裡,欣賞沿途的風光。時而贊美、時而貶低;時而高興、時而悲傷……
這樣不是比有目的的旅行更有意義嗎?不如我們哪裡也不去,站在橋上看著過往的人群,看著他們的喜怒哀樂,看著世間百態不也是沒有意義的嗎?
可是那樣沒有了親身體會的感觸,沒有那麼深刻的記憶。那些感想也會一瞬即逝。
我看啊。我們還是繼續旅行吧……不要去管那可惡的目的地;偶爾站在橋上看風景,為自己將要遇到的困難做好准備……
告別那可惡的目的地,為了自己,為了精彩,管它的。讓可惡的目的地去死吧!我們只需要沿途的可愛的風景……
『肆』 小學作文五年級《旅行中的故事》
假決定出去旅遊一趟,孩子又太小,為了能讓孩子安心在家,只好「欺騙」孩子說我們兩個人出去學習十天,因為孩子從小和我們一起長大所以和爺爺奶奶的關系不太好,放在家裡十多天又有點不放心,但是沒辦法她確實太小了,只好「欺騙」一次了。
第二章「母行千里兒不愁」
此次出遊是媳婦單位組織的,所以我是全票,愛人是單位代出,從大同一出發就到了山東聊城,晚上11點多下車,想起沒有給孩子打電話而有些擔心,第二天到濟南可時時記著給孩子打電話可老母親的電話怎麼也打不通,又擔心了一天,到了第三天到青島終於聯繫上了,一問老母親說是去我四姑家了,仍舊沒聯系住,哎!對於這句「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有了深刻的體會。
第三章走馬觀花「不順」游山東
『伍』 旅遊故事小報的作文300字。
假期全家一起自駕游,在成都的高速服務區遇見一個要求搭便車的男孩。男孩自我介紹說叫宋曉松,是一名大三學生,他還主動給我們看了他的身份證和學生證。宋曉松講話很有禮貌,給我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於是,我們答應了他的請求。
一路上,我和家人跟這個剛認識的小夥子聊了許多。抵達西安後,不得不跟曉松分道揚鑣。分別之前,曉松忽然主動提出要請我們吃頓飯。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說,請客是為了感謝我們一路上對他的照顧,不過因經費有限,他只能從網上找家口碑不錯的小飯館。
我們非常感動,欣然赴約。吃完簡單的一餐後,我們便告別了。別離前,我悄悄在曉松的背包里塞了500元錢和一張名片,之後我便淡忘了這件事。
不久前,忽然有陌生人加我為微信好友,通過驗證後,對方忽然發了微信紅包給我,並留言說:「祝嘉嘉生日快樂!」嘉嘉是我兒子的小名,那天剛好是他的陽歷生日。我詫異地打開紅包,金額是500元整,點開對方的頭像細看,原來是曉松!曉松說,那天請我們吃完飯他只剩不到200元了,本來計劃在西安停留一兩天就回學校。沒想到得到了我的慷慨饋贈,他不僅順利遊了西安,還去了趟咸陽。回學校後,他一直在勤工儉學,不僅攢足了下次旅行的經費,還有餘錢給嘉嘉發一個生日紅包(兩人聊天時嘉嘉透露過自己的生日)。
我忍不住問他,既然當時已經經費不足,為什麼還要堅持請我們吃飯呢?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剛進大學不久,曉松就加入了學校的驢友社團,從此迷上了旅行。因為是學生,家裡也不富裕,只能選擇窮游的方式。時間久了,便總結出了不少省錢攻略,比如在景點逃票、搭順風車、去村民家裡借宿……
有一次在鄭州的高速服務區,曉松遇到了一位熱情的胡大哥,對方開著一輛路虎,全身上下都是頂級運動裝備,於是曉松走過去搭訕,希望對方載自己一程,胡大哥爽快地答應了。一路上,兩人聊得分外投機,胡大哥還請曉松吃了兩頓飯。到了分別的時候,胡大哥認真地對曉松說:「小夥子,你應當請我吃頓飯。」
曉松以為自己聽錯了。然而胡大哥依然堅持,曉松無奈地答應了。胡大哥就近選了家火鍋店,點了牛肚、魚丸、牛羊肉和各色蔬菜,然後埋頭大吃,曉松也帶著滿腹心事在一旁陪吃。用餐完畢,曉松硬著頭皮從貼身口袋裡掏出錢包結了賬,內心覺得委屈又怨憤。胡大哥似乎讀懂了他的情緒,拍拍他的肩膀說:「小夥子,旅行是件好事,可是蹭吃蹭喝蹭玩蹭行卻不一定是好事。這一路我總聽你說別人給了你什麼,卻不知道你為別人做了什麼。如果你蹭得這么心安理得卻毫無感恩之心,那麼就算你游遍了世界又能怎樣?」說完,胡大哥便開車離開了,而曉松,則提前結束了那次旅行,用僅有的幾十元錢買了一張返程的車票。
曉松說:「自那以後,我一直提醒自己要有尊嚴地窮游,我不再逃票,也不再把省錢當作唯一的目的。而且我還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請每一位幫助過我的人吃頓飯,哪怕只是10元錢的路邊攤。」
『陸』 旅遊,說不完的故事 作文600字左右
旅行~那我的目的地是哪裡呢?是那飄渺的仙境,還是那險惡的世俗……
對了,我們用不著去在意目的地是哪裡,只要看沿途的風景就可以把到達目的地的喜悅、悲傷全都拋在一邊。可是真的可以那樣嗎?我們真的可以不去在意目的地嗎?
當然不可能了。不管我們中途經歷了什麼,我們總還是要到達我所必須到達的地方,那個地方就叫做「目的地」。
中途的過程固然重要。你在旅行中看到了無數的美好,受到別人的熱烈追捧……在你到達目的地的時候,發現你原本嚮往的目的地是那麼地一紋不值、那麼容易侵害人心人性。就這樣,你被它感染了,你也變的和它一樣的丑惡了。原來追捧你的人還會那麼地一如既往?不會的,他們只會唾棄你,貶低你……
這樣看來有怎麼值得呢?雖然過程是那麼地風光,但到頭來還是留下了千古罵名。不過我們也曾經風光……不後悔……
我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我。
我們為何不放棄那一紋不值的目的,只需要漫天地飄盪。走到哪裡,欣賞沿途的風光。時而贊美、時而貶低;時而高興、時而悲傷……
這樣不是比有目的的旅行更有意義嗎?不如我們哪裡也不去,站在橋上看著過往的人群,看著他們的喜怒哀樂,看著世間百態不也是沒有意義的嗎?
可是那樣沒有了親身體會的感觸,沒有那麼深刻的記憶。那些感想也會一瞬即逝。
我看啊。我們還是繼續旅行吧……不要去管那可惡的目的地;偶爾站在橋上看風景,為自己將要遇到的困難做好准備……
告別那可惡的目的地,為了自己,為了精彩,管它的。讓可惡的目的地去死吧!我們只需要沿途的可愛的風景……
『柒』 小學四年級關於旅遊景點和景點故事的作文
今天, 去了番禺的八大旅遊景點之一——南沙天後宮。
一下車, 就看見了一版座塔,叫瞭望權塔。過了一會兒,媽媽叫 過去看碑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南起金龍北起鳳,下聯是:沙藏碧玉海藏珠,橫額是: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
接著, 走到了一個殿,殿旁邊有一個盆,是凈手盆。先用水把手打濕,再使勁搓盆耳。經過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可以看到盆里的「電動波紋」和「電動水花」。 走進了殿,拜了一下玉皇大帝就出了殿。
來到了第二個殿,殿旁有兩座樓,右邊的是鍾樓,左邊的是鼓樓。 先去鍾樓,樓里有一口巨大的鍾,上面寫著:敲鍾三下,長壽三年。 每人都敲了三下。接著, 又去了鼓樓。大鼓上寫著:敲鼓五下,五福齊來。 又每人敲了五下。
一路上山,來到了塔下面。 堅決要爬上塔,爸爸跟 去了,媽媽鬼鬼祟祟地跟在後面。到了塔頂上,一陣風迎面吹來, 彷彿象一根小草在樹葉王國里……
當 向山下走去的時候, 回頭看了看在後面的瞭望塔,感到一點兒留戀。 覺得這雄偉壯觀的瞭望塔,不應該在這兒,應該在歷史上出名。
今天, 不只知道了天後宮雄偉壯觀的瞭望塔,還知道這個天後宮是紀念媽祖——林默的
『捌』 旅遊照片兒的故事作文兒開頭
瞧!這是我的一張照片,戴一頂太陽帽,卷著褲腿,笑得非常「甜」。
那是在版海南島的權一天,我們來到大海邊。我一見到大海,顧不得挽褲腿,就跳躍著踏進了海水中,身後濺起了朵朵雪白的浪花。大海就像我親昵的朋友,親吻著我的腳丫。我也跟大海玩耍,彎下身子,把手伸進海水中,猛地往上一抬,出現了珍珠般的水珠。一陣陣清風吹來,海面托起一朵朵浪花,遠看像一條白色的玉帶,波浪涌了過來,像一朵朵潔白的花朵串在一起,像是給大海撒下了一串串晶瑩的珍珠,又像是給大海戴上了一條銀白色的項鏈。海水到了我的膝蓋處,我剛躲過了一個浪,接著又來了一個波浪,我一邊用手潑,一邊往後退。就在這時,爸爸大聲喊:「來,拍張照。」我靠在身旁的一個岩石上,勉強裝出一副很開心的樣子,只聽「咔嚓」一聲,照拍好了,浪也過去了,我的心也放下了。我望著大海往後退,誰知,一個小石頭拌了我,我摔了一跤,我哈哈大笑起來,真是難逃一劫啊!
我每當看到這張照片,就會想到那一天發生的事,還會像那次一樣,笑個不停。
『玖』 三年級作文兩篇《旅遊的故事》500
每到暑假,我都會想起兩年前那次難忘的旅行。那年剛放暑假,媽媽就去東北姥爺家了,只有我和爸爸留在家裡。爸爸說咱們也到哪兒玩玩吧,可我們一時還沒拿定主意。後來我想起電視上說有一個江西少年和他爸爸騎車去西藏的事,我心裡好羨慕呀,於是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徒步去天津。開始爸爸還不同意,可經不住我軟磨硬泡,爸爸終於答應了。於是我們開始了緊張的准備工作:帳篷,防潮墊,衣物,食品,飲料,手電筒,照相機,防暑葯等等都備齊了。
那天一大早,晴空萬里,陽光燦爛,我們就從亦庄出發了。我和爸爸背著一小一大兩個背包,快步地走在馬路上。我還不時小跑著,大聲地喊著,唱著。爸爸問我:「感覺怎麼樣?」我興奮地說:「棒極了。」不知不覺,兩了小時過去了,我們走到了「馬駒橋」。這時我的肚子開始咕咕作響了,我們發現前面有一個採摘園,於是決定摘些果子添添肚子。我們走進採摘園,哇,景色太美了!一片望不到邊的棗林,綠蔭蔭的,樹上的棗子星星點點,像一塊很大很大的綠底紅點的錦緞。看著樹下那滿筐滿筐的大棗,我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採摘了一下午,我的肚子也撐得飽飽的。晚上,我們和大家一起慶祝豐收。我們有的放花炮有的烤肉串。點燃的花炮有的像朵朵彩花,有的還滿地打滾,有的還帶著哨音飛得高高的……吃著噴香的烤串,欣賞著五彩繽紛的煙火,我們一天的疲勞都煙消雲散了。這一晚,我和爸爸是在帳篷里度過的。躺在帳篷里,涼風習習,萬賴俱寂。雖然心裡有點害怕,可是不一會兒,我就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起來趕路了。走了一會兒,有點找不著北了,於是我們向一位賣玉米的老人問路,他熱情地告訴了我們。下午兩點左右,我們到了「采玉」。好客的老農送給我們一串又大又甜的葡萄,真好吃呀。一路上,我們走累了,就停下來休息一下,補充點能量再接著趕路。可是走了大半天我和爸爸都非常累了,我們的腳都起了水泡,背包壓得肩上露出了兩條紅印,皮膚也被曬得發紅發痛了,我們的腳步漸漸慢了下來。幸運的是後來我們發現了一條小河,我們洗了把臉後,頓時覺得精神百倍,一口氣走到了廊坊。
第三天,我們便到了天津。我們參觀了化生寺,去了公園遊玩,還吃了狗不理包子。
這就是我的第一次徒步旅行。這次經歷,使我明白了徒步旅行的快樂和艱苦,也明白了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旅途中還會碰到很多好玩的人和事,真想再來一次呢!
今天下午,天氣晴朗,微風拂面,給人一種輕松的感覺,我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到公園遊玩。 到了公園,哇塞,公園里人山人海,有老人,有小孩,有大人等等。公園里好玩的項目也有很多;套圈、釣魚、摩天輪、開小車、騎馬、打地鼠......每個游樂項目前都擠滿了人。他們喊著叫著,玩的特別開心。忽然一陣歡呼聲把我的視線吸引了過去,我急忙拉著爸爸媽媽的手過去看,原來是很多人在套圈。一個小孩套著了一隻關在籠子里的小鳥。人們在為他歡呼。看到地上擺著的千奇百怪的玩具,我的心裡直癢癢。套圈必須全套上才可以拿走。我行嗎?試試看,媽媽鼓勵我說。我接過三十個圈,心裡有點緊張。旁邊的人們為我加油,教給我一些方法。嗖的一聲,第一個圈飛出去了,沒套著。接連幾個都碰到邊緣,那也不算。三十個圈套完了一個也沒套上,有點灰心。 接著我又和爸爸坐摩天輪。我們坐好以後阿姨按開按扭,摩天輪就慢慢地轉起來,摩天輪越轉越高,我的心也越提越高,像要蹦出來一樣。慢慢地摩天輪又轉下來了,我的心才回到他原來的地方。然後我們又玩了開小車,看了他們釣金魚,不知不覺太陽就要落山了,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公圓
『拾』 求旅途中的故事作文500字
每到暑假,我都會想起兩年前那次難忘的旅行。那年剛放暑假,媽媽就去東北姥爺家了,只有我和爸爸留在家裡。爸爸說咱們也到哪兒玩玩吧,可我們一時還沒拿定主意。後來我想起電視上說有一個江西少年和他爸爸騎車去西藏的事,我心裡好羨慕呀,於是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徒步去天津。開始爸爸還不同意,可經不住我軟磨硬泡,爸爸終於答應了。於是我們開始了緊張的准備工作:帳篷,防潮墊,衣物,食品,飲料,手電筒,照相機,防暑葯等等都備齊了。
那天一大早,晴空萬里,陽光燦爛,我們就從亦庄出發了。我和爸爸背著一小一大兩個背包,快步地走在馬路上。我還不時小跑著,大聲地喊著,唱著。爸爸問我:「感覺怎麼樣?」我興奮地說:「棒極了。」不知不覺,兩了小時過去了,我們走到了「馬駒橋」。這時我的肚子開始咕咕作響了,我們發現前面有一個採摘園,於是決定摘些果子添添肚子。我們走進採摘園,哇,景色太美了!一片望不到邊的棗林,綠蔭蔭的,樹上的棗子星星點點,像一塊很大很大的綠底紅點的錦緞。看著樹下那滿筐滿筐的大棗,我的口水都快流下來了。採摘了一下午,我的肚子也撐得飽飽的。晚上,我們和大家一起慶祝豐收。我們有的放花炮有的烤肉串。點燃的花炮有的像朵朵彩花,有的還滿地打滾,有的還帶著哨音飛得高高的……吃著噴香的烤串,欣賞著五彩繽紛的煙火,我們一天的疲勞都煙消雲散了。這一晚,我和爸爸是在帳篷里度過的。躺在帳篷里,涼風習習,萬賴俱寂。雖然心裡有點害怕,可是不一會兒,我就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起來趕路了。走了一會兒,有點找不著北了,於是我們向一位賣玉米的老人問路,他熱情地告訴了我們。下午兩點左右,我們到了「采玉」。好客的老農送給我們一串又大又甜的葡萄,真好吃呀。一路上,我們走累了,就停下來休息一下,補充點能量再接著趕路。可是走了大半天我和爸爸都非常累了,我們的腳都起了水泡,背包壓得肩上露出了兩條紅印,皮膚也被曬得發紅發痛了,我們的腳步漸漸慢了下來。幸運的是後來我們發現了一條小河,我們洗了把臉後,頓時覺得精神百倍,一口氣走到了廊坊。
第三天,我們便到了天津。我們參觀了化生寺,去了公園遊玩,還吃了狗不理包子。
這就是我的第一次徒步旅行。這次經歷,使我明白了徒步旅行的快樂和艱苦,也明白了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旅途中還會碰到很多好玩的人和事,真想再來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