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個英雄故事作文700字
㈠ 我身邊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作文800字以上1000字以下
烏江水滾滾流動,烽煙四起,傲視群雄。眺望這寫滿無盡酸楚,記著無限歷史的江水,我的心頭不禁涌現了一個人的名字,我的偶像——項羽。
一代西楚霸王,輝煌了一生,卻在烏江邊留下了讓後人不解的篇章。有人說是項羽的驕傲自大毀了他,我卻不這么認為。項羽雖然自刎而死,我還是要說他是個名副其實的英雄,
他自小習武,隨叔父項梁起義,心中一直懷著復楚的決心,從來不受任何利益的誘惑,不被任何語言所迷惑,一直堅持著,永不放棄。「亡秦必楚」這四個大字深深印在了項羽的心中,也是這四個大字讓他堅持不懈,對國家赤誠忠心。望古今中外,多少人被利益蒙蔽雙眼,出賣國家,成為被人唾罵的奸賊。像項羽這樣的忠者,實為罕見,就憑他對國家的這顆赤誠之心,我們也不能否認他是英雄的事實!
他英勇善戰,紀律嚴明。身長八尺,一手舉起千斤大鼎。每一次的出戰,不論大戰小戰,他都親自領兵出戰。戰場上他勇往無前,不畏懼任何的困難與挑戰。對待將領士兵,他有獎有罰,關心屬下,對待屬下就像對待親人,若有背叛之人,便軍法處置。正是這樣的嚴明紀律,造就了一批批英勇善戰的項家軍。古往今來,多少將領可以做到這點,他們的放縱讓士兵不斷逃走。漢王劉邦,自起義到稱王,他僅親自出戰一次,因此被項羽一次次擊敗,包括最後他的成功,也僅能算做一次巧合。如此英勇的項羽,怎能不被稱為英雄?
有人說,項羽劉邦曾結拜為兄弟,項羽卻反來擊劉邦,不是違背了兄弟義氣么?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劉邦的開始與項羽結拜,就圖謀不軌。他為了進一步接近項羽,借到大軍,才上演了一出苦肉計騙取項羽的信任。而且後來也是因為劉邦的反叛才拉開了楚漢之爭。從鴻門宴我們便不用難么在乎兄弟情義!項羽他集忠義勇為一身,一生沒有背叛國家,沒有背叛義氣,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正是他的這種精神打動了我,感染了我。他永遠住在了我的心中,鼓勵著我,我也在向我的這位英雄偶像學習。
我相信他的英雄形象將感染更多的人,讓更多人崇拜他,因為他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永遠的英雄。烏江的江水將永遠銘記這一切,將把他的形象流向千萬家,項羽雖然已經離我們而去,但他將永遠住我們心中,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偶像。
我的偶像——項羽!
永遠的英雄——項羽!
㈡ 一個抗日英雄的故事(800字作文)
趙尚志:1934年3月底,趙尚志邀集十幾支義勇軍的首領,共同商議成立了東北反日聯合軍司令部。大家選趙尚志為司令。1934年6月28日,珠河反日游擊隊擴編為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趙尚志任司令,隊伍擴大到450多人。哈東支隊成立後,兵分3路,攻打了五常、賓縣、方正等縣城。三岔河激戰兩天一夜,殲敵百餘。在肖田地,趙尚志率200餘騎兵突遭500多日偽軍的包圍。他沉著指揮部隊反擊,雙方一直激戰到晚上。趁夜黑敵疲,他派出精兵攜帶30餘馬匹,突出敵人的結合部,敵誤認主力突圍,急忙尾追,留在原地的我軍主力突襲其背後,殲敵130多人,趙尚志率部從容突出重圍。
1942年2月12日凌晨,趙尚志在特務劉德山的引誘下,帶領小分隊去襲擊梧桐河偽警察分所途中,被劉開槍擊傷。趙尚志回手擊斃了劉德山。他命令隊員攜帶文件轉移,自己忍著傷痛開槍掩護。最後,趙尚志終因傷勢過重,失血過多,在昏迷中被俘。趙尚志在生命垂危時刻,不吃不喝,怒斥敵人,寧死不屈。2月12日9時,年僅34歲的趙尚志閉上了眼睛。兇狠的敵人把趙尚志的頭割下來送到長春請功,把他的軀體扔到松花江的冰窟里…… .
戴安瀾 :1926年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歷任國民黨軍隊排長、連長、營長、團長。1933年3月,率部參加長城古北口抗戰,榮獲五等雲麾勛章。1937年8月升任第13軍73旅旅長。次年3月,在台兒庄戰役中,戴旅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戰郭里集,迫使言兒庄之敵後撤,得寶鼎勛章1枚。5月,升任第89師副師長兼第31集團軍總部干訓班教育長。8月,率部投入武漢保衛戰,被第31集團軍記大功1次。
1939年1月5日升任第200師師長。5月,率部參加抗擊日軍進犯的隨(縣)棗(陽)之戰。9月,參加長沙保衛戰。11月,參加桂南昆侖關作戰。次年1月,在堅守昆侖關的戰斗中,戴部確保441高地,斃敵百餘人,毀敵坦克2輛、炮4門,繳獲槍械百餘支。11日,戴安瀾身負重傷。國民黨政府頒授四等寶鼎勛章。
1941年12月16日,第200師開赴緬甸協同英軍作戰。次年3月,參加東瓜保衛戰。在沒有空軍協同作戰的情況下,同4倍於己、配備有步兵特種兵和空軍的日軍苦戰12天,掩護了英軍的安全撤退,並殲敵5000餘人。4月25日,又率部克復棠吉。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斗中負重傷,26日下午5時40分在緬甸北部茅邦村殉國。10月16日,國民黨政府追贈戴安瀾為陸軍中將。29日,美國國會授權羅斯福總統追授戴安瀾1枚懋績勛章。
1943年4月1日,國民黨政府在廣西全州香山寺隆重舉行有1萬多人參加的國葬。國共兩黨領袖均親撰輓詞。毛澤東的輓詩是:「海鷗將軍千古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殉命,壯志也無違。」蔣介石的輓詞是:「虎頭食肉負雄姿,看萬里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馬革裹屍酹壯志,惜大勛未集,虛予期望痛何如?」
楊靖宇: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滿省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等職。他率部長期轉戰於長白山麓、松花江、鴨綠江畔,活動足跡遍及30個縣。
楊靖宇指揮所部與日偽軍作戰數百次,沉重打擊了日偽軍,擴大了游擊根據地。
對敵斗爭進入到異常艱苦的階段。僅從1940年初到2月中旬的50多天里,楊靖宇就率部與敵作戰40多次,有時一天打幾仗。楊靖宇充分發揮他的指揮才能,一次又一次突破敵人的圍攻,但由於敵人力量過於強大,我方無糧食彈葯補充,只能以草根樹皮充飢,甚至吞咽身上的棉絮,飢困交加,難再力戰。楊靖宇不得不決定各部隊化整為零,分散突圍,以保存實力,待機重新集結。
1940年2月23日,孤身奮戰五晝夜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楊靖宇壯烈犧牲。兇殘的敵人割下他的頭顱,又剖開他的腹部,發現他的胃裡除了沒消化的樹皮、草根和棉絮,竟沒有一粒糧食……
馬本齋: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後,馬本齋在家鄉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1938年4月率隊參加八路軍,所部改編為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任總隊長。1939年,回民教導總隊改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回民支隊,任司令員。1942年8月,回民支隊奉命到達冀魯豫抗日根據地,馬本齋被任命為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隊和廣大群眾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編後的回民支隊,在馬本齋的率領下,戰鬥力不斷提高,隊伍發展到2000多人,成為一支能征善戰的抗日勁旅。從1937年至1944年,馬本齋率領回民支隊,不懼犧牲,浴血作戰,奮勇殺敵,經歷大小戰斗870餘次,殲滅日偽軍3.6萬餘人,在廣闊的冀中平原和冀魯豫大地上,所向披靡,屢建戰功,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吉鴻昌:1933年5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組織了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回國任前敵總指揮,當時抗日隊伍面臨無法解決糧秣、被服的重重困難,吉鴻昌就變賣家產,將所得六萬元支援軍需,他堅信「師出有名,強虜必敗」。有一次,部隊出發前,他向全體官兵講話:「有賊無我,有我無賊,非賊殺我,即我殺賊,半壁河山,業經改色,是好男兒,捨身報國。」說罷,揮刀上馬,隊伍浩浩盪盪向察北進軍。吉鴻昌率部所到之處,敵人聞風喪膽。他們連克康保、寶昌、沽源、多倫等城,在克復多倫時,激戰五晝夜,吉鴻昌親率突擊隊殲滅守敵,收復失地,這一勝利,震驚中外,迎頭痛擊了「抗日必亡」的謬論,粉碎了日本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
正當同盟軍全部收復察省失地,准備出兵熱河,收復東三省時,親日派勾結日本帝國主義聯合向同盟軍圍攻,一場轟轟烈烈的人民抗日烈火被撲滅了。吉鴻昌輾轉回到天津繼續進行反帝斗爭。
1934年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被特務行刺受傷被捕,他面對「立時處決」命令,鎮靜安詳地向敵人要了紙墨筆硯,揮筆疾書,寫了自己怎樣走上革命道路,歷述國民黨反動派禍國殃民的罪行。在給妻子胡洪霞的遺囑中寫道:「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
殉難前,吉鴻昌身披斗篷,從容走上刑場,他用樹枝作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浩然正氣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當如此,我何惜此頭!」然後對劊子手們厲聲說道:「我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槍,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給我拿椅子來!我得坐著死!」他巍然坐在椅子上像泰山一般。他又向拿槍的敵人說:「我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後挨槍,你們在我眼前開槍,我要親眼看到敵人的子彈是怎樣打死我的。」當劊子手在吉鴻昌面前舉起槍時,他揚眉瞪目,高呼:「抗日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9歲。
總之,抗日英雄個人或者群體太多了,共產黨和國民黨抗日英雄參若星辰。他們的光輝業績也必將彪炳史冊。
這里有四五篇了
㈢ 如何為英雄作文 700字
題目:如何為英雄
英雄是什麼?是才智過人的人,是一身正氣的人,是威震天下的人,是頂天立地的人,是大智大勇的人?或許,英雄,只是一個無私忘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自我、令人敬佩的人。
在我的心目中有一個真正的英雄——雷鋒。
雷鋒這名字家喻戶曉,有句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足以說明雷鋒的好品質。雷鋒從小家境貧窮嘗遍了酸甜苦辣,因此雷鋒從小立志為人民服務。
有一次,雷鋒從鄉下到城裡,途中遇到一對老夫婦,他們已經兩天兩夜沒吃東西了餓得爬不起來了,雷鋒看了,於心不忍把身上的食物,水都拿了出來遞到老夫婦的面前,一口一口地喂給兩位老人吃,旁邊的路人看到雷鋒這樣做都說雷鋒傻,這兩位老人明擺著救不活了,可雷鋒依然給老人喂東西吃,周圍的人都搖著頭走開,嘴中還嘟囔著。雷鋒不顧別人的冷言冷語繼續救老人。過了幾天,老人最後康復了……
看了雷鋒的動人事跡,我深有感觸,這就是人民的好雷鋒,一生都為人民服務,他的事跡將載入史冊,他將成為一座人民史上的里程碑,人民將永遠紀念他。
雷鋒他英年早逝只享年22,雷鋒一生為人民做的好事不下千件,是人民的楷模,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難的是做一輩子的好事,雷鋒他只雖然只活了22年但是他做了22年的好事,直到他死去。
雷鋒同志真是好樣的,他不愧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光榮事跡將如一盞燈照亮我的前程。如小船載著我駛向前方。
雷鋒的一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我就應好好學習、刻苦鑽研,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長大後為人民做貢獻,為祖國做貢獻。雷鋒永遠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他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心中!
㈣ 《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的作文700字左右.
我們的祖國從古至今,飽受挫折,但是中國人民愈挫愈勇,自強不息,在時代的激流中,涌現出一批英雄模範。他們是時代的先鋒,世界的福星,祖國的棟梁,人民的心目中的「活菩薩」。
自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吃飽肚子,擺脫飢餓,就成了人類歷史的不朽主題之一。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君王都擁有一個古老不變的夢想:解決糧食問題。我國人口眾多,吃飯成了國人最大的問題,古代歷代君王絞盡腦汁也未能解決。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稻田裡的一顆閃亮奪目的巨星」出現在人們眼前,他研究出雜交水稻,被我國政府授予「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的光榮稱號。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我心目中的英雄。
偉大的中華民族,造就了一位不平凡的人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支持下,中華民族取得了令人震撼的巨大成就,同時也使袁隆平的事業順利發展。
1998年8月,袁隆平向新的制高點發起了沖擊,他向朱總理提出選育超好雜交水稻的研究課題。朱總理聞迅後十分高興並立即劃拔1000萬元予以支持,最後袁隆平和其他科研人員日夜奮戰,最終美夢成真,抱得稻米歸。
正是由為這些共產黨領導人的正確領導和決策,才使中國從60年前的飢寒交迫發展到今天的豐衣足食,也正是因為有優秀的黨,優秀的民族,才使像袁隆平這樣的人能年有自己發揮的舞台,使他倍受鼓舞,才會不斷研究,取得成就。
袁隆平不僅為中國作出傑出貢獻,也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的解決出力,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解決了全世界各地吃不飽的人,使他們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他們的水稻也引起了世界的關注,許多國家的專家到中國來「取經」不遠萬里,也有20多個國家引種子雜交水稻,可見袁隆平的孩子遍布天下。
早在20世紀90年代後期,美國學者布朗說:「到下世紀30年代,中國人口可達到16億,到時候誰來養活中國,誰能拯救由此引發的全球性糧短缺和支盪危機?現在我們可以大聲而自豪地說出」袁隆平」。他用自己的行動和成果告訴世界:中國人不僅可以養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問題作出巨大貢獻。
成就就是吃虧換來的,袁隆平用他半年的時間來研究水稻,為人民造福,為國增光,所以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也要認識到學習科學知識,向英雄學習,將來造福世界,當人民的「活菩薩」。
㈤ 《一個有關英雄的故事》的作文400字
女人眼角的皺紋裂開了。他彷彿聽見這許多個歲月中的無數個夜晚里,皺紋肆意在女人臉上繁殖的聲音。
我長了十五年,和母親吵了十年。
小時候,做過的壞事不計其數。事實上,大多數發生的事,在現在看來,只是雞毛蒜皮,不足掛齒。但在當時,母親覺得它們都非常嚴重。「從小不學好,長大還不成流氓呀!」於是就開打,有時雙打,有時單干。
也許,我暴躁的性格就是在那時形成的,青春期最終成型。無論怎樣都和那段被打如家常便飯的日子脫不了干係。那時候,就有一個想法在內心萌發:「長大以後我要反抗」。
是什麼時候開始將所有憤世嫉俗的情感都變成火氣撒在他們身上?如果說,小時候被打,為的只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那麼現在這些根本小到可以忽略的,或者說是出於好意的關心,卻一再成了爭吵爆發的原因。
與我的年輕氣盛不同,父母衰老的同時,多愁善感日益加深,直到最後因為一些小事也會動容。每每吵完架,媽媽都會生氣地背過身去,不理睬我。女性特有的敏感,會使她由一場單純的爭吵聯想到很多。所以有時她會因此而抽噎,有時會難過得一夜睡不好,第二天腫脹著眼睛,不知夜裡是不是又流淚了。然後,原本以為一覺睡過之後就什麼怒氣都煙消雲散的我,看到這樣的景象,也會萌生出隱忍的悔意。可畢竟是隱忍的,在我看到他們依然怒氣沖沖的時候,也毫不示弱地表現出倔強的態度。
那天,當我意識到皺紋在母親的臉上肆意繁殖時,又開始產生了愧疚之意。
那日在母親面前,所有壓抑著的情感都發泄了出來,雖然最終在她面前我並沒有說出心底的愧疚,但心裡狠狠地發誓,再也不能做出讓她傷心的事了。
誓言無論刻得多深,都只有違背時才能感覺到它帶來的疼痛。所以我依舊死性不改地和她吵架,惹她生氣。只是那一夜在我的心裡撒下的種子慢慢地萌芽、長大,直到添滿了我思維的罅隙,讓我認為自己即使可以拋棄全世界,也不能拋棄他們。
請原諒我一直任性地胡鬧。說我像刺蝟也好,說我是白眼狼也好,那份深藏在心中愧疚的愛,你們真的感覺不到嗎?
我所有的懺悔並不是乞求自己能真正得到原諒,只是壓抑在心中這么久而又羞於說出的愧疚終於在那天之後光明磊落地展示出來,我為此感到高興。而我心靈深處小小的陰暗,也會因此而光明起來。
㈥ 大時代小英雄作文700字
1、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
2、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唐書)
3、千里送鵝毛,禮回輕情義重。(路史)
4、決東海之波答,流惡難盡。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舊唐書)
5、百聞不如一見。(漢書)
6、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漢書)
7、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8、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國志)
9、迅雷不及掩耳。(晉書)
10、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魏書)
11、不為五斗米折腰。(晉書)
12、請誅晁錯以清君側。(劉濞)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漢書)
14、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
15、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東方朔)
16、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後漢書)
17、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後漢書)
18、舉大事者,不忌小怨。(後漢書)
19、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史記)
20、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
2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
㈦ 我心中的英雄600-700字作文
在當今這個文明社會中,「英雄」這個詞語已經廣泛流傳。
在人們心目中,只有有著偉大事跡的人,才可被認可為是人們心中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可我卻認為,英雄,不一定要經歷過與風雨,水火的激烈拼搏;也不是一定要在困難面前做出生與死的抉擇;有些人,不求有一天能被人們稱為英雄,只是在默默無聞的做著平凡而又偉大的事情。
我所說的這位英雄,沒有那麼多偉大的事跡,也不是那麼眾人皆知,但他在我心中,永遠是英雄。
他——一個平凡的人,無論什麼時候,在他的臉上,總洋溢著開心幸福的笑容。
小時候,我總喜歡依偎在他的肩膀上。我總認為,那寬厚的肩膀是那樣的舒適,那樣的安全。它可以使我不受一點傷害。彷彿,那就是我無憂無慮的港灣。所以,我天真的以為,那個肩膀,只承載著我。
時間像流星劃過長空,轉瞬間,我已長大,無意間,我發現了原來他那烏黑的頭發中,夾雜著許晶瑩的發絲。臉上更是多了幾道歲月留下的痕跡。
我時常看見他站在窗邊,凝視著眼前的一切,時不時地發出幾聲長嘆。我似乎也從這長嘆聲中明白了什麼……原來,他的肩上還有家庭,還有事業,還有朋友,還有兄弟,還有生養他的父母。
近年來,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層出不窮。在單位,上好幾天班,吃不好,睡不好,好不容易做幾個小時火車回到家,待不了一天又得做幾個小時火車回去。爺爺心臟不好,老生病,我又總拿他當出氣筒,什麼不愉快都撒在他身上,卻從不考慮他的感受。盡管再煩再累他都以笑待人,從不將自己的負擔強加在別人身上。就這樣,他沒有半句怨言,默默地挑起這些負擔,用自己寬厚的臂膀,支撐起了這個家。無論誰的怨言,他為了讓別人痛快,寧可自己難受。他心中有多少苦,有多少黑色,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只有用他的淚水,才能將這一片片黑色的陰雲漸漸沖散。
他——就是我的父親。他平凡而又偉大,以一顆赤誠的心對待每一個人,用那寬厚的肩膀挑起一切。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㈧ 黃繼光的英雄故事【作文600字】
讀完《黃繼光》有感
今天,我讀了一篇關於黃繼光感人肺腑的故事.在上甘嶺戰役中,部隊內前進受阻.傷亡較重的情容況下,黃繼光率領兩名戰士主動請戰,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彈葯打光的情況下,毅然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槍眼,為沖鋒部隊前進開辟了道路。我被他勇敢的舉動所震撼了,他是一個多麼偉大的站士啊!他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忍受著疼痛,保衛著祖國。是什麼使他有著這不怕犧牲的勇氣呢?是他那顆愛國之心,讓他能把生死置之度外。
讀完上面的故事,我們一定會想到我們,只要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了,如果那些英雄們也像現在的我們一樣,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了那我們就不會有現在的美好生活,如果不是那些英雄們消滅了敵人,我們的世界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和平,沒有戰爭的硝煙。我們一定要感激那些寧可舍棄自己的生命,拚死保衛我們祖國的英雄們,沒有他們的努力,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
在這里,我要對那些英雄們說一聲「謝謝」,謝謝你給了我現在的幸福生活!謝謝你給了我們一個和平的世界,也謝謝你們給了我們一個沒有戰爭的家園!我們要努力學習,做一名有用的人才,報效祖國,報答那些死去的那些英雄們!
㈨ 以英雄為話題的作文700字,題目要新穎
無名英雄
曾經有一件事,深深地觸動我的心。
那是一件幾年前的事了,當時的我是一位四年級的學生。記得那天是星期五,我帶著興奮、愉快的心情背著書包蹦跳著,嘴裡哼著小曲、興高采烈地走在放學的路上。正當我走在馬路邊,旋轉著身體跳動時,發現班主任孫老師騎著摩托車緩緩地行駛著。突然見老師我有種恐懼,也許是女孩子的羞澀,覺得渾身不自在,想躲避老師.....正在那一剎那,讓我始料不及,老師竟然急忙將車鎖好在路邊,似乎想要干什麼。我一向是不喜歡有疑惑,總愛看個究竟。疑惑象吸鐵石般吸引了我。嘿!老師的家又不在這里,他為什麼忽然停下車?奇怪!我皺著眉頭,習慣地將手指頭塞進了嘴裡,像是美味佳餚一樣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它。老師向前方走去,隱約見他穿梭在街道的人群和車輛中。我緊跟著,這下我知道了。
原來,老師是位熱心腸,好心人。一位滿臉火車道,短發花白的奶奶兩手拎著沉重的物品在過馬路。前腳剛動,後身就立刻駛過一輛汽車,剛站穩,身旁又有車輛行駛而來,只見老人硬著頭皮向前邁進,可車流飛馳和嘀嘀的聲音讓老人心驚,看上去是何等的艱難?孫老師迅速的避開車流和人流,很快靠近了老人,帶著笑臉迎向前,一手接過了重物一手攙扶著她,腦袋左右望著,選擇著一個個恰當的時機過馬路。汽車頻繁地駛過他們身邊,我在後面邊走邊思考著。「好,老奶奶,我數到三,你就向前邁一步,好嗎?」孫老師低下頭親切地和老人說道。「好---」老奶奶回答得很吃力。「一、二、三!」老師重讀出「三」,老人似乎變機靈,一秒不差地邁著步伐,終於過完了馬路。「好了,小夥子,謝謝你,你該回家了,家人一定等你著急啦,謝謝,真的感謝你!」老人費勁地從牙縫里擠出每一個字。老師沒答應,他怎麼會讓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獨自走回?!他首先詢問了老人家的住址和電話,並與其家人取得了聯系,又小心翼翼地將老人護送到目的地。老人安全到家了,可老師的額頭上滾下了汗珠,手心留下了紅印,但看起來他一點兒也不覺得疲倦。我沉思著,助人為樂是老師經常教育我們的,可他自己卻每時每刻以身作則著,我由衷地對老師產生了敬佩之情。
老師的一顆善心幫助了一位老奶奶,其實是守護著人生安全。這時,我的耳邊回盪起一首優美悅耳的旋律: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間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心中的英雄
說到英雄,什麼才是真正的英雄?作出驚天動地業績的人是英雄,為尋求真理獻出生命的人是英雄,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不平凡事跡的人也是英雄.而我心目中的英雄卻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岳飛.
岳飛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將.在近23年的戎馬生涯立下赫赫戰功.
岳飛出生在湯陽縣(今河南省湯陽縣).父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意思是希望他前程遠大,鵬程萬里.
岳飛真就沒辜負父母的苦心,從小便熟讀兵書,通曉戰策.他20歲那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攪得百姓人心惶惶,雞犬不寧.岳飛見此情景,不禁熱血沸騰,想奔赴戰場,殺敵報國.
知子莫如母,一天,岳飛的母親擺設香案,鼓勵岳飛奮勇殺敵,報效祖國,並在岳飛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她對兒子說:"娘雖然年紀大了,但決不會拖累你,今天我在你身上刺下這四個大字,就是要你殺敵報國,你千萬別辜負娘的心意."不久,岳飛告別家人,打馬揚鞭奔赴抗金戰場.
岳飛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十幾年,成了一名讓敵人聞風喪膽的統帥,他所率領的岳家軍也人人威風,個個英勇,能征善戰.岳飛率軍兩次北伐,收復了大片失地.
正當他准備乘勝追擊,直搗金兵老窩黃龍府時,宋高宗趙構接連下了12道金牌,要他火速班師回朝,就這樣,千辛萬苦收復的失地又一次喪失了.他悲憤地寫下了留傳千古的《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在首都臨安被宋高宗和姦相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
岳飛死時年僅39歲,然而他的"精忠報國"的精神,卻永遠激勵著後人.
岳飛這種"精忠報國"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有這樣一個人,他的生命雖然只有短暫的22年,但他做的好事卻數不清;他雖然出身貧寒,但卻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去向他學習;他做的好事太多太多,但從未留過姓名。
他,就是雷鋒。
大嫂的車票丟了,他就用自己的津貼去買;下雨了,碰到抱孩子的大嫂,他幫著抱,並把雨衣脫給孩子穿,還把干糧給孩子吃;每逢節假日,別人休息的時候,他總是到車站打掃衛生,幫客人倒水;戰友的棉褲破了,他總是悄悄地補好;當戰友家有困難的時候,他偷偷地以戰友的名義寄錢……
他常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雷鋒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我崇拜的偶像。我是新時代的少年,是優秀少先隊員,更應該向雷鋒學習。我雖然還小,但我可以給老年人讓座,可以幫助我身邊需要幫助的同學,還可以幫助迷路的小弟弟、小妹妹回家……老師常常教育我們:「做好事要從小事做起,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螺絲釘雖小,只要永不生銹,照樣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